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2024-05-05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精选十篇)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1

20世纪初期, 伴随着西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空间结构、环境景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以肯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种变化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与不断重新定义雕塑、绘画、影像等艺术的概念一样, 当艺术家谈及公共艺术的时候, 已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博物馆或者传统的雕塑公园, 公共艺术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艺术的发展是一种不断自我重新定义、构筑的过程。以前将一些艺术作品设置在传统开阔空间、基座或草坪上, 这些设施如今看已不能作为公共艺术的代表。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充满动态、富于变化、互动的环境。公共艺术的介入充当一个“调味品”的角色, 以雕塑、公共设施、建筑、影像艺术等开放的形式,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塑造更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也可以为满足公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

雕塑艺术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对艺术环境的束缚, 如今塑造场所能够引导人们注意场所本身的特征, 促进人们重新思考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并且通过行动来体验这种关系。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一种环境艺术。谈及公共艺术的时候, 不能再单纯地局限于人们观念中的博物馆或者传统的雕塑公园。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作品, 不再与周围环境无关, 一旦对其作品的理解脱离了景观环境, 人们就无法获得对它的合理的解读[1]。

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户外公共空间, 这里也是人们生活及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公众创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户外生活意义重大。在公共艺术的介入下, 城市景观的形式语言会更加丰富多样, 创作理念更加符合大众的生活现实和文化愿景, 空间的营造更为灵活多样化。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说道:“自发性、娱乐性的户外活动以及大部分的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 这些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自然消失, 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 它们就会健康发展。”[2]装置艺术如同一剂强心针, 可以为原本平淡无奇的户外生活创造出更多样的可能性。当它褪去华丽的外衣、走下纯艺术的高台, 与户外景观融合在一起时, 就己经成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 已不再是独立的单体, 而是走入了大众, 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公共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的碰撞, 要通过行动来体验。如何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注入文化的灵魂, 恢复对城市历史的记忆, 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地域精神, 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则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3]。公共艺术融入当下的景观设计, 成为一种景观装置艺术, 可以提供更多创造性的设计思路, 不受材质的束缚, 可以更加自由地使用非自然元素, 使城市家居的趣味性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如同非理性、超现实等空间意象的设计思维一样, 让观众解读出不同的渊源价值。

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已经突破了早期的艺术传统模式, 而是有着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从业者的合作, 如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产品设计师等。通过视觉语言的刺激, 来丰富完善城市的公共空间, 体现在城市景观的诸多方面, 如文化建筑、人行步道、商业空间广场、邻里街道工程等。公共艺术介入到室外景观空间, 让艺术的影响力及作用蔓延到城市的不同领域。城市的各个空间都有上演公共艺术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会激发公众参与更多样化的户外公共活动, 从而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

瑞士的“城市沙龙” (图1) 是值得一提的经典案例, 它的整个空间把生活场景的再现做到了极致。室内的陈设家具全都被设计师直接搬到了户外, 唯一与室内有区别的是它们都被覆盖上一层红色的地毯, 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错位颠覆的效果。与此同时, 人们更钟情于此, 当他们还未步入瑞士的圣加仑社区时, 整个景致已经扑面而来。街道的色彩不再灰暗了, 质感不再冰冷了, 景观设施不再单一化了, 这里俨然成了户外的公共客厅。这种理念彻底挣脱了传统公共空间的概念, 运用了人们都熟知的实物, 人们甚至会想, 这种司空见惯的场景是否可以变为城市景观?答案是肯定的。设计师的初衷是要抵制任何单一论, 否定所谓的“正确”诠释, 唤醒人们对熟悉的事物的关注度。艺术源于生活, 平凡的物件可能是下一秒的主角。这种双重体验和记忆源于鼓励来访者从精神层面来欣赏该地区。

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契合特定社区、地域和环境的特点。在2009年仲夏季, 设计师把他定名为“聚会场” (图2) 的公共艺术作品, 在悉尼中心商务区的l i t t l e Hunter大街区进行展示。它既是一个装置艺术作品, 也是当地社区提供的一个富有奇幻色彩的交流体验的集会场地。这个方案的设计理念是在不破坏周围居住环境结构的前提下, 在小巷中打造一个特殊的空间, 两面足有4米高的弹性拉伸墙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上, 沿着街道呈拱形延伸, 选用一种半透明材料, 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每当暮色降临, 墙面配合着灯光射出渐变的效果, 如同鸡尾酒般的色彩让人神往。整个墙面可以映射出人们往来的身影, 经过此处的人们都会穿越其中。它既鼓励了周围的人们积极地参与和互动, 也给这里的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件景观装置作品用一种趣味化的方式使公众提高了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公共艺术的活力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并注入都市景观中。“Art+Space”等热门词语是近些年来景观设计者们热衷的, 并且是努力践行的理念与方向之一。于是便出现了一系列设计趋同的作品, 这样的设计师往往无法满足多元化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他们所关注的多数只是停留在某些案例的表面现象, 尚没有进行多方位地分析与比较整个设计的实质内容。鉴于现下城市居民紧张的生活状态, 缺乏美感, 缺乏文化建设的现状, 应当给予符合现下人们所渴求的关怀与人性化服务的公共空间, 营造出更好的人居环境。

虽然中国的公共艺术与西方相比, 起步较晚, 除了模仿西方公共艺术作品以外, 国内的艺术家、景观设计者们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也开始逐渐宽泛, 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方式。近年来, 在国内一系列的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带动下,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等, 国内外的艺术家们通过不断的努力, 将公共艺术设计的项目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公共艺术的介入不仅仅营造出了艺术化的景观项目, 而且对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如提升经济的活力, 营造出城市的地标等。

在现今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刺激下, 城市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热衷于关注人们的精神渴求, 在设计中开始考虑物质视觉对人们精神的冲击。这里值得提及的案例是陈克在南昌紫金城利玛窦广场 (图3) 所做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整体风格凝练大气、概括简约, 与场所的领域特征相吻合。

整个广场的亮点部分主要由一个“十字架”与一组水池组成。十字架则由雕塑荆棘之路的石阵与斜桥组成。这两组雕塑构成了230米长的公共艺术景观带, 可供行人自由地穿梭在其中, 自由地交谈、集会、休闲等。

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是引起人们对社会和人性价值的思考, 即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西方城市近现代建筑起步早, 国家经济实力与工业化文明程度高, 城市景观建设比较完善, 尤其公共艺术设施建设, 节点小品的设计富有活力。20世纪90年代后, 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速度开始加快, 城市功能不断优化, 城市形象在变革中也得以良好的提升。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丰富提升, 公共艺术走入户外公共空间, 成为艺术家与城市居民最直接的对话方式。西方的生活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的建设大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积极吸收西方设计的优秀成果的做法, 在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功能上, 都得到了体现。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能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更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 情感又是周围现实的反映。在人性化设计思潮备受关注的今天, 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都是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

瑞士的“城市沙龙”、悉尼的“聚会场”, 这样优秀的案例正不断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断地产生更好的作品。针对特定的场所, 瑞典景观设计师莫妮卡·葛拉在一次访谈中谈到, 景观设计的密度是目前颇为棘手的问题, 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欧洲,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有着十分庞大的公众群体需求和更多消耗, 同时也需要更多富有自然气息的公共空间。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前景应当与城市的发展合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景观环境是评价城市形象的标准之一, 公共艺术的介入无疑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添加了靓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TOP SPACE&ART (顶级艺术空间) .ARTPOWER (艺力国际出版) , 2010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2

一、引言

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一方面是有形的物质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则是无形的精神文化体系。对于后者来说,城市公共艺术便是一种社会大众文化的形式载体,它以一种有形的存在对大众无形的文化意识进行着影响。具体来说,公共艺术具有城市本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对城市的品牌形象进行塑造;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等一系列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二、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建设现状

1、公共艺术的个性化不足

虽然当前很多城市的管理人员认识到了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有效树立城市的形象,而且可以传播城市的独特文化,从而展示城市的地方实力。但是城市管理人员为了快速追求功绩,往往采取追求公共艺术的`“高大上”,从而造成公共艺术只是流于形式而已。甚至有效城市照抄照搬国外的公共艺术形式,造成文化错乱,使自己的个性缺失,不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

2、公共艺术没有系统性规划

在我国很多城市还存在着“规划滞后、建设现行”的现象,城市公共艺术往往以较快的速度建设,呈现混乱的状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立,大多源于不同出资人或出地人的需要,属于自发行为,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作品的立项权,几乎都由基层把握,使得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立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水平不高,缺少对城市已有艺术建设现状的考量。一味追求数量的激进做法,又导致公共艺术品数量的恶性膨胀。

3、公共艺术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保障

我国,虽然政府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决策者,但在大部分城市,并没有公共艺术的专业管理机构,负责城市公共艺术的指导、协调、审定等工作。公共艺术建设职能往往挂靠其他部门,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市文化局、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都在自顾自的进行市公共艺术建设,决策者身份非专业化、职能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质量不高的现状。

