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2024-05-24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精选七篇)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1

患者女, 60岁, 因咳嗽、咳痰30余年加重1 d于2010年12月1日来门诊部就诊, 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30余年, 自述此次为感冒后症状加重。查体:体温36.8℃, 脉搏62次/min, 血压100/66 mm Hg, 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9.6×109/L, 淋巴细胞0.117, 中性粒细胞0.788。胸透:双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增多, 双肺卷发状阴影, 可见液平。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批号国药准字H20020494, 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4 g, 静脉滴注, 1次/d。患者用药当晚出现入睡困难, 下半夜睡眠后易醒。因患者既往有过失眠, 未引起重视。继续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一周, 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但患者失眠加重, 一周来入睡困难, 勉强入睡后易醒, 每晚睡眠少于4 h, 排除其他干扰睡眠因素。考虑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的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遂停用该药, 改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 静脉滴注, 1次/d。经随访患者停药后睡眠恢复正常。

2 讨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临床应用广泛。虽然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较氧氟沙星少见且轻微 (发生率为0.1%~5%) [1], 但近年来关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 可有食欲减退、恶心、腹部不适等。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患者年龄有关, 多数发生在老年人, 可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 停药后预后良好[2]。本例报告提示, 老年人平时多有睡眠障碍, 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 容易被忽视。为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详细询问相关病史, 有神经精神系统疾患的老年人应慎用, 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滴注速度, 每100 ml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 min[1]。用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 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仔细观察用药后的各种反应, 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191.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18例, 其中男性77例, 女性41例, 年龄30~80岁。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厂家: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0.3 g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厂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规格:0.5 g。

1.2 治疗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为两组。盐酸左氧氟沙星组60例, 其中男40例, 女20例, 男∶女=2∶1, 年龄为30~78岁, 平均54.2岁。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 2次/d, 静脉滴注7~14 d为1个疗程。乳酸左氧氟沙星组58例, 其中男37岁, 女21例, 男∶女=1.76∶1, 年龄32~80岁, 平均56.2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 1次/d, 静脉滴注7~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不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

1.3 疗效判定

用药前后做痰细菌培养、胸部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卫生部1998年颁发的“抗生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痊愈:呼吸道症状、体征消失、试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4项恢复正常, X线胸片病灶基本吸收;显效: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有明显好转, X线胸片病灶明显吸收, 但上述4项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病情有好转, 但达不到显效标准;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有加重者。以痊愈+显效为有效并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四格表χ2检验, 分析两组的疗效 (表1) 。

(例)

2 结果

盐酸左氧氟沙星组痊愈率71.67%, 有效率83.33%;乳酸左氧氟沙星组痊愈率77.59%, 有效率87.93%。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细菌学疗效比较,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3%、88.27%,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3.1 左氧氟沙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之一, 此次调查两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都不是很高, 考虑同所选研究对象多系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有关。

3.2 我国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1997年上市了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商品名“来立信”) 。目前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制剂有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乳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盐酸左氧氟沙星、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品种。此次调查的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种不同成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无论是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3.3 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选择上乳酸左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可以通用的, 乳酸左旋氧氟沙星比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效显著些, 可能是因为乳酸的是脂溶性的, 盐酸是水溶性的, 而人体组织有的对脂类更有亲和力, 而有的对水溶性药物更有亲和力, 乳酸左氧氟沙星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发挥抗菌作用。

4 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样安全有效,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仿。

参考文献

[1]徐积恩.喏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4, 3 (4) :208-210.

[2]薛光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8) :992-993.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3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5岁。主因发作性胸憋、气短3余年, 加重伴咳嗽、咳痰10 d, 在当地医院给予强心、利尿及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白细胞减少史。入院查体:体温37.2℃, 脉搏90次/min, 呼吸22次/min, 血压105/6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口唇中度紫绀, 咽部无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 双下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扩大, 心率105次/min, 心音强弱不等,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余未查及阳性体征。心电图示:心房纤维性颤动。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3.6×109/L, 中性粒细胞0.81, 淋巴细胞0.19.初步诊断: (1) 扩张性心肌病、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 (2) 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及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的同时, 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 m L静点, 1次/d, 入院第3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34×109/L, 中性粒细胞0.72, 淋巴细胞0.28.第4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88×109/L, 中性粒细胞0.65, 淋巴细胞0.35.患者胸憋、气短、咳嗽、咳痰减轻, 但全身乏力明显。体格检查:体温正常, 皮肤、黏膜无出血点,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干湿性啰音较入院时减少, 胸骨无压痛, 肝脾无肿大。患者住院前一直服用强心、利尿药及改善血液循环药物, 患者白细胞减少考虑与静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有关。立即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抗炎治疗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注射用青霉素钠480万U静点, 2次/d.改用抗生素3 d,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8×109/L, 中性粒细胞0.62, 淋巴细胞0.38.患者未诉不适。

