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学

2024-05-19

创意教学(精选十篇)

创意教学 篇1

长期以来,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美术课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师的讲解传授为主,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在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下,虽然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但也会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不敢大胆去进行“创作”,而只是“模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怎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美术教育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二、概念界定

所谓的创意美术,即让学生在原始的绘画原则上思维取得突破的一种绘画方式。绘画亦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表现美的能力。通过绘画,幼儿的手、眼、脑逐渐协调,对外界信息的把握逐渐丰富。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中的“3”是教学的三个步骤:情境激趣、自主探究、创作实践,而“1”则是指:示范对比。这里说到的对比示范不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也有学生自己和自己的对比示范,让自己有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情境激趣: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景和学习的氛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情境激趣,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作实践:创作实践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美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示范对比:示范对比是指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选择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里的示范可以是教师进行示范,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示范,对比则是指美术作品的对比,这里同样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作品的对比,学习其长处,也可以是自己和自己的对比,观察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理论依据

杨景芝《谈直觉与造型》一文指出:美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进行了一次儿童线描写生的教学改革,以儿童的直觉为进行美术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人的视觉造型创造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4个教学环节:一是观察形象、情景体验环节;二是引导提问、巩固认识环节;三是幼儿创作、教师引导环节;四是作品欣赏、评价反思环节。这四个基本环节最主要的都是引导并激发幼儿绘画、思考的自主性。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一些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挖掘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丰富绘画内容;通过情绪体验环节,激发幼儿投入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深入观察,丰富幼儿的经验;共同讨论作画方法,发挥幼儿的独创性;创造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发挥幼儿的创作潜能;进行鼓励式和个性化的点评和表扬,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四、基本程序

1. 课程基本程序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的程序主要有两个:

(1)情境激趣—学生欣赏—自主探究—教师示范—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情境激趣—学生欣赏—创作实践—自主探究—示范对比—创作实践—教学评价”

2. 模式操作

(1)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首先,了解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2)学生欣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收集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资料和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例如,出示单线条的一个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在圆中添加一点,引导学生想象绘画的主体———橙子,这样通过点、线组成了立体的橙子的图形,使学生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既引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例如上文提到的以橙子为绘画主体的课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橙放大看看它的皮是怎样的?看上去像什么?———(通过触觉、视觉来了解橙皮的特征,并展开想象。)———(橙蒂)橙皮的表面突出来的一个圆点是什么?它的形状是什么?它像什么。进行变形想象。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联想和想象,这就是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学生由橙子可以想到花朵,想到星星,通过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4)教师示范

理论联系实际是美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示范观摩,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拓展学生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人美版教材第2册《太阳》是一节手工课,我在上课的时候引入了教师示范。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欣赏了艺术作品中的太阳图片,了解太阳光芒和外形的多样性。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一个太阳,使学生了解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最后,再带领学生欣赏多样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思路,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

(5)创作实践

少儿美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独创性,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改变,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践,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到将创意变成作品的乐趣。仍以上面画橙子的课堂为实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橙子进行横切和竖切,出示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引导学生对橙子的横切面和竖切面分别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并把自己的创意画出来,出示各组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6)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互评:将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这两种评价方式交替使用,一方面突出作品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成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的两个教学程序不同点在于第二种教学模式将教学评价这个环节提到前面来,也就是说先让学生画,画完之后通过教师指导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再示范,学生再重新创作,最后把学生的初次作品和修改作品进行对比,归纳出创意美术的创作方法。

五、模式评价

“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意识增强,美术创意意识朝着多元化发展,该教学模式为学生发挥潜能,实现素质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

实践可以证明,“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应用只要教师设计得当,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各种参与情境,提供各种参与途径,学生是乐于接受和参与的。但是,“3+1”美术创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对于课堂的活动安排和课前的准备要花大量的时间,正所谓“功夫在课外”,只有这样,课上才能做到“精讲”。课下,教师除了要全面地把握,精心地组织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及时的反思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对教学要做到“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美术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许立新,孙玉杰.浅谈儿童绘画教学的新领域:儿童直觉教育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6).

[2]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J].中国书画,2007(07).

创意教学 篇2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技能与创作分离,过分强调基本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表现、创造性思维发展。本实验在美术课中积极导入创意教学,重视基础,强化创意,鼓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探究学习,发掘创作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创造中突破基础教学中的难点,达到以创作带动基础的效果。

关键词:基础 创作  创造性思维 美感体验

一、问题的提出与实验假设:

传统的美术教学以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为主,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使受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者被动接受,没有发挥想象的自由,没有随意性,没有表达思想感情的机会。在中学阶段有限的教学课时中除去小部分学生受过一定的基础训练,大部分的学生对透视关系、形体结构、明暗造型等感觉难度较大,而缺少信心和兴趣,如果把基础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自身的.感受、想象、创作中,学生在兴趣盎然地创造中更容易突破基础教学中的难点,达到以创作带动基础的效果。