三、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上文分析了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下文将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突出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

一般来说,城市通过艺术创造来对城市的性格和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因此,要合理地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主题规划,这是因为文化规划则在非物质层面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精神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主题的规划首先要符合城市整体的文化艺术规划、景观规划的要求,在整体中求变化,同时避免文化建设的混乱,以统一有序的面貌加强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

2、对公共艺术进行系统化规划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公共艺术的规划目标,对其中需要重点进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考虑周全,对空间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主题、艺术品数量、建设规模、要解决的问题、执行方式、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做出全面的考虑和要求,避免泛泛而谈和不切实际。比如,对于某城市的雕塑设计上,可以将规划目标设定为在城市总体目标的规划下,对城市的雕塑系统进行完善,构造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公共雕塑,以树立鲜活的城市形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以便为后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在进行规划时,要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尊重公众的文化权利;布局合理,数量适当等等

3、对公共艺术进行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对我国很多城市来说,公共艺术属于发展阶段,管理者和市民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健全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更加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出台相应的公共艺术的政策和制度,为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保障。比如,可以规定在一些大型的广场、绿地或者其他公共建筑附近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建设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只有国家和地方从政策制度程度给公共艺术一些积极的政策制度保障,才会对公共艺术的建设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3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生态化;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的社会已经是各种文化元素、艺术特征和思想追求出现大融合的时代,人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城市形象的建设也逐渐发展到理性阶段,在追求物质层面的同时,也把城市文化环境建设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公共环境艺术将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形象的探讨研究是整个社会顺势而生的要求。

公共环境艺术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一种构思、方法和手段,它存在于城市规划中的各个阶段,但任务不同、重点不同,在其不同阶段也表现不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中的“公共”指的是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组成的人们生存的大环境,城市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来了解城市,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就是城市空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所以,城市形象无论表现出怎样的一种形态,都能够通过这个“媒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加强人们与城市在媒介空间的交流,以一种新的形式塑造着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它是城市规划和建设各方面“灵魂”的集中表现,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进行城市形象建设,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予以提练、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改变我国目前存在的城市建设雷同化、建设一般化的倾向,提升城市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公共环境和

城市形象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在这欣欣向荣的城市建成之前,需要对整个城市进行严谨的规划。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发展城市公共环境和塑造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对其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进而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就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内容。以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来指导和推进城市规划,进一步促成城市建设布局的合理性,把握城市发展方向的主动脉,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作用

要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基础对土地、空间等城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分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作用就是发挥国家在城市资源分配中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平等地配置城市的土地、空间等公共资源,促使城市各利益主体对城市公共资源能够得到的合理利用,使之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促进城市和谐、稳定发展,城市利益主体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够更好地展现,让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形成城市形象的作用

城市规划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为重要依据,使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以及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应该以树立良好城市形象为出发点,发展周边地区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 应切实保护好城市的文化遗产,进而彰显出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以更好地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引导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文化、生态等的发展。另外,还应科学规划城市的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城市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树立积极向上的城市形象,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好典范作用。

二、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纯粹抽象的城市公共环境并不存在,每一种城市公共环境,最后都要和不同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不同的场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共场所”。每一个场所又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它们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职能密不可分,如政府大厦、法院以及政府机构等政治性场所,商业街、商业城等商业公共场所,火车站、码头、地铁站等一般性公共场所,公园、绿地、咖啡厅等娱乐性场所,学校、博物馆、历史纪念场等文化公共场所,等等。雕塑作为众多公共环境场所的一个缩影,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塑造着城市形象。

人们在一个城市中能看到各种建筑、街道、绿化带等,但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城市的雕塑。一个优秀的雕塑是这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符号。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来说,应该建设和拥有具有代表性和富有时代意义的城市环境雕塑。可以说,它不但服务于当代人民,还能给后人留下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有很多非凡的雕塑作品在经过沧桑岁月和历史长河的洗礼之后遗留下来,让现在的人们见证了历史,从而形成人类文化不断的发展。它们不仅装饰和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对革命的业绩、历史人物、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等进行歌颂、纪念、宣扬和反映,塑造城市美好形象。这些雕塑,不管四季怎样更替,不管昼夜怎样轮回,都傲然矗立在城市的各个位置,散发着耀眼的光彩,放射着艺术的光芒,用时代的精神激励群众、以美的形象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应该能明白它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建设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也应该能理解城市雕塑在艺术领域内的特殊存在意义。在我国,以金融中心上海为例,城市建设者把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功能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反映时代的精神;二、宏扬民族精神;三、记录城市文化和发展轨迹;四、启迪后生今人;五、浓郁文化氛围;六、瞻仰和缅怀革命先烈;七、开发旅游经济。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人们也不再把城市雕塑当成传统单一的摆放品,而是与城市生活融合在一起,添加了艺术情趣,从而使人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多彩。可是什么样的雕塑设计能和他所处的城市相融合呢?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创作时要先通过了解造型所处空间的性质、规模以及空间形态和整体艺术风格,才能选择合适的题材、尺度、材料、色彩以及造型手法,使之与所处环境有机结合。例如日本女雕塑家宫胁爱子的作品《变幻》就是将艺术、环境与场所精神完美结合的成功作品。该雕塑矗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主会场圣·乔第体育场前,在数根石柱顶部有十来条金属曲线发散出来,在空中扭曲交错,随着太阳照射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时而清晰可辩,时而若隐若现。整个作品轻盈灵动,与背景圣·乔第体育馆的厚重沉稳形成了鲜明对比,粗壮的石柱与纤细的金属曲线之间刚与柔、力与美的結合很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丰富了城市形象。

城市雕塑之所以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因为其承载了太多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反映着城市社会生活、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对城市形象进行着美化与点缀。一方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具体和独特的历史,不同风貌的城市雕塑,就是由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认同和传统风俗习惯产生的不同审美趣味而塑造出来的,我们要尊重并延续城市历史的文脉、挖掘历史的精华,通过艺术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城市雕塑应当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矗立在开放的城市公共环境中,它所面对是社会公众,因此它的创作必须考虑如何与公众交流和对话,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同,而只有那些在题材、材料和形式上都充分反映城市发展轨迹、反映市民真实生活和时代进步的作品才能真正在公众中产生共鸣,受到市民的喜爱。例如,1999年落成的《深圳人的一天》以不同社会阶层的18个普通人作为原型,完全真实地将他们铸造成等大青铜人像并铭示他们真实的个人信息、何时来到深圳、现在做什么等内容。雕塑落成后备受市民青睐,很多人都用“亲切”、“逼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在这组雕塑中看到了自己曾经、现在和将来在这座特殊移民城市中所经历的辛酸与喜悦、成功与失落。雕塑也由此真正融入了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守望者和见证人”。

三、生态化城市公共环境艺术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发展迅速,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尤其是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发展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成为现在城市设计者的核心理念。如何能让城市经济和建设稳步发展,还能维护公共环境,如何处理好欲望和生存的矛盾,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公共环境艺术的生态化,简单的说,就是生态美是生态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矗立的高楼大厦、整齐的街道及现代化的构筑形式,不一定给人以美的感受,而生态化的城市,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带来了美感。生态化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在自己的时代存在着,它是特殊发展阶段和城市化背景之下,对城市环境建设的解题,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这个词语给他们的城市带来的变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生态化公共环境艺术不仅仅是对传统城市环境的改变,也是城市规划建设者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一定程度上也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代社会,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生态化公共环境艺术恰恰就是与人们交流、沟通、诉说情感的媒介。可以说,生态化公共环境艺术在环境保护、文化创新、提高生活质量和沟通大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化公共环境艺术作为促进城市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必将造福于城市大众。

四、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人才建设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从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延伸到对室外居住环境的需求,对居住需求的低层次转变为对居住环境质量需求的高层次。因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使设计师的设计任务饱和,设计师仍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本着科学和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公共环景艺术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对该学科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专业人才,需要重新树立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面对现实,与时代共同进步。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城市建设中蓬勃发展,我国高校也注重对公共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培养的思路,重点强调围绕建筑“内、外”公共环境艺术的思路,创建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培养学生整体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和服务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建设有建筑行业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建筑的内外环境所涉及的方面,进行科学、艺术、经济、合理的创造性设计,以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培养思想素质高,具备发现、判断、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策划、组织、实施能力的思维及智能和复合型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一)注重艺术审美能力

环艺专业的基础是艺术学。环艺设计的实质就是运用特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和材料艺术性的表现来表达设计师对环境艺术美的认识,引导大众提升对美的欣赏。所以,环艺设计所运用和展现的手法首先是形式,这些形式的综合性表达是艺术效果和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审美是环艺设计内在的一种精神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环艺设计的核心和基础。环艺专业课程体系中审美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与环境相关的学科,环艺专业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和社会美,等等,这种美包括形象的和抽象的,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也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可以说,具有审美的基本能力是做好设计和鉴赏设计的基础。

