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2024-05-11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精选十篇)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篇1

一、关于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理解

根据相关文献解释,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用来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认为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审计对象提供决策依据,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内容应包含科学的评价标准、考评指标体系和管理体制。如对救灾资金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就要以一个科学的标准评判是否达到救灾资金政策设定的目标,以科学的考评体系来评判救灾资金政策执行的效果,查找救灾资金政策执行过程中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及时发现救灾资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对救灾资金政策进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二、现行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1)评价缺乏成熟、明确的专业指南。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同一资金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我们在进行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定性评价内容相对较多,定量评价相对不足,造成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不全面、准确性差。

(2)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与客观性。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是保障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深入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完整意义上的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必不可少的技术要件,其功能在于为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一致性和客观性提供指导。没有科学可行的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就不能科学地衡量经济效益的高低,审计人员就无法做出科学的结论,无法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对救灾活动中的损失浪费现象难以定性,过多关注微观效益,而忽视宏观效益,无法把握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整体性。

(3)缺乏与部门整体目标的协调。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多数从通用指标或专业技术指标中直接选择,而不是从部门工作的关键目标出发逐级细化。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合法性、合规性内容比例较大,评价体系多以考核工具形式出现,将评价体系机械地与政绩考核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单一。偏重于短期效益,忽视对长期效益的评价;偏重资金本身局部效益,忽视对宏观整体效益的评价,评价体系制定部门层次不高,多是救助资金的主管部门,缺乏全过程综合评价,偏重于事后财务评价,缺乏对资金下拨前管理、运作过程的监控和资金运行后的效益追踪评价。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的作用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存在诸多缺点,严重制约着我国开展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绩效表现为国家(或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其内涵既包括政府“产出”的绩效,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绩效表现,又包括政府“过程”的绩效,即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绩效表现。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使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审计标准评价其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实现预算目标的现状和潜力,发现影响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促进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活动[2]。就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而言,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检测和评价财政专项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揭露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一套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有助于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抽象的审计目标具体化,将审计目标与执行阶段的抽样项目联系起来。(2)直接提供对政府支出效益的优劣做出客观公正评判的依据。(3)为审计取证奠定基础,为建立审计证据搜集程序提供依据。(4)构建审计结论评价基础,帮助形成和规范审计调查。

四、构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审计评价的质量。因此,构建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比性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下原则:

(1)相关性。公共化程度的测度是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任务,因此,应着重筛选与公共化相关的指标。

(2)完整性。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应尽可能反映财政公共化进程的主要方面,避免重大遗漏。

(3)重要性。对能够突出体现财政公共性本质和财政公共化进程的指标进行详尽的测度和反映。

(4)独立性。选出的指标应尽可能相互独立,不同的指标要评价财政公共化进程的不同方面,避免重复评价。

(5)精确性。客观指标的定义要准确,资料来源可靠;主观性指标的取得要符合综合评价技术的要求,评价方法科学。

(6)可比性。各评价因素或指标的数据信息必须可比;选择评价因素时,要选取评价对象之间在该因素上具有差异性的指标。

(7)经济性。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现实条件及可操作性,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满足评价目标的前提下要减少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复。

(8)客观性。客观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指标的可监控性,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和主观判断对指标测度的干扰。

(9)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五、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同组成“金字塔”状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构[3]。其中,政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战略是从全局的高度对指标体系进行的概括,是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级指标。部门绩效指标体系是二级指标,是为了实现一级体系中若干指标所涉及的政府职能而必需的子指标层次。项目绩效指标是最底层的指标,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础层。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是在以上框架的指导下建立的。有关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1.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目标设定指标

指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下拨依据的充分性:设立依据是否充分。

使用预定目标的明确度: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明确。

使用的预定目标的合理性:使用的预定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的可能性:根据使用实际进展情况,预测专项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2.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程度

指使用的预定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率=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数/使用的预定目标数×100%。

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质量=使用实际达到的效果/使用的预定目标×100%。

实际达到的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当效益可以量化时,则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得出结论。

使用的预定目标完成的及时性: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使用情况验收的有效性:使用情况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等。

3.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的组织管理水平

指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和运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支持系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措施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使用的管理制度保障: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落实到位情况;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使用支撑条件保障:使用支撑条件保障承担单位的人员、设备、场地、信息等支撑条件的保障情况。

使用质量管理水平:使用的技术指标和质量管理,达到国家、部委或行业等技术和质量管理标准的情况。

4.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落实情况

主要反映项目的计划投入、资金到位等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专项资金到位率=实际拨付金额/计划投入资金×100%。

