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资源利用

2024-05-05

花木资源利用(精选四篇)

花木资源利用 篇1

无论室内还是室外的任何设计, 都要围绕空间这一概念去进行, 比之建筑空间的平面、立面和顶面, 园林景观显然缺乏这样明确的围合面可以限定空间, 除去地面可以作为平面布局的依托, 而立面和顶面都是不确定因素, 因此景观设计的空间概念是多变的。景观设计的两大构成要素:一是硬质景观, 如景观中的人造物, 亭、台、楼、墙等建筑元素;二是软质景观, 如树木、水体、风雨、阳光、天空等自然元素。而这软质景观中, 又以绿化最为重要。纵观当前景观设计现状, 绿化设计还仅停留在对植物功能性的要求, 如遮荫、净化空气、观赏等, 而常常忽视了植物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所承载的空间使命。然而营造设计师所追求的那种“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景观意境, 花木可谓功不可没。

一、植物构成的空间形式

我们可以说在景观空间中, 植物可以其高度和形态作为空间的重要分界, 构成了景观空间中的地平面、垂直立面和顶平面。按照空间的基本概念, 植物能构成四种景观空间。首先是:“开敞空间”, 顾名思义, 指人视线远高于植物空间, 如草坪、地被植物、低矮的灌木所形成的开放性绿化区。此种空间需要让人视线通透, 视野辽阔, 观赏后心情舒畅, 产生轻松自由的感觉。

二是“封闭空间”, 是指人所活动的场所全部由植物封闭围合, 形成视线内向的空间。由于人在其中视线较短, 近景观赏容易让人心理产生亲切感、安静感和私密感。要说明的是, 由于落叶植物的特性, 某些封闭空间具有季节性, 比如夏季构成封闭空间, 而冬季则成为半开敞空间。

三是半封闭空间或称作半开敞空间。这类空间介于上面两种中间, 指在一定场地内四周不完全开敞或封闭, 而是根据功能需求用植物部分阻挡人的视线。由于半封闭空间的封闭面使人视线内向, 从而有引导空间方向的作用。中国园林常见的障景, 就多利用植物作为屏障将景色半隐半现, 引起人的好奇心理从而增强景观的趣味性。

四是“垂直空间”, 用植物来封闭立面, 开敞顶平面。由于垂直空间两侧几乎完全封闭, 视线的上部和前方较开敞, 极易突出轴线景观, 形成狭长的垂直空间, 以引导游人的行走路线, 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加深空间感的作用。如易县城清西陵的百里松林, 当人步行在“送荫夹径”的长长古道时, 四望苍翠松柏, 耳畔松涛回荡, 人未至, 心先静, 达到了陵墓园林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二、植物营造空间意境

利用植物种植和配置方式可以明确景观空间概念, 然而由于植物自身的独特性, 它所构建的空间决不是上面几种类型能概括的。下面将按照园林景观对意境的追求, 浅析一下植物能够营造出怎样妙不可言的意味空间。

(一) 疏密留白

园林景观空间没有建筑空间那样明确的功能性, 它多半是为了营造空旷之感存在的。这一点与传统国画中的“留白”类似, 作用都是透气, 深远, 而意犹未尽。这种“留白”的空间常常是景观设计的立意所在, “以空为实”的处理更是符合了老子的“空间论”。

植物绿化在这方面举足轻重, 充分地“暗示”了景观的空间美。反映在园林中常见的是“遍植”和“孤植”配置的关系处理上。由于植物的枝、干、叶交织稠密到一定程度时, 便可以形成一种界面, 这种屏障“面”结合散“点”的孤植形成了疏密得当的空间形式。如留园中部景区空间, 东南两面为建筑实体立面, 北部以密植的树木形成界面, 中间附以几株乔木作稀疏点缀, 这一疏一密的植物配植, 使得空间规整而不乏灵动。又比如留园十八景中“古木交柯”, 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 正中墙面嵌有砖匾一方, 花台内植有柏树、山茶各一, 仅此二树、一台、一匾, 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这里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 化有为无, 化实为虚, 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 疏朗淡雅。

