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2024-05-08

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共8篇)

篇1: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以武汉市地铁文化建设为例

一.选题背景周胥

(一)国内背景我国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现状

(二)国际背景

二.文献综述金康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肖景涛

(一)目的(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课题可行性性分析

(一)理论可行性

(二)现实可行性

1.细分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可实施性强

2.团队基础

3.外部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学科交叉与创新李贺雷

(一)学科交叉

(二)学科创新

七.研究思路图表形式 官智慧

八.调查计划

(一)前期准备

(二)实践调研阶段

(三)后期总结工作 加上计划表形式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调查报告

(二)学术论文谶纬

(三)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调查实录

十.经费预算 十一.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调查问卷

(三)采访提纲

篇2: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艺术节作为城市的集中性公关事件,将艺术观光、艺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品交易等活动综合于一段时期密集举行,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营销方式。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都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对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和整合城市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展示城市魅力,强化地方意识、提升地方声誉的文化影响。

2.举办艺术节是文化旅游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节对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城市魅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延长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增加消费模式的多元化的经济影响。厦门是我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这种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3.艺术节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对于城市艺术空间的认知。艺术节事的举办和开展涉及城市空间的各项场馆设施特别是艺术场馆,这些设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通过不同的时空组合呈现出自身的完整形态,大众在参与艺术节的同时,获得城市意象的艺术空间感知。

XX年厦门提出了建设“艺术之城”的目标。厦门文化艺术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投资建设国内一流的如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公共设施和场馆。与此同时,厦门也举办了多项艺术节事,如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世界合唱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文体赛事,提高了市民人文素养,展示厦门城市魅力。但是,很可惜的是视觉艺术的大型艺术节在厦门是缺席的,这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

我个人觉得厦门举办视觉艺术的艺术节事应该:

一是突出差异性,主题鲜明,定位明确,形象清晰。

二是注重大众参与性。

篇3: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1 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结合的必要性

人口大规模的流动, 资本、信息的快速交替促使整个社会进入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城市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改变, 它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 日益更新, 尤其是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冲击, 成为其改变、进化的外在力量, 当然, 在其不断自我更新, 自我发展, 自我改造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文化的交融, 地域特色的缺失而逐渐趋向模式化和单一化, 城市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和魅力, 而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景观和环境, 是实现特色城市的基础。正确对待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传承文化之间的各种矛盾, 努力改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 才能有力的促进城市建设和公共设计之间和谐发展。

2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和谐发展

2.1 城市人文自然景观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个城市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物、建筑等条件与资源而具备独有的自然属性, 同时, 政治、宗教、历史、文化、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组成城市的人文属性, 某一地域的社会生活形态以地理环境为基础而生成。地域环境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基础性的潜在影响力, 它生成并置身于本土的文化与艺术当中, 它与群体性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密切, 并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 必须充分考虑外界自然环境、建筑物、历史人文背景, 加强对公共空间与公众心理的把握。“丝路古道”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 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 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瞭望的长者。[1]骆驼的右前部, 为一深眼、虬髯的胡商牵僵而行;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以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背景, 再现了传统民俗文化, 构图集中古朴, 风格写实, 整体凝重大气, 气势恢宏, 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符合甘肃民众的审美心理。

2.2 城市传统文化引导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与题材选择

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 在题材的选择和形式的把握上, 体现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家对时代、历史、文化的把握, 现代公共艺术融合了时代发展、公众审美取向、艺术家个人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城市地域文化决定了其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例如兰州的雕塑“筏客搏浪”, 位于兰州市滨河路“白塔远眺”小游园中, 雕塑钢筋混凝土的基座, 表面镶嵌以黄河卵石, 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 破浪而飞;青铜铸成的青年筏客呈跪姿昂首挥桨, 其后有一跪姿少女, 右手拢鬓, 神态安祥。千年筏子百年桥, 万里黄河第一漂”,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究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项目,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已有300多年历史, 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 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遗产。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体系对群体成员所施加的影响是深刻而专断的, 它将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转化为一种社会化的力量灌输给了个体, 铸就了共同的文化性格, 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基础。[2]“筏客搏浪”选择兰州传统民俗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 这一题材为群体成员所熟知, 符合了城市群体成员的思想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2.3 城市传统文化促进公共艺术对城市个性化的体现

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城市的地位、形象、声誉的高低已经逐步成为各城市之间经济、文化实力的竞争以及政治效应传播的重要体现。兰州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雕塑“黄河母亲”。它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成为兰州的象征。这座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作品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像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 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代表甘肃悠远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以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形态构成了艺术发展史的主线, 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经验。甘肃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志, 通过它可以看到甘肃历史演变的形态, 同时也引导着甘肃城市文化发展的走向, 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独特的身份象征。

