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功能

2024-05-09

塑造功能(精选九篇)

塑造功能 篇1

关键词:语文,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是众人皆知的,没有一个学科可以和语文相媲美,可以说语文是站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因为语文是知识的大融合, 是各种能力的基础,没有语言的发展和运用,就没有其他学科,可以说没有语文其他学科也是学不好的,学不精的,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 塑造了孩子们的健康人格。

下面简单谈一下如何塑造健康人格:

1利用语文的教育功能,塑造孩子们的健康人格

每一个孩子都要有较为流利的语言, 不能词不达意,对事物表述不清,这样影响对事物的理解,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 对事物的做法。也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在小学到大学的教材中学习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思想道德文化或深刻或浅显,有的文章有着强烈的思想教育性,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好的教材,叫孩子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或爱国热情,或是非观念, 或大的世界观,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一生的影响,是思想品德课教材无法替代和比拟的。所以我们的教师不可逃避的、负责任的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潜移默化的孩子们实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互相帮助、尊重科学等教育,借以达到对孩子们人格思想素质的塑造和提高的目的。

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奋不顾身,死而后已,死而无憾,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做出了惊人的壮举。像岳飞、文天祥、陆游、《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 激起民族万丈豪情、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炸点敌人的碉堡、黄继光、邱少云、王成,雷锋,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林秀贞都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对一些好人好事, 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的文章很多,如《七根火柴》中的对无名英雄赞美和弘扬,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是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很有益处,这些知识的学习效果不是我们教师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到的,可以叫我们的孩子们正确的方向,把握好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去探求生命的价值意义重大。

文学是人学,文风所能表达的就是作家或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我们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格榜样。 例如讲鲁迅的文章时学到的是弃医从文用有力的文学武器,怒其不争,哀其不奋, 拯救自己的国家,有着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主义之情。把这些榜样,不是的灌输到孩子们的心中,就会产生很大的正能量,作为孩子们的楷模,对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多有裨益。

2借助审美教育功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对孩子们健康品德形成的最佳方法,审美功能是外界的食物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智力因素的东西。这些非智力因素有着智力因素没有的教育功能。对世界的审美观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德行,应该是积极的。我们课本上有很多这样的优秀的好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要加以充分利用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老师要范读或朗读、描述或复述、运用多媒体等方式,以语文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把孩子们带入到优美的艺术境界,把握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关几篇写父爱母爱的文章我们把握好,要叫所有同学感受到或沉浸在爱的包围中,知道自己应该去关爱自己的亲人,甚至是身边的人。

人性美也是语文的教育点之一。好多的故事都是存在着好人好事的,是我们的教育材料之一。《一件小事》赞美的是勇于负责,正直无私;《散步》说的是扶老携幼; 《魂》表扬的是舍小利顾大局,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3亲身实践,在实际中塑造健康的人格

就是要孩子们不单单是学习美,还要积极地去创造美,在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汲取了别人的大量的思想的理论,方方面面的情感教育,还要加以吸收和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情操,成为自己的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一步形成稳定的性格品质。

所以我们要为孩子们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活动,提供给孩子们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实践的可能,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品质个性。课外活动要 “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 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 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塑造功能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 塑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让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意语文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小学语文不仅关系到以后语文学习的质量以及整个知识领域的教育质量,而且对学生以后如何做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抓住良好契机,实现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求知中健康成长。例如,在教学中,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涧物细无声”的教育。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向学生展示了桂林的美景,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集中讨论,理解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桂林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从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触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润物细无声”恰恰可以成为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语文教学就应该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学生。

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呼唤生命教育》一文写道:“生命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只有先热爱我们生活的空间和环境,才谈得上热爱生活和身边的人。通过不断给学生灌输“自然很美丽,世界真精彩,生活多美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保持乐观向上,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纠正脱离“轨道”的有偏差的学生。我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张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自卑心理很强,认为自己没有班上其他同学幸福。一方面,我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大胆做人,多与同学交流,交谈,让他明白:“朋友多了路好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让他明白:自卑是一种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有碍智力、才能的发展,有损身心健康,不利于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在班上动员同学们为他募捐,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张某同学被大家的爱心、热情所感动,下决心克服自己的缺点,愉快的接纳了自己,勇敢的向生活挑战。从此,张某同学旧貌换新颜,心情由郁闷变得开朗,寡言成为健谈,态度由冷漠变得热情,性格由孤独变得活泼。可见,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创造活泼的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教育学生端正思想,学会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三、寓情与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当代的小学生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人生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使他们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就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四、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生活是最大的语文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美丽的思想,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机会。如母亲节让学生学会感恩,教师节要求学生弘扬尊师重教精神,重阳节要求学生尊重孝顺老人等等;这一过程能使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我要求我的学生,看到自己身边有白色垃圾,要随手捡进垃圾桶;班上同学喝水的矿泉水瓶子,要收集起来去卖钱,交学校爱心社;教师节能自制卡片,写上对老师的祝福;父亲节、母亲节能对着自己的父母大声说上几句温馨的话语。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看看身边的美,多看看生活中的美,把我们的美丽思想真正转变为得体的行为。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塑造功能 篇3

一、人格及大学生健康人格

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西方所用“人格”一词, 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原指面具, 后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外在表现。心理学沿用了这个概念, 并用“Personality”指代人格。在心理学领域“人格”不单包括性格, 还包括信念、能力、心理、志趣、自我、气质, 是个体自我、本我、超我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个体区别与他独特的体系。人格通过个体的言行、性格、气质表露出来, 并决定个体应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大学是个体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 外在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化也开始形成。在这个时期由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问题。心理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个体施加影响, 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而道德规范和政治人格的教育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培育和完善。

对于健康人格的概念, 国内和国外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就笔者而言, 比较倾向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 他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 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 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为此, 他将健康的人格具体归纳成如下六个特点。 (1) 自我广延的能力 (cpadty for self extension) ;即人在社会中通过交往扩张自己的能力, 交往的范围广、爱好多、朋友多, 并且热心政治、关注社会。 (2) 健康交往的能力。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 但没有占有感, 无嫉妒心。有同情心, 他们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主要差别。 (3) 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 (自我承认) 。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 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 (4) 对待事物的客观性。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 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的意愿或消极或期待来看待事物。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处境。 (5) 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健康人格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他们也知道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我的区别。 (6) 有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 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 有一种主要的愿望。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的学者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准确研究和概括, 主要表现在:

1. 健康交往能力欠缺。

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淡漠, 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占有感, 不顾及他人感受, 明显的功利倾向和嫉妒心理, 不能容忍价值观和信念的差别。