审美的能力和审美的素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的,作为环艺教学的审美教育,首先,应该是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审美方法。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态度;其次,要把审美教育融合到设计训练中,在课程设计上加大对形体、色彩的训练内容,鼓励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便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效果图和电脑图的制作上,而忽視美术基本功的训练。从长远角度讲,这是急功近利和本末倒置的表现。

(二)注重文化性的培养

设计应该是一种计谋和策划,它的图示化的艺术性表现是一种策划和智慧的结果。也就是说,设计应该建立在一种文化的基础之上。形象和表现的和谐是一种视觉上的美,而文化和思想的表现则是一种智慧美。这种文化的汲取首先来自于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是我们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渊源,作为一名设计师,要立足民族根基,掌握民族文化,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从中国古老的园林、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从中国的儒学、道学和佛学等哲学思想中探求设计的源泉,不断增加环艺设计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设计浑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世界性文化的交融,掌握新理念、体察新动向是设计师生命的根本。设计师的作品应能够体现出对社会的关爱、对生命的思索及对文化的继承。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化情景下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对中外经典设计的欣赏和比对,从不同的文化内涵认识、辨别设计元素,不断拓展知识面,尤其是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理解与表现。

(三)注重市场性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直接面对市场和社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目前很多院校环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设置也多以社会需求为基准;脱离市场,环艺专业就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要能汲取市场生存的技能和知识,拓宽了解市场和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主动参与社会的实践和市場调研等活动。

环艺设计教育也要注重对学生市场能力的分析和判断。首先,培养学习的主动实践精神。要把课堂和社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环艺设计专业知识范围宽。属于涉及的学科门类多的一个边缘性学科,学生在专业和就业的选择上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知识广而不精,泛而不细。这就要求学生能对各知识方向的发展前景有所预测,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有理智的选择。其次,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水平,结合市场需求,注意突出专业特色,要培养专业型的“精细”人才。培养学生能正确对待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有经济意识和可行性意识。艺术设计作品,只有被社会和市场接受,才能体现出它的设计价值。这就要求学生了解和把握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要在社会和市场的可接受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一味追求艺术的美学效果和创作者自身的个人体验,就成为单纯的创作。忽视了设计的市场价值,也失去了设计的社会意义。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为人类利用艺术的手法创造了良好生存和生活条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从而增加了城市的巨大吸引力和创造力。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以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论为依托,以城市雕塑为重要代表,以发展生态化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为主要方向,注重公共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质,塑造出城市美丽的形象,为城市增加魅力, 促进城市的繁荣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何一民,田凯.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形象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朱少华.环艺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界,2010,(03).

[3]祝明建,陈永华,马瑶.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研究[J].雕塑,2006,(06).

[4]周鹏.生态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05).

作者单位:

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的本土文化体现 篇4

1 景观公共艺术中的本土文化概念

本土文化和我们常说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概念, 它其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经过长期沉淀, 重新阐释后, 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本土文化扎根于本土, 世代传承, 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本土文化既体现当地历史传承的积淀, 也有蕴含着现实生活的痕迹。本土文化不仅仅特指那些各个地方耳熟能详的文化经典, 它其实还包含了大量的乡土元素, 例如当地的风土民情、众生群像、民间艺术, 甚至一些民俗活动等。如何在城市景观公共艺术中体现本土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的挖掘各个城市的本土文化特点, 提炼出本土文化的艺术特征, 巧妙的运用到景观公共艺术之中。

2 本土文化对于景观公共艺术的影响

2.1 能够有效提升景观公共艺术的辨识度。

当前在很多城市的景观公共艺术中出现了千篇一律相似雷同的倾向, 这不仅会让人们产生视觉的审美疲劳, 也不利于真正发挥景观公共艺术的精神洗礼和文化传承的作用。通过深挖城市的本土文化特点, 将城市本土文化进行视觉化, 并巧妙的体现在城市景观公共艺术中。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景观公共艺术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 也能够加强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艺术体验, 同时也更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归属感, 提升对城市的文化认知度。

2.2 能够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在当今时代城市快速的工业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 很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间技艺都已经开始慢慢的消亡, 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记忆。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虽然对于传承本土文化所起到的作用是微小的, 但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却能够有效地彰显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对人们起到最为直接的宣教作用, 通过景观公共艺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刻板教条、严肃紧张的教育更能够加深人们的印象。

2.3 能够促进景观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

在城市景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现实客观的种种原因, 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景观公共艺术的创作时都喜欢对西方的设计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模仿和借鉴, 这种盲目“嫁接”而成的景观公共艺术品虽然光鲜亮丽, 但是却很不“接地气”。“没有民族的, 也不会成为世界的”, 城市中这些没有历史文化根基, 复制出来的相似雷同的景观公共艺术品, 既不利于本民族景观公共艺术的长远发展, 也不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将的本土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有机的融入其中, 不仅能够体现景观公共艺术的文化艺术价值理念, 同时也促使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朝着良性、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 体现本土文化的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3.1 地域性原则

这是体现本土文化景观公共艺术的首要核心原则。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数量众多,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城市特色。城市的地域性特点不仅仅体现在自然上, 也体现在人文历史上, 地域特色最能直接的体现出各个城市的本土文化。在进行景观公共艺术设计时, 需要设计师在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历史特征上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比较, 选取独特的角度来进行城市本土文化的体现。

3.2 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景观环境中运用能够体现本土文化的公共艺术可以更容易得到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文化认同。然而, 即便是能够彰显本土文化的公共艺术品, 如果和整体的景观布局不相协调, 孤立突兀地出现在不适宜的景观环境中也会显得让人莫名其妙。譬如在城市的居住区景观中树立某个历史人物的雕塑就会显得不那么协调。另外, 一个景观公共艺术品在景观设计布局中放置的位置也需要通盘考虑, 要与周围的景观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

3.3 艺术性原则

景观公共艺术本质上还是属于艺术的范畴, 在体现城市本土文化的同时, 要坚持艺术形式至上原则, 巧妙的含蓄的将本土文化通过设计表现出来, 而不是简单直接的将某种城市文化的符号生搬硬套进去。另外, 景观公共艺术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艺术表现形式, 还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价值观念, 起到提升人们的视觉审美, 加强人们的对城市景观艺术的文化认同感。

4 景观公共艺术本土文化的具体体现

4.1 自然元素在景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自然风貌。山川河流、花木鱼虫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城市独特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 运用本土文化中的自然元素是最为容易表现的方法。比如, 海滨城市可以将海的主题形象运用在城市景观广场的雕塑中;山地城市可以将独特的大山造型运用在景观墙的设计之中;平原城市则可以将城市所在流域的河流进行图案化, 设计成景观的道路骨架。此外, 城市的市花、市树, 保护动物等自然形象都可以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巧妙的表达出来,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了, 设计师把香港市花“紫荆花”的自然形态, 经过艺术的变形夸张处理后, 转变成了一个城市广场的景观公共艺术品形象。

4.2 历史元素在景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本土文化中沉淀最为厚重的就是城市的历史, 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画卷。与城市相关的历史典故, 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以及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城市民俗, 都可以将其进行视觉化的处理, 体现在城市的景观公共艺术中。这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 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城邯郸就是我国成语出处最多的城市, 邯郸也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都, 历史中赵武灵王励精图治, 胡服骑射的典故成为邯郸这座古城最为典型的历史故事。艺术家运用胡服骑射这个典故, 通过雕塑的语言手法将历史元素体现出来, 并且和城市的景观环境有机的协调在一起, 成为了这个城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4.3 文化元素在景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

一个城市不同于另一个城市, 除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之外, 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化的差异, 这恰恰就是我们体现不同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典型的文化特点。例如, 江南园林城市苏州具有浓郁的吴中文化, 而同属江南的南京却是六朝文化的古都。南京中山门外景观广场中的“辟邪”青铜雕塑, 就鲜明的体现出了这个文化特征。此外, 在南京夫子庙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 将笔墨纸砚、竹简书卷、活字印刷、书桌书凳等形象体现在路灯、坐凳、垃圾桶、指示牌等景观设施里, 却是充分的体现出了该地区独有的“科举”文化元素。

5 结语

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都已经开始注重进行大规模的公共艺术设计, 并且也开始更加注重景观公共艺术的文化特性, 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不同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仍然趋向于同一, 甚至还颇为相似雷同。对于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来说, 深入的挖掘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是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景观公共艺术中加入本土文化的元素, 不仅能够提高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品的文化内涵, 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也能够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成为城市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靖.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化探析[J].旅游论坛, 2014 (7) :6.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篇5

