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决定论

2024-05-02

历史决定论(精选六篇)

历史决定论 篇1

在本书的《导论》部分, 波普首先对“历史决定论”的具体含义作了简要阐述:“我说的‘历史决定论’是探讨社会科学的一种方法, 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 并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在历史演变之中的‘节奏’或‘模式’、‘规律’和‘倾向’来达到这个目的。”从他这一解释可以看出, 波普所理解的历史决定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肯定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二是肯定能在认识这种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社会历史的预言。

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序》中, 波普给出了他反对历史决定论的所谓五条论纲: (1) 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 (2) 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干预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 (3)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过程; (4) 这就是说, 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 即摒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 (5) 所以历史决定论方法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五条论纲中, 第 (1) 条是常识, 作为一个讨论前提, 也可以接受, 关键是第 (2) 条, 在我看来, 其正确性值得商榷, 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呢?按照波普科学哲学的解释, 科学知识的进步与发展是猜测与反驳的结果, 既然是“猜测”, 其前途当然无法预测, 所以, 按照波普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一条尚能自圆其说。但问题在于, 按照波普的科学划界标准, 科学哲学如果算是一种科学, 它的“知识的发展在于猜测与反驳”的结论本身就是一种猜测。把“猜测”的东西作为推论的大前提, 即使逻辑严密, 论证详尽, 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大可怀疑。 (3) 、 (4) 、 (5) 每一条均是前一条的结论;如果第 (3) 条不成立, 则后面的几条均不成立。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集中批判了历史决定论的两种表现形式。“根据他们对物理学方法可应用性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这些学派分为泛自然主义的或反自然主义的;如果他们赞成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自然科学, 则称他们为‘泛自然主义的’或‘肯定的’;如果他们反对这些方法的应用, 则称为‘反自然主义的’或‘否定的’。”

首先, 我们来看他认为的反自然主义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历史决定论断言, 由于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 因而大多数的物理学方法不能应用于社会学。这种观点所根据的典型的历史决定论涉及到概括、实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精确语言的困难以及方法论本质主义的意义。”以上是本书第一部分波普列举反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几条理由, 随后, 波普对这些观点逐条分析并稍加评述。在本书第三部分“对反自然主义学说的批评”中, 波普逐条批驳了反自然主义的这些理由, 并重点阐述了“渐进工程与乌托邦工程的对立”。

其次, 我们来看他泛自然主义的观点:持这种主张的历史决定论者认为, “社会学同物理学一样, 是知识的一个分支, 其目的都是达到理论的和经验的知识。”“当我们把社会学相对的成功与物理学的成功相比较时, 我们假定社会学的成功基本上在于对预测的确认。因此, 某些方法 (借助规律进行的预测, 以及用观察来检验规律) 对物理学和社会学必定都是一样的。”

波普对这方面的论述就显得比较杂乱, 远没有对“反自然主义”观点陈述的那样清晰明了, 但其基本思路还是可以理清的, 那就是泛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的主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社会学和物理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或类似的, 他们归属知识的一个分支, 其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理论的和经验的知识。二是他们在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类似性, 知识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稍有差异。本书第四部分, 波普也对反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在波普看来, 历史发展并无规律, 只有趋势, 二者具有严格的限界, 不能混淆。波普甚至不无嘲讽地说:“我们可以说,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是想象力的贫困。”波普认为, 泛自然主义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在于认为自然科学的归纳、概括、经验证实等方法运用了社会科学, 这是传统的经验的科学方法论。按他的一贯观点, 科学是大胆的猜测。理论先于观察, 社会科学尤应如此。

波普在对“历史决定论”的“泛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反驳中, 直接阐述了他本人的观点。作为一名反历史论者, 他认为, 科学方法作为方法是同样既适用于自然, 也是适用于社会与历史的, 但仅以它涉及整体的某一或某些特殊的, 个别的方面为限。社会科学与历史科学是可以发现并阐明人类某些方面行为结果的规律;但是, 就 (作为一个单独的、唯一的) 整体而论, 却是没有规律。因此, 社会或历史的进步, 就只能靠波普推崇倍加的“渐进工程”。

波普是个自由主义者, 因此他反对一切形式的思想上的专政;他说:“这种试图控制人们的精神的做法, 势必会毁掉发现人们真正思想的最后可能性, 因为它显然与思想自由, 特别是批判思想的自由不相容。”在他的眼中, 历史决定论恰恰具有这种企图, 而法西斯专制在德国的统治和斯大林集权主义的模式在西方世界所造成的恐慌又强烈震动了波普这根敏感的神经。本书在《序》之后有一句话, 充分暴露了他的敏感的神经, 他说“一些最有眼光的本书评论家对它的标题表示困惑。这个标题意在暗示马克思一本书的标题《哲学的贫困》, 后者又是暗示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该书的标题下的一句话更清楚地揭示了波普写作本书的意图:“纪念各种信仰的或各个国家或各种族的无数男女, 它们在历史决定的无情规律之下沦为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受难者。”客观地讲, “历史决定论”的确有强烈集权主义的内在要求, 在极端情况下, 他只见规律不见个人, 其造成的历史悲剧有目共睹, 波普如果在这种意义上对“历史决定论”攻击也无可厚非。但他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 完全否认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律, 而他论证的基点恰是他虚虚实实, 真真假假的知识论, 这就使人很难信服。因此, 就我个人而言, 与其说相信历史非决定论是由于波普逻辑方面的严密论证, 倒不如说是出于“人道与热情”的感化。

摘要:在波普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书中, 他通过自设的五条论纲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 但就其五条论纲、泛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知识论深入研究下去, 发现他不承认甚至否认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律逻辑矛盾, 很难令人信服, 所以他的攻击只能说是他出于对“人道”与“热情”的辩解。

关键词:质疑,波普,历史决定论

参考文献

[1][英]卡尔.波普.杜汝楫, 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导论)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2.

