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2024-05-02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精选十篇)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1

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中充分体现学校个性与优势的核心文化。文化都有土壤, 结合自己学校和区域实际形成的办学思想、教育制度、育人模式、行为规范等, 必然与别人不同, 必然是有自身特色的。可以说, 学校文化具有全面性、基础性特点, 特色文化具有个性化与优越性特点。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

特色文化建设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载体、方法和手段, 将这种核心文化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一步强化、发展, 使之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种品牌。

对于学校个体而言, 特色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 那么就可能在办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能形成自己在发展上的主线;另一方面还可能在办学中形散神也散, 不容易形成干群间、师生间以及家校间的合力, 不利于寻求共同愿景下的统一步调的协调发展。只有以一种核心文化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激发情感、端正态度、引领行为、寻求发展, 才会使内涵发展的质量得以保证。这种核心文化就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结晶。对于区域群体而言, 随着学校的深入发展, 发展力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基础上才能有优势, 正所谓“一流学校靠文化, 二流学校靠管理”。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实现其价值并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创造与学校发展相符合的特色文化。

学校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关系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就是课程建设。特色文化既是校本课程的资源, 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为师生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和营养。校本课程建设有两个渠道: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学校特色工作的课程化。

首先, 学校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均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学校特色文化正是学校文化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那部分文化, 它代表着学校的个性化与特殊性。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学校周边优质资源而开发出的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 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前提的。学校特色文化正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不同的学校拥有着不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说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的优势项目, 从而理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其次, 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学校特色文化不仅是物质、制度层面的共识, 更应该体现在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能够被教师认同, 体现在师生价值观的共鸣上和具体行为举止上, 它需要不断完善与物化, 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阶段性地持续打造、累积的特点。课程的本质内涵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 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经验的计划, 它有目的性、预设性和系统性特点。把学校特色文化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固化下来, 充分体现了其建设的阶段性、循序渐进性与实践性, 通过系列化、序列化地持续学习与实践, 使师生从中获得、从而内化、进而作为, 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再次, 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教育本身就是带有文化的,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校本课程所开发的内容, 承载了学校及周边地区的优质资源, 这些优质资源都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坚实基础, 也是鲜活的具体化的知识和经验。校本课程实施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或教育活动, 传递着这些富有学校个性的知识与经验的内容, 传播着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 既使学校特色文化从中得到凝炼与提升, 又使师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变革与发展。

依托校本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学校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以文化为根基, 开发、设置校本课程, 传播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特色文化需要课程来承载和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处理, 二是学校根据自身优势资源开发出校本课程。突出“校本”是其本质所在, 其价值取向就应该是学校的特色文化。一所学校要设置哪个学科、哪个领域、哪个门类的课程, 课程的具体资源和教学内容是什么, 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特色文化的因素, 一方面要注重考虑学校特色文化背景, 另一方面要注重充分挖掘与利用学校特色文化, 真正使学校特色文化成为校本课程的优质资源。这种依托校本课程深化学校特色文化、依托学校特色文化发展校本课程的共建关系, 既使校本课程建设是落实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实施学校自己的文化育人, 又使课程开发的结果成为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张扬、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再造。

以文化为核心, 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彰显学校特色文化

作为特色文化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其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不止一个学科、不止一个主题。我们可以以特色文化为“核心”, 将众多内容的校本课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构成近似于“关联课程”的课程系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学校, 可以在课程实践中加大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比重, 在校本课程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 把“儒家经典”“文学”“戏剧”“民间工艺”等多个科目集结成校本课程系统, 形成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以“审美”为基点建构美育课程体系的学校, 可以在手工制作、舞蹈、文学、武术、标本制作、书法、科学小实验等众多的校本课程中, 突出美育的要求, 实现美育的目标, 将审美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内容渗透到各个科目之中, 通过各个科目的学习, 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该科目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使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上都有实在的进步。由此可见, 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 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以文化为内涵, 实施、评价校本课程, 物化学校特色文化

在校本课程的具体课堂教学和专题活动中, 要注重赋予它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与气息, 不要把目光只盯在获取知识、获得技能上 (学到了什么) , 而更要盯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发展了什么) 。如顺义石园小学的写字教育, 就是在写字技能当中以点带面进行“端端正正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一撇一捺写人字, 横平竖直写人生”的品格教育。这种上升了人文的教育, 在写字教学活动中落实一个办学理念, 培养一种价值观, 塑造一种行为品质, 必然会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推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

以文化为目标, 引领、发展校本课程, 深化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优势, 以课题研究形式探索校本课程如何阶段性地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在系统思考中不断完善建设思路。

传统工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论文 篇2

1.职业院校的核雕、刺绣工艺特色班,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已把核雕、刺绣放到了最主要的必修课地位,他们的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传承核雕、刺绣手工艺。而我们搞的工艺特色课程教学,宗旨和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特长为基础,属于校本课程设置,没有改变规定课程和增加课时,不影响学生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也不影响学校教学的整体格局。我们的特色教学仅是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一种新的改革和探索的尝试。

2.职业院校的工艺特色班,是中考招生时专设的专业,生源一般都作筛选,招进的学生都具有美术这方面的一定基础,学生和家长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习核雕、刺绣技艺,使之成为今后谋生的手段)。而我们的工艺特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作任何筛选,通过教学不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还让学生拥有一手工艺特长。

