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偏头痛

2024-05-19

儿童偏头痛(精选五篇)

儿童偏头痛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 男12例, 女27例, 年龄最小6岁, 最大15岁;对照组39例, 男11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6岁, 最大1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头痛协会1988年拟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头痛病史在一年以上, 且发作次数大于5次;发作持续时间4 h~72 h, 发作间期无头痛;头痛特点为单侧或先一侧后扩展到双测, 搏动性、中度、重度影响或阻止日常活动;头痛发作过程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恶心和或呕吐, 畏光和或怕声, 先兆症状, 典型偏头痛可出现眼前暗点、闪光症, 感觉迟钝过敏、感觉异常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芎芷祛风合剂10 mL, 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 (心得安) 10 mg, 每日3次, 两组患者均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神经药物口服配合治疗, 8周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控制:服药期间头痛再未发作;显效:服药期间偶有1次或2次头痛发作;好转:服药期间头痛发作频度减少60%以上, 间歇期延长, 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6.093, P<0.05。

3 讨 论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 其发病机制的探讨近年来有新的发展, 以往的血管痉挛学说、动静脉分流学说、血小板五羟色胺学说和缺氧学说目前已被否认。Olesen用133氙研究偏头痛发作时脑皮质血液的改变, 发现典型偏头痛伴有脑皮质血流改变, 在先兆期有脑皮质黑箱测试降低, 不按照供血区域而自枕部向前缓慢发展, 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保存, 但二氧化碳反应性有所下降[1]。Bruyn分析偏头痛病理机制时指出, 平时大脑内许多神经细胞经常处于活动状态, 不断的放电活动使大量的K+释放进入细胞间隙, 而胶质细胞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大量的K+进行重新分配, 包括促使神经细胞回收K+[1]。如果大脑皮质某部位出现过度的放电活动, 或者血脑屏障破坏伴有大量含K+液体向外渗出, 使细胞间隙[K+]e超过12 mmoL, 胶质细胞缓冲作用丧失。胶质细胞内K+导致±20 mV的胶质细胞去极化, 后者引起缓慢的抑制性电位的扩展;此时, Na+、Ca2+、Cl-进入神经细胞, 水分则进入胶质细胞, 种种变动最终促发典型偏头痛时神经障碍。

芎芷祛风合剂是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院内制剂 (批准文号:冀药制字Z20030906) , 由川芎、细辛、柴胡、白芷、蒿本、防风、葛根、吴茱萸、菊花、桂枝、陈皮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功效, 用于瘀血阻滞, 风邪上扰所致头痛, 症见头部胀痛或刺痛, 反复发作等。 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燥湿[2]。如《本草》载“主中风入脑头痛”, 已知所含有效成分为四甲比嗪和阿魏酸等。葛根影响脑循环[2], 近年来用于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其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 减弱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等, 这些作用都可能是其改善头痛的原因。桂枝有镇痛作用, 能提高痛阈, 桂皮醛有轻度的镇痛作用, 75%桂枝汤的镇痛作用与0.1%吗啡相似[2]。鉴于儿童偏头痛目前没有可靠疗效药物治疗, 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摘要:目的观察芎芷祛风合剂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口服芎芷祛风合剂10mL, 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 (心得安) 10mg, 每日3次, 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优于对照组的66.7% (P<0.05) 。结论芎芷祛风合剂可改善偏头痛患儿临床症状。

关键词:儿童,偏头痛,芎芷祛风合剂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8:1076-1087.

如何治疗偏头痛 篇2

(一)发病原因

偏头痛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处于讨论之中。很多因素可诱发、加重或缓解偏头痛的发作。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学说。

对于某些个体而言,很多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可激发或加重偏头痛发作。

1.激素变化 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偏头痛发作的频度;月经是偏头痛常见的触发或加重因素(“周期性头痛”);妊娠、性交可触发偏头痛发作(“性交性头痛”)。