2. 心理承受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面对逆境时主动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一种心理能力, 是一个个体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其生活遭遇密切相关, 家庭生活中的溺爱, 学校生活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 长期在家长、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面对在成长和独立生活过程中的挫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应对的经验, 不会合理的调控情绪。

3. 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

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迅速发展, 但尚未达到客观认识自己与环境阶段, 常常出现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面对未知事物时, 感情上倾向于主观判断, 不愿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在遭遇失败时不能客观分析原因, 主观将失败归咎于他人。

4. 人生观模糊, 价值观混乱。

大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但面对社会各种思潮和不良价值观,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 虽有理性认识但又难以抵抗其影响。

5. 社会责任感淡薄。

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以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对国家政治不关心, 对社会问题不思考;意识不到自己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主要表现在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追求自我的满足忽视对社会的贡献。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求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心理教育、德育、政治教育三个方面, 健康完善的人格也恰恰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所以当前应当确立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中心, 完成对大学生的德育和社会教化功能, 培育符合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素质人才。

1. 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包括完善学科、课程和教材建设。

首先, 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估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完善的良好契机, 通过以评促建, 提高对本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 在完善课程方面, 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 在高校规范开展四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 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 通过多样化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提高学生对于 (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5页) 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 关注政治的习惯。

再次, 深化课程改革的方案。大胆探索、突破陈规, 寻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提供多种社会实践的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爱听, 学生想听的课程。

2. 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优化人格教育的环境要素。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大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依存, 互相作用, 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环境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还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大学生对自我与环境的认知, 对学生气质、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学风、校风、教风、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等。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自发的、有意识的漫长过程, 对人格影响最长远、最持久。而其中的制度文化可引导学生纠正不良道德行为, 塑造良好的道德规范。

优化人格教育的环境要素, 就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打造优良的校风、学风,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创建合理、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塑造积极的校园文化、包括网络、媒体、社团, 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的校园精神环境。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如各种竞赛、演讲、观看讲座、专题报告等, 促进大学生人格向健康方向发展。

3.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机构。

建立适合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 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辅导, 是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方面选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实践工作者参加专业培训, 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测试技术, 利用他们经常参与学生活动的特点, 观察学生的心理脉搏和人格变化, 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各种心理不适, 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辅导, 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另一方面开展专题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意识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 引导他们进行健康交往和以积极的心态进入社会。

4. 进行专门培训, 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育主体队伍。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努力。目前多数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主要有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他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因此,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必须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 使他们成为一支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引导和激励学生, 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达到全面育人目的的专业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摘要: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个长期、复杂而缓慢的过程, 是各方面因素交互影响作用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 思想政治教育既承担着心理人格教化的功能, 也承担着与人格教化相关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功能, 处于核心指导地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塑造,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绍珍.当前我国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硕士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郭宁.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科技信息[J].2012 (2)

[3].于敢才.人格本位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08 (2)

学校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不应弱化 篇4

一、充分发挥学校在强化人格塑造方面的功能

健全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作用无疑举足轻重。当前我国的学校这方面的作用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令人深思的。

目前存在很多制约学校教育中人格塑造功能发挥的不利因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

首先应该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尽快确立人格塑造在各级教育中的地位。

本来,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健全人格的塑造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中国自古也非常重视人格的教育、培养。可是,今天的中国,从政府、学校、家庭到学生本人,真正注重理想人格培养的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究其原因,是学校教育在社会转型期无法抵挡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分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民容易产生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具体表现为六种倾向:物欲化倾向(重物质,轻精神)、粗俗化倾向(向原始、本能的方向复归)、冷漠化倾向(灵魂的瘫痪)、躁动化倾向(情绪化和非理性化)、无责任化倾向和浮夸虚假化倾向(经济功利性取向)。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我国社会也存在物欲化倾向、功利化倾向,这些倾向对学校教育造成很大冲击,使学校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日益弱化。

一方面,不少受教育者丧失发展健全人格的“价值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缺乏接受人格培养的需求和期望。

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功利化倾向表现在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很少有人去注意校长、老师在学生的人格培养方面做得怎样,这是目前升学基本上是以分数论英雄的必然结果。而大学生在人格塑造方面对学校和老师似乎也没多高的期求,因为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人格方面的健全与否都难以考核。正因为社会处处以对升学、对就业“有没有用、在多大程度上能派上用场”为标准来看待人格培养,结果导致很多人无法认识到人格的价值,缺乏主动接受人格塑造的内在诉求,对人格发展上的目标很不清晰,缺乏关怀。

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缺乏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激励,育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热情日趋消退。

本来,国民心态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被教育对象如何看待品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学校、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始终把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当作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伟大工程来抓。遗憾的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师似乎越来越难以把持住自己了,其中不少人身不由己随着社会潮流转,围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转:中小学校里比的是谁教的班级考试成绩高,故中小学老师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轻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里比的是谁的科研成果多,谁提职称早,上硕导、博导快,至于教书育人方面下的功夫大小反正没有可供评价的指标,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不构成对教师升迁的影响。

可见,目前健全人格的塑造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中没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们的观念领域、在学校及相关的制度框架中都未能确立起应有的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大声呼吁:对教师劳动的价值评价不能简单化、片面化,评价体系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引导鼓励完善师德师风、在教书育人方面不懈努力,而不仅仅在可量化的指标上展开恶性竞争,如所谓的科研成果多寡等。这样讲当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忽视科研工作,而是强调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其次,应该改变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把世界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德育的简单化倾向,建立道德教育的“大德育”体制,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

哲学家冯契先生在其《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一书中强调“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相统一”的重要性。他指出,“过去有一种提法:德育、智育、体育,好像世界观教育就是德育,甚至只是指政治思想教育,这是根本错误的。世界观教育不能够离开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统一地来贯彻世界观教育。把政治思想教育看作是唯一重要的,这样造就的人是片面的。”冯先生的这段话是发人深省的,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教育都存在把德育工作简单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过分把德育重任寄托在所谓的“德育课程”和“政治课老师”身上,好像只要能够保证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中学阶段开了若干门“政治科目”、大学阶段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有了保障,可以放心了。这是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

与此相关的另一种错误看法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教育好像只是“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一旦学生出了问题,往往只从学校有没有抓思想政治教育去检讨,这当然是不够的。道德教育以“课程化”来体现这一教育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本无可厚非,可是,道德教育的渗透性特点要求学校必须建立道德教育的“大德育”体制才能奏效,也就是说应该让国语、历史、地理、体育等等所有的课程都承担健康人格塑造的任务,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观念,同时,还应该重视“美育”,重视心理辅导,从而全面地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再次,应该坚持可行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懂、信、行相统一的原则,通过老师的教育、熏陶,真正使“理论”化为学生的“理想”,理想变成“信念”,信念变成“德性”,使一个人在学校教育阶段便为自身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的弊端,难以让学生在“信”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达不到让“理想在灵魂里生根”的效果。怎么办?笔者认为,第一,避免提超现实的过高要求,要让被教育者觉得“理可信”;第二,教育者本身要身体力行,让学生觉得“讲理的人也可信”;第三,可借鉴冯契先生提出的方法步骤,他说过“理论”化为“德性”要通过以下的过程:

