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

2024-05-24

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主要学习了电子报刊的设计,本课是第12课《有特色的创意排版》,学生主要学习利用自选图形对电子报刊进行排版,美化电子报刊。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一些操作比较熟悉,另外学生对电子报刊的设计这一学习内容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做

好示范,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没有困难。

教学目标:

1、了解创意排版的技巧。

2、掌握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以及图文配合技巧。

教学重点:

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使用自选图形进行创意排版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报刊主要由正文和插图组成,在排版时既要考虑到报刊的整体视觉、重心以及色彩的均衡,还要在版面设计过程中,为了创造出新颖别致的效果,我可可以将所掌握的排版知识巧妙地运用,使电子报刊在版面的整体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过造型设计的电子报刊,来感受它的魅力。

二、学习新课:

1、制作类似课本图 12-1 所示的花瓣并为其填充不同的颜色。

其方法如下: 第一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 选择一种形态。

第二步:绘制图形。拖动鼠标,图形大小满意时,松开鼠标即可。

第三步:旋转图形。选中图形,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图形四周出现绿色控点。在控点上拖动鼠标,把图形旋转到适当的角度,如图课本12-3 所示。

第四步: 设置图形的“填充效果”,双击图形,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 框,设置图形“填充效果”。

制作剩下的花瓣。分别为每瓣花瓣设置填充效果。结果如图 12-5 所示。

2、注意事项:

版面设计中,要积极开支脑筋,发挥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时创意比技巧更重要。

自选图形除了可以用来制作报刊的背景外,还可以用来设计制作各种间隔线,装饰图案等。在制作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整体视觉效果。

在创意自选图形上放置文字时,可以把之前制作的文本框放在自选图形 上。也可以在自选图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文字” 选项,再把文字放置到自选图形中。

三、练习

操作用自选图形为自己的电子报刊规划出有创意特色的版面。

第十二课 有创意的特色排版

教学设计

篇2: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

本次大赛的内容为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特色、风情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礼)品,以“英雄”品牌为商标的制笔文具用品,由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和上海轻工业工会联合会联合举办。上海市总工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为支持单位,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刘维亚原创设计策划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产品设计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为支持单位。

参赛对象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企业、院校教师参赛为专业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为学生组。凡热心于旅游商品、旅游纪念(礼)品创作设计的各地人士,包括企事业单位、院校、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学生、设计爱好者,均可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报名参赛。评审标准:创新性占30%(设计应为原创作品,结合上海旅游产业特色进行创新,具备新颖的构思和概念,充分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同时强调绿色与环保的理念);实用性占20%(设计要有实用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便于收纳和携带,符合旅游商品的属性和特征);审美性占20%(设计要符合美学形式法则,具备持久的美感和观赏性,并且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市场性占30%(设计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有较强的量产可行性,同时关注设计的市场可行性,成品的价格区间应符合旅游商品的行业属性)。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主办单位将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篇3:设计有创意性的作业

一、 温故而知新,注重积累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积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应该针对教材本身的特点,设计好作业,使课内的知识积累与课外的活动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积累是教学的一项重点,教师应多留一些这方面的作业。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教师在教学《山行》这首诗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杜牧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你们一定会背许多他写的诗,请你回家后准备一下,明天我们要在班里选出一个“背诗大王”,看谁背得多。这样做,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而且实现了认知的整合、类比,顺利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二、 形式要多样,体现创造性

单纯抄写这类书面作业是一种机械的劳动,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用脑思考的,又要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既要有语文活动,又要将语文学习与美术、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丰富联想,将所理解的、所想象的画出来,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们在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小节进行想象写话,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适应少儿心理,讲究趣味性

作业的设计也应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增强其趣味性。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小韵文所蕴含的儿童情境,我留了这样的一条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用纸壳做出自己所喜爱的图案套在脚上,第二天在雪地里创作自己喜爱的图画。学生兴趣浓厚,在制作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作业。

四、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实践性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十分重视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迁移训练题,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自选商场》一课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了很多商品,并在课后练习分类涂色中懂得了给商品分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了培养学生分类的实践能力,我留了这样的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把家里的商品分类写出来,看谁分得好、写得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语文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其语文能力。

