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发展

2024-05-05

节目发展(精选十篇)

节目发展 篇1

1 节目类型的多样化

1.1 单一样式的节目

单一样式的节目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只有简单的样式,就如看到的一样,这样的节目就是一个整体,具有这些特性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剧、动画片等。

1.2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

专题讨论式的节目指的是电视节目内容专一,只作讨论类或者新闻类的节目,且这种节目大多有固定的播放时间,不随其他因素而改变,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当然,也有临时因为一些重大事件而添加的节目,如“奥运会专题”“震后抗震救灾专题”等。总之,这些节目的内容单一且都有其核心的内容专题。

1.3 脱口秀节目

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发展还未成熟,主持人往往只有一个,一般是主持人用幽默风趣的解说形式去讲述一些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时事。主持人可以不时地加入自己的观点,以突出节目风格,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等就是这种类型。

1.4 户外真人秀节目

户外真人秀节目最近越来越火,由于明星的加入,短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大片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节目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明星平时生活的窥探欲望,从节目中了解一些明星的性格爱好,觉得明星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湖北卫视的《如果爱》等。

1.5 娱乐新闻类节目

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类型层出不穷,而且这种电视节目创新的风潮似乎还不会停下,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转型,通过对节目的升级创新来找到新的出路。那些新闻类节目是肯定会保留的,因为其是人们每天获取时事资讯的最好途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新闻节目的风格也在慢慢变化着,有严肃正经的《新闻联播》,还有风趣幽默的《新闻播报点》,更有一些电视台专门设立一个节目报道娱乐新闻。

2 节目风格多变

2.1 网络热词的运用

基于人们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节目也越来越新颖。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在播报时也会使用一些网络热词,如人民日报这样严肃客观的报纸也会用“给力”这种网络词汇作为标题,足以看出在如今的受众生活中网络热词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网络热词的运用普及在某种程度上也推进了文化发展。

2.2 邀请网络热点人物

除了用一些热点网络词汇去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观众能听得懂且乐意观看外,某些综艺节目还会邀请一些网络热点人物来吸引受众,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这类节目风格轻松愉快,邀请的嘉宾能与现场的观众互动,让观众真实的感受这些人物的性格。

我国电视台节目的创新许多都是基于别国的节目之上的,并不全是原创。许多网友都希望电视台在以后节目的创新中能够多添加中国自己本土的文化元素和自己原创的思想;此外,那些科技教育类的节目可以变换形式,使节目更有趣味,更吸引人。只有说教不再刻板严肃,这些说理性的节目才更贴近生活,更为受众所喜爱。

3 总结

电视节目的类型在今天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中有了更多样化的改变,从前单一的电视节目,到如今已是百花齐放,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鲜明的风格,而且节目风格的改变也是很大的,从严肃、不苟的节目主持风格到风趣幽默再到搞怪无厘头的节目风格,每一个变化都是创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孙宝国.电视节目三大概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

[2]孙小文.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突围[J].电影评介,2011,(20).

[3]陈虹,郝希群.2009—2010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0,(6).

节目发展 篇2

一、通过某类节目的发展论述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从无到有,伴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创新和丰富而发展起来。体育游戏节目以其独特的娱乐性、竞技性和大众性,成为众多电视台热衷的节目类型。

综观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短暂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入荧屏,崭露发展潜力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从德国原版引进一档电视体育游戏节目《夺标》。其节目形式是以德国相邻城镇的居民组成不同的团队,通过趣味游戏来进行竞技,该节目竞赛过程摈弃了传统体育在体育场上对绝对高度、速度和力量的角逐,而是以水上、生产、生活场景来展开竞赛。这一新的电视体育节目形式,对我国的电视人带来了新的思路,之后山西电视台推出了《山西农民竞技大赛》,1992年在电视荧屏上又出现了《大竞技》、《游乐宫》等电视体育游戏节目。随着国外体育游戏节目的引入,并在我国电视人的努力下,中国电视荧屏上有了电视体育游戏节目的一席之地。

2.探索发展,开拓发展思路

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了国内首个“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走出边境线》,栏目组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3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要求他们每人在6个月的时间里只带简单的行囊和极少的金钱,完成广西、云南、西藏等8省区的3.8万公里边境地带的旅途。电视台摄制组跟踪报道了整个过程。《生存大挑战》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吸取了众多类型节目的优点,它既有影视剧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又有纪录片的跟拍、随机采访等手法,也有文体类节目的娱乐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性和竞争性。从节目类型来看,这一节目可以划为户外电视竞技游戏节目。

这一时期,这类户外生存竞技游戏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等,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体育游戏节目快速发展起来。

3.遍地开花,呈现强劲收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体育电视人在继续办好传统体育竞技节目的同时,群众体育节目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体育“真人秀”类节目各地开花,大型户外竞技游戏节目占据各大电视台荧屏,体育游戏类综合节目如火如荼地开播,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浙江卫视的《冲关我最棒》、宁波电视台的《今天我最强》等栏目。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体育真人秀游戏节目和体育综合类游戏节目,它包括民间海选、才艺展示、娱乐表演、舞台秀、擂台赛、嘉年华、明星助阵、体育知识问答等众多游戏内容。如北京电视台的《鸟巢欢乐冰雪季》、和《健康男女》,湖南电视台的《国球大典》等。

通过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它的演变趋势,分为以下4点: 1.从严肃到活泼:娱乐性增强

回顾初期综艺晚会形式的综艺节目,庄重的舞台表演是最常见的形式。而随着综艺节目的演变与发展,综艺节目的形式越来越轻松活泼,内容也越来越注重节目本身的娱乐性。

2.深入互动,平民参与度提高

电视体育栏目与休闲娱乐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人人都有在赛场上驰骋的雄心,却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最终迈进赛场的大门而成为选手。在体育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游戏节目中,大多数参与者是在一般电视节目中被边缘化的观众,却极大地扩张了所含内容的外延,广泛地包含了能够为其带来趣味性的形式。而体育游戏节目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全民参与性的增强。从开始仅有的体育运动员的比赛类型节目,到普通民众参与的《生存大挑战》、《冲关我最棒》,到普通老百姓参与的益智游戏类节目《健康男女》,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演变清晰地呈现出了全民参与的发展脉络,这种“众乐乐”的策划理念,已经深入到了体育游戏节目的各个环节,也成为体育游戏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类型的一大特色。

3.从单一到多元:多元性增加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电视台对节目资源投入的加大,体育游戏节目也逐渐从单一的传统竞技型节目走向多元化的节目题材。有竞技比赛类、户外生存竞技类、益智游戏类、体育知识类等等。

在节目类型多元化的同时,体育游戏节目观众也进一步细分。有年轻人热衷的《冲关我最棒》、《快乐向前冲》,有中青年喜爱的《夺宝奇兵》、《生存大挑战》,也有中老年观众喜爱的《健康男女》,有男性观众喜爱的《国球大典》。体育游戏节目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节目内容。

4.益智相辅,节目功能更加完善

对于体育知识类游戏节目,由于体育项目众多,内容涉及较为广泛,有很大的空间来进行节目策划,即使是单项体育项目,如观众感兴趣的足球、篮球等项目,仍可以从球星、球队的历史与现状、技战术等众多方面来设置问题。无论是观众或者嘉宾,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刺激感与满足感,益智内容使得体育游戏节目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内涵,从根本上提高了娱乐节目的档次和水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平。

二、广播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传播对广播节目的形态有何影响?