[2][英]卡尔.波普.杜汝楫, 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序)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 篇2

尤其在我读过鲍德里亚《物体系》

我对作者理论基础深表怀疑

我相信在自然科学激动人心的前进时,哲学家们能够思考范围在逐渐缩小

如果不与最前沿的科学保持一致,再完美的哲学体系也是空洞的泛自然主义同意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反自然主义反对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历史决定论它是探讨社会科学一种方法,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于历史中的节律或模式,规律或倾向来达到目的。

波普已经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进行他的批判。

反自然主义观点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

社会规律取决于文化差异,取决于特定历史境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大多数物理学方法无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1概括

自然科学成功可能性在于普遍的齐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

在于观察到类似条件下发生类似事情

而社会科学不具备这点

例如:人类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有些东西供应是有限的,有些是无限,比如水,空气,前者具有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

社会科学用自然主义方法必然导致保守和为现实辩解,甚至是宿命论。

认为社会齐一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而人的活动正是改变它们的力量。

社会齐一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人为的。

能动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验

物理学方法:人工控制,人工隔离,保证再现条件以产生某种效应。

人工隔离正好排除了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条件

个人和集体在经济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社会学的实验不是为了知识的增长,而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实验改变条件,就不会产生完全条件下的重复。

3新颖性

之前由于否认完全相似条件下重复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可能性,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必然受到之前的影响。它具有历史的记忆力。

生物学中,被观察的事件重复,相当于观察者产生了新的经验,由于重复产生新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新的条件。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从经验中学习,只不过缓慢而已,历史是会重复的,但不会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说某事件的重要,就是说这个事件对社会有持久的影响。

物理学的新只是排列组合的新,社会的新则和生物学一样是内在的新。

社会划分为各个时期并有新的情况。

决定历史的香闺 篇3

慈宁宫始建于明朝嘉靖15年,用于前代皇贵妃的居所。在那之前,太后太妃们都要在当时的清宁宫(名字里有个清,但确实是明朝建的)和太子住在一起,基本上太子出门见到个人就得叫奶奶。直到这座被称为“寡妇院”的寝宫建成,太后太妃们有了自己的住处,太子终于也落得清静了。为了给这些前皇妃们生活提供精神支柱,慈宁宫院内有通道直抵后殿大佛堂,她们闲暇之时便在这里拜佛上香,安度余生。

慈宁宫兴盛于清朝,尤其在清初与清末,它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两位太后。

第一位就是堪称“满清第一夫人”的孝庄文皇后。孝庄本是蒙古人,名字叫做布木布泰,刚12岁就嫁给皇太极,直到75岁去世,她一共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位君王。巧合的是,据正史及各路野史记载,拜于这位孝庄文皇后的裙下之臣,大名鼎鼎者也恰好三位。第一位当然就是皇太极,孝庄的本家丈夫。第二位是她的小叔子,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第三位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汉奸,为满清平定了西南乱局的洪承畴。

也别因为这颇多绯闻就说孝庄不端庄,其实,她这两段韵事都是基于政治使命。跟多尔衮的纠缠大多是为了让其安心扶持年幼的顺治皇帝,而洪承畴只是一个阶下之囚,孝庄委身于他又所为何事?当时清军刚刚占领北京,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洪承畴是前朝出将入相的重臣,刚刚被俘时也是铁骨铮铮的忠臣,皇太极使用美人计既是情有可原,也是情非得已的。这出美人计也很有意思,据史料记载孝庄当时假意赐毒,一勺一勺喂了洪承畴一碗参汤,之后又拿出风靡大东北的貂皮大衣亲手给洪承畴披上,才算是把这位大汉奸给拿下。至于野史,那就怎么说的都有了,不做累述。

第二位改写了中国历史的慈宁宫主人是垂帘听政的老佛爷慈禧。这位老佛爷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糊涂账,其中一笔便是在慈宁宫。

那时清朝灭了太平天国、平了新疆,还在越南把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打得狼狈不堪,迎来了晚清难得的扬眉吐气的时期。那时候慈禧已经50有余,按照现在的规定已经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于是在1887年老佛爷为光绪帝举办了亲政大典,准备踏踏实实安享晚年。典礼就在慈宁宫进行。

可惜光绪是个不争气的主儿,小皇帝听信康有为认定慈禧有意废帝,要搞兵变刺杀慈禧。要说康有为这人其实跟慈禧也没什么仇,当初慈禧要交政给光绪的时候,他作为御史屠仁守的秘书还代为起草奏折恳请太后继续主持朝政,文字也是极尽阿谀谄媚。兵变夺权当然是失败了,康有为只好逃到国外。兵变同时导致了慈禧第三次垂帘听政,而且后期执政完全带着一种遭到背叛之后的偏执,形成了类似于被子女遗弃的孤寡老人不得已自己打理江山的局面。

历史决定论 篇4

俄国革命的胜利是对这种“经济决定论”的有力回击。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 在苏联以斯大林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 仍旧存在着这种倾向。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认为诸多非经济的因素只是经济的反映和表现而已。而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本该具有的功用却极少被提及。

