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

2024-05-1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 篇1

(一)多听一—夯实语文基础

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听”是语言活动最基础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

在实际生活里,说和听的需要越来越广大了,新课程理念对说和听越来越强调了,而语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听的环节却越来越少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笔者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培养听话习惯;边听边思,掌握听话方法;听说结合,提高听说能力。

1.耐心倾听,培养习惯。一个人的听觉器官是与生俱来的,而听说的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后天培养的,听的能力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能力。在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学会倾听”,在每一学段的目标中都有“听”的具体目标。在听话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时暗暗地提醒听话走神的学生。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往往没等同学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把双手举得高高的要做补充说明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时应专注地听同学把话讲完,暗示其他同学耐心倾听完同学的发言,再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从学会倾听他人说话开始。

2.听说结合,提高能力。听和说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有听就有说,有说就有听,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说是听的效果和能力的反映。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注重听说结合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必要途径。为了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增加听说训练内容。在日常的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精心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启发性的话题,提供学生听说训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听说环节,如学习《少年闰土》,让学生说各自的儿童趣事,学习《难忘的启蒙》让学生说说各自的启蒙老师等。

(二)多说——练就语文技能

说话是一种技能,凡属技能,都必须及早训练,尽快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要从小培养、并有严格要求。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任务。

1.说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说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学生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说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在其中,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特别是语言文字浅显易懂,但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说说故事的梗概。如《景阳冈》、《将相和》、《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学生都看过有关的电影、电视、书籍,也听过大人们所讲的此类故事,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故事、评故事。尤其是讨论评价故事中的历史人物,通过听说、评价、讨论,就达成了课文的理解和评价的阅读目标。

2.说感受体验,提高理解能力。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体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多元”而“独特”,让学生多说说体验感受。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让学生看插图,反复朗读移情体验:“……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抓住学生对人的本能和邱少云表情等不同的领悟,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另外,课文中关于孙悟空这样的神话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借助课文内容说说各自不同的体会,从而学会正确地评价人物。

(三)多读——培养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朗读课文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朗读课文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语文实践形式。读,有精读、略读、朗读、默读、自读、速读、品读、美读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品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自读课文,吸收语言材料。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自读课文是一种常用的阅读形式。一方面让学生自读课文,直接与课文对话,由外而内地吸收语言材料;一方面通过学生自读,反馈交流,培养学生自读时认真仔细,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这样自我习得、自主吸收的方式要比灌输式的接受强得多。而且自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需要,自读的速度能自己调控,自读的内容可以自己把握,自读的方法可以自己选择,并且根据自读反馈交流的情况,教师便于调控教学目标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的点拨和引导,避免教师把学生能自读自悟的内容还是按部就班地教,对学生难以读懂的地方忽略不导。

2.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材料。培根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读一本书是这样,读一课书也是这样,一篇文章往往有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绝妙之处和点睛之笔。如《匆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叹息和无奈,通过反复朗读、精读品味,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四)多写——加强语文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笔 篇2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万年牢》这一课时,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成员组成:三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潜能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设立帮扶对子,让学生互帮互助。

首先是积分在小组教学中的运用。因为本节课是自读课文,所以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首先是预习课文,根据预习情况给小组加分。小组成员自主预习生字,根据预习情况给小组加分。预习充分的小组加分高,这样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比如说生字的认读,三、四、六组全员会认会读,就翻倍加分。鼓励了加分小组,也提高了其他小组的积极性。并且给帮扶对子实行双向加分的原则,帮助了同学有分加,学会了也有分加。这样学生既有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帮助别人的积极性。实行了小组和个人双加分的政策,本节课的生字不用费力就达标了。

学习课文也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我提了几个问题,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

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并且根据各小组的表现给小组和个人加分。

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

新课程真好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篇3

【关键词】课程 小学语文 教学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 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了。