广播网络化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由于传播手段单

一、传播浅表化的特点,曾在媒体激烈竞争中处于颓势,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广播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内生性变革意愿,在广播自我形态的演进中,经历了大板块直播、系列台、类型化等几个阶段。而具有广泛性、互动性、丰富性、时效性等特点的互联网的兴起既为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与传统广播进行多方位的融合。在这种融合的影响下,广播的节目形态较传统广播媒体的有了新的变化。

1.广播网络化

目前,全国中央级、省级电台已基本建立了网站,许多地区广播电台的信息和内容也在互联网的网站平台上得以保存,广播媒体初步实现了与互联网形态融合的第一步,即“广播网络化”。与传统广播相比,广播网络化有以下特点:(1)不受频率限制,广播媒体节目缩小了地域限制,拓宽了传播空间。(2)不受时间的控制,削弱了传统广播节目稍瞬即逝的劣势。“可留存、可搜索、可反复收听”,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3)不再局限于声音的编辑,广播媒体节目实现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将文字、声音、画面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受众自主选择权更大,人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听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有很大的信息选择权。为适应受众的越来越繁杂的要求,广播的发展也越来越人性化。

(5)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随时随地听。除了从收音机、手机、汽车等渠道,《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听众还可以从广播媒体单独建立的网络电台的网站,或是通过土豆等媒体嫁接的网络广播节目,甚至只是一条链接来收听节目。

(6)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播的双向交流,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功能的结合进一步克服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容易形成稳定的用户群。

2.网络广播化

如果我们把“广播网络化”视为广播人向网络迈进的第一步,那么“网络化广播”则是非专业的广播爱好者运用网络向专业的广播媒体人发动的一次小小挑战。网络化广播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的独立制作和传播,它要求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跳出传统广播模式,真正发挥互联网广播优势。“网络化广播”又称“网络电台”,从技术上讲是指通过编码器,将电脑里面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转换成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传送的格式,而用户登录到网络电台的网站时,可以下载到经过编码的音频信息,再通过Realplay等相关软件将音频信息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在网络化广播有以下特征:

(1)交互性和个性化。与传统广播组织机构不同,网络化广播没有管理层、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庞大的运营团队,它最核心的人员是NJ,全称Net Jockey,即网络节目主持。NJ像我们电台的主持人一样,集采、编、播于一体,个性鲜明、紧追网络潮流是他们的最大特色。网络化广播是网络对广播的融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单向传播模式,NJ与网友之间更多的是人际交往模式而不是媒体——受众交往模式,这种交往模式涵盖了所有交往样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对每一个受众而言,NJ既是大家的NJ,也是他个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人专属的NJ,随时随地满足他特殊的媒介需求,在这一点上,网络化广播创造了传统广播难以匹敌的优势。

(2)贴近听众,贴近生活。由于“网络化广播”的操作者并不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不具有传统广播媒体的“一对多”传播优势,于是他们变劣势为优势,以“多对多”挑战“一对多”,很多网络电台的生存周期极短,每天都有一批网络电台诞生,又有一批网络电台消失,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使他们更重视网民的需求,自由、平等的气氛贯穿了网络电台的始终,所谓媒体的贴近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3.广播节目加强类型细化和专业化

网络时代,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综合性广播节目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受众越来越专业化的需要,节目类型细分正在成为潮流。由于网络广播制作的门槛较低,主持人和编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对节目进行节目定位,打造专属的节目类型,并通过内容的专业化来吸引和积累听众群体,增强针对性。这种节目细分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广播节目的整体发展,将为广播节目的专业化水平带来新的契机。

三、中国电视节目如何实现本土化生产?

随着电视媒体日益国际化、电视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愈发紧张,电视节目的内容可能成为“过剩资源”,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内容的“本土化”是电视节目突破现在局面的一个方向。对于中国电视节目如何实现本土化生产,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树立“精品”意识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媒体常常为了吸引观众而制作出“迎合”观众口味的内容,甚至是恶俗的口味,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得不偿失。而这里所说的“精品”,并非自吹自封的所谓“精品”,而是经过中国电视人精心构思、精心策划、精心制作的,为中国电视观众所推崇、喜爱的电视产品(包括节目、栏目与频道)。“精品”不仅要使中国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也应得到世界其他地域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系列文化益智节目,力求通过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中国古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样的精品节目让观众喜爱。

2.做好“品牌”战略

每一个电视媒体在自身历史积累中,都有可能成长起有相当影响力、相当水准的知名人物、节目、栏目等,要想在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致之地,有计划、有针对性施培育这些知名人物、节日、栏目,努力使甚成长为具有持久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品牌,是电视媒体战略对策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精品”,要努力经营,使之成为广为人们熟知的著名“品牌”。在这一方面,许多电花媒体已加快了脚步,加大了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甚至围优势的放策吸引人才,升创新的品牌。品牌的创建不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维持节目的品牌,使节目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使节目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以显著的个性化、丰富多变的内涵维持着节目品牌形象。客观地看,由于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电视着品创道着名“品牌”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不气馁,积极、主动地去经营、推广,相信会有中国电视着名“品牌”出现在电视荧屏世界之中。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3.“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回到传统、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特点。“国际化”意味着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会使“本土化”获得更大、更多的张力与空间。

6、媒体伦理与媒体社会责任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 篇3

根据传播学的一般理论,传播包括三个基本元素:传播者和接收者、传播内容、传播环境。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其基本要素相应地包括话题、主持人、现场嘉宾及观众、环境。

话题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交锋性,强调的是思维的多向发展,一旦失去了多向性,节目的存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谈话节目在话题选择上必须推陈出新,充满创新意识,提出人们关心和深层次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推动谈话类节目的发展。

话题的选择和定位离不开策划人的组织和策划。从广义上说,谈话节目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策划者。作为节目的策划,一定要有四个层面的考虑:第一,精神、思想层面上的宏观分析,对节目主题的深化起到引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组建策划群体,从收集资料,筛选素材,理出话题递进的线索、层次和思想脉络,到找到恰当的“切入口”和“落脚点”,这些没有平时大量的积累和功力是很难迅速进入角色的。所以,策划人不仅仅是开个会就可以了,他必须要马上成为这个话题专家,甚至借用“外脑”来丰富自己,如找某一领域的专家请教等;第三,成功的策划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考虑周到,对话是交流而不是灌输,面对嘉宾,如何形成互动,要在观众里面做文章,这里的观众已经远不是陪衬或可操纵的木偶,他们是对话交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在机制上保障执行策划方案,同时要给编导留下发展的空间。

主持人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承担着三种角色:第一,虽然主要处于在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穿针引线的位置,但主持人本身就是一个谈话者;第二,不论是否有现场观众,即使是一对一的访谈,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现场的组织者,一方面要主导节目,引导话题,另一方面要作为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产生亲近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三,作为节目的形象代表,主持人是媒体对外的传播者。

