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监测

2024-05-05

早期监测(精选八篇)

早期监测 篇1

关键词:断指再植,早期,四大指标监测

我院于2000~2010年共完成断指再植46例53指, 期间我们在术后早期 (72h) 密切监测再植指的四大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 成活率达88.6%。大部分再植术后恢复良好, 现将监测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共53个断指, 全部为完全断离, 患者年龄14~56岁, 男性28例, 女性18例, 指别:拇指7指, 食指12例, 中指14例, 环指7例, 小指8例, 离断时间1~10h。未经处理25例, 用干净毛巾包裹置冰块中13例, 75%酒精浸泡4例, 用冰水浸泡4例。

1.2 方法

断指再植术后早期每小时观察皮肤的温度、色泽、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回流四大指标, 并与正常组织比较。

1.2.1 皮肤的温度监测

采用电子指温仪测量, 测量时做到"三定", 即定部位 (包括再植指及正常指部可用圆珠笔标记) 、定次序、定压力。2~3h皮肤比健侧低1℃左右, 以后随着血液循环的建立皮温逐渐升高与健侧相等或略高。手术结束即建立皮温测定每小时监测一次, 在测定的再植指内侧画一圆圈标记, 以表示固定测皮温处, 并严格交接班。

1.2.2 色泽的观察

移去烤灯, 在自然光下观察皮肤色泽并与健指对照与正常色泽一致或者稍红。具体观察每小时观察皮温, 同时也观察皮肤色泽。

1.2.3 肿胀的观察

再植术后水肿是外伤和手术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 术后2~3d为水肿的高峰期, 主要观察再植处皮纹褶皱情况及有无水泡的出现, 正常为轻微肿胀, 皮纹存在。保持病人体位舒适, 抬高患指, 使之略高于心脏,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指体的肿胀[1]。

术后第一天再植指均无明显肿胀, 第二天除轻微肿胀外有16指肿胀明显,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其中十指于第四天开始随肿逐渐减轻至恢复正常, 六指肿胀较剧, 无明显改善, 后坏死。

1.2.4 毛细血管回流测定

是了解真皮下毛细血管网是否充盈, 血运是否存在的重要方法。是用烤灯余光照射再植指处, 再用棉签或玻璃棒轻压患处皮肤呈苍白, 迅速移去后皮色在1~2s内恢复正常[2]。

2 结果

2.1 皮肤温度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术后1h内皮温在32~33℃, 术后2h内, 为33~34℃, 术后3h皮温34~35℃, 术后3h后至72h以内皮温逐渐由35℃升至36.5℃但有六指发生血管危象, 皮温在33℃以下, 后坏死。

2.2 皮肤色泽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 八指出现皮肤有散在性瘀点, 及时报告医生, 经对症治疗, 两指散在性瘀点消失, 色泽同健侧, 6指出现暗红、灰暗色, 最后变为紫黑色, 移指体失活。

2.3 术后第1天再植指均无明显肿胀, 第2天除轻微肿胀外有16指肿胀明显,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其中十指于第4天开始随肿逐渐减轻至恢复正常, 六指肿胀较剧, 无明显改善, 后坏死。

2.4 术后72h内, 每小时观察一次, 观察有33例为1~2s被恢复正常, 而6指轻压患指呈苍白迅速移去无恢复正常, 及时报告医生经对症治疗, 第3天14指在1~2s内恢复正常, 而6指始终未复原, 后坏死。

本组46例均为臂丛麻醉, 53指均行再植术, 除拇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外, 其余指皆为单指克氏针固定, 术后经检测及时消炎综合治疗, 共成活率47指 (其中三指术后发生静脉栓塞, 经探查治疗后成活) , 6指术后72h内发生动静脉栓塞, 坏死6指, 其中3指经冰水浸泡, 2指经酒精浸泡, 1指因离断面近端指背皮肤裂伤至静脉横断, 经清创缝合未吻合静脉, 再植后出现血管危象, 患者拒绝探查。本组47列均为术后2周拆线, 4周拔克氏针, 经门诊随访, 大部分再植指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再植指术后早期血管危象的特点因血管吻合处内皮细胞损伤性改变和血液凝固性升高易发生血管吻合栓塞, 故此期称为易凝期。此期血管危象60%发生内在术后3~10h捏, 其中最早者可在术后1h内发生, 通常动脉栓塞在术后30min~6h内出现[2]所以在早期要求密切观察再植指血运, 准确判断血管危象的发生, 及时处理, 保证再植指的成活。