2.4 传统文化决定公共艺术创作的出发点

现代城市社会更多地担当着对市民的综合素质及文化修养的教育职责, 而城市公共艺术是作为客体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 从属于全体社会文化活动, 这也意味着公共艺术承担着大众的艺术欣赏、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的责任, 因此它必须具备公共属性。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行为和情感体现, 其欣赏群体才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体因素, 它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不为少数政治、经济上有优越地位的群体所垄断, 而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环境中公共福利和社会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 满足城市民众在私人领域、书籍、专业学校及专业博物馆之外, 能够便捷、自由地接触和学习到有关审美以及对社会问题表述的信息, 并对城市环境和民众的审美素养及情操进行教育改造。对于公共艺术而言, 城市公众的审美需要和取向才是其设计的出发点。甘肃省的地域环境必定呼应相对特定的民族心理、艺术特征、美学精神, 这对甘肃省的艺术家以及群体的美术接受能力, 艺术审美心理产生着共塑作用, 同时也决定可甘肃省城市公共艺术将以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出发点, 以获取审美群体对其的关注、认知、认可。

3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互为共生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 民族艺术、民族美学在内的民族地域文化, 很容易出现文化的落差, 需要我们积极探究与调试, 以实现新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艺术, 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 只有它具备可增长的生命力, 才能延续存活下来。甘肃的传统文化只有积极利用有利因素, 通过城市公共艺术实现风采工呈、多元并存的模式, 才能打破单一化和边缘化的局限。兰州黄河水车园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 园内有双轮水车、围堰、水墨房。水车是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水车园的建造, 除了对兰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外, 还成为城市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有效的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当然, 传统文化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资源, 促使公共艺术满足城市建设及市民文化的需要, 成为地方的标志和特色[3]。

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标志, 它是城市的精神财富, 文明的象征, 在一定意义上阐述表达了城市的身份特征、历史沿革、文化价值, 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对各自民族、各自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城市的建设和文化发展要求公共艺术不断转型, 以适应城市与艺术、大众与艺术、社会与艺术的新的取向。于正伦先生说:“我们将设法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和培养独特文化保持平衡, 因为每个社会——城市最终必然以自己独特文化为基础而存在。”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 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宋生贵, 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6;

[2]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

篇4:地铁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构

關键词:地铁公共艺术 场所精神 文化建构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建于1863年建成于英国伦敦,从此,人类的活动空间开始向地下延伸。中国最早的地铁建成于1965年的北京,之后中国的多个城市陆续开始建设地铁,至2015年,中国近30个城市建有地铁,估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可达1700km,地铁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公共艺术介入地下交通空间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斯科地铁和巴黎地铁的公共艺术设计。在中国,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早始于1984年北京地铁2号线中,其公共艺术创作主要以壁画为表现形式、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为表现内容。《燕山长城图》、《大江东去图》、《中国天文史》等便是此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从1984年至今,我国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创作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

如今,中国的许多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铁的建设,地铁空间已经成为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的载体。而公共艺术相比传统的地铁设施来说,充满强烈的美学感染力和艺术自由表现力,更能够直接和鲜明地显示地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因此在地铁的场所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城市地铁的设计中大多数重视公共艺术的创作,希望能够利用合适的艺术语言来展示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沿线景观特色。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地铁设计中,因为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创作的作品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创作手法公式化、艺术内涵教条化以及艺术观念的僵化,使得地铁的公共艺术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区域的文化和场所精神,达到与观众良好互动和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如何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式的冰冷空间中,创作出能够展现历史风貌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地铁空间艺术,这对于公共艺术创作者们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以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创作为例,论述城市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虽然,杭州地铁的建设虽比较晚,但是杭州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并且在设计地铁之初,公共艺术创作便作为策划和设计的重点,并创作了一系列富有人文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文章以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的创作为例,重点分析杭州地铁中公共艺术的文化特质,希望能以点带面,为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展现城市文脉,建构城市文化方面有所启发。

一、注重表达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最早是古罗马的一个的概念,是用来形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之意。建筑上所指的场所精神是由挪威著名的建筑师、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berg·Schulz)在20世纪70年代末《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最早引入的。诺伯格·舒尔茨阐释的场所精神的含义其实与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建筑意”异曲同工。通俗来讲,场所精神便是指建筑内在的精神和特性。“但是场所显然不只是抽象的区位(laeation)而己。我们所指的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具有场所的特性,其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人产生精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场所的角度看,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能否传达出有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其成败的关键因素,盲目的追求公共艺术外在表现形式的创新,而忽略了表达空间特性的作品,是一件“非场所”的作品。