五、 留选择性作业,实现自主性

指令性作业具有强迫性,学生往往被动地去完成它。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可以留一些选择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弹性大,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做,能力差些的学生可以少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教师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学完《画》这一课以后,课后有一项写反义词的练习,共有六组,在做完这项练习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你回家后认真观察,想一想,说一说,能找出几个就可以了,找得多的同学就奖,每说出五个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第二天学生们找来了很多反义词,有的学生能一口气说出40多对呢。这种非强制性的作业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应如何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还应在实践中多多思考,不断探索。

篇4: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

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的教学引导。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创意解读”和创意教学设计,是促成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揣摩名师课例,对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做了一番思考。

一、四两拨千斤

课文《郑成功》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无疑,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是本段教学的重点。不过,笔者在备课时考虑到,“慷慨激昂”这个词,感情色彩浓烈,理解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这句话。如果教学中仅仅关注这句话,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笔者仔细揣摩了这几段对话。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郑成功该不会不知道吧!)卫兵说:“是大海。”(这不是白问了吗?)“大海那边呢?”(郑成功真的不知道?)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表现出卫兵说话时的语气强烈,情感真挚。哦,明白了,郑成功一再追问,并非自己不知道,更不是明知故问,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身边的卫兵亲口说出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原来,郑成功不仅要让自己牢牢记住“宝岛台湾”,他还要让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他更要激起他身边每一位战士的斗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同仇敌忾,立志收复台湾。)

笔者抛出问题:“难道郑成功自己不知道宝岛台湾在哪里吗?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学生豁然开朗,从几句简单直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郑成功的良苦用心。紧接着,设计练习——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___________(谁)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答案丰富多彩:对自己说,对身边的卫兵说,对所有的战士说,对台湾人民说,对荷兰侵略者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

本案例先从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开始,引导学生琢磨出郑成功询问卫兵的真实用意,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无声胜有声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里面饱含着肖邦的满怀悲愤,老师和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以及老师埃斯内尔的谆谆嘱托。

备课时,笔者发现在这一感人至深的送别场景中,同学们咏唱了老师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老师埃斯内尔深情嘱托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并且送给他“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品读老师埃斯内尔的话语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了给肖邦送行,同学们咏唱了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老师深情地嘱咐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还赠送了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如果让你来写这一段,你认为该不该让肖邦说点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陷入沉思,继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达成共识——一句话也不能说。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肖邦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的,而他选择有着“薄薄的雾凇”的早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不辞而别,显然有他的苦衷,他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的“突然”出现,还唱了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送别曲,可以想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他,老师紧紧抓住他的手嘱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深情地赠送给他特殊的礼物,更是让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溢满眼眶”,一个“再”字,体现出肖邦一直在“忍”,而如今他已忍无可忍,可是他仍然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让自己的眼泪“夺眶而出”,所以他始终“忍着”。这时,他只能用动作回应老师的嘱托,“郑重地接过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疾驰而去”。

其实,此时此刻,肖邦的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一个“忍”字让他强压内心的情感,一言不發,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体现了他内心情感的真挚,体现了他坚毅而不服输的性格,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激活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有创意的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因文设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

课例一(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课堂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笔者点评】“改编成一部电影”,老师一个独具匠心的角色设置,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带着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特殊身份,每个学生的思维被瞬间激活,想象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画面。这个画面,正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后的自然延伸,学生完全经历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再造文本”的全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意阅读文本的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总之,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01.

篇5:有创意的特色排版教学设计

一、当前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的误区

误区一:立意高远,内容要让人深受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然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就怕作文,只好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诸如天降暴雨,妈妈送生病的儿女去医院;钓鱼时先是东奔西走,而后一心一意,终于钓到大鱼……问及原因,挺委屈,说身边哪来那么多“有意义”“让人深受感动”的事儿,没有,只有“现场直编”!