二、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师资培养

核雕、刺绣,是一门手艺,并不是美术教师的专长。课程开设之初,除了配备文化课教师讲授核雕、刺绣的历史、文化地位,讲授核雕、刺绣门类,学校从校内物色会刺绣技艺的教师承担刺绣教学,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业务指导,聘请校外核雕工作室的师傅进入教室传授技艺。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没有自己的师资,终究不是个事。学校还专门让美术老师参与核雕课程,跟随师傅学习,了解核雕技能并动手实践,渐渐拥有核雕特长。

三、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

核雕、刺绣,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也从未有过劳技教材将此收入。既然开出了课,就需有教材。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情和教学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自行编写内容选择和体系安排上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教材。特色教学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教材可参考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编写。通过寻找资料,翻阅参考书上,编写成了《核雕入门教材》《苏绣艺术》两本教材,正式作为我们核雕、刺绣特色教学的校本教材,现已投入试用。在编写核雕、刺绣特色教材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教材要切合当前形势,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符合新课改精神。

2.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核雕、刺绣虽是古老的传统艺术,但往往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有国际性,通过核雕、刺绣教学不但学习传统艺术,而且还可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3.教材编写应侧重知识性和审美性,但也应兼顾实践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4.教材不可能一稿达到完美,必须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边总结、边修改、边完善,力争做到三年一个循环下来,出好教材、出好经验、出好论文、出好人才。

四、传统工艺特色课程的教学

1.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欣赏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名家范作的欣赏,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增强对核雕、刺绣艺术的美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在教学步骤上,采用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

3.在工艺方法介绍时,要采用口头说教和动手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在教学内容和作业的内容设计上,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让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教育。

5.在教学评价上,不同于常规的课堂管理、作业批阅和成绩测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课堂管理”、“自由选择作业内容”与“民主参与成绩评定”的实践机会,营造一种突出“主体”、倡导“自主”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能力。

6.在教学模式上,以素质教育、学科知识和发展特长为三个基点,构建一个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立体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立体化、多层面、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是推动学生广泛参与特色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学有所长。

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特色;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常见的校本课程之一,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发展潮流,完成从优质发展到特色发展的转变,助推特色学校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统编的学校教材基本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推动了我国科技、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地区间、行业间对教育的需求出现差异,社会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全国统一的教材与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基本国情不相符。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探求开发地方性课程,以弥补全国统一教材的不足。

2001年5月,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国务院关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正式拉开帷幕。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明确表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舶来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掀起一股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新课标与旧大纲不同,《新课标》是一套教学目标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大维度的健康为课程目标,强调“目标统领内容”,只要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什么样的运动内容都可以选用,把教学内容选择的决定权交给教师。新课标对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放权,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灵活性,提高了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让部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走向随意化、无序化的道路。学生良好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体育学习,随意化、无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九年、甚至十二年的学校体育课程学习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运动技能体系。有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共上了十二年的体育课,却一项运动技能也没学会。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国家教育部2012年2月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学科(2011年版)课程标准,其中包括《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标准》明确表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在《标准》呼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素质教育历经十多年的普及发展已进入特色发展阶段,《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在《特色发展,文化育人》一文中指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是从重点发展到均衡发展,最后为特色发展,特色发展必将是今后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意义

1.引导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向“无—有—优—特”方向纵深发展

目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撰编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教材,建设了自己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然而,从课程建设发展规律来看,“有”只是课程建设的初级阶段,“优”是课程建设的中高级阶段,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还需要在“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优”向“特”发展,这是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与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2.传承特色体育文化,保护地域体育文化多样化发展

与国家统一教材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更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体育校本特色课程是国家课程目标与特定学校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化,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改变以往体育课程内容选择随意化、无序化的不良状况。地域性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与学校特色体育文化都是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构建体育特色校本课程,一校一特色,对传承特色体育文化,保护地域体育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助推学校特色打造

正如傅国亮先生所说,“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早在2001年,教育部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到:“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应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的自主性,突出校本课程的特异性,是学校实现特色化发展的最佳抓手。

4.提升体育课程育人功能

体育是一门综合型学科,除了在促进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调节身心、增强体质等基本功能外,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也有不少独到之处。随着现代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体育的多元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体育是顶级的教育。”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在刊发的《体育有很好的教育功能》一文中指出:“体育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又有一般课堂和书本教育中无法达到的效果。中国体育事业走到今天,必须适时转变发展方式,体教结合要在内涵上多下力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在内涵上多下力气,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加强体育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多元育人功能,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三、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策略

1.拓展项目校本课程外延

从传统逻辑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可一分为二地拆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事物特有本质的反映,是事物的“种”;外延是事物所组成的、一切具体化的“类”。特者,与众不同也。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并不是要大拆大建,把原有的校本课程全部推倒,重新开发一套校本课程,而是要在对原有校本课程进行加建与装饰美化。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的项目是不需改变的,特色化建设过程只是对原有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与调整。如在普通的篮球校本课程中增加并突出花式篮球内容,在普通跳绳校本课程中增加并突出个人花式跳绳、合作花式跳绳或竞速跳绳内容。

2.开拓校本课程实施途径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教育课程是无处不在的,并不只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之内,只要科学规划、用心经营,环境可以育人,制度可以育人,活动可以育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课程的实施不仅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这单一形式。另外,体育校本课程有其学科的独特性,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其内容丰富、兼容并包、组织灵活,课程建设者可以根据体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创新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如以体育社团的形式实施,以特色体育节的形式实施,以“2+1”课时组合形式实施。

3.为体育校本课程注入地域特色元素

文化是课程的灵魂,是构成课程教材的核心要素。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地区的地名就是以本地区的标志性事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这些事物或历史事件就是这一地区的特有文化。学校建设在一定的地区地域之上,既承载着为这一地区培养人才的基本责任,又承载着为这一地区传承地域文化的历史责任。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把两者有机整合,进而实现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化进程。

4.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化评价体系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者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得出的,是对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工作思路的高度概括。学校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必须能有效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效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落到实处。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学校办学理念中的特色成分与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评价体系,也可作为促进体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途径之一。以广州市增城区富鹏小学为例,学校以“达人立校,笃行致远”为办学理念,施行“达人教育”,在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把课程评价与办学理念有机结合,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小达人”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傅国亮.特色发展文化育人[J].基础教育参考,2010(14):4-7.