在实际操作中,谈话者、组织者和传播者是三位一体的。这种角色如何才能充分地协调好、使用好,而且没有痕迹,平稳流畅地转换,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和《实话实说》的制片人时间曾撰文说:“中国传播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出现,依靠的正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魅力,做这样节目的主持人的素质异常难得,既要幽默机智,又不能出格;既要自然真诚,又能深入浅出和善于引导。可以说,没有崔永元就没有今天的《实话实说》。”②那我们不妨对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多说两句。论形象,任何恭维的语言用在崔永元身上都显得虚假,说者和被说者彼此都能接受的唯一的说法就是“小崔你长得,啊,还挺群众的”。的确,形象不是崔永元的优势。不过话说回来,脱口秀的主持人在形象上又有哪一位是倾国倾城一露面就迷倒一大片观众的呢?红遍美国的《奥普拉·温芙瑞脱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的温芙瑞,作为黑人女性,她既无明眸皓齿,也无娇媚身段,虽经8个月努力成功减掉72磅,体重仍属重量级。《大卫牙擦骚》(《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主持人大卫·莱特曼形象更是“惨不忍睹”——头发少而秃,牙齿参差不齐,笑起来满脸“沟壑”,声音能把狼招来。

现场嘉宾及观众

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现场嘉宾的选择。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现场嘉宾是否有“谈资”,即对某一具体话题是否掌握有大量的资料,并对该话题具有权威性发言权;二是现场嘉宾是否有“谈品”,即在节目中能否顾及交谈者,而不是一味地表现个人,搞“话语霸权”;三是现场嘉宾是否有“谈技”,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和辩才,包括说得是否有逻辑、有道理,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清晰,甚至具有幽默感。此外,如果不只是一位现场嘉宾,那么,根据节目收视特点的需要,选择的现场嘉宾不能都是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人,必须能够代表几种主要观点,这样在谈话过程中才可能对话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在西方的所有脱口秀节目里,在嘉宾选择上最值得借鉴的要数NBC的《今夜谈话节目》。这个节目的嘉宾选择有自己的一贯做法;每期选4至5位嘉宾,一些人很著名,一些人不那么有名,另一些人则完全没名;组合方式通常是:一个歌手,一个喜剧演员,一个平民,一个知名人物,一个大众文化分析家如社会学家,由他来分析节目话题所涉及的社会、民族、文化、政治或性的问题、趋向。《今夜谈话节目》在美国被认为是电视谈话节目之源,多年来长盛不衰,这与其嘉宾选择的原则、标准和方向恐怕不无关系。

从我国这几年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看,电视谈话节目有向人际间自然地面对面谈话方式回归的趋势,同时引进轻松、平和的群体现场交谈形式,是一种从技巧到观念上更贴近生活、融入大众的表征。借用一句现成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③

参考文献:

①樊凡、单波:《中西新闻比较论》,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②时间:《〈实话实说〉的实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③尼葛洛龐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节目发展 篇4

梦想成为2013-2015中国电视媒介的热门词, 从新闻栏目《我的中国梦》到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都在发问:您的梦想是什么?各类各样的梦想节目华丽登场: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梦想改造家》;央视的《梦想星搭档》、《发明梦工场》;北京卫视的《造梦者》;山东卫视的《梦想直达》;青海卫视的《一百万梦想》;辽宁卫视的《梦想音乐节》等等。包括很多虽不以梦想冠名的栏目, 也都以梦想作为节目宗旨, 如人气非常高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等。一时间, 几乎所有的综艺栏目都戴上了梦想的桂冠, 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还尝试以梦想频道作为频道定位。梦想节目成为电视媒介上一道新的景观, 正如某些媒体评论员指出的那样, “从三年前开始, 随着《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梦想类节目的热播, 国内综艺荧屏一直通过“唱歌、新闻、梦想”三分天下。①梦想节目虽然种类繁多, 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一是平民化。梦想节目的参与主体都是普通人, 如《中国梦想秀》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中国梦之声》的草根海选。即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明星登上梦想舞台, 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普通人圆梦, 如《梦想星搭档》, 旨在帮助弱势儿童, 而《私人定制》通过众多明星帮助普通人圆梦, 普通百姓构成了梦想节目的消费主体。

二是圆梦。圆梦是梦想节目的核心诉求, 也是梦想节目的终极目标。每一个梦想节目都是一次圆梦之旅, 如《中国好歌曲》通过出唱片圆梦, 《中国梦想秀》通过梦想助力团圆梦, 《梦立方》通过梦想基金圆梦。无论圆梦方式如何, 节目最后都是为了实现追梦人心中的梦想。

三是舞台秀。真人秀是当今娱乐节目的主流形态, 也是深受受众喜爱的节目样式。在梦想舞台上, 每一个追梦者想要获取圆梦机会, 就必须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艺或者故事, 这个追梦过程就是秀的过程, 如《中国梦想秀》主打故事秀, 《梦想星搭档》拼的是唱功, 《出彩中国人》展示的则是绝技秀。

圆梦是梦想节目的核心诉求, 依据圆梦主体, 数量众多的梦想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个人梦想。个人梦想是以个人或者组合为主体, 由选手进行才艺表演, 然后评委和观众一同选出优胜者, 帮助表演者实现梦想, 此类栏目主要展现个人价值, 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皆属于此。

二是家庭梦想。家庭梦想类栏目重点突出家的概念, 以家庭成员之间的鼓励互助为主导, 为家庭赢取梦想基金。我国首档以“家庭梦想”为主题的栏目是央视2000年开播的《开心辞典》, 2013年此团队又策划制作了全新栏目《开门大吉》, 它延续了家庭梦想元素, 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节目强调“梦想有门、开门大吉”, 选手通过参加游戏挑战自我, 帮助自己或家人实现梦想。山东卫视的《让梦想飞》也聚焦家庭梦想, 才艺在舞台上并不重要, 家庭带来的挚爱亲情成为得分的重要砝码。

三是公益梦想。公益梦想区别于个人或者家庭梦想, 它不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有需要的人, 即他者梦。公益传播的先驱首属中央电视台, 2011年开播的《梦想合唱团》就是这样一档栏目, 聚焦家乡公益事业, 2013年又推出姊妹篇《梦想星搭档》, 将主题定为——为了孩子, 关注弱势儿童群体。而北京卫视依据同名电影开创的《私人定制》节目, 也是聚焦他人梦想, 节目寻找明星帮助普通人实现平凡的愿望。

二、梦想节目热播:主流价值观和个人诉求的完美结合

梦想节目并不是这两年综艺节目的首创, 追根溯源, 《开心辞典》《非常6+1》《梦想中国》都是这类节目的鼻祖, “但在当时, ‘梦想’元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节目强调的是个性的张扬与表达, 更多的是关于平民选秀, 帮助草根实现走上舞台的明星梦。”②梦想节目在这两年受到热捧并形成一种电视文化现象, 有孕育其成长的社会土壤。

(一) 梦想节目与中国梦时代主题相契合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③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 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13亿中国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和共享者。”④梦想节目恰巧起到这个中介桥梁的作用。梦想节目把个人之梦和民族之梦相连, 很多梦想节目都含有中国二字, 如《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等, 尤其是《出彩中国人》, 把梦想舞台搬到了人民大会堂, 是对个人之梦和中国梦关系的最好诠释。

(二) 梦想节目与受众文化心理相契合

受众是梦想节目热播的幕后动力, 梦想节目成为受众热捧的对象有其深层的收视心理:

一是梦想节目满足了个体内心的精神诉求。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 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梦想是每个个体内心深处的夙愿, 是个人最高价值的体现。但梦想的实现需要在前四种需求的满足之上, 因此对很多个体而言, 梦想实现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过程。梦想节目的出现, 唤醒了受众内心深处的梦想, 激发了受众再接再厉追求梦想的希望和信心, 这种励志能量的传递是受众喜爱它的深层次心理。

二是移情体验。移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移情指的是在认识水平和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⑤梦想节目的核心是梦想故事, 每一个追梦人都带着一个艰辛的追梦故事, 坐在电视机前的每个受众也都有过追梦经带入到节目当中, 与追梦人一起欢笑、一起哭泣, 在节目中找到强烈的精神共鸣, 这种移情体验是梦想节目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总之, 梦想节目主打梦想牌, 以情感人, 以梦想励志, 它不再是泛娱乐时代的无价值深度的无聊游戏, 而是主流价值观和个人诉求的深度结合, 真正发挥了媒体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

三、结语:娱乐节目良性发展的经验启示

梦想节目把梦想主题和大众喜爱的真人秀节目形态相结合, 既传递了正能量又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是娱乐节目良性发展的成功范例, 对我国娱乐节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释

11吴立湘.“梦想类节目”缘何生生不息[EB/OL].http://www.bjnews.com.cn/ent/2014/04/09/312233.html, 2014-4-9.

