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探析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可以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把教材内容讲解透彻,就可以提高阅读水平,不注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很死板,学习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阅读水平就在兴趣中得到提高。比如:阅读《大海睡了》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听过大海睡觉吗,大海如何睡觉呢”,学生肯定会感到诧异,产生“大海还会睡觉”的疑问,这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想往下阅读这篇文章找到答案,体会“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的情境。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什么、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决定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课堂缺乏互动性,学习效率也很低,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水平就在主动学习中得到提高。比如:阅读《小河与青草》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小河和小草互相帮助,小河才能更清澈、小草才能更碧绿,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也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认为课堂气氛属于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学习影响不大,内在因素才是关键的,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不能管好自己,这样的课堂缺乏快乐性,学习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以阅读为乐,阅读水平就在快乐中得到了提高。比如:阅读《世界多美呀》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争前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的说美丽的世界中心想事成,有的学生说美丽的世界中有各种好玩的玩具,还有的學生说美丽的世界中有很多好吃的……通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教师再问“那大家知道小鸡眼中的美丽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从而在活跃的氛围中开始本篇文章的阅读,从而体会小鸡看到“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的美丽世界之后的欣喜之情。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板书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写起板书来很费力,学生看起板书来也很枯燥,这样的课堂缺乏现代性,学习效率极低,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多媒体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阅读的现代性更强,学生也可以对多媒体中展现的内容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水平就在现代学习中得到提高。比如:《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乌鸦喝水的过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直观地看到了乌鸦开动脑筋喝到水的过程,并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事情也要勤于动脑筋。

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水平的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阅读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正自己的策略;教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找到更多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秋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南北桥。2016(10)

[2]冉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第二篇: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摘 要】深度阅读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谓深度阅读,就是要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文本展开多重对话,通过精读细品、圈点批注、深度对话、主问题设计和拓展性阅读,在阅读的广度上感受文本的文化意味,在阅读的深度上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从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度阅读;深思;深悟;深识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文本阅读的应试化、文本解读的肤浅化、主题理解的单一化等倾向大行其道。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阅读、技术层面的解读,无法达成阅读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迷失了阅读的真正意义。

阅读是有不同层次的,深度阅读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高中阅读教学应当在深层阅读的研究上下功夫。

所谓深度阅读,就是要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意义,与文本展开多重对话,在阅读的广度上感受文本的文化意味,在阅读的深度上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1],从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

一、深思:圈点批注,激发阅读自觉

笔者认为,深度阅读必先深思,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文本做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字信息,而是调动知识积淀和情感体验、亲历阅读感悟的过程,是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完成对文本意义创造性建构的过程。

深思要以精读细品为基础,对每一篇课文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让学生潜心会文,披文以入情,力求含英咀华,达到文我合一。精读细品是阅读获益的根本所在,研读的仓促草率只会导致阅读的低效甚至无效。

圈点批注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所谓„注‟,就是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等;所谓„批‟就是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2]。

阅读时对文章中的衔接词、过渡句、有意义、能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词句、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语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中心。

引导学生作批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蕴涵的意思。譬如,预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有的学生在标题的“最后”两字上进行了圈点。还有名很喜欢古典小说的学生,在预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中的“初嫁”进行圈点,并加批注提出质疑: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嫁给周瑜已有十年之久。苏轼是对历史无知,还是故意出错?如果故意为之,那又为何?又如,《老王》一文中:“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不少学生预习时对“愧怍”一词进行了圈点批注。是啊,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篇尾何以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些批注,既有对词语本身的探讨,更有对人物遭遇和社会环境的深层探秘。这种质疑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阅读为指归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身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解读。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原生态阅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初始印象和原始理解,允许学生对作品“误读”,尤其要鼓励学生“读出问题”。发现问题是阅读者对文本的一种深度把握,是研读到一定深度时的智力与心理的必然反应。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的同时,对文本产生疑问和进一步探究的冲动,由“思”而抵达深悟。

二、深悟:深度对话,升华阅读体验

当今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对话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应该是深度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这种对话是在上述四大主体之间展开的,阅读的意义也是通过这种网状关系来实现的。

作为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善于利用深度对话,将课堂引入到各个行为主体共同探究文本内涵、建构崭新的文本意义的轨道上来。要善于把握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关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度,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主问题”意识。“主问题”是相对于阅读教学中过于琐碎、过于肤浅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核心问题。“主问题”是深度对话的一个节点,一堂课有一两个就足够了。其关键点是要找准文本最佳切入点,给定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对课文而言,统摄全局,最有价值,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内心求通而未得,可以引发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问题设计得巧妙,且有深度和张力,就能在阅读教学中穿越文本符号的表层意义实现深层次的对话。