[2]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关于特色学校的七点认识[J].人民教育,2009(Z1):20-22.

[3]大昭.体育有很好的教育功能[N].人民日报.2015-4-7.

[4]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以竹为媒建设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 篇4

一、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通过竹生物研究,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竹, 培养对竹子的浓厚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通过竹制品研究, 使学生初步学习其独特的制作方法, 能制作简易竹制品及竹食品, 弘扬民族工艺, 挖掘工艺的价值,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并渗透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通过竹神韵研究, 感悟竹的品性, 挖掘竹的精神内涵, 将竹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品质,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校本课程建设策略

(一) 基于校情, 建立校本课程体系

在分析研究青木关自然地理资源、学校竹文化特色建设、学校传统优势、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确立了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以竹文化为主要内容, 以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 以社团为主要组织形式, 以培育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特长为重点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内容结构设置:共有四大类门课程。艺术类:书法、儿童画、少儿舞蹈、竹竿舞;综合实践类:英语剧、竹之旅小课题研究、竹之声校园广播、科技制作、竹编竹制;学习策略类:竹诗词诵读、竹品名家名篇、电脑制作;趣味竞技类:竹竿游戏等。

(二) 依托教师, 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 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 凝聚他们的智慧, 开发编写好校本教材, 为校本课程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校本教材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构思, 构建了《竹影随行》校本系列课程的框架。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对教材编写要求格式、内容板块进行探讨, 确定每册校本教材的版块, 写出每门课程的样本, 组织培训教师如何编写教材、基本板式、教师创新。学科教研组的每位教师负责向学生、家长、专业人士、社区人员收集相关材料, 整理自己实践的资料, 分工合作完成教材内容编写。编写出了《竹影随行》系列校本教材, 《竹韵》《竹志》《竹艺》《竹趣》四个系列。为校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较为系列规范的线索。

(三) 学科渗透, 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 但他不是孤立存在的, 只有将他在个学科中有机渗透, 与他课程优化整合, 才能使他的羽翼更加丰满, 才能丰实校本课程资源。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校本课程活动本质上是一门校本化的课程, 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充分的体现了实践性、探究性。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相协调统一。因此, 二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是课程有新的活力。在竹之旅的小课题研究中, 通过整合实践活动学科来实施, 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 活动内容的分别指导落实, 让校本课程有根可源, 有法可循。

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校本课程低段《竹韵》课程, 以写竹、赏竹、赞竹的名诗词为主要内容, 语文课教学诗歌时可将教材所学诗词作者涉及到本作者有相关写竹的诗词, 给学生推荐诵读, 指导学习了解。学校还将校本课程中的竹诗词作为语文学科测查内容之一。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美术课, 教师利用学校环境资源, 组织学生进行画竹的写生课教学;音乐课, 将竹做成的乐器在教学中运用, 竹的歌曲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各学科中识竹、爱竹、学竹, 感悟竹的品性, 挖掘竹的精神内涵, 将竹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品质。

(四) 教学实践, 落实校本课程功能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整体, 学校就必须将校本课程同国家、地方课程一并规范实施, 合理设置, 排进课表, 引导教师积极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时设置:学校每周每班、每个社团一节校本课程, 与周四下午的课程辅助活动课结合安排, 时间为一小时。

选课分班:校本课程有校级的自选课和班级的必修课。开学初教导处发放《学生课程参与意向表》, 各班教师组织统计, 教导处最后汇总情况, 制定计划, 安排教学。

规范课堂:值周行政巡课检查, 保证校本课程按课表行课, 学校行政跟踪听课、评课, 并采用师生问卷、家长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 及时了解各方面对校本课程内容及教法、活动形式、效果等反应。与教师共同研讨、商议改进办法,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成立了学科教研组, 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 每年组织任课教师上一节研究课, 研究教法, 关注方法的指导, 让校本课程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潜能得到发掘, 个性得到飞扬、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的课堂。

(五) 活动拓展, 推进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究竟如何, 我们选择以活动拓展的方式来进一步锻炼、展示学生特长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同读共享”、竹竿游戏项目展示、竹竿舞展示、竹之旅小课题研究展示活动等, 在活动中学生激情奔放, 个性飞扬。

学校的主题活动紧紧围绕校本课程竹文化为主要内容, 所有活动均是学生全员参与, 以学生喜欢的实践性、研究性、展示型的方式开展活动, 展示他们所学, 展示他们所能, 为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表现的舞台, 也展示所有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效果。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5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课程建设的全面认识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和谐优质学校形象初步确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逐步探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关键词: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

博物少年

学校特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以较大的课时比重增设校本课程,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对课程建设的全面认识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提高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与积极性。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因此,如何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推进课改实施进程,提高课程实验水平,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已经成为我们思考、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的提出

