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2024-05-06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精选五篇)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篇1

一、音乐合作教学的分类

音乐合作教学即在教师引导下, 以小组活动为主体, 通过各种互动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使音乐合作教学能充分溶入音乐课堂,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 现把音乐合作教学归纳为三类实施方法: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合作表演法、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的合作游戏法和以培养学生过程与方法为主的合作探究法。

1. 合作表演法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离开表演, 谱面上的音乐作品无法转化为流动的音响, 自然失去存在的意义。音乐表演中存在很多合作关系。例如:演唱与伴奏的合作, 领唱与伴唱的合作, 演唱与伴舞的合作, 合 (重) 唱中各声部间、各声部内部的合作, 表演者与观众的合作等。合作是音乐表演的特殊需要。因此, 合作表演法是音乐合作教学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 是音乐合作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合作教学的最大特征, 也是获奖案例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归纳案例有如下几类。

(1) 合作演唱法

合作演唱法是一种吸引全体学生参与, 带动胆怯、自卑、不善表演的学生, 普遍提高歌唱表现力的最佳方法。合作演唱法的实施条件较简单, 唯一的物质条件就是要求学习者嗓音健康, 因此被广泛运用。具体实施途径包括齐唱、重唱、对唱、轮唱、合唱、领唱与伴唱等多种合作演唱形式, 可根据学生现有的歌唱能力和教学内容酌情选用。比如, 于老师在《花蛤蟆》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二等奖) 的表现中采用配唱形式, 一组唱歌词, 一组用蛤蟆叫伴奏, 增加了歌唱的趣味性, 使学生表现的歌曲形象鲜明;蔡红霞老师《夏天的池塘》 (江苏省公开课一等奖) 一课, 围绕“夏天的池塘”这一主题展开生动活泼的“接龙唱”活动, 既让学生有短小的单独表现机会, 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品的完整性及协调合作的成功感。

(2) 合作演奏法

合作演奏法是伴随着器乐进课堂而产生的一种推广性教学方法, 其实施方法有重奏、齐奏、合奏、伴奏等。它丰富了音乐学习内容, 增加了音乐学习的新鲜度, 还能弥补因变声而产生的厌唱阶段。相比于合作演唱法, 其实施要求较高, 要选择易学易携的乐器, 要待学生具有一定的器乐演奏基础后才能实施合作演奏, 还要求教师有熟练的器乐表现能力。因此, 目前中小学音乐合作演奏还处于发展阶段, 主要以打击乐、口琴、竖笛或口风琴等简易乐器的合作为主。山东胡晓婷教师在进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时, 采用了打击乐伴奏法, 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分别用手鼓、萨巴依、碰铃、梆子、木鱼等, 自编节奏, 为这首欢快、明朗的歌曲编配多声部伴奏, 学生通过合作实践亲自体验了新疆音乐及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

(3) 合作律动法

合作律动法是一种将音乐与律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协作中各施所长、用协调的身体各部分器官尽情表达音乐感受的教学方法。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低年级阶段, 合作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个体音乐表现能力呈现封闭性特征的高年级阶段, 合作律动法能活跃学习环境, 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夏天的池塘》中, 教师用钢琴演奏乐曲《青蛙合唱》, 学生则用“站立”和“下蹲”的姿势区别高低音, 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辨水平, 又体验了青蛙的跳跃形象。

2. 合作游戏法

合作游戏法是提高学生集中度、保证音乐学习热情参与的一种愉悦性教学方法。其实施方法是围绕特定的音乐主题设计游戏 (活动) , 让学生在合作性游戏 (活动) 中潜移默化地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如《跳竹竿》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一等奖) 一课, 教师以跳绳为切入口, 再围绕“跳竹竿”展开音乐活动, 唱《跳柴歌》、跳竹竿舞, 全班同学通过跳跃基本的左右左右竹竿舞步, 集体体验到黎族音乐欢乐的情绪及其特有的节奏韵律。