(一)生平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失真了,装饰它的雕塑的尺度与之不匹配。

作者举了个例子——关于大卫像的位置,通过对比其前后的位置,说明当时在公共空间的有多么的糟糕。大卫像在原先的凡奇欧宫(Palazzo Vocchio)显得非常经典,主体与相对平淡的背景形成对比,并且便于与真人尺度相比较,巨大的雕像似乎变得更宏伟而超过了它的实际尺寸。但自从移至一个研究院玻璃圆顶的大厅中,其周围是一些复制的雕像、照片等,这时它成了一个研究的模型和历史学家及批评家探讨的课题,它的艺术价值荡然无存。

当然,作者也并非建议完全模仿中世纪城市,毕竟时代是发展的。他更多的是认为:考察祖先作品的深层特点,批判地运用到当时的城市建设中。

(二)中心宽敞的公共广场

作者研究古代人布置喷泉和纪念物的方式,并探讨他们为何总是能够对手头的条件运用自如是大有裨益的。

在古罗马甚至中世纪,纪念物和喷泉不会布置在交通频繁的位置,而往往偏于广场的一侧。这些布局给人于美的享受。他举了一个相似的例子——儿童堆雪人,通过类比说明这些雕像是在广场上“生长”出来的。假

图1 喷泉(b)位于广场一侧 设雪覆盖了一个城市广场,踩出的雪路是街道,那么雪人就是广场上的纪念物,雪人和雪路在空间上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在这些相似的避开交通的位置上,古代社会建立了他们的喷泉和纪念物。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广场铺地会变,但喷泉的位置始终不变。

对于每座城市和每个广场的纪念物坐落的位置不同,作者认为“是因为在各自的情况下,街道通往广场的方式不同,交通流向不同,因而留下了一些其它的点空着。简言之,公共广场的历史发展依地方而变化。”此外,作者认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

图2 教堂靠其它建筑布置于广场一侧 物。这些建筑布置在中等大小的公共广场侧边,有利于建筑它们更好地被使用并能从一个适当的距离上被欣赏。

西特所处的时代,纪念物、喷泉和教堂等大多布置在基地中心,这样不仅造成浪费(如教堂四个立面 都有昂贵的装饰物),而且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试想,一座城门不是让我们从它下面通过,而是让我们围绕它散步,的确是件‘美妙’的事情!”

(三)公共广场的封闭特征

从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公共广场具有围合、封闭的特征。它们的做法通常“是广场的每个角落只有一条道路进入广场,如果有第二条道路必须与第一条路成直角进入广场,它就被设计成终止于距广场一段距离之外,以避开来自广场的视线。”然而,西特生活的年代广场已不再封闭,它可以为任何一块由四条道路围绕形成的空地,而与其周围的建筑毫无关系,广场的连续感已消失。

(四)公共广场的形式与大小

作者把公共广场分为深远型和宽阔型两类,然而这种分法是相对的,主要依据看者的位置和他所观看的方向。因此,依据观看者相对于建筑物的位置在广场的主要一侧还是次要一侧,一个广场可能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但是一般说来,一个广场形式的特征取决于一座特别重要的建筑物。高耸的教堂配深远型的广场较好;而市政厅的广场

多为宽阔型。

在处理广场的大小和围绕它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时,很难确定其确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等的。此外,西特建议对城市建设有兴趣的人应该研究一下他自己居住的城市一些小广场和大广场的尺度以取得对广场和周围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大小比例关系的认识。作者还指出广场的最小尺寸应等于它周围的主要建筑的高度,而最大尺寸不应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两倍。广场的长度和宽度之间也应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宽型广场比深型广场的长宽比要大一些。

最后,西特提出一种现代精神病——广场恐惧症。深究其病因,其实就是广场尺度问题造成的。

(五)古代公共广场的不规则性

中世纪或更早的人们认为好的广场是不规则的,是经过历史演变逐步形成的。当时的广场大多是在现场根据人对空间的感觉营造出来的。由于人的眼睛常常忽略轻微的不规则而且不善于估计角度,常常把实际上不规则的形式看的较为规则。而这种不规则性只有在图面上看出。图3 不规则广场示意图

作者生活时代的技术人员常常刻意的追求矩形街道和绝对对称的公共广场。当然也有不规则的构图,但仍然不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它是用直尺娇揉做作的生造而成。它通常以三角形广场的形式出现,这是由于在图板上绘图必然产生的糟粕,它们的效果十有八九是不佳的。与其前的广场相比,它们不能给人们造成视觉错觉,因为建筑线不可调和的交叉总处于人们的视线范围内。“补救这种广场的不足的唯一方法是使广场的每一个面本身不规则。这会造成若干凹进、部分的对称,并使开敞空间避开交通,这样就可以有利于布置雕塑。不幸图4 圣马可广场平面图 的是今天不可能做到。”

(六)公共广场群

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大多广场都以群集的方式出现(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将城市的主要建筑物组合在一个单个的广场的周围)。事实上,每一个值得注意的建筑立面都有自己的广场,以便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它们。此外,这些建

图5 北欧教堂广场平面图 筑立面对广场也很重要,因为这些壮观的石头立面十分难能可贵,它们给予广场足够的特征并使之提高艺术价值,而这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圣马可广场是由三个各具特色的子广场组成,为人们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而这一手法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已不再适用,因为当时的广场已经不再是封闭的。

(七)北欧公共广场的布局

上面的讨论主要基于意大利的城市,作者为了较为全面地说明问题特此研究北欧公共广场

图6 巴洛克庄园平面图 的布局。在北欧,大教堂通常独立布置,即使不在广场的中心,至少也用街道把它与其它建筑物分开。当然也有一些次要的教堂后退紧靠其它建筑物布置,其原因是当地教堂通常建造在原先的墓地中心。即便如此,这种独立布局和作者生活年代的做法仍不相同。“哥特式教堂的布局通常是住宅沿教堂的两侧和耳堂排列,只以狭窄的通道与教堂稍稍隔开。通常在教堂主要入口前有一个大广场,以便保持哥特教堂高耸特点时,又能全面观看教堂的立面和高大的塔楼。”因而,教堂紧靠其它建筑物建造的老原则在北欧一直被遵循,只是具体的处理方式不同,两者殊途同归。其实北欧国家与意大利古老广场的不同点仅仅是在形式和大小方面,它们之间更多的是共同的特征:不规则性。

“随着透视原理运用到建筑中,建筑师开始用这种原理来建造建筑物、纪念物、喷泉和方尖碑。正是这种透视艺术逐渐控制了三面封闭的大广场、教堂、宫殿规则的花园、通往重要建筑的豪华通道,甚至自然风景的视景布置。”有三个封闭面和开敞的第四面的舞台式建筑布局成为每一个群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一原则促使巴洛克风格达到其顶峰。试比较作者时代的设计和古代巴洛克大师的作品,虽然两者都有前院,但两者的比例不同。巴洛克时期尺度宜人,便于欣赏;而作者所处时代的设计尺度较大,效果较差。

(八)现代城市规划的艺术贫乏和平庸无奇的特征 现代城市规划师成了艺术领域的贫儿,他们只能在过去的艺术财富旁建造沉闷不堪的成排房屋和令人厌烦的“方盒子”。现代教堂及纪念物屹立在巨大的基地之中。城市界面缺口很大,产生了不连续性。究其原因是现代城市建设完全颠倒了建筑物和室外空间之间的适当关系。在过去时代,室外空间(街道和广场)设计

图7 现代平庸的广场平面图 得具有封闭特征以取得某一特定的效果。今天,我们通常是先划出建筑基地,任意留下的地盘作为街道和广场。

(九)现代体系

作者认为现代体系是僵死的,不能给生活带来乐趣的。当时的城市建设主要有三个体系和若干它们的变体。这三个体系是: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一般来说,变体就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这些是没有价值,没有艺术气息的,它们是机械性的,只能从图面上看到它们的特征。这种体系的形成只是屈从于交通运输的权益之计,丝毫不考虑艺术传统。

针对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圆形广场或八角形广场,作者认为这些几何形广场图面效果不错,但实际效果则不然,充满着单调感,缺乏人性,往往使人迷路。现代建设中出现的林荫道虽是现代化的,却仍具有城市建设的艺术价值,是肚带环形道路的变体。

作者建议“将乡村的美引入城市中心,使自然的杰作和人造建筑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产生迷人的效果,”但同时要考虑绿地系统的布置方式,不应用树木来遮挡特别有趣的建筑物,这一合理的原则是从巴罗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十)城市规划艺术的现代限制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特定的文化活动已经接二连三地从室外公共空间中消失,广场的主要作用已经被剥夺。其原因主要如下:

(1)人口的增长使得街道变宽,建筑物变高,过多这样的发展使得人们产生审美疲劳。

(2)土地价值的大幅度增长加速了对城市的划分,开辟很多新的街道,这些很难用简单的艺术原则来解决。

(3)过高的土地费用促使人们更充分地使用土地,进一步导致某些结构形式的消失。

当然现代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很好卫生条件,那么这些发展是否必须牺牲城市美好的空间形态呢?作者认为两者应相互结合,在遵守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现代城市建筑的优点,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十一)改进了的现代体系

尽管实用的权宜之计对艺术有限制,但两者可以融合。并指出所有巴洛克传统的后期影响属于这一类现代改革的实例。正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那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在各个时期作了相应的改建。

面对现代建设出现的问题,我们虽然不能用听其自然的进行城市建设的方法来消除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图8 圣彼得教堂及广场平面图 设的艺术原则。我们必须研究过去时代的作品,并通过寻求出古代作品中美的因素,来弥补当今艺术传统方面的损失。

(十二)城市规划中的艺术原则——一个图示 现状:梯形广场,被支离破碎的建筑围着,每一个单体都很优秀,但整体很不协调。

方法:在有高耸塔楼的主要立面前设深远型广场,设一个用于欣赏侧立面的广场。

具体:G、H将教堂隔离出来,又使其街道完整,庭院D满足教堂广场的最大尺寸,此外,其它都取最大尺寸,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有机统一的局面,入口c、d、e及广场的各个角部应设计得使整个封闭物产生纪念性,入口附近设有大喷泉f、g,由于D是满足教堂的,所以在K处可以放一个最大尺寸的纪念物,建筑物J和拱门a形成一个衬托侧立面所需的广场E。

结果:各个建筑达到消除冲突,达到有机统一;提高了纪念性建筑的价值;与其它广场群在上一层面 上达到有机统一。图9 对沃蒂弗教堂所做的再规划

(十三)结论

西特意识到当时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追求城市的艺术美,并有了相应得设计及实践。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领会艺术美原则,来设计、改造现有的城市,使城市再度充满生机。

四、总结

作者的学说和有关论点对当今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艺术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此书自出版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事物发展规律,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却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当今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新城的开发建设),如忽略具体的情况而一律建立方格网的道路系统,建筑物孤立地伫立于城市界面,现代的汽车交通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城市过多地反映工程技术而忽视艺术等等,正是西特在书中所批评并呼吁人们重视的。这些现象在我们当今的建设中比比兼是(尤其在中国)。在中国诸如土地使用

的不合理、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的需要,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大规模低质量的建设新区,如今对这些的改造比改造旧区还要困难;城市公共建筑的设计各自为政,总想超越周围的建筑使自己成为视觉中心,而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城市中交通拥挤、人车相互干扰和混杂,使人们缺乏安全感,降低了室外活动的欲望;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和简陋等等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通病,而作为建筑文化总反映的城市,这一客观实体已大大地在减退。重现了西特当时所面临的局面。

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探索与重构 篇6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探索与重构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ublic art construction in Quanzhou city

□赵洋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建设“和谐大泉州”、改善投资环境、弘扬侨乡文化、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主要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渠道不畅、高校资源缺位、历史文化融入不够等问题。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应完善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政策与管理,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认识,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比如泉州市东海片区市民广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建设,应该通过体现时代特征、活化公共建筑、注重时空脉络、融入地域特色来表现其品格。

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泉州花灯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 (Fumio Nanjo)说过:“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1]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公共艺术的发展史。公共艺术作为整个城市的窗口,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艺术品位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公共艺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正逐步彰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公共艺术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2009年 3月,国内首家城市公共艺术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研究如何以新观念来塑造城市形象、让普通民众参与城市建设,从而使公共艺术成为公众艺术。然而,有国际花园城市之誉的泉州却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显得滞后。本文拟在借鉴其他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泉州市加强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现存问题与对策,以期重构符合泉州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模式。

一、泉州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城市品位乃至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史证明,城市公共艺术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实力、营造适宜人居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也已充分认识到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来改善城市软环境和城市文化氛围。泉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作为对台的重要窗口和海西经济大开发的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过程中,更应抓住时机,通过批判地继承本土传统文化艺术、吸收外来进步文化艺术来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

1.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构建“和谐大泉州”公众文化环境的需要

宜人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但需要有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更需要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近年来,我国青岛、厦门等城市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公共艺术建设,促进了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市逐步走上宜居、和谐的发展之路。泉州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更需要构建人性化、艺术化的高品位公众文化场所,需要通过建设一系列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艺术使“和谐大泉州”成为一种公众文化环境。

2.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推进海西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剂。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推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可得到 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1]例如苏州的工业园区通过积极改善包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内的软环境,将整个工业园区打造成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园区,为苏州带来了投资热潮,使旅游收入也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泉州台商投资区、东海总部经济区等作为泉州的重点建设项目,更应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做一些开拓性尝试,以和谐开放的胸怀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从而改善泉州的投资环境,推进海西经济发展。

3.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弘扬侨乡文化特色、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需要

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可以使一座城市具有强烈的地域感,培育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北京将旧厂房改造成现代 798艺术中心,通过对厂房的艺术化创新,培育出新兴产业。如果泉州能突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主题,利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这个平台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清源山名胜、宗教博物馆、郑成功史迹、惠安女民俗、安永德生态风光等特色品牌,将会大大提高泉州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同度,也会给泉州带来无限商机。

4.加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创建国际品牌之都、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其发展的动力,今天的泉州名城、晋江品牌,无疑是泉州优秀历史文化在现代的延伸和升华。泉州轻工业发达,尤其是晋江鞋业、石狮服装业等,创建了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同时出口贸易节节攀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泉州要想打造国际品牌之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入挖掘侨乡文化,注重品牌与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关系,以带动泉州企业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泉州、晋江品牌注入长青基因。

二、泉州城市公共艺术之不足的成因分析

当前,高速发展的泉州正勃发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古城区的道路改造、石头老房社区改造、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等。与此同时,相应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也随之有序推进。然而从泉州市现存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来看,公共性和互动性大多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作品与周围环境并没有发生关联,缺少和谐气氛,受众也少有共鸣。近年来,泉州市开始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1.政策支撑力度不够、体制不顺

一方面,我国在城市公共艺术监管方面的法律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缺乏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约束;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未能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作品的艺术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作品过于个性化,很难与大众“对话”,影响了公共艺术作品在大众间的影响力;而有些则过于低俗、媚俗,缺乏艺术的前瞻性,有损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各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通常都由该市的公共艺术中心负责管理,公共艺术中心根据不同片区整体设计的需要统一规划片区内公共艺术建设的主基调,同时负责制定与公共环境建设相关的政策。因此,泉州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首先应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2.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渠道不畅

泉州作为国际花园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有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多见。政府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之一。作为福建省三大城市之一,泉州是一个品牌之都,大大小小的企业品牌不胜枚举,但企业品牌与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脱节,民间资金进入公共艺术建设的渠道不畅。事实上,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民间资金的介入可以大大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公共艺术建设应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可行之策。

3.高校资源利用不够

泉州的国立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以及福建省内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汇聚了众多全国甚至世界知名艺术家,而泉州并没有给这些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往往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上述各高校经常有设计作品见之于众,如 2009年泉州市室内设计大赛就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高校作品。如果泉州能在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合理整合本土高校资源,发挥本土高校的综合优势,那么泉州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将会有新的发展。

4.对历史文化的融入有待加强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古迹众多,素有“海滨邹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体现泉州侨乡城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很多外地游客对泉州印象不深。以泉州的城市雕塑为例,在造型上大多以写实为主,功能上主要体现纪念与装饰,材质多为单一的石材,视觉上并没有超越传统写实艺术。如泉州市标“飞天迎宾”、丰泽广场的“鲤鱼化龙”、东湖街口的“97返珠”等城市雕塑,虽然具有泉州本土特色,但对于时代文化的思考、人文性关注和文化生态的探讨相对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应具有特殊的公共性、文化性,并能滋润心灵、提升品格,同时它还应该有利于公众想象力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三、构建泉州模式的公共艺术

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 (LewisMum2 ford)在 1960年代就指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物质上的质量”转变成“精神上的能量”。[2]198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改善城市环境,并通过资金支持、媒体宣传、政策制定等措施来推进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其间,注重政府行为、注重市民参与、注重文化保护,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休闲性和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艺术理念。近年来,随着海西经济体的不断壮大,泉州城市建设也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对居住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努力提高和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泉州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艺术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摸索出能够适应泉州城市发展的泉州公共艺术模式。

1.完善相关政策,理顺管理体制

建议在规划、城建等部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和市民代表共同组成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委员会,对全市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实行指导和对口管理。公共艺术建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为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理顺与公共艺术建设相关的各方面关系,对泉州市公共艺术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对大型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安放进行评审、对全市性的公共艺术活动进行指导、对公共艺术专门奖项进行评定等。其宗旨是稳健地推进泉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这既能为泉州市公共艺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又能使公众对公共艺术产生心理期待,对作品的选择也将会更加谨慎,从而有效地保证泉州公共艺术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避免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盲目和无序。