博物,通晓众物之谓也。我国自古就有优秀的博物传统,早在春秋时期,知识渊博、政绩卓著的郑国名相子产被誉为“博物君子”,为国家的富强、民生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中国文化集大成者孔子不光本人博古通今,更是教育门徒热爱学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多识、学以致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儒家思想与国学智慧的火花光耀神州、惠泽世界。另外,如郦道元、沈括、徐霞客、竺可桢等博物大家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外,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世界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恩格斯称其为“最博学的人”。近代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今天,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 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思维创新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正确采集和运用信息的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需要新的、更多的博物人才的出现。然而,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博物的观点还未明确提出,博物课程还未明确设置,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偏弱、综合素质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识到:开展“博物少年”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深刻影响师生的行为素养,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更好的培养博学多才、品格卓越的学生,使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得以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得以深化,学校特色得以彰显。

为全面落实“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我校召开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全面分析了学校现有的办学基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校目前初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教委完善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齐全,落实到位;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有团结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学生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学习热情;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团结和谐精神面貌好,拼搏实干教学质量高”的良好学校形象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家长的广泛称赞。因此,我校已具备了实施“博物少年”校本课程的现实基础。我们提出“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坚持正面引领,强调直面经典,汲取精华,与高尚为伍,与智者对话;关注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注重科技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于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塑造祖国栋梁之才。通过“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广博智能、深厚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在和谐优质学校形象初显的基础上,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逐步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总体目标:

构建“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创建和谐优质、办有特色、人民满意学校。

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使****中学的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综合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合格中学生。①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意识。③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质疑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④动手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个性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学校发展目标

在扎实、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整理、开发出一批校本课程的教学成果,逐步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评价机制,从而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四、校本课程的类型及内容

校本课程建设首先应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生内在的需要;

2、课程开发的资源和信息的保证;

3、课程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4、课程要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

5、课程要具有特色性和针对性,以模块形式或专题形式开设。

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和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开发以五大类课程为支撑的“博物少年”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本土文化类;综合实践类;国学修养类;科学素养类;博物学家考。本土文化类课程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为《古镇新韵》;综合实践类我校开设《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学修养类课程我校开设《论语智慧》,科学素养类课程我校准备开设《科技与实验》;博物学家考课程我校准备让学生编纂《博物学家小传》(如李时珍、竺可桢、达尔文、法布尔等)。

五、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检查。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校本课程的检查评价

1、对课程方案的评价。校本课程方案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品质。课程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办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

2、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务处、教研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情况,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3、对听课学生的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以激励评价理论为基础,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过程评价指导。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学习方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内。

七、校本课程建设的措施保障

1、组建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执行组长,教务处、政教处主要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任项目组责任人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实施课题式管理。

2、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3、学校投入适当的研究及奖励经费,支持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

4、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5、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6、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案例、论文、反思。

7、在教师评优评先职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建设以水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篇6

■ 了解社会问题,走进社会大课堂

我校地处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紧邻社会大课堂资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我校认为这是一个可利用的资源,可以开发成一个学生研究、实践的学习活动基地。由此,学校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合作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如知识竞赛、参观交流等。学校把污水处理厂的师傅请进校园,作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在“世界水日”,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厂区,进行实地参观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学生带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研究问题,通过采访、实验、考察等研究形式实施研究方案,并在活动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污水处理厂也非常重视这项活动,总是将最新的科学知识通过展板、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宣讲,开阔学生的视野。

■ 解决身边问题,走进社区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关于水的主题研究。学生们结合家庭的用水情况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利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学生们设计了小报、倡议书、宣传卡等向社区居民进行节水宣传。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小水滴”学生社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社团成员分工明确。在校内,学生运用“水”的知识撰写舞台剧,利用水文化节和各种纪念日进行展示活动,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和关注水资源的问题;社员们拿起相机和笔,担任小记者和小编辑,为“小水滴”社团编辑月报;同时,还建立了“小水滴”的邮箱和博客,通过网络进行节水宣传。

一个研究项目必须要落实到课程,才能有实施的保证。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编写了校本教材——《生命之源——水》,并确定了三-六年级的研究专题:生活中的水、走进水世界、送“水”进社区、保护水资源。同时,在此基础上,在数学、语文、音乐等9个科目确立水文化教育的相关主题,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进行实施,每周均为1课时。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了解关于水的环境问题,并设计实施方案与解决方案。活动方案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研究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了学生处理生活周围环境问题的能力。■

□编辑 王宇华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7

一、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

1.主体性。

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设计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和利用课程。

2.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这是教育规律和学生内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

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课程和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全面性。

人的发展应是主动的、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各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校本课程要服务于这一要求。

5.实用性。

校本课程应体现实用性,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二、生物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订方案。

我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领导工作。在核心小组的领导下,我校出台了《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规划》《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专刊》等。

2.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校本课程必须通过一定的内容实施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我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师生水平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师生根据学习需要,自编内容,这方面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由开始的模型标本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到后来模型标本知识的归纳整理,再到现在的《生物模型制作》《生物标本制作》《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专刊》等校本课程读本的出版,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内容体系。

3.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层面,对学生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校安排了每学期18个课时,由教师按班组织,进入课表正式授课或开展活动。对教师我们采取自学和集中辅导的办法,每月规定学习内容,每月末集中一个下午进行辅导和交流。最后学生讲解、展评制作的模型标本作品。

4.校本课程的评价。

我们主要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在过程评价方面,主要根据学生参与程度、平时运用生物模型学习的情况、在校本课程上的表现等,由个人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块组成;终结评价是拿出两节课采取集中演示展评,收到了理想效果。学生表现欲强,模型制作和标本制作真实、科学、实用,培养了学习兴趣,又将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5.营造氛围,凸显特色。