22孟洁.电视娱乐节目的梦想话语呈现[D].安微:安徽大学, 2014年.

33李庆英, 张记合.“中国梦”是历史自觉, 是责任担当[N].北京日报, , 2012-12-3 (1) .

44孟东方, 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5) .

《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势》 篇5

电视专题节目的发展趋势

凤凰卫视专题部总监

《时事辩论会》主持人黄海波

首先我非常地荣幸,到中国的第一个新闻频道来,我今天下了飞机跟接我的小于说现在岁数大了,到了一个坎了。我今天要强调的是一个异类的问题,十年前新闻频道就是一个异类的产物,那凤凰卫视也是一个异类的产物。这似乎看上去是一句不太好的话,但用稍微正面的话解释一下就是一个创新。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平常看凤凰卫视有多少?不是非常多。我先用简短的时间介绍一下凤凰卫视,我们的口号是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这些口号你们在媒体中已经见到。我们的启播是1996年,2000年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了一个上市公司了,亚洲有限公司是刘长乐先生自己的公司,星空传媒则是默多克的。我们的主要的频道有这些(图示),中文台是我们的旗舰台,还有电影台、凤凰网、凤凰卫视欧洲台、凤凰周刊、资讯台等等,这几个是我们的LOGO。在整个大陆的收视户是5000多万,当然跟中央电视台比起来是有限的。凤凰卫视整体的品牌的运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几次的最具价值的品牌都被评为是传媒业的三甲;连续七年荣获国际华商500强的企业;连续六年获得最受尊敬的企业;最具投资价值的电视媒体;以及中国经济十大优秀企业。

我们的节目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很多的专题节目获了很多奖,像《鲁豫有约》、《一虎一席谈》等等很多谈话类的节目都获过奖,我们的另外一个品牌就是主持人,我们刘先生提出的就是三名战略,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及记者、名制作人,本人现在也在评名编导。这是我们的几位主持人,这些大家都是比较熟悉了。凤凰卫视除了中非一小块地方没有覆盖到,其他的地方信号都覆盖到了。虽然我们的凤凰卫视是卫星发出信号,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够收得到,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我们的观众的成分产生了很有趣的现象。48%的凤凰卫视的观众是高学历的观众,同时39%的凤凰卫视的观众是高收入的观众,职位比较高的观众也占了凤凰卫视很大一部分。忠实度非常高,这是一个公众满意度的调查,凤凰卫视中文台是在央视的1套、3套之前。凤凰卫视的状况就是这样的。

接下来回到我今天的专题节目,大概在去年的年底,有这么一个插曲,当时我们想给一个省做一个纪录片,是在南方,我们跟这个省台的台长去了解一个情况,我们想搜集一些素材,还要跟这个省台技术部的负责人来探讨一些问题,但是这个台的人说,技术部的人已经全军覆没了,他们只剩下做综艺节目的人。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电视台里面是比较普遍的。凤凰卫视100个电视节目当中有一半是专题节目,我们的广告收入也是这些专题节目占了一半的广告收入,我们内部的收视率调查前十名也是一半以上是专题节目。所以在凤凰卫视这个地方,专题性节目是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今天我们说的是电视专题类的节目,不光在中国,在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美国的数字是这样的,所有的电视收入有20%的下降,因为金融危机的问题,还有日本也是这样,但是中国广电部刚刚出的《广播电视发展报告》,中国的整个电视收入是17%的增长,又是跟全世界异类的状态。

再看一下日本,在08年开始有一个新的现象,他们过去有所谓的民间的电视台,叫民间放送联盟,有一些综艺节目,还有一些真人秀,抢住了很多很多的观众的眼球,但是从08年中期开始,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日本的国营电视台NHK正儿八经的栏目成为了日本非常令人关注的焦点,而且收视率一路飙升,超过了民放,所以在08年开始,像日本的民放都开办了专题性的节目,但是他们显然不如NHK,目前还是有一些瓶颈。这是今年五月份在日本的收视率调查,我们看排前十名的栏目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节目呢?NHK的七点新闻的平均收视率是18.3%,接下来是气象预报,接下来又是新闻,接下来是ANN的新闻报道的节目,然后就是朝日电视著名的所谓新闻报道站,再往下全部都是报道类的东西占了很高的收视份额,接下来是电视剧,NHK连续的电视小说也占了很高的比率。这是日本的状况,就是在资讯类和专题类的节目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情况怎么样呢?这是09年5月4日到10日的情况的调查,美国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第一名仍然是《美国偶像》,第二名是《与星共舞》,再往下就是一些破案、推理的电视连续剧。今年美国整个的电视收入状况是下降的,唯一现在赚到钱的,而且是有9%增长的是什么台呢?就是探索频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机会看到探索频道,几乎全部都是纪录片。这是5月4日的一份报告,整个的探索频道的收入在第一季度是增长了一亿美元,有12%的增长,广告收入增长2%,收视费增长了11%,探索频道是收费的频道。我们从美国和日本的电视的状况,还有我刚才举的凤凰卫视的状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电视专题片没得做,有很多很多东西,如果你做好的话是可以做的。

我大概回顾一下凤凰卫视的专题片和纪录片走过的轨迹,大家多多少少从报道中有一定的印象,我们最早的纪录片是行走类的,最早的《千禧之旅》、《欧洲之旅》,还有我自己参加的《美洲之旅》,拍了六个月,到了最后大家做节目做得想吐了,当时到了墨西哥的一个地方,我看着蓝天白云就想我写什么呀,我真的感觉要吐了。那时三天的时间就要做出一个节目。到了后来的《非洲之旅》我们把这个时间缩短为三个月,因为六个月对创作者来说是极不人道的过程。那是01年吧,我走到南美洲的时候,还有很多的摄制组没去过的地方,很多人看到我们都很惊讶,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从那么远的中国来的人。最近很多的电视台和一些制作公司都开始做行走类的节目,到了《非洲之旅》的时候我就做领队了,片子就让编导去做了,我就在旁边很舒服地看着,给他们当后勤。后来我又策划了凤凰卫视下西洋,那个时候基本上对凤凰卫视的行走类的记录片就告一段落了,大家发现这个事情既花钱又花精力。比如什么环太平洋之旅我们都做过,没做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接下来我们耗费很多的精力,花了很多的钱,我们就想是不是值得。

