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2024-05-06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精选九篇)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1

资料与方法

2011-2013年收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 设为观察组, 其中冠心病84例, 高血压心脏病16例。男78例, 女22例;年龄60~74岁, 其平均年龄 (65.2±5.1) 岁。患者临床表现和Framingham关于心力衰竭相关诊断内容相符合。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 具体如下:Ⅱ级23例, Ⅲ级50例, Ⅳ级27例。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常人100例, 设为对照组。本次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本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 排除存在脑、肾、心疾病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仪器, 2.5MHz探头, 主要观察以下指标:房室腔结构、大小、各个瓣膜的反流程度, 左室短轴缩短率 (FS)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本次研究肱动脉舒张功能检测使用同型超声心动图仪器, 7.0 MHz线形探头。观察组治疗前还有治疗后进行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 治疗结束后24 h再进行检测。两组受试者保持仰卧姿势, 右侧上肢向外展15°后在其肘上2~5 cm的位置进行肱动脉超声显像。记录其肢体导联心电图并测算舒张末期其肱动脉基础内经, 取3次平均值。之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 在靶动脉远端放置血压计袖带并进行充气加压, 4 min后放气并在60~90 s内检测患者肱动脉内径。检测完成后休息10 min然后嘱咐患者舌下含服剂量0.5 mg的硝酸甘油, 4 min后对其血管内径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超声探头保持位置固定, 对同一个位置进行测量。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表示:反应性充血时内经舒张百分比 (F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表示:含硝酸甘油后内经舒张百分比 (NMD) 。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 观察组血流介导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明显降低, 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心功能越差则其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下降程度越明显, 见表1。

讨论

血管内皮存在位置主要是血管壁和血液之间的界面, 各种理化因子能够对其直接产生刺激, 另一方面, 内皮细胞具有高代谢和多功能的特点, 对刺激有极高的敏感性, 因此容易受到损伤。活性氧本身具有极高的氧化能力, 和细胞膜还有亚细胞膜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出现氧化反应, 对细胞造成损伤最终引发细胞结构还有功能出现异常。

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比较复杂, 有学者认为[2], 发病时患者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使得血管壁剪切应力有所下降, 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明显减少进而导致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正常功能被破坏, 这可能是心力衰竭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出现异常以及血管张力明显升高的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后缓激肽的分解速度会加快, 这也会引发内皮功能受到损伤。

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后冠状动脉的阻力会有所提高导致冠脉血流量明显减少, 外周血管无论是顺应性还是扩张性均发生异常, 心脏后负荷加重后心肌缺血程度有所增加, 并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不断加重患者心衰程度。在心衰的发病过程中, 可能内皮功能障碍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皮功能发生障碍会对血管细胞修复产生明显影响, 内皮功能如果正常那么生长抑制的效果相对于生长促进要明显很多, 但如内皮功能出现障碍, 促生长因子会占据优势并导致血管壁发生重构情况, 最终改变人体的血管结构。内皮功能不全导致心衰程度加重和多种机制存在联系, 比较明显的是心脏后负荷增加、动脉硬化损伤加重以及冠脉灌注减少, 使得外周血管发生重塑, 使得骨骼肌自身的血流储备被限制, 对心肌的结构还有功能发生长时间影响, 可见对心衰的治疗初级目标可定为内皮功能不全的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 心功能不同分级的患者, 其FMD指数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而随着心衰程度的严重, 患者内皮功能损伤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3]。该结果提示了心衰患者在不同程度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情况, 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其内皮功能受损状况也会相应严重。对老年人存在内皮功能障碍的应该积极改善, 可有效防止心力衰竭出现。

参考文献

[1]孙大勇, 朱平先, 黎明, 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心脏杂志, 2013, 11 (1) :215-126.

[2]张赛丹, 全勇, 周宏研, 等.慢性心力衰竭与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 2012, 18 (10) :112-113.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2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皮素;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20-03

Observation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overlap syndrome

CAO Juan1  WANG Bin1  ZHANG Xiuwei2  ZHANG Xilong3

1.Department of Gerontology Medicine,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 Affiliated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23,China; 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Jiangning Hospital Affiliated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verlap syndrome,i.e,coexis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the elderly. Mehteds 81 elderl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NC group,n=22),COPD group(n=19),obstructive sleep apnea group(n=21),and OS group(n=21).The age,gender,body mass index were marched among the four groups The changes of plasma nitricoxide and endothelin-1,rate of NO/ET-1 and the polysomnographic parameters including apnea hypopnea index(AHI),mean and minimal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meanSpO2 and mini SpO2),time for SpO2<90%/total sleep time(T90)were compared among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 of plasma endothelin-1(ET-1) was the lowest in NC group but the highest in OS group(P <0.05),while the level of plasma NO was the highest in NC group and the lowest in OS group(P <0.05).Compared with NC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laasma ET-1 levels but decrease in plasma NO level and NO/ET-1 (P<0.05) in both COPD group and OSAS group.Such a change was more prominent in OS group (P <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sma NO,ET-1 levels and NO/ET-1 between COPD and OSAS group(P >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HI was detected between OSAS group and OS group,as well as between NC group and COPD group(P>0.05).However, the AHI in both OSAS group and O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C and COPD group(P<0.01). Comparison between OS group and OSAS group demontrated a further devrease in minimal SpO2 (P <0.01) and higher T90 in OS group(P <0.01).Conclus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damage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elderly with OS and was more severe than that in the elderly with either COPD or OSAS.Such a pathological chang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remarkable and longer hypoxiemia during sleep in OS patients.