我们把历届学生的模型和标本摆放在走廊和实验室中,让学生处处置身于生物环境中,浓厚的环境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要求

1.要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又能帮助学生尽快达到生物课程的目标要求。

2.要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个体差异。

教师在选材时应取舍得当,筛选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与和谐发展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应兼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将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智力活动的乐趣,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3.要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最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状况分析

1.对于目前开设的校本课程,我校教师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如何调动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扭转部分教师的态度,是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要给教师一定的自主空间。

3.认识不到位,考核不科学,必然影响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宜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应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认同和鼓励。

4.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避免“教师单枪匹马苦干一阵,课程改革过眼烟云”现象的发生,才能使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真正获得发展并彰显自己的特色。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8

一、调研方法与内容

调查的基本方法是在各区县日常调研、督导检查的基础上, 集中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自我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各区县教研室积极协助了此次调查。整个调研覆盖17个区县、736所中学 (其中黄浦区36所, 虹口区37所, 浦东新区156所, 金山区29所, 闵行区55所, 松江区29所, 静安区13所, 徐汇区40所, 嘉定区35所, 青浦区24所, 崇明县38所, 长宁区32所, 普陀区51所, 杨浦区55所, 闸北区36所, 奉贤区38所, 宝山区32所) 。

问卷调查:对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学生等进行调查。对分管领导的问卷调查是全样本调查, 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访谈调查法:对部分学校的行政领导或教师代表进行访谈调查。资料分析:对区域现有的校本课程建设资料进行了分析梳理, 资料来源主要是学校提交的课程建设资料、区常规调研资料、综合督导资料等。案例分析:对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或校本课程进行具体分析, 既挖掘其共通属性, 也提炼其个性特点。自我分析法:学校从优势、劣势、实践、成效、对策等角度对课程建设进行自我分析、自主总结。

在调查内容上, 对学校和区县两个层面“校本课程”实践现状、经验、成效等进行了调研。学校层面的调查, 主要涉及校本课程 (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的规划或设计、课程管理、校本研修、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成效 (数目、质量及其对师生的发展) 、课程开发动力或来源、课程开发困难、课程保障制度 (如课时津贴、教师配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区域层面, 则从区域对校本课程的课程教研、管理制度、平台搭建、教师培训、区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结果与结论

1. 课程建设的规范性正在形成

课程建设已成为上海实施“二期课改”后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基础、拓展、活动”三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转型——观念要变化、角色要变化、行为要变化。校长和教师要从单纯的课程实施者变为集“课程的决策者、课程的开发者、课程的实施者、课程的管理者、课程的评价者”等多角色为一体。

调研发现, 学校领导、教师等不仅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更从行动层面, 按照课程建设的规范性推动课程建设。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规范课程实施、进行合理评价等实践让学校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

(1) 关注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不是随意行为, 需要进行基于合作研究的决策和选择, 需要进行基于校本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课程设计和计划是反映学校课程决策方向和实践模式的重要载体。由此, 各区县均对此进行了调研。

黄浦、徐汇、松江等区所有学校都有了校本课程计划和方案;浦东新区有77.6%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总体设计方案”;宝山区85%学校有关于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全市绝大部分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和设计从学校软件、硬件多角度充分分析学校的优势、特点、潜在问题等, 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根据学生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 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目标, 拟定课程、确定课程设计思路及当前实践要求;大部分学校不仅研制了整体性的课程建设规划和计划, 还制定了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具体实施纲要或方案;拓展型课程科目众多, 大部分学校要求每个科目还需确定由科目的目标、内容、实施计划、评价等组成的“科目方案”。不管是引进的课程, 还是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的课程, 都需要进入学校顶层设计计划, 且需要进行具体的科目设计。这些情况说明,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不是随意、任意的行为, 而是经过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有目标愿景、有操作要求的系列行为。

当然, 由于诸多原因, 有些课程开发思路或科目来源, 还不能完全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来建设, 如××区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调查中显示:64%选择校本课程开发起因于“校领导的构想”;13%选择“多位教师的共同构想”;8%选择“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或要求”;3%的科目是因为学者、专家的建议。

(2) 关注课程数量

《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稿) 》和《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不仅对两类课程的课程属性、价值定位、实施模式等进行了规定, 同时也对其“课程数量、内容领域、主题或主题类型”等进行了说明。

调研发现, 与课改初期相比, 校本课程的数目有大幅度提高。如黄浦区共开发1404门自主选修拓展型课程科目, 340门限定拓展型课程, 师生合作完成了3938个研究型课程课题研究;闵行区共开发了2381个自主选修性拓展型课程科目;虹口区近三年共开发校本课程2527门。普陀区89.47%的学校所开设的以走班形式上课的自主拓展型课程科目数达到班级数的150%;崇明县34.2%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数为学校班级数的1.5倍;奉贤区初中、高中分别有48%、71%学校达到科目开设数是学校班级数的150%要求。闵行区调研发现, 除毕业班外, 校本课程数与班级数平均比例达到2.23。

当然, 如果从内容领域对校本课程进行分类, 则各类课程也有差异。如浦东新区156所中学开设的所有校本课程中, 身心修养类约有967门、人文艺术类约有1219门、工程科技类543门、生活技能类480门、社会实践类约有480门, 学科拓展类约有1434门 (全区范围内共有5123门左右) ;宝山区32所学校共开发学科拓展类拓展型课程有79门、身心修养类拓展型课程有45门、人文艺术类拓展型课程有39门、工程科技类拓展型课程有24门、生活技能类拓展型课程有18门、社会实践类拓展型课程有20门。金山区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 人文艺术类182、身心修养类179、生活实践类89、工程技术类71。