3. 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教学方法, 它以探究相关音乐课题为载体,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分析等互动活动, 促进音乐知识主动内化吸收的一种方法。与前两种合作教学相比, 这是最有发展空间的一种教学方法。原因有三。第一, “探究”是音乐新课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 与“音乐表演”、“音乐游戏”相比, “音乐探究”是一种新生方法, 可借鉴的有效方法不多, 科学的、多元的实施方法还在不断试验之中。第二, 合作探究的音乐内容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拉森特尔说:“音乐, 就像神话和梦境一般扑朔迷离”, 生活中有很多奇特的音乐现象极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为什么音乐具有把人从神经紧张中救出来的非凡魔力?为什么废弃的易拉罐能发出如此清脆的声音?为什么陕北民歌听上去总是节奏自由、高亢悠长、且带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第三, 音乐的文化性能为合作探究教学提供丰富的探究内容。音乐不同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时代特征、风格特征、表达方式以及音乐与社会生产、生活, 历史文化, 人文地理的密切联系又为音乐合作探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探究内容。以《青春舞曲》为例, 教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差异, 合理选择新疆音乐与江苏音乐的节奏比较、新疆的经典舞蹈动作、了解新疆特色乐器、从新疆民俗看新疆音乐、珍惜青春乐曲大荟萃、走进王洛宾等课题进行探究。

音乐合作探究的实施途径主要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生生合作探究。亢老师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一等奖) 在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的环节, 以67人的生生合作小组为单位, 利用高中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分别从地理环境、人群性格、地方方言角度探究风格形成原因。对于南北民歌知识的学习,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有利于音乐重难点知识学习, 培养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二、关于音乐合作教学有效运用的思考

以上是音乐合作教学的综述, 主要介绍的是“怎么合作”。在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堂中, “合作”已经成为音乐课堂新气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合作教学已经基本达到每个教师都竞相运用的普及程度。从表象上看, 或许我们有些教师的音乐合作活动和上面的案例相差无几, 那为什么教学效果却是南辕北辙呢?因为他们只是模仿、复制后的“形似”, 而并没有从观念上真正理解合作教学, 更不知道如何科学运用合作了, 所以达不到“神似”。衡量合作教学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 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效益, 那就是, 合作教学的运用, 到底有没有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有没有促进音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有没有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中某一环节所安排的合作教学是不是带来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才是合作教学运用的根本目的。为了使合作教学有效运用, 我们必须理清楚几个问题。

1. 音乐合作教学是为了学“合作”, 还是为了学“音乐”

我用上图来解释这个问题。

图1左边表示, 音乐合作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某一或某几个环节。换言之, 它是若干课堂音乐活动中的一种, 音乐活动必须以音乐为载体, 符合音乐的各种特征。

图1右边表示, 因为进行了音乐合作活动, 所以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对于音乐审美增强了体验性, 了解了如何学习音乐, 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兴趣, 也促进了生生的交流, 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简言之, 通过音乐合作活动, 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 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由此我们知道, 合作与音乐既是过程也是目的, 具有双重性。从音乐合作教学的开展看, 合作与音乐两个元素缺一不可;从教学结果看, 音乐能力培养是显性目标、第一目标, 合作能力培养是在音乐合作教学中潜生的隐性目标、第二目标。

根据上述观点, 对照我们现实中的音乐合作教学, 发现有不少教师一味强调合作, 出现盲目合作的现象。表现有二。第一, 合作泛滥。不考虑教学内容为合作而合作。能独立完成的简单学习任务, 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音乐所描绘的情境, 在音色、音强、配器上不符合通过合作来表现的, 违背音乐内容而进行合作表演。第二, 合作变质。音乐合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音乐学习, 但合作探究中不少音乐合作学习凌驾在音乐之上, 只进行加强合作、学会合作的说教与训导的形式化合作学习, 无视合作学习的内容, 使合作“流于形式, 浮于表面”。

这两种情况都是重合作活动略音乐本体的情况。在合作教学中, 合作与音乐是相辅相成, 互为基础的。合作是音乐合作教学的前提, 音乐是音乐合作教学的载体。没有实质性的合作过程, 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而这一实质性合作过程, 只有溶入各种音乐审美、体验、探究活动, 才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合作教学, 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合作能力。

2. 音乐合作教学如何发挥最佳教学效益

(1) 从内部条件看, 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 呈现异质分组合作性, 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循环

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合作, 为了体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思想, 各小组间应该势力均衡,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发挥协作能力。若按照座位、学号、性别等自然合并, 随机组合, 势必使小组之间实力悬殊, 淡化竞争气氛。因此, 要在对学生的音乐表现、音乐基础、音乐思维了解的基础上, 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合理搭配学生, 使之分工明确、有序合作、实现信息组合、智慧组合, 发挥最大群体优势。