[Key words] Overlap syndrome;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Endothelin;Nitricoxyd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综合征(OSAS)[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称为重叠综合征(OS)[3]。近年来,OS对机体的危

害正在受到重视,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S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其病理生理改变较单纯OSAS或COPD更为严重,OS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异常往往是这些合并症发生的基础,而且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反过来会通过多种机制促进OS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比较各实验组人群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OS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及特点,并推测可能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3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正常对照组由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提供。入选的81例被检测的老年患者按诊断结果被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22)、COPD组(n=18)、OSAS组(n=20)和OS组(n=21),4组的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入选者年龄均>65岁。入选者本人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为:①已接受针对OSAS治疗的患者;②有其他心脑血管、肝肾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④精神异常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OSAS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统一标准,以符合睡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呼吸暂停事件以阻塞性为主,且伴Epworth嗜睡评分(ESS)≥9诊断为OSAS。

1.2.2 COPD诊断标准 COPD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80%预计值,且FEV1/FEV<70%。

1.2.3 OS诊断标准 同时具备COPD和OSAS的诊断标准者则可确诊为OS。

1.3 多导睡眠图(PSG)检查

在睡眠呼吸实验室进行7 h PSG监测,获取睡眠状态相关指标包括:平均脉氧饱和度和最低脉氧饱和度、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微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rI),以上指标均经过计算机自动计算分析及人工校正。

1.4 血样本检测

1.4.1 血浆ET-1的测定 于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2 mL,注入含7.5% EDTA-Na2 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混匀,用TLL-C台式冷冻离心机低温离心(4 ℃,3 000 r/min,15 min),分离血浆,放入液氮保存备测。测定采用放免法,内皮素放射免疫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2 血浆NO的测定 于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mL,置于干燥试管,常温离心(3 000 r/min,10 min),分离血清,放入液氮保存备测,测定采用比色法,选择波长546 nm,读取吸光度,NO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用()表示,4组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情况及PSG主要参数比较(表1)

2.2  各组血浆ET-1、NO含量及NO/ET比值比较(表2)

3 讨论

血管内皮已渐被证明是个十分活跃的代谢及内分泌器官,在感受血流压力变化、炎性信号、循环中激素水平的同时,还可调节血管舒缩、细胞黏附、抗凝、抗血栓、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ET-1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多肽,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内皮细胞分泌的最强、作用时间最长的内源性血管收缩因子。老年OS患者在睡眠中,由于上气道的塌陷,引起较长时间呼吸停顿、通气不足,继而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在清醒时主要由于通气不足,患者仍处于低氧状态,导致患者处于持续缺氧状态。缺氧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收缩,也可破坏内皮细胞多种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正常表达和分泌,OS患者长期缺氧/复氧,导致氧自由基增多而造成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的损伤,引起一系列细胞因子释放。因反复的低氧血症抑制血管内皮的NO合成酶,使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舒张因子NO减少,血中ET-1浓度升高和NO浓度下降,导致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加重缺氧,老年OS患者缺氧程度更重,可能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通过对老年OS患者与老年单纯OSAS和老年单纯COPD患者血浆ET-1和NO及NO/ET-1比值的比较,证实老年OS患者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更加严重。

OSA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之一,OSAS患者在睡眠中,由于上气道的塌陷,引起较长时间呼吸停顿、通气不足,继而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多系统功能损害,是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5]。研究表明:OSH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COPD也是一种常见、慢性进行性、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1985年Flenley首先提出了将OSAS合并COPD称为“重叠综合征”的概念,并认为重叠综合征患者较单纯OSAS或COPD患者表现更为严重[6-7]。研究发现COPD与OSAS合并存在的概率相当高,约10%的OSAS患者合并COPD,COPD患者中有30%~40%合并OSAS[8]。而老年COPD患者发生OSAS的概率更高。上气道顺应性及肌张力减弱是老年的特有危险因素,随着老龄化,上气道的内径逐渐减小;对气道扩张起关键作用的颏舌肌上气道肌肉及膈肌中的琥珀酸脱氢酶的密度减低,这些肌肉中的Ⅱa类纤维递减,Ⅱb类纤维递增,使得上气道肌肉的张力和耐力减弱,软腭组织的弹性也减弱,老年人觉醒指数增加,容易导致周期性呼吸从而发展为睡眠呼吸紊乱,从而导致较一般成年患者更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实验表明老年OS患者的AHI、持续时间、低氧血症程度均大于单纯COPD和OSAS患者,两者并存时较单纯OSAS或COPD有更严重的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

OS患者发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但近来的研究提示,OS反复发生与呼吸暂停低氧事件有关,与临床上低氧/再灌注损伤相似,它可启动氧化应激反应,使对氧化还原敏感的一些基因通过对某些蛋白产物(如ET、黏附分子等)的活化增强而高表达;黏附分子可促进OS患者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黏附,并使NO的生物活性减低,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和功能障碍。老年OS患者使得低氧状态进一步加重,使得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进一步恶化。

本实验发现老年OS患者NO显著降低,ET-1显著增高,NO/ET-1比值下降提示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存在,也从而证实了老年OS患者较单纯老年OSAS和单纯老年COP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损伤更为显著,进一步证实缺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的损伤是老年OS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研究显示老年OS患者存在血管細胞功能损伤,其程度较单纯COPD及单纯OSAS更加严重,可能与睡眠期缺氧更明显和缺氧时间更长有关,提示改善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应该成为防治老年OS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task force.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in adults: recommendations for syndrom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n clinical research[J].Sleep,1999,22:667-68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3] Lee R,Mcnicholas WT.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J].Curr Opin Pulm Med,2011,17:79-83.

[4] Bagai K.Obstructive sleep apnea,stroke,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Neurologist, 2010,16:329-339.

[5] Green DE,Schulman DA.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0,12:342-354.

[6] Ayappa I,Berger KI,Norman RG,et al.Hypercapnia and ventilatory periodicity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112-1115.

[7] Cofta S,Wysocka E,Michalak S,et al.Endothelium-derived markers and antioxidant status in the blood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males[J]. Eur J Med Res,2009,4:49-52.