第一步,为了使理论取得理想形态,就要使理智、意志和情感三者统一起来。

第二步,要进一步使理想成为信念。为此,必须付诸实践。

最后,乐于从事,习之既久,习惯就可以成为自然,真正形成自己的德性,这就是“习成而性与成”。

二、要致力营造有利于健全人格形成

的社会氛围

冯契先生指出:“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最有利于培养人?这就要求人们中间有一种爱和信任的关系。”苏联学者彼得.安德列认为:“人格是一种社会的创造,自我是通过人的心理与社会的合作塑造成的。”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连接、统一,必须从观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大力宣传道德凝聚力对社会组织的巩固的重要性,使社会成员坚信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要坚强的话,就需要一种道德力量,需要有爱和信任、公正和正义。

孙中山当年强调“人类进步在造就高尚人格”,“改革国家是要改造人心”,因此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把“心理建设”放在第一位,把“物质建设”放在第二位。今天,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的良好风气,逐步扶正抑邪,逐步控制物欲膨胀、急功近利的蔓延及其对健全人格塑造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同时,社会各部门要为师生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支持。

笔者曾多次指导学生三五成群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有的深入“城中村”直接观察和访问,有的到残疾人康复中心或敬老院边做义工边访谈,有的到下岗职工家中访问,有的甚至到监狱与犯人交谈……,结果发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触动很大,学生们的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很自然地在与弱势群体的接触中被激发、被强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定位、对自我的评价等,都很容易因参与了社会实践而改变,变得更加趋于合理、更加客观。因此,作为一个高校的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不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关起门来办教育是不行的。为此呼吁,社会各部门应该从提高国民素质的共同目标出发,大力支持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然,学校的大门也应该向社会各界人士敞开,社会各方面富有实践经验、具有高尚人格的领导、业务骨干也可以走进学校来,弥补专职教师的一些不足。

作为与学校教育直接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各级人事部门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在制定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体系和各种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种评估办法、每一项政策的导向作用,尽量避免把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视线过分吸引到几个容易量化的指标上,尽可能引导大家全面综合地去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学生、一名教师的优劣,使人们在做出评价、确定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的时候多些道德准则、审美情趣,少些功利盘算、急躁粗俗。

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将为社会成员个人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条件。

塑造功能 篇5

科马克·麦卡锡 (Cormac McCarthy) 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至今共创作了10部小说, 其代表作有《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路》等。麦卡锡的创作之路稳健而富于变化, 主要经历了3次文学风格的转变, 从南方哥特小说到西部小说再到末日小说, 每一种风格都游刃有余。评论者常把麦卡锡视作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后继者。

《路》是麦卡锡的第十部小说, 属于Post-Apocalyptic (末日小说) 类型, 发表于2006年, 并于2007年荣获普利策奖。麦卡锡在小说《路》中继续探讨生与死的议题, 并延续其一贯的文字风格, 语言凝练, 掷地有声。小说《路》讲述了世界末日背景下一对父子的求生之路。文学界已有不少关于《路》的研究, 却极少有学者从语言层面对《路》进行分析。因此, 为了探究麦卡锡如何塑造世界末日背景下的人物形象, 本文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对小说《路》进行及物性分析。

二、研究综述、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 研究综述

文学领域, 国外文学界主要从生态批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视角分析麦卡锡的作品。国内研究的热点主要是探究其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目前, 对于《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极少有人运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而运用及物性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已有四十年历史, 分析成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继Halliday于1971年首次运用及物性理论对小说《继承者》进行了分析之后, Short、Gallardo、Osisanwo都分别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有效的研究。

在国内, 及物性分析在语篇分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国内许多学者都成功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朱世昌, 黄国文, 王振华, 申丹) 。本文也试图运用及物性理论研究小说《路》, 探索及物性选择对人物塑造的重要作用。

2. 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三位一体, 并无先后、主次之分。

及物性系统 (transitivity) 主要体现的概念功能, 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统。及物性系统涉及动词词组表达出来的过程, 名词词组表达出来的过程的参加者, 以及副词、介词词组表达出来的过程所涉及的环境成分。及物性系统包含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

本文以小说《路》中的主人公为主要研究对象, 运用及物性理论分析小说《路》的及物性系统, 父子的生存状态将成为主要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选取涉及父子生存关键的片段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语料库软件UAM CorpusTool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分割和及物性标注。语料涉及小说《路》中9个片段, 字数为8402字, 涉及1369个过程。其中物质过程70.12%;心理过程6.21%, 关系过程11.03%, 行为过程5.62%, 言语过程3.51%, 存在过程3.51%。

三、小说《路》的及物性分析

Halliday把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定义为及物性系统中最主要的三大过程。通过UAM CorpusTool获取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三种过程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尤其是物质过程。在几种过程中, 物质过程更易于理解, 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 本文将围绕物质过程展开研究。

物质过程涉及的是“动作” (doing) 。物质过程可以分为两类:及物和不及物。不及物性物质过程只包含一个参与者, 即动作者 (Actor) 。及物性物质过程包含两个参与者, 动作者和目标 (Goal) 。发出动作的人或物被称为动作者, 受动作影响的人或物被称为目标。

所选语料涉及960个物质过程, 占所有过程的70.12%。在这960个物质过程中, 父亲作为动作者参与了621次物质过程, 儿子作为动作者参与了129次。连续性物质过程是小说《路》中最突出及物性特征, 见例1:

Inside were four new blades.He the old blade and it on the shelf and one of the new ones and the handle back together and retracted the blade and the cutter in his pocket.Then he the screwdriver and that in his pocket as well.

在这段文本中, 每个物质过程都是及物性的 (transitive) , 包含动作者以及目标。事实上, 父亲作为动作者, 在64.25%的情况下都会涉及另一个参与者, 即父亲行使了64.25%的及物性物质过程, 也称为有效 (effective) 物质过程。相比之下, 儿子作为动作者参与的物质过程中只有36.56%是有效物质过程。由此可见, 父亲和周围环境保持着更紧密的联系, 因为父亲行使的物质过程往往有效地作用于目标, 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通过例1表现出来的及物性特征, 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在末日环境下持续顽强的活动力。作者在这段描述中展现出的及物性选择表现了父亲对其他事物具有非凡的掌控力。父亲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不仅完成了大量有效的物质过程, 而且他倾向于采取如例1展示的续性物质过程:“took out”—“laid”—“put in”—“screwed”—“retracted”—“put”—“picked up”—“put”。同时, 这一系列的物质过程都有效地作用于目标。父亲公高效果断的行动力是父子二人在末日之路上寻求一丝生机的有力保障, 因为让儿子活下去是他唯一的生存动力。对于儿子而言, 父亲也是他心灵上的依靠。

例2:The boy clutched at his coat.