(二) 虚实之间

空间有虚实之分, 植物构造的空间同样也有虚实之分。在处理植物上, 中西方的的手法大相径庭。西方通常把空间看作是物质的, 可触及而有边界的, 因此他们的植物造景都是充满着人工美学的, 植物空间也是真正“实”在的。在众多西方古典园林中, 植物常被修建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来满足户外空间的不同需要。比如法国凡尔赛宫绿化中的卷纹状绿篱和树廊如同墙体一样, 这样规则式的植物造景方式, 是把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明确划分园林空间的。

而东方园林却更加追求植物的自然属性,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中国人将传统的哲学思想完美地融入了植物造景中, 植物配置以适合场所为主。如《园冶》一书中说:“院广堪梧, 堤湾宜柳”, 就明确指出了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中国园林不追求整齐, 它的植物空间常常是灵动的虚空间, 几丛依墙的竹子, 翠绿枝干在粉墙上投下淡墨般的阴影;一株傲雪红梅, 古拙苍劲的身姿收入月洞门内自被框出一副动人画面。这种虚实之间所成的景色恰恰印证了中国古典园林无法言说的意境和魅力。

(三) 藏露交错

景观空间的“藏”并不是为了让人看不到, 相反藏是为了更好的“露”, 采用欲显而隐的手法, 一藏一露之间便多了一番天地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为了追求表象之下耐人寻味的意趣, 常常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 所谓“桥头竹林锁酒家”, 在园林景观中为了追求此种意境往往把某些精彩的景观藏于山石之后, 树林之间, 避免开门见山的直白铺景。在园林景观中, 不论是高大楼阁还是小巧亭榭都爱借助花木山石, 使其更加意远境深。花木不同于山石屏墙, 它们枝叶疏密有度, 所以植物的“藏”往往是带着“露”的, 这半遮半掩的露常常引发人的好奇心理, 起到了对空间的引导和暗示作用。

树木藏露交错的特性, 更是大大地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增加了景深。透过枝叶扶疏的网络看景物, 都在原有的距离上增加了一重层次, 虽然实际距离不变, 但是感觉上却觉得景物退却到这一层次之后, 感觉深远。如苏州壶园, 由于把厅堂藏在花木深处, 借助曲折道路, 让人产生了曲径通幽的趣味, 壶园面积虽小, 但是所营造的景和意却都异常深远。

(四) 色形变幻

景观的色彩不同于建筑, 它的魅力就在于变幻。人常说“园随四季”, 这其间植物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单论色彩, 一年四季各种植物都呈现出不同的奇丽色彩, 使整体景观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垂柳叶春夏秋由淡转浓, 银杏叶春夏秋变绿为黄, 鸡爪槭叶子更先红后绿入秋后又复红。这些花木随季节交替变幻颜色, 通过色彩心理感召力影响人在游园时的心情和感受。

若再以落叶树论, 其四季状态又大不相同, 夏季的枝繁叶茂为整体景观带来遮天蔽日的清凉之感, 此时空间是一个顶部覆盖的绿茵空间。而到了冬季又变成了一个半开敞空间, 疏木稀枝让阳光投下温暖游人。植物时序景观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 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可选择的空间类型这种奇妙的空间变化非植物不能。

(五) 意境内外

刘滨宜先生曾总结出景观设计基本原理:“意象在先, 布局平面在后。”所谓意象, 或说设计立意, 也是园林景观最强调的特点。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 在其景观空间中使用者的感受是多层面的, 而人文精神一直是景观设计所追求的意境。中国人善于以物咏志, 很多植物都有其特殊意义, 如虚怀若“竹”、岁寒劲“柏”、人淡如“菊”等都表明了植物的人文特性, 这种特质运用在不同的景观空间中可增强其功能特性。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更有许多景观的形成与植物有着直接的联系。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 就是因为堂前荷塘而命名;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亭”, 是让人在秋初桂花盛放之时入亭欣赏那袭人香气;而承德离宫的“万壑松风”, 更是借用了风掠松林所产生的阵阵涛声所得名。由植物所营造出的这种无形之景, 更成就了园林景观所追求的最高意境。

三、结束语

陈从周先生说:“园以景胜, 景以园异。”园林景观的特质往往是多方面的, 其设计也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 它更多层面地涉及到观赏者的听觉、嗅觉等器官。春夏秋冬季节交替, 雨雪晴阴气候变化都会改变空间意境, 并深深影响到人的感受, 而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性, 如色彩、形态、大小、质地、季相变化, 营造出风格各异、变化无穷的景观空间风格。