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中, 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 而上层建筑只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而已, 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美好, 只要把握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似乎就找到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虽被教科书提及, 但这种反作用仅仅被局限为是阻碍还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一、恩格斯、列宁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伊始, 其历史观被歪曲为“经济决定论”。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德国青年派认为, 经济因素是不依赖他物的, 可以自发地决定其他非经济因素。德国青年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简单的、教条的和庸俗的, 会引起人们的误解, 最终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针对德国青年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 恩格斯写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到“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这也就是著名的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归根到底”作用, 而不是“唯一”作用。恩格斯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历史合力论”, 历史就是作为不同意志和各种活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冲突的结果。同时, 恩格斯在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到“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 才是积极的, 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要之, 在恩格斯看来, 其他社会因素不是为经济因素所自发、直接决定的, 经济因素对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只是在归根到底这个意义上才成立。各种社会因素, 例如政治、法律、哲学等等, 在受到经济因素影响的同时, 也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 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同时也彼此相互影响, 对经济因素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并没有重视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相反地, 却将“经济决定论”曲解为“自发经济决定论”。伯恩斯坦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飞越、反对革命, 宣称“促成和保证现代社会制度在不发生痉挛性爆发的情况下转移为一个更高级的制度”。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要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就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为这种自发性思想笼罩的俄国经济派醉心于经济斗争, 抛弃了思想和政治斗争, 认为工人运动可以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理论, 工人们的经济斗争会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不需要理论指导, 也不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针对这种自发经济理论, 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现实, 说明了俄国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已处于资本主义链条中十分薄弱的一环, 可以率先进行革命, 并最终取得了革命了胜利。列宁主要是从俄国的革命现实出发, 客观上起到了批判的效果。

二、经济决定论的危害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在面对恩格斯的话时, 用“唯一”代替了“归根到底”, 把经济因素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 使其与非经济因素的关系机械化和绝对化了, 忽视了非经济因素的应有作用, 缺少辩证的视角。

把人从社会发展中排除出去, 抹杀了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说过,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经济决定论”的视野下, 人只是同土地、劳动工具、资本这些要素等量齐观的要素, 人变得愈加模糊了, 更加抽象, 更加僵化了, 原本是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人, 却成了孤独的看客。

把人排除出去的社会历史观, 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 会导致宿命论。正是由于人的能动性活动, 人类历史才得以展开, 而“经济决定论”消解了人的能动性, 把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仅仅是为经济因素决定的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过程。在第二国际那里, 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似乎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率先觉悟的人不需要做什么, 一切都交给经济因素好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就这样被遮蔽了。

“经济决定论”的发展是一种片面的发展, 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是多层次的发展, 单纯强调经济因素, 容易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多方面发展失衡, 造成发展的不能持续, 并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对“经济决定论”的分析

“经济决定论”把经济因素作为说明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而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等都可以还原为经济得以说明。这种思路只盯着逻辑的推理与演绎, 忽视了对历史对现实的认识, 往往是牵强附会的, 会导致社会历史发展各要素间的分离, 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而上学。

经济决定论者片面地抓住经济因素的“唯一”决定作用, 曲解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言的经济的“归根结底”的作用, 而不是“唯一”的作用呢?这就需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来说明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就是承认经济因素之于社会历史的第一性问题。这就是宏观的认识角度, 也即是“归根结底”的作用。

宏观的说, 经济因素是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社会历史存在。人只有能满足物质生产需要, 才能创造历史。人首先要是自然存在物, 才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简而言之, 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比之非经济因素的话, 是第一性的。

经济因素的性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性质。一个社会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 在根本上, 应当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性质之中。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定的社会形态, 社会呈现出的方方面面, 基本性质上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正是出于此, 马克思才形象地说道, “手推磨”创造了封建社会, 而“蒸汽机”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

从微观上看, 现实社会是十分复杂的, 经济因素只是其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 它并不能超越其他因素之上, 可以单独决定社会的存在, 更加不能自发的决定其他因素。经济因素只有和其他因素相互统一, 才可以使社会历史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历史。

经济因素是不能够单独自存的, 单纯的经济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的存在必然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明确区分开, 主要是从逻辑角度出发, 是为了纯粹的分析, 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各种构成要素中对社会历史发展最为基本的因素。在现实中, 是不能将这两者截然分开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因素的依托与发展。

这种微观的视角并没有否定经济因素的“归根结底”作用。经济因素不会以直接的简单方式来实现其作用, 而必然只能在社会诸因素的交互中发生作用, 进而决定社会总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要之, 在宏观上, 坚持经济因素的“归根结底”作用, 经济的存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 只是在经济因素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社会历史存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经济的性质决定社会历史存在的基本性质, 只是在它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这个意义上成立的。

总结

在“经济决定论”中, 历史的主体——人和客体是分开的, 而在历史的客体中仅是把经济因素孤立地抽离出来, 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历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也只有借以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形成。只有把社会发展各因素当做一个整体, 把人也纳入其中, 才能破除这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绝对对立。社会历史中的各个因素不是彼此对立的。不能一味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所起到的特别作用。经济因素需要同社会其他因素结合起来, 才会使社会历史成为现实的人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历史决定论 篇5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61号)《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试点实施办法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试点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2013年12月30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试点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市政府确定的试点区域内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

对非原村民所建住宅类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对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未经批准建设的住宅类违法建筑(包括建成后已实际分割转让的情形),不予处理确认。

第三条 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试点工作,应当遵循《决定》第一条规定“全面摸底、区别情况、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甄别主体、宽严相济、依法处理、逐步解决”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市查处违法建筑和处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试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和指导,强化问责机制,并向各试点区域派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特派员。

试点区域所在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设立的查处违法建筑和处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处理工作,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查违办)开展具体工作并核发处理文书。

第五条 市规划国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规划国土部门)负责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规划土地审查,核定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用地面积、土地用途、建筑面积、使用功能及期限、权属性质等指标及地价补缴金额。

第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制订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安全鉴定及委托相关程序规则,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建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目录。

第七条 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消防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和消防监督管理办法,办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并实施消防监管,加强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市场监管、公安、房屋租赁、环保、文化、卫生、工业、水务、侨务、民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

禁止未按《决定》和本实施办法要求申报、办理临时使用备案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入租赁市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供水、供电、供气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的管理,发现违法转供水、转供电、转供气的行为,应当立即报告水、电、气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第二章 释 义