因此,杭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前期通过深入地文献查找和实地考察,努力挖掘1号线站点的场所特质和区域特色。创作者们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述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进步,用艺术的感召力来传递出这座城市的场所精神。在设计理念的阐述中,其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提到了“公共艺术的创作要求场所精神气质的表达。“在这个层面上的公共艺术,不仅要求‘物与‘物的组合,‘物与‘非物的关系,还包括通过人的参与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场所精神,符合于当地的社会生活习惯和美感要求。此时的公共艺术,必须通过其艺术感召力的积极发挥和不断创造新兴之美,来传达出公共艺术的精神价值,而杭州地铁公共艺术所要传达的,正是杭州人和杭州城市的精神”。

杭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最终提出了“一站一故事,百站一部史,一线一表情,十线城市景”的设计定位。虽然实际上确定1号线的“一站一故事”,不是落实在每一个站点,而是重点地选择了15个站点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分别是:武林广场站的《阳光·葵园》、城站站的《盛话交通》、火车东站站的《快城快客》、客运中心站的《都市青花》和《莲响节拍》、湘湖站的《跨湖问史》、西兴站的《西兴风貌》、江陵路站的《飞鸟翔云》、近江路站的《逐浪弄潮》、婆江站的《江海潮会》、定安路站的《湖畔诗韵》、龙翔桥站的《云上日子》、凤起路站的《坊巷生活》、文泽路站的《文心泽馨》、临平路站的《诗意临平》。每一站公共艺术的创作都是根植于周边的文化环境和区域特色,在特定的时空内向大众传达该地区的场所精神,引导人们的方位感和认同感。如《西兴风貌》作品(图1),是由石砌老墙、西兴民俗、古渡重镇以及过去描写西兴的诗名组成画面,它是西兴历史古镇和生活旧貌在今天的视觉复现和重构,通过描述人们熟悉的生活和历史记忆来展现出西兴的精神风貌,折射出了西兴地域特有的的文化气质和品格。

杭州地铁1号线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在城市特定的环境空间内存在的艺术形态,它的设计理念都是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和地域环境,以强调“场所性”为核心,努力地呈现出所处场所的精神、文化及其价值取向,这一点对于城市文化的建构十分重要。

二、注重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

“‘地域性问题,对于公共艺术创作来说,意味着文艺创作和设计的表现形式、物质材料、工艺方法、表现题材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实现与本地区自然和文化多维元素的内在关联与融洽。”因此,地铁公共空间艺术的导人和发挥,不意味着要把某种奇特古怪的外来样式,或者纯表演性的手法生硬地强加给本来有序而有机的秩序的地域环境。因此,地铁公共艺术的視觉形式(形、色、质、量、空间环境等外在的构成形式)以及内在的情感与观念元素(如文化符号的样式体系、美感、信仰、禁忌及价值认知等)应该尊重和融合其地方性所特有的形态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创造出与之相关、协调及亲和的艺术形式与环境形态,并在文化精神或历史意味上使过去与当代产生某种关联与对话。

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杭州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水文化、丝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杭州地铁1号线南起萧山湘湖,向北经滨江新城后跨过钱塘江,穿过主城区到达九堡东,向东、向北分成下沙段和临平段,线路全长53.47公里,沿线设站点34座。这条线路成为连接杭州主城与滨江、下沙、临平三大副城的主要交通枢纽。地铁沿线分布着众多的文化景观,这些珍贵的有形和无形文化景观是杭州近千年历史的见证。

杭州地铁15个站点的公共艺术创作中,每一站都在力求展现当地的历史人文和环境特征,引导着人们对杭州过去的追忆、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向往。《跨湖问史一远古情》,展现的是杭州的历史文明;《坊巷生活》、《莲响节拍》等,则是叙说的与杭州民俗和民风有关的传统故事,是杭州百姓日常和节庆生活的写照;《湖畔诗韵》则是描绘的杭州重要的文化景观。《跨湖问史一远古情》作品,以当地人们所熟悉的自然湿芦苇景观为主要表现题材,以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和出土文物为基本表现内容,采用简约明快的现代化设计手法,采用陶瓷和不锈钢材料相结合的多重手法,再现跨湖桥文明。《坊巷生活》作品以杭州市井坊巷为主题,将现实与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元素有序叠合,选择超白玻璃、瓷质板两种材料,运用版画与浮雕结合的表现手法,借亮丽的色彩点缀韵律的色带,串联时尚与传统,营造一幅“岁月如歌”的横轴画面。(图2)

