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促经济和社会发展

2022-11-23

第一篇:国际促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因此怎样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三项活动”进行了调查了解,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促进农民增收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第

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

有关数据显示,我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一是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

- 12走企业带动农民的模式,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一是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健全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大宗农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积极推行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通过品牌战略,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激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资本和经营性收入

创业是富民之基。沿海的农民之所以比较富裕,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是全民创业,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板。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致富,就必须尽快把生产性农民、务工性农民向经营性农民转变,把农民以劳动收入为主向资产性、经营性收人为主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

(七)实施和落实好国家扶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国家每年为“三农”问题出台许多政策,因此加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而我国农业的弱质、弱势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如国家实行的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直补、家电下乡等补贴,国家每年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在wto规则下,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由农户承担费用转向政府财政补贴。

二要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

三要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开展农业用水、用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项目价格和收费专项治理,对农民建房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四要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每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外,还可根据农民购买的数量给予统一直补,切实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八)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过对比邻乡镇(街道)的考察发现,我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都十分滞后,交通不仅仅代表着运输业,更是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经济交流的枢纽,只有交通的大力和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改善交通设施。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农”中农民是根本,只有农民富了,农村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才能够上新的台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政策上要走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实施。产业上继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科技上加强科技兴农的培训力度,保证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充足,

- 5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状,把科技力量变为生产力,减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能力。三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优势、专用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兴办民营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要积极大胆吸取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办法,鼓励广大农民艰苦创业,兴办企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特色上档次,保证产业链条完善。如我镇的优质花椒、蚕桑、大棚蔬菜等已经形成规模,畜牧业养殖规模也逐步壮大,体系不完整、产业不配套,没有相应的龙头企业做后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市危险,因此,鼓励兴办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

(三)竭力监控农资价格变化和农资质量,帮助农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以及农资质量,严厉打击假冒农资坑农害农,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减轻农民农业生产方面的费用负担,共同努力从各方面保障农民“节本增收”。

(四)科学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富足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开辟市场,加强与外地企业联系,将用工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促进更多富余劳力的转移。

- 7 -

第二篇: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因此怎样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三项活动”进行了调查了解,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促进农

民增收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第

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

有关数据显示,我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一是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加速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区)县级城镇更不应受地区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应允许自由迁移及定居。

三是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进城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该享有长久居住权,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四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步伐,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指导站或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窗口,切实做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同时,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加强对境外劳务合作的服务与管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三)积极引进业主、大型企业,搞好农产品储藏及深加工,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

加工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深加工企业,一是可以开辟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实现农民的生产目的;二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为此,我镇应依托本镇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大力创办或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乡镇企业,如吴滩农业服务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增加农民流通收入

发展合作经济和经纪人队伍,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发挥农产品信息中心网络的作用,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和跟踪制度,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大宗农产品做好预测预报;加强同国内外、省内外农产品大网站的联络,及时捕捉市场信息,通过农信通,村村通网络准确、及时把农产品的销售信息传播到农户手中,真正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参与市场、掌握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逐步建立和完善优势产业的行业协会,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如我镇郎家村的蔬菜和现龙村的花椒专业合作社等充分发挥市场流通中介组织、专业队伍、农民营销经纪人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不断搞活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三是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的展销会、订货会、品尝会和促销会等活动,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支持营销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赴省内、外参加全国性的农产品展销活动,推销农产品,搞活市场

第三篇:洪洞县促经济促开发 大力发展旅游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洪洞县促经济促开发 大力发展旅游业 作者:王兴国 冯志宇

来源:《时代中国》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山西省洪洞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信用洪洞,富裕洪洞,文明洪洞”三大工程。着力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县,城镇扩张,旅游开发”四大战略,使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县的新局面。

经济建设方面,到2005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1.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0元,县域综合实力跃居临汾市第二,全省第八,全国第461位,跻身全国500强。

农业方面,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培养红枣、蔬菜、养殖三大产业。2005年,该县建成28万亩小麦、30万亩优质红枣、12万亩绿色蔬菜和肉牛、奶山羊、肉兔、梅花鹿等100个特色种、养殖基地,有5种农产品获得绿色认证,10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建成了三座果蔬保鲜库,办起了柠檬酸、玉米淀粉、麦芽糊精、红枣、芦笋、畜产品加工等龙头产业20多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步入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轨道。