[8] Yun CH,Jung KH,Chu K,et al.Increased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J Clin Neurol,2010,6:89-98.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患者系2009年6月~2011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内科住院或血管专科门诊病人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60~85岁。冠心病诊断符合WHO标准[5]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绞痛诊断按2007年我国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本组78例均属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6),属I~III级患者,病程1个月~9.5年。全组患者均进行病史询问、体检,并作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等。对于伴有下列情况者均不入选:(1)急性心肌梗死近期(1个月内);(2)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3)有主动脉办关闭不全;(4)未被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5)除早搏外,尚有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入选78例患者按预先编号及数字表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39例)与常规治疗组(3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心绞痛分级,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以常规药物治疗,内服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美托洛尔每日2次,每次12.5mg,硝酸异山梨酯每日3次,每次10mg,普伐他汀每晚20mg。两组药物及疗程均相同。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反搏组加用体外反搏治疗。体外反搏装置为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机。按反搏室制定的《体外反搏操作常规》进行,每天1次,每次1小时,每周5天(星期六、日除外),连续反搏12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方法

患者每周来专科门诊随访1~2次,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详细纪录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部位、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率及血压。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及舌下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的内径变化率,即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od-mediated dilation,NMD)。并于同期选择3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名,女13名,年龄60~84(70±6.0)岁,未服药物,作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其结果作为正常老人参考值。对照组、反搏组、常规治疗组三组的性别、年龄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多普勒对肱动脉内径的测定,按Celermajer[7]介绍的方法进行。采用ATL-HDI5000及Sep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7~12mHz,探查深度4cm,同步记录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度,掌心向上,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肱动脉。以肘上2~15cm的肱动脉为靶目标,取其纵切面,当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最清楚时,调节增益至能满意识别管腔的分界面为止。在血管舒张末期(即同步ECG显示R波时)测量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每次分别三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于休息时,反应性充血时及舌下含硝酸甘油后测定肱动脉内径。受试前24小时患者暂停用硝酸酯类药及静脉输液,测试前休息10min,在测定基础内径值(Do)及血液流速(V0)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肱动脉远端,充气加压至250mmHg,4min时放气,放气后60~90秒内测肱动脉内径(D1)及此时血液流速(V1);再休息10min,待血管内径恢复试验前状态后,舌下含硝酸甘油0.5mg,3.5~4min后再测肱动脉内径(D2)。整个测试过程中,超声探头始终处于固定位置。血管内径测量每次同一部位。血管内径的变化,以第一次测量基础值的百分数表示[△%=(D1或D2-D0)/Do×100%];峰值流速变化率%=(V1-V0)/V0×100%。

动态心电图监测用美国(Marquette)三导联激光SXP-8000型分析系统,以磁带24h连续纪录。心肌缺血诊断标准,按1992年“全国心肌缺血两灌注损伤和无症状心肌缺血专题研讨会”意见及参照文献[8]标准,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mV,持续时间≥1min,并与上次缺血发作时间至少间隔1 min,即为1次发作。除外其他影响ST-T因素后纪录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及其持续时间,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ST段压低最大值(mm)×持续时间(min)]。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与比较

两组治疗前经超声检测的FMD值及峰值流速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经反搏治疗后FMD值及峰值流速变化率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t=20.52、15.30,均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亦非常显著(t=13.30、9.09,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2.53、2.47,均P<0.05)。两组患者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NMD)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0.39、0.27,均P>0.05)。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其改善程度体外反搏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见表2。

2.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变化与比较

体外反搏组治疗前后比较,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与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有非常显著差异(t=19.67、20.85与t=21.20,均P<0.01L)。常规治疗组用药前后差异亦非常显著(t=6.25、5.93与t=6.07,均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51、8.98与t=9.56,均P<0.01)。结果表明,体外反搏组的疗效更为优越。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1。

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0.01;组间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在反搏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疗程结束时,两组病例复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改变。

3.讨论

体外反搏(EECP)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装置,即在病人的四肢或下肢及臀部装上气囊,当心脏舒张时,气囊充气加压,先远端后近端序贯式加压,增加了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其原理类似IABP(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9]。但由于其无创性,应用简便。因此,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确切[10~13]。2002年美国修订的[14]及2007年我国制定的[15]《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均推荐EECP作为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有关反搏对冠心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组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经加用体外反搏干预12周后,患者肱动脉压力反应性扩张程度,即FMD值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疗法,能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取得较单独应用药物更有效的抗心绞痛和改善内皮功能的效果。我们的观察结果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16]。据近研究,提示EECP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往认为体外反搏治疗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双脉动血流,以舒张期增压的方式提高心脏灌注。近年来血管生物学方面研究表明,体外反搏还通过加速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提高血管内皮系统的血流切应力,并通过一系列血管内膜保护相关的调控机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表达一系列有利于血管内皮修复、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改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和动脉僵硬度,抑制动脉内膜增殖、降低循环促炎物质和促进体内内皮祖细胞动员等多种机制[17~21],改善内皮功能障碍,但其确切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我们体会: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体外反搏疗法,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缺血,提高临床疗效,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EECP不失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方法简便,费用低、风险小,易于患者接受,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与评价体外反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9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为体外反搏组,其他39例应用常规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为常规治疗组。另选择39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每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并作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结论:体外反搏有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是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项有效而安全的疗法。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06-02

[摘要]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84例CHD并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用药(对照)组(地高辛、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42例,常规用药加氟伐他汀(联用)组42例,并附正常人组40例。NO测定Greiss法,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结果:CHD并CHF患者中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常规用药加氟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常规用药加氟伐他汀能显著改善CHD合并CHF患者的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

[关键词]氟伐他汀;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

血管内皮细胞(VCE)损伤是冠心病(CHD)的始动环节,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神经代谢失衡更为明显。最具代表性的内源性舒张因子是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也具有很强的扩张血管和细胞保护作用,参与机体损伤中的自稳态调节[1],内皮素(ET)是近几年发现的血管活性肽,为目前发现的较强的缩血管物质。本组观察氟伐他汀对CHD合并CHF患者VEC的保护功能。

1对象方法

1.1病例选择:84例CHD合并CHF,均为住院患者,心功能为Ⅱ-Ⅳ级,CHF病程为3-10年,平均(6.1±1.3)年,男235例,女32例,年龄42~57岁,平均(165.5±5.3),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年内发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本研究范围。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常规用药对照组和常规用药加氟伐他汀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心功能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人组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6岁,平均(60.5±5.9)岁。