2.某些药物 某些易感个体服用硝苯地平(心痛定)、异山梨酯(消心痛)或硝酸甘油后可出现典型的偏头痛发作。

3.天气变化 特别是天气转热、多云或天气潮湿。

4.某些食物添加剂和饮料 最常见者是酒精性饮料,如某些红葡萄酒;奶制品,奶酪,特别是硬奶酪;咖啡;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汤、热狗;某些水果,如柑橘类水果;巧克力(“巧克力性头痛”);某些蔬菜;酵母;人工甜食;发酵的腌制品如泡菜;味精。

5.运动 头部的微小运动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或使之加重,有些患者因惧怕乘车引起偏头痛发作而不敢乘车;踢足球的人以头顶球可诱发头痛(“足球运动员偏头痛”);爬楼梯上楼可出现偏头痛。

6.睡眠过多或过少。

7.一顿饭漏吃或后延。

8.抽烟或置身于烟中。

9.闪光、灯光过强。

10.紧张、生气、情绪低落、哭泣(“哭泣性头痛”),很多女性逛商场或到人多的场合可致偏头痛发作;国外有人骑马时尽管拥挤不到1min,也可使偏头痛加重。

在激发因素中,数量、联合作用及个体差异尚应考虑。如对于敏感个体,吃一片橘子可能不致引起头痛,而吃数枚橘子则可引起头痛。有些情况下,吃数枚橘子也不引起头痛发作,但如同时有月经的影响,这种联合作用就可引起偏头痛发作。有的个体在商场中呆一会儿即出现发作,而有的个体仅于商场中久待才出现偏头痛发作。

偏头痛尚有很多改善因素。有人于偏头痛发作时静躺片刻,即可使头痛缓解。有人于光线较暗淡的房间闭目而使头痛缓解。有人于头痛发作时喜以双手压迫双颞侧,以期使头痛缓解,有人通过冷水洗头使头痛得以缓解。妇女绝经后及妊娠3个月后偏头痛趋于缓解。

偏头痛治疗方法:

1,偏头痛患者当头痛发作的时候,是可以现使用热敷或冷敷袋覆盖额头的,试试这样的办法也会有治疗或者是缓解的作用的,而且在自己出现了偏头痛的时候,还可以用双手轻轻的按摩两边的太阳穴的血管的,也会有很好的减轻头痛的效果的,患者平时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好好的休息的,有一个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好的睡眠质量,也是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出现偏头痛的出现的。

2,偏头痛的患者是可以吃一些药物进行治疗的,比如:去痛片或者是消炎痛等,会有治疗的效果的,但是患者还需要注意平时不要总是熬夜,一定要劳逸结合,不可以太过于劳累了,而且还需要注意不可以多吃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的,比如:巧克力、味精,这类的食物,是会很容易引起出现偏头痛的症状出现的,所以平时的饮食也是需要格外的注意的,还需要清淡饮食。

儿童偏头痛怎么办? 篇3

其实,儿童偏头痛并不罕见,这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头痛从一侧开始,常伴有恶心、厌食等,其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很大,多数有家族史。有资料显示,在6~12岁的儿童中,偏头痛的患病率约为2%~5%,其中1 8%~34%的患儿在6岁前发病。

儿童偏头痛有以下特点: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发作较频繁,胃肠道症状突出,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的较多。

那么,孩子患了偏头疼,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在头痛发作时,应设法使患儿保持安静,让患儿静卧在比较暗的房间里,头跳痛者可在额颞部冷敷。对发作频繁,影响学习、生活者,可选用药物治疗。

其次,要注意和消除偏头痛的促发因素,如避免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运动过度和声音、光、化学气味的刺激,少吃含酪氨酸的食品,如巧克力等,保持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睡眠、学习和文体活动。