2.尝试共建模式,畅通筹资渠道

“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城市公共艺术资金占城市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1956年,美国费城开始实施“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现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普遍认同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成熟经验。我国“十一五”初期国家建设部通过设立“公共艺术百分比投资政策研究”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分析了国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泉州市实力雄厚的企业众多,泉州市政府可与地方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每年共同筹措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来加大对公共艺术的建设力度,从资金上保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的连续性,使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市民对公共艺术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3.依托高校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泉州应在“元宵灯会”、“海丝文化节”、“鞋博会”、“航海日”等活动的基础上,依托省、市高校的优质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城市公共艺术节或定期举办城市公共艺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与活动,征集好的艺术作品和策划方案,借以提高泉州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泉州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起泉州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此外,各专家、学者应积极献计献策,以加强城市广场、城市雕塑、街头公园、公交车站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将城市建设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公共场所的文化功能。

4.发掘历史文化,提高公众认识

1992年,日本名古屋爱知县文化情报中心举办公共艺术信息收集整理活动,对日本城市公共艺术进行全面考察与调研。该中心与专家组织研讨会,详细介绍国外大规模公共艺术工程,检讨日本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大大提高了日本民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激发了其参与热情。泉州市可借鉴这一做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通过收集整理与考察调研,发掘泉州侨乡城市的优秀历史基因与深层文化内涵,并使之转化为市标、广场等建筑中的艺术元素。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相关书刊的发行,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完善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达。

5.汲取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新

1984年,现代雕塑国际研讨会在日本滋贺县琵琶湖召开,与会各国艺术家讨论了公共空间的性质及公共环境中艺术创作的材料运用等现实问题。类似的活动或会议为我们汲取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提供了机会。泉州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同时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使两者和谐统一。目前,泉州市政府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一湾两江”、“和谐大泉州”等重大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相关规划,在城市适宜节点布置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在探索中创新,为构建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海滨宜居城市营造艺术氛围。

四、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案例分析——以东海市民广场为例

南条史生认为,品格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至关重要。他在《艺术与城市》中写到:“艺术有时以暴露、暴力形式展现,有时看起来只是垃圾,有时看起来猥琐,但是这些表现形式当中仍有有品与无品之区隔。”[3]泉州的东海片区作为日后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和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其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作为全市最大的市民广场,东海片区市民广场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与成就展示馆、东海工人文化宫、泉州歌剧院和泉州图书馆 4幢公共文化建筑,建筑面积达 16万 m2,建成后的市民广场将成为泉州市地标性公共建筑。作为大型的公共艺术空间,市民广场如何真正体现其品格?笔者认为在设计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想。

1.体现多元时代特征

21世纪是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愈加频繁,反应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多元和文化共生,因此在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集思广益,从世界范围内邀请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民族的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体现时代特征。异国文化在这里不是过客,而是介入市民生活与泉州公共艺术建设的艺术元素。

2.活化公共建筑

在东海市民广场的建设中,大到建筑门口的艺术造景、沿街建筑的立面景观,小至水龙头、消防箱、公共座椅、地面铺装、通风口,都可通过艺术家充满想象力的精心创作而成为活化的艺术。活化了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给人的刻板、冷漠的印象。例如日本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从天井、墙壁、地板、梁柱,到照明灯、月台、座椅、盥洗室,无不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展现出非同凡响的地铁表情。一个大型地铁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它将绚烂多彩的公共艺术延伸到地下,极富感染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泉州市东海片区轨道交通建设亦可借鉴日本的成功案例,将其建设成泉州市活化的艺术景观。

3.注重与时空脉络对话

公共艺术建设不能单从空间的形态、色彩、功能及建筑特征角度切入,还必须考虑空间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以出砖入石、双波曲、燕尾脊等为特征的当地建筑和别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共同体现出泉州传统建筑的美感与文化性格。就东海市民广场而言,现有设计方案中的 4幢主体建筑可采用长方形、不规则几何图形等构成建筑主体外观形状,同时结合园林绿化进行设计,以体现出现代建筑的时代特色。在主体建筑时代特性凸显的情况下,应从闽南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周边建筑的形态、色彩、功能进行探索创新,注重与时空脉络的对话,结合历史和文化脉络进行规划设计。

4.融入地域特色

在东海市民广场的建设中,应注重融入地域性特色艺术元素,使艺术走向生活,深入大众。应结合该区展示馆、文化宫、图书馆的建设,把艺术家的作品从博物馆、工作室请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来,让人们参与艺术,在城市生活中赋予艺术新的意义。例如泉州花灯作为泉州民族文化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既为泉州历史文化增光添彩,也使泉州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花灯工艺美术大师可在继承花灯艺术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将花灯艺术应用于东海市民广场公共艺术的景观布置当中,不断打造花灯艺术精品,从而逐步形成泉州地域文化特色,创建新的城市文化品牌。[4]

五、结语

总之,泉州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必须有政策支持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由政府与企业共建,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市民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认知,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推进泉州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对于提升泉州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文与艺术品格、优化市民大众的艺术品质、拓展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教育、增进市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归属感、强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展现泉州城市地域文化风貌、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房青川.加强成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建议[EB/O L].(2008-12-09)[2010-12-13].http://www.cdcc.gov.cn/Special Topic/FJDe2 tail.aspx?NewsI D=23634.

[2] LewisMumford.The City in History,its transfor2 mations,and its prospects[M].London:Secker&Warburg,1963:353.

[3] [日 ]南条史生.艺术与城市 [M].潘广宜,蔡青雯,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59.

[4] 赵洋.泉州花灯的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发展[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

[作者已有相关成果 ]

[1] 赵洋.构建城市生活环境的生态和谐 [J].艺术探索,2010(1):138.

[2] 赵洋.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审美文化分析[J].福建论坛,2010(2):69.

[相关主题文献 ]

[1] 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本文创新点 ]论述了加强泉州公共艺术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其问题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给出了东海市民广场的设计构思,增强了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

J12;TU-8

A

1009-3729(2011)02-0055-05

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规划课题(2010C—ZC05)

将本土文化融入义乌城市公共艺术中 篇7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主要包括城市雕塑、公共壁画、街头装置艺术等空间艺术形式, 还包括实用性的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审美象征需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自然环境等本土文化资源, 在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城市公共设施中发挥其审美价值, 使城市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所栖居, 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义乌作为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级综合贸易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园林城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但是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方面却远远不足, 公园及城市绿地中为数不多的城市雕塑未能凸显本土文化特色;而城市公共艺术的微观部分, 如广告牌、路标、公交站台、垃圾箱等简陋粗鄙, 成了义乌城市形象的伤疤。当下, 义乌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 如何保留本土文化特色, 塑造自身的城市名片亟待解决。义乌市政府也在“十二五”规划建设中指出, 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增强城市空间的吸引力, 不断提高城市人文的凝聚力。因此, 依据义乌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 从义乌城市本土文化入手, 探索传统文化对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营造的作用, 为塑造可商、可居、可游的义乌国际商贸名城提供参考。

一义乌本土文化特色

本土文化是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历史文化积淀, 不同的城市会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地域文化。居住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本土文化形成独特的历史记忆, 并因此产生依附于该城市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因此, 本土文化既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范围里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 又是特定历史记忆中积淀起来的空间范畴。

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离不开该区域的本土文化, 而通过城市公共艺术来传承本土文化, 有利于人们对生活的城市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对该城市产生归属感, 这种情感也是城市公共艺术价值的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地域文化特征,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所依托的本土文化应以地域文化形态特征作为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地域文化形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由社会生活、习俗、情趣和文化艺术等组成的该地域人文历史环境; (2) 由地质、地貌、气候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 这两方面都会对该地域本土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义乌是近几十年崛起的新型商业名城, 其当下的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其城市深厚的历史文脉。义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名人层出不穷。义乌本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义乌历史上在理学、儒学、文艺理论等方面成就显著, 著名诗人骆宾王就是义乌籍人。第二, 义乌人在历史上骁勇善战。明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义乌兵在戚继光的率领下, 英勇作战, 屡建奇功。第三, 义乌有着深远的商业文化传统。义乌人吃苦耐劳, 率先以“鸡毛换糖”为特色的经商行为开启了脱贫致富之路, 而由此孕育的“鸡毛换糖文化”成为今日义乌商人的精神支柱。第四, 义乌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义乌的古建筑、石刻、木雕等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第五, 义乌农民画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义乌农民画由墙画、油漆画、磨漆画等演变而来, 当下义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义乌深厚的本土文化对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营造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同时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对义乌本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一座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 就在于其拥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这是其他城市不能复制的。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是该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该城市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义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 义乌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从公共艺术的数量、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这对义乌地方文化、城市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与美化的作用, 但是就义乌城市公共艺术整体的建设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反映在与该区域本土文化脱节。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与国内其他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一样具有因袭模仿的倾向。如义乌的城市雕塑作品在题材与艺术形式的处理上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色, 有些街头的抽象雕塑与其他城市的别无二致。第二, 部分义乌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空间环境脱节。第三, 实用性的公共设施缺乏艺术化。义乌城市公共设施如路标指示牌、垃圾箱、公共标识、公园座椅、公交站牌等极度缺乏美化与人文关照, 在沿袭传统造型模式的基础上, 部分城市公共设施显得粗鄙, 这些细节部分很容易破坏义乌的城市形象。第四, 公众参与不足。义乌作为商贸名城, 有大量的外来人口, 但是居住于义乌的公众极少参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 这使得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得不到应有的延伸, 公共艺术品无法深层次地与观众对话, 从而使公共艺术品仅仅成为政府形象工程的体现与艺术家个体意志的表达。