工业方面,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建设龙头企业,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建成了以赵城工业园区为龙头的赵城焦化、甘亭生化、堤村冶炼、辛村轻工四大园区,而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效益也日益显现。去年年底,全县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达11个,其中5000万元的以上的达到5个,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

洪洞县有驰名中外的大槐树,全国四大名塔之一的广胜寺飞虹塔,全国惟一的明代监狱。洪洞县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文化渊源。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景点知名度、增加文化品位。该县于2005年8月13日在洪洞广胜寺隆重举行40集电视连续剧《大槐树》新闻发布会,暨主场景“大槐树”剪彩仪式,该片总投资2500万元,这部具有山西特征、被中央电视台跟踪报道的电视剧,将于11月底停机,预计明年全国“两会”期间开播。会上,临汾市委书记王国正、市长李天太分别作了讲话。对《大槐树》的拍摄播放,将会提高洪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了充分肯定,也将会极大促进临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洪洞县以旅游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古历山、玉皇庙、青龙山等景点进行了扩建改造和品牌建设,大槐树祭祖园实施了整体改制,重点发展了寻根祭祖游、民俗风情游、古建文化游三条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收入年超千万元,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第四篇:抓基层党建 促经济发展

——记凉州区张义镇党委

张义镇地处凉州区南部山区,属省列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辖26个村,185个村民小组,1.001万户,4.32万人,其中扶贫工作重点村19个,贫困人口2.16万人(低收入人口1.1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1.05万人)。镇党委下设28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6个,机关党支部1个,学区党支部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921名。近几年来,张义镇党委班子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抓学习、强班子,抓规范、带队伍,抓阵地、谋发展,抓活动、促落实等措施,各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底,张义山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926万元,比2001年增加7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998元增加到1869元,年均净增124元,贫困人口由3.16万人下降到2.16万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宗旨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机制,加强管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较好。镇党委从提高领导班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一是围绕领导班子的素质培养,精心组织每月1次的党委中心组和每年一次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依据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组织撰写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重点工作目标计划,交流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把学习当作研究问题、提升能力、总结经验的有效举措,增强了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二是制定完善了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把领导包项目、包责任、包重点工作同实绩考核结合起来,把年终考核、半年考核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增强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镇党委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结合村“两委”换届,实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18个村,占70%,实现“两委”委员交叉任职136名,占65%,切实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村进村级班子,优化班子队伍机构,每个班子中最大化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注重拓宽选配渠道,从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择优选配村干部,并健全完善了选派干部管理用人机制,使村干部来源不断扩大,素质明显提高。

创新思维,规范措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镇党委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强了工作合力。一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在机关干部中坚持每周3次的集中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心得、谈体会,常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二是结合农村党员“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业种植新技术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相关知识,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拓宽了知识层面,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党性意识,使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三是健全完善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上,镇党委依据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重点加强对工作水平和能力,一般的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多给他们外出培训和考察学习的机会,增强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对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加担子、压任务,增强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完善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形成了“抓两头、促中间”的教育培训方式,优化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养。四是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为党注入新鲜血液。按照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双推制的要求,严格发展程序,近年来,共发展党员132

2 名。

健全机制,强化服务,党员队伍的服务热情进一步增强。镇党委把工作机制建设作为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高度重视示范典型的培育。通过加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培养在产业发展上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村党支部和有较强致富能力的村干部,通过培育,涌现出了堡子村、澄新村和河湾村等优秀基层党组织,高登辉、王太平等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带头搭建日光温室达225户,发展规模养殖122户,发展

二、三产业140户,全镇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全镇重点工作的开展。二是充分发挥各类活动的载体作用。通过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双争双促”等活动,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的服务热情。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全镇村级党支部公开承诺为群众办实事82件,党员服务承诺1620项,结成帮扶对子210对,为286名无职务党员科学设置了林木管护、渠道管护、参政议政等8个岗位,上岗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理清思路,狠抓落实,经济建设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镇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一是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日光温室人参果、加工型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和梅花鹿等规模养殖业。建成以人参果种植为主的日光温室3860亩,加工型马铃薯和中药材每年均保持在2万亩和1000亩左右,建成了中路、刘庄、甘沟口等6个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培育扶持规模养殖户349户,养殖暖棚面积达1061亩,主导产业创造的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围绕人参果