然后我们就开始走另外一条路,就是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的量有多大?在凤凰卫视来说,以前我们的编导设三个人的小组,每天做26分钟已经很累了,我们现在日播的有《凤凰大视野》,是跟央视的电视剧对抗的栏目,非常地成功,它谈了很多很多话题,比如做了大量的回顾知青的历史,有很多回顾历史的东西。这不仅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应,还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应。还有每天晚上10点左右的《每天看世界》,《财经点对点》,完成了对社会财经新闻的深入的解读,凤凰卫视也是打历史、打文化的风格。我们周播的纪录片和专题片最起码还有五个,一个就是《皇牌大放送》,它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我们台的收视率是非常高的。说实话我觉得我有点像算命的,什么日子到了,什么样的资讯要用得上,随着什么样的热点要做出什么样的策划,比如我们已经做了中美建交系列,还有中法建交系列,要在最受大家关注的时间段推出。我们在台海的问题上确实也抢了大家不少的点,我们派人到福建来拍的,第一专题节目就是《台湾天空的秘密》,讲是台湾当年的间谍和我们的反斗争,还有《谍海沉沙》,去年我们推出了两岸和谈的宣传片,我们还拍到了当年福建的《海峡之声》的老播音员,当年是被国民党深恶痛绝的一批老播音员。接下来就是陈水扁系列,从律师到被告,从人上人到阶下囚,还有从陈水扁的家庭,把他全家的贪腐的过程,还有全家的错乱这样的中心为主,做出一个纪录片。今年又推出一些新的,比如《我的中国心》,配合建国六十周年做的人物专访,还有就是行走类的节目,就是《走入大中华》,还有两个是区域性的,一个是《智慧东方》,还有《南粤纪事》,是讲广东一些有趣的人物。

我这么点下来,起码有20个是专题片和纪录片类的节目,这些节目的收视和收入在我们台都是主打的。当然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可以这么做,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设计的窍门,凤凰卫视很多时候都是一边揣摩观众的趣味在哪里,其实也可以慢慢培养观众的趣味。包括以前的《军情观察室》,大家可能不太相信,这个节目连续是三年我们台收视第一的节目,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开玩笑地说,凤凰卫视的观众好战分子特别多。其实就是把一些世界的、两岸、军事形势展现给大家,每周这个节目的收视率都是最高的。《皇牌大放送》已经是接近《军情观察室》的收视率了,但是还是超不过。《军情观察室》的主持人都是穿着迷彩,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当时是一种男女搭配的方式,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换上了董嘉耀之后,他加快了节目的节奏,把所有要打战的地方用骇人听闻的方式说出来之后,收视率一下子就提高了。现在军方看得觉得这个节目没问题,很多的演习都请我们去。我们在很多的政策上好像很敏感,但是仔细一看,都是符合国家的大方针、大政策,我们并不是光靠打擦边球,我们慢慢地把观众调动起来,喜欢综艺节呢去湖南卫视,喜欢电视剧去安徽卫视,但是喜欢我们节目风格的观众就会聚集过来。

凤凰卫视这么多年其实非常非常地好学,大家开玩笑地说,凤凰卫视其实叫凤凰电台都可以,比如我们有一个节目,就是两个人一直侃,一个老先生做主持人,但是收视率特别好,观众的反应都说这个节目好看。我觉得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节目请的老先生自己的个人魅力、丰富的知识和准确的判断力。所以这一类的节目也是凤凰的特点。还有像历史类、社会政治类专题的时候,在符合我们报道口径的同时,尽量还是要做到一个客观公正,有些事情发生了,我们把他寻找到,用这样的方式,让历史留给时代一个印记,这可能是我们专题片的特点。很多的人在问,我们的专题片是怎么策划的,其实很多时候是用一种笨办法,有的时候是掐日子,比如像改革开放,那一年都是改革开放,像今年就是建国六十周年,还有5.12大地震周年。还有一些靠的就是积累,现在有一个想法去做,一边做一边去积累,看着关注度快到的时候,推出来。还有以前播过的观点,再播一次,也很成功。比如说远征军,04年我们已经做过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推出来之后我们又播,一样也很火。5.9的时候播出了《中国人今天说不》,因为十年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炸了,就是用一种非常严峻的方式。中国人怎么样在外交上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争取自己的利益,那时候我们被炸的时候我们只是抗议,我们得不到真诚的道歉,同时要把中国加强自己实力的建设过程表现出来。

以上是策划,还有制作方面也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皇牌大放送》72分钟,可以用办新闻的方式,来做这样的专题片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所以现在我们走得更加正规化一点,凤凰卫视在电视圈里面很有名的,看上去好像很光鲜亮丽,但是其实是捉襟见肘。我跟一些老同志聊起来的时候,我说我们这样的节目在央视大概多少人,他说十多人吧,但是我们这样节目其实只有两个人,我们已经摆脱了赶、抢、凑的方式,那现在采取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多选题的积累式的方法。比如刚才说的台海间谍战,同时也是在拍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还有我们做中日建交的编导,可以在第二年出现的时候又重新积累,原来可以用半年做一个,但是现在每年用三个月的时间做一个,两个累计起来的素材就多了很多。在我这做纪录片的编导是最高档次的编导,除了要有采访的能力,新闻的敏锐度之外,还要有作家的感觉,这种能力是综合能力非常强的。同时这些纪录片编导自己还有别的节目做,比如说《风云对话》的主编,全世界跟着阮次山满世界跑,当时采访南斯拉夫,他采了一堆的领导人的画面在《风云对话》里播,我们这边又有一个《红星漫卷西风》的大型纪录片播,用的素材也一样,收视率比《风云对话》还要高。

这样的操作方式是我们后来想到的办法,还有很多的选题比如像中法建交,比如去采访当年中国驻瑞士的大使,在日本也有一些采访,如果按我们的预算和时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我就用了海外的记者站,海外的记者站就是一个记者带着一个摄像,这些记者是做新闻报道的,他们不会做纪录片,但是我们的方式很简单,你去采访谁,大概有十个问题,约好时间,一定要上架,要把景别牢牢地卡在脑袋的下面,光要讲究,这样就够了。出来的效果我们也都很满意。这样的方式使我们整个的纪录片的质地和容量一下子就丰富了,所以我们这是逼出来的方式,现在也证明奏效了。

在这个过程中,就像当年温州的商人一样,有一个原始的积累过程,现在我们慢慢可以跟台里要求,慢慢地选题,比如像家春秋,整整拍了一年,最近我们正在热播的《淮海战役》,也是整整用了一年。我刚才说的,还有一些作品尽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在也有一些订单的出现,有些人想不通,我们是做纪录片的人怎么能收钱做片子呢?比如说像招商局,已经连续两年投钱让我们给他们拍纪录片了,比如说迪拜,迪拜给我们钱的时候,我们说这不是旅游节目吗?到了那以后,发现这个城市怎么样从沙漠成了那么样一个繁华的中东的中心城市,里面有很多的过人之处的东西在里面,这些东西你不用旅游片的方式,而用一种深度报道的视角,就做成了纪录片。当然今年迪拜也不行了,别人给我们钱,观众的反应好,而他们也得到了好处。这跟工厂是一样的,你做一件事,并不是只有自己有好处就行了,你要给观众什么样的好处,给别人什么样的好处。其实广告收入的钱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了这样的钱我们可以在某些题材上多花一些财力和物力去提升我们的栏目。不光是这些企业,现在来找凤凰卫视拍纪录片的已经扩大到了国家的部门和组织,今年我们已经去了一趟朝鲜,朝鲜很多的境外媒体想去去不了,我们去拍了十天,包括欧盟,还有澳门,当你精心去做一个栏目的话,你就可以慢慢得到一些反馈。