三挖掘本土文化, 营造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每一个城市的本土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形态与价值, 因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构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各自的特色。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元素之一, 它应当充分体现与表达该地域的文脉, 使居住于其中的人们能在城市中找到文化认同、自我定位以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挖掘本土文化, 营造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 合理规划义乌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规划需要根据城市主题定位、城市功能空间来决定其需要的公共艺术品。对于义乌来说, 其城市定位为:商贸、旅游、文化名城, 因此, 公共艺术规划需要对义乌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和功能意义进行综合分析, 并结合整个城市规划而整体设计。以市民广场为例, 这里是最能带动和影响公众思想的公共场所, 因而这里的整体空间布局、主题雕塑、公共座椅等都应当融入义乌本土文化与地域自然景观特色, 以确保正确积极地引导市民观念, 弘扬城市文化精神。

第二, 依据义乌本土文化, 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雕塑与壁画。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当遵循其本土文化与当下城市产业结构来进行, 尤其是在城市主题雕塑与壁画设计中, 应充分体现义乌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 而少一些西方城市雕塑的翻版。为了凸显本土特色可以从城市文脉中寻找公共艺术表现的素材, 如义乌的乌商传说、“鸡毛换糖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以及义乌特色鲜明的小商品, 还有服务于义乌经济的务工人员与外国商贩等。只有融入地方本土文化的公共艺术才能成为义乌城市特有的名片, 也只有这样的公共艺术才能让居住在其中的公众了解本土文化, 继承与发扬义乌精神, 而对于各地区前来采购的商贸人士以及游客, 通过这些公共艺术能切身感受到义乌的独特文化韵味与精神品质。

第三, 义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融入本土文化。城市公共设施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 它不仅实用且更能装点城市, 因而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材质选择上可以运用突出地域特征和地域魅力的材料, 它们能准确地表达当地公众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 也最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则更能凸显城市气质。以义乌市的城市围墙为例, 围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重要的一部分, 既能营造景观也可以破坏城市面貌, 义乌的围墙曾经是涂鸦的集结地, 义乌农民画则是江南民间艺术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 如果以义乌农民画为手段, 以义乌本土文化为题材装点城市围墙, 那么这将是义乌城市形象最好的宣传, 也可以使地方民间艺术大放光彩。

第四, 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人文关照。公共艺术介入义乌城市空间不仅仅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也应当对特定空间氛围中公众的行为方式、心理特性和人文环境予以充分关注, 从而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鉴于义乌公共艺术布局实际情况, 应加大义乌各社区与住宅区的公共艺术投入, 尤其是老城区与城中村社区, 同时应当倾听民意进行合理规划, 建设居住者喜欢的公共艺术。

本土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 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各有特色, 因而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挖掘城市文化遗产, 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建设城市公共艺术, 并通过城市公共艺术这样的载体来传承本土文化, 有利于城市公众对该城市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产生真正的精神归属。

参考文献

[1]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8

1 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结合的必要性

人口大规模的流动, 资本、信息的快速交替促使整个社会进入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城市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改变, 它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日益更新, 尤其是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冲击, 成为其改变、进化的外在力量, 当然, 在其不断自我更新, 自我发展, 自我改造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文化的交融, 地域特色的缺失而逐渐趋向模式化和单一化, 城市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和魅力, 而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景观和环境, 是实现特色城市的基础。正确对待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传承文化之间的各种矛盾, 努力改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 才能有力的促进城市建设和公共设计之间和谐发展。

2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和谐发展

2.1 城市人文自然景观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个城市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物、建筑等条件与资源而具备独有的自然属性, 同时, 政治、宗教、历史、文化、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组成城市的人文属性, 某一地域的社会生活形态以地理环境为基础而生成。地域环境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基础性的潜在影响力, 它生成并置身于本土的文化与艺术当中, 它与群体性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密切, 并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 必须充分考虑外界自然环境、建筑物、历史人文背景, 加强对公共空间与公众心理的把握。“丝路古道”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 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 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瞭望的长者。[1]骆驼的右前部, 为一深眼、虬髯的胡商牵僵而行;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以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背景, 再现了传统民俗文化, 构图集中古朴, 风格写实, 整体凝重大气, 气势恢宏, 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符合甘肃民众的审美心理。

2.2 城市传统文化引导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与题材选择

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 在题材的选择和形式的把握上, 体现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家对时代、历史、文化的把握, 现代公共艺术融合了时代发展、公众审美取向、艺术家个人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城市地域文化决定了其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例如兰州的雕塑“筏客搏浪”, 位于兰州市滨河路“白塔远眺”小游园中, 雕塑钢筋混凝土的基座, 表面镶嵌以黄河卵石, 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 破浪而飞;青铜铸成的青年筏客呈跪姿昂首挥桨, 其后有一跪姿少女, 右手拢鬓, 神态安祥。千年筏子百年桥, 万里黄河第一漂”,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究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项目,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已有300多年历史, 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 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体系对群体成员所施加的影响是深刻而专断的, 它将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转化为一种社会化的力量灌输给了个体, 铸就了共同的文化性格, 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基础。[2]“筏客搏浪”选择兰州传统民俗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 这一题材为群体成员所熟知, 符合了城市群体成员的思想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2.3 城市传统文化促进公共艺术对城市个性化的体现

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城市的地位、形象、声誉的高低已经逐步成为各城市之间经济、文化实力的竞争以及政治效应传播的重要体现。兰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雕塑“黄河母亲”。它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成为兰州的象征。这座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作品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像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 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代表甘肃悠远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以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形态构成了艺术发展史的主线, 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甘肃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志, 通过它可以看到甘肃历史演变的形态, 同时也引导着甘肃城市文化发展的走向, 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独特的身份象征。

2.4 传统文化决定公共艺术创作的出发点

现代城市社会更多地担当着对市民的综合素质及文化修养的教育职责, 而城市公共艺术是作为客体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 从属于全体社会文化活动, 这也意味着公共艺术承担着大众的艺术欣赏、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的责任, 因此它必须具备公共属性。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行为和情感体现, 其欣赏群体才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体因素, 它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不为少数政治、经济上有优越地位的群体所垄断, 而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环境中公共福利和社会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 满足城市民众在私人领域、书籍、专业学校及专业博物馆之外, 能够便捷、自由地接触和学习到有关审美以及对社会问题表述的信息, 并对城市环境和民众的审美素养及情操进行教育改造。对于公共艺术而言, 城市公众的审美需要和取向才是其设计的出发点。甘肃省的地域环境必定呼应相对特定的民族心理、艺术特征、美学精神, 这对甘肃省的艺术家以及群体的美术接受能力, 艺术审美心理产生着共塑作用, 同时也决定可甘肃省城市公共艺术将以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出发点, 以获取审美群体对其的关注、认知、认可。

3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互为共生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 民族艺术、民族美学在内的民族地域文化, 很容易出现文化的落差, 需要我们积极探究与调试, 以实现新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艺术, 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 只有它具备可增长的生命力, 才能延续存活下来。甘肃的传统文化只有积极利用有利因素, 通过城市公共艺术实现风采工呈、多元并存的模式, 才能打破单一化和边缘化的局限。兰州黄河水车园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 园内有双轮水车、围堰、水墨房。水车是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水车园的建造, 除了对兰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外, 还成为城市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有效的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当然, 传统文化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资源, 促使公共艺术满足城市建设及市民文化的需要, 成为地方的标志和特色[3]。

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标志, 它是城市的精神财富, 文明的象征, 在一定意义上阐述表达了城市的身份特征、历史沿革、文化价值, 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对各自民族、各自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城市的建设和文化发展要求公共艺术不断转型, 以适应城市与艺术、大众与艺术、社会与艺术的新的取向。于正伦先生说:“我们将设法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和培养独特文化保持平衡, 因为每个社会——城市最终必然以自己独特文化为基础而存在。”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 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宋生贵, 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6;