2 讨论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4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LC-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压恒流泵、7725i进样阀、Exformma Arcus系列色谱柱, WS100色谱工作站软件、溶剂托盘) ;超声机 (RS-2100) ;酸碱剂pH-4V型酸度计 (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BEN-120。

1.2 药品与试剂

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得卡络磺钠对照品 (含量:98%, 批号:ZS299039, 10mg/ml) 和左氧氟沙星对照品 (含量:98%, 批号:030511, 0.05mg/ml) ;生理盐水注射液 (广州市鸿洲实验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8121202) ;乙腈为色谱纯级别;余下的试剂都是分析纯级别。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用精细天平秤取左氧氟沙星和卡络磺钠的对照品适量, 分别转入50ml的容量瓶中, 用甲醇与磷酸二氢钠1∶9的溶液稀释, 稀释后左氧氟沙星的浓度为0.401g/ml, 卡络磺钠浓度为0.163g/ml备用。然后用移液管精确量取2~10ml的容量瓶中, 加上述稀释液, 混匀则为对照品的溶液。然后去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支和卡络磺钠注射液4支, 一起放入250ml的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 混匀, 则为两者协同后的混合液。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支和卡络磺钠注射液4支分别加入250ml的注射用生理盐水中, 则为样品的溶液。

2.2 色谱条件[2,3]

色谱柱:Shodex RSpak DE-613≥7 0006.0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 (0.02mol/L) , 洗脱为梯度洗脱:0~15min, A 5%~27%;流速为:1.0mol/L;检测的波长为295;进样量为10μl, 柱子的温度为25℃。

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二极管检测器波长范围为200~400nm, 从左氧氟沙星与卡络磺钠对照品溶液的扫描图谱可以知道:左氧氟沙星与卡络磺钠在295nm处有最大的吸收度。所以本文测定在295nm处监测。

2.4 系统适应性试验

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 进样混合的左氧氟沙星与卡络磺钠对照品的溶液, 同等条件下进样相同体积的已经稀释了20倍的混合溶液, 记录色谱图。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秤取备用的卡络磺钠和左氧氟沙星的对照品贮备液, 分别为0.5、1.0、2.0、3.0、4.0、5.0ml, 将他们分别放到10ml的容量瓶中, 用稀释液稀释, 混匀, 在确定的条件下进样, 用峰面积作为Y轴, 浓度为X轴, 做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为:A=2.213 2C-0.479 8, r=0.999 8 (n=8) 。结果显示两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分别取两者进样10μl, 重复8次, 得到左氧氟沙星峰面积RSD为0.39%, 卡络磺钠峰面积RSD为0.40%, 两者都重复8次。

2.7 重复性试验

取制备的平行的8份左氧氟沙星和卡络磺钠的样品溶液, 每个稀释了10倍后进样10μl, 记录, 测得左氧氟沙星与卡络磺钠的RSD值分别为0.76%与0.81%。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准确的吸取已知的样品溶液1ml放入到9个10ml的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左氧氟沙星对照品1.2、1.6、2.0ml, 每个3份放到以上9个瓶子中, 用稀释液稀释, 混匀。卡络磺钠的操作方法相同。相同条件下测定峰面积, 带入方程计算各自的浓度, 并且计算所需要的回收率, 左氧氟沙星的回收率为99.8%, 卡络磺钠的回收率为99.9%。

2.9 配伍稳定性试验

2.9.1 颜色、酸碱值变化。

相同温度下取两者一定量的混合液, 在0~6h内每隔1h测定一次酸碱值和颜色的变化, 结果人眼未见到颜色及酸碱值有变化。

2.9.2 相对百分含量变化。

取两者的混合溶液一定量, 放于室温的条件下, 在0~6h内, 每隔1h整点时取样, 用稀释液稀释10倍后测定, 药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3 讨论

临床上还没有以上两种药物同时溶于同一溶液中协同使用的报道, 本文结果表明, 两者混合溶于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时, 比较稳定。在室温下, 6h以内笔者测定的混合液体从外观的颜色上看并无明显的变化, 可见澄清透明的溶液, 无沉淀及絮状物产生, 从酸碱度来看, 6h内混合液的酸碱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说明溶液的状态比较稳定, 没有发生中和反应, 且药物的含量经过测定后发现均在95%以上,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没有特异性出现, 从扫描的图谱中也没有看见有新的物质生成, 表明两者的混合液在室温正常光照下, 在6h内比较稳定, 但为了不影响使用效果, 请尽快使用。

参考文献

[1]董书芳.更昔洛韦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黑龙江医药, 2010, 23 (5) :726-727.