在中学美术课中导入创意教学,重视基础,强化创意,从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多方面引导学生美感体验与创作,有助于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创造设计能力,对发掘学生创作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实验的开展:

(一)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 基础的观念

以往一谈到基础,一般人往往会将写实作为唯一标准,而基础应更多是能较好地运用丰富的美术语言,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除了具象艺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关注以往教学所忽视的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关注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肌理等)、组织原理(主次、对称、均衡齐一、重复、渐变、发射等)等美术语言,让学生了解艺术更广的内涵。

2. 创作的观念

以往中学美术课中技能与创作分离,过分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在我国美术院校里面都专门设有美术创作课,而在西方国家的美术院校就没有,无论是主体性创作还是习作,也无论是绘画大师的作品还是儿童的习作,都称为创作。本课题中的“创作”是广义上的创作,只要敢于打破常规,有创新意识,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都称为创作。

(二)研究的内容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意教学的实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包括教学内容的体系、原则和方法,构建中学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有关创作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发掘学生创作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强美术基础。设计了“赏析―

中学化学创意教学 篇3

[摘 要] 创意往往会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新鲜感。创意教学使用恰当,可以使学生爱上课堂。所以创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创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76

中学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有些知识点较抽象,需要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观察力去辅助学习。而面对抽象的化学学科,作为教师,可以采取较有创意的方法去辅助教学,使学生课堂上不觉得枯燥无趣,不觉得记忆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以下提出五种创意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魔方”教学

魔方,是现在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锻炼手、脑能力的一种玩具,有部分学生对它非常着迷,甚至上课也在玩魔方。所以,有时它也成为教师课上的敌人,它会使部分无自制力的同学上课分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魔方进行教学。

如,针对有关金属的一些性质,可以将某金属的性质归为魔方的同一面,然后将魔方打乱。学生需要将打乱的魔方重新转回使属于该金属的性质都在魔方的同一面上。

以金属钠为例,金属Na的性质有:质软、密度小、溶沸点低、金属性、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可将这些性质分到大方格魔方同一面中的每小格,然后打散它们,让学生将这些属于钠的性质归位到同一面中。

二、“三国杀”教学

三国杀,是当今较为热门的一款游戏,它的特点是以桌面游戏独有的方式向玩家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三国人物、一段段精彩的三国故事。三国杀里每一名武将的技能都是从这名武将的生平履历或性格特点而来。如孙尚香的独有技能名称就叫做“联姻”,技能的使用方法也包含着联姻的意味。

因此,根据“三国杀”桌游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它们转化到化学的教学中。“三国杀”教学适用于强酸制弱酸、氧化性强弱先后反应等反应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化合物或金属与同一种酸反应时,谁强谁先反应的原理玩“三国杀“游戏。

例如,混合金属中有钠和铁,当它们与酸反应时,则是钠先参与反应。因为在金属活泼顺序表中,钠比铁更活泼。因此,在“三国杀”化学教学中,则表现为钠的战斗力比铁强。

三、“橡皮泥”教学

“橡皮泥”教学,一般运用于中学化学的有机化学学习中。中学有机化学中,每种有机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对于一些立体型或者其他复杂结构的有机物,学生在无实物的帮助下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而此时橡皮泥正好可以展现出它的优势。橡皮泥的特点是:形状可以任意改变、颜色丰富。教师可以提供牙签、橡皮泥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代表碳、氢、氧等原子的球体,然后利用牙签组合成有机物结构。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等。

四、“定向越野”教学

中学化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化学方程式,而许多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背上了“记

忆”的包袱。如果单纯靠死记反应物与生成物来记忆化学方程式,这将是非常无趣的。针对这种枯燥乏味的记忆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定向越野”教学,即可以在放学或者下课后,将班里学生分为几组,进行比赛。在学校指定某区域,定几个点,将这些点设置在不易被找到的地方,每个点都有一至两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形式不一,有需要学生写出反应物的,有需要写出生成物的,有需要配平的。学生要找到这些点,完成方程式,才可结束比赛。用时最短、错误率最低的队伍获胜。

这种“定向越野”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记忆方程式的乐趣,并且可以让学生锻炼

身体。

五、“形象化”教学

中学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必然离不开“抽象”二字。抽象是理科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学生学习化学感到吃力。针对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它们形象化,如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等。

例如,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在学生眼里,元素周期表就是一张布满着各种数字、化学符号的表格,它没有任何趣味性,既古板又难以理解。因此教师有义务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易于接受的内容。所以针对元素周期表,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转化教学。元素周期表由“元素”“周期”“族”组成,表中有118号元素,有7个周期,18族。因此教师可以将元素周期表转化为一个住宅区。7个周期,就是7幢住宅楼,18族则代表每一幢楼的每一层。而元素就是住宅区里面的住户,每个住户的长相都是不一样的,这跟元素都是不一样相符。通过这样的转化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充满乐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创意教学 篇4

1.解读创意策略,倡导“头脑风暴”