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篇4

一、教师深入研读文本, 与文本对话

教材中呈现的文本, 语言文字的表达、人文因素的熏陶是丰富多样的, 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 应仔细品读文本, 把握准文本的表达特点和思想感情进行深入体验, 整体感悟, 体验文中的韵味, 领略文中的情趣,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文本或提问、或肯定、或赞叹、或补充、或延续等, 与文本直接对话, 而不是依赖, 照搬教参。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 通过阅读文本, 感悟出“棒打狍子飘舀鱼”一句既是作者搜集的民间俗语, 又是表现北大荒物产丰富的内容, 是语文形式和内容学习的统一体, 是文中的点睛之笔。又如阅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浪花翠绿翠绿的, 绿得发光, 绿得鲜亮, 欢笑着, 翻滚着”这个句子, 感受到草塘色彩的美、动态的美, 是作者对草塘赞美的流露, 是作者高兴心情的流露。而“啊, 一条清澈的小河……显得更美了”一句, 体会到作者惊喜的心情和对草塘静态美的欣赏。教师有了这样的与文本对话过程, 就有了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基础, 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取向, 组织好多重对话

现行语文课程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深刻体察学生作为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况, 准确估计文本哪些点、线、面最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同时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尊重学生, 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 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 尊重学生的体验, 找准对话的最佳切入点, 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如教学《鸬鹚》一课, 教师抓住“抹”字, 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反馈的情况可谓五彩缤纷:一抹, 抹出了无限风光, 抹出了喜悦心情, 抹出了忙碌工作, 抹出了热闹丰收, 抹出了幸福生活……。我说是抹出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抹出了人文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又如执教《落花生》时, 学生就“父亲”希望孩子们做怎样的人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有的说做人要像落花生那样的人, 它虽然外表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有的却认为做人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不但有用, 而且外表好看, 理由是现代社会人光有用不行, 还要会包装自己, 宣传自己, 像落花生那样不会包装自己, 不会传自己, 并不为社会所接受。学生与本文对话后, 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对话, 首先, 肯定后一种意见很有挑战性, 超越文本, 提出了与作者不同的观点。其次老师强调:落花生果实多且藏而不露,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 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呀!如果人人都像落花生那样, 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不是更美好吗?这样老师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 也给学生热情帮助、引导, 提示学生感受误差, 给学生以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三、让学生揣摩词句, 感悟文本内涵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从语言入手, 让学生学习语言, 揣摩与品味语言, 强化语感训练, 方能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 滋润学生心田, 从而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爱, 又学生学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能和技巧, 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如: (1) 对文本的一些独具匠心的动词的揣摩, 像“熬” (《穷人》) 、“喷” (《粟米》) 、“飞” (《飞夺泸定桥》) 等, 既可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又可体会到其中包含的丰富感情; (2) 对文本中一些画龙点睛的重复词语的揣摩, 像《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两个“才”, 《穷人》中的三次“沉默”等, 虽然是同一个词, 但在不同的语境里, 却表达不同的感情; (3) 对文本中一些意思相同或相近词语的揣摩, 像《草地夜行》中表示死的词语, “不能再革命了”、“丧命”、“牺牲”、“被可恶的草地夺走生命”;《穷人》中桑娜三次敲门的描写, 第一次是“一边想, 一边敲门”, 第二次是“一次又一次地敲门”, 第三次是“猛烈地推开门”等。这些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但在文本中不同的语言情景里却具有各自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语言特色, 相互之间不能替换。认真揣摩这些词语, 能使学生从文本中学到如何用独特、丰富、准确的词语进行恰当得体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另外, 对一些关键词、特殊的标点、重点的句子、精彩的题目、巧妙的构思等进行揣摩, 我们可以发现无处不凝结着作者特别的爱、特别的情, 无处不体现着言语技能的巧妙运用和人文思想的高度统一。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揣摩中既可以激活言语意识, 提高语言技能, 又可以增强人文素养, 提高审美情趣。日积月累, 达到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四、美读成诵, 积累文本, 感悟情感