《莲响节拍》主体陶板部分用多个“打莲响”的人物贯穿整个画面,并以江南风格的民居为背景,结合孩童、桂花树、燕子、远山等元素,丰富了画面的故事性和时间感。(图3)定安路站是距西湖风景区最近的站点,也是一个由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映衬的站点,其公共艺术作品《湖畔诗韵》的浮雕壁饰是通过意象化的手法将湖山风光与时尚、人文交叉呈现,着意营造一个新的人文诗意景观。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方面和层析上显现着来自民众生活的文化底蕴,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城市的文明,它们也为地铁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精神及表现手法提供了丰富而醇厚的营养,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建构了杭州城市的文明。

三、注重人文与生态的协和

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绝不应该脱离对城市所具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协和发展的考虑。无论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还是出于对地方人文资源表现的需要,都使我们有必要从一个区域的生态及大景观的视野去考虑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所以,在公共艺术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从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来共同营造地铁空间的绿色生态。

除了文化意蕴丰富的人文风貌,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也可以成为创作的主要元素乃至构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自然亲切元素的运用更能使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生命力。在渐渐远离自然和乡村景观的现代城市中,人们太需要有机会接近和感知绿色生态的抚慰。从古代和当代世界上艺术实践来看,运用自然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在体量、气韵和精神内涵的诉求上,更加能显示出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伟大和深邃。因此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将自然和人文元素结合创作的作品将有利于改善空间环境的生态品质和视觉心理,更能提升文化生活的品质。

杭州地铁1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综合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杭州丘壑、树石、莲蓬、鱼戏、丹桂、千鸟、湖光、江月等自然元素比比皆是。每一站的景观都显现出人们与自然生态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颐养身心的绿色景观加倍爱护和追求的向往,让观众在冰冷的地铁空间中感受到温暖、亲切、自然和生态。典型的作品如《梦里藕花洲》(图4),取宋代诗人道潜诗作《临平道中》诗意:“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紧扣诗句中描绘临平山下接天莲叶美景的意蕴,以俯瞰的视角截取藕花洲头的一幅画面,反映江南水乡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典型的人文气息,色彩营造淡雅、久远的效果,给人一种置身荷花丛中之感。《江海潮会》描绘的是杭州城市与江河湖结合紧密的场景,整套方案采用中国传统海浪和鱼纹图案为基本创作语言,同时选取杭州历史人物形象的各种别离意向“辞别一白居易”、“壮别一岳飞”、“离别一许仙、白娘子”、“送别—李叔同”贯穿整幅画面,力图营造一幅杭州地铁现代气质又不失古典韵致的别致景象。(图5)

对区域自然要素的亲近,对珍贵的绿色生态的依傍,对人文资源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对人居环境中文化和生活需求的现实关怀,将成为成功的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建构城市文化的重要原则。

总结

篇5: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随着辽宁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对于各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建设也随之兴起。每个地方文化是其标志性的特征,在公共艺术建设的同时,文化的体现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问题也逐步凸显,本文通过辽宁省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项目的分布、类型、特点、使用等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以便更好的去解决公共建设的问题,使辽宁省整体的公共艺术建设有所提升。辽宁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品格,是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源泉。不同地域孕育不同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亚文化,辽宁文化不仅有中华文化所共有的儒家文化特征,而且有东北文化独特魅力、优势和地方特色。辽宁文化主要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自然文化五大类型。沈阳的历史与装备制造航空工业、鞍山本溪抚顺的矿产开采、锦州红色文化、大连的海洋与山脉文化、丹东的边疆与山水文化,本溪的枫叶、水洞、盘锦的红海滩。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现状

辽宁省公共艺术依据文化与地域表现为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历史文脉型、民俗生活型(衣食住行)、重大事件纪念型、地区特色风景型。公共艺术作品也不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和公众一起融入了城市文化之中,成为了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1.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辽宁省因此兴起了一些工业特征明显的工业城市,城市用独特的方式记载了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今,在新时代的工业城市环境之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改造,注重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公共艺术建设。其中沈阳市的工业主题公园体现了铁西区工业发展历史,鞍山市的胜利广场通过四个雕塑:钢铁脊梁、绿色鞍山、拥抱未来、千山神秀,表现了钢铁工业文化。盘锦市的钻井公园、文化公园、辽河石油公园、兴隆台采油厂文化公园都是体现石油工业文化。

2.历史文脉型

公共艺术承担着城市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肩负着历史责任,平衡着人文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应在时代的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传承城市文脉。辽宁省的历史悠久,各地文化丰富,在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注重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与现在融合,注重保护地域文化街区,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城市文脉。

3.民俗生活型

我国民间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辽宁省的民俗生活多姿多彩,表现在公共艺术创作上也是异彩纷呈,将地方民俗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研究当代设计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达到公共艺术建设的预期理想效果。民俗生活型主要在铁岭市的文化公园中体现其中简单的二人转道具雕塑,增添了地域戏曲文化气氛。