但是, 面对大量的校本课程, 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如××区在对本学年课程的选择性方面的调研发现, 学生自主选择的占55.3%, 教师指定选择的占37.1%。在课程数量提升的同时, 还需对课程的适应性、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3) 关注课程管理

科学的课程管理是让课程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课程管理首先需要一个理性、合作、高效的管理团队。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管理的责任、日常管理的内容、课程管理的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如浦东新区78.4%的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虹口区66.7%学校对课程开发进行审查认定, 过程有考核;17.1%学校对课程开发进行审查认定, 但过程考核工作没有跟上;宝山区44%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有相应的评价制度;嘉定区44%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有相应的评价制。课程管理者承担了课程申报、学生选课的指导、课程实施资料的收集、课程实施需求和效果调研、课程交流或宣传等多方面工作。

区层面也研制了推进校本课程发展的有效机制, 如长宁区建有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组负责制、学校方案审核制、试点过程指导制、试点学校定期交流制等制度;金山区建有“合格课程认定制度”。这些机制既规范了校本课程建设,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本课程质量的提升。

但是, 总体来看, 校本课程实施者大多为学科兼任教师, 课业负担大、富余时间少, 部分教师被动进入校本课程建设中 (对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的调研中发现, 浦东新区69.0%的教师主动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崇明县45.3%教师自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 面对丰富的校本课程科目或主题, 面对专业背景多样和对校本课程投入程度不同的教师, 校本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深入思考。

(4) 关注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需要整合资源, 课程实施需要利用资源, 课程评价需要巧借资源。课程建设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调研发现, 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对自然资源、校园文化资源、校友资源、高校资源、各类场馆资源、校外专家资源等资源利用都引起了学的重视。在课程发展过程中, 课程资源也在不断积累, 如教材资源、讲义资料、音响资料、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资料、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资料等。这些既是课程建设的过程和成效的证明, 也是课程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区域也积极为课程资源的积累与共享建立配套措施, 如杨浦区成立区课程资源建设中心, 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征集和提炼工作;闵行区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网上交流和共享平台;普陀区建立优质课程资源跨校共享制度。

相对来说, 课程资源的缺乏仍是当前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如××区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困难或问题”的调研中, 有63.8%的学校选择了“缺少课程资源”。

2. 课程建设的校本性正在凸现

(1) 关注校本特色

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因校制宜。校本课程往往因具有“校本”特色而独具魅力。学校特色发展对校本课程建设提出要求, 同时, 校本课程也是支持或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大部分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 都在根据学校定位、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师资力量、资源条件等有意识地进行特色课程的打造。

区域也非常支持学校特色及特色课程的发展。许多区域 (如宝山、奉贤、浦东等) 将“一校一品”计划与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有机整合。调研发现, 奉贤区90%以上的中学有1~2门以上的学校特色科目,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且在区的层面评选出德育实践类、语言文化类、工艺美术类、音乐舞蹈类、科普与制作类、体育与健身类若干特色校本课程。此外从全市范围看, 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七宝中学等知名高中特色课程的特色非常明显, 干巷学校、梅陇中学、崧泽学校等一批普通初级中学的校本特色课程也在逐渐形成。

(2) 关注区域特色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是区域教育特色形成的两个策略。一方面, 区域可以基于学校的课程实践, 提炼相似或相关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 成为区域教育特色;另一方面, 也可根据区域教育定位, 进行方向性指导和选择性打造。调研发现, 两种途径都对当前区域教育特色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崇明县和闵行区的乡土教育, 浦东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 奉贤区的贤文化教育 (《敬奉贤人, 见贤思齐》、《古诗文诵读》) , 普陀区的科技创新教育等都有相关系列的特色课程来落实;金山区的“琴、棋、书、画为代表的艺术特色课程”和“科技创新‘光启’计划系列课程”推动了区域教育特色的形成。

3. 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正在加强

(1) 关注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要素不仅要健全, 更要关注各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等几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调研发现, 大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课程要素匹配关系的重要性, 如许多区域提出校本课程建设的精致性问题,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吻合度问题, 课程评价与课程实施的适切度问题等。但是, 总体来看, 由于实践时间、专业力量等方面的原因, 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要进一步加强。

(2) 关注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类课程分工合作, 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三类课程都是学校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互协作, 共同支撑学校的办学特色。对于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建设来说, 不能与基础型课程脱离关系。如虹口区认为基础型课程延伸拓展处寻找资源, 可以生成校本课程。大部分区县调研发现, 学科拓展类是比较容易开发的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课题研究或问题探究, 也是基于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三类课程关系的和谐将推动师、生更好地发展。

(3) 关注课程之间的纵向关系

课程的纵向关系也备受学校重视, 如同一科目在不同年级或学段之间的差异表现和紧密联系;同类课程、不同科目在不同年级之间的目标衔接等问题均引起学校重视。如学校在制定拓展型课程实施纲要 (或方案) 时, 不仅在探索众多科目在内容领域的相关性, 还在研究其目标领域的相关性。学校在制定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 (或计划) 时, 明确规定不同年级的核心目标。

(4) 关注多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

课程建设不是一人行为, 而是多主体的协作过程。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相关专业人士等都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所以, 关注主体关系也是体现校本课程建设系统性的重要方面。如所有区县都对外聘人员的课程作用及其作为进行了总结;某些区县在调研过程中, 选择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类调研对象。有的区县明确提出“一个教师就是一门课程、一本教材就是一门校本课程”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多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将是校本课程建设未来发展必须深思的重要议题。