The boy (was) holding on to his hand.

The boy clung to him.

例2展示了儿子作为动作者所实施的部分物质过程。这些物质过程属于不及物性物质过程, 例2中的每个物质过程都只涉及一个参与者, 即小男孩自己。根据数据, 儿子实施的物质过程中只有36.56%是涉及目标的, 其余都如例2所示, 并不作用于其他参与者。因此, 儿子更倾向于实施不及物性物质过程, 他所实施的动作并没有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这个男孩还未建立起和新世界的有效联系。观察物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at his coat”, “to his hand”, “to him”,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儿子而言, 父亲是这个环境中最值得依靠的存在, 他常习惯性地拽着父亲的手或他的衣服。对于父亲而言, 儿子的依靠则是他的行动力之源。物质过程在父子二人身上的不同表现体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生存态度。然而, 在末日之路上, 不同的生存态度相互碰撞并形成互补, 为已经沦为废墟的世界点起希望之光。

四、结语

以上对小说《路》进行了及物性分析, 重点对比了小说中父子二人的物质过程。通过及物性对比,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说中父子在世界末日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及物性选择来塑造人物。对读者而言, 及物性分析也可以帮助捕捉到麦卡锡作品中的文学效果。

摘要: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以小说《路》中一对父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比他们参与的物质过程, 从而回答作者如何通过及物性选择塑造人物形象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说《路》,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及物性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London:Arnold, 2004.

[2]McCarthy, C.The road.New York:Vintage, 2006.

[3]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外语教学, 2002, (3) :34-37.

[5]申丹.及物性系统与深层象征意义———休斯《在路上》的文体学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 2006, (1) :4-10.

[6]王振华.“物质过程”的评价价值———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为例.外国语, 2004, (5) :41-47.

塑造功能 篇6

1)缘起和背景。审美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是人们认识、感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当人们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判别时,都体现了审美者对客观存在意义的个体判断。但对于不同的个体,客观物体带给他的感觉并不相同,这说明不同的个体在审美时具有“共通感”,那么这种“共通感”究竟是什么,它又对我们的审美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又当如何来认识这种“共通感”。在目前多元化信息的社会中,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建筑的哲学意义即建筑的伦理功能来进行分析,使得我们有全新的认识。2)概念的阐释。伦理功能的概念,不同于东方文化中“伦理纲常”的概念。日常所说的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也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而西方的“伦理”一词(Ethical)衍生于“精神气质”(ethos)的概念,而具体到某个体,即指他或她的性格、性情或者气质。建筑的伦理功能,按照美国建筑哲学理论家卡斯腾·哈里斯的理论,是指帮助建筑形成某种精神气质的任务,有别于我国传统的“伦理”概念。3)当下艺术审美维度的变革。艺术审美维度的塑造,就是基于不同影响因素下,旧事物消亡和注入新事物的过程。在重塑的过程里形成新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并补充原有的伦理功能。建筑也同样如此,无论在哪一地区,对于建筑判别的争论都从未停止过,甚至是新建成的建筑也会让人不屑一顾,反而是经历了岁月变迁的建筑更受人们青睐,成为国家或地区的标志和人类共同的财富。由此看来,建筑并不像时装等时尚用品一样具有短期的效应,而更取决于建筑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气质品格所决定的。

2 建筑审美维度的转化

1)建筑与艺术的审美。东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别在于体系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性格,这种性格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审美维度一定具有文化差异方面的特性。

2)建筑发展中的审美困境。审美的过程决定了其作为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不同的主体里都有不同的审美意识,正如“有1 000个读者就有1 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会按照较为主观的想法理解建筑。而当代审美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走向了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两者相互交融,互相织补,形成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3)旧工业建筑的审美。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起源于旧建筑的保护,事实上决定建筑是否具有保留价值的直接因素就是保留后与新建建筑价值的比较。随着不断有各种旧建筑被改造,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经常成为文化性场所,很多场所的改造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光怪陆离的高楼大厦上,而变得青睐于带有复古性质的事物上,而流行文化的导向性又从侧面引领了人们的行为导向。总之,人们对旧工业建筑的接受本质上在于对工业文化的认同。

3 对伦理功能的诠释——旧工业建筑再生审美维度的塑造

3.1 旧工业建筑审美的伦理功能

旧工业建筑是建筑美的一种折衷,在经历了岁月沧桑后具有的历史文化属性是不可以被复制和再生的。无论何种形式的创造,都是人类文化不同形式的客观反映,人们对它的尊重,就是对自己历史的尊重,对建筑独特精神品格的尊重。这种活动是把建筑的“个性”与“品质”传承下去。精神品格随时间不断发展,新的文化不断孕育产生,是对既有文化的补充,又是对其整体性的完善。

3.2 旧工业建筑审美维度的转变

1)时间维度。

产生于不同时期的作品由于时代主题不同,产品的精神品格、气息风貌也不尽相同。同时,时代精神为大众所创造,通过多种渠道在更多的文化受众中传播开来,人们的思想与外界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社会在进步,社会中的文化不断被更新,但并非所有大众都能迅速接触并接受最新的文化,随新鲜信息的补充不断完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便会受到“新”“旧”标准的多重制约。在空间中,每一种元素都对空间产生作用,旧工业建筑是新旧共生的产物,可容纳不同时期的符号,恰当的使用符合建筑性格的符号可以让原有陈旧的空间焕发出新的生机,打造出既有历史文化韵味,又富有当前时代气息的空间氛围。

2)空间维度。

空间的诞生应该建立在功能确定的基础上,而功能的确定则需要综合建筑辐射圈内的各项要求,不可脱离开地域性人文要素做没有道理的“个性化”创新。在地域风格方面,由于建筑所在的地区不同,其自身在形成期的空间、体量、建筑形式、风格特点上都会受到地域特点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地域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建筑风格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成熟深厚的体系,各种新型建筑的产生或多或少带有本土化的倾向,加之近来文化保护意识的普及与增强,许多风格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文化折衷,既能感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又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气息,使人感到亲近。