3.2 早期血管危象的判断主要依据皮温, 皮色, 毛细血管反应, 肿胀程度四大指标。术后3h如皮温低于健侧皮肤与室温相等, 再植指色泽是苍白色, 毛细血管反应消失, 张力下降, 提示有发生动脉危象的可能, 但观察皮色要注意女性肤色嫩白, 且本身末梢循环不良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观察不明显, 须与动脉危象认真区别亦可用多普勒血流仪进一步确诊[3]但在再植指时, 只要吻合技术过关, 一般不会发生动脉危象, 部分病人术后再植指肿胀严重, 容易继发静脉危象, 且在早期表现为静脉栓塞, 所以静脉危象是导致再植指失活的主要原因。如再植指色泽呈淡紫色, 紫红色, 暗紫色等。毛细血管反应加快, 肿胀明显甚至出现浅表性透明水泡时, 提示有静脉危象的发生, 而再植指表面出现散在淤点是静脉危象的早期表现之一。淤点融合成片即为淤斑, 再植指青紫。常为血管危象的晚期表现。故早期出现静脉回流不佳, 肿胀明显, 应尽早处理, 可用针刺再植指, 不但可减轻肿胀, 血管卡压, 且可使静脉回流重建。本组3植指术后1h肿胀明显, 表面出现散在淤点果断探查, 证实为静脉栓塞, 取栓后重新吻合, 再植指成活。

3.3 血管危象的常见原因为血管痉挛, 栓塞, 血管卡压等。由于早期为易凝期, 血管危象的发生多为血管栓塞。保守治疗无效, 应力争在2h内行手术探查, 重建血供, 否则发生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再植指失活。探查指征以2个以上指标异常者即应手术探查。对动脉危象者, 以毛细血管反应为主要指标, 只要毛细血管反应存在时, 即使皮温下降3~5℃的要慎重探查。静脉危象的皮色暗紫或出现散在性淤斑, 皮温降低, 肿胀加重为决定探查的主要指标。

3.4 再植指早期不论是动脉还是静脉危象, 其主要原因是显微技术欠佳[4]不论离指和残端均应有可供吻合的动脉和静脉, 血管外径应在1mm以上。血管缝合操作时, 吻合口0.1~0.3内彻底剥离外膜, 防止外膜带入管腔内, 在缝合或打结时, 使内膜外翻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在再植指时, 应可能多吻合静脉, 吻合回流静脉的数量相应增多, 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增加再植指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王成琪, 陈中伟, 朱盛修.实用显微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218.

[2]毛澎寰.手部创伤的修复[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463~466.

[3]安丰妹, 慕维利, 张建彤, 等.修复四肢创伤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38 (1) :21.

早期监测 篇2

[关键词] 变压器 监测装置 传感器故障 渗透膜

为了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电力变压器根据故障、异常状态及容量和重要程度等装设有瓦斯保护、差动保护、过流保护等。而变压器在发生故障之前一般都伴有一些异常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并采取措施,就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其中对变压器油中气体含量进行在线监测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加拿大GE SYPROTEC公司生产的HYDRAN201i变压器早期故障监测装置就是一种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在中原油田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已应用多年,对变压器早期故障监测提供了大量数据,也取得了一定的运行经验,同时在现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该装置也出现过问题,下面叙述的就是该装置在油田变电站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1故障现象

2007年10月前后,油田110kV某变电所2号主变上安装的HYDRAN201i变压器早期故障监测装置由于传至计算机后台的气体异常和报警数据显示值超过设置而出现了报警,从后台显示的数据看,出现报警前气体异常和报警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装置CPU面板上看显示为“传感器故障”,装置报警指示灯闪烁。

2装置的组成和故障原因分析

该监测装置由H20lTi智能传送器和H20lCi-C通讯控制器两部分组成,其中H20lTi智能传送器有一个不大的圆柱型外壳,并通过一个黄铜联接器直接装到变压器的阀门上,里面装有一个HYDRAN 传感器,一套温度调节系统和一个带有微处理机的智能电子传送器,外壳内还有端子排供连接交流电源、报警电缆、检测接点以及一组非隔离的 0-1mA 模拟量输出,还装有一个RS-232连接器供与当地计算机接口;它的薄膜键盘和 LCD 显示器使得在没有外置计算机时也能完全提供人机接口。而H201Ci-C装在一个小型的 NEMA-4X带加热器的电子箱内,它含有一块数字电路板来处理通讯任务,一个主端子排供连接交流电源以及通讯的接口:RS-232 与后台计算机连接;隔离的专用通讯电缆与H201Ti 智能传送器的连接。