4.地区特色风景型

近年来全国掀起旅游之风,辽宁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地域风景秀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风景,运用其中的元素塑造属于本区域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很好的宣传本地的旅游文化,增强城市的文化韵味。其中本溪市的枫叶广场,大连市的星海广场,海之韵公园都体现了本地的特色旅游风景元素。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问题

1.现实情况方面由于辽宁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导致城市的文化公共艺术产生快餐式的需求,因此部分设计师开始对国内外的公共艺术的参照,使其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不太协调,因此失去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精神。设计师对于外界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学习和借鉴,以至于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扩大公共艺术的广度和宽度。2.地域文化方面文化公共艺术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宣传作用,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具其特定的文化性。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或地区过去的辉煌,现在的魅力,将来的美好,代表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和灵魂。

3.艺术品位方面

辽宁省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居住区,商业区激增,导致设计师对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忽视了质量的保证。另外,公共艺术建设参与设计人员的非专业性,也是文化公共艺术建设缺乏艺术品位的又一重要因素。

4.建设期间公众监督与维护方面

中国文化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公众对于文化公共艺术建设往往处于不太关注的状态,缺少对公共艺术建设的监督和维护的责任意识,这将导致公共艺术建设达不到理想状态。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建设开始到最后维护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5.整体公共艺术发展方面

篇6: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摘要]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关键词]文化 公共图书馆 城市文化建设

[正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世界各国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充分体现了各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和民风民俗,城市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人们的意识文化的积累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人类的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和认知,公共图书馆各种服务和创新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一、城市文化的解读

1、城市文化基本内涵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和制度等方面的体现,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

2、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遐想,什么样的城市是理想之城,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幸福家园?显然,一个失去记忆、失去历史、没有灵魂的城

市,当然不是。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赖以成长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心脏。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才是幸福指数高的城市。

3、城市文化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差异性与共同性。城市不仅仅有地域上的不同,还有其他隐性因素穿插其中,这些就导致了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或特色性。

其次是多元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不是只表现出单一的文化,通常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源于它的包容性,兼容并蓄的特点文化成就文化的五彩缤纷。正因为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更要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就必须要求还原城市文化应有的文化特性,不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博采众长,汲取精华,成就多元化的城市文化。

再其次是传统性与创新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彰显自己的特色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传统的,虽然不是旧的就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保持传统文化就是自己的制胜点。从另一个方面说,传统性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在努力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独具风采和魅力的城市的基础上,如果城市文化能够进行自我创新,那么对于城市的发展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图书馆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的象征

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体现。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充分展示出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民风、民俗,都体现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和人类对知识高峰的攀登。如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俄罗斯莫斯科的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会图书馆等等,都展示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法国为建设世界第一图书馆,不惜投资80亿法郎,在巴黎城的中心塞纳河畔,建立了30万平方米,非常有文化品味的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图书馆的整体构思非常独特,造型就像四本打开的大书。英国政府在伦敦新建了国家图书馆,不惜投入4.5亿英磅巨资,不列颠图书馆工程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庄严、古朴、气势恢弘的北京图书馆是北京第二大建筑,是华夏古老文化卓越的代表。我国1996年12月20日新落成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这座由市政府投资6亿多元建成的新馆,主楼是由58.8米和106.9米两座塔型高层建筑和5层裙房组成,整个建筑呈多维台阶式块体结构,富有直观的视觉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蕴。室内装修是一流的配套设施,还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真正体现了世界大都市的文化品位,是上海城市的一大标志。可见,新建的城市图书馆,大都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物质文化在图书馆建筑上的章显,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成为市民心中象往的地方,成为文明的标志。

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无形中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与提高

2.1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终生教育的平台

从人类历史看,知识的积累是精神文化提升的前提。居民素质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振兴,需要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而图书馆在提高人们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和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均先生在《美国高校图书馆之精神》一文中指出:“……图书馆教育,苟善用之,其影响于社会于人生者,且甚于学校。而学校所培养训练之成绩转将依赖图书馆之维持而不坠。则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竟过于学校也。”这段话揭示了图书馆资源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在保证城市成员自由、平等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学校教育相比,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教育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出与学校和其他教育场所不同的特征。可以说,在跨越学校、社会教育两者之间的鸿沟,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教育之外最为主要的后继教育补充的平台,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主要服务体系,满足了城市中每一个成员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的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和生存权利,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从面弥合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使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凝聚力、竟争力和城市文化的创新力。2.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不断更新