第二, 以全体学生为中心, 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教学的最佳教学效益并不是把好学生学好, 把差学生学掉, 而是持有全体总进步的思想,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活动中享受音乐, 培养交往能力。每一位学生包括缺乏自信、思维迟钝、不善言谈、五音不全的学生。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给所有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使每位成员以主人翁的态度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实现音乐教学的良性循环。

(2) 从外部条件看, 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 科学安排合作时间, 创设美感合作空间

合作活动的时间必须以合作的内容为依据, 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前应事先有所估算。合作时间和课堂时间不存在绝对的关系, 不能因为临近下课就匆忙结束合作小组, 也不能因为上课时间过于充裕而使合作小组无休止进行。因为时间因素所导致合作学习的“走过场”和“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美”应该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合作教学更强调宽松和谐情境的创设。合作空间上, 过去彼此分隔的“秧田式”空间环境抑制了美感的传递。可用半圆形、圆形、梯形、马蹄型、内外圈型的座位安排, 这类空间安排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便于相互交流, 也增进了音乐课的美感。

第二, 音乐合作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

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在音乐合作教学的实际运用中, 不能仅孤立抓住合作教学, 要以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整合各种方法。音乐合作教学中除了溶入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探究学习, 还可以溶入创造教学。比如, 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群体的智慧制作沙球、排箫、笛子等各类简易乐器;可以利用铁皮、塑料袋、沙球、废纸、电灯等素材合作模拟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以进行即兴节奏问答、即兴旋律接龙、即兴表演音乐短剧等。

三、结语

合作教学的引入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中也断言:“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对合作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 音乐合作教学研究则源于世纪之初, 实践表明, 音乐合作教学中的合作表演、合作游戏、合作探究等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互相帮助、互相接受、互相信任的意识, 能改善人际关系, 使学生从小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但从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性发展角度看, 对于音乐合作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任重而道远。因此, 对音乐合作教学的探究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录像课评比获奖名单.中国音乐教育, 2002 (2) .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评比活动评比结果的通知.中国音乐教育, 2005 (2) .

[4]于向阳.花蛤蟆.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1) .

[5]亢雅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教育, 2005 (5)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篇2

我在《台山市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远程培训(2014年)初中地理模块三》网上认真观摩学习了《秦岭—淮河线》课例,本人受益匪浅。下面,我首先就陈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陈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组织小组讨论是本课题的主要学习方法。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用课件展示我国不同地区一些自然景观资料,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属于哪些地区?这样引入新课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地理课教学中运用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开展合作探究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读图的积极性,增强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巡视、指导,便于及时解决学生读图中的问题。注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不仅让学生自己读图,还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识记一些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如讲讲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淮河为什么会称为“害河”?主要原因是什么?秦岭——淮河线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地理意义?南北差异怎样?通过读书、看图、搜集信息、分析、归纳、小组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并自主解决问题。

五、通过让学生观赏景观图片说出差异,及让他们思考还有哪些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这些活动目的不在于简单评价学生的对或错,而重在积极地促进学生对知识在内的地理活动的参与、应用和探讨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基本的地理技能。

通过视频观摩教学课例,反思自身教学实践,思考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深感还有一些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

一、虽然我执教初中地理多年,尽管我每次备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立,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设计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生怕自己讲的不够多,学生不够明白的思想,有时一堂课下来,满堂灌,原定的教学目标很难完全实现。

二、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早些年前,我在教学“秦岭——淮河线”一节时,过多关注了地理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后来台山教育局组织教师学习杜朗口的教学模式,通过几次集中的学习及外出听课,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法。于是,本节课我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情景教育中引发地理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学生热情高涨,使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在《天气与气候》的教学中,最初我认为天气预报符号很简单就先让学生背天气符号,再让他们读天气预报图,但教学效果较差,自己也认为这是我校的生源差造成的。后来我就改变教法,指导学生边讲含义边画天气符号,赋予简单的符号以

生动的内涵然,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天气符号发挥想象力,思考为什么用这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某种特定天气?同学们大胆想象,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使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记忆。然后再让学生以天气播报员的身份进行播报天气,开展选秀天气播报员的活动。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刚刚将天气符号简笔画画完,便纷纷举起手要求进行天气预报表演,学习的兴致高昂。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最高,而且掌握得又牢固又灵活。