未来应该怎么办?未来肯定是非常讲究个性化的,很惭愧我对新闻频道的了解并不多,我看了一些栏目像《现场》、《F4》等等,我觉得非常有栏目的特点,还是要在个性上想办法,凤凰卫视走的路不一定就是对新闻频道有用,但是有一点你的个性化、你的精致化做到一定的程度肯定会得到一定的反馈。在广东非常火的就是粤语的电视剧,不知道福建闽南这个地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总而言之我觉得要慢慢地设计,慢慢地培养。现在海西这个概念对咱们是一个有利的条件,我们未来是怎么样的,我非常地看好,我会拭目以待。

提问:凤凰卫视谈话类的节目的比重是很大的,请问你们这么设置节目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多一些,还是出于收视率的考虑多一些? 黄海波:这个问题应该请刘长乐先生来回答,先从成本吧,凤凰卫视刚刚创台的时候就是几个人,但是慢慢走出来之后,有些东西是去琢磨观众的品位,我们开一个谈话栏目就火一个,为什么不开呢?以前有一些评论员,后来又走掉了,这是凤凰卫视很好的机制,如果不合适就会转,会不断地调整,通过每一个仔细的测试,根据市场规律来判断。我觉得到这两个因素都有。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之一了,现在不光是用成本和收视考虑了,从成本来说,我们雇一个评论员的成本也挺贵的,关键在于这个节目出来的内容能不能满足观众,那就值了,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地做下去。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篇6

关键词:真人秀;现状;存在问题

0 前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节目形状之一,真人秀节目经历了长时间发展,逐渐被观众接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节目形式之一,在提高收视率、稳定受众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然而,随着现在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交互性、双向传播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使真人秀节目更好地发展,加强对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真人秀节目的概述

1.1 定义

真人秀又被称为“真实电视”,英文名称为“REALITY TV”或“REALITY SHOW”。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拟类节目的综合体。[2]所谓真人秀就是由“真人”和“秀”组成的,在“真人”部分,参与者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被真实记录的,参与者的性格也会显露出来。而所谓“秀”的部分则是用来增加节目的效果,如看点、笑点等,必须要有这部分的存在,才能构成真人秀。

1.2 特点

(1)人造情境。人造情境是指在真人秀节目中,其情境是人为设置的,在这其中,目标任务与节目规则是人造情境的重点,也是真人秀的核心关键,通过电视制作者设置种种情境,来增加节目的戏剧性。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通过规定一些情境,增加一些小任务,突出了节目的戏剧性,并且吸引了观众的兴趣

(2)自由时空。随着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其录制方式,由之前大部分在演播厅录制的方式,慢慢扩展到了室外。时空的自由性,加大了观众的关注度,也使得节目在制作模式和拍摄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3)真实记录。真人秀首先讲求的就是真实性,真人秀在于其真人的参与,而且其拍摄也是真实的。例如,在《变形记》中,从头到尾都是真实记录;在《爸爸去哪儿》中连睡觉等生活琐事都是真实记录的,这样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而且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

2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真人秀,应该是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播出的《生存大挑战》,此档节目是借鉴了美国真人秀节目《幸存者》的理念和模式,成为了我国引进国外电视真人秀的开端。在这之后,各大电视台都纷纷模仿,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竞赛类真人秀”——《金苹果》和“平民选秀栏目”——《非常6+1》;湖南台推出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男声》以及在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均创下了不俗的收视纪录,使人们对真人秀节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近几年,《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更是博得了观众的眼球。

总的来说,真人秀节目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起初,真人秀节目主要集中在央视和湖南卫视,随着各大电视台的涉足,逐渐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现阶段,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真人秀节目日益突出,为了寻求立足之地,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打造品牌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等。

第二,由竞赛到体验。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前几年,大多都是借鉴国外的真人秀,以竞技比赛类为主,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选秀类节目发展到了高潮。湖南卫视趁此机会,推出了独具各自特色的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记》,此节目贴近生活,一经播出就赢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第三,由“平民参加”到“明星参与”。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之初,《生存大挑战》《非常6+1》等节目大多都是由平民参加的,这种现象在体育竞技类真人秀中最为常见,如《智勇大冲关》等,但是由于“草根”并没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在节目宣传中处于劣势。于是,近几年,人们把视线放到了明星身上,涌现出了《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节目播出前就受到了强大的关注,收视率也一创新高。

3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现状

(1)内容创新,形式多种多样。近几年,真人秀节目不仅仅停留在竞赛类、选秀类,随着节目形式的创新,户外类和职业类真人秀在荧幕上越来越多。其中,明星职业体验秀,成为了比较新颖的一档节目。例如,湖南卫视被称为2015年度最神秘的节目,其冠名费就高达4亿的《偶像来了》,在观众的期待下终于浮出水面,节目内容主要是女明星角色体验,如户外体验职业生活,包括高级餐厅厨师、艺术院校老师、野生动物饲养员、酒店服务员等等。在节目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使职业团体帮助女艺人在人气对决中获得胜利,而女艺人则帮助团体实现愿望。在內容上的创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与刺激性,让这些明星走下“神坛”与平民百姓一起互动,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

(2)剧情式真人秀的出现。随着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纯粹的以游戏为主打的节目,已经让观众收视疲劳。因此,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节目,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方卫视推出了剧情式真人秀—《极限挑战》,节目也因黄渤、孙红雷等一线明星的参与,极具看点。

(3)节目制作水平提高。真人秀节目在设置方面越来越复杂,对节目中的镜头、音乐、字幕的表现力要求也更高,基于这些现实,众多电视台纷纷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从之前取得成功的《中国好声音》聘请国外团队制作,到2014年,取得高收视率的《奔跑吧,兄弟》聘请原版团队辅助制作,我国真人秀制作在学习中逐渐提高和创新,在实践中挖掘和储备着自己的制作体系。

3.2 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我国的真人秀节目,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缺少原创。在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硬伤—缺少原创。[3]我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大部分都是模仿国外,尤其是以韩国为主,几乎没有原创品牌,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等。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多节目从名字到风格,从内容到创意都很相似,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2)过度炒作。现在明星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各大电视台趁此机会,邀请更多的明星来参加节目。因此,就出现了一种明星通过节目提升知名度,节目利用明星效应来提高收视率的现象

(3)缺乏有效的价值导向。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国内首个整容真人秀节目—《天使爱美丽》,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档以女性整容为题材的整容真人秀节目,虽然题材上在不断创新,但是与当前的社会主流相违背,容易造成观众误解以及社会的混乱。

4 结论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方面,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本土化”和“创新”问题上也应多下功夫,争取多推出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节目。

参考文献:

[1]高敏.浅谈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6).

[2]彭宇.浅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与现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7).