进入21世纪,以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变革,呼应群众期待,积极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大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拓宽图书馆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公共服务工作在搞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图书馆以其公益性和丰富的馆藏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重要场所。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所需文献,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可以查询大量基础资料,为尖端科研奠定基础。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兴起,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伸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为市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2.3 图书馆承担文化交流和传承的责任

要创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必须注重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市民是城市的真正主人,应通过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形成和谐积极的城市文化氛围。

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投资的公溢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是文献财富、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成为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公众空间。其次因为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建筑,本身公众空间是聚合人群的地方。所以,公共图书馆除了让市民随时能够进来读书、用书、借书以外,还应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等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

图书馆不仅以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的宝库,而且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以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吉林省图书馆的读者论坛,连续多年在双休日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来馆做免费讲座,对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很受欢迎。图书馆还可以经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举办主题座谈会、各类培训班、书展、书评征文、新书推介及猜谜等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将读者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宣传先进文

化,塑造公众形象,营造出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正因为图书馆对人们知识储备和认识的提高,相应的具备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因此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篇7: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建设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在文章的前段是从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介绍城市的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关注点在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观点和想法。

在谈论现代化的城市时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城市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我们认识一个城市首先是从它的外观开始,但走到最后另我们最深刻的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可以说城市文化才是这个城市的精髓。广义的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理解城市文化则认为它是城市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城市是文化的产物,但文化是由城市社会成员创造出来的。“只有当自然存在的物经过加工、改造、创造,作为社会的对象、化为人的对象的时候,我们才称之为文化现象”。所以文化与人息息相关。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因为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多姿多彩的文化,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形态各异的城市形象。我们不妨从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了解城市的文化。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就是城市的外表,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等感官去感受到的文化。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我们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分不开的。其实这些物质也正是这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外在形式。我们多少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上看出这个人的某些精神特质。城市也一样。城市的物质文化就好比人的外衣,我们了解了这个城市的外貌,也就多少可以体会到这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的建筑风格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历史遗迹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城市的环境建设则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我们看外国的建筑时会说这个建筑充满了异国风情,其实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文化不同。北京的四合院可以说是北京的代表,它不同于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这两者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形态的不同,但我们知道:这儿是北京,所以四合院的存在是合理的;同样,那儿是欧洲,哥特式风格曾经是主流。其实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城市文化的地域性造成的。

二、城市的精神文化

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它是狭义的城市文化。从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上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发展的潜力。我们看一个人时,肤浅的只是去观察他的外表。其实我们更需要看重的是这个人的内涵。城市的精神文化就是这个城市的内涵。一个有内涵的城市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

我们认为发达的城市是具有先进思想观念,开放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风尚和融洽的人际氛围的城市。一个城市物质上可以暂时不发达,但这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不能缺失。一般而言,具有积极、进取、开放、乐观、健康的文化观念的城市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所以,如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人们认识一个城市就得先认识这个城市的文化。它也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喜欢一个城市其实也就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文化。同时它还是一个城市的精髓,融入这个城市就要融入它的城市文化。当你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这个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城市时,你会记住它的高楼和小巷,它当中的风土人情等这些让你映像深刻的,其实让人们映像深刻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

要努力的发展文化建设。因为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需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但城市的文化建设才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文化建设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不断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不断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城市形象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还有就是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设。这当中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是最根本的。社会成员是一个城市的主体,城市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素质提高了这个城市的整体素质也必将提高。但事实是单纯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其实是离不开后三者的协助的。也就是说城市文化建设的这几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文化的建设是与经济发展平行的,不可忽略的。它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城市建设使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城市就是单纯的为了发展经济而粗糙的发展了城市的文化。这时发展城市文化就被当成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这本身就是是错误的观念。比如好多城市出现了举办某某节的不好的风气,龙虾节杨树节等等。可以说这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手段,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它可以作为这些城市的名片。但这些城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建设城市文化,而是为了招商引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任然会看到市民的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等现象。一边是风风火火的节日活动,一边却是精神缺乏的看客。这样的城市文化建设显然是不能真正提高城市文化的。

与之相通的还有城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而忽视其他文化建设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建设诚然很重要,它不仅对城市的文化建设有贡献还对这个城市的经济有一定的支持。它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还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但单纯的只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也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夸张的说只是顺便协助了一下文化的建设。有的城市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产业化就被忽视了,这是错误的文化建设。所有的城市文化都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区分开产业和非产业化,所有的城市文化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对待。