问题出现后我们及时查看现场装置面板显示,发现共出现了两次报警:第一次显示为“传感器故障,尽快更换”,第二次显示为“传感器故障,立即更换”。第一次报警出现后我们对变压器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对变压器油进行了化验,结果未发现变压器的问题,同时对装置的有关元器件进行了检查,也与安装厂家进行了联系,也初步排除了通讯问题,用手提电脑采集装置本身数据,显示数据超过设置值,初步判定是传感器本身的问题,由于变压器本身无问题,经研究决定暂时观察一段时间,并加强监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出现了第二次报警:“传感器故障,立即更换”,这是我们立即与厂家进行了联系,说明了现象,经分析确定传感器存在问题,更换传感器后发现原传感器的渗透膜已鼓包,进一步分析出现传感器渗透膜鼓包的原因,是该变压器在2005年进行更换时,维护人员没有按照装置说明书的要求拆装该装置,忽略了传感器上放油螺钉的正确操作,使渗透膜外侧负压而鼓包,而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拆卸该装置的传感器之前一定要先拧松放油螺钉,再关闭装置前端与变压器连接的阀门,然后才能拆卸装置;当恢复运行时,也应先拧松放油螺钉,再慢慢打开仪器前端阀门,传感器放油孔出油成柱状不含气泡,拧紧放油螺钉,把阀门全部打开。这样由于操作的不正确导致了传感器渗透膜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变压器油中的H2 (氢气),CO(一氧化碳),C2H4 (乙烯),C2H2 (乙炔)四种气体通过渗透膜进入传感器电化学气体监测器内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在该处与空气中的氧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一个与反映量成比例的电信号也不能真实地反应实际,所以在变压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出现了报警异常情况。渗透膜鼓包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变压器内部一旦出现早期故障时不能正确及时反应问题,不利于运行维护人员对变压器早期故障的综合分析判断,不利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而消除事故隐患。幸亏装置的自检功能,对出现的报警情况,维修人员进行了及时更换处理。

3结束语

振动监测——设备故障的早期诊断 篇3

随着水泥工业生产率的提高, 岗位人员越来越少, 虽然设备运转的常规参数 (如温度、压力、电流等) 已引入到中央控制室, 但设备运转仍处于无人看守状态, 岗位人员在有限的巡检时间内无法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设备隐患不能及时排查, 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甚至事故。因此, 有必要引入设备状态测量仪器, 跟踪检测设备运转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 得出正常的运转状态参数, 当测量的数据出现异常, 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故障点, 做到早期诊断设备故障, 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该检测数据可以作为设备大修时确定方案的依据。

运转中的机械设备, 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有多种方法可使用, 例如振动监测技术、油液分析技术、红外测温技术、声发射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其中振动监测技术是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振动监测是对设备的振动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处理, 识别故障和预报的一种技术。其振动理论和测量方法比较成熟且简单易行。另外, 据统计, 机械故障90%可以从振动测量中检测出来。

2 振动监测方法

一台设计合理的机器, 其固有振级也很低。但当机器磨损、基础下沉、部件变形、连接松动时, 机器的动态性能开始出现各种细微的变化, 如轴不对中、部件磨损、转子不平衡、配合间隙增大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在振动能量的增加上反映出来。因此, 振动加剧常常是机器要出故障的一种标志, 而振动是可以从机器的外表面检测到的。

过去, 设备工程师根据经验靠手摸、耳听来判断机器是否正常或其故障是否在发展。但如今机器的转速较高, 许多起警告性的振动出现在高频段, 因此, 只有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2.1 常规检查

设备正常运转时, 使用笔式测振仪 (水泥厂常用测振仪的价格很便宜) 检测设备旋转部位的振动值, 主要是振动速度, 测量轴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速并记录作为参考值。岗位巡检人员在日常检测发现测量值发生变化时, 通常先检查连接部件是否松动, 能停机的设备可检查轴对中、轴承游隙或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间隙等, 不能停机的设备则使用振动频谱仪进行精密检测, 分析振动频谱, 找出是否为动平衡原因或其他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 利用简易诊断仪器可以解决设备运行中50%的故障。由此可见, 简易诊断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具有重要作用。

设备允许的振动值可参考国际标准, 如表1。

* (1) 为以下的小型设备;为的中型设备;Class III为安装于硬基础上的大型设备;Class IV表示转速高于自然频率的高速设备。 (2) A表示良好, B表示可接受, C表示注意, D表示禁止。

2.2 精密检测

精密检测是通过振动频谱仪检测设备振动频谱图, 分析各频率对应的振动速度分量, 如某一频率的振动速度分量超限, 可对比表2常见振动故障识别表判断故障点。

表2中振动频率的计算:设备运转部位的工频振动频率 (Hz) =转速 (r/min) /60, 如某风机的转速为960r/min, 则其工频振动频率为16Hz。工频振动频率通常称为转动频率。

注:转速为工频, 为倍频, 以此类推。

3 振动监测应用

公司购买了笔式测振仪和振动频谱仪, 投资约5万元。通过日常检测设备振动值, 获取故障设备的信息, 比对上述表格的故障分析, 排除了多起故障, 提高了设备运转率, 节约了生产成本。

3.1 风机动平衡试验

公司5 000t/d熟料生产线辊磨循环风机型号3050 DI BB50, 流量900 000m3/h, 工作转速978r/min, 风机转子的外径ϕ3 050mm, 叶片数量为11片, 叶片出口宽度2×290mm, 配套功率4 000k W。计算风机的工频频率为16.3Hz。