新闻节目发展创新研究 篇7

新闻节目形象化

如今,许多新闻节目已经意识到形象创新的重要性。相对于新闻节目的固有模式和概念,树立起良好且具有特色的新闻节目形象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树立自身品牌宣传之外, 新闻节目个性化的语言和具有影响力的文字表达都是树立新闻形象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准确抓住新闻的亮点细节,并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和画面来对新闻进行生动写实的报道。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和播音员的语言组织也很重要。除了富于创造性的能够带给观众冲击感的新闻画面之外,文字则主要体现在新闻解说和主持人的语言上。观众除了在看新闻之外,主持人的声音、语调、情感等也能够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主持人风格的创新与改革也是新闻节目树立形象的关键所在。

新闻信息量的增加

新闻节目中信息量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的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和播报,新闻信息内容冗余会加剧新闻节目的枯燥乏味,无法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 新闻信息的简洁精练更加重要。因此, 如何创作出能够满足观众收视需求的新闻节目,可以参考如下方法。

1.增多新闻条数

电视节目每一档都有固定的时间, 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节目时间里播报更多的新闻,首先就需要逐条精简新闻内容,将每条新闻的主要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画面语言形式制作出来。另外,对于一些次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字幕滚动的方式向观众传达。

2.增加每条新闻内容中的信息量

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是观众对于逐条新闻内容中所能够获取的关于该事件的信息总数。只抓住了新闻的数量还不够,只有新闻给观众传达的信息多,信息量自然就大了。尤其是地方台的新闻节目,针对观众对信息需求的好奇心, 不仅可以播报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也可以更重视民生新闻,带有社会性和服务性,传递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件,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增强新闻现场的时效性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传递质量最基本的体现。现场时效性则更针对于现场直播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步程度。时间越近,新闻的衰减程度越小,真实性和可视性越高。现场时效性越高,与观众交流互动的效果就越好。这一连串的效应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以人为本,拉近传媒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新闻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创新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人都开始注意到以观众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转变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的欣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全面进行创新改革,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化观众求新求异的信息获取需求。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使观众对其有个表面的了解,将以传媒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转变为以民为本为中心,同时,在画面、解说、主持、字幕等表现形式中也应融入各种新元素,突出符合主题和富有特色的新闻风格。例如:在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采访制作,直接发射播出的报道方式;节目编排中常规报道与简讯相结合,独条新闻与组合式报道彼此穿插,综合性消息与地区性或专业性报道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单元,可使节目在播出上有节奏和章法。新闻播出时可对重要的新闻反复播出,而且不断补充最新信息,或变换不同的角度报道,不仅强化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创新性,也弥补了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而且还增大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新闻播报上可实行播报口语化,突出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淡化播音的作用。

电视台要根据整合后的频道定位, 推出各类专业新闻,使之形成合理的节目系统,成为本埠内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在具体操作中应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全面性,要在报道的总量上有较大的增加,在报道面上有较大扩展;二是内容的可期待性,要做好专业新闻的定位,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应该让观众有明确的收视预期;三是编排上与频道定位的统一性,要在娱乐、影视、体育、科教等不同的频道对应安排不同的新闻,吸引观众锁定频道。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必然所趋。首先需要新闻工作者树立创新的意识,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将其融入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去。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才会随着社会的潮流不断前进,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夺得头魁。

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 篇8

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用了30的年的时间经历了开创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目前全国电视法制栏目超过300个,其中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日播法制栏目和专门的法制频道。然而,从创办之初,我国的法制节目就承担着极其重要和多样的社会功能,在法制建设进程中一直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教化普通百姓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家地面频道,在2007年的4月2日郑州电视台5套政法频道开播,标志着郑州本土法制频道的诞生,自办节目《郑州法制报道》是以郑州及辖区法律等相关新闻为对象的专题类节目。

如何定位是一档栏目的发展基石?节目制作人员要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的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北京台的《法治进行时》以节奏快、信息量大为特点,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法治信息、解读法治案件的平台。中央电视台的《法治视界》栏目定位很独特,它是社会与法频道一档汇集全国各地优秀法制节目,以改编为主、强调整合的栏目。栏目选取各地方电视台制作的贴近生活、播出时社会反响较好、以及内容上在全国有借鉴意义的优秀节目,加以整合并加入新的节目元素。

开办法制节目的初衷就是要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制宣传,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如果节目形式和内容上也只是照本宣科的开个讲座,或是对某一案例的宣讲,那么必定不能吸引收视群体。因此,法制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用”,即实用性。要让观众看了节目后,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进而帮助观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法律讲堂》听名字就是在普及法律知识,但这档栏目却做到了具有实用性,秉承服务公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启迪生活智慧的节目制作理念,传播的是实用的法律知识,告诉观众遇到事情该怎么办,解决的途径有哪些,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法治视界》每天讲述一个法律故事,讲述平凡百姓平常生活里的不平静的章节,故事平凡、琐屑却又生动、鲜活。有人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进入《法治视界》的这些故事,比小说更丰富、曲折、意味深长,更能记录最基础的社会原生态和最有据可查的个性化的历史。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法治进程的一角、可以看到百姓生活的多侧面,也可以看到接近生命意义中最深层的东西。

电视法制节目不仅要具有实用性,还要具备纪实性、可看性,及时追踪法制热点。这就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或特殊性的案例,以多元的视角揭示法律本质,引起受众共鸣。《河南法制时段》强调以最新时效,用准确鲜明的法律视点,关注全国,特别是河南每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法制现象和法律案件,具体讲所选案件必须具有时效性强、法律含量高、社会负面影响小的特点。其它类型的节目如典型案件纪实、法庭审理过程直播比较具体地记录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的过程、心理状态和群众反应,剖析案发原因等,看点也比较多。

目前,各大卫视各城市台都有法制节目,如何在众多法制节目中脱颖而出,如何提升收视率更大程度的抢占收视份额,成为各个栏目的头等大事。法制节目都是以日播的形式播出的,在时间编排上各家也是使出奇招,要么黄金强档播出,要么另辟蹊径错峰播出。郑州电视台《郑州法制报道》作为一档日播节目,在节目时段的安排上选在了19点50分至20点50分这个黄金时段。每天晚上19点50开播,时长1小时,设置多个版块:新闻现场、记者目击、检察官手记、法官说案、法律维权,整个栏目既有短平快的消息,又有深度的新闻专题,案件分析,更有现场维权类节目,整档节目安排张弛有度。在郑州电视台所公布的收视率调查中显示,除有少数月份外,其他基本保持在1左右,作为一个刚开播的新频道新节目,《郑州法制报道》还有发展空间。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众多媒体面对各种新闻资源都使出浑身解数,用几近疯狂的状态来挖掘。激烈的竞争也同样存在于法制节目中,各法制频道各法制栏目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法律讲求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而法制节目既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公正公平,又要在节目体现出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节目的编导除了具有新闻敏感性和过硬文字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背景,才能遇到法律条文不犯难,才能把节目讲得明白,说的清楚,让受众感到法律在公正的前提下也有人间真情。

电视少儿节目发展困境探析 篇9

自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亮相以来,全国已有30多个少儿频道相继开播。但从质量上和对少儿的吸引力上来看,我国少儿电视仍存在不足。

1.1 成人化思想严重

少儿频道的编导几乎都是成年人,很少有孩子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去。现在的少儿节目几乎都被成人们的视角所制约着,失去了儿童心目中原本的五彩缤纷。

1.2 节目类型失衡

说起少儿节目,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动画片这一名词,或者是一些蹦蹦跳跳的游戏类的节目,再或者想的更深一点便是综艺类的节目,很难想出除此之外的少儿节目了。在谈话、纪录片、科普等节目形态上,还存在着很大不足。

1.3 重教轻娱现象严重

现在很多电视台少儿栏目都会有一定的“重教轻娱”现象产生。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指出:“儿童之所以看电视,是因为电视对儿童有用。”但是,过度的说教也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而已,并没有在儿童在内心上留下很大的占据力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乐,很多时候,孩子们知识量的增加,很多优良品德都是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