4. 课程建设的持续性备受重视

校本课程建设要体现灵活性、发展性。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审议和淘汰机制很好体现了校本课程的灵活性。相对来说, 保障课程的发展性难度更大。区域可通过制度建设、平台搭建、课程研训等方法保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中, 日常视导或督导制度、课程资料审查制度等可保障课程的常态实施。

(1) 搭建平台, 激励发展

平台的巧用可以激励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如浦东新区和奉贤区的特色课程的评选整合区域专业力量评估校本课程品质和特征, 既为课程把脉, 也为彰显课程建设成效提供了机遇。闵行区的课程案例评选、普陀区的“普陀杯”教学评优、许多区县组织的科目方案评选、校本课程教材评选等平台, 极大激励了课程发展。

(2) 课程研训, 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业务指导、需要交流合作, 常规课程教研和培训则从业务层面有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常规教研的规范化、主题化为教师问题研究、交流协作提供了平台。闵行区的研训共同体、教研训基地, 奉贤区的教研联盟等都是区域在提升课程教研方面作出的探索。

科目设计指导培训、探究方法专题培训、提高校本课堂教学有效性培训、典型案例分享和学习培训等是都是围绕校本课程建设开设的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3) 项目引领, 带动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整合力量、找准方向、强化研究。为此, 部分区县以项目引领的方式, 带动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如黄浦区的“课程领导力”项目, 普陀区的“创新”项目, 静安区的“做中学”、“N项活动"、“创意梦工厂”等项目, 闵行区的“基础教育国际化”项目。这些项目为某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更带动了一批特色课程, 培养了一批优质教师。但从当前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看, 师资的稳定、评价的完善等仍是保障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绝大部分区县充分认识到该问题, 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后续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反思与展望

“课程方案”对校本课程属性给予定位, 区、校两级课程管理及相关课程制度给予保障。多年的实践, 使上海的中学校本课程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良好局面。但是, 不可否认, 从长远来看, 上海今日中学校本课程还处于发展中的一个中间阶段, 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挖掘和研究。有思想层面的, 也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有面向过去的问题, 也有着眼于未来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

“发展不平衡”是大部分区县提到的问题。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学段不平衡, 学校之间不平衡, 课程建设环节把握不平衡, 课程类型发展不平衡等方面。有些不平衡问题是学校师资、硬件等方面造成的, 有些不平衡是业务指导不到位或不及时造成的, 有些不平衡则是因为认识程度不足、思想观念没有及时跟进造成的。对于客观原因, 可以慢慢处理, 通过硬件的完善、资源的整合逐步提升。但对于主观原因, 则要需要深思。

就学校而言, 是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需要通过行动来落实, 如在课程领导上其决策行为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如在师资上是如何配备的, 在课时上是如何落实的, 在课程资料积累上是如何要求的, 在业务指导上是如何跟进的, 在平台搭建上是如何创设的, 在课时津贴上是如何计算的等。对于教师个人来说, 则需要在主动学习上、合作学习上、实践成效上、项目或课题研究上等方面有所体现。区域是否重视需要通过工作重心、工作机制和学校课程建设成效等方面来体现。

2. 教师发展与区校行动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尤其如此。课程开发力、课程执行力等是在行动过程中逐步发展的。教师的课程实践确实对于其课程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仅有自己自觉、独立的做中学还不够, 区、校要给予其保障和支持。

学校层面, 如何让教研组或课程开发小组名副其实, 如何根据校本课程特点和需要细化校本教研机制, 如何借助其它力量协助教师专业成长等需要深入研究。区域层面, 仅仅依靠两类课程教研员的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校本课程发展需求。如何配备其他人员、辅以其他机制协同两类课程教研员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细化研究。

3. 研究深度与研究机制

校本课程在某些方面还不太成熟, 如何基于实践经验进行深度研究需要深入思考。如绝大多数区县提到的课程评价问题如何研究?拓展型课程科目众多、类型多样, 研究型课程涉及的内容领域广泛、综合性强, 学生在两类课程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和水平表现差异大, 如何建构科学易行的评价难度确实大。相对于基础型课程来说, 校本课程的资源少, 共享程度低, 那么如何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怎样的课程资源、建设的课程资源如何利用等问题也需要研究。

校本课程要走向精品化, 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当然, 这些研究仅靠一人之力或一校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需要良好的研究机制来保障、需要有较好的研究人员来协助。

4. 成效表现与学生收获

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学生成长是课程建设成效的最好体现。无论是课程建设的规范性还是系统性, 都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经历更科学、更高效。特色课程是通过适应性的学生发展而体现的, 课程特色是通过学生的特质 (思想、行为、气质等方面) 来展现的。特色的创建不是文本、不是口号, 更不是几个学生或几个项目的成功, 而是体现在学校文化及其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发展者——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空话, 要落实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今后, 更要多从学生的角度, 从学成成长或变化的角度, 从学段的角度, 从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愿望等角度发展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9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立了“琢玉”主题,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德育等方面。校长室负责“琢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2011年,编写了第一本《琢玉》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凸显铜小的琢玉特色,2014年,德育处集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智慧编写了《琢玉班会校本课程》。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 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 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 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 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 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依托地域文化,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篇10