创意阅读教学的策略有别于经验的、惯用的或所谓成定论的模式。创意阅读教学一般有形成式阅读、统整式阅读、融入式阅读和辅助式阅读等教学类 型。形成式阅读就是以发现和探究新的、未知的问题为主题的阅读;统整式阅读就是以综合各学科、各要素为主题的阅读;融入式阅读就是以过程体验为主题的阅读;辅助式阅读就是以补正、拓展为主题的阅读。在创意教学中,先要确定一个有必要和可能的话题,创新性阅读话题,更具有多解性质,结论不一定具有“唯一性”。实施创新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独立阅读型、小组合作阅读型、全员参与阅读型等。有一种办法叫做“头脑风暴法”,简单说就是以如同暴风骤雨式快速反应发表意见。创新阅读结束后,教师或学生可以对话题或创意发言进行简要的回应,可以是总结,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补正。回应有话题本身的回应,有学生学习参与状态的回应。创意性阅读,首先要选好话题或课题。话题或课题都不能脱离语文性,否则就徒有虚名,违背了语文性。其次要提供必要的阅读材料或创设创意情境。老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创意行为 和意见表达,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指导, 最后是回应阶段。回应阶段,一般是总结、鼓励、评价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整理、存档资料等。

2. 设计创意 问题,落实“创意匹配”

设计创意问题来源于教师素养提高, 在课的开头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过程中,要尽力对原材料进行延伸性想象,小学语文好多篇目,故意留许多空白,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必要的补白,便成了学生解读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中可采用情节补白、情感补白和细节补白等补白方式。要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 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 , 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发起对新知的兴趣。落实创意匹配,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创意可以对应多个关键词,当有多个创意的时候,可以设置为优选或者轮替。

如:《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片断:

(1)你知道哪些奔月的故事?

生1:我知道飞天三国:苏联、美国、中国,这三个国家都有奔月的飞船。

生2:我听说八戒奔月的故事,八戒戏嫦娥,结果被变成了一头丑猪。

生3:我知道外国有月亮女神和暴风雨神相识、相爱、被毁的故事。

(2)你知道有关奔月的诗句吗?

生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生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生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嫦娥奔月》,说说你喜欢文章中的谁,并说出一两条理由。

生1:我喜欢嫦娥,她长得漂亮, 要是上《非诚勿扰》肯定有很多人专门为她而来。她不仅美丽而且善良,因为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能帮助别人的人,不仅要有善心,还要有能力。心有余力不足的人太多了。

生2:我喜欢后羿,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你想啊,后羿是一个射日的人, 他还能放得了逢蒙。还有,从“‘嫦娥! 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以看出来,后羿也很重感情,重情重义又有本事的人谁不喜欢呢,怪不得他能娶到嫦娥。

生3:我喜欢逢蒙,因为他有理想, 他也想实现升天成仙长生不老的理想, 老师不是说,人都要有理想吗?逢蒙有这么大的理想,也了不起啊!

师插言:一个人要有大的理想,更重要的要有高尚的情操,伟大的理想是建立在高尚之上的。你们说逢蒙的这种理想对吗?

生:逢蒙奸诈贪婪,装病找机会, 提剑逼嫦娥,真是人渣!

(4)《嫦娥奔月》的结局使人感到分离的悲凉与痛苦,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编一个圆满的结局吗?

我班的吴同学写道:嫦娥在天上碰到神九,听说家乡变化巨大,逢蒙早除, 他高兴得长袖轻舒,曼妙的舞姿,动情的表演,感动了天上的众仙,也感动了上帝,上帝同意她和神九回家,家乡人都在酒泉摆酒相迎,世界轰动,嫦娥可是世界上飞天第一人啊!中国才是真正的飞天强国啊!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发人深思的语言导入,启发学生潜心文本,边读边想。在组织品读感悟交流中,老师巧妙地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较好地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不局限于文本,而是直击要点,纵横开阖,打开学生的思维,在思维跑偏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创意教学初探 篇5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点,本文主要探索创意教学方法,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探讨创意教学方法,并在文中阐述了教师展开创意教学的方法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创新思维创意教学“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模式是我们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太单调,学生往往只有听的份,没有参与讨论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创意。高院长提出创意教学模式,这正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除了依赖知识、学历外,还得具有创意的培养。这些就不是只通过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育就能培育得来的。学校应培养创新文化,使创新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据院长给我们提出的大的方向,我们经营系也进行了讨论,认为创意教学并不是抛弃旧的教学,只是使教学多元化、活泼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使学生学得更好,是一种更快乐的校园文化。我们还得到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设想,教学委员会的成员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在总结如下。

一、学生如何学会创意

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会创新思维,我们就要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大力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代替学生思考,不代替学生学习,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自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意就是把够多的点给串连起来,就是创新思维。创意的四步骤:“假想、着手、跃进、实现”。