3)独特性维度。

旧工业建筑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工业设计会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为配合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各种工业产品建筑的原始空间形态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成就了多种建筑性格,建筑审美应该突出建筑原有的精神气质,并结合多元文化,重塑独有的精神气质。例如大体量的旧工业厂房,其结构为混凝土拱架与排架结构,形成内部宽敞无柱的高大空间,这种厂房多满足重型工业生产的需要,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可改造成具有高大空间要求的建筑,费用低且有实用价值。在空间塑造方面适合多种不同性质空间的搭接,将原有建筑的桁架进行组合,表现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给人以粗犷、豪迈之感。

4 旧工业建筑再生审美案例简析

4.1 建筑审美活动

建筑审美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审美反馈是一个重要环节,接受主体的鉴赏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创作,影响艺术形象的建构方式,为艺术增加价值的实现,同时投射了时代的审美意识,推动审美反思中的创作。

伴随着旧工业建筑的改造的开始,其审美活动相应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由于其行为属于新生活动,加之人们文化取向的差别,人们可能很难达成统一,建立一种不以个人主观好恶来左右、经得起验证的判断原则和标准,有助于引导公众的审美,创造出一种共通性的原则。

4.2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虽然从理论上讲,针对历史性建筑的现代化改造的本质是基于一种文化回归,是对工业文化基本精神的认同,但是工业时代钢铁厂的形象、氛围与城市公共艺术中心的形象、氛围一定是不同的,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让新的形象唤醒公众内心对于文化现象的认同,是本案外部空间重塑的关键。设计者从色彩、材料和细部入手,通过整体改造外部环境,使老厂房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有艺术魅力的公共空间活动场所。设计结合整个厂区固有色彩——红色,既蕴含了深渊的文化韵味,又让整体面貌富有朝气。改造后的整个厂区选用了醒目的红色来串联各种元素,随处可见的钢板和木格栅是红色的变奏,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

在厂房建筑实体上,设计者通过加建新入口和增加装饰标志等手段,使老厂房有了新的形象。红色沙龙入口简洁朴素,上部为灰黑色的钢结构梁悬挑式玻璃雨棚,整体为灰、红两色的入口与原厂房融为一体。而CICI俱乐部入口则以对比为特征,白色的钢结构通过点支撑构架构建成一体化的玻璃盒子,表皮的方格图案使玻璃盒子在消失和突显之间摇摆。大尺度、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引入使老厂房和新入口各自特征得到了强化。除了室外布置的雕塑展品、山墙正面和转角处的银灰色LOGO,一些室外细部的处理也使得老厂房增添了艺术气息。通过这些影响整体处理,不仅解决了技术问题,还丰富了老厂房的形态。

对于展览型建筑,室内空间不宜喧宾夺主,应该把展品放在最吸引眼球的地带。冷轧车间室内空间形态简洁大气,整体气氛稳重,浑然一体,原有肌理对于空间氛围的围合基本可以满足新空间的要求。而墙体对自然光线的截取程度正好符合展示功能的需要。

5 结语

旧工业建筑艺术审美维度永远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是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和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建筑审美过程并在过程中实现;有助于人和人之间的感性交流,从而达到一种人类健康的“共通感”。建筑创作的变革,从来都是以审美思维的变革为先导的,没有对建筑的审美思维惯性的超越,就不可能实现建筑创作的美学超越,人类要真正使得建筑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就必须与审美思维同步。因此,只有从思维理想延展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建筑艺术审美维度的本质,才能够把握美学真谛,把握建筑审美的本质。

摘要:通过引入建筑伦理功能的概念,归纳了影响旧工业建筑审美的因素,并强调审美维度转变的重要性,同时列举了相关实例进行佐证,为理解和把握建筑艺术审美维度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建筑伦理功能,审美维度,旧工业建筑,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的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塑造功能 篇7

流行音乐是与严肃的古典音乐相对的一种通俗性的音乐形式,由于其通俗易懂的歌词以及适合普罗大众欣赏能力的旋律而广受欢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演奏形式上通常以电声乐队为代表,歌词内容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唱法旋律上自由灵活、变化多样,尤其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宣泄,很多时候出现商业性大于艺术性的状况,颇受时代青年人的喜爱和追捧。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流行音乐的发展变迁史,会发现每个阶段的流行音乐都潜藏着时代的记忆和青年人的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是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觉醒复苏的时代,充满活力的流行歌曲逐渐取代革命歌曲而风靡全国。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大多数人具备了欣赏流行音乐的条件,加之国家对港台以及欧美一系列流行音乐的解禁,使青年人在感官上享受了流行歌曲带来的一场盛宴。影响最广泛、冲击最强烈的就是邓丽君的歌曲传入,打破了人民群众对豪情漫天的革命歌曲的欣赏习惯,全新的审美感受让大多数青年人敢于正视自己的个人情感,那些惆怅的、消沉的、失落的、企盼的微妙情感所绽放的独特魅力让一代青年人为之兴奋。八十年代是无法复制的黄金时代,是真正属于青年人的洋溢着激情力量,张扬着人性美好,传递着自由梦想的时代。与之相对应的,青年人的价值观念也是积极中夹带着伤感、豪壮中渗透着寂寞。可是,尽管极力表露个人情感的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面积市场,但表达爱国情感的流行歌曲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传唱至今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对青年人理想信念的抒发仍旧影响深远。因此,总体来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仍然是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里青年人的主流价值观念。

九十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呈现出多元的发展特征,整体表现为对主流力量的反叛,对崇高和权威的解构,对自我力量和价值的极度张扬等。在传唱港台和欧美流行音乐的同时,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走向原创化道路,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一代人的情感波动和价值取向,如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小芳》、《爱情鸟》、《同桌的你》成为大批青年人情感价值观的写照。在彰显个人风采时也陷入一种路途的迷茫。而到了新世纪,流行音乐完全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的规约,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很多热爱音乐并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走进人们的视野。无论是以网络媒介走红的歌手刀郎,还是通过大众选拔而脱颖而出的“超级女声”都为更多有音乐梦想的人展示了多样的路途。另类歌手周杰伦的出现给中国流行音乐歌坛吹送了一阵阵清凉之风,他所创作的带有中国本土化风格的歌曲《本草纲目》、《东风破》、《青花瓷》等,引起了青年人对本民族文化品格和爱国精神的共鸣。流行音乐历经三十几年的发展变迁清晰的记录了每一个时代大背景中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

那么,青年价值观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具备价值引导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根据流行音乐变迁状态所折射出的青年人价值观大体上表现为如下特点:一是集体性与个人性并存,即对世界已经有了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懂得运用外在媒介传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由于认识水平和人生经验有限又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二是理智与情感的并存,即青年人思维愈发活跃、思想逐渐深刻,懂得用理智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棘手问题,但是因为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建构期,很容易意气用事,情感鲜明,情绪易于冲动;三是理想与实际的并存,即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渴望和憧憬,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遇到现实问题又常常选择从个人利益出发,回避社会责任,重视个人情感和利益;四是集时代性、开放性与多元性于一体,即青年人往往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大时代的价值观念,但他们的价值观是开放而多元的状态。流行音乐能够将青年人的价值观清楚地折射出来,也是青年人对个人情感和价值形态的最佳表达方式。