风机发生振动, 如果是轴承部位的振动, 说明是转子不平衡、轴不对中或螺栓松动等引起的;如果是风箱壳体部分的振动, 则是由风系统引起的振动, 这种呈现连续性的系统振动可主要对管网进行检查。

风机振动情况见图1、2。

振动原因分析:振动有效值的速度为96.8mm/s, 频率为16Hz的振动值为50.6mm/s, 为风机转子转动频率f0的一倍, 振动主要是动平衡所致。

动平衡试验情况:

(1) 检测不平衡重量939g, 相位29.4°。

(2) 平衡校正后, 水平振动6.8mm/s, 振动下降率85%。

通过在线动平衡试验并修复, 时间短 (约4h) , 可节省更换叶轮或返厂修复的费用,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仅此一项即可收回购买仪器的成本。

3.2 风机轴承检测

欲在早期检测出轴承的失效, 仅凭常规的振动幅值的变化来判断轴承是否出现损坏是不可靠的, 轴承的单个零件所造成的振动特性是用来分析检测其缺陷的一个依据, 由各轴承零部件缺陷所造成的特定频率取决于缺陷的性质、轴承的几何尺寸以及旋转速度。

早期测出滚动轴承失效的难点是, 因缺陷而造成的振动信号一般较小, 而且往往被较大的总体振动覆盖, 如果仅用一个简单的测振仪实时测量振动速度的时域信号, 这类微弱的信号就不可能被检测出来。但是如果把它转成频域, 这种情况就不可能漏检, 因为频域图可以轻易检测出隐藏在时域图中的微弱振动信号。

轴承外圈损伤的频率计算公式:

轴承内圈损伤的频率计算公式:

滚动体单故障频率:

保持架故障频率:

式中:

n——钢球数, 个

d——钢球直径, mm

D——节径, mm

α——接触角, °

轴旋转频率, Hz

公司5 000t/d熟料生产线煤粉通风机型号2500SIBB24, 流量110 000m3/h, 工作转速979r/min, 风机转子外径ϕ2 500mm, 配套功率400k W。计算风机的工频频率为16.3Hz。现场检测风机振动频谱 (当时因故未存盘, 未能保留故障现象的频谱图) 。

振动原因分析:检测到频率为138Hz的振动幅值为20.6mm/s (手感检测感觉不到振动) , 是风机转子转动频率的高倍频, 分析振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轴承造成的。停机拆检轴承, 发现轴承游隙变大且有点蚀现象 (见图3) 。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402例体检人群, 其中男214例, 女188例, 年龄26~87岁, 平均 (42.5±1.6) 岁, 分别对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 心电图, 溶血磷脂酸, 体重指数, 纤维蛋白原及彩超结果进行连续3个月的监测, 观察分析检测结果。

1.2 方法

(1) 血糖:采用安妥超越型血糖仪 (雅培公司生产) , 对空腹、餐后2h血糖进行监测; (2) 血脂:使用自动分析仪 (日立公司生产, 型号:7600) 及LPL配套的试剂盒 (美国R&D公司提供) , 对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和采取ELISA法对血清中脂蛋白脂酶、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进行监测; (3) 血压:使用电子血压计分别对受检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测量, 并同时称重和计算体重指数; (4) 心电图:使用动态心电图机 (北京蓬阳丰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对受检者做24导联心电图检查; (5) 彩超:采用彩超诊断仪 (GE Volvson 730Expen型) 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每2周检查1次, 持续监测6个月[1]。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早期监测结果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有67例 (16.7%) , 血脂升高有48例 (11.9%) , 血压升高有102例 (25.4%) , 心电图异常有40例 (10.0%) , 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有37例 (9.2%) , 体重指数为肥胖有30例 (7.5%) , 纤维蛋白原升高有35例 (8.7%) , 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有28例 (7.0%) 。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n (%) ]

3 讨论

本文统计中发现, 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占16.7%, 血脂升高占11.9%, 血压升高占25.4%, 可见心脑血管的高危因素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 需要高度重视, 同时心电图异常、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体重指数为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发生率也普遍在7%以上, 同时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可见中老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除血糖、血压、血脂3项直接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评估外, 上述其它的因素也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评估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参考指标。其中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间接反映出电生理的现象, 评价心脏的病变与异变的情况, 尤见于心律失常的患者, 前期甚至到中重度时也多无明显不适感, 应用心电图检查能够早期检测出心律失常;溶血磷脂酸水平是早期血栓形成所释放出的物质, 其检测值升高往往提示着人体内的血小板可能在活化的状态, 继续进展可能会引起血小板血栓;溶血磷脂酸升高, 还能导致血栓形成与动脉硬化, 临床上多将其作为血小板等细胞活化形成血栓的一种预警信号[2];体重指数为肥胖往往是脑卒中、心脏病、高血压的间接因素[3];纤维蛋白原有使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 提高全血黏度的作用, 可以促进血液呈现高黏与高凝的状态, 使组织中的血液灌注减少, 形成血栓, 因此, 检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是否升高, 可以作为衡量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指标之一;通过彩超对颈部的血管进行检查, 可以及早发现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影, 提示脑栓塞的危险性, 能够早期预防脑梗的发生及发展。