3 产业,在基地建设、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等产业化运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造了有借鉴意义的“张哈”模式,积累了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共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15个,建成以黄哈公路、堡常公路和沙番公路为代表的通乡通村公路92公里,建成标准化U型渠道87公里,全面完成了26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建成小康住宅示范点6个,640多户群众住上了新房;投资68万元建成标准化社会敬老院,入住老人62人。同时,编制完成了《张义镇2009-2013年扶贫开发省级试验示范区五年规划》,为创建全省扶贫试验示范基地打下了基础。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绿色发展平台。几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草)3778亩,完成防护林建设2452亩,生态村绿化1423亩,通道绿化32公里,义务植树186万株。同时把移民搬迁作为减少贫困人口、缓解山区环境压力和南护水源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生态移民基地等措施,共向省内外搬迁移民2653户,11460人,沙沟、六道沟、夹皮沟村基本上实现了整村整组搬迁,切实缓解生态压力。

思想新、作风正,张义镇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镇党政班子的民主测评中,镇党政班子的满意票达到99%,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张义镇2006年、2007年、2008年在全区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均名列前茅。相信,在张义镇党委的带领下,张义这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富裕、财政宽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新镇将在湘中大地,屹立起来。

第五篇: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前进水库管理处党建工作情况经验材料

近两年来,我处党建工作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师市党委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和“四抓四看”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永葆先进、促进发展,为顺利实现我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建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中,自身实力不断壮大、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呈现出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力推动了全处 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处党委(党组)基本情况

现有党委1个,党委成员6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5人,专科文化程度1人,平均年龄43岁。 建立基层党支部6个,其中:农业生产连队1个,水管单位2个,机关单位1个,企事单位1个,老干支部1个。全处在职干部52人,其中卫生单位干部4人,机关干部28人,基层单位领导干部13人,业务干部7人。党员总数65人,其中在职党员50人,离退休党员15人;一线工人党员15人,干部党员50人;少数民族党员4人,妇女党员19人;大专以上学历46人,中专、高中学历 5人,初中以下14人。

二、加强班子建设, 在明确责任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处党委班子坚持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领导班子队伍目标,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加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来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好“带头、带领、带动”三个作用,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现代水利建设的主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践“科技兴水、特色强水、旅游富水、生态靓水”新理念, 在推进我处各项改革事业发展中形成统一认识,在努力干一番新事业和创一番新业绩的共识中增强团结,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新情况与新问题中加强沟通,在集中处理具体事务与热点、难点问题上加强协作,在工作分工、协调、配合中增进理解。班子团结、民主共事、议事氛围和谐、融洽,促进了全处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处党委深刻认识到,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必须要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做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抓,共提高。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失职 、 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按照责权明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健全了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有力地提升了全处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分级负责。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了党委党建联系点制度,每名党委成员联系1—2个基层单位。 各基层党支部建立了党建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进一步理清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把工作量化基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三是各负其责。按照处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各位党委成员协助抓、组织部门全力抓、基层支部具体抓,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人人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格局和工作机制。在“两级党建联创”工作中大力创建"五型"领导班子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蔚然成风。二是团结型领导班子,使党政班子在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协力,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带来职工共谋发展。三是实干型领导班子,围绕团场增赢、职工增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四是服务型领导班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实际问题。五是廉洁型领导班子,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三、深化“两级党建联创“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兵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场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任务,以加强团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处、连“两级党建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为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树立科学理念促进“两级党建联创”工作

1、树立发展理念,抓好发展,增强实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有实力才会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处“党建联创”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在联创活动中,各单位党支部结合实际在“联”字上作文章,在“创”字上下功夫。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党建和经济的“双促共建”。处领导及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基层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扶贫帮困户、种植养殖户、科技示范田"的"三户一田"活动,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连队党支部通过开展“党旗引领我创业、我为党旗添光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共产党员设岗定责”、“创先争优”、党员承诺制、党员联系卡、“一助一”扶贫帮困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对职工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2、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激发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活和调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不断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为职工群众服务。