二、流行音乐对塑造青年价值观发挥的作用

流行音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势必在流行过程中存在双面性特征。一方面,健康向上、充满积极思想的流行音乐能够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低俗趣味、充满消极思想的流行音乐则会对青年人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严重损害青年人的价值观。从流行音乐产生的这三十年发展史来看,流行音乐在社会思想的传递和社会价值的表达上一直占据先锋地位,能够最及时地表现社会问题,尤其社会转型期时人们的思想处于不稳定期,而青年人的价值观也正处于建构期,因此流行音乐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是难以预料之巨大。那么,在与青年人成长密切相关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这三观的形成上,流行音乐的塑造功能尤为重要。

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会引导和塑造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青年人在价值观建构期势必会深入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活着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还有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询问。流行音乐因其满足了大众的欣赏水平,风格偏于平民化,歌词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民间曲调等都成为青年人随意哼唱的音乐。流行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极大程度上表现了青年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感悟,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以及品行端正的歌手都会激励青年人不断追求美好人生理想。比如,曾经对一代青年人影响深远的流行音乐歌手周杰伦,在他的音乐中经常能够寻找到力量和勇气。“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稻香》)这是一首颇具典型意义的宣扬正能量的歌曲,也曾经鼓励很多青年人战胜挫折,重新鼓起生活的云帆。《让世界充满爱》、《我的未来不是梦》这样的流行音乐更是将爱、勇气、力量等传递给青年人。人只有在追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人的心灵要在这种力量的攫取中获得愉悦和安宁。青年人在价值观建构期就应该树立坚定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那些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来刺激感官,将能够完善人生价值观的力量深入到青年人的内心深处。

流行音乐除了能够引导青年人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以外,还能对培养青年人的道德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所谓道德价值观就是作为个体的社会人在处理社会道德情感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对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基本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流行音乐是最能反映生活实际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音乐的传唱过程中人的道德和情感将会被表现出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成长中的青年人。那些饱含意蕴和深情,有着优良的道德价值指向的流行音乐有利于青年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自我认知,并且在生活实际中指引他们及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如表现母爱的流行歌曲有beyond的《真的爱你》、阎维文的《母亲》、陈百强的《念亲恩》等,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以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形式展现出来,易于被青年人接受。“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歌词选自《真的爱你》)表达了母亲与孩子之间浓浓的爱和亲情,是青年人对母亲的最美歌颂。类似这样的歌曲不胜枚举,将书本上空洞的说教转换为艺术的言说,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这就对青年人道德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像汶川地震发生时网民创作的《人民心疼你》表达了对总理的爱戴和颂扬;2008年奥运会时期创作的《北京欢迎你》表达了中国人对世界体育盛事的热情等。这些流行音乐无论是表示灾难面前的顽强,还是国家大事面前的积极,甚至个人情感的苦涩,都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影响着他们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人在这些流行音乐的陪伴中逐渐学会约束自我,建立优良的道德价值观。

最后,流行音乐能够培养青年人独特的高品质的审美价值观,是对其欣赏水平和情操品格的熏陶。审美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能够体现出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情操修养。而音乐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得到情感的宣泄,最终提升人们的精神修养。青年人正处于思想活跃、价值观不稳定期,还没有形成比较高雅完善的审美价值观,不能对客观事物以及世间情理等做出正确的评判。因此,意境优美、旋律和谐、内容饱满的流行音乐可以为青年人带来无限的美感,增强其对事物的想象力,使其置身于美好情境中充分感受生命的曼妙与美好,如《万物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春暖花开》等。流行歌曲《春暖花开》唱到:“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如果你要一个微笑,我敞开火热的胸怀;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这首歌所营造的意境和爱意呼之欲出,将听者带到了一个有辽阔海洋、红色枫林、鸟语花香的怒放生命环境中,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只有充分感受到世界万物的美好,才能使人的行为变得高雅、柔软人的内心,使人富有同情心,摒弃假丑恶,崇尚真善美。如此健康的流行音乐无不在青年人价值观建构期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生活的情趣,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创造更多的美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当然,由于当下社会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流行音乐也存在很多粗制滥造之作,特别是网路环境中产生的良莠不齐的音乐,很大程度上给青年人的精神成长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带有情色意味的音乐、格调低俗的音乐、怪异暴力的音乐等,不但毒害了成长中的青年人,还玷污了音乐殿堂的艺术环境。因此,在看到流行音乐对青年人价值观建构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谨防那些低俗歌曲的对人精神世界的伤害。

三、流行音乐在塑造青年价值观过程中的实现路径

流行音乐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将每一个时期中国人的价值观都反映出来,对社会影响力度较大。为了更好地发挥流行音乐对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功能,应全面把握流行音乐的发展动向,积极宣传潜藏着积极健康价值观的流行音乐,充分调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形式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打好基础,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首先,应该从音乐作品的优劣入手,要大量创作那些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从而在根源上净化流行音乐市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品味的作品。因此,一定在大量创作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防止利益熏心的时代涌现出迎合市场环境而忽略审美意蕴的作品,这就要求音乐创作者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杜绝低俗音乐。比如,十几年前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在发掘新人时,难以避免地为了博得更多人的眼球,赢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创作出很多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当时还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年人冲击很大,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创作更多有利于青年人身心健康的流行音乐,才能在净化流行音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达到教育青年人的目的。这就需要那些有良知的音乐人扎根于生活,从生活实践中挖掘出积极向上的艺术内容,以此作品传播于世,润泽青年人的内心世界。

其次,还要加强青年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进行音乐审美观教育。音乐是一种审美体验,是更加偏重于个体接收的艺术形式,再美好的音乐如果听者水平有限,都会使音乐具备的艺术震撼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培养青年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显得迫在眉睫。针对当下音乐市场的鱼龙混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无法区分流行音乐的好坏,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基于这一事实,应该开设相关的音乐课程,特别是面向青年人开展音乐知识教育,将感性的了解上升为理性的认知,在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之光。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将固有的思想强加于青年人身上,应尊重每一个青年人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审美趣味,以青年人自身为主导进行音乐知识教育。在思想多元的当下,加强青年人的音乐审美观教育,不断提高青年人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对青年人价值观的建构乃至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塑造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

最后,要增强青年人对不健康流行音乐的抵抗能力。流行音乐逐渐以网络媒介被听众熟知,而青年人是网络的最大消费群体,对不健康的网络环境以及低俗的流行音乐缺乏应有的抵抗能力,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青年人提高对音乐质量优劣的辨别能力,抵抗低俗音乐的侵蚀。要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对青年人进行音乐知识教育,最终达到具备抵抗不健康流行音乐的能力。