假想――先以脑力激荡搜集不同的假想。

着手――列表选出最珍贵、最重要的项目,评估使假想变得确实可行。

跃进――把焦点放在关系上,一个想法和其他想法如果关系越密切,形成时就会越顺利。

实现――目的、手段都可创新,实地去做。

在这四个阶段需要学生的主动思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才能很好地完成创意。如果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不能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那么创意的培养也就功亏一篑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展开创意教学。

二、教师如何开展创意教学

我们的创意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各科的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创意教学法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做法,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信息多边交流。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总结了一下几种教学模式以和其他同事共同探讨:

1.角色扮演式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或广告)中的人物,用他们自己表达的方法,将案例表演出来。这样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理解了案例并能够切实体会角色的意图,有利于创造性的思考问题。

2.讨论会式教学法。这种形式是在案例阐述完毕后进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8人,指定一个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题目,给他们时间讨论,然后要求各组提出报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与方法。

3.故事接龙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广告创意的课程中,进行广告创意时可以采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法是,让每位同学说出一段自己设置的广告情节,再由下一位同学接下去讲,直到把广告雏形阐述完毕。

4.问答法。有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其一,老师课前已将有关当日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一题写一张纸条,并编号),另外再制作签条,放在大信封里,让同学抽签抽到哪个号码,他就要回答同一编号的问题。其二,让同学自己写出与当堂课程有关的问题,之后,由老师编号,再以相同的方式让他们回答问题。

5.广告展示式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把自己创意好的广告或是认为经典的广告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在同学面前,然后让其他同学说出与本堂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这样起到启示的作用,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6.“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当然,在具体实施该教学法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要导的好、导的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必须注意两点:①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②坚持学生活动互动性,生生互动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地讲,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和主动搜索,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创意英语 实践教学 篇6

一、打破文化壁垒、渗透跨越思维,积极乐观表达自我

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英语表达时,总觉得难以开口,这其中有一定的文化心理在作祟。中国人内秀、含蓄的民族心理造成多数学生在一个普遍一致的中文环境里进行英语表达时存在别扭、害羞甚至恐惧的心理,于是他们只有在课堂相对集中的英语环境或者家中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才有英语表达的欲望。但是课堂的交流空间毕竟有限,个人环境下的表达更是一种缺乏沟通的单向回流,朗读课文对英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很有限。因此,如何突破文化壁垒,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表达就显得犹为重要。针对学生大量课外英语练习的空白状况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假想文化空间,假想交流对象,转移表达焦虑

现在的中学生“装配”齐全,身上都有高科技装配,Walkman、MP3、CD机、电子词典,应有尽有,这样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轻松创造假想的交流空间。比如学生普遍在电脑上下载英语听力材料,这时便不能单纯停留在“听”的单向接受上,而需要对听力材料略施“手脚”,比如可以保留对话A,而将对话B删除。可以提前预习对话B的内容,也可以置之不理,自由地发挥,根据对话A提出的上下文随意自我地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戴着耳机的时候,往往处于一种“零外界”状态,不易受所处环境的干扰,进而“忘乎所以”。因此,学生在戴耳机进行听力训练时,就可以自然忽略外界对自己口冒洋话的关注焦虑,同时又在听觉世界里通过“技术篡改”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交流对象,有效地解决公众环境下不易张口的表达障碍和个人环境下信息单向回流所造成的交流缺憾,可谓一举两得。

(二)扩大视野,将视线转向课堂之外

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通过媒介有效利用外部信息来扩充视野,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英文广播BBC、China Radio英文调频、CCTV9的英语新闻、China Daily、21Centry等英文报纸以及电脑、电视台播放的大量原声电影都是可资利用的英语资料,而且这些媒体资料受众广、知识面丰富、新信息不断,远非课本中的狭小天地所能相比。进入这个立体的文化环境,听、说、读、写、译等多维视听空间将得到几何式的扩充,不仅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同时对充实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打破学科壁垒均能起到殊途同归的连锁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二、小空间内的集体“情境式”教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种种语言系统构成的世界,并无时无刻不在与这个世界交流着,交流的背景即是一个无限的语境。英语课堂是中国学生英语交流发生频率最高的场所,如何精炼、高效地利用这一有限的环境资源,对学生迅速掌握技法是极其重要的。因而,相应地压缩中文在英语课堂中的介入,将英语的表达空间尽可能地扩充,通过随时随地的“情境”创造,让学生轻松进入英语语境,自然、自主地听和说,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亲身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现举两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一)“值日”情境

(上课后,老师发现黑板没有擦,便询问值日情况。)

T:Whos on duty today?

A:I am.

T:Could you clean the blackboard,please?

A:Yes.

T:What other things should you do afterschool?

A:I must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windows,turn off the light and lock the door.

T:Youre hardworking.

上述内容不仅是教师与值日生的对话,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有关值日用语的听力练习机会,同时使学生对值日的劳动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认识到做值日必须hardworking,从而增强其责任感。

(二)“迟到”情境

课堂偶有学生迟到的现象,教师可以借机导入“迟到”用语,并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

B:May I come in?

T:Yes,youre late for class. Why?