第三,儿童偏头痛发作常与高温、潮湿、阴雨天等气象因素有关,要注意避免阳光直晒等。

儿童偏头痛 篇4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72例偏头痛患儿,所有患儿均经Prensky偏头痛诊断标准[3]确诊,患儿均为单侧头痛且疼痛程度较重、反复发作,部分患儿存在恶心呕吐等合并症,休息后头痛程度能够缓解,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试验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岁一9岁,平均年龄(6.25±1.24)岁,其中有10例存在头痛史,26例无头痛史;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岁-9岁,平均年龄(6.46±1.32)岁,其中有11例存在头痛史,25例无头痛史。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其中,3~5岁的患儿每次剂量为1.5mg,6~10岁的患儿每次记录为2.5mg,每日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至每日两次;试验组患儿采用托吡酯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1.25mg,并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合理增加用药剂量,一般为每周增加1.25mg,每日一次,若头痛发作减少可适当减少用药剂量,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的偏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消失;有效:患儿的偏头痛症状发作次数及时间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无效:患儿的偏头痛症状发作次数及时间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在各个年龄群体中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由于儿童发育不够完善,偏头痛产生的伤害更大,因此需积极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儿童偏头痛的病因主要为血管类因素及神经因素。其中,神经因素主要关系儿童的脑部神经元活动,外界及主观的因素会引起儿童脑部皮质神经元细胞发生去极化,最终引起偏头痛出现;而血管类因素则主要关系着5-羟色胺,一旦某些因素导致5-羟色胺的分泌增多,5-羟色胺便会进入脑血管后,并导致血管收缩增强,使得脑血管中的5-羟色胺水平降低,减弱了脑血管收缩功能,最终导致偏头痛发生。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也不断增多,常见的比如阿密曲替林、苯巴比妥、尼莫地平等药物都可对偏头痛产生治疗效果,但其总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药物作用效果不尽相同,并且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较重,患者的耐受性较差。托吡酯属于一类抗癫痫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托吡酯能够对离子通道产生较强的作用,能够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效果。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4]等表明,托吡酯能有效对钙、钠离子通道进行调控,还可以对神经电位的极化、去极化等过程进行调节,并进一步对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调节作用,发挥良好的偏头痛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采用托吡酯治疗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的83.33%(P<0.05),由此表明,托吡酯用于儿童偏头痛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托吡酯用于儿童偏头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72例偏头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试验组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用于儿童偏头痛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托吡酯,儿童偏头痛,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孙曼莉.托吡酯治疗儿童偏头痛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

[2]关淑芬.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附100例临床报告[J].新疆医学,2014,06:75-77.

[3]杨春松,张伶俐,林芸竹,王芳.国内儿童应用托吡酯安全性的文献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5:42-47.

儿童偏头痛 篇5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阿米替林,偏头痛,儿童,青少年

偏头痛是一种儿童常见病, 直至青春期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从3~7岁的3%, 增加到7~11岁的4%~11%, 11~15岁发病率达8%~23%。男孩平均发病年龄为7.2岁, 女孩为10.9岁。认知行为疗法 (CBT) 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REBT) ,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CT) 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在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领域, 普遍认为三环类抗抑郁剂阿米替林是一线预防偏头痛药[1]。我院应用CBT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慢性偏头痛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并行系统性治疗的偏头痛患者208例, 其中男113例, 女95例;年龄3~16 (13.2±2.1) 岁。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头痛。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予阿米替林20mg口服, 每天3次。观察组运用CBT通过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使患者学习如何有更佳的自我掌控, 于某些情境下不适的平复技巧。对照组予偏头痛的健康教育治疗, 采用讲座、患者交流、问答、问卷等方式向患者普及偏头痛的相关概念、危害、诊断、治疗方式等, 提高患者对偏头痛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2组治疗频率、时间、疗程上保持一致, 每周1次, 每次2h, 共12周, 随访半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偏头痛半年内未发作;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75%, 诱因刺激仍可发作;无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 首次发病多在青春期, 青春期前的儿童患病率约为4%,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2]。目前仍无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治疗。美国学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CBT联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 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健康教育联合阿米替林, 并且指出阿米替林应当作为治疗偏头痛的常规药物[3]。目前CBT在治疗偏头痛领域尚未得到普及和患者的接受, 期待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CBT能在偏头痛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CBT联合阿米替林能明显改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偏头痛症状, 有效降低头痛发作的频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俐娟, 张苏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最新进展[J].2007, 14 (4) :248-250.

[2] 头面痛学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 (2) :65-86.

上一篇:性别刻板印象下一篇:反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