参考文献

[1]陈从周.陈从周园林随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花木资源利用 篇2

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如为改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㈠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可能的建设规模(两个以上方案比较); ──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 ──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2、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的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互相关系。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根据地形、矿床赋存条件、备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环保要求,对各种可供比较选择的开拓运输系统及厂址配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㈡防治水方案

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迳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五、矿床开采 ㈠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2、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3、工作面阶段回采率;

4、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应进行不同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最优境界。㈡地下开采

1、确定矿区开采总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4、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简述开拓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6、采矿方法选择和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性。7、矿块的结构参数及矿井、采矿、矿块(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㈠选矿方案

1、选矿试验研究及评价。

──选矿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并对其作出技术经济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意见;

──大、中型矿山应进行工业或半工业实验结果,应有加工评价试验结论; 2、根据选矿试验研究结果及评价资料提出推荐的选矿方案。3、对难选矿种,根据已掌握的技术确定是否需建中间试验厂。并提出拟建规划、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㈡尾矿设施

1、初步确定尾矿量并简述尾矿品位及其他特性。对于目前因技术或市场原因暂不能利用的矿产,应有保护的措施。

2、尾矿库址选择(应具有坝址选择阶段的工程地质资料)。3、尾矿综合利用设想。4、尾矿水的处理作用。

七、环境保护

㈠矿山地质环境报告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垮坝等应做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2、对采矿引起的区域地质条件做出影响评价。

3、露天开采,应作边坡稳定性评价;坑采的,应作采空塌陷范围预测; 4、矿山闭坑时对造成的地质灾害提出处理措施。㈡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方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写相应的内容。

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㈠设计利用矿产资料储量和根据矿床规模确定的设计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㈡产品方案

㈢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㈣采、选工艺方案

㈤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㈥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附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九、附图

1、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2、带有矿区范围、崩落范围的地形地质图。3、矿区总平面图。

4、露天采矿最终境界图。

5、采矿方法标准图。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

采矿权申请人依据批准的申请取得采矿许可证时,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对其报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方案编写的资格审查

开采下列矿山、矿区和矿种的,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由具有国家批准矿山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编写: 1、开采海域矿产资源; 2、外商投资矿山企业; 3、开采能源和金属矿产;

4、上述之外的大、中型矿山。

小型以下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方案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进行编写。

二、开采储量确定的合理性的审查

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必须由具有资格的地勘单位提供,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进行认定,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在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能的前提下,以合理利用、贫富兼采、综合回收为原则,确定合理的经济开采品位,并以此圈定矿体(矿床)。确定的工业指标应充分考虑矿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目前暂不宜开采的贫矿,应制定“采富保贫”的技术措施和后续回采方案,以利于今后可能进行的开采活动。

三、矿山建设规模的审查

在储量有保障、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矿区,必须实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避免大矿小开、整矿零开。依据开采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在总体规划之后,可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使企业(矿区)持续、稳定地发展生产。

矿山设计服务年限参考矿山设计规范。

四、开采方案的审查

开采方案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来确定。做到贫富兼采、采剥(掘)并举、剥离(掘进)先行。采矿回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等技术指标应比照国内同类矿山的平均先进水平。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首先考虑采取先进的开采技术。

采矿方式依据矿体赋存状况和地质地形条件,通过计算和论证确定。

确定开拓系统要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回收。尽量不留或少留永久性矿柱,提升运输系统应减少运输过程中矿石的损失、贫化。矿山的开拓系统也需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采矿方法依据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考虑采掘工程量、回采效率、出矿品位和资源回收率等方面的指标,通过方案比较,确定适宜的采矿方法。

五、选矿加工方案的审查

依据矿石的性质、构造、结构等特点,经过充分的选矿试验工作和方案比较,选定合理的选矿方法、工艺条件和先进的产品技术指标。入选的原矿中含其他具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时,应进行充分的综合回收、综合利用试验研究工作,进行方案论证,确定合理的分选回收流程。对目前暂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要提出可行的保护性处理措施。