[2]李艳平.国内外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开发新进展[J].黑龙江医药, 2012, 25 (2) :145-147.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5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片均为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老年急性肺炎患者, 分别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三种治疗方案, 通过各治疗组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比较, 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序贯疗法在老年急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经临床诊断为急性肺炎的老年住院患者。其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6年标准:1.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脓性痰, 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 体温超过38℃。3.肺实变体征和 (或) 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 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 并除外其他可引起上述表现的疾病后, 可建立临床诊断。满足以上条件并且入院前48 h内未经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 (有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除外) 。最终参与统计处理的病例合计96例, 男59例, 女37例, 年龄53~92岁, 平均 (72.1±7.8) 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组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组, 每组32例。

1.2 治疗方法

序贯治疗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 1次/d静脉点滴, 静点3~5 d患者症状出现好转 (热退、症状减轻, 如咳嗽、胸痛减轻, 黄痰转白痰、白细胞总数及分叶核粒细胞所占百分比逐渐接近正常值、听诊水泡音减少) , 达序贯治疗转换标准[3] 后改用左氧氟沙星片0.4 g, 2次/d口服, 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达临床治愈标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 1次/d静脉点滴, 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达临床治愈标准。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 1次/d静脉点滴, 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达临床治愈标准。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观察包括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的观察和辅助检查两方面。临床表现是指体温、咳嗽、痰量及性状、听诊干/湿性啰音等;辅助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分叶所占比例、X光胸部摄片、痰细菌学检查等等。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个等级[4]。痊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恢复正常, 或上述前3项恢复正常的;显效:病情明显好转, 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好转, 但没有显效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进一下加重者。有效率为痊愈和显效的患者合计在全部受试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1.4 经济学分析标准

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是建立在费用分析的基础之上, 所以分析方法都是以货币金额 (钱数) 作为费用指标。治疗成本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组成[5]。直接成本包括住院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及治疗费用, 间接成本是患者因住院所造成的除直接成本外的其他费用, 因人而异, 不好计算, 难于比较, 所以未予计算, 因此本文只计算患者的直接成本, 每例患者治疗成本包括 (病床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与治疗费用。药物疗效与治疗成本分析:治疗成本C (元) /治疗效果E (总有效率) [6]。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临床实验数据按性质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 , χ2检验 (计数资料) , 并比较各组指标有否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疗程

三组患者疗程为7~14 d, 其中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平均疗程 (8.6±2.1) d;序贯组平均疗程 (10.1±2.2) d, 并且由静点治疗转换为口服治疗的最佳时间为4 d左右;连续静点组平均疗程 (9.3±1.9) d。三组患者住院疗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比较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如下: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有效率为84.4%;序贯组为79.1%;连续静脉组为81.3%。对所得数据按照多样本等级资料统计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种治疗方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文每例老年患者治疗成本包括床位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及治疗费用。平均每例治疗成本计算结果如下: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总成本为2842.20元, 序贯组总成本为887.46元, 连续静点组总成本为1405.72元。三组治疗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药物经济学分析

成本-效果比 (C/E) 是采用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来表示一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 比值越小越好[7]。本研究中比较三种治疗方案C/E值分别是33.68、11.22、17.29,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治疗组具有较低的C/E值, 小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组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点治疗对照组。

3 讨论

急性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目前, 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53亿人, 占总人口的11.6%, 并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全人群的117倍, 在医院患者中占的比例日益增加。同时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减退, 容易受各种细菌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探讨老年人肺炎并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是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就老年急性肺炎的常用治疗方案进行了疗效与经济学评价。治疗急性肺炎的方法很多, 但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相同时所花费的成本往往差异很大[8,9]。序贯疗法是指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 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时给药途径的一种方法变革, 遵循从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的原则。目前, 抗生素序贯疗法的治疗方面价值与经济方面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本文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治疗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脉点滴治疗以及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脉点滴治疗这三种方案进行疗效比较和药物经济学分析, 结果表明:三种治疗方法相比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治疗费用上却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序贯治疗低于连续静脉点滴, 明显低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脉点滴治疗。而且序贯治疗的优势不只是体现在医疗费用的低廉同时还能减轻因静脉点滴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 静脉点滴给药时间缩短可有效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等方面的优点, 较好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药物耐受性。并且在保证安全有效治疗的基础之上, 病情稳定后转为口服治疗, 患者可选择在家里口服治疗, 相关的费用还可以进一步下降。