第九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实际用途分为:

(一)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二)生产经营性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包括工业类、仓储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三)商业、办公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是指实际用于商业批发与零售、商业性办公、服务(含餐饮、娱乐)、旅馆、商业性文教体卫等营利性用途的建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

(四)公共配套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是指实际用于非商业性文教体卫、行政办公及社区服务等非营利性用途的建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

(五)具有多种用途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六)用于其他用途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第十条 《决定》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包括如下情形:

(一)位于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危险区的;

(二)房屋安全不符合结构安全和抗震设防标准、规范的;

(三)公众聚集场所存在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无法整改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

(四)有其他严重安全隐患的。

第十一条 《决定》第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五)项规定的“严重影响城市规划”,除《决定》已明确的外,还包括以下情形:

(一)压占道路红线;

(二)在主要街道上影响城市景观;

(三)影响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或者整体布局;

(四)破坏或者影响文物保护和风景名胜区;

(五)占用规划的市政基础设施;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管理人,是受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书面委托管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主体。

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继受单位,由区政府或者区政府委托街道办事处(含新区设立的办事处,下同)认定。

原村民、“一户一栋”原则中的“一户”,按照《深圳市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暂行办法》(深府〔2006〕105号)第四条规定确定。

第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有关原村民所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规定,仅适用于原村民在其原籍所在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所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或者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其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外安排用地上所建的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原村民所建超出前述范围所建的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适用本实施办法非原村民的相关处理规定。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申报人为原籍在本市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或者原符合本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因升学、就业、婚嫁、服兵役等原因户籍已迁国内其他地方的,对在其原籍所在原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范围内所建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行处理时,仍适用原村民相关处理规定。

第三章 审查程序

第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负责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的初审,包括当事人身份确认、建设时间核查、原批准文件的真实性核查、权属调查和分宗定界、建筑物现状用途核实。

街道办事处在进行前述初审工作时,相关主管部门及其所在辖区的分支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协助和支持。

第十五条 街道办事处核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新建、改建、扩建时间时,可以结合地形图、航拍资料、卫星资料、房屋编码信息、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属社区工作站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证明等情况综合确定。

有航拍资料、卫星资料的,应当以航拍资料、卫星资料作为建设时间核查的主要依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作为建设时间核查依据的航拍资料、卫星资料应当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属社区公示至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完毕。

第十六条 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行权属调查时,申报人应当向街道办事处提供申报人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共同出具的承诺书,承诺同意征地或者转地且并不再需要政府支付征转地补偿、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有关的经济利益关系已自行理清、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等。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出具的承诺书及相关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应当根据本市集体资产处分决策程序的有关规定和股份合作公司章程,经股份合作公司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代表大会表决确认。

多人共同申报的,各共同申报人还应当提供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有关的经济利益关系已自行理清并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承诺书。

当事人有相关土地、房屋权属证明文件的,应当将经与原件核对一致的复印件与本条规定的承诺书一并上交街道办事处。

第十七条 经初步审定权属后,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测量机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属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申报人及相邻业主到现场共同指界,现场测量,填写《分宗定界及权属调查表》(标明示意图、土地面积、地界坐标、界线边长),由申报人、相邻业主签字认可及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盖章确认。

测量机构由区查违办或者街道办事处通过公开招标或者抽签等公开方式委托,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测量费用。

相邻业主无法通知、经通知未按时参加或者参加拒绝签字的,街道办事处可以在本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公示中对相关情况作出特别说明,相邻业主未提出异议的不影响后续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 测量机构应当在现场指界15日内出具测量报告及房屋面积查丈报告。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收到测量机构出具的测量报告、房屋面积查丈报告及相关电子数据后15个工作日内将《分宗定界及权属调查表》(含初步核定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设时间、建筑物现状用途)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在社区公示10日。

第十九条 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经相关异议各方自行妥善处理的,街道办事处应当将申报资料、权属调查及分宗定界资料等处理材料移送区查违办,并将当事人身份、建设时间、建筑面积、现状用途、权属调查及分宗定界情况补充录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台账。

本实施办法施行前,街道办事处已按本市相关规定对申报资料进行核查、公示,本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当事人身份、建设时间、原批准文件真实性、权属调查和分宗定界、建筑物现状用途均已明确的,不需再行初审;有不明确的,应当补充核查后重新公示10日,方可按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规划国土部门应当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 灾害防治方案以及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记录编码明确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及时印发各区查违办和各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进行初审时,对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应当要求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构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一)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

(二)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外,但属于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范围内进行建设并可能形成重大、特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建设工程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由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

受地质灾害或者危险边坡危害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在危害未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前,不予处理确认。

第二十一条 区查违办收到街道办事处移送的材料后,经审查材料齐全的,应当设立卷宗,并于收到处理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除本款第(二)、(三)项规定情形以外,向规划国土部门发出征询处理意见函;

(二)对非原村民所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对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未经批准建设的住宅类违法建筑(包括建成后已实际分割转让的情形),不予处理确认;

(三)经审查不属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范围的,书面答复申报人并说明理由。

对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政府可以依法没收、征收,或者依法予以拆除。

第二十二条 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在收到征询处理意见函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出具规划土地审查意见书。

对不属于严重影响现行城市规划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规划国土部门应当根据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成时的规划(含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当事人申报并经街道办事处核查的用途进行规划土地审查。当时无规划,或者虽违反当时规划但符合现行规划的,应当从规划土地管理角度准予按照申报并经街道办事处核查的用途留用。

规划国土部门审查同意的,应当附宗地图,并按本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计算应当补缴的地价金额,土地使用期限自2009年6月2日起算。