综上所述,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 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或亚临床血管病变, 及早诊断, 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阻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 早期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方法及结果, 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2例体检人群, 分别对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 心电图, 溶血磷脂酸, 体重指数, 纤维蛋白原及彩超结果进行连续3个月的监测, 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02例人群中, 检出血糖升高有67例, 血脂升高有48例, 血压升高有102例, 心电图异常有40例, 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有37例, 体重指数为肥胖有30例, 纤维蛋白原升高有35例, 彩超显示有等回声或低回声斑块形成有28例。年龄>45岁受检者的监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受检者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 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或亚临床血管病变, 及早诊断, 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 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尤其是中老年人, 早期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防治

参考文献

[1]王辉.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J].蛇志, 2012, 24 (1) :80-82.

[2]潘颖, 苏作军.溶血磷脂酸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 7 (21) :16-17.

早期监测 篇5

钻井过程中, 若侵入井筒的天然气溢流未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 将促使更多的天然气溢流进入井筒, 并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膨胀。在接近井口时, 天然气溢流的急剧膨胀将导致井涌、甚至井喷, 从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 早期溢流的及时监测, 对井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早期溢流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井口导管液面监测技术、钻井液流量计监测技术、随钻环空压力测量监测技术、声波监测技术和国外最新进展的立压套压监测技术以及改进流量监测技术。然而, 上述各种监测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较多不足。而对这些优势与不足的对比分析, 将有助于国内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1 早期溢流监测方法

1.1 井口导管液面监测

由于井口导管横截面积较小, 对侵入井眼中的少量溢流, 井口导管液面也会有较大的波动。井口导管液面监测技术正是通过监测导管中钻井液的液面高度来监测溢流。具体做法就是利用连通原理, 在井口导管侧壁开孔引出一个L型的支管, 通过安装在支管上面的声纳测深装置来实时监测导管液面高度, 当液面高度超过所规定的值时, 就自动报警, 从而实现对溢流的及时监测。

井口导管液面监测方法简单实用, 对于早期溢流监测的及时性也较传统的泥浆池液面监测方法有很大的提高。然而不足之处就是不能获得侵入井筒的溢流体积。

1.2 钻井液流量计监测

天然气溢流的进入, 必会使得循环流体总体积增加, 致使钻井液出口流量增大。通过实时监测返出钻井液的出口流量 (如质量流量、体积流量、累积流量) 变化, 即可实现对溢流的实时监测。由于多数流量计必须在满管情况下才能准确计量, 所以一般安装在导管旁路上, 如图1。

目前钻井液出口流量的监测方法也多种多样, 但由于受到钻井液性能 (粘度、密度、含气率) 、泥浆泵振动、回流管回流、测量仪器限制等影响, 对早期溢流的监测,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及时、不精确的问题。

1.3 改进流量监测技术

通常泥浆泵排量的改变、起下钻、泥浆的压缩性、回流管回流以及浮式钻井装置升沉摇动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钻井液出口流量。改进流量监测技术正是通过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对钻井液出口流量进行修正, 运用修正过后的流量来对溢流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由于此流量不同于井口的真实流量, 也不同于井口的理论流量, 因此称之为改进流量。并通过考虑关井后泥浆返出管中的泥浆体积和不同工况引起泥浆罐中泥浆体积的变化, 对溢流体积进行一定的修正, 使得到的溢流体积更加准确。

目前, 改进流量监测技术的首次应用 (深水钻井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 可对钻井液出口流量进行选择性的修正, 推广运用该技术。

1.4 随钻环空压力测量技术

当天然气溢流进入井筒时, 必会引起井底附近环空压力场的变化。随钻环空压力测量技术正是通过实时监测井底环空压力, 并与水力计算模型或正常井底压力趋势线上的值对比, 来实现对早期溢流的及时监测。另外, 随钻环空压力测量技术能通过实测钻柱内外压力, 实时修正钻井液流变模型, 建立精确反映井筒流体流动规律特征的水力模型;并准确有效地测量地层压力, 提高了溢流监测的精度。

然而, 井底环空压力是钻井液环空流动压耗和钻井液静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受施工排量、溢流侵入量等影响较大, 给早期溢流的监测增加了难度。

1.5 立压套压监测技术

目前, 立压套压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控压钻井。随着溢流进入环空中上升膨胀, 环空部分钻井液被置换, 致使环空液柱压力降低, 从而导致立压降低, 进而回压升高。立压套压监测技术正是通过在立管和套管出口安装压力传感器, 实时监测立压和套压的变化, 来实现对早期溢流及时、准确的监测。