设计的选矿工艺流程,应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装备,精矿品位、产率指标得到保障,尾矿品位有效控制,选矿加工的总体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要求。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方案的审查 重点审查废石场的建设、矿井水的排放、选矿厂粉尘处理、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尾矿坝的建设,尾矿水排放的方式和影响、土地(草原、林地)复垦利用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程序上报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中,应有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对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应采取预防措施。

七、矿山安全的审查

花木资源利用 篇3

一、利用花木文化优势,赋予幼儿新的教育内容

1、开辟花木实践基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我园的幼儿绝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女,对一些花木有所认识,因此,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的重要任务,而且还需要为加泽镇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学习种植、栽培花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块特色内容。

首先,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花木的种植栽培有了一点小小的认识,于是,我就请当地在种植方面能力强的农民对幼儿进行讲解,之后,还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的不同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例如:“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 “花木的扦插” 、“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学问”、“花木的管理”等。在确立了学习专题之后,我园劳动特色教育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劳动场所的问题。我园内有一块空地,我们便将它开辟为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花木实验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我们各个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利用课余的时间在实践基地上开垦、种植、管理,有一次在种植花木时,我班的施琪突然问我:“王老师,我们种的花什么时候会开呢?”我听了笑笑说:“只要你们每天都能来关心它、爱护它,给它浇水、施肥,我想它肯定会很快就开花了”。听了我的话,小朋友们劳动的更积极了。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到了的劳动带来的苦乐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实践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荣。小朋友看着自己种植的花木这么好,每个人的小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心里流淌着幸福的歌。

在这几年里,我们的小朋友在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着,幸福着,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情感,小朋友坦言:原来劳动可以更美的!

2、利用园内外绿色资源,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我园地处加泽,这里处处绿树成茵,季季花开不败。我们着手利用这样的有利资源来开展环保教育。

我们与远近闻名的“艺林园”、“大树园”、“夏溪镇花木市场”、“紫薇园”等单位进行联系,将其设立为我园的实践基地,我们的小朋友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时小朋友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会问:“王老师,这棵树怎么会这么高、怎么粗呢?”有的会问:“王老师,这棵树的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对于幼儿的提问,我们也是耐心的一一回答。在每次参观时,小朋友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其中,他们还会向旁人宣传环保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环保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我们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园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园内文化资源让幼儿园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对小朋友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还设立了环保岗位并轮流值日,小朋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劳动服务岗位,争当“护绿小卫士”。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杂物等违反等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小朋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我们又从班级和幼儿园两个不同的层面,以营建班级文化人手,每个幼儿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幼儿小阵地,种植角、卫生角、常规角、环保星星榜等独特的幼儿小阵地大放异彩,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围,小朋友在各个小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劳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劳动体验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奥秘无穷。在种植和栽培中,我们请来的农民专家们引导幼儿开展了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幼儿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深入探究,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

我们的幼儿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他们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开发花木文化审美功能,开展幼儿艺术教育。

花木文化内涵丰富,它能陶冶幼儿的性情,启迪幼儿们的心灵。开发其审美功能,在幼儿中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活跃幼儿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幼儿们追求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艺术才能。

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花木艺术兴趣小组。“花木绘画”、“花木拓印创作”、“树叶贴画创作”、“标本制作”、等兴趣小组已为幼儿们深深喜爱。小朋友在花木的艺术天地中尽情畅游,大胆创作,一幅幅质朴却灵气十足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下转第27页)(上接第25页)

二、拓宽幼儿活动外延,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活动新的活力

幼儿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因地制宜,不断地寻找幼儿教育的切入点,寻找花木文化与幼儿活动的结合点,我们将花木文化与日常的班级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尝试着开展了以花木文化为主题的幼儿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特色活动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涵,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例如:“一日花木营销员”让小朋友体验营销的乐趣;“花木服装设计展”让我们的小小设计师们美美地“秀”了一把; “我是小小园艺师”展示了队员们盆景制作的卓越才能;“十年之后话家乡”让我们的队员畅想嘉泽未来,展望家乡美好前景;“我与花农爸妈”让小朋友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绿色生活”让队员们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这样的幼儿活动真正走进了小朋友的生活,赋予了农村幼儿们活动的新的生命力,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真谛。