第二十三条 区查违办应当在收到规划国土部门复函后20个工作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根据规划土地审查意见书应当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二)对于已列入城市更新计划的城市更新单元内、不属于应当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由区查违办核发《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简易处理通知书》,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按要求缴清地价和罚款后,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视为已经处理确认的建筑物。经审批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确定的拆除重建范围以外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和不再实施的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经规划国土部门统一函告区查违办后,应当按本款第(三)项及本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三)除本款第(一)、(二)项规定以外的其他情形,向区查违办委托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发出委托鉴定书,对未提供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凭证的书面告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办理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涉及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向环保、工业、水务等主管部门发出案件处理征询意见函;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已办理临时 使用备案,在使用过程中未改变主体结构及用途的,不再重复办理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和房屋安全鉴定。

对经依法批准的房屋征收和土地整备项目确定拆除范围内涉及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参照前款第(二)项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收到区查违办发函后,环保、工业、水务等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在20个工作日内出具处理意见,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区查违办书面告知的要求,到公安消防部门办理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定期将消防验收或者备案的情况书面告知区查违办。

第二十五条 区查违办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应当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名录中通过抽签方式按批次委托;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鉴定费用。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确定和具体监督管理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本实施办法发布起3个月内依法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六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消防安全评价技术规范和消防监督管理办法由市公安消防部门在消防安全基本要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根据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本实施办法发布起3个月内依法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根据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成时的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或者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自行进行检查整改后,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消防安全评价,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评价合格意见,到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办理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手续。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取得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凭证后,应当提交区查违办。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消防整改和消防安全评价的费用由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 区查违办收到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根据各部门意见区分情况予以处理:

(一)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已整改合格的,制作《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拟确认通知书》(以下简称《拟确认通知书》),并附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拟作出行政处罚告知书、地价缴纳通知书、鉴定费用等相关费用缴纳通知书及委托辖区街道办事处送达的文书等,转由辖区街道办事处送达申报人;

(二)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存在有重大安全隐患且不能整改消除的,或者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不能留用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

《拟确认通知书》有效期1年,自送达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前条规定文件送达申报人后,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附行政处罚决定书、委托辖区街道办事处送达的文书,转由辖区街道办事处送达申报人。

第四章 处理确认和罚款、地价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或者管理人缴纳罚款、地价、鉴定等费用后,申报人持《拟确认通知书》、缴费凭证到区查违办申请办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确认决定书》(以下简称《确认决定书》)。

符合下列条件的,区查违办应当在申报人提交前款规定资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确认决定书》:

(一)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属于《决定》第九条、第十条以及本实施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予以拆除或者没收的情形,不属于城市 更新项目中依据城市更新计划和已批规划应当予以拆除重建的范围,以及不属于本实施办法规定不予处理确认的其他情形;

(二)已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缴纳罚款;

(三)已取得规划国土部门出具的规划土地审查意见书,且已按照规划土地审查意见书要求补缴地价;

(四)已取得经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屋安全鉴定合格的报告并已交清鉴定费用;

(五)已取得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凭证并已交清相关费用;

(六)已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提交相应承诺书或者协议书。

《确认决定书》以栋为单位核发,但属于本实施办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据实出具《确认决定书》。

第三十条 《确认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报人身份情况说明(含共有人);

(二)建筑物名称及栋号、房屋坐落、房屋用途、层数、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基底面积、建成时间;

(三)土地面积、土地用途、权属来源、土地性质、土地使用年期及起止日期、宗地号、用地坐标及宗地附图;

(四)房屋安全鉴定、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情况的说明;

(五)罚款和地价的缴纳情况;

(六)同意确认的意见,并载明对建筑物、土地使用权限制的具体内容。

第三十一条 申报人应当在取得《确认决定书》后,向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地产初始登记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原已取得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权利证书原件;

(四)《确认决定书》;

(五)宗地图;

(六)登记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经处理、初始登记后,为非商品性质房地产,限定自用,不得抵押、转让。

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确认为限定自用的非商品性质房地产的,如需出租、进行经营性活动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交纳土地使用税等有关税费。

第三十三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取得《拟确认通知书》后,不愿意办理处理确认手续的,可以向区政府申请政府收购。

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收购前款规定房屋后,以市政府指定机构名义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并可以根据房屋实际安全状况作为临时性保障性住房。

取得《拟确认通知书》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未在限定期限内申请房地产初始登记,又未申请政府收购的,政府可以依法实施征收。

第三十四条 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下列规定处罚、补缴地价后,登记为非商品性质房地产:

(一)原村民所建符合“一户一栋”原则的违法建筑,免缴地价,总建筑面积未超过480平方米的部分免予处罚,总建筑面积在480平方米以上不足600平方米的部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30元罚款,600平方米以上不足800平方米的部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 60元罚款,80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0元罚款;

(二)原村民违反“一户一栋”原则所建违法建筑的多栋部分,多栋的第一栋按现行公告基准地价的25%补缴地价,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0元罚款,多栋的第二栋按现行公告基准地价的25%补缴地价,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200元罚款,多栋的第三栋及以上栋数部分不予处理确认;

(三)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继受单位为解决原村民居住问题统一建设的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或者以住宅为主的多种用途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未经规划国土部门批准或者超过批准建设的部分,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作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按现行公告基准地价的25%补缴地价,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0元罚款。

原村民与非原村民共同建设、申报的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对原村民所建部分按照前款相应规定办理,对非原村民所建部分不予处理确认。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性、商业、办公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下列规定处罚、补缴地价后,登记为非商品性质房地产:

(一)对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罚款20元,位于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的免缴地价,位于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的按照现行公告基准地价的25%补缴地价;

(二)对原村民、其他企业单位或者非原村民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罚款120元,按照现行公告基准地价补缴地价。