川菜馆是一种文化,麦当劳也是一种文化。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中不可缺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不能忽视对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的发掘和利用。现代化是城市发达的标志,而历史文化资源则是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地位。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文化只能说是残缺的文化。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是以推到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而是和历史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北京的科技大楼不可能是在四合院的地基上建造起来的,当你的MP3里播放着欧美歌曲时在大街上仍旧可以听到京剧的唱段。这其实正是多元文化下城市的缩影。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不必存在一味的“西化论”或者是一味的“传统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石,而西方近现代的文化则是作为激发现代活力的异体文化。牢牢把握住根基,发展出现代化、多样化的城市文化才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前文提到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才是城市的主体。所以城市文化的建设必然也少不了社会成员的努力。文化建设是由政府倡导并主要负责,但参与到其中的是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城市修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后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城市的文化素养,古城南京拥有的历史文化并不就是因为它曾今是六朝故都。如果城市中举办了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却发现参与到其中的人寥寥。那只能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够成功。政府在建设中是处在主导地位,政府推动文化建设,但社会成员的参与是关键。文化本身就是由社会成员创造的,这样的城市文化才是自然的城市文化。所以,城市应当广泛的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城市特色文化宣传来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让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对城市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文化建设中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这样城市的文化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城市社会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篇8: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近年来得到重视, 特别对于中小城市来说, 合理规划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创建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因此, 如何设计城市公共艺术则是中小城市的落脚点, 既能够反映城市的本地文化, 又能够结合广大市民的现实需求, 做到既不凭空诞生又不抄袭复制, 是塑造新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所在。本文所提到的汕尾城市特指汕尾市城区, 1988年未被划为汕尾地级市的行政中心之前是汕尾镇, 近年来汕尾城区提出了“创建文明城市、提升汕尾形象”的口号, 通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汕尾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本地文化——公共艺术设计的基石

汕尾城市原先是个小镇, 由十八乡和东、西社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地处海滨口岸, 加之原有的海洋经济基础, 在17世纪中叶之后汕尾逐渐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兼备防务、口岸与商业等多重功能的滨海市镇, 与之相随发展的还有独具汕尾特色的信仰文化。汕尾人民在过去依靠出海打渔讨生活, 过着与太平洋海浪斗争的提心吊胆的日子, 人民群众信靠各路神仙, 求神保佑自己的家人能够安全从海上归来。这里的神不是唯一的, 汕尾的神庙中的主神众多, 有三山国王、鲁班爷、水仙爷、华光大帝、女娲娘娘、花公花婆、妈祖娘娘等, 但是又由于百姓拜的神太多又引发信仰纷争, 甚至引起械斗、砍杀等不良事件。新中国成立后百姓自谋生路的状况也被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工厂、企业所代替, 百姓不需要通过信仰壮大家族的利益, 信仰纷争逐渐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汕尾又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人文关系一度繁荣发展, 被誉为“小香港”。进入21世纪后国营企业纷纷合并、改制, 百姓回归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信仰上寻求共鸣, 汕尾城市的神庙公共建筑又重新修建。当前城市建设规划的难题, 诸如宅基地建筑过多、道路狭窄、商业区分散等, 这些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 而是汕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转换而成的。

从1988年建立地级市并成为汕尾市行政中心到现在, 经过将近30年的持续努力, 汕尾的城市面貌和精神文化已经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成为了一座美丽的海上城市。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需求、时代的进步, 公共艺术渐渐受到了重视, 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并具有自身的特色。总体来说, 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既包括已经形成的、大型的成熟场所, 也包括正在建设的、不断完善的新的场所, 还包括民间的小地域场所。前者主要是指妈祖广场、慈云山广场、健身广场、罗马广场等大型广场;中者是指品清湖沙滩、海滨街等公共服务设施;后者是指各个村社自筹自建的大大小小祠堂, 大的可以举办庆神、迎神、送神活动, 包含搭建戏台, 小的仅能放下神位。这三个部分共同构建了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全景, 成为了解汕尾本地文化的落脚点之一, 汕尾本地文化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公共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能凭空而生, 也不能复制模仿其他城市, 需要立足本地文化。文化是个动态的概念, 既包括传统的、经典的、沉淀的文化, 也包括现代的、形成的、发展的文化, 当然还包括未来的文化。通过对文化的分析研究, 我们能够更加了解汕尾, 也更加清晰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轨迹和创作基石。

三、公共艺术设计——本地文化与精神的体现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对本地文化的反馈和表现, 是物化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 同时也是市民对于物质文化需求的体现之一。前文提到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包括三个部分, 而这三个部分都代表着汕尾城市发展的进程和特点。