1.2方法:患者于入院次晨,正常人组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7ml,分别以2ml(测NO)、3ml(测CGRP)、2ml(测ET)注入10%EDTA-2Na3oul,抑肽酶40ml三试管中,4℃保存,待同批测定。NO测定用Greiss,Greiss重氮反应在酸性环境下,测定NO的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而间接测体内NO水平。CGRT、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常规用药组给地高辛片0.125~0.25mg,qd,硝酸异山梨醇酯片10mg,tid;氢氯噻嗪片12.5~25mg,qd。联用组除常规用药外,加用氟伐他汀10mg,1次/日,4周后再取次血复查上述指标。

1.3统计方法:参数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组以上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1。表1表明CHD合并CHF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ET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联用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VEC损伤是冠心病的始动环节,VEC损伤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尤其是缩血管和舒血管物质失衡是CHD进展的重要因素。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存在血管舒张功能受損,使基础血管张力升高,这与体内血浆内皮素(ET)升高有关[2]。研究表明,具有收缩血管功能的ET和舒张血管功能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有重要的作用[3]。NO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酶催化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前体是L-精氨酸,具有强有力的扩张血管作用,并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是机体内重要的信息分子和效应分子。CGRP是第一个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发现,并在机体得到证实的多肽物质,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神经递质。CGRP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舒血管物质,通过调节局部血管张力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对ET起着拮抗作用,二者对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4]。CGRP对缺血心肌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功能,并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人发现,CHD或CHF时,血浆和CGRP水平降低,心功能越差,CGRP水平就越低,推测低CGRP水平致心缩下降是心衰发生机理之一,用CGRP治疗难治性CHF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认为CGRP的舒张血管作用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通过环磷酸腺苷途径增强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上调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产生一氧化氮而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5-6]。由于血管张力是血管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作用的结果,因此通过降低已增高的基础血管张力,使基础血管收缩力和舒张力之间的不平衡得到纠正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方法。本文结果也显示CHD合并CHF时血浆CGRP水平显著降低。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21肽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并抑制心功能,加速CHF发展。CGRP和ET在体内对心脏和血流动力学产生相反和相互拮抗效应。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2009年—2010年于我院门诊治疗的轻中度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101例,男37例,女64例,年龄55.34岁±10.36岁。

1.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中规定的Ⅰ级、Ⅱ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按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标准。所有患者均停用降压药2周以上再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

1.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4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和《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专家共识》[3]。OSA诊断标准为临床上典型的夜间睡眠时打鼾及呼吸不规律,白天过度嗜睡,经PSG监测提示每夜7 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或等于5/h。OSA的病情分度以AHI为主要判断指标,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参考:AHI(/h):5/h~14/h轻度,15/h~30/h中度,>30/h重度。SaO2:85%~89%轻度,80%~84%中度,<80%重度。

1.1.4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排除合并心肌梗死、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及糖尿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肱动脉超声技术评价FMD 参照Celermajer等方法进行[4]。使用7.5 MHz的15L8W线阵探头(西门子ACUSON Sequola 512型超声诊断仪),测量同步心电图R波顶点时,即肱动脉在心室舒张末期基础内径(D1),取3个心动周期平均值。在测定D0后进行反应性充血实验,以袖带血压计缚于右上肢前臂,充气加压至200 mmHg,维持4 min后迅速放气,60 s~90 s内在原来同一部位超声检测肱动脉内径(D2)。FMD=(D2-D1)/D1×100%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01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回归法,双侧检。

2 结 果

2.1 伴及不伴OSA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101例,男37例,女64例,年龄55.34岁±10.36岁。其中伴OSA的高血压患者52例,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49例。伴OSA的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颈围、腰/臀围比、AHI均高于不伴OSA患者(P<0.05)。OSA患者最低SaO2低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详见表1。

2.2 伴及不伴OSA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

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详见表2。同时中重度OSA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轻度OSA患者(P<0.05)。详见表3。

2.3 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FMD情况

伴OSA高血压患者FMD低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详见表4。中重度和轻度OSA患者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 讨 论

高血压和OSA关系密切。OSA患者夜间上气道狭窄和塌陷,造成低氧、高碳酸血症和微觉醒,反复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急性血压升高;而日间血压的持续升高,交感神经活性持续增强,则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记忆强化有关。本研究选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发现伴OSA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中重度的OSA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轻度OSA患者,这提示OSA患者夜间收缩压增高可能和夜间反复的间歇性低氧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交感神经通路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5,6,7,8,9]。

高血压伴OSA的内皮损伤机制尚在研究之中。由于长期夜间血压升高,导致靶器官受损和血管内皮结构改变,当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时,内皮源性NO 生物利用度降低,血管壁炎性反应增强,促凝物质增多,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发生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应用肱动脉超声技术评价前臂血管血流介导的FMD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且较为成熟的评价内皮功能的方法,体现了动脉对增加了的剪切应力舒张反应过程,血流刺激引发NO释放,随之产生的血管舒张可被记录并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反映内皮功能的一种指标,因无创性和可重复性而备受关注。