三、利用花木文化,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长资源

家长与社区蕴涵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元的,幼儿园和教师应当立足于教育的实际需要,认真收集和分析信息,分类整理家长与社区资源,思考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导入各种资源,有目的、针对性地整合与运用,使家园合作愉快、有效和优质。如幼儿园在家长农闲时请一些对花木方面有特长的家长来园教老师、孩子进行对花木的认识、种植、培育等活动。家长在这些活动中增强了自己也能成为教育者的自信心和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家长的教育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使教师和家长产生积极的互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在鼓励教师积极影响和指导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改变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家长潜力,引进家长资源,为教师服务,为教育过程服务。

四、从花木文化的实际出发,开发利用身边的自然场所

张先翱教授曾明确指出:出路只有一条,让幼儿走出校园,这样有利于幼儿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不禁让我们茅塞顿开:农村幼儿组织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紧紧依托农村实际,充分开掘和利用独特而又丰富的地方优势资源引导幼儿们从课堂走向农村生活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将幼儿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使小朋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勇于创造的志向,体验创造的快乐,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能,发展创造的思维,于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

在我们嘉泽,可以充分利用花木之乡特有的自然环境,让幼儿走出课堂,使教育内容生活化。大自然向幼儿展示千变万化的现象。在幼儿了解花木的变化、人类生活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使幼儿体验“人与花木”之间的亲密关系,了解自然和生活的基本规律,萌发保护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利于生存和发展的意识。

我园在开发花木文化资源,构建幼儿特色教育还只是迈出了很小的一步,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不够完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但我们充满信心,因为实践证明,幼儿活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不但可以使每位幼儿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不断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成长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栋梁之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工作与地方特色的有机整合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有待思考和研究,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唯有拓宽视野,孜孜以求,不断创新,为探索幼儿教育新路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利用学生资源 篇4

《走进聪明屋》教学课例评析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

林素仙

临海市教研室

张 瑛

[教学目标]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与习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象,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的生活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做,做中学”感受动手的欢愉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根据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或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查找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少年发明家的故事等资料;准备纸桥游戏、图形组和游戏的卡纸,几个一元硬币。

[活动过程] 活动

(一)——奇思妙想引课题 1.出示图形思考。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你觉得这像什么?

生:我看这个图形很像我们平时吃的圈起来的大大卷。生:我觉得这个图形像我家用的蚊香。师:不错,像一盘一盘的蚊香。生:还像大树的年轮。生:像一条蛇盘踞在路上。

(点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说出了很多: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蛋糕、发夹、靶心图……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2.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象力很丰富。其实,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有所创造发明。你知道轮船为什么会航行?火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会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屋,痛痛快快地学一学、玩一玩、创一创,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贴有课题的图画)

活动

(二)——名人画廊谈发明 1.参观名人画廊。课件中出现创创鼠。

创创鼠: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聪明屋的小主人创创鼠,欢迎你们来到聪明屋,获取聪

1 明之星。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名人画廊。(课件出示名人画廊)

师:名人画廊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小朋友,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些科学家有什么发明吗?哪位小朋友能用“谁发明了什么?”的话来介绍。

生:我知道鲁班发明锯。

生:我知道我们亮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生:我们教室里也有爱因斯坦的画像,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牛顿小时候很爱动脑筋,牛顿从苹果落地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点评:课程是动态的,课堂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寻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可见学生课前充分地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的发明。)

师:现在小朋友请打开课文,请聪明屋小主人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课件。师:听了创创鼠的介绍,你们知道瓦特是从什么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的? 生:瓦特看见水开了,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受到了启发。

师:对,这是瓦特经过好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发现的。看来要想发明、创造就得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板书:学会观察)

师:仔细观察图画,科学家发明的锯、船浆、飞机是受生活中哪些事物启发而发明的?(课件出示)

生:蜻蜓有一双透明的翅膀,会在空中飞,飞机也会在空中飞。科学家是根据蜻蜓会飞,发明了飞机的。

师:你真会观察。有了飞机——

生:有了飞机真方便。我们从路桥到北京,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生:我知道船浆是根据鸭子的脚发明的。因为鸭子的脚有脚蹼,扁扁的,船浆的一头也是扁扁的。

„„

(点评:为了引起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的有意注意,教师精心设计,逐步引导,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如“蜻蜓——飞机”等让学生连一连,让学生懂得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要学会仔细观察。这一环节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知道发明创造离不开生活,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发明。)

师:发明创造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果爱迪生不发明电灯,晚上怎么样?