第一, 小地域场所中的神庙公共建筑体现出汕尾本地的祭祀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较多, 但是在汕尾最隆重的却是清明节, 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他乡的男女老幼都尽量回家“过纸”——缅怀先人、礼敬祖宗, 甚至本地女儿出嫁时都会准备好祭拜祖先要穿的衣服。整个清明节期间, 舞狮、鞭炮、唱戏等活动会持续3天或更长的时间, 并且在此过程中又有着很多要遵守的规矩, 在外的年轻小辈们也认为这是重要的日子必须回家, 听从长辈或家族对祭祀方面的种种安排。虽然汕尾的神庙系统并没有合理的规划设计, 但却是承载了汕尾本地文化的重要场所, 就是因为对待清明节的不同态度, 使得汕尾的本地文化特色没有被现代化城市侵蚀、埋没, 并且在年轻的一代那里还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第二, 大型广场所包含的建筑、雕塑、活动空间体现出汕尾本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互。汕尾的大型广场主要有凤山妈祖广场、信利广场、慈云山广场等, 这些广场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互融合。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凤山妈祖广场, 它位于汕尾城市新区老区的交界地带, 同时也拥有汕尾的著名景点和地标雕塑——凤仪台妈祖石像。2016年元宵节在此举办了“善美之城闹元宵”文艺晚会, 广大市民纷纷前来欣赏、互动。2016年4月以“弘扬妈祖精神、创建文明城市、传承非遗文化、推进旅游事业”为主题的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 广场上举行民俗拜祭典礼、妈祖合境巡安、妈祖彩炮会、妈祖文化书画笔会、地方戏剧表演等系列活动内容。凤山妈祖广场举办的各种活动既弘扬了本地传统文化, 又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互动, 是艺术人文活动成功介入城市的体现, 也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状态。除了凤山妈祖广场, 汕尾其他广场也积极筹办各种活动为市民服务, 常见的是各大小广场在晚间开设的广场舞, 市民在现代舞曲的环境中强身健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广场舞并不是汕尾本地传统文化的反映, 而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 虽不是汕尾特有的, 但也是汕尾城市文化的表现之一。

第三, 近期筹建的公共艺术设计体现着现代城市的新文化、新面貌。随着争创“文明城市”的目标确定, 汕尾城市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自2015年以来, 汕尾城市筹建了品清湖人造沙滩、三马路地标、海滨街公共设施区域等公共艺术设计。汕尾品清湖人造沙滩长度大约有500米, 位于品清湖西北部, 与长度100米的红树林相邻, 沙滩内部不断完善, 外部也逐步建立雕塑——贝壳雕塑、帆船雕塑, 非常具有汕尾本地特色。品清湖沙滩外还附有其他公共艺术建筑, 春夏秋冬的浮雕体现了城市的艺术品位, 这是汕尾首个根据本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建造的人工沙滩, 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开始为市民服务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新气息。而在汕尾大街 (原汕尾三马路) 路口交叉矗立着由彭湃烈士之子、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所题“百载商埠”的巨石, 也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汕尾曾经的繁华, 鼓励人们沿着汕尾过去的亮点再创新的辉煌。

四、未来发展趋向的几点建议

在梳理汕尾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特征的过程中, 能够看出二者都在逐步发展, 不仅是理念方面, 在实际生活环节中也能体现二者的联系。但是经过调研分析, 对于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向建议如下:

首先,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立足汕尾本地文化, 并定期举办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可以是官方的, 也可以是市民自发组织的。这方面凤山妈祖广场能够达到要求, 但有很多其他公共艺术场所却放任不管, 比如罗马广场白天是三轮车司机、渔民的打牌场所, 晚上是售卖零食的流动小商贩场所, 没有体现其原有的设计理念和目的。

其次, 遵循市民的生活要求设计公共艺术项目, 并鼓励市民参与设计竞标。一座城市是将物质和精神囊括于一体的事物, 市民是其使用者和参与者, 只有市民最能了解城市给他们的感觉是好是坏, 也只有市民是最终的检验者。因此鼓励市民参与公共艺术设计, 或是请专业设计团队召开市民会议, 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市民对城市及其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信息, 是非常有意义的。

最后,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汕尾近期利用了灯光营造汕尾夜景, 投入少、效果好, 这样的方法可以多尝试, 毕竟灯光基本不影响原有城市的物质结构。建议将本地文化、传统文化通过现代科技呈现出来, 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共同构建“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状态。

五、结语

当今是发展的时代。汕尾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观, 最近5年来, 汕尾的发展重心逐渐往海滨街、火车站等方向拓展。2016年5月, 博纳东方影视城项目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 将在汕尾投资5 0亿建超大型影视城;2016年10月, 万达广场也在原和顺乡动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汕尾会成为一座具有包容性、特色品牌性的城市。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的汕尾城市建设与公关艺术设计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互结合、相互发展, 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

[2]袁学丽.分析汕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特色[J].设计, 2016 (1) :148-149.

[3]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3.

[4]张朝辉.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互动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上一篇:验房细则下一篇:xx大厦安全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