B:There were many cars on the road. I am late because of the traffic jam.

T:It's bad for you to be late for class. You must be obey the school rules.

Remember to get to school earlier next time.

B:Yes, sir.

创意教学 篇7

一.形态构成创意与教学导引

1.形态构成创意定义。图形创意与图形图像合成创意设计, 简称形态构成创意, 是对图形图像元素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分解或合成等手法进行新的思维形式表达, 并赋予新的视觉生命元素, 引起受众注意。形态构成创意包括图形创意与图像合成创意。近几年的平面广告到影视形象后期制作, 对图形图像同构形态创意的运用特别盛行。由此引来一股很强的同构元素运用流行风潮, 广告行业相继推出类似同构形态创意表现手法博取受众注意, 国内外影视方面也大量运用相关手法, 打造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视巨片。

形态构成形式有很多, 比如有解构与同构、重构、元素替代等, 形态解构, 从字意上了解到, 解构其实就是分解构造的意思, 是指以一个或多个单一的自然物的形态为原形, 将其自由分解成零星部件;重构是解构的延伸, 把解构开来的元素重新进行多次组合;而元素替代则是把部分形态构成元素用另外的元素代替, 赋予新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形态同构创意与解构创意进行研究。

图形图像解构有不同方面与不同层次, 有表面形态的分离与深度的分离。深度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 也包括元素的分离, 整体和部分的分离。古人有云:“人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之说, 意指万物是可以分割的。很多设计大师为了表达某种现象或达到某种表现目的, 经常利用解构的形式进行物像分析与打散切割。从德国创意大师冈特·兰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到哈利波特等科幻影视中的伏地魔人物幻化, 《画壁》里的石人魔, 都用到了解构创意图形图像表现手法。分散开来的形态部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形态, 也没有原来形态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 而是把新分解开来的形态赋予了新的意义。

形态同构是指两个以上的图形图像形态元素进行组合, 组合的两种或多种的元素在直观上不一定有某种关系但在形态视觉上会产生一种特有的导向功能, 将本来不存在的意念用视觉冲击效果刺激受众眼球, 产生共鸣。同构是基于解构基础上的。同构可以分为形态同构, 质的同构还有量的同构。形的同构强调原创性, 对于来自自然、社会的元素加以创造性改造, 对形的连接组合或是质的相互转化, 注重视觉上的冲击与内在美的联系, 以形象化的视觉语言吸引受众的视线。形态同构不是把物物随意拼贴, 或是物的再现, 而是通过同构形态互相展示个性, 互相利用共性特点, 展示其新的艺术价值。之所以当今很多艺术领域中, 很多都用这种创意方法, 是因为同构图形图像中的形态元素之间个性与共性在某种场合或意义上会发挥两者本身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作用。

一种元素与不同种元素组成就会演绎不同形态, 传达不同的思想语言, 给人不同的感受。

2.教学导引定义。教学引导、带领;是用教学思路指挥学生的创意思维活动与实践按一定市场需求导向运行;创意思维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思维指导实践, 实践表现思维, 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平面广告与影视中的形态构成创意运用与教学导引

平面广告与影视中的形态构成创意的运用频率逐年增大, 而随之相关的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需要时刻关注着这些变化, 想方设法增大着形态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力度。在形态创意设计教学中, 创意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枯燥的理论经常会使学生乏味, 没有学习兴趣, 这样开发不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达不到教学目的。项目式教学成了当今很多高职院校的重头戏, 而且都以学生就业为前提。然而形态创意设计多数用在广告、影视、包装等行业中。图形创意多用于广告, 而图像合成则在影视中见长, 所以在形态创意教学中, 用几个典型的著名大师设计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要比纯理论讲解容易得多, 这样针对性的案例放进项目式教学中, 很容易促发他们的创意激情, 保证项目教学的延续与发展。本文主要以平面广告招贴与影视产业两个方面的同构形态的运用与发展进行形态创意思维教学引导与分析, 运用构成创意形态在平面广告与影视中的视觉冲击力与影响力, 引导并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创意训练,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参透同构形态创意思维表达思路与感受到同构形态创意在实际广告与影视产业中发挥的强大的力量, 以此促动他们的激情。