生:如果没有电灯,晚上黑乎乎的,我们写作业也不方便。

师:对,舒适的生活离不开创造发明。如果瓦特不发明蒸汽机,就没有汽车火车在地上跑了。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中有不少的小发明家。老师也收集到一些信息。全国十佳小学生周林9岁时就开始发明,到12岁有6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他发明的多功能健身器获小学生创造发明特等奖。(出示课件)

2(点评:儿童中的小科学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为自我对照的学习榜样。当学生听到自己)

活动

(三)——信息厅里受启发 1.走进发明厅。

师:小朋友,你们个个都是未来的发明家,发明创造就在你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搞创造发明呢?(学生回答)我们快去听听,发明厅乐乐猴正在发布创造发明的信息呢。

乐乐猴介绍橡皮铅笔的发明。(小朋友,你们知道橡皮铅笔是怎样发明的吗?美国有位叫海曼的画家,小时候画画的技术并不高,但很勤奋。他整天用铅笔在画板上画画,常常画了擦,擦了画,忙个不停。有时用橡皮擦好了,铅笔找不到了,找到了橡皮,铅笔又不知放到哪儿了,这使他非常生气。一天,他突发奇想——)

师:小朋友,你想,小画家海曼是怎样发明橡皮铅笔的?(出示铅笔、橡皮)

生:我想,小海曼是用一根铅丝,一头戳进铅笔,一头戳进橡皮,就把铅笔和橡皮连在一起。生:不对,不对。铅笔很硬,铅丝戳不进去,还是用一根绳子把橡皮和铅笔绑在一起好。生:我有更好的办法。用双面胶布把铅笔和橡皮捆在一起。

(点评:学生讨论非常激励,也非常感兴趣。橡皮铅笔是学生最熟悉不过,他们天天使用铅笔,对铅笔橡皮发明的话题感兴趣也是在情理之中,身边事物的发明,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

(四)——活动厅中展风采 1.进入活动厅。

师:小朋友,听了乐乐猴的介绍,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创一创,玩一玩,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呢?瞧,欢乐活动厅的4位小主人带来4个好玩的游戏正等着你们呢?(课件出示)你们喜欢哪位小动物?

生:我们喜欢小熊威尼。

师:让我们跟这些小动物打声招呼。看看小熊威尼为我们带来什么活动?(出示课件)哇!是搭纸桥活动。自己能读懂活动的要求吗?

生:能。

„„

师:四个活动项目全部呈现在你们面前,喜欢搭纸桥的请到第一二组,喜欢纸玩具的请到三、四组,喜欢图形组合到五、六组,喜欢纸鞭子的到七、八组。请小朋友在一分钟内自由选择活动。

(学生自由挑选活动)

师:每项活动时间为5分钟。每两组同类的项目中选出一项最佳创作奖,同时还选出一个最佳合作奖,一个最佳组织奖。大奖等着你来拿,快快行动吧。

(点评:学生在一分钟内按活动要求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活动。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指导学生。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活动内容如下:

3 图形组合:用“○○、∣∣、△△”自由组合成实物,图形的形状可以改变。如台灯,花„„越多越好。

搭纸桥:用一张白纸,任意折叠,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承受的重量最多。

纸鞭子: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

纸玩具:用两张白纸折你熟悉、喜欢的玩具,如船、小鸟„„越多越好。活动

(五)——聪明屋里出成果

1.汇报。推选组里的一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作品。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图形组合”活动。我们用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条直线拼出了小花、老翁钓鱼、小房子、运动亚铃、飞机。

师:真棒!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拼出来的吗?

生:比如拼小花吧。我们先用两个圆作花朵。两条直线作花的茎,两个三角形作花的叶子,这样,一朵小花就拼成了。后来,张新又想出了火箭,大家你一个,我一个就拼出这么多的图形了。

生:我们组是“纸鞭子”活动。瞧,这是我们大家一起撕得纸鞭子。

师:哇,真长呀。足足有5米 多长吧。你们组是怎样不用胶水和剪刀,把毛线和纸连在一起的?