四、结语

青年人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接受群体,流行音乐的优劣直接影响青年人的认知,特别是正处于价值观建构期的青年人,其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流行音乐所宣传的价值观的影响。从流行音乐产生的这三十年发展史来看,健康的流行音乐对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等都具有极强的塑造功能,引导着青年人形成正确、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塑造青年人的价值观,应该从流行音乐创作、音乐知识教育、抵抗消极流行音乐的能力等角度实现对青年人价值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占军.从新时期流行音乐发展看青年思想文化演变[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2]舒畅.流行音乐对高校“90后”大学生的影晌[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塑造功能 篇8

城市规划成果最终是要通过规划实践所检验。城市规划成果在编制过程中是否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整体性, 是顺利实施规划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除了从二维平面功能满足城市产业调整和城市合理发展规模所需的布局外, 是否可以从三维空间角度考虑和验证二维平面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及指标?这就给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城市规划是否能有机结合城市设计的问题。

1 对我国近二、三十年来城市规划及设计的回顾

1.1 三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建设量还不大,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而展开, 城市基本能延续原有的特点和风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深入,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和提高。面对大量建设项目, 我们的城市建设由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修规) 和建筑设计时随意性太大,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不能有效地撑控由宏观层面的规划指导微观层面的城市建设的各个项目。特别不能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有赏使用出让提出科学的控制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作了局部调整和补充, 引入了能衔接战略层面规划和操作层面规划的控规。由于它承上起下的作用极大地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 从而有序地配合土地有赏使用和指导修规、建筑设计及城市各个方面的建设, 也能较好地控制和保护城市的特色。

1.2 二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腾飞, 特别是市场经济建设平台的建立。面对“市场经济”、“依法行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空间艺术”、“城市特色”等关键词, 只从城市规划二维的角度去思考和解释过于单薄和浅析。因而不得不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 因为“市场经济”是城市设计提出的基础;城市设计是“依法行政”的需要;城市设计极其富有空间表现力的设计语言, 往往能成为管理者、设计人员和公众之间沟通的语言, 是“公众参与”的平台;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是体现“城市特色”和“空间艺术”的重要手段。

对于城市设计的定义、作用和内容以及层次已经有了许多版本的诠释。不管是宏观层面或微观层面的提法,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没有给予法定的地位, 仅作为一种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 特别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有效手段, 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过程和各个阶段。所以将城市设计拿入配合城市规划,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补充和支持;也可以理解对城市规划体系的改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城市设计实践活动。

2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阶段性

2.1 城市规划的阶段性

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 城市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即总体 (分区) 和详细 (控规、修规) 。城市总体 (分区) 规划是围绕调整城市产业这一中心任务而进行的确定城市性质、规模、道路骨架、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等为研究内容。而详细 (控制、修建) 规划是在解读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中的某一地段作深入细致的布置和科学合理的安排。

2.2 城市设计的阶段性

为了更好配合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也分为总体和局部两大类, 即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地段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基于总体城市规划, 梳理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形成城市规划的总体导引, 对各项局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调控依据和原则指导, 实现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局部地段城市设计是与具体建设项目和规划管理具有更加直接联系, 是实现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目标的具体步骤, 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和具体化的重要手段。

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最佳配合点和时序

城市设计既然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和各阶段, 那么两者之间必然有阶段性的配合点, 即总体阶段和局部阶段的配合点。为了两者研究的内容和理念能起到相互依存、互为支持而又不走弯路节省时间。配合放在哪个时段为最佳配合点?在大量实际规划编制工作中, 本人作了些探索和总结, 认为总体阶段和局部阶段两者的最佳配合点和时序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先后次序角色也不同, 有着一定的规律。

3.1 总体阶段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配合

在总体阶段, 城市总体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上层次规划, 围绕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布局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城市性质、规模、平面功能布局、道路骨架和发展方向等内容, 并能指导下位规划的成果。

而总体城市设计可以运用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一书中所提到的城市设计理念。宏观地运用“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建立一个清晰的城市总体空间框架, 并在这框架内形成一个个有逻辑关系较独立的局部城市设计课题。一方面作为指导局部城市设计的依据;另一方面将研究的内容和结果提供给总体规划, 为最终形成总体规划成果提供科学支持。

因而在总体阶段, 总体城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章节, 总体城市设计的介入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形成或规划大纲成果后为最佳结合点。两者的关系为城市总体规划先行一步, 总体城市设计更进, 并将用研究的内容检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整体性, 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不段检验和修正城市总体规划的合理性。

3.2 局部阶段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配合

3.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缺陷

在局部阶段, 城市规划是以控规和修规来表达的。控规需要在解读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 将城市用地从9大类细分到73小类。即在功能平面中作深入细致的布置, 对各地块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 以利于指导修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有序控制。但控规面对空间构成、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艺术和科学性指标以及城市特色等问题却无法回答。即在二维平面中无法完成三维空间的想象, 同时也缺少检验和反思功能平面布局的正确性。就是争对强制性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红线等也无法作出科学的答案。这样的控规既是完成和被批准, 也将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和实施中由于缺少科学性而被质疑。因此被要求修改或短期内重做也就不足为奇了。

3.2.2 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作用

局部地段城市设计是从特定的城市条件出发, 对局部地段的外部空间, 尤其是公共空间与环境进行整体优化的设计引导。它以城市中所有的物质要素为对象, 以精神要求为依托, 以整体和谐、宜人并充满活力为目标, 通过局部地段城市设计, 对影响城市整体或局部空间环境品质的诸多要素及组成部分的设计, 提出引导与控制, 以达到优化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 增强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提升城市的活力与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3.2.3 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配合及时序

如果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先行一步, 依据总体城市设计形成较宏观有逻辑关糸和独立的局部城市设计课题 (与本地段有关) 大框架下, 本着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再次运用城市设计五要素做争对性微观深入实际的研究和设计, 特别重点对公共空间 (城市入口、空港、码头、车站、街道、绿地、广场、滨水地带、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区域) 的研究和设计, 并将研究的内容和设计的方案结果反馈给控规, 用控规的语言和表格表达成指标、导则和图则, 从而弥补控规的缺陷和不足。那么这样的控规才是有实际意义的、科学的和有效的, 并在实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和城市建设实施中具有生命力。

因而这时段控规与局部地段城市设计的配合点应放在局部地段城市设计有了一个研究初步结果后, 将研究内容和结果反馈给控规, 作为控规构思的重要引导和依据之一。两者的关系为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先行一步, 并引导控规全面、科学地编制, 并提供合理的控制指标和导则。