现行教材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都是作者把在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融化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感受而重新组成的。作者的感受迸发出的情感不是浅薄的, 而是渗透思想内涵, 经过提炼的情感。这情感还充溢着浓浓的人文关爱, 因此学生只有在美读中才能把作者描绘的“物”与“情”表达出来。并在美读的基础上背诵积累文本, 将文本的无声言语还原成有声言语, 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悟和领会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情感。

五、借鉴文本, 内化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拓展随笔 篇5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更是对课堂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机械的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带着__x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2、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读,表演读,分小组比赛读,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19-01

阅读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抓牢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三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这个基础上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重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基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语言知识。这种表达练习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写作。教师设计有运用词语的练习,运用句子、句群的练习,也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练习、学生作文。作文既是表达方法的练习,更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因此,作文练习不仅是作文课的事,也是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课的作文和作文课上的作文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词句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因此在阅读课上,应该结合文本的特点,适当地设计语言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以及一些写作方法。我们在阅读课上设计的练习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写一段话。这种练习的目的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通过运用,将课文中的语言及时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二种形式是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在新的情景中说话。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练习。学生对这种练习形式很有兴趣,因为在这种练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语言上的进步。第三种形式是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 果.小学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7

一、创设有效情境, 激起学生朗读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以饱满的热情与高昂的情绪来进行主动学习, 才会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真正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有效情境, 激发学生对朗读的积极的情感, 这样才能使学生读有兴趣, 读有激情, 才能提高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主性。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 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一语指出了情境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参与欲, 充分调动读的积极性。在课上我充分运用课件、图片、插图等向学生展现文本内容, 尤其是一些优美的散文,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产生美的体验与感受, 进而对文本产生朗读的欲望与激情。

二、注重教师的示范读,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感, 读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 没有掌握读的技巧。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示范读, 让学生进行模仿,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逐渐的模仿过程中掌握读的技巧, 从而形成自身的能力。对于教师示范读的重要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哪个字读重音, 哪里应该读得快, 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 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单纯地来讲解应该如何朗读, 而是要通过教师正确、流利而又富有感情的朗读来让学生进行模仿, 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读中将那些朗读的基本要求进行实践与内化, 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三、加强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 进行积极的思维, 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互动,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使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感悟, 使学生享受到读的乐趣, 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首先, 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形成不是外界强加的, 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基础上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也就是说学生不是静态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动态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发挥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其次, 以多种朗读方式来加强阅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 同时在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阅读他们也有各自不同的阅读方式。我们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如分角色读、配乐读、齐读、分小组读等等,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阅读, 学生读的积极性自然得以调动。学生读得多了, 朗读能力自然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改革朗读评价方式, 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教学中我采用评读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 使学生在读与评中提升朗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读的乐趣。学生既是读的主体, 又是评的主体, 他们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我首先告诉学生, 同学的点评对提高我们的朗读水平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读的好的地方, 可以让我们看到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同学的肯定与批评都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这样激起了全体学生参与评读的激情, 在具体的朗读中我再进行相机诱导, 如一个同学朗读完毕, 我引导学生思考, 这位同学读的好在哪里?你能像他这样读出来吗?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你来示范一下要怎样读。这样引导的作用远远大于那种以好与差来评论学生的朗读。这样的评读, 学生在不断地读与评中进行练习, 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朗读动机,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朗读热情,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从而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8

一、趣味性导入, 激发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行为的主要动力, 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这既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同时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对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使他们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因此, 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改变以往枯燥无味、机械呆板的教学, 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 增强阅读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激起学生的主动阅读意愿, 让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爱上阅读。导入是整个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 此环节虽然所占时间短, 但作用巨大。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导入, 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一) 故事导入

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 运用生动幽默的故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可以将学生对故事的关注与兴趣在无形中转移到阅读中来, 这样的阅读更加主动, 更加有趣, 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 我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故事梗概, 以故事的生动与感人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从而实现学生积极情感的转移。

(二) 音乐导入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与语言文字比起来, 音乐更加生动形象, 更能直击心灵, 打动听众。将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中, 可以音乐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来营造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身心放松, 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所不能传达的情感与意境。尤其对于一些包含真挚情感的文章, 我们可以在导入阶段以一曲动人心弦的音乐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与动力, 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与深刻的理解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三) 图片导入

