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2023-02-26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减负增效总结

冷泉小学牛建宏

“减负增效”我觉得是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的一种优化,通过优化我们教育者的思想,到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使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做好奠基作用。在“减负增效”活动中,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尝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并取得一定效果。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地调动

学生从事学习活动首先就是学生学习的情趣,有了兴趣才有端正的态度,有了态度才有积极的行动。反之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学生学什么都是苦闷、压抑的,可想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压力大,而且学习效果也是不好的。所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科教学,爱上学习活动,学生才会自主能动的去学习,学习压力才减小,学习负担才变轻,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在广度、深度上下功夫,还要注重文章的温度,正如作家余华说的每次阅读都是一次百感交集的情感之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一次百感交集的情感之旅,只有学生有了在学习中有了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动,才会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田忌赛马》中学生认识了那位聪明的智者孙膑,《晏子使楚》中我们感受到晏子的勇敢与机智,《草原》一课我们知道了草原景美人更美。《小抄写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儿子„„这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都是打动人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恰当处理,学生不但可以得到大的收益,还可以激发学生再次阅读,再次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孩子积极学习,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前提。

二、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地培养

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中的积累中不断推进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少年若天性,习惯自养成,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降低无用的,重复的劳动。提高效率,从学生良好的学习吸光做起。

在语文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多,以中年级段为例。这些学习习惯是我们在专家的带领下梳理出来的。

1.良好的书写习惯。(整理错字集、错题集的习惯)。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字典、词典等)

3.预习的习惯。(自学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提出问题、重点批注、积累词句„„)

4.质疑问难的习惯。(课题、内容、景物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动作„„写法)

5.读书批注的习惯。(内容、主旨、写法、词、句„„)

6.课堂上善于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倾听、交流)

7.根据语文学习内容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补充资料的习惯。

8.有目的地大量阅读、积累的习惯。(积累、背诵)

9.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10.勤于动笔的习惯。(审题、列提纲、修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老师的工作做细做劳,长时间的坚持培养,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学生终生发展。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地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那学生就能自己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上首先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学习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减负增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顾课文内容是否讲完了,学生是否听明白了,而是要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也就是学生知道怎么学了,会学了,有自己的方法了。这里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指导。

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归纳方法。在课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方法,学生最后总结出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标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反复读,直到把这段话读明白为止,然后尝试解释词语,要做到语句通顺,最后把自己的解释带到原文中看看能不能读通。

学生总结的方法虽然不见得多么精巧,但是很实用。

当然总结出方法后还要让学生反复训练,最后形成自己的方法,这样学生在面对文中不太理解的词语是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时间长了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也会提高,而且还会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样在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方法要学生掌握,如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中心主旨的提取方法,文章的写法等等都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的方法,学生才能减轻自己学习的负担,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这些方法融入到孩子骨子里,也是对孩子终生发展有益处的。

四、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地训练

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课堂中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让学生把这些语文能力运用到具体的活动中去。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所以适当地开展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更加全面地锻炼。

例如在我在指导学生以“手”为主题进行习作的时候,我就把综合活动引入到课堂上来。

“手”单元“初显身手”板块中的要求是让“学生做翻绳游戏和打手影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动作,并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我是这样安排的: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手影游戏或者翻绳游戏。并能边做边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有趣的活动,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体会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班中展示。

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交流,然后老师选择小组代表在班级中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为后面发言做准备。

(3)练习说话。

观察后,学生对展示过程进行语言描述。教师可应激对学生语言中的词语进行提炼、板书。以翻绳动作为例:如,钩、挑、捏、转等词语。引导学生关注动作,更好的把过程说具体。

(4)完成积累卡。

活动后引导学生完成积累卡,要求学生把所观察的手影游戏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然后装饰自己的积累卡,可配图。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一堂课的时间学生由玩到说到写到画,在娱乐中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手的兴趣,感受手的灵巧,体会手的神奇,而且积累了语言,锻炼了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为他们后期的习作做好了准备。

通过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益,而且有趣,而且学生在活动过程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能力也由课堂迁移到了实践应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更适合学生持续发展。

以上为我在“减负增效”活动中的一些想法,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减负”要围绕兴趣、习惯、方法、能力等几方面下功夫,这样学生才能在减轻各项负担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学生才能够持续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篇:减负增效工作方案

道里区群力中心校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区教育局2011年上半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和“减负提质”为准绳,强化管理制度、跟进管理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通过加强校本教研、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纯真、活泼的阳光童年;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立“减负增效”有效机制