误区二: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充满文学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而不少老师对此认识不清,常常用优秀作文选、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小学阶段只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不可偏高,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

误区三:命题宽泛,能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实践证明,题目命的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

趣,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肤浅性的弱点,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常呈简单化和表面化,现在不少教师命题时不考虑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布置的题目往往过于宽泛,认为唯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标准,能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殊不知,过于宽泛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命题要具体、直白,这样才能使学生易懂、易写。

二、解决途径

1.巧妙构思,源于“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好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比较单调。我就在讲台上摆放了一只哈巴狗玩具,并煞有介事地说这是森林王国里的通讯狗,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想得丰富多彩,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尊重差异,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

学生千差万别,在指导写作时,我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1)学生自主命题,为学生拓展写作空间

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工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学生自主进度,为学生延长写作时间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自认为已经成型,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灵感迟迟不肯光顾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

(3)训练循序渐进,防止急功近利

密集型、重复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被有效地培养起来。

3.多赏识,做到“不拘一格作批注”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批改学生日记写评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近年来,特别是看了于永正老师的《一扇和学生心灵交流的窗户》后,我改写心语,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因为评价、诊断的干巴,缺乏情感因素而使得导向、激励功能起不了多少作用。而心语不同,它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和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毫不夸张地讲,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爱看老师写的心语,继而爱上写作的。

总之,只要我们立足自然,利用农村特殊的乡土地理、人文习俗,引导学生学会用笔描述生活,表达真情,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赏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会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篇6:走有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之路

其实,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寻找课堂教学的规律,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见模式则取,不顾实际,原样套入课堂,令人担忧。语文教学本是一个立体的空间,怎能用单一的模式去运作?课堂教学主客体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一种模式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在众多的模式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地生搬硬套,“模式”便成了“定式”、“套式”的代名词,这更是违背了模式探索者的初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坛,理应百花齐放。为提醒广大同仁慎待教学模式,远离课堂套式,创造灵活多样的课堂风格,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生搬硬套课堂模式只会消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对教学规律的背离。无论是对模式的借鉴还是创造,都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做到因材施教

过去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显然难以适用现代教学,北京、上海的中学适用的课堂模式就不一定适用于黄石的中学课堂,在重点中学适用的也不一定能用到普通中学里去。学习、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同,学生的知识状况也就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别,学习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就要因地制宜,怎能一“套”了事?

语文教学的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同是讲授《项链》一文,在一个学校完全可用所谓的讨论模式,而在另一学校另一班级就不能以讨论为主了,在那里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启发与提示。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充分满足其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欢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活动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程序,以期取得教学的最优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预设的标准形式,力图用现成的模式去指导教学的做法,都难免捉襟见肘,只能导致教学的封闭和僵化,不利于教与学呈良性循环的态势向前发展。

二、千篇一律只会抹杀教师独特的创造。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

有位青年教师在听杨艺芳老师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被其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于是,在他自己讲这一文时,便毫不犹豫地采用了所谓的朗读模式,而朗诵又不是他的长项,课堂上不仅没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反倒让学生昏昏欲睡,兴趣索然。我自己也曾听过不少的优质课,回来一模仿,感觉就完全变了味,不由感慨: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确实,教师的才识、学养有高下之分,能力、经验有强弱之别。因此,对不同的教师来说,要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就必须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选取能够适应自己教学需要的手段和方法。而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文本的多义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解读,在教学中更会突破任何“标准形式”的束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各有各的招数和拿手好戏,即使是同一个教师,也不会完全重复固定的教法。况且,课堂上时而闪现的灵感火花也会将模式、定式与套式一概烧毁。强求一律,让不同的教师都用一个套路去操作,无异于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三、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也违背了教育百花齐放的基本原则。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创和不可重复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也应当是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教法。惟其如此,才能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进而形成教坛上百花齐放的理想境界。

一篇《胡同文化》,有的授者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全文范读,震惊四座,他意在引导大家去把握汪曾祺这京派作家的语言风味;有的老师长于分析,重点把握胡同文化的特征与精义,板书设计精美,观者无不深受启发,他意在引导学生去咀嚼文化的内涵;有的老师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容量地展现北京胡同的全貌,整个课堂都弥漫着现代化的气息。也正是因为听到了风格迥异的课,学生才懂得必须用多种手段汲取丰富的知识,懂得要养成勤思善问的习惯,懂得一个学习者要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如今風行的教学模式,恰恰是将艺术变成技术,将个性化的劳动变成整齐划一的“正步训练”,这样的课堂何谈丰富多彩?又何来教育创新?消解个性,千篇一律,无疑会阻碍语文教学的正常发展。

在提倡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的今日,许多新奇的课堂模式为赶潮流,匆忙上马,闻者不问青红皂白,见模式便喝彩,这又更是推波助澜,助长了模式、套式之风的盛行。长此以往,语文课堂何处去寻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有关人际关系的论文下一篇: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