在本研究发现,对伴OSA高血压患者的FMD低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提示伴OSA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低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推测可能和伴有OSA的高血压患者内皮损伤机制有关。当上气道狭窄或阻塞时,血管内皮因长期间歇低氧而大量合成释放血管紧张素-1(ET-1)等缩血管活性物质,却不能相应增加一氧化氮(NO)等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时,则导致高血压。反过来, 急性高血压又可加重内皮损伤,使内皮功能障碍加剧, ET-1与NO间更趋不平衡, NO生成减少或生物利用度降低, 加重高血压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中还发现,中重度和轻度OSA患者的FM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可能是高血压早期原发表现,在中重度的OSA高血压患者中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已经没有明显区别。另有研究表明在血压正常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人群未来发生高血压的机会与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的人群相比明显增加[10,11,12] 。这提示我们要关注早期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 纳入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101例,其中高血压伴OSA患者52例,不伴OSA患者49例,并用肱动脉超声技术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中重度OSA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高于轻度OSA患者(P<0.05)。伴OSA高血压患者的FMD低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P<0.05),中重度和轻度OSA患者的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升高与夜间交感神经兴奋有关;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高血压早期原发表现,在中重度的OSA高血压患者中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已经没有明显区别,提示要关注早期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1例均为本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住院 (69例) 和门诊 (22例)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 男28例, 女18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35岁;病程1年~7年 (4.2年±2.6年) ;基础疾病:冠心病17例, 高血压23例,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Ⅱ级14例, Ⅲ级32例;住院患者34例, 门诊患者12例。对照组45例, 男25例, 女20例;年龄最大69岁, 最小37岁;病程1年~8年 (4.3年±3.4年) ;基础疾病:冠心病19例, 高血压21例,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5例;心功能Ⅱ级16例, Ⅲ级29例;住院患者35例, 门诊患者1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慢性心衰病例诊断、心衰各阶段划分均按照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所确定的标准[1];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分级标准[2];冠心病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确定[3];高血压病诊断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4];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按2007年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标准[5];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标准。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1) 主症:心悸, 气喘, 气短, 口干咽燥。 (2) 次症:疲倦乏力, 自汗或盗汗, 心烦不安, 面颧暗红, 小便短少, 口唇紫绀, 颈部青筋暴露, 胁下痞块。 (3) 相应舌、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苔少而干, 脉细涩。具备主症, 兼备次症2项或以上, 参照相应舌象、脉象者即可辨为此证。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病、证的诊断标准;心衰阶段分级为C级, 且有心衰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属于Ⅱ级、Ⅲ级者;年龄18岁~70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脏瓣膜病、近期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心源性休克、严重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未修补的瓣膜病, 肝肾功能明显障碍、神经系统异常 (包括意识障碍、瘫痪、癫痫) 、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 经基础治疗后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 (>160/100 mmHg) 、心衰阶段分级为D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 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 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 加服参竹心康汤, 组方:党参20g, 麦冬10g, 黄芪20g, 五味子6g, 丹参20g等。依据每味药物相应剂量配比, 除党参、黄芪、丹参为2包, 其余均为1包, 上述药物每味浓缩颗粒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加入400mL沸水搅匀溶化后, 每次服200mL, 每日2次, 温服。疗程为一个月, 在用药疗程结束后再分别进行检测。按照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规定, 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 包括控制原发病及诱因, 限制水钠摄入及减少体力活动, 必要时吸氧。

1.4 观察方法及项目

1.4.1 心衰症状、体征积分

采用Lee氏计分系统[2]。

1.4.2 中医证候分级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症状分级量化表》相关标准, 分为轻 (+) 、中 (++) 、重 (+++) 三级计分, 主症分别计2分、4分、6分, 次症计1分、2分、3分, 舌脉符合者计1分。对前述二者症状、体征于治疗前、用药开始后每周逐项询问检查并记录。

1.4.3 生化检测

两组患者采血前均禁食10h以上, 于07:30静息状态下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 待血凝固后分离血清, 取上清液100μL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量空腹胰岛素 (FINS) , 同时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 (FBG) 。

1.4.4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和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 (IR)

ISI采用李光伟等[7]介绍的公式计算。IR采用HaffnerSM等[8]公式计算, IR= (FPG×FINS) /22.5。IR越高, 胰岛素抵抗程度越严重。

1.4.5 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HD11型彩色超声心动仪检测。

1.4.5. 1 心功能

采用S4.5 MHz探头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舒张功能: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及其比值E/A。所有数据均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 取平均值。

1.4.5. 2 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

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指南》[8]推荐的方法。在舒张末期测肱动脉的基础内径 (D0) , 测量3次, 取平均值。在测定D0后测肱动脉内径 (D1) 、血管内径 (D2)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 (FMD) 表示。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含硝酸甘油后内径舒张百分比 (NMD) 表示。

1.5 疗效判断标准

心衰疗效判定标准按Lee氏计分系统[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有关规定判断[2]。显效: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 治疗后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70%;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衰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 (见表2)

2.3 两组Lee心衰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使Lee心衰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减少 (P<0.01) ;治疗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ISI、IR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组ISI和IR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对照组IR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ISI与I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2.5 两组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比较

治疗组可使反应性充血内径增加, 增强内皮依赖血管扩张反应,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1) 。详见表5。

2.6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变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使LVEF和E、E/A增加, A降低 (P<0.01) ;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LVEF、E、E/A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6。

3 讨论

慢性心衰属祖国医学“心衰”范畴。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看, 属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气阴两虚, 重在心肺不足, 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 贯穿心衰全过程。标实主要是瘀血内阻, 血脉不通。心主血脉, 心气有推动血脉运行的作用。肺主气, 肺朝百脉, 助心行血。心肺气虚, 无力以动则心慌, 气促, 动则尤甚, 全身疲乏, 气短懒言。气虚不能帅血运行, 使各脏腑经脉瘀阻。气虚日久, 阴精生成减少;瘀血内阻, 新血不生亦致阴血亏虚则见咽干口燥、苔少而干, 唇紫, 舌淡紫或有瘀点, 脉细涩为血脉瘀阻所致。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两者并存, 相互影响。基于此, 故治疗以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为大法, 如此则气阴得补, 瘀血得化, 血脉通利, 心衰自有可缓解之机。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 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 此时机体为了尽可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代偿性过多分泌胰岛素, 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HIS) 。胰岛素抵抗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相关[9], 是心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且与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慢性心衰时增高的儿茶酚胺、游离脂肪酸、IL-6、瘦素等通过促进胰岛素原mRAN表达, 抑制胰岛素受体和糖脂代谢酶的表达等多途径造成IR[11], 而心衰时存在的IR通过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分泌增加等多途径进一步加重心衰外, 与此同时内皮素 (ET-1) 水平增高参与心室重塑, 加速心衰进展[12]。IR通过下列途径影响血管内皮功能:IR时使胰岛素抑制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作用减弱, 血清游离脂肪酸增高, 损害血管内皮功能;AngⅡ水平升高, 引起氧自由基合成增加, 使血管内皮NO分解增加, 促进血管内皮内皮素的释放, 造成慢性心衰时内皮功能失常, 损害了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血管张力增高[13,14], 全身外周阻力增高, 心脏后负荷增加, 心肌收缩受到抑制, 冠脉的血流受限导致心肌受血不足, 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 心肌肥厚, 使心脏泵功能受损[15]。因此, 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治疗CHF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观察到, 两组IR水平与D1及FMD成反比, 而ISI与D1及FMD成正比。治疗组治疗后IR及ISI、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5或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参竹心康汤不但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而且改善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从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一概念来看, 参竹心康汤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与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还与其能改善受损的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摘要:目的 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6例) 与对照组 (45例) 。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竹心康汤。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 (IR) ,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PFV) 、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 及二者之比 (E/A) , 用药治疗1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间心衰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ee心衰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ISI和IR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IR对照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ISI与IR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 (D1) 及内皮依赖血管扩张反应 (FMD) 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1) ;LVEF和E/A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治疗组LVEF、E/A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参竹心康汤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