1、进一步跟进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构,为“减负

增效”工作的不断推进提供保障机制。

2、成立“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马长福

副组长:陈奎

成员:张淑晶李海鸥李雷王洪波

(二) 规范行为,达成共识

1、学校利用每周一的教师例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减负”

工作的有关文件,确立教师“减负不减质”的思想。

2、学校利用校园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素质教育观,取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的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潜心钻研教学业务,深刻领会《课标》精神与意图,努力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具体要求(1)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特点。(2)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3)精心上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4)精心批改作业和辅导“学有困难的学生”。(5)精心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

2、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途径,达到“减负增效”目的。具体做到:(1)认真学习各类理论书刊和各种先进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3)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积极推行高效课堂。

3、抓住“手拉手”活动有利契机,与安广小学、工程小学开展拜师结对活动。根据本学期的教师需求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四)落实常规,抓出时效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开足上齐每门课程,禁止随意调课、停课,确保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2、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严格控制每个学生的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平时布置作业要求做到“三不准”:(1)不准留惩罚性作业。(2)不准留过量作业及重复性作业。

(3)不准不批作业。

3.严格控制在校时间,留给学生自我发展空间

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在校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积极开展“音乐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举办全校性的艺术节大型集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校园读书平台,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开展各种读书汇报活动,通过征文、演讲、评比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为学生提供锻炼意志、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舞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继续抓好教学管理,构建有效课堂新模式。

实现教师提能,减负增效,教学有效的目标。一是发挥好教导处的引领作用,发挥好骨干、学科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发挥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了发扬民主,同伴互助,实现和谐发展,使

校园充满生命活力。三是激发教学管理的创新管理意识,进一步从管理上促进教学秩序,探寻提高成绩的新路子。重视精细化教学管理,继续实行听课、评课和推门听课制度,促使教师迅速成长;要求各教研组长反思本组的教学现状,强化平时的工作落实,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开展教研活动。

5、引导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充分利用时间,科学分配时间,从自身学习实际出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反思能力,学会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纠偏补缺,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自律、自立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 根本转变。

6、认真做好考评工作。本学期,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减少考试次数。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取消月考。5月初统一进行全校期中考试。周测、单元测,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安排。每次监测后及时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成绩排名次或变相排名。

总之,减负增效是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并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减负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天性、人性得以释放,全方面,多角度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增

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减负和增效既对立又统一,减负的目的是增效,增效离不开减负。要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促增值,就意味着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细节抓起,只要我们去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去探索,就一定能出实招,见成效。

减负增效工作方案

道里区群力中心校

2011.3

第三篇: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减负增效提质这项工作每个老师都在做,且都还做得不错。语

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只是把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努力践行“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理念。现将平时的工作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在备课上苦下功夫。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才能保证课堂效率。语文把个人备课这项预备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个人备课:自己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独立备课。教案中目标制定要明确,可检测;教学过程板块清晰,教法新颖,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的个性差异,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每一课时都要备练习,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提倡自编自拟,提高习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上完课后,要立即进行复备,记写课堂上新生成的闪光的亮点。

二、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合理利用有限的四十分钟,充分发挥分分秒秒的有效性,才能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了解学情,避免零起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对于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绝不会是零。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决不能以零作为起点。我们要求老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了解学情,或是布置预习作业,或是课前小练习、或是课前质疑,或是课前的师生交流,教师要根据学情,纵观整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设计教案,学生会的坚决不做无用功,学生有点糊涂的适当点拨,学生不解的要讲得透彻,练得到位。像今天的第一节语文课,学习的是一首词,这种文体在小学课本上并不多见,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也不是第一次见。在五年级时曾学过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对于词牌名和题目学生应有所了解,因此在课的开始,老师就没有再过多的去介绍文体常识,只是一问而过。就这首词本身而言,字面意思也不难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考虑到这个学情,没有逐字逐句的去讲解,而是给学生提供关键字的注解,让学生自学理解词的意思。这样处理就是依学定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提升学生的额认识和体会,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益要杜绝一讲到底,这并不是否定课堂讲解,我觉得课堂上不可能不讲,也必须要讲,只不过要控制讲的时间,要讲在难点,要点处,还要把讲和练相结合,讲一些学习、思考的方法,表达的技巧,通过练来检验老师讲和学生学的效果。前面讲到对于每一篇课文,集体备课时都要提炼出三个综合性的值得探究的大问题,每一篇课文都要设计出一个课内小练笔,这些就是课堂上要讲要练的内容。一节语文课上,必须要给学生动笔的时间,或是圈画词句做批注,或是展开想象写片断,也可是揣摩句式特点仿写句子等,只有在一个个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在陈老师的课上,她让学生展开想象描写具体的画面,给了学生足够的写作的时间,这一动笔的过程代替了繁琐的讲解,学生在想象描写中感受到词表现的意境美,体会到词人喜悦的心情,锤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一个班上三十九名学生,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老师都清楚地知道一个同学站起来读得声情并茂,绝不代表每一个同学都能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同学写的片段形象感人,这不说明每一位同学都能写得生动具体。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要关注后进同学,给每个同学实践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语文素养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课内作业,绝不拖堂。我们规定把《补充习题》作为课堂作业本,但并不统一要求全做,教师可以根据班上的学情适当的进行增减,可以减去一些机械的词语抄写,课文内容填充,增设一些综合性的探究作业和随堂练笔等。严格规定每节课留有十分钟作业时间,确保绝大部分同学在课内完成《补充习题》。教导处时常在下课前十分钟巡查,了解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三、家庭作业适量、精当