1.广告招贴中同构形态创意运用分析与教学导引

19世纪初期, 同构创意表现就已经运用到商业或公益招贴广告这一领域中。

案例分析:首先我们来看马格利特的作品, 他经常会运用到一些元素进行同构图形创作, 而这些元素在一定的关系上是有联系的, 通过这些有联系的视觉元素的组合而产生特有的视觉刺激, 形成新的创意形态, 传达新的思想语言。如图 (1) 是马格利特 (R.Magritte) 作品“模型之二” (Le Model RougeⅡ) , 从表面上虽然属于写实主义, 一双脚和一双鞋子, 但其艺术的魅力则在于从不同的视点将两个元素与相关的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表现手法在19世纪30年代, 引起了巨大的视觉轰动效应, 因为它体现出了艺术的本质——创造。从理性的角度展示了一个敞开的精神世界, 把生活的可视元素经过艺术手法转换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 传达出心理的一种感受。相类似的还有凯泽 (Karl Georg gunther Kieser) 、冈特·兰堡、霍尔格·马蒂斯的作品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图 (2) 凯泽的作品《乐器与树》从很多角度是联系不到一起的两种元素, 但经过艺术设计师凯泽之手, 把音乐那种音质的原声性与来自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纯厚表达得淋漓尽致, 体现出大师创意风格。霍尔格·马蒂斯的广告作品更具有现代广告作品的风格, 他的作品以一种独特方式——异质同构设计的系列海报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同构图形体现了“整体”的概念, 强调美学质量, 要求构成体自然而又合理, 同构图形还体现了重“相互统一”的观念, 虽然两不相干的形态元素, 经过合理地思维加工处理, 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 使之协调统一。

马蒂斯曾说过:“一幅好的广告, 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而不是仅靠文字来注解说明”。他认为同构是图形设计中特别吸引人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在同一个画面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带有独立意义的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加以构成、排列与溶合, 然后组成新的图形。 (如图3) 是他为下萨克森州的汉诺威市立戏剧院的演出节目所设计的海报“戏剧潜入皮肤之下”典型的同构作品。海报中所呈现的是一个男人的上半身和一张有文字的白纸, 白纸上整齐地排列着该戏剧的内容简介。创作手法是将男人体上半身的皮肤跟白纸粘合在一起, 表现出两者融为一体形成自然逼真的效果。深层涵义是表达戏剧对人的吸引力和穿透力。这种经过质的同构创作出来的巧妙组合不但能够很好地体现宣传海报的主题, 更能够使观众发挥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而使画面的情感诉求得到很好的传达。

教学导引:无论是马格利特、凯泽、冈特·兰堡还是更接近现代广告设计的设计师霍尔格·马蒂斯, 从他们的作品中让学生清楚看到重要的一点:在广告表达中, 思维的创新理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形态可以是任意的, 形态创造却是有目的的, 同构形态的元素之间为这一目的服务。在创意思维教学训练中, 要求学生尽可能找到其中的关联点与统一的内涵, 抓住整体概念, 把同构两元素整合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影响力, 有目的的同构创意形态。

2.2影视产业中同构图形图像创意发展分析与教学导引

同构影像在现代科幻影视中的形像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有史内克, 后出现纳尼亚传奇系列同构影像、阿凡达人物等。为打造神化人物, 影视创作者用尽一切表现手法与表现手段, 目的就一个, 让神化形象变成“真实生命体”。

案例分析:早在20世纪60年代, 中国的神话故事影片中就出现了动物人化, 人物神化的同构图像, 比如西游记的出现, 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中国, 特别是对于我们70年代的人印象特别深刻。像猪八戒这类的神化形像与性格表达, 猪的好吃贪睡, 人的细腻情感都融入到个性形象中, 感动了几代人。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软件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影视中的同构人物形像打造得出神入化, 场景与同构形像的配合也天衣无缝。至今有轰动全球影视巨作《阿凡达》的主角阿凡达形象与神态, 有如常人又胜于常人, 神奇动人。《纳尼亚传奇》系列的人物形像塑造尤为突出。Rhythm&Hues设计师创造了战斗场面中40个包括真实生物和神话里面的半人半兽的同构生物。而且现在科幻影视中的同构影像的运用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很多影视后期特效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为了突显艺术效果, 把两个不相关的图像影视元素合成在一起, 配合影视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同构创意, 冲破以往的表现手法的限制, 用新的现代技术表现同构视觉形象, 这种艺术手法与传统实拍技术相比, 为影视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科幻影视巨作中, 艺术创作者可以灵活地将两个活的图形图像, 根据剧情需要用科技手段合成同构, 建立新的形象, 并使新形像在影视中“活动自如”, 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纳尼亚传奇》影视中同构图像合成元素不仅仅是形的合成, 更重要的是神态与行为的同构合成。活生生的人羊、人马、人牛, 既有人的神态表情又有动物习惯行为动作, 生动真实。像第一部的人羊, 由人的上身与羊的的下肢同构而成, 神态行为, 真实动人, 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与之面对面地交流着的感觉。视觉冲击力强劲有力。这些形像的创意表现突破了传统电影技术虚幻形像难以真实表现的局限, 成就现代影视, 特别是神话影视人物形像真实化、形象化、灵活化。

教学导引:一、清楚市场需求的导向, 在学习与实践中有的放矢。同构影像合成变成当今影视产业中最具影响力又最能体现价值的主要元素之一, 给予了电影创作的持续性和生命力, 赋予电影艺术破空的生命内涵;二是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好的影视作品是艺术创作者们智慧的结晶, 也是团队的齐心协力而成的;三是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影视的同构图像不是简单的图片合成, 它不仅要求设计者熟练掌握合成软件操作工具, 有效进行形态合成, 还需要有深厚的艺术创造功底。为打造国际化的影视巨作, 影视产业对新科技手段与创意艺术的结合, 在形式上丰富了电影创作的途径和形式, 成了当今影视产业必然发展。这样才能制作出如《哈里波特》《纳尼亚传奇》这样震撼的影视巨作。