小学生年龄小,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直观而形象的事物更为感兴趣, 更能从中获取大量直观而丰富的信息。教材的编排者正是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教材的编排上增大了插图的比例。我们可以直观而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引发学生的想象, 进而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四) 悬念导入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来巧妙布置疑难, 制造悬念, 以引发学生的好奇, 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 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角度来看待文本、思考问题, 以制造认知悬念, 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初探性阅读, 获取整体感知

在教学之前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探性阅读, 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精读, 逐字逐句分析,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初读来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梗概, 熟悉文本内容。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深入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具体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环节。在学生进行初读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 虽是初读, 但同样要用心, 要通过初读来从文本中提取最基本、最主要的信息, 找到主题句、中心句;一边阅读一边标注, 要弄清楚文章是写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 要弄清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还要弄清文章的大致结构、写作顺序、写作的重点, 通过初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文本的描述。当然, 随着年级的增长, 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基本思路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能够概括段落大意, 形成初步感受, 获取对文本信息的整体感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初读, 教师要做好指导与引领工作, 一开始可以为学生提供提纲, 让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来展开, 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的完全自主阅读,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探究性阅读, 实现个性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因此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 我们依旧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读为主线, 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 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是要让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 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

一是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师可以在重难点处、学生思维困惑处来巧妙设计问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释疑。在阅读中要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独特的见解, 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进行意见的交换、思想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 从而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批判意识, 要鼓励学生挑战教材与教师,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 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能不断地生疑与释疑, 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限制, 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实现教学的互动。这才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中心。

四、内化性阅读, 丰富学生积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篇9

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达成三维目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使我明白了: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生命对话式的课堂。对话, 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 共创意义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关系, 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理解, 共同生存。

一、创设情境, 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对有了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教师范读, 激活学生心灵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用生命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活学生心灵, 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间的生命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 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 展现自己, 此时的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的教师, 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一个生命体, 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 接纳、呼应着教师, 此时的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学生, 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 是教师式的学生。师生融于一体, 不分彼此。在这样的互动中, 教师用自己的存在呼唤着学生的存在, 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 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 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全方位提升自己。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可发挥自己的长处, 用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堂教学《雪儿》的观摩课上, 执教者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意, 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期待着自己也能来读一读、背一背, 也来欢呼欢呼。等老师一读完, 他们马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有的还边读边演, 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 学生们纷纷举手, 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这位老师已把学生内心深处的热情成功地点燃了, 整个课堂上, 师生激情万分。

三、更新学法, 促进生命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因此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更新学法。首先, 要让学生自主预习, 在预习中提出问题, 自主地、试探性地解决字词、作品、文化常识等相关问题。其次, 让学生善于质疑。让学生在教学的重点处、理解的疑难处和知识的关键处质疑, 然后思考、讨论、探究。再次, 让学生以追溯法、辩驳法、补充法、求异法、创新法等方法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观点, 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 让学生勤于动笔。

四、感悟文本, 提升生命意义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 文体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 也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隐蔽性的生命意义, 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 而且也只有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 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成。

在阅读课堂中, 教师应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 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10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声情并茂,激趣引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巧妙恰当地呈现,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乐学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依据语言艺术想象性的特点进行以声传情的描述,渲染情感气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形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情感,对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了解自然,无形中激发起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情感打下了基础。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朗读充满了激情。

三、培养阅读的概括力和思维品质

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目的,比这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阅读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维,阅读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因此,培养阅读能力首先应培养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概括是极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思维品质属于意识范畴。它既不能手把手地传递,又不能脑对脑地传输。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因为思维品质的好坏标志着智力层次的高低。

四、诱导阅读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他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学生要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在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教师应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他们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直至理解全篇内容。

六、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感的是教师无休止地讲教授、讲授再讲授。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增强,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一定要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及运用能力,明确阅读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概括力和思维品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

上一篇: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下一篇:抚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