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 篇7

1 正常的血管内皮的功能

正常成人约有1×1012个血管内皮细胞,平均总面积超过7000m2。它不仅具有机械屏障的作用,也是感知血液中压力、切应力、生化因子和激素水平变化的感受器官,同时它还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效应因子,对血管功能进行调节。

1.1 维持血管的通透性

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构成通透性屏障,使血管内外的液体、气体和大分子物质可选择性地透过此屏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微丝有收缩功能,5-羟色胺、组胺和缓激肽可刺激微丝收缩,改变细胞间隙的宽度和细胞连接的紧密程度,影响和调节血管通透性。

1.2 维持血管紧张性

内皮细胞通过合成、分泌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及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对调节和维持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舒血管因子包括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GPZI)、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利钠肤等。其中,NO是内皮细胞产生的最主要的内源性舒血管物质。缩血管因子包括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血栓素。内皮素是目前所知由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肽,其缩血管作用是血管紧张素的10倍。

1.3 抗凝与防止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分泌的前列环素,是高效的血小板抑制剂。同时,内皮细胞上有凝血酶调控因子的表面受体,在有凝血酶时可激活蛋白C,使促凝血因子失活而起到抗凝作用。

1.4 抑制炎症反应

内皮细胞通过调节相关炎症介质之间的平衡和作用,来控制血管炎症的发展过程。它通过诱导某些活性蛋白,如组织纤维酶原活性物、前列环素、内皮素、内皮细胞舒张因子、一氧化氮、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因子等的合成、分泌以及细胞表型的改变,而影响炎症反应的进展。

1.5 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细胞外基质的生成

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实现其对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调控,参与血管重构[1]。此外,还具有对脂蛋白进行氧化修饰、抑制白细胞黏附、促进血液循环中某些物质的转化与灭活等作用。

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分泌的各种活性物质处于动态平衡,特别是内源性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之间的平衡,一旦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则失去平衡,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雌激素、同型半胱氨酸、慢性炎症等。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条共同途径:

2.1 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

NO是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内皮源性舒张因子,是内皮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介质。目前认为血管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是NO生成减少或灭活增加,NO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正常情况下,乙酞胆碱等物质能刺激内皮细胞表面的钙离子和钙调蛋白,使e NOS激活,L精氨酸在e NOS作用下转化为NO。但目前有证据表明,切应力、雌激素、胰岛素也可通过非Ca2+依赖的方式激活e NOS。各种影响e NOS基因的表达、e NOS的活性的因素,都可以引起NO合成的减少。

2.2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或细胞内以氧自由基为代表的氧化性物质的产生与消除失衡,或外源性氧化物质的过量摄入,导致氧化性物质在细胞内蓄积而易于引发氧化反应状态。它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2]。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包括O2-、OH-和脂基,它会干扰NO的产生和灭活NO,并可使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改变,影响血管壁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导致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的病理条件很多,如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高血压、糖尿病等[3]。

2.3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

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均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的分布,能将AngⅠ转化为AngⅡ,并与AT1结合发挥其作用。AngⅡ是一种强烈的缩血管因子。在生理情况下,低浓度的AngⅡ能维持血管的构造和张力;在病理状况下,组织AngⅡ浓度升高,除了能直接收缩血管外,还可刺激其他收缩因子的的释放,如ET-1、前列腺素H2。此外,它还可使e NOS酪氨酸磷酸化,从而减少NO合成[4];可通过增强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作用,促进炎症反应[5];激活细胞膜表面的NADH/NADPH氧化酶,使ROS增加[6],导致氧化应激等方式造成对内皮功能障碍。

2.4 内皮素-1

ET-1是内皮合成的强有力的缩血管物质,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内皮邻近受体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研究证实,血管中ET-1水平升高能引起内皮功能损害,特别是增加血管ET-1活性而降低NO生物利用度的时候,提示ET-1水平和内皮功能呈负相关[7]。血浆ET-1浓度异常增加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痉挛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 内皮功能的物理评价

目前,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检测受损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入血液的某些活性分子的浓度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如ET-1、NO、前列腺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黏附因子、E选择素、P选择素、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等。但是,上述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难以区分是血管内皮受刺激引起还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引起,故内皮活性物质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8]。二是用超声、心导管术、血管造影术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3.1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对冠状动脉内注射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缓激肽等,观察注射前后血管直径、流量的变化。正常时,血管内皮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是血管舒张;当内皮功能障碍时,乙酰胆碱不能促使NO分泌增加,乙酰胆碱本身的缩血管作用使局部血管收缩。该技术曾被视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的“金标准”,但其缺点是费用大、有创伤、不宜重复检测,故不适合对疾病早期诊断。

3.2 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

IVU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采用超声同心导管相结合的方法,将高频超声探头置于心导管顶端进入冠状动脉内,可清楚地观察管腔的形态学改变,精确测量用药前后管腔横截面积的变化。近年临床实践表明,IVUS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准确可靠[9]。但其导管不能重复使用,设备昂贵,操作技术性强,并且是有创性检查,因而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3 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1992年,Celemajar[10]等首创了应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的变化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步骤是:受检查左侧卧位,将血压计的袖带缚右肘窝上端5~10cm处,超声探头置于其下方,将肱动脉长轴完全显示清晰,在完全放松状态下,于血管舒张期(即同步心电图显示R波时)测量肱动脉前后膜内径作为基础内径,持续性充气加压(一般为280mm Hg),阻断肱动脉血流5min后放开袖带,于60~90s内测定肱动脉内径;休息15min后,舌下含硝酸甘油400μg,3~4min后再测量一次肱动脉内径。测量过程中,探头始终置于同一位置,所有数据均取三个心动周期并取平均值,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以相对于基础内径的百分率表示。其原理是由于血流速度的加快及切应力的变化,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膜的超极化和内向整流钾通道的开放,使钙内流增加,从而诱导e NOS触发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11],导致血管扩张。高分辨率的高频超声可以准确检测肱动脉管腔内径在血流阻断前后的变化。正常肱动脉阻断5min后,动脉直径扩张10%~20%,而内皮功能障碍者扩张率明显减少或无扩张。