三、别让“一问一答、齐呼齐应”忽悠了,使我们疏忽了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在教学气温年变化曲线时,要求学生分析某地气温年变化特点。课堂中师生互动能够做到“一问一答、齐呼齐应”,似乎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但课后一部分学生反映不太清楚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的年变化特点,而我觉得这部分知识并不难,学生为什么会不理解呢?耐心寻问才知道,学生不清楚“高温、温和、低温、寒冷”等在描述时有什么标准,回顾教学过程才发现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忽略了细小环节,于是给学生界定了有关与“高温、低温、寒冷”等评价词相对应的月均温标准,学生的疑惑顿消。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主体性综合式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信息技术 年级:高二 课题:《组建小型局域网》

在本节活动开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网络的连接策略、传输介质、连接设备、了解了网络拓扑结构分类和网络协议的安装,在实践操作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授课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设置多阶段任务,适当照顾没有联机基础的学生,同时结合小组内部和小组间交流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课例】

本节是第四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的综合活动课。通过学生设计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检验他们在前四节所学的知识,对学习过程进行归。

【本节的主要内容】

(1)采用不同连接设备进行联机的方式。

(2)组建网络的基本步骤。

(3)两台计算机的局域网(对等网)的组建方案。

(4)设计一份组网硬件配置表。

(5)网络连接线的制作。

(6)组建多机互连的局域网。

(7)共享计算机上的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问

教师活动: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怎样才能使有多台计算机的家庭每台计算机都能共享上网呢?那么需要组建一个局域网,本课就来探讨如何组建一个多机互联的局域网?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回顾所学知识。

设计理念:联系实际应用问题,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内容:多机互联局域网组建步骤。

(1)确定采取的连接方案。

(2)安装操作系统。

(3)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4)制作好网络连接线并测试其连通性。

(5)安装网络协议。

(6)测试网络连通情况。

(7)共享计算机资源。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并回顾所学知识。

设计理念:联系实际应用问题,回顾所学知识。

二、任务呈现

任务一、分组制作直通线

操作步骤:

1.剥皮:使用剥线器划开双绞线的保护皮,拔下塑料皮。(注意:大约2厘米)

2.排序: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将4个线对的8条芯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3.剪齐: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注意:大约留1.5厘米)

4.插入: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方朝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根芯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

5.压制:将RJ-45头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线钳(如果您的力气不够大,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

6.测线:使用简易网线测量仪,其跳灯跳顺序保持一致。

学生活动:注意听教师布置的任务,分组探讨制作直通线的方法,并动手制作直通网线。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任务二、设置本机TCP/IP地址并检测网络连通情况。

操作步骤:

1.IP地址与子网掩码

192.168.4.X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4.131

2.使用Ping检查网络连通性:

1)Ping本机IP地址

目的:检查本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有误;

2)Ping对方IP地址

目的:检查本机和对方是否连通;

学生活动:测试并观察网线的连通情况,分组设置TCP/IP协议,并测试TCP/IP协议的连通情况,并动手制作直通网线。

设计理念:提供参考资料,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任务:设置共享文件夹实现计算机的资源共享。

设置共享文件夹

访问方式:

1.通过网上邻居进行访问

2.直接在我的电脑地址栏输入:\\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

三、总结创新

在本实验完成得局域网基础上,如果要多台计算机共享上网还需要进一步什么操作?教师请完成探究的小组发表本小组的结论,教师作出适当的点评。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共享上网的方法。推荐小组成员代表,发表本小组的结论,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

设计理念:通过拓展探究,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讨论了双机互连的组网方案,重点学习了网线的制作方法和利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的方法,并且作为一个提高任务实践了在局域网中如何共享资源。

【评价与分析】

本节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提供足够的网络设备以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动手,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从课本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迁移能力。

采用分阶段任务的方式,照顾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通过二人小组和多小组协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是综合实践课,课堂内容以实验为主,本课从教材出发,联系实际应用。在实验前准备好需要的参考视频和参数设置资料,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参考资料以小组协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实验内容。

以上,就是我从“小组合作”这一方面,有关“主体性综合式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运用。经过实践,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在“小组合作”的浇灌下,会更加的多姿多彩,更加有效!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篇4

现今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将组织学习理论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得以实践操作的具体体现。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本质上讲, 它并非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静态模式, 同时在操作程序上更不固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予以充分体现, 简单来讲就是学习过程和相应的学习内容两者之间属于同步开展, 教师对学生予以一定的点拨, 学生在此基础上接受并有效掌握新的语文知识, 进而将学习能力予以提升的一种动态形式。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 旨在利用系统思考并进行自我超越的同时将学生心智模式予以改善, 最终促进学生形成较强主动学习能力并拥有创造性。