三.构成形态创意的教学思路

综合上面的案例分析, 教学思路就非常清楚明了, 要想创意出更震撼的同构形态, 向大师靠近, 前提是打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基础:

首先是练好基本功。包括思维创意基础训练、观察能力训练与软件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教学中强调, 第一要学会认识与理解同构形态的真正含义, 从形态上进行整理、概括归纳等基础能力强化训练, 发现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关联点与相似点, 进行替换与组合;第二是从新的视角观察物体, 抛开形态本身的性质与意义, 看到它们的另一个隐含的层面, 利用形态本身表达新的意义, 让同构形态有“一形多义”;第三是设计与合成软件的技术学习与掌握。藉于传统广告与影视作品的形态构成的局限性, 有很多视觉形象无法用手绘表达, 在教学中强调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很有必要。平面广告设计需要的软件有Photoshop、CorelDraw、PageMaker、freehand、Illustrator等软件, 而影视立体图像制作与合成的软件需要掌握3dsmax、MAYA、softimage3D、XSIcinema4D、After Effects、Premiere、AEcombustion等。

其次是以某个项目为导向, 有目的性进行创意思维开发导引, 有的放矢。思维创意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训练课程, 除了专业基础课本身, 形态构成创意思维可植入到特定的项目课程中进行。平面广告招贴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经常借助同构图形这一强有力的手段, 形象生动地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念, 让受众在作品中得到感官刺激与心灵感受, 接收宣传的信息。广告也好, 影视作品也好, 大多数设计者利用人的情感触碰, 借用形态“一形多义”特性, 创意合成寓意深厚的同构形态, 使其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又包含着很深的目标意义。

再次是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古今很多的设计作品中, 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Rhythm&Hues他们本领再强, 没有其他影视制作团队的协助与配合, 《纳尼亚传奇》也不会那么红火, 他们的作品也只能是堆毫无价值的东西。

综上所述, 同构形态在广告招贴设计与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广泛性、发展性与对当今受众影响力, 将会促使高职院校对这一课程和重视与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了教学内容更能与社会需求贴近, 高职院校关于形态构成创意设计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与改进, 配合核心专业课程, 为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新人才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与联想[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 .

[2]罗鸿左剑虹.图形创意[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 (2)

创意教学初探 篇8

一、学生如何学会创意

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学会创新思维, 我们就要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 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大力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不代替学生思考, 不代替学生学习, 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让学生自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意就是把够多的点给串连起来, 就是创新思维。创意的四步骤: “假想、着手、跃进、实现”。

假想———先以脑力激荡搜集不同的假想。

着手———列表选出最珍贵、最重要的项目, 评估使假想变得确实可行。

跃进———把焦点放在关系上, 一个想法和其他想法如果关系越密切, 形成时就会越顺利。

实现———目的、手段都可创新, 实地去做。

在这四个阶段需要学生的主动思维, 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 才能很好地完成创意。如果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不能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那么创意的培养也就功亏一篑了,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创意教学。

二、教师如何开展创意教学

我们的创意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各科的知识体系为载体, 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 发展个性, 形成特长的目的。

创意教学法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做法, 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信息多边交流。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 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总结了一下几种教学模式以和其他同事共同探讨:

1. 角色扮演式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 ( 或广告) 中的人物, 用他们自己表达的方法, 将案例表演出来。这样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理解了案例并能够切实体会角色的意图, 有利于创造性的思考问题。

2. 讨论会式教学法。这种形式是在案例阐述完毕后进行。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组5 ~ 8人, 指定一个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题目, 给他们时间讨论, 然后要求各组提出报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从中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与方法。

3. 故事接龙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广告创意的课程中, 进行广告创意时可以采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法是, 让每位同学说出一段自己设置的广告情节, 再由下一位同学接下去讲, 直到把广告雏形阐述完毕。

4. 问答法。有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其一, 老师课前已将有关当日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 一题写一张纸条, 并编号) , 另外再制作签条, 放在大信封里, 让同学抽签抽到哪个号码, 他就要回答同一编号的问题。其二, 让同学自己写出与当堂课程有关的问题, 之后, 由老师编号, 再以相同的方式让他们回答问题。

5. 广告展示式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把自己创意好的广告或是认为经典的广告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在同学面前, 然后让其他同学说出与本堂课程相关的知识点, 这样起到启示的作用, 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教学效果会更好。

6.“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以解决问题中心,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 提出假设)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 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 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 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 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 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当然, 在具体实施该教学法时, 应注意下面几点:

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 是“顾问”。要导的好、导的妙, 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 更要“备人”。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 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 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崐进行。

2.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 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 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 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 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 发展创新思维。