[2]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9

一、城市文化和公共艺术整体性分析

1)城市文化的基本概述。城市文化通常也被称作是都市文化,它主要就是相对于乡村文化、农业文化而言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其包括价值取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生存环境等。城市文化不仅受到社会、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是军事、交通、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治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属于一种“大文化”范畴。

2)公共艺术整体性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主要就是对公共艺术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开展跨学科的、整体性的设计和研究,是城市环境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将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居民、城市色彩等作为整体空间设计目标,运用系统思维,以整体性作为设计的核心,将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背景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二、基于城市文化视角下开展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意义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多元的城市文化。因为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气候特点等各不相同,所以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特色的城市文化[1]。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进行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设计,可以在城市建设中更加凸显出文化的特色,这是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的重要形式。只有在大力发展和弘扬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完成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从城市文化角度开展公共艺术设计非常重要,城市文化传播和传承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灵魂。而对公共艺术设计进行整体性设计,更加符合了居民的审美需求和城市发展的理念,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三、基于城市文化视角下开展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有效策略

1)从城市整体设计思维出发。设计思路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设计方法时,需要从设计思维方面进行考虑。在公共艺术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环境特点、建筑风格、发展前景等方面,从城市设计思维的方面出发设计公共艺术,实现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谐性发展。从城市文化角度对公共艺术进行整体性设计时,应该高度重视保护城市的发展环境。在设计公共艺术中强化环保意识,有利于城市建设的文明、高速、和谐发展。例如,在城市中设置的垃圾桶,那些分类垃圾桶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人们投掷垃圾、分类垃圾,同时更加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够充分展现出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道德程度[2]。所以,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整体性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设计思维,推动城市的环保性发展。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站在城市文化角度开展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还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设计不仅可以适应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的生活与发展留下充足的文化内涵和物质保障。而且公共艺术也是传播城市文化的重要渠道,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工作,首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环保性、低碳性的建设材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避免各种污染材料的滥用而损坏城市发展环境。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公共艺术工作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环保友好型、可再生材料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美观程度,同时还能有效保护城市发展环境,让城市在展现自身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空间环境和公共艺术的和谐、统一、整体性发展。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也应该是城市文化角度下公共艺术设计所要遵循的理念,这样才能让城市建设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性、更加温暖,让城市居民在城市文化中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并且更加自觉的、主动的投入到城市文化发展建设中来,为公共艺术设计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设计师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整体性设计工作中,不仅要从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出发,同时还要更加认识到人们才是城市的主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等进行设计,在满足城市居民发展利益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要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创新公共艺术设计。实践表明,遵循以人为本思想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才会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从而充分发挥出公共艺术弘扬城市文化、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水平和效果。4)从城市古典建筑风格角度出发。从城市文化角度对公共艺术进行整体性设计,应该充分了解当地城市建筑风格,特别从古典建筑风格的角度出发,展现出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设计师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性,保证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现出城市发展中的古今文化特色,提升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为城市文化发展建设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发展建设,而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建筑的美观性,同时还可以充分展现出城市文化的发展特色,对保护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整体性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将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注重公共艺术设计和城市空间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性,注重人文关怀,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发展需求和城市发展理念的公共艺术作品,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公共艺术作为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城市文化和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基于城市文化视角下开展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基于城市文化视角,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

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 篇10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才聚集到城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张, 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 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都市化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 对生活空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而体现这一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非公共艺术莫属。

一、以公共艺术打造个性化的城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者投入大量资金物力打造城市形象工程, 但大多数效果并不理想。蕴藏着浓厚传统底蕴的城市建筑文化和老街老巷在近几年的城市化改造中烟消云散, 拆掉过去的又拙劣的建起仿古的, 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品, 大多成为了粗制滥造的“菜雕”和“城害”。以雕塑为例, 在很多城市, 公共雕塑被当成“补白”的装饰, 不仅无足轻重, 而且大多粗制滥造, 或者拙劣地模仿欧洲城市雕塑元素, 各种希腊裸女雕塑, 骑马的欧洲骑士雕塑, 天使雕塑, 普遍的世俗情节营造了这样的消费市场。创意的匮乏, 人文精神的缺失, 是公共艺术雕塑的普遍问题。由此可见,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实施。当代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点缀”, 而是塑造城市个性, 营造城市文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梳理城市的文化历史脉络, 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城市的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景观不仅是建设绿地, 花园, 而是将“文化”意义不露痕迹的植入其中。从地域文化上塑造城市标志的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有很多, 举一个较成功的例子:美国的“圣路易斯拱门”, 它高达192米, 由伊洛·沙里宁设计, 是圣路易斯市的地标。圣路易斯曾经是那些不屈不挠开拓西部的拓荒者必由之路, “圣路易斯拱门”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建。这件作品充分展现并挖掘了密西西比河的地理位置特点, 标示了美国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 整件作品如同一座桥梁, 把移民的潮水和河畔连接起来, 更像一条彩虹让人充满憧憬和期盼, 又像一座敞开的巨门, 展现了美国博大的胸怀和包容性。这件作品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 既是雕塑也是建筑, 游客可以搭乘电车至拱门顶部观光。凡是亲眼见过圣路易弧形拱门的人, 无不对它的壮观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公共艺术作品, 广州的《五羊》雕塑, 以古代广州城起源和发展的神话传说为蓝本创作建造, 而今这件石雕已是广州城市形象的第一标志。这些案例都是从地域文化, 民间文化的流传上塑造城市的标识。

2. 从城市现代文明发展上创造具有国际化和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 打造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标识。

公共艺术既要代表城市传统和地域文化, 也要以创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来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力。以“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 设计者为建筑艺术家弗兰克·盖里, 这件建筑作品的形式超离人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 建筑表面覆盖着无数太铝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色光芒, 映衬着水边的倒影, 更显庞大壮观。人们说它像一朵闪闪发亮的金属花, 又像一个肆意歪斜的形体, 或是一个爆炸物, 而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詹姆斯形容它是一只巨大的“蠕虫”, “蠕虫”是有机形态, 是生命的象征, 是对冷峻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的抵抗, 是对生命的赞美。这件作品充分展现盖里的设计理念:绝不留恋传统, 建筑向自然还原, 向原始有机生命体还原。他的设计方案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但最终还是实施了, 这件如同雕塑的建筑让西班牙名不经传的“毕尔巴鄂”小城一举成名, 开馆之初带动整个城市GDP上升0.5%。盖里的作品把他对当代艺术的领悟和他对建筑的理念展现在了作品中, 打造出了一个建筑奇迹, 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一件标新立异的公共艺术作品的确立, 体现了一个城市和国民对原创艺术前卫艺术的包容力和接受度, 也是城市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

二、建立与周围环境相联系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作品的题材和造型要符合城市不同场所空间的要求

1. 纪念性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

有特殊纪念意义场所中的艺术作品是属于重大系统性的公共艺术, 如北京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古罗马竞技场、拿破仑的凯旋门等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象征和文化意义。但不能要求所有的广场和公共空间都是如此严肃, 否则我们的公共空间就成了教益的课堂。

2. 娱乐休闲场所的公共艺术设计

对于人们休憩的公园、市中心的商圈等等, 更需要轻松愉悦的公共艺术设施。我们的城市高楼林立, 密度达到极限, 上下班高峰, 车流人流和密集的高楼, 让整个城市的神经都绷到极限, 城市带给人们的是冷峻的直线和横线, 楼层街道带给人们的是疲倦的几何式的单调叠加和重复, 从人的角度感知, 这种快速紧密的生活节奏使大众对休闲和放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和重要。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位于法国德方斯新区广场的一组米罗的雕塑, 斑斓的色彩和天真稚拙的造型, 如同出自儿童之手, 这些不规则的, 随意的, 单纯可爱的造型放置在空旷的广场中, 使周围充斥着直线和横线的现代建筑, 瞬间有了人情味和生机, 这组雕塑作品犹如一阵春风, 不禁将人们带回到快乐纯真的童年时代, 充满了幸福的梦想和期待。公共艺术通过其造型语言改变了周围的环境气氛, 控制了环境的视觉焦点并带给了人们美好的感受。

三、结语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魅力和标识性的体现, 同时又是提高和推广市民美学素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 如何将一个城市的理念, 人文关怀, 功能性组织到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中, 是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和艺术家们一直要努力思考的问题。本文的意义也在于此。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公共艺术在营造个性化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然后以两种典型的公共空间为例说明了如何打造与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关键词:公共艺术,个性化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志强.公共艺术与公众文化空间[J].文艺研究, 2007 (05) .

[2]孙振华.公共艺术与权力[J].雕塑, 1999 (01) .

上一篇:屋顶绿化设计刍议下一篇:节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