4 超声评价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导致动脉壁结构和舒缩功能的变化是引起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内皮舒张功能常发生在动脉硬化解剖学证据出现之前的最早期,是动脉硬化产生的重要初始阶段。逆转受损的内皮功能从根本上遏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共识。研究发现,超声法测定的肱动脉内皮功能和用介入法测定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存在明显相关,肱动脉舒张异常对冠状动脉内皮障碍的阳性预测敏感度达90%[12],对轻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病变,其敏感性可达98%,特异性77%[10]。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NO合成减少,而NO减少可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两者互为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13,1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Ya Kabe[15]等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且与代表左室舒张功能的E/A值存在负相关。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可帮助判断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程度。

另外,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查还可应用在高危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与疗效评价中,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糖尿病等。同时还可应用于区分那些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对于现在的治疗又不具备药物治疗的亚群,如吸烟、绝经后等,这种亚群可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而受益[16]。因此,它作为无创性、准确、操作简单、可重复性的检测手段,有很大的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因此,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效果的评估、病情预后的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频彩超评价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相关性好等优点,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篇8

关键词:血管内皮,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长年来血管内皮被认为仅仅具有分割血液和组织及半透膜性质的屏障功能。但近年随着Furch-gott、Celermajer[1]等人对血管内皮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 发现血管内皮具有参与血管形成、调节血管张力、抗凝促纤溶、参与炎性反应、调节脂质氧化沉积等作用。血管内皮损伤时血液中活性物质发生改变、血管收缩痉挛、血小板及白细胞聚集粘附、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血管重塑, 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改变。发展内皮功能检测技术, 以便发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并给予尽早干预, 或许可以达到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现将内皮功能检测方法及意义综述如下。

1基本原理

血管舒张:分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 内皮依赖性舒张是指在药物 (如乙酰胆碱) 或生理刺激 (如反应性充血) 的作用下, 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 (NO) 、前列环素 (Prostacyclin)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ndothelialDependentRelaxation Factor, EDRF) 等舒张因子,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引起血管舒张。内皮细胞不仅可以产生舒张因子, 引起血管舒张, 还可以产生一系列收缩因子, 如内皮素1 (EP-1) 、血栓素A2 (TXA2) 等,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引起血管收缩。生理状态下, 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和收缩保持动态平衡。当内皮受到损伤引起内皮功能障碍时, 血管舒张能力减弱、不舒张甚至发生反常收缩。非内皮依赖性舒张是指硝酸甘油、硝普钠等不依赖于内皮细胞而直接释放NO入血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舒张。

2内皮功能检测方法

2.1有创检测方法

2.1.1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利用冠状动脉造影将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分别注射到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特定部位, 测量冠脉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的反应, 可直接观察冠脉的舒张功能。Fish等研究发现心脏移植后冠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的患者, 对乙酰胆碱反应减弱, 甚至发生反常收缩, 所有患者对硝酸甘油反应无差异[2]。该方法是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金标准, 但因操作复杂、损伤大、重复性差, 不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随访观察。

2.1.2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冠状动脉血流的调节较多的是发生在它们的阻力血管水平, 它们的内皮功能异常时将明显影响心肌供血。应用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测量冠脉阻力血管受外来乙酰胆碱干扰后的血流速度和流量的变化, 如果变化减弱或消失则认为冠状动脉阻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3]。由于操作复杂、有创, 且安全性有待证实, 目前这种检测方法仅用于一些实验研究。

2.1.3前臂体积描记法:双上臂带加压袖带, 加压至静脉闭塞, 动脉血流正常, 约40mmHg (1mmHg=0.133kPa) , 向右侧被插管的肱动脉内分别定量注射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 (左侧为内对照) , 记录注射药物前、后前臂血流量变化, 从而评估血管舒张功能。同时可抽取注射药物前后的血液样本, 检测NO、ET、EDHF等物质变化, 对外周血管舒张功能检测进行补充或验证性评定。此法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向肱动脉内定量注射血管活性药物, 对药物功能进行评价。在一大型社区队列研究实验中, 此法检测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与预测老年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优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4]。

2.2无创检测方法

2.2.1正电子发射扫描 (PE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这两项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并逐步用于心血管系统检查的无创检测手段, 它们除具有检测心肌活性的功能外, 还可以定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与冷加压实验联合, 可以评价血管舒张功能。但因价格昂贵、技术条件要求高, 目前仍未普及。

2.2.2指尖体积描记法:双上臂带加压袖带, 加压至高于收缩压阻断血流, 5min后放气, 气动探针戴在食指上, 记录指尖动脉搏动的振幅, 通过分析充气前和放气后振幅变化, 反应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5]。这种方法安全、简单、可重复性好。研究表明这种检测微血管舒张功能的技术对预测非闭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性优于氟明汉危险评分[6]。目前这种技术为大多数研究者热衷。

2.3生物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 它可以感知血液中的炎性信号、激素水平、切应力大小等信息作出反应, 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 参与白细胞粘附、血管平滑肌增生、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检测一些血管活性物质成为测定内皮功能最直接的方法。

2.3.1血浆NO和ET-1:NO是迄今为止所研究的扩张血管能力最强的血管舒张因子, 而ET-1是收缩血管能力最强的血管收缩因子, 通过向血管内注入乙酰胆碱、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 检测干预前后血管内NO、ET-1的变化, 可了解受试者血管舒张功能。

2.3.2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 :ADMA是精氨酸类似物, 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是一氧化氮合酶的内源性竞争拮抗剂, 血浆ADMA升高, 可致NO合成减少, 活性降低, ET-1水平升高, 从而引起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循环中ADMA的含量与冠心病患者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成正相关, 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7]。ADMA用于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研究。