有报道称抗生素滥用是我国和全世界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在于加速耐药细菌的漫延, 同时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使用抗生素与增加癌症风险相关, 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临床医生更应该注意抗生素的合理、恰当的使用。本研究证实对于老年急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因为选择高档喹诺酮类药物而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反而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并且长时间较大剂量的静点高等级抗生素会增加患者耐药性出现的几率, 加大治疗难度。本文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 在疗效相当的前提下,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治疗费用低于连续静点组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 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疗效确切, 成本-效果好。

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序贯疗法在老年急性肺炎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评价其临床疗效与经济学效果。方法 对老年急性肺炎患者采用三种治疗方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序贯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点治疗, 对三组患者临床症状、治愈率、住院治疗时间及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果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序贯组和连续静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成本差异显著 (P<0.01) , 并且序贯组的成本-效果 (C/E) 比值最小。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序贯疗法是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经济、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肺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1]熊瑛.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17) :63-64.

[2]班春林, 韩冬, 郝晓菁.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军药学学报, 2002, 18 (1) :53-56.

[3]马锦芳, 陈飞鹏, 黄文杰等.盐酸头孢他美酯单药或联合头孢曲松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 (8) :446-746.

[4]陶于洪, 王峥, 王增贵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分析.四川医学, 2007, 28, (13) :552-553.

[5]侯宁, 杜文滨, 张鉴等.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几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经济学分析.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 (20) :695.1-895.1.

[6]李亚丛.国产与进口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07, (12) :120-121.

[7]徐端正.药物经济学及其分析.中国新药与临床, 2000, 19 (2) :140.

[8]廖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1) :60-61.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6

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64岁, 2008年12月因感染性休克, 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头孢匹胺钠2.0 g静脉输注。第2瓶接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时, 滴管中液体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 当即更换输液器并汇报医生, 给予生理盐水100 mL间隔静脉输注后再继续输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无混浊、变色现象, 病人无不良反应。

病人, 男, 38岁, 2009年1月因肾盂肿瘤术后, 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头孢匹胺钠2.0 g静脉输注。第2瓶接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时滴管中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混浊, 当即更换另一组液体平衡液500 mL加10%氯化钾10 mL静脉输注, 完毕后再继续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无混浊、变色现象, 病人无不良反应。

2 实验与结果

将头孢匹胺钠2.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内, 用一次性注射器取2 mL注入盛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 mL干燥无菌尿杯内混合, 立即出现乳白混浊液。用同样方法, 头孢匹胺钠液体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立即出现白混浊液。静置10 h后杯内有明显的白色颗粒析出, 混浊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3 建议

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篇7

1仪器与试药

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AX1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UV2550;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 LC-20AT高压二元泵,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及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乙腈:色谱纯,醋酸铵、高氯酸钠、盐酸、磷酸均为优级纯,左氧氟沙星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来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0455-201005 规格:100mg/支;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C18H20FN3O4),批号:1106051、1106081、1106111。

2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 5μm 4.6mm×250mm;以醋酸铵高氯酸钠溶液(取醋酸铵4.0g和高氯酸钠7.0g,加水1 300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2.2)-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面积外标法定量。

3方法与结果

3.1线性关系测定

取左氧氟沙星对照品80.34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2、3、5、7、8mL,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上述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对以上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E+06X+453913,相关系数R2=0.992。由结果可见,在64.27~257.09μg/mL浓度范围内,供试品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3.2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左氧氟沙星对照品80.71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于第0、2、4、6、8、10h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由上表可见,其RSD值为0.06%,表明本品在配制后10h内较稳定。

3.3重复性试验

取左氧氟沙星对照品81.0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

由上表可见,其RSD值为0.08%,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3.4回收率试验

结论: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04%。表明在此条件下辅料对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3.5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相当于左氧氟沙星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此溶液5mL置另一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左氧氟沙星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左氧氟沙星(C18H20FN3O4)的含量。结果见表5。

本品按平均装量计算,含左氧氟沙星(C18H20FN3O4)均在90%~110%。

4结论

通过以上测定结果可知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HPLC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

摘要: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醋酸铵高氯酸钠溶液-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9.88%(RSD=0.0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

上一篇:NDVI下一篇:控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