(二)处制定了《前进水管处“两级”党建联创活动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对全处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兵、师党委“五个好”党支部考核验收标准, 从而实现了“一类支部上水平,二类支部跨台阶,三类支部换面貌”的升级目标。目前,已有4个基层党支部被师党委命名“五个好”基层党支部,有4个支部命名为处“五个好”党支部。

(三)党委在深入“两级联创”活动中,着力抓好“先进基层党委”和“五个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特别是围绕两级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真正配齐配强两级班子,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出了“小事分头抓,大事一起干,党委总牵头”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全处的各项工作和所属各单位的工作,由分管领导具体抓,每月都要将各自开展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集中向班子汇报,集体研究,及时解决,充分体现了处党委的工作民主化,领导决策化。同时又促成各级领导、各级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使全处各项工作开展达到既协调配合、又分工合作的良好局面。

(四)是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形成联动格局

各单位党组织都能按照处党委的规划部署,制定了总体规划、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具体方案,形成了处领导包片制、机关科室挂钩制、基层党支部负责制的联动格局。围绕创建“五好”连级党支部的总体要求,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处四个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夯实了组织基础,提供了队伍保证,促进了团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党委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责任制落实到位,党、政、工、青、妇、老龄委齐抓共管,改变以往“单兵作战”模式为各部门“有机联合”的工作模式。我处不断总结基层连队"五好"支部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果,紧紧围绕本单位实际,把"五个好"进一步细化,突出让职工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标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服务职工群众搭建平台。

(五)不断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各基层支部改善党员活动室条件,配齐了电视、VCD、党建版面等硬件,使党员培训、教育有场所,充分发挥党员阵地在党员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为每个基层党支部拨付5万元活动经费,投资44万元对机关二楼的业余党校、农业队办公室、活动室、离退休支部活动室进行装修。

(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进行学习。 (1)是选好党支部书记,加强对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的理论水平、工作方法教育;(2)是加强了班子建设。不断调整考核完善领导班子,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3)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团结;(4)是把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放在班子中进行锻炼。

(七)重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创新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变以往的单一学习为研究单位的发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经济发展,职工致富增收为发言课题,不断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

为提高全处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处党委还把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处党委每年都组织各基层单位领导到兄弟团场、其他师局学习他们的组织建设先进经验。每处党委利用业余党校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10多期,轮训党员、干部 200余人次。重视职工技能培训,举办水管技术、大坝管理、农业种植、枣树栽培、水产养殖培训班,培训职工600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新疆史、兵团史、师市史、处史的教育,通过学习和传统教育,班子和职工队伍思想、能力、作风、形象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八)严格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将争创目标和各项工作细化、具体化,由处、连两级书记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把基层党组织是否认真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衡量“两级联创”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严格跟踪督查。处党委每半年对党建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结合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并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及时反馈问题。三是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处党委每年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认真复验考评,年终结合平时掌握情况组织专项考评,综合打分,排出名次,把党建工作成果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九)完善制度建设,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适应“两级党建联创”工作要求的制度体系,把长期的先进性建设与经常性党员教育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极大地发挥制度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延展力。

(十)狠抓队伍建设,扩大民主选举基层干部的范围,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加强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锻炼,加大干部选拔、管理、监督力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通过制度保证,使发展见成效、群众得实惠成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使扑下身子、勤勤恳恳干工作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

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制度,通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卡”、“党员承诺制”等实践活动,创新形式,找准载体,引导党员增强责任感,搭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平台。以"三先、三要、三个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率先掌握,生产经营任务率先完成;和周围的职工群众相比,思想觉悟要高,业务能力要强、工作业绩要优;最终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小组一块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

(一)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对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加强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通过对全处党员交纳党费基数的核对、公示等工作,提高了我处党员自觉交纳党费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党费的使用上,严格审查党费开支项目,坚持统筹安排、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坚持使用党费集体讨论决定,处主要领导审批制度,党费的开支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两年来党费的使用主要用于党员的教育、培训、购买党员学习材料、补助困难党员、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党费的管理上,实行会计、出纳分设,并由处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设立独立账户。处组织科每年与财务部门进行一次对账。对基层各支部交纳的党费进行公布、公示,做到了党费账目清楚,合理使用。杜绝了未经审批私用乱用和自收自支现象的发生。