在教学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伽西莫多在喝爱斯梅拉达喂给他的水之前,他滚出了一大颗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通过学生的主体体验、课堂深度对话,学生作出了如下几种解读:A.感激之泪,B.自责之泪,C.悔恨之泪,D.开心之泪……“主问题”设计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文本有更为深入的情感体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所突破。

《老王》一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是大家公认的作品文眼,“愧怍”是全句乃至全文的关键词,以此作为切入点,设计好相关的一个话题,就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力。

有学生认为,老王是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直着脚,给作者送香油鸡蛋,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当时的“我”却毫无感觉,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所以“愧怍”。还有学生说,“我”关注老王太少,连他去世都不知晓,心中自然感到“愧怍”。

在对话中我提醒学生,这件事情发生的前后,文中多处细节值得我们细加玩味、体悟。此前,杨绛与老王的交流皆是拉家常式的,诸如“说着闲话”“闲聊”和“问”等,这使老王觉得杨绛从心里把他当作朋友、“亲戚”。可是此时,杨绛反而少了“闲话”“闲聊”,有的只是“吃惊”的神情、“强笑”的表情和多余的“解释”。尤其是当杨绛谢了他的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说:“我不是要钱。”那么老王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老王渴望得到什么?

至此,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对于“没什么亲人”的老王来说,其实早把杨绛一家看作胜似亲人的“亲人”,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是自然之举,送后不收钱也属情理之中。他多么希望杨绛也能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心中的亲戚”),而不是普通的朋友(车夫和顾客)。这愧怍之意,源于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源于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在不误读的前提下,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已有的阅读积淀和情感积蓄出发,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在深度对话中有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可以“纵容”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的多元解读,才可能持久,才能感知文本的厚重,才能体现思维与精神的深度。

三、深识:拓展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作拓展延伸。拓展可以是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也可以是课外,就其类型而言,或补充性拓展,或迁移性拓展,或比较性拓展等。就其目标指向而言,或单纯的丰富积累,或重在迁移,或“语文感悟”,或“人文感悟”等。

研究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法。就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感悟。

如,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到底该如何理解?在学生读过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之《苏东坡突围》和《苏东坡传》后,我又介绍了几篇文章,要求学生作深度阐释。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学,有用世之志。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折,佛、道思想的影响逐渐加深,故而在同一首诗里,既有人生如梦的感叹又有超脱旷达的抒情,这不足为怪。这种“深识鉴奥”是以拓展阅读背景为前提的。

扩大阅读量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随着视角的转换,通过“内引”和“外联”,可引导学生把一个独立的文本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就作品的意蕴进行多维和深度的解读。

如《雷雨》,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如果有真爱,那么当知道鲁的真实身份时,为什么是“严厉”的表情和无情的话语?如果没有真爱,为何又要保持以前家居的状况?经过阅读原著以及一些名家的点评性文章等,学生基本达成共识:周的真爱,是对当年漂亮的梅姑娘的真情流露,而一旦侍萍对他的名誉、地位构成威胁时,所谓爱便不攻自破了。这种叶公好龙式的爱,反映了周朴园的极端虚伪、冷酷,虚伪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在欺骗了。学生没有简单地给人物贴标签,而是设身处地去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拓展性阅读程度愈深,阅读感悟就愈多,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越活,阅读的发现价值就越高。

文本中经常有一些令人费解和困扰的细节,“如果把它们放在文化背景中去透视,就会一目了然,得到正确的解释,有助于开掘文本深层的思想、文化、美学的底蕴”[4]。反之,就只能看到文本的表层现象,无法触摸到文本深层的脉搏和灵魂。

【参考文献】

[1]张金.阅读教学改革应切实抓好“五个转变”[J].语文教学之友,2001(12).

[2]刘荃.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新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09(10).

[3]菅利霞.多重对话策略的认识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语文学刊,2012(06).

[4]刘方.文本解读“四重奏”漫谈[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09).