当然, 不同的钻井施工参数或是井下复杂状况 (井漏、钻柱刺漏、桥塞) 都会影响立压和套压。目前, 国外研制的自动溢流监测系统将压力变化、溢流体积以及压力变化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实现了对早期溢流准确的监测。

然而, 该自动溢流监测系统使用时, 需要根据不同施工参数, 反复调试、校正, 不易被现场人员掌握。

1.6 声波监测技术

气液两相流理论研究成果表明, 当天然气溢流进入井眼环空后, 通常在井底是以泡状流出现。另外由声波传播理论可知, 声脉冲信号在纯泥浆单相流中的传播速度远高于含气泥浆两相流中的传播速度。声波监测技术正是基于上述两原理, 以泥浆泵的压力波动为波源, 同时在进口和出口分别安装传感器, 接受波信号。通过相移曲线法或概率密度处理技术分析比较两个传感器所接收的信号, 便可及时的监测到气侵的发生, 并计算出气侵高度和井底进气量。

声波检测虽然能及时地监测到溢流, 但是声波信号容易受钻井施工参数影响、钻井设备等干扰, 同时还存在判断失真等不足。

2 早期溢流监测方法对比与选择

2.1 早期溢流监测方法对比

上述各种早期溢流监测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也有其不足。现将各种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监测精度以及优缺点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如表1。

2.2 早期溢流监测方法选择

早期溢流监测方法的选择, 不仅要考虑各种早期溢流监测方法的优缺点, 更要考虑不同钻井方式的溢流特点。表2分析了不同钻井方式溢流的特点, 并结合表1推荐了相应的早期溢流监测方法, 便于在工程中运用。

3 发展趋势

目前, 国外的早期溢流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复杂井下条件 (井漏、桥塞、刺漏) , 针对不同工况 (钻进、起下钻、接单根) 的早期溢流的监测。但系统的调试、校对, 维护等工作, 对现场工作人员要求较高,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使用的风险性。而目前国内早期溢流监测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据膨胀原理的地面监测方法, 虽简单实用, 但在溢流的发现时间上会有一定滞后, 且对于水平井、深井超深井等滞后的时间更长。②井下监测方法虽然及时, 但随钻环空压力监测中使用的井下随钻测量装置大都综合性较高, 成本也较高;声波监测中的声波信号易受干扰, 存在判断失真等问题。③监测技术自动化程度、效率相对较低, 难同时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早期溢流监测。

然而, 早期溢流监测技术必将向着及时性、高效性发展。为此, 国内应进一步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①根据不同的情况, 对钻井液出口流量和溢流体积进行修正, 使早期溢流监测更加及时、获得的溢流体积更加准确。②加强专门针对溢流的井下监测设备和声波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③对现有监测技术进行一定集成、优化处理, 使之同时实现多种工况条件下的早期溢流监测。

4 结论

①早期溢流监测作为井控工作的重要部分,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原理、不同监测方式的早期溢流监测方法多种多样, 但总的说来, 井下监测较地面监测更加及时。

②通过地面监测和井下监测方法的同时使用, 实现对溢流的及时监测, 并获得溢流的准确体积, 将为接下来的井控工作赢得了主动权。

③及时性与高效性将是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早期监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 感染部位, 感染相关因素, 侵害性操作分布的变化。选择2013年1-9月185例非干预阶段及2014年1-9月145例护理干预阶段的医院感染确诊病例。2013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18 837例, 发生医院感染185例, 201例次;2014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1 294例, 发生医院感染145例, 154例次。患者年龄4~91岁。感染病例分布居于前三的科室是血液肿瘤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采用实时监测, 临床兼职院感质控医师实时监测本科室病例, 确诊院感病例立即通过网络上报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查阅此病例, 进行核实确认。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 干预组患者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护士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1.2.2 实施干预控制对策

主要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 成立干预控制小组, 由各科室护士长及主管床位医师、护士组成。 (2) 重视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侵害性操作评估, 提高护士预防医院感染意识。针对长期卧床、癌症、免疫功能低下及有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侵害性操作的患者要加强每日护理评估,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3) 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 加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 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4) 每例确诊医院感染病例,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参加科室院感病例讨论会议, 针对易感因素、侵害性操作进行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指导医护人员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 建立医护沟通机制, 主管床位医师将感染患者需要重点落实的感染防控措施向护士长汇报, 由护士长组织主管床位护士重点加强落实, 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 针对呼吸道部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 (1) 管床护士亲自或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叩背, 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 空心掌由下至上叩拍胸背部,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特别提示操作方法要正确、规范。 (2) 加强口腔护理, 根据p H值、口腔污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液。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 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 对于昏迷患者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均先检查是否有胃内潴留, 保证鼻饲管通畅, 同时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等。 (4) 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保持空气清洁, 湿度适宜,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7) 针对泌尿道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 (1) 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 置管时严格消毒, 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 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 置管后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 每日评估, 及时拔管; (4)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 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8) 针对血液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 (1) 加强患者宣教, 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 减少探视; (2) 每天紫外线消毒病室; (3) 告知家属、患者戴口罩, 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床单位、桌椅、地面、门把手; (4) 病室加强通风, 避免患者受凉, 保持大便通畅; (5) 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 (6) 帮助患者拍背、排痰; (7) 注意消毒、隔离, 加强患者体质, 增强免疫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比较