(二)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重视在生产一线、 承包工人、企业班组工人、中专以上学历、妇女、少数民族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认真推行发展党员工作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活力。两年来共发展党员6名,其中在生产一线工人中发展1名;大专以上学历5名, 中专学历1名;妇女党员1名;35岁以下5名。同时,坚持每年一次集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全员政治素质。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处党委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四抓四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党员教育学习计划。每年干部党员每人撰写学习笔记达1.5万字以上,撰写学习心得2篇以上。各基层党支部每年平均上党课在11次以上;播放电教片8部以上。通过一系列教育和培训,使我处全体成员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师市党委、处党委保持一致。为我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四)制定完善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永恒的课题来抓。制定了《前进水管处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办法》、《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推进党务公开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干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培训机制、连队领导干部联系走访群众的长效机制、推进基层连队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 争先创优 ,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处党委每年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七一”表彰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检查评比、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努力形成工作创一流、永葆先进性的党建工作氛围。

(一)明确指导思想

2010年我处“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兵团组织人事工作会议、师市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二)切实加强领导

“创先争优”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又较为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处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它真正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活动开展前夕,要求各支部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相结合;与本部门、本单位 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单位实施的党支部目标管理和党员党性锻炼等活动相结合;与和谐平安单位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全体共产党员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争先创优秀活动中去,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争做表率。

(三)拓宽载体,搭建创先争优平台。

在全处各级党组织开展了“比位次、争上游,比创新、争突破,比工作、争先进,比作风、争一流的“四比四争”活动;开展“处、连结对创先”活动,安排处机关党组织与连队党组织通过“一对一”的形式结对创先,形成我处党建工作统筹发展、互促共进的格局;在全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评星定格”活动,年底对全处对 “五好党支部”在进行 “星级”评选,并进行公开表彰。在全体机关党员中开展以“比思想观念、比业务素质、比岗位业绩、比先锋作用”为主题的“四比”竞赛;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争当政策宣传员、争当创业排头兵、争当致富领头雁、争当科技示范员、争当群众贴心人”的“五争当”活动。我处通过推荐、审核、公示、评定等程序,每年在全处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小康家庭、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廉洁从业先进个人、创优环境标兵、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并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拓宽载体,搭建创先争优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四)完善机制,提供创先争优保障。

建立健全“两评一考”工作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履职情况的评价,进一步强化党员对党组织、下级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职能,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基层党建“精细化工程”,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细致划分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百分制考评,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修订完善《“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标准》、《处党员考评细则》等工作制度,为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六、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坚持党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处、连党务公开栏,从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党组织履行职责方面和党组织经常性工作、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职工的收入、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公示。每年根据公开的内容进行调整,对重大决策和目标任务等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分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开辟点菜栏,及时采纳落实职工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较好地发展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党内监督机制,使职工群众对公布内容的满意率达到100%。

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处党委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党委的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在协调配合上,一是努力维护班子团结,配合支持工作,努力协调好关系,同时能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大家形成一股合力,发挥了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整体作用。二是在人事调整、“三重一大”、大宗物质购销等工作,班子成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统一认识,会议决定。三是健全碰头会制度,及时沟通情况,掌握和了解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共同促进了工作。尤其是对副职领导能够做到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放手工作。四是深入基层调研,及时掌握基层各个时期的工作环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五是利用职代会、政务、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

我处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加强对职工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最终实现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双优成效",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职工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通过系列的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勤政廉政自觉性提高。涌现了易小平、胡建新等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新时期先进典型,他们的优秀事迹在全处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两年来,全处未出现一起违纪违规违法事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是全面工作争先进的基础,是无穷的动力,是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坚强战斗堡垒,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出一支思想与时俱进,能力适应工作要求,作风过得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坚持民主意识,民本意识,强化勤政务实,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创造新亮点。

上一篇:工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狗狗训练方法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