学校严格规定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三、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

五、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小时。要求教师在中午将作业抄写在黑板一侧,并注明作业预计时间,班主任统一协调,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提倡布置口头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实践性强周期长的作业,禁止布置大量机械重复和抄写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都由年级组长审核后交由校信通办公室发送给家长,对于作业时间不能按要求控制的教师,学校及时指出并指导教师精选精练,用心设计作业。要求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保证学生每天休息在时间9小时以上。

“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要各学科的协调平衡,只有统一思想认识,才能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我会不断求索,寻求更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轻松快乐地学习,都喜爱语文,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蓬勃发展。

第四篇:减负增效工作总结4

减负工作总结

一、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夯实“减负增效”工作基础。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杜绝教师“堤内损失堤外补”、变相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在升学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我校一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并保证互不挤占。为保证课程落实,学校坚持巡堂制度,坚决查处大小学科互占、空堂或放鸭子的行为。尤其在初三年级,多年来一直坚持足额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课并认真落实。我们认为,初三学生在紧张的毕业冲刺之时,体育、音乐、美术课既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以调节学生身心健康,消除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紧紧围绕市局“两严格、两减少、一严禁”减负增效工作要求,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从严格控制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书面作业量、考试次数、竞赛项目、违规办班补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减负要求。目前,我校学生到校时间是7:50,下午离校时间是17:20,学生每日在校用于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没超过7小时,每天保证了学生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具体安排见作息时间表;学生家庭作业总量1.5小时左右;各年级考试次数和科目均按要求执行,除期中、期末、九年级月调考外,学校不再组织其他考试;严格执行中学竞赛审批制度,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一律不参加;坚持对学生随机分班,没有违规办班、补课等行为。

我们认为,有了规范的办学行为,就为探求“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减负增效”工作机制。

学校紧紧围绕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阶段性工作重点,不断强化学校管理行为,增强服务意识,逐步探索了一条对我校适用的管理模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三类办公桌移动工程”,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进教师——学校干部参加教研组活动、教师集体备课和班主任活动;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及班主任队伍等两项工程建设,班级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更加精细和有效。强化日常监管,事前预案与及时反馈渠道通畅等措施,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保障。

我们认为,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的制度建设,就为探求“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三、开展丰富学生活动,完善“减负增效”工作过程。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操作、体验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合作学习、开拓视野、启迪知慧、激发求知欲。因此,我校将开展学科活动看作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并逐渐完善学科活动内容并使之系列化、常规化。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认为,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学科活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不唯学、不唯分数,才能确保“减负增效”工作进程的顺利推进。

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落实“减负增效”工作效果。 教师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力量。只有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真正落实减负增效工作效果。我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教师业务方面,我们一抓学习培训,二抓研究提高,三抓评优树先。

学习培训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观摩、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

总之,我们中学将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继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以创新为前提,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育人为根本,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系统,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学校发展为学生追求、家长信赖、社会推崇、领导放心的市级示范学校,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出更有益的经验。

2013年6月

减负工作总结

2013年6月 岭下镇中学

第五篇:美术课堂“减负增效”个人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应该是追求有效、高效的教与学。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创造最佳教学效果,应是我们不懈地追求。面对推陈出新、不断涌现的良方佳策,不要指望将其全部拥有,用过多的手段和活动将课堂填得满满当当,这样只会导致美术教育的“虚胖”和过度。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一个“度”,让课堂教学“适度精彩”,防止课改方向“过左”或“过右”。才可能更好地拥有最佳的收获,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下面将平时观察到的若干过度现象加以分析研究,以寻求“适度”。