第三十六条 2004年10月28日停工尚未批准复工,或者根据《决定》进行申报时尚未竣工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依法应当拆除或者没收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原村民所建符合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标准、总建筑面积不足480平方米的私宅,可以 参照复工相关规定办理手续、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接受处理;其他情形,已建起地上建筑物的,按现状封顶后依照本实施办法处理,拒不按现状封顶并擅自续建、加建的,整栋建筑物均不予处理确认。

第三十七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位于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可以调整至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或者以非农建设用地、安置返还用地指标扣减的,按照位于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的标准补缴地价;

(二)不能调整或者未扣减非农建设用地、安置返还用地指标的,但属于占用未完善征转地手续、政府尚未支付征转地补偿款的用地的,应当完善征转地手续后,按本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补缴地价,政府不再支付征转地补偿款;

(三)不属于本款第(一)、(二)项规定情形的,不予处理确认。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占地跨越非农建设用地红线的,按照红线内外各自占地面积分别计算应缴地价。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本实施办法以扣减安置返还用地指标方式处理的,安置返还用地折算的具体比例和方式另行规定。

第三十八条 其他用途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罚款和补缴地价标准,适用现行公告基准地价最接近本实施办法第九条第(一)至

(四)项规定用途的罚款和补缴地价标准。

公共配套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免缴地价、免予罚款。

具有多种用途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各单项功能的建筑面积依据本章规定分别计算罚款和地价。

第三十九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经处理确认、依法办理初始登记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申请转为商品性质:

(一)原村民符合“一户一栋”原则的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在480平方米以内的部分,按照申请转为商品性质时的公告基准地价的10%补缴地价;

(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所建商业、办公、生产经营性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申请转为商品性质时的市政府有关非农建设用地和征地返还用地土地使用权交易的有关规定缴纳地价;

(三)原村民、其他企业单位或者非原村民所建商业、办公、生产经营性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按照申请转为商品性质时的市场评估价补足地价。

已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处理取得非商品性质房地产证的符合原村民“一户一栋”原则的住宅类违法建筑,已取得经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屋安全鉴定合格报告和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凭证的,也可以按照本条规定申请转为商品性质。

第五章 临时使用

第四十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经普查记录后依法处理前,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办理临时使用备案,但根据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款规定处理的情形除外。

临时使用期限为5年。未办理临时使用备案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得出租、进行经营性活动。

非原村民所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临时使用的具体办法,由规划国土部门会同区政府根据本章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需要临时使用的,应当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在区查违办或者受委托的街道办事处 提交以下材料,办理临时使用备案:

(一)书面申请书;

(二)当事人或者管理人身份证明;

(三)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申报受理回执;

(四)临时使用的用途;

(五)临时使用承诺书;

(六)根据本实施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应当由具备法定资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机构出具的符合地质安全要求的评价报告;

(七)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的经区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屋安全鉴定合格的报告;

(八)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或者备案凭证。

前款第(六)、(七)、(八)项规定的相应凭证、报告参照本实施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办理。申请人已有相应的有效凭证、报告,可提交原有有效凭证、报告。

第四十二条 临时使用承诺书主要包括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对下列事项的确认及同意:

(一)临时使用是政府依据《决定》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临时监管措施,不代表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确认;

(二)政府有权在任何时间对临时使用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依法采取处理措施且临时使用的备案证明自动失效;

(三)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不得仅凭临时使用的 备案证明索取任何赔偿、补偿。

临时使用的用途由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申报,作为对消防安全等临时使用行为的监管依据。

第四十三条 对备案材料符合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区查违办或者受托的街道办事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临时使用备案证明》(以下简称临时使用备案证明),载明以下内容:

(一)临时使用人;

(二)临时使用用途与期限;

(三)临时使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记录编码;

(四)临时使用承诺书的主要内容;

(五)延期方式;

(六)其他事项。

临时使用备案证明核发情况应当载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台账。

第六章 拆除或者没收

第四十四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未按照《决定》第四条规定的期限和普查工作要求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在建筑物所在社区、辖区主要公共场所以及市、区政府网站公告3个月。

本实施办法施行前街道办事处已按本市有关规定公告的,不再重复公告。

公告期满前获得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的,还应当在公告的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或者管理人。

第四十五条 公告内容主要包括:

(一)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具体位置;

(二)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建筑面积、层数、实际使用状况等基本情况;

(三)补充申报的截止时间;

(四)未补充申报的法律后果。

公告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污损、撕毁或者采取其他方式破坏街道办事处的书面公告。

本条第一款规定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建筑面积、层数、实际使用状况等基本情况无法查明的,可以不纳入公告内容,但应当在公告中说明无法查明的原因。

第四十六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在公告期满仍不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临时管理3个月后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公告期内申报的按照本实施办法第三章、第五章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临时管理时,应当通知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中居住、生产经营的有关单位、人员在合理的期限内自行迁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有关单位、人员应当服从或者予以配合。

有关单位、人员逾期不迁出的,由街道办事处提请所在区政府组织市场监管、公安、查违等部门、机构强制迁出有关单位、人员,无人认领、迁出的财产由街道办事处列明清单,发布招领公告后划定集中区域保管6个月。

有关单位、人员在街道办事处保管期内认领的,应当办理认领手续。6个月保管期满后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由街道办事处依法处理。

第四十八条 占用已办理征转地手续的国有土地所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可以根据本市完善城市化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收地安置的有关规定,以安置返还用地指标置换其所占用的已办理征转地手续国有土地的,不属于《决定》第九条、第十条所称“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补缴地价标准按照本实施办法有关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九条 依法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限定的期限自行拆除,并自行清理相关经济关系。

依法没收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限定的期限腾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自行清理相关经济关系,并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移交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没收。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或者管理人未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限定的期限自行拆除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或者未腾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完成移交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实施强制拆除或者没收,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拆除、强制腾空的费用由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需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内的人员、财产进行清理的,参照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具有《决定》第九条第一款第(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设行为发生在土地用途依法确定前的,依法拆除时区别情况给予下列适当补偿:

(一)原村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继受单位在其原所在农村集体土地上所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筑物参照重置价给予补偿;

(二)非原村民或者其他企业单位所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建筑物参照重置成新价给予补偿。

本条规定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依法拆除后,占地属未完善征转地手续、政府尚未支付征转地补偿的,应当按土地整备等相关政策处理后将原占地纳入国有土地管理。

第五十一条 《决定》施行之前原村民建成的符合“一户一栋”原则的住宅类违法建筑,属于《决定》和本实施办法等规定依法应当拆除或者没收的情形,但该户所有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任何形式的其他自有住房的,在依法拆除或者没收其住宅类违法建筑后,应当按家庭人口2人以下建筑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3人以上建筑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的标准,提供成套住宅房屋或者按不低于前述面积标准、同区域普通住宅市场评估价计算给予补偿,并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负责安排“一户一栋”住宅、统建上楼,或者在本社区开发建设中给予安置房。

在房屋征收、土地使用权收回前依法拆除或者没收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时,对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或者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但建设行为发生于农村城市化之前且由原村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继受单位兴建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对建筑物给予重置价补贴,对未征、转地或者未依法补偿的占地应当依法办理征、转地手续及补偿。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补贴与本实施办法第五十条规定的补偿不得重复。

第五十二条 基本农田、一级水源保护区,依照法定程序批准生效之日为土地用途依法确定的时间。

公共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公共设施和公益项目用地及其他城市规划涉及用地,规划用途确定时间由规划国土部门认定。

城市规划对地下管线有规定的,按照前款规定确定土地用途依法 确定的时间;没有规定的,以地下管线相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土地用途依法确定的时间。

第七章 征收、搬迁补偿和补贴

第五十三条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依据本实施办法处理确认后,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当事人应当服从城市规划实施、城市更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需要,房屋征收、土地使用权收回时按照下列规定给予补偿:

(一)已按规定办理商品性质房地产证的,按照国家、省、市对商品性质房地产的补偿标准执行,并按照本实施办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限制产权调换;

(二)已按规定办理非商品性质房地产证的,建筑物给予重置价补偿,用地按原处理确认补缴的地价款扣减处理确认后已使用期限相应地价款给予补偿,如原处理确认时免缴地价的则不再给予用地补偿,不实行产权调换;

(三)符合处理确认条件但未办理房地产登记的,或者符合办理商品性质房地产证条件但未办理的,区别情形分别按照本款第(一)、(二)项规定处理,并扣减实际欠缴的罚款、地价以及办理房地产登记应当缴纳的相关税费。

本实施办法对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规定依法收购的,收购价款参照前款规定执行,但法律、法规、规章及市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四条 因城市规划实施、城市更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实施房屋征收、土地使用权收回时,经普查记录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尚未依照本实施办法处理的,按照本市房屋征收补偿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但对已经申报、属于依法拆除或者没收情形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对建筑物给予重置价补贴,对未征、转地或者未依法补偿的占地应当依法办理征、转地手续及补偿:

(一)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的;

(二)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由原村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继受单位在农村城市化之前所建的。

第五十五条 在实施本实施办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时,应当区别情形对产权调换补偿方式进行限制:

(一)被搬迁人为非原村民、非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的,仅采用货币补偿方式进行补偿;

(二)被搬迁人为原村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的,按照本市房屋征收补偿有关规定实施产权调换。

第五十六条 对原村民所建符合原村民非商品住宅政策、无超建或者无一户多栋情形的住宅类建筑,在实施相关改造、搬迁时,应当给予以下政策优惠:

(一)未达到原村民非商品住宅政策最高控制标准的,依法实施产权调换时,允许在补足建设成本的前提下按照最高控制标准进行产权调换;

(二)采用货币补偿的,按照市场评估价实施补偿,被搬迁改造建筑物建筑面积低于改造、搬迁相关决定发布本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的,以本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基准计算货币补偿的建筑面积,不再结算差价;

(三)市政府规定或者批准的其他政策优惠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或者利用隐瞒、欺骗手段获得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确认,未发生房地产转移、抵押等初始登记以外的其他登记行为的,由区查违办撤销《确认决定书》并书面告知登 记机构,由登记机构依法撤销核准登记,由规划国土部门对违法当事人处以原初始登记所缴纳罚款和地价总额20%的罚款,已收取的地价不予退还;已经发生房地产转移、抵押等初始登记以外的其他登记行为的,由规划国土部门对违法当事人处以原初始登记所缴纳罚款和地价总额100%的罚款,已收取的地价不予退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当事人未在本实施办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公告前进行申报,经公告后方申报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处以500元罚款。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采取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执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十九条 对经处理并办理初始登记的建筑物,擅自改建、扩建的,由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查处;违法当事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违反本实施办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将未办理临时使用备案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擅自出租、进行经营性活动的,由房屋租赁、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临时使用人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擅自改变临时使用功能的,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由区政府或者其委托的街道办事处收回临时使用备案证明,自临时使用备案证明收回之日起6个月内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得再办理临时使用备案证明。

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临时使用过程中有违反消防、房屋安全规定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六十条 在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过程中,确需对依法应当拆除、没收或者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实施停水、停电、停气的,由区查违办或者辖区街道办事处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具体 名称、地址以及停止供应点等信息书面通知供水、供电、供气单位;需恢复供应时,应当书面通知各供应单位。

供水、供电、供气单位停止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供水、供电、供气后,当事人违法私拉乱接的,由水、电、气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私拉乱接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处理,相关法律、法规未规定罚款的,由水、电、气主管部门分别对双方当事人处以5万元罚款。