1.4 受众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

处在不同阶段的孩子之间在对问题的思考,现实的判断还有审美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栏目缺乏明确的定位,编导就会对内容难以把握,缺失了节目自身明确的个性和针对性,从而也就削弱了节目对孩子的吸引力。

1.5 片源短缺

动画片可以说是每个少儿频道的“活心丹”,可是看看现在的动画片市场,动画片的播放量往往大于市场投放量。从各地少儿频道动画片的播放情况来看,十个频道中有九个都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源短缺是我国动画片市场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

2 影响少儿节目发展困境客观因素

2.1 新兴媒体对电视媒体的竞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也极大地受到电子产品的影响,它满足了电视节目无法满足孩子的娱乐功能,因此比起看电视,很多孩子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看视频玩游戏上。由此看来,普通的家庭电视已然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少了。

2.2 云概念的广泛传播

由于云概念的广泛传播,现在很多的电视都与互联网连接,而减少了受众对于电视频道的收看,而这就直接的减少了频道的收视率,从而阻止了电视的发展的道路。

3 改革方案

3.1 针对节目自身缺点的改进

不同的孩子所需要节目内容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来说,要有不同的节目播放时间和内容。

目前,国内幼儿园的孩子一般放学的时间是在16:00,小学的孩子一般是在17:00左右。而初中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则是控制在17:30-18:00。浙江传媒学院对学龄前儿童的电视收视进行了一个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少儿节目播出的最佳时间段是17:00-21:00之间。因此,对于星期一到星期四的时间来说,针对于3-7岁处在感官期的孩子们来说17:00-18:00是最好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饭前的时间来享受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对于7-11岁和11-16岁的孩子们来说17:30-19:00则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时间。首先,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大多处在学习竞争比较紧张的年龄段,之所以选择一个半小时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们都在管制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能看书就看书,所以在看电视的时间上会有一定的克制。其次,之所以把时间段控制在19:00之前结束是因为19:00是全国统一的新闻播放时间,很多的家长都会在这一时间段选择收看新闻。星期五的到来是每个孩子们最快乐的时间,所以在星期五六这两天的时间里面主要的少儿节目时间也是会相应的增加的。

3.2 增强主体意识

加强节目中少儿主体意识的表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从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出发,以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问题,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少儿节目不再充斥着成人化的思想,少儿节目的主人本应是孩子,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把它还给孩子们,从孩子们的独特视角来出发,以孩子们的角度来制作节目,还原那些应该属于孩子们的话语权。

3.3 加强节目娱乐效果

改变现有节目“重教轻娱”的现状,增加节目的娱乐元素,以娱乐优先的态度来制作节目,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在节目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在节目中得到的是快乐。

3.4 改变少儿节目不平衡现状

少儿节目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动画片和综艺节目类型之上,其实很多的节目类型我们还没有挖掘到其真正的意义。现在社会上,很多孩子们天赋异禀或小小年纪就凸显出过人的才能,这些具有典范的孩子是值得去学习的。这样不仅加深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会对孩子们产生一种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们的榜样不再只是局限在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人们,多看看周围的人和事儿,也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相同社会下的不同生活的意义。

3.5 与云概念相结合顺应市场潮流

“说新闻”节目的发展对策 篇10

虽然国内许多“说新闻”节目受到了观众不同程度的喜爱,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说新闻”节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值得思考。

1 规范主持人的口语表达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李刚教授认为:所谓“说新闻”并不是一个人由着性子,不顾事实,不讲策略的瞎说、胡说,“说新闻”应该定义在新闻的“说”上[1],现在国内有的主持人装腔作势,过多地注重语言的表达,为说而说;过度使用口语,随便将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在电视节目里显露,胡话连篇,使得受众认为主持人过于轻浮,降低了节目的公信力,所以要规范主持人的口语表达。

2 注重节目内容

随着“说新闻”节目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说新闻”节目被淘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节目内容的质量,而“说新闻”节目的质量下降的具体表现是内容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这就要求“说新闻”节目不仅要注重整个节目的选题、谋篇和布局,更重要的是对节目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编排与组合。只有从质量上下工夫,增加节目的新闻价值,关注社会、关注百姓,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在竞争中才处于不败之地[2]。

首先,“说新闻”节目要深入挖掘群众关心的焦点与热点,找准节目所需要的“新闻点”,获取最佳新闻选题,不断提高节目质量[3]。同时,“说新闻”节目在题材的选择上也要做到认真筛选,不可过于随便,新闻内容可以选择百姓身边的新事、奇事、热闹事。但是,要考虑到是否有新闻价值,能否给受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触,能否提高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其次,节目内容要合理编排,增强节目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感,使“说新闻”节目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实现有效的传播。

3 理性分析,深度报道

不管是纸质媒介还是广播、电视、互联网,任何媒介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内涵与公众信任度,就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说新闻”是随着电视大众化的普及而产生的,虽然坚持以通俗化的制作和播报方式满足受众需求,但总的来说媒介还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在许多“说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对新闻事件随意评点和调侃,错把另类当个性,导致节目的客观性与权威性遭到质疑,影响新闻的真实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制作中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与理性分析,为节目树立起权威性及可信性的媒体形象[4]。

主持人在“说新闻”节目中要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深入挖掘,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考虑和分析新闻事件。在节目中,主持人通过“说新闻”新鲜的方式和风格,了解事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对时事或百姓关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出问题的关键,深度报道新闻事件,提高节目质量。

4 加强主持人自身素质

能不能真正地“说新闻”,主持人是关键,而一个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一个好的新闻记者。例如,CBS主持人丹·拉瑟,因其有着深厚的新闻素养、丰富的从业经验,使得他面对新闻事实时能够侃侃而谈[5]。此外,“说新闻”节目要求情理结合、事理结合的同时,辅助以适当、客观的分析与引导。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说新闻”主持人,除了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的播音风格,还需要在节目中讲述事实、分析事实,为观众解惑。这就需要主持人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主持人要积累广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才能在说新闻时不至于空口说白话,缺乏内容,才能吸引高层次的受众,提升节目品味。其次,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日常工作中,要摈弃庸俗、低级趣味的内容,给以观众正确的引导。最后,在“说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要积极参与新闻的采编写。主持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到每一期节目的策划、节目内容的选择以及串词的撰写与修改中,从而能够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做到有感而发,打动观众。

5 打造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

随着媒体的不断竞争与发展,打造品牌节目成为“说新闻”节目在竞争中制胜的重要手段。“说新闻”节目要想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树立节目品牌意识,以此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首先,“说新闻”节目要积极宣传自己的形象,有针对性的在各个频道插播节目的宣传片和形象片,也要适时的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公益事业,以及赞助文化事业,来提升媒介品质,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其次,要注重受众反馈。无论是传统的“播新闻”还是“说新闻”节目,对于节目的策划播出,除了要在提高主持人素质和节目质量上下功夫,还要包括对受众意见反馈的重视。节目自身要增强服务意识,拓宽受众反馈渠道,并以问卷调查,开通短信、微博互动渠道和论坛发帖的方式让受众积极参与进来,对受众信息进行全面收集,这是保证节目内容和质量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彭影。说新闻电视节目形态发展及操作[J].宿州师专学报,2008,19(3):86-89.

[2]高志成.“说新闻”节目的现状透视与思考.[J]现代视听,2009(1):62-63.

[3]宋强.说新闻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新闻世界,2010(9):81-89.

[4]王洋.说新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新闻爱好者,2011(1):43-45.

上一篇:城市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下一篇:中小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