第三篇:文辞律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遵循的是“先生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毫无主动性。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以及情感上体验也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出发点,就其教学方法作简短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 教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其一大前提是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否有兴趣,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成败。而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直面文本,主动并专注的去阅读,从而获得一定的感受。但若学生本身对此毫无兴趣,那么阅读教学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的第一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幼时记趣》一课,选自清代散文家沈复的《浮生六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沈复的一些童年记忆,文风纯真质朴。然而,这篇课文是采用文言文写成,因此在阅读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某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些和学生的童年相关的事物的图片,诸如捉迷藏、放炮竹、捉瓢虫等,同时配上舒缓的钢琴曲,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充分放松,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这些图片的内容和学生的童年经济极为相关,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致。之后这位教师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趣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讲述了自身童年的一些事情。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认识上、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学的氛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越发活跃、兴趣更加浓厚之后,这位教师又适时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也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味记忆。但是,几百年前的人的童年经历,和现在的我们的童年经历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阅读,然后总结总结作者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都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于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纷纷带着“寻找不同”的好奇心以及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这篇课文的阅读。课堂教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善于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课文产生好奇,甚至是喜爱之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经历的是一种主观上的体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情感会受到熏陶,思想会得到启发,审美情趣会得到提升。这些作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他们的阅读成果,这种成果是宝贵的、无价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有责任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自己得到的感悟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思维火花,又使得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从而进一步催发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件良性循环。然而,学生由于心智往往不够成熟,阅读所得的体验经常是零碎、分

散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记录,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反复咀嚼,最后做成读书笔记。

某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都会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尤其是对古诗词的读书笔记。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同时,这位教师还会适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改和指点,并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读书笔记,评比谁的读书笔记最优秀。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得以将自己的感悟以直观的方式记录下来,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掌握了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

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决不可以自己的思维去诱导学生。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灵感才能得到激发,才能从阅读中有真正的收获。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的只是学习方法,其后便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提升。

某位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这位教师一开始便避免了先入为主的情况的发生,在带领学生熟悉了一遍课文之后,便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换感悟。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而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纷纷手脑并用,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了诸如“为什么这篇文章要以背影为题?”这样的问题。正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倡导下,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这无疑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的,也是有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日后发展的。 总 结: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卢朝忠.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10) [2]熊广银.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探讨[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2) [3]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7)

第四篇: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析(范文模版)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析

二、解决的对策

事实上,每个教师都会在其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总结,找出各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以下只是就作者的几点经验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1、依托教材,扩大学生阅读面。

针对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结构较松散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阅读的面,但是这似乎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还缺乏阅读的方向,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读哪些方面的书。也就是说,学生对阅读内容和方向缺乏甄别能力。在这方面,教师的丰富的阅读经验就要发挥作用了,如果一味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那似乎不现实。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以教材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如在学习《论语八则》后,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扩大学生阅读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关于《论语》的其他文章,或者是《老子》、《庄子》的相关文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立足本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内容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当然,前提是教师要规划好时间,对这样富有人文精神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以“阅读理解”为教学核心,其他方面的教学,可以放到其他课时中。二是教师通过课堂,调动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怀着兴趣的前提下,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如可以以“孔子弟子三千,但最让他欣赏的是谁?”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也就随之增长了。

2、发挥学生想像力,实现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知识的转换,将文章中精髓部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需要在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二者可以相互辅助。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讲课的方式,避免“权威式”教学,不要让学生对教师的解读产生定势思维。尽管学生吸取教师的思想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全屏吸收。这是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文章中的一些“断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个人的思考。最典型的就是《孔乙己》一文中,鲁迅在文章后面,并没有对孔乙己的命运进行明确的解答,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有死?”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而是要让学生从整个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进行思考,不能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么一句话进行猜测、阐述,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犯的错误。因此,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全文,立足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解读。当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学生自己进行发挥。但是,教师必须要设置条件,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解读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在自己的猜测中,贯穿一定的个人思想。如有学生喜欢幻想,把时空进行转换,让孔乙己到现代社会,然后思考竞争激烈的中考压力下,孔乙己是否能“中榜”。这样的思维方式,教师也是应该肯定的,毕竟学生对文章中的“科举”与当前的“高考”作了对比,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个人阅读理解能力的升华。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个人思想升华的主要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立足阅读,让学生在理解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知识,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精神粮食的途径。

第五篇:小学论文: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论文范文:

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一、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教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教师做了这么多,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写的作文还是缺乏真情实感。同时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总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常常求全责备,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谈作文生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厌恶之情。

二、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让学生自己作“文”

小学生的所谓“创造”,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的,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学生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描写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的新问题,可以在课

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我们倡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当他们做到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接触和了解了一些事物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引起大脑的思考,考虑成熟之后就产生了同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这样创作出来,抄袭和机械模仿的现象当然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更加真实了,更能表情达意。

四、作文评价要善用良性激励评价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上一篇:小学语文业务学习计划下一篇:小学语文课标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