一、整合过滥,偏离学科本位。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美术课程标准》有了“综合、探索”领域后,经常可以看到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整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许多教师为了体现这一新理念,动不动就在美术课上用大量的时间安排跳舞、唱歌等“非学科因素”,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语文、思品、科学、音乐等其它课。殊不知,不恰当的“整合”,会失去美术课本来的学科特色,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如,一堂以“春天”为题的绘画课,教师往往会介绍与春天有关的文学素材,在诗歌、散文、词汇上大做文章,也会在课堂上教学生唱一些有关春天的歌曲,甚至还会讲授许多在春天发生的动植物知识和自然现象等等。也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对于“春天”的美术课内容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引导和扩散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对春天发生正面的兴趣。但是,当这些环节完成之后,老师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一些绘画作品,然后就说:“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这话说完,一堂美术课的讲授就算完成了。象这样的整合,更象是一堂文学欣赏课或是一堂科学课,虽然看起来他把文学、音乐、科学和美术整合了,但并没有在教学环节中真正涉及到美术本身,缺乏对春天色彩的的认识,对春天景色描绘的指导,严重脱离了美术课本质。许多教师认为,只要通过很多话题“带出了美术”,就算是讲授了美术。我们说,让学生在“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是要教给学生怎样通过视觉艺术去观察、记录、描述和表现“春天”。这里,对“春天”的兴趣并不等于是对“美术”的兴趣,“广泛的文化情景”不是美术本身,只是认识美术原理的一种手段,而美术本身的认知才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说这堂课已经偏离了作为美术课的基本意义。

二、合作频繁,重形式轻实效。

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互动,也重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随着课改的深入,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美术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两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还有,有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一味追求形似而非神似,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和合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合作的途径与方法,适度地开展合作学习。

美术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学习的进展情况,要揣摩他们的认知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适时的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组织他们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么样做,不该怎样做,要有针对性,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三、媒材滥用,片面迷信多媒体。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一是传递大量的图片信息;二是利用音响、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创设动人的艺术情境和氛围;三是插入视频图像资料,展示动画特效,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等。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如果我们不能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手段而手段,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师基本功得不到展示。美术教师过多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必要的技巧演示步骤和制作过程就会被一张张冷冰冰的画面所取代;就会忽视美术课不仅需要大量的范画赏析,还需要教师对绘画、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这一特性。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教师选择在学生进行创作时不断播放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作品,这些画面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或分散学生的注意,是不符合学习者心理要求的。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电脑当作一种“高级板书演示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地方评价一堂美术课的优劣,把教师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一项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操作,而不管运用得是否适时、适量、适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片面、浮浅理解,给美术教师形成一种误导: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如果哪位美术教师不会运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则是一件怪事。由于过多依赖多媒体,使美术教师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一节课下来,原先在黑板上漂亮的粉笔字板书没有了,精彩的范画也不画了。这样一来,不但掩盖了教师美术基本功的不足,而且不利于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由于过多地采用“电灌”,使教师对问题引领与讲解的意识逐渐缺失;过多的人机对话,使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还有一些美术教师整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出现了课堂上仅仅是一些资料堆砌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看似热热闹闹一堂课,又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动画,但学习的目标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学生也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又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展评花俏,求面不求质。

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经常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新一轮的课改呼唤有“质”感的评价,面对形形色色的评价方式,要自醒。不要一味追求评价的外在形式,过度追求“外在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实有效,所以需要“瘦身”。怎样的评价方式更适合被评价者?从哪个角度评价对被评价者更有价值?只有适时适度地开展适合个性发展的评价,才是有效的。

1、过“滥”的表扬

新课程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更多的视角用来关注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赞赏、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们充分注意了评价语言、方式的多样性,于是美术课堂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眼光真锐利”、“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说得太好了”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竟然每个发言的学生都得到了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赞赏。在课堂上教师进行评价表扬的频率明显过高,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发言。再细看,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学生的回答也不至于反映出学生的“真聪明”、“真棒”。这样过“滥”的赞赏,甚至还有明知道学生画得不对不好,教师也会给予赞赏:“很好,不错。”如此种种,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盲目乐观。同时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也会对这样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产生反感,影响他们的学习。

2、过“花”的形式

从以前单一的教师点评,到现在铺天盖地画展式展评、T台表演秀、模拟评奖、交换义卖等形形色色的展评形式,似乎在美术老师的眼中,似乎把表演式、评奖式的展示和鼓励被当作区分好课的一个标准。似乎只有热热闹闹的展示收场就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有收获的。其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难得一次的表演能激发热情和共鸣,但次次如此,便会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达不到最终展评的目的。作品通过课堂上的评价反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还要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 时得到 老师、同学的建议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社区服务中心调研报告下一篇:社区公推直选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