2.3.3血友病因子 (vWF) :vWF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存在于血浆、内皮细胞、血小板表面, 参与血小板聚集黏附、凝血等病理生理过程。血浆纤溶活性降低, vWF增多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vWF是目前公认的有价值的内皮损伤标志物。

2.3.4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sCAMs) :sCAMs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其介导的炎症过程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sCAMs升高程度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高度相关, 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8]。

2.4循环内皮细胞 (CECs) 和循环内皮祖细胞 (EPCs) 它们的存在与血管生长、血管修复和血管再生有关, 在正常的外周血液循环中这类细胞极少, 这类细胞增多则提示了血管损伤。

2.4.1CECs:血管受到损伤时, 内皮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组织因子, 上调细胞黏附分子, 导致白细胞黏附、内皮细胞受损脱落、血管中CECs增多。在血管损伤急性期, 循环中CECs数目越多, 预示着疾病越严重, 预后越差。

2.4.2EPCs:因为表型不一、检测方法不一, 目前众多学者对其研究结果不统一。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浆EPCs越少, 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预后越差。血浆EPCs水平影响着冠心病患者冠脉的修复及预后[9]。

2.5超声检测

2.5.1冷加压负荷试验:受试者取平卧位, 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冠状动脉左主干基础内径, 而后一侧前臂进入冰水中90s, 测量冠脉左主干同一部位内径, 计算内径变化百分比, 反应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间隔15min, 让受试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 5~6min后测量同一部位内径, 观察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 反应冠状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研究发现冷加压后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百分比在高血压患者中明显低于正常人, 超声检测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高度相关[10]。考虑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2.5.2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 :Celer-majer.DS等最早应用了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 经发展后大致步骤如下[11]:受试者取仰卧位, 选择右上臂肱动脉为受检动脉, 在肘上2~10cm用H型高分辨率超声探头扫描肱动脉纵切面, 同步监测肢体导联心电图, 在舒张末期即心电图R波定点处测量血管前后壁内膜之间的距离, 记录基础肱动脉直径D0。将加压袖带缚于右前臂中段, 充气加压至高于收缩压50mmHg阻断血流, 5min后放气, 在肘上同一部位记录反应性充血后最大血管直径D1, 计算直径变化百分比 △D1% = (D1-D0) /D0×100%, 即FMD%。间隔15min, 让受试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 3~5min后在同一部位记录最大血管直径D2, 计算直径变化百分比△D2%= (D2-D0) /D0×100%。研究表明FMD与冠脉内皮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 肱动脉内皮功能可反应冠状动脉内皮功能[12]。该方法具有简单、无创、可重复等优点, 特别是边缘检测及管壁踪迹追踪技术的出现, 使该检测系统实现了自动化, 检测得到的FMD更加精确[13]。

3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改变, 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越重, 内皮功能越差[14], 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15], 因此内皮功能检测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早期证据。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数量及程度密切相关, 且预测价值优于肱踝脉搏传导速度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16]。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内皮功能正常或恢复正常的患者预后要比顽固性障碍者佳[17]。所以内皮功能检测可考虑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指导该类疾病的二级预防。大量小样本实验证实生活方式和药物 (如他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干预, 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绝经后高血压妇女的研究表明通过降压内皮功能得改善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比得不到改善者低[18], 因此可将内皮功能是否改善作为一个替代参数, 评估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另外内皮功能还可用于实验探索新的危险因素, 评估药物疗效。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篇9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4~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纳入170例新诊T2DM患者,符合 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35~70岁,平均(56±7.4)岁。体重指数19~35 kg/m2。排除T1DM或其他类型糖尿病及半年内有酮症或其他应激情况、肝肾损害者,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病史者。使用ACUSON 128XP/10彩超仪器, 由指定的2名彩超室技师,测定颈总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界定范围内(即IMT<1.0 mm),无斑块。随访: 指定一名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每月随访一次,随访2年。根据2年时的随访结果分组: A组: T2DM伴SAS组56例。B组: T2DM无SAS组(年龄、性别、BMI、降糖降压调脂用药与A组匹配)56例。C组: 与A、B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56例。SAS诊断标准详见文献1。

1.2

hsCRP测定使用免疫比浊法(芬兰ORION生产)。

1.3

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测定及内皮功能测定(详见文献1)[1]:采用ACUSON彩色B超128XP/10,探头频率为7.5 MHz, 检测颈总动脉、股动脉血管的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 (x¯±s)

采用SP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及范围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比较用秩和检验,用直线回归分析hsCRP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关系。

2 结果

2.1 基线一般资料见表1。

T2DM伴SAS组(A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T2DM无SAS组(B组)(P<0.05)。随访后,A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A组相比,P<0.05

2.2 糖尿病患者血流介导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见表2):

3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较(△D1)显示: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hsCRP的关系

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hsCRP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07-0.17X,(P<0.05),即hsCRP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成负相关(r=-0.172)。

Henry[2]和刘金来[3]研究发现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本研究中T2DM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与T2DM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T2DM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损害,而非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学者的研究报道。多项研究报道hsCRP抑制内皮细胞的NO产生而损害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进一步将CRP水平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做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hsCRP水平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成负相关。本研究认为升高的的hsCRP水平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T2DM患者hsCRP水平越高,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越严重。CRP损害内皮功能的机制可能是CRP抑制内皮祖细胞存活、分化及功能,减少内皮细胞NO合成酶的表达,使ET-1释放增多,NO产生受损[4],内皮祖细胞在血管损伤代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RP抑制这种血管代偿机制。

参考文献

[1]Handa N,Matsumoto M,Maeda H,et al.Ultrasonic evaluation of early carotid atherosclerosis.Stroke,1990,21:1567-1572.

[2]Henry RM,Ferreira I,Kostense PJ.Type2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The Hoorn StudyAtherosclerosis,2004,174(1):49-56.

[3]刘金来,郝宝顺,陈?,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4,25(1):77-80.

上一篇:化学药物治疗下一篇:绝缘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