本调查2013年非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85例, 2014年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45例。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1。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感染部位分部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 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 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 两组各部位构成比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2。

2.3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

两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构成比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易感因素中以癌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高龄居前四位, 详见表3。

2.4 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

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构成比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侵害性操作中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居前三位, 详见表4。

3 讨论

3.1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应首先加强对科室的管理, 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本研究通过感染管理科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 对每例院感病例组织科室病例讨论会;管床医师加强与护士长沟通;护士长组织规范落实重点感染防控措施, 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感染病例的管理意识, 护理人员在感染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 加强感染病例早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例 (%)

例 (%)

例 (%)

3.2 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分布

本研究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 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 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提示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方面要重点加强规范呼吸道部、泌尿道部、血液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 尤其要对临床护士要定期加强以上三个部位防控措施的学习、培训与操作指导, 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感染管理部门要和临床科室多沟通, 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和早期护理干预管理, 能有效医院感染发生率。

3.3 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分布

本研究通过分析感染危险因素, 发现癌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 高龄患者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重视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 提高患者免疫力,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尤其要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部感染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大量、长时间使用抗肿瘤药物极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导致多种病原菌感染[1]。老年患者生理防御及免疫功能衰退导致自身调节能力、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 加上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较差, 往往病程较长, 易导致感染。

3.4 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情况分布

本研究结果显示, 居于前三位的侵害性操作为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侵入性操作损伤了组织黏膜, 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屏障, 导致微生物定植增加, 患者易感性增加。减少侵入性操作, 规范好操作规程, 及时评估侵入性操作的风险, 根据各医院的特色建立自已的目标监测体系, 执行科学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2]。临床在治疗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使用呼吸机、大量的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操作, 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要保证非常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3]。每张病床旁配备手消毒液, 在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质量可靠的管材, 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 深静脉置管时, 选择正确置管部位, 避免股静脉置管, 应在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皮肤的操作, 插入部位使用预防性屏障, 及时更换敷料, 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特别做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4]。

综上所述,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 加强感染病例监测与干预管理, 加强护士对高危易感因素控制措施的学习、培训与规范落实指导, 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 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9月确诊的18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9月确诊的14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干预组, 针对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 感染科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98%、0.68%, 干预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运用早期护理干预, 加强对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的管理控制, 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熊杰, 白生华, 汪璐, 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3) :503-505.

[2]骆春华, 陈春娥, 彭胜华.侵入性操作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3) :177-178.

[3]郑益娇, 吴件姿, 陈玉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8) :693-694.

早期监测 篇7

关键词:孕酮,孕早期,保胎治疗

黄体功能不足是导致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研究通过检测孕早期孕酮变化指导保胎治疗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150例具有早期先兆性流产的妊娠患者, 按初次孕酮值进行分组:第一组孕酮值<31.8nmol/L, 5例;第二组孕酮值在31.8~47.7nmol/L, 15例;第三组孕酮值在47.7~63.6nmol/L, 45例;第四组孕酮值>63.6nmol/L, 85例。四组年龄、孕期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黄体酮治疗

第一组黄体酮60mg肌注, qd;第二组黄体酮40mg肌注qd;第三组, 黄体酮20mg肌注qd;第四组患者则不用黄体酮, 每周进行复查, 根据P的变化适当采取黄体酮肌注。所有患者在孕6~7w时进行B超检查胎芽、胎囊、胎心等, 过2~3w后再复查一次。

1.2.2 孕酮测定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孕酮值进行确定。

1.2.3 对症治疗

有免疫因素的患者采用强的松、阿斯匹林进行治疗, 可见胎心;高PRL血症的则使用溴隐亭进行治疗至可见胎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总例数150例, 其中胚胎停育22例, 异位妊娠5例, 流产率15.5%。孕酮值在31.8nmol/L以下的患者流产率则在100%。孕酮值与保胎治疗效果见附表。

3 讨论

妊娠后母体血液中的孕酮值会随着孕周数的增长而上升, 孕6w的孕酮值应在63.6~95.4nmol/L, 主要是由卵巢的妊娠黄体产生。孕8~10w后, 胎盘逐渐替代卵巢成为分泌孕酮的主要场所。足量的黄体酮能够保证子宫内膜的功能正常, 促进胚胎的发育, 而且, 黄体酮还能够抗排异以及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 保证胎儿在子宫内顺利发育, 直至足月[2]。因此, 在孕早期阶段, 可参考孕酮值进行黄体支持。