4 城市公共空间应是控规、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关注的重点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为市民提供出行、购物、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 是城市中最具有生机和反映城市特色和风貌的公共开放空间。如城市入口、空港、车站、码头、主次干道、林荫大道、步行街、商业中心、公园、街头绿地、各类广场、滨水地带、学校及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它们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的各种活动及需求, 而且能反映城市和居民的精神和思想内含;反映城市文化修养和艺术特色, 它们在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因而城市公共空间区域及周边地段应是编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关注的重中之重的地段。

一些城市做了或准备做城市设计全复盖。笔者以为大可不必!既花钱又费时的事大可不必做。但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区域和周边地段即一定要做, 而且要专题研究和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重点设计。就象一盘棋金边银角占好了, 还怕草肚皮。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区域及周边地段, 局部地段城市设计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争对研究对象、建设项目和所处的自然环境, 充分运用轴线、空间、尺度、体量、界面、主次、序列、形式、组合、小品、绿化、轮廓线和色彩等城市设计手法, 定位、定性和定量地作合理安排。以达到路径和轴线明确并具有串联几个节点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景观;边界及界面完整而有节奏的进退、空间组合的艺术序列和轮廓线富于高低和层叠的变化;区域中肌理统一求变化, 并有空间次序;节点富于艳明的个性而又有相互联系;标志突现并有地方特色, 成为城市和区域的主要景观和参照物。

通过局部地段城市设计, 对各项目作了体量合理的安排和布局, 并充分考虑尺度的适宜和空间次序, 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该密的密、该疏的疏。这样科学地计算出指标, 并将研究和分析得出的内容和计算指标反馈给控规, 通过法定的方式表达成文本、图则和说明书。同时控规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区域及周边地段也起到加强控制的作用。

其它没做城市设计的区域在公共空间区域及周边地段的控制下, 遵循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也就能顺理成章地确定各类指标。

总之, 城市规划编制需要城市设计紧密的配合。在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没有给予法定的地位, 但它始终在探索和总结着对城市规划的配合, 对城市建设所起的作用, 指导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向着艺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今天更应该建立一种次序, 使城市在功能平面指导下发展的同时, 加强提升城市空间艺木水平和强调城市特色的理念。

摘要:本文从高速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即城市从功能平面控制走向空间艺术塑造的城市特色问题出发, 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配合, 寻找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两者的最佳配合点, 重点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局部地段城市设计有机配合的必要性。在控制城市有序发展的同时, 提升城市空间艺术形象和强调城市特色的理念。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有机配合,配合点,特色

参考文献

[1]寻找适合中国的城市设计——郑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论文、作品选集.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塑造功能 篇9

关键词:心理塑造;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其产生和形成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思的一种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逐渐向着专业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传授音乐技能,而成为一种心理塑造和心智培养的手段。

一、实施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1.音乐教育的本质

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情感、审美、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自由发展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诸多功用中,情感教育的方向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这在人的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情感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形式,囊括了社会、艺术、心理等各个层面,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美的感知体验,在人们的内心与外界之间架构了一座桥梁,使内外之间协调发展,最终塑造出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广阔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社会融合的能力。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音乐对人类情感世界塑造的结果,所以,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塑造,最终达到塑造人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所在。

2.音乐教育的功能

音乐的产生是源于实际的生活,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产物,其教育的功能当然也反映在精神和物质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这主要通过音符、旋律、节奏的学习欣赏来实现,通过训练来理解音乐的内涵进而欣赏音乐的美,最终实现审美水平的提高。这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责任。

其次,音乐教育的功用还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塑造方面。音乐有很多种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引起人不同的感官刺激,这些刺激最终会带动人不同的情绪变化,这就是一种心理的内在反馈。通过教育学习,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带动不同的心理反应,不仅能够健全人的心理素养,还能有目的地用一些风格的音乐来调节人的心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可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最后,音乐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音乐通过其在人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功用,在培养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以及综合的心理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音乐的心理素质培养

1.走向多元整合的心理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多元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教育而言,单一的学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多元整合已成为当下的教育指导理念。心理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立足实际整合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实施关联教育,多视角探寻心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归宿。

同时就音乐教育而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不能从单一的音乐视野谋求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一种能够发挥很好的心理教育功用的学科,音乐教育要充分结合心理学教育的革新成果,实现音乐教育向着培养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也能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心理学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心理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结合是促进教育多元化发

展的大势所在,也是培养有自由健全的心理素养的人才的关键

所在。

2.心理素质培养中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凭借着听觉的刺激更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于听众的心理变化更容易进行把握。同时音乐教育具有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可以通过单纯的歌唱进行表达,在舞台剧、舞蹈中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背景音乐融入影视作品中,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应用和表现都能使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方式得到发挥。音乐教学是课堂课外学习的结合,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人的健全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等技术发挥更加灵活的教育效果,不仅易于被大众喜爱,更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根植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的肥沃土壤,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教育方式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素质也大有裨益。

三、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实现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心理的塑造方面,音乐教育在培养情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现代教学中,根植生本理念,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使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基础所在。

同时,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独立性是一个人的优秀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不仅在音乐的

欣赏创作上保持独立,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将独立性引申到精神品格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以提高其自主性,完成独立的鉴赏和创作工作。独立精神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对于教学方式,要注重把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相互结合,

促进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的共同发展。首先音乐教育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同时根植生本理念,引導学生自主创作,深入实践,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方法的改变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教会学生尊重、分享、合作等意识,有效调整个人心理变化,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的有力武器。

通过上文论述,对在心理学视角下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的实现有了初步了解。音乐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发挥心理塑造功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入手,着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寻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有机共生的。通过相关的分析论述,充分论证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塑造的作用。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心理塑造要充分结合除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优势,尤其是音乐教育,两者的结合更要进一步的研究革新,使未来对学生的心理塑造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M].焦东建,董茱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张洪涛,张丽娟.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架构:重读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J].艺术研究,2008.

[3]黄曼.教育心理学的重构[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1.

[4]黎国坤.谈声乐教育心理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4).

[5]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J].音乐探索,2006(S1).

[6]王学松.歌唱心理学初探[J].剧作家,2009(1).

[7]崔景贵.转型与建构: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8]张志勇,梅朵.对声乐初学者的教育心理学初探[J].内江科技,2011(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塑造功能】相关文章:

人际功能理论视角下电影剧本《廊桥遗梦》中的人物塑造研究09-10

塑造环境塑造自我05-20

人格塑造04-23

塑造学生05-20

完美塑造05-01

情感塑造05-07

人物塑造05-11

性格塑造05-11

塑造方式05-30

形象塑造04-19

上一篇: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下一篇:运行模式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