二、探析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特征

(一) 灵活性特征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具备内在的灵活性, 而该种灵活性主要是体现在授课环境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两方面上。语文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 而要想将语文这门课程教好, 教师课堂讲授以及备课都需要具备较高能力。简单来讲课堂讲授并非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加需要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予以良好培养。而在现今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多元化素材对学生展开多媒体相关语文教学, 更可以依据课本内容需求将上课地点进行自由更换。

(二) 生动性特征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具备灵活性, 而且还具备了生动性。 而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本质上讲, 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引领并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 之后教师予以一定点拨并良好总结的实际学习过程。而建立在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则将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死板课堂予以了改变, 整个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 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具备了积极性以及相应的主动性[1]。最终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动手实践以及学习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探析小学阶段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在识字课以及习作课中的应用

(一) 应用在识字课

将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实际应用在识字课中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其一, 寓教于乐开展识字课。通常来讲识字可以说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基础。而识字课对于小学生后续获取更多语文知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加减识字以及编儿歌或者编字谜等多样化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识字方式选择, 同时更能够引起小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兴趣。鼓励小学生不断从同伴相关学习经验中实现识字量的提高和自我超越。具体来讲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风”这个字的时候就可以将其改变成儿歌, 如“花儿见它摇摇头, 草儿见它摆摆手”而小学生就会对这个字充满了学习兴趣, 在老师儿歌的引导之下开动脑筋最终学会“风”字。

其二, 纠错式开展识字课。在小学阶段中的语文课程中汉字本身具备较强的相似性, 或者是读音相似又或者是字形相似, 更有汉字有多个读音, 而在该种背景之下小学生往往在学习的时候较为容易出现读写错误[2]。而这对该种状况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识字课中对较为容易混淆的汉字提前进行归类以及总结, 利用课堂教学将形声字以及形近字和相应的多音字予以区分, 同时指导小学生对这些相似汉字举一反三。此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展课堂汉字拼写比赛, 进而在汉字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并巩固小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 应用在习作课

小学阶段中开展习作课能够促进小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良好利用。而习作课更是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展现。可以说习作素材源于生活更能够将小学生实际生活予以反映, 而学习型新型教学则强调了习作课需要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并且将每一个习作课教学环节予以整合将其构建成一个完整系统。现今小学阶段习作课主要是记叙写法, 教师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对自身周边的生活变化予以关注, 可以描写春天繁花盛开, 也可以描写秋天枫叶成林等等, 在积攒了较多的生活素材以及写作经验的时候, 教师再拟定特定习作题目, 而这个时候的习作则相较于小学生一开始撰写的习作在内容上更加拔高[3]。教师对拟定的特定题目予以一定的点拨,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以及以往写作素材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自身的自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 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是我国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客观产物, 而且也是现今小学阶段语文课程良好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教学以及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将学习型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识字课以及习作课更能够促进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赤子 (中旬) , 2013 (8) .

[2]刘军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周刊, 2015 (9) .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课例 篇5

学习了《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学科教学及课例分析》,使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它的交互功能,使我影响深刻。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课堂不在枯燥乏味,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便于认知、便于理解;化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一些乡村学校,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师,他们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在拼音生字教学中很吃力,多媒体的应运,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通过短短几天的奥鹏远程培训,我真的是静下心来认真的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它不同于我们多次参加的其他培训是适用性更强。

我校几年来就致力于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写字教学的指导,而本人对识字、写字教学也特别有兴趣。以前做班主任时就实验了一批学生,我从一年级开始教起,从识字教学中,个人注重了识字方法的引导。例如:独体字注重数笔画识字法来教学,也在教学中应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多媒体,但是从今天的学习中让我更是耳目一新,主要是专家精彩的点评,更是让自己收获颇丰。我们基础教研活动多么渴望专家的引领。

聆听了专家的点评更让我们了解到低年级识字教学不仅要注意字形、字音而且注重字的书写。课标中指出每节课给学生提供10分钟的书写时间,可见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注重学生按照虚空格来写字,写八分字,学生书写时力求体现汉字的舒展和优美。而刚才聆听了对于写字如:“风”的点评片段时,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环境应用与写字教学的益处。一个个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更加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上一篇:符号优化的数学课堂下一篇:养护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