3.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主动激活状态, 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必须注意两点: 1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 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2坚持学生活动互动性, 生生互动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地讲, 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独立思考和主动搜索, 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过程, 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创意作文教学设计 篇9

1.用学生所居住城市的视频为引导, 一方面, 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2.以学生自主讨论、片段练习、互相评改为主体, 构建学生自主型课堂;

3.运用视频多媒体和网络BBS进行直观教学, 促进学生交流, 扩大教学容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从平时较为熟知的事物及环境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作文创作及评改的方法, 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到作文创作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学生对所处地域文化的了解, 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物当中选取作文素材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作文创作及评改的方法。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但在写作方面相对来说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比如缺乏观察力、想象力。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课程。

五.教学过程: (2课时)

(一) 导语:

教师: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我们来练习画画好不好? (学生惊诧:作文课画画?) 我们用文字来给广州画一幅画。 (学生稍有领悟且跃跃欲试) 同学们, 生活在广州这么多年,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对广州了解了多少呢? (学生若有所思)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广州旅游宣传片”, 在看的过程中,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 找出其中让你最感兴趣或者最贴近你日常生活的部分, 然后我们一起在BBS上展开讨论。讨论完之后, 我们就来分组进行一场用文字“为广州画像”的比赛, 看哪一组画得好!画得好的有奖哦!

(二)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广州旅游宣传片”。

(三) 教师展示资料库, 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

(资料库主要分成四个板块:城市景观、生活琐屑、文化蕴含和情感世界。四个板块下面又分别涵盖相关的许多内容。 (如“城市景观”的资料库内, 有许多风景名胜的简介, 包含黄花岗烈士陵园、陈家祠、广州博物馆、莲花山、白云山等。“生活琐屑”中, 包含各种各样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事物, 如吃的饭馆、穿的衣店鞋店、住的旅馆等。) 学生通过浏览资料库, 找到自己喜欢的方面, 回忆生活实际, 然后大致确定自己的探讨方向。

(四) BBS讨论:

浏览完资料库后, 教师让同学们参考资料库的内容在BBS上对最贴近自己日常生活或者令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 如“广州小吃组”、“太极拳小组”、“陈家祠小组”、“珠江夜游小组”等, 并由小组负责人建立独立的帖子进行写作交流。

(五) 片段练习:

根据小组分配, 以小组名字为主题,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学生在BBS上进行作文片段的写作练习。以“陈家祠小组”为例, 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陈家祠”进行创作描写, 如陈家祠的景观环境、文化内涵、历史变迁、学生的旅游经历、周边人们的生活状况等等。

(六) 小组互相评改:

在片段练习之后, 教师布置任务:“让别人的作文换个样”。具体要求及步骤:

1. 各个小组互相评改对方的片段, 在评改的过程当中, 必须要运用到相关修辞和句式变换的方法;

2. 各小组将修改后的作文片段上传至BBS;

3. 各小组对评改后的作文片段进行对较;

4. 完成的学生可得BBS虚拟积分5分, 多改多得。

(七) 结语

经过刚才的“画像”练习, 相信大家都对我们所热爱的广州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一次课上, 我们学习了如何选取写作的素材, 如何评改作文等等的知识, 希望同学都能够记住并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有所运用, 最后, 希望同学们谨记:写作源于生活, 也来源于我们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 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观察、乐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变化。

(八) 布置作业

追求创意音乐教学 篇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富有创意和快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追求创新而快乐的课堂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秉承富有创意的,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同时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服务宗旨,一直努力探索并尝试着。以我执教的《唱响国歌》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和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国歌中的表现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做到以情带声地演唱。国歌本身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属于风格庄严肃穆的政治歌曲,如果采用单调的说教和反复练唱的教学方法,学生肯定索然无味,所以一节课反复练唱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每次练唱都必须带着目的不断提高要求。于是我安排整节课只唱三遍国歌,先请学生唱两遍,从歌声中寻找不足和差距,为后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进一步提炼升华进行准备。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国歌揭秘”的游戏活动,因为国歌本身就带有紧迫感和斗争风格,所以我设计的这个游戏也是具有军事战斗风格的。整个游戏活动分为五步,每前进一步都必须解决一个音乐要素问题。揭秘活动一:运用听辨法,感受号角音调、弱起的作用。揭秘活动二: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和休止符的作用。揭秘活动三:对比演唱,复习“上行”“下行”“平行”知识。揭秘活动四:认识三连音,感受其在歌曲中的作用。揭秘活动五:感受“前进!前进!前进!进!”的意义。当学生完成了这五步游戏体验,自然而然也就理解并掌握音乐要素在整首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完成了“国歌揭秘”活动后,我让学生再完整演唱国歌,比之前的演唱有明显进步,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快乐,教学效果也很好,这一切归于课前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可见追求创意和快乐并存的音乐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恰到好处地运用创意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是音乐新课程理念的有效体现,教师应善用创意为音乐教学添加亮点。

上一篇:信息员制度下一篇:优质多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