生:开始的时候,陈阳说把纸撕开,一条一条接起来,后来,胡思议想出了办法,沿着纸的边沿撕,并且尽量撕细一点,就撕得这样长了。

(生说完后,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大家都为第三组喝彩。)

„„

(点评: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在活动时间上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方法。陶行知的成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把主动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主动,主动做人,主动学习。从学生的展示中可以看出,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像搭纸桥的一个小组想出了瓦楞桥,竟放了50多个硬币。令在座的听课教师和学生惊讶不已。)

2.评出最佳创作奖、合作奖、组织奖。3.布置聪明屋。

活动

(六)——活动延伸,总结。

1.学习儿歌,课后去观察、思考、探究生活中有那些不方便的?哪些可以加一加来发明,哪些可以变一变?

创造发明并不难,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改一改,拼拼学学代一代,动动脑子奇迹现。

2.小结。

4 师:只要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创造,都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当然了,走进聪明屋,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就得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1分天才+99分汗水=成功(课件出示)老师相信通过你们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自我反思]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江苏版教材第四单元主题活动金点子行动的第一课。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床罩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在这节课上,我着力体现这样的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参观名人画廊,听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经典故事,启发学生观察是创造的基础。通过“搭纸桥、图形组合、推理游戏”等活动,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

一、调动内在情感,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学生内在的情感就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照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情感因素属于素材性资源。当然,它只是备选材料,只有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加工、转化、将其巧妙地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领悟感情,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等,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道德行为。并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恰时设置富有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如创创鼠、乐乐猴、小熊威尼、蓝猫等组织课堂教学。以聪明屋的主人创创鼠带领学生参观名人画廊,“信息厅听取乐乐猴的介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创意活动等形式贯穿课堂。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盎然,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想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特别新。“动手做做看,自由组合选择创意活动”中,教材只有搭纸桥一种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添加了“纸鞭子”、“图形组合”、“纸玩具”几个活动供学生选择。仅图形组合,学生利用几个几何图形拼出20多种形状的图案。

二、开发想象潜能,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

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好奇、好想、好问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可见,儿童的想象力资源是巨大而丰富。学生的创造性资源更多地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和生成的。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采集那些感兴

5 趣的,能受到启迪的,或能激发情感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记载、学会创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愿望和能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1.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维火花。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在黑板上画出像漩涡一样的图案,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说出了年轮,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蚊香、蛋糕、发夹、靶心图等许多像形物。

2。让学生敢于假设

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补充了乐乐猴介绍铅笔橡皮的发明过程,在讲到精彩处,采用留白处理:让学生思考,小海曼是怎样发明铅笔橡皮的?“用双面胶布包扎、用铅皮包扎、用线把橡皮和铅笔绑住。”等学生说得差不多时,再告诉学生小海曼是怎样把橡皮和铅笔连起来的?当学生得知自己想的与海曼一样,或者比他的方法更好时,便会竖起信心。

三、激发活动的兴趣,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

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研究表明,通过激发能给学生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要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对于这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1.让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所谓“自己想办法”,就是教师提出研究范围,由学生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材料,进而按自己的想法实施研究。《走进聪明屋》的主要活动环节: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想办法使一张白纸变成一座桥,放在两个文具盒中间,怎样使纸桥承受的重量最多?”;“怎样在短短的5分钟内,让○○、∣∣、△△组合的图形最多?”;“怎样用一张16开的白纸折出尽可能多的纸玩具?” 在纸鞭子活动中,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如果把纸一条一条的撕开,纸条不好连接,这样连接起来的纸鞭子也不长。在小组同学的共同探究下,想出沿着纸的四周慢慢地撕,或者来回撕,但通过比较,还是沿着四周撕能使纸变得最长。通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想办法,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

6 来,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同于科学家“探索未知”的过程,对成年人来说是“已知”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往往是“创新”的成果,他们会觉得十分惊奇,很了不起,这种惊奇是促使他们加速进行研究的一种刺激。例如搭纸桥游戏活动,学生开始把纸对折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结果,刚放上两个硬币,纸桥就塌下了。后来,他们把纸桥叠成多层的拱形,也只能放十几个硬币。通过动脑筋,有个同学想出了瓦楞桥,把纸折成像扇子一样放在铅笔盒的中间,结果能承受五十多个硬币。经过一番探索,孩子们终于在玩耍中得出了新的结论:“因为瓦楞桥受力分散,承受的硬币最多。”可见,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农村脱贫下一篇:真空激光准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