本次研究对初次孕酮值确定并进行分组比较, 结果5例孕酮值<31.8nmol/L的患者全部流产, 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测定孕酮值的31.8nmol/L以下的孕妇是否建议提前终止保胎治疗, 以减少患者的精神负担以及经济负担, 还需要进行研究。另外, 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 对孕早期由于孕酮不足可能引起流产的患者, 及由于不良遗传因素、母体疾病、环境因素等引起胎儿发育不良导致流产的患者, 则不能用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3]。

总之, 孕酮检测对于指导孕早期保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临床上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 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梁莹, 元蓉, 孙梅, 等.孕酮监测指导孕早期保胎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6) :868-869.

[2]冯荣.血清孕酮诊断难免流产及异味妊娠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4) :156-157.

早期监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接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200例, 年龄35岁~61岁, 平均年龄48岁, 其中男128例, 女72例。所有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三高一低”症状, 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情况, 主诉无糖尿病史, 通过血糖检测与糖耐量试验确诊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在7.2~9.8 mmol/L, 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5 mol/L, 自觉症状出现1 d~30 d来院就诊。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空腹血糖值等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根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分型给予胰岛素 (空腹血糖×1.8) 分次注射治疗, 或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格列本脲片1.25~2.5 mg/次, 3次/d。用药1周后复查空腹血糖值恢复情况, 酌情增减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饮食护理, 并对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1.2.1 饮食护理

1.2.1. 1 饮食教育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控制的必要性, 在糖尿病初期饮食控制尤为重要, 如果饮食控制理想, 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免去终身服药之苦。合理的膳食可以保证机体营养供给, 纠正代谢紊乱, 有效控制血糖、血脂, 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1.2.1. 2 饮食原则

首先需保证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定餐饮, 进食量三餐均匀, 保证血糖稳定, 不出现大幅度波动。严格控制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 保证热量恒定, 以清淡饮食为主, 控制盐与油的摄入, 盐每日摄入<6 g, 油<20 g。

1.2.1. 3 营养需求

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果、蔬菜。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53%左右, 蛋白质占18%左右, 脂肪占23%左右, 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为25~35 g。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每日进食量应>500 g。水果富含微量元素, 但是多数水果含糖量高, 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每日进食200 g左右。

1.2.1. 4 食物选择

主食易选择细粮与粗粮搭配饮食, 以1份粗粮搭配3份细粮, 减少粥类进食。蛋白的摄入除主食中含有少量外, 指导患者定量进食豆制品、蛋类、奶类等含蛋白高的食物。烹饪油以植物油为主, 避免用动物油。水果宜选择含糖量低的柚子、猕猴桃、苹果等, 蔬菜以白菜、芹菜、油菜等为主, 膳食纤维的来源食物以带皮的谷类为主。

1.2.1. 5 食物交换份

将同类食物按总营养价值合理分份, 以供患者保证正常的营养物质所需, 可进行食物更换调配, 避免单一进食种类引起食欲降低。

1.2.1. 6 烹调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烹调易选择蒸、煮、炖、凉拌等, 不宜煎炸, 以免导致营养成分破坏, 使血糖值波动。

1.2.2 血糖监测

对患者3 d进行1次血糖检查, 观察血糖控制情况,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停用降糖药, 观察无血糖上升为治愈;血糖控制平稳, 未出现并发症为有效;血糖控制不稳定, 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各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通过饮食护理与定期血糖监测,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例 (%)

注:Z=7.462, 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好发于中老年, 典型症状为“三高一低”, 如果控制不理想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 危害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

本文观察组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 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与类型, 保证血糖控制理想而且稳定, 避免并发症出现。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后可脱离药物治疗, 坚持食疗即可使血糖平稳控制。

饮食护理包括饮食教育、饮食原则、营养需求、食物选择、食物交换份、烹调方法、膳食量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配合度。从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求、营养搭配、食物选择等方面进行饮食指导, 为其制订合理的食谱, 既保证身体的营养所需, 又不影响血糖值与降糖治疗[3,4]。再配合定期血糖监测了解降糖药的疗效, 及时调整,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早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饮食护理与血糖监测, 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本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饮食控制贯穿糖尿病治疗的整个过程, 饮食护理改变了糖尿病患者单纯控制糖分摄入的误区, 系统地制订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配合定期血糖监测, 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且有效预防了并发症。

摘要:目的 观察血糖监测与饮食护理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接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护理与血糖监测。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血糖监测和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 而且降低了并发症。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血糖监测,饮食护理

参考文献

[1]余彩霞.3种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0 (1) :26-27.

[2]陈婕.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 2012, 24 (3) :250-251.

[3]李妙玲.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 (1) :20-22.

上一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下一篇:家庭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