第六十一条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兴建违法建筑,除依法拆除、没收或者征收所建违法建筑外,对已实际分割转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影响的违法建筑转让方,依法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按实际转让违法建筑的建筑面积以评估的工程造价确定;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经区政府批准复工或者同意建设的建筑物,在批准用地面积、功能和建筑面积范围内的部分,建筑当事人自愿的,可以参照本实施办法处理,批准范围内的建筑面积罚款减半;超过批准用地、功能或者建筑面积的部分,依照本实施办法处理。

原村民所建非商品住宅未超过批准用地面积、功能和建筑面积范围的部分,建筑当事人自愿的,可以参照本实施办法处理。

第六十三条 《决定》施行前,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通过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转让的,买受人应当持相关执行文书、拍卖等买受成交文书、买受人身份证明文件、建筑物《用地测点报告》或者规划国土部门认可的其他测绘报告等材料向区查违办申报;本实施办法施行前买受人已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向街道办事处申报的,买受人补交建筑物《用地测点报告》或者规划国土部门认可的其他测绘报告后由街道办事处直接移送区查违办。

区查违办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前款规定建 筑物进行处理:

(一)除依法拆除或者没收的以外,免予罚款;

(二)买受人不再提交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出具的理清经济关系、征转地关系的承诺书;

(三)买受人按照拍卖等买受成交文书订立时的市场评估地价标准补交缴地价;

(四)符合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第(一)、(三)、(四)、(五)项规定条件的,核发《确认决定书》并准予登记为商品性质房地产;不符合前述条件的,买受人可以申请参照本实施办法第五章相关规定办理临时使用备案;

(五)整栋建筑部分属于前款规定建筑,部分属于其他情形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分别按照各自情况依据本实施办法规定进行处理,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相应处理确认条件的,依法办理房地产登记;

(六)处理确认及房地产登记时,产权取得方式记载为经由人民法院拍卖并载明人民法院执行文书确定的日期,不再记载建筑物建成时间,登记价格以人民法院执行文书确认的买受价格与处理确认支付费用之和确定。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或者管理人拒绝签收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及其他行政处理决定、通知的,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及其他行政处理决定、通知无法直接送达的,区查违办应当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所在社区及市、区政府网站公告30日。公告期满,视为已经送达。

第六十五条 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处理条件,但尚未处理的,参照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六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4年4月1日起在试点区域内试行。

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可以优先列入试点区域。

《决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篇6

首先,《决定》确立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建国之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立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强调人的素质与政治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进行战略调整,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因此,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革文件,开篇就指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由此,发展教育不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更成为国家处理教育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其次,《决定》奠定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30年来,我国教育在发展战略目标地位上,坚持把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核心与关键。义务教育在坚持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教育发展的这一态势与格局,与《决定》提出的开创性的改革密不可分。这一发展格局,其内在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此,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就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普及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再次,《决定》确立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无论是立足于解决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是立足于解决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教育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决定》开创性地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两种带有宏观性的举措,确立了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的思路。针对当时教育管理、教育结构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从此,教育改革开始真正迈进世界化和未来化之道,“教育改革”亦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

《决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改革文献,不断地启示我们,教育发展是硬道理,而改革则是实现发展的根本手段和途径。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解决时代的教育问题,没有可遵循的模式和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时代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通过改革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发展,这是《决定》给我们提供的启示之一。重温《决定》让我们感受到,关涉总体性和战略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国家层面入手,借助于国家的力量,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和系统思考。特别是对有关国家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上,在教育的宏观结构调整与管理上,都必须要有正确而科学的顶层设计。不仅如此,即使是解决那些涉及区域性、地方性乃至部门性的教育问题,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而系统地规划改革的思路和举措,都是不可回避的前提。

向历史学习,是人类行动趋于理性的基本策略,也是当下人们进行有效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育改革,亦如同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一样,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改革实践的分析与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更好地以历史为鉴,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1985年,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序幕。由此,我国教育开始了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朝着深入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作为一项历史性改革文献的《决定》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发掘其认识论价值。

从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出发来并以历史的和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决定》,则我们就会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育改革的行动是非教育改革的内容这一特定问题上。这一特定问题表现在,一国的宏观教育改革,其统一要求与国家内部地区差异之间会产生冲突,这个冲突关系怎么处理?教育改革的方案、策略和举措,究竟应该单纯从理论之维出发来设计和规划,还是需要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来?教育改革的方案设计本身的合理性以及通过改革对此合理性的判断,有可能带来的教育改革本身的偏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决定》不仅对30多年前的那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问题、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举措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对通过直接描述的方式,对涉及教育改革自身的三个问题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答。《决定》指出,“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尊重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政方针必须集中统一,具体办法应该灵活多样,决不可一哄而起,强制推行。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涉及全局和广大范围的改革措施,要经上级批准。”必须要看到,在已有的有关《决定》的研究文献中,这个有关教育改革自身逻辑的论述,并没有受到研究者应有的关注。表面上看,这个论述只是给出了有关教育改革的推进策略,然而隐含其中的,则是党对教育改革自身逻辑以及人类社会实践逻辑的认识。首先,教育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意味着社会大规模的集体行动,须建立对事实的认识基础之上。其次,人类社会总面临统一与多样的矛盾与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和冲突,《决定》提出“大政方针必须集中统一,具体办法应该灵活多样”的原则要求,在“方针”和“方法”之间作出相应的区分。再次,人类社会大规模行动总面临社会风险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决定》提出“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的要求,将试验和改革举措的有机地结合。

考察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我们很难见到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因而也难以见到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取得如此的成就。《决定》告诉我们,卓有的教育改革须根据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提出有关推进策略。通过改革试点,进而全面推广;既有宏观的统一要求,又有微观的灵活机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决定》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的历史经验,也是《决定》为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的启示。

上一篇:公民环境权下一篇:资本市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