大溪镇是国内闻名的“文化之乡”“特产之乡”。历史上名人辈出,王居安、谢铎、赵大佑等历史名人为当地留下了许多诗词佳作。大溪是古代东瓯王国的国都,有古代东瓯国遗址,有古道、古城、古窑,堪称一绝三古,颇有回味之处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区方山南嵩岩景。仰天湖的茶叶,大溪岙的芋头,名闻遐迩的煎假银竹笋,“中华名果”方山蜜橘,“特产之乡”的美誉一点都不为过。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环境、独特悠久历史,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根据这一精神,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我们以具体行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大语文教育的和谐结合。

一、建立理论框架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认为,应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把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的目标,让每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我们在保证学科教学的同时,合理地安排时间进行乡土课程教学。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我们科学地设计课程,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创拟课程模型

在专家指引下,我们认为,创拟课程一定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融合科学和人文双重内涵,以活动促发展。课程内容由“乡土文化、社会热点、人与自然、村镇建设、农业水利、商贸工业”等六大领域中相应的资源构成,以《我是大溪人》为正式文本呈现。每个单元内容以“图文欣赏——活动提示——素材链接——交流互动”四块组成,每“块”内容用有趣的“动物卡通形象”加上几句亲切的人性化导语作标记,以此隐性地把每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导语口语化而内容乡土化。下面就以乡土教材三年级的一个单元内容作为例子来具体阐述。

1.“图文欣赏”部分,开篇导语是这样的:“大溪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一代代的大溪人,在这片秀美的土地上,勤劳的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新的生活。一件漂亮的毛衣、一幅精致的刺绣、一顶别致的草帽……无不表现大溪女人的心灵手巧。其中,麻草编织是大溪女人最喜欢、最擅长的一门手工艺,不信,请欣赏——”看着这激情四溢、引人入胜的言语,还有谁不产生一种蠢蠢的阅读欲望来呢?

编织美好的生活

大溪草编以编织精细、款式大方、体轻质软、透风凉爽而驰名中外,是传统特色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草帽编织技术传入大溪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在过去,勤劳的大溪女人,在操持家务之余,大多喜欢编织麻草帽,以赚取微薄的收入来贴补家用。

她们细心地用手指梳理好头发丝一般粗细的麻草,抓一把叫“海带粉”的东西,用水调成糊状,再用这糊糊把细细的麻草粘成一根根细细的、扁扁的、像面条一般细长的帽草,然后开始编织。

在大溪,不管是镇上还是乡下,你随处可见围坐在一起编织帽子的女人,一边闲话家常,一边编织帽子。嘴里说着话,手却不闲着,只见帽草在她们手上轻快地舞动。帽草一根压下去,另两根又抓在手里了,帽草在不停地交换位置,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帽顶子就织好了。

女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编织草帽,每月织上10多顶,得到百来元的收入,这在那时的农村,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每逢大溪集日,市场上的草帽成品收购站总是人声鼎沸,前来交货领料的妇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如今,大溪经济飞速发展,每月百来元收入在大溪女人的眼里已不算什么,但她们仍钟情于编织草帽:一闲下来,就手痒痒的,会领些帽草来织——在她们看来,看着一把把细细的麻草,随着自己的劳动变成了一顶漂亮结实的帽子,就是艺术的享受。

心灵手巧的大溪女人,除了能编织出精巧细致、图案丰富的草帽,还能用麻草编织草席。用麻草编织成的草席,质地柔软,吸汗性强,便于携带,和草帽一样畅销国内外。

选入文章文质兼美,像一首悦耳的乐曲,更像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读来琅琅上口,令人百读不厌。

2.“活动提示”部分,这部分导语意在唤起学生参加实践的兴趣。“哈哈,手有点痒痒吧?心动不如行动哦!咱们就找个时间,坐在外婆、奶奶或妈妈的身边,看看她们是怎么做的,看明白了,就大胆地动手尝试吧。学会了,我们就来一场‘手艺大比拼’看看谁的本领大?”活泼、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有了这样的机会,谁不想跃跃欲试呢?

3.“素材链接”部分:“大溪的女人除了擅长麻草编织,还会其他很多手工艺活:传统的花边刺绣,新近流行开来的十字绣、毛衣毛裤的编织,都是她们的拿手好戏。”这样的导语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了这部分内容的有效拓展,学生的目光看得更远,知识储备更广泛,内涵更丰富。这不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吗?

4.“交流互动”部分:“看了、做了、问了、查了,咱们也该写一写、说一说了。把你精心准备的图片、文章、实物都拿出来交流吧!评一评:谁是真正的大溪人?”这一部分主要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通过交流活动,提升认识水平,达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这无疑又是锻炼学生的好机会。

三、构建教学模式

我们把建立“四自”教学模式,给学生开展更多的自由活动天地作为加强“大语文教育”的突破口。所谓“四自”教学模式,就是“自主阅读→自觉实践→自我探究→自发交流”。

自主阅读。通过学生在阅读第一部分图文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增加学生乡情意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观念,把教师的主导变为学生的自律,极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认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精神。

自觉实践。读罢图文,学生的求知欲、实践欲被充分地燃烧起来。组织去乡间小路上走一走,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田间劳作,了解企业发展,询问乡土传说……学生凭兴趣、凭条件,有选择地参加‘溪之乐’活动乐园、清清溪流环保小队、小记者专访队等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乡情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爱乡情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自我探究。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欲时时激发学生内在热情,探究奥秘便成了乐趣。考察、实践、研究,对于整天在学校学习的孩子真是求之不得,因此探究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潜能得到发挥,也满足和实现主动发展的要求。

自发交流。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开展活泼多样的交流活动。如:汇报探究成果、展示探究成果、讨论探究过程中发现又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等等。

上一篇:氧化锆含量下一篇:后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