专项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投入配套资金×100%。

专项资金到位及时性:各项资金是否按项目进度及时到位。

专项资金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金额。

5.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情况

主要反映实际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超支或结余情况、资金利用效率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100%。

支出的相符性: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是否相符,项目经费收支的平衡情况以及支出调整的合理性(只计算财政拨款部分)。

支出的合规性: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6.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

主要反映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信息的真实性:实际发生支出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和规范。

信息的完整性:项目资金投入、支出、资产等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

专项资金信息的及时性:各类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及时性;已完成项目是否及时进行决算与审计;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账等情况。

7.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状况

主要反映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管理有效性及财务制度执行状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制度的健全性:专项资金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是否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

管理的有效性:资金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有效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项指标的集合,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能平均分配,权重分配是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的权衡和评价,权重的大小反映了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各项工作的重点、难度以及在资源精力投入上的差别。有关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这里不再讨论。

摘要:本文从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理解入手,探讨了现行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构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关键词:突发危机事件,紧急救助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J].求是,2009(10):28-30.

[2]曹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J].审计研究,2005(1).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2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处置和有效解决重大突发性事件,防止在发生重大性事件后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我校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到迅速、准确、有效,根据《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中心校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五星街道江村中学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省、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上级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所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实施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快速妥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若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超出教育部门的处理能力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学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相关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年级、班级等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不断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园内。

4、“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的原则。

学校若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5、“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迅速报告火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中毒、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校舍安全事故,应积极组织抢险,救护受伤师生。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

五、组织机构

(一)建立小学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组成人员: 组长:韩亚儒 副组长:罗远

组员:张军、张普寨、张强锋

(二)具体分组:

1、现场督察组

组长:教务处主任

成员:七年级组教师

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督促检查,及时向领导汇报。

2、警卫联络及后勤保障组

组长:总务处主任

成员:体育组全体教师、后勤人员、八年级组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及时与公安、消防、武警、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密切配合有关工作,负责向这些部门及上级部门准确报告有关事件情况;负责处理事件必要的保障工作,如食品、通讯、交通等有关设备设施及物资筹备供应工作。

3、抢险救护组

组长:政工处主任

成员:九年级组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组织人员对现场实施抢救工作,减少事件损失,防止事态扩大;负责事件受伤人员的救助工作,协助医疗部门保证伤员及时得到救护。

六、应急行动

(一)现场救助。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应急措施,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受伤害者亲属或监护人。按照当地政府和区教育局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二)报告。学校接到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报告后,应当按应急信息快速报告渠道,在第一时间向中心校和区教育局报告,并请求支持和帮助。上报信息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并在第一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区教育局,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校内通报。学校应当通报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七、实施要求

1、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中心校关于维护稳定,确保安全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把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应对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新疆 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 策略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就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其影响范围、受关注程度及产生的后果都将是巨大的,常常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能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世界格局产生影响,所以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都非常关注。

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基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重大突发事件还常常与民族、宗教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并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尤其对于新疆而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新媒体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是我国交界邻国最多、边境线最长的地区,它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①总体而言,新疆有着明显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情特点,这要求新闻媒体在进行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必须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采取符合新疆区情特点的报道策略。

一、分类处理,明确报道重点

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影响范围、受关注程度及产生的后果都将是巨大的,常常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其不仅关系到新疆的和谐与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稳定大局,所以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活动中,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自治区应急管理集中宣传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指出:各新闻、网络媒体要全面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题宣传报道。自然灾害专题:主要宣传报道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工作情况;提高灾害预防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强灾害紧急救援、处置的情况。事故灾难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加强源头管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自治区安全生产形势和参与事故灾难救援工作的情况。公共卫生事件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管理体系、工作机制,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情况。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政治稳定的情况。②从一定程度上说,以上关于应急管理集中宣传的有关规定明确了新闻媒体在报道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时应该关注的重点,即在分类处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重大突发事件选取不同的报道重点。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各类问题,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

在新疆,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各族群众对其信赖程度比较高,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主流媒体来获取可靠的信息。然而对于主流新闻媒体而言,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反复斟酌和掂量,在新闻报道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要么语焉不详,闪烁其词;要么言不及要,避重就轻,太多的限制往往会产生许多负面效果:如流言满天飞,群众的恐慌、消极情绪会不断加深和蔓延;境内外敌对势力有机可乘,他们肆意歪曲事实,误导受众,从而使我们的舆论宣传异常被动。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适应当前新的媒体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对事件进行权威的解释和引导,从而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

三、重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速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体已开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展示出强大的优势,并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高,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前,读者和观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互动性,读者不仅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手机接收信息,而且能够与其他人进行实时的互动,就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新媒体面前,受众拥有了更广泛的选择权,通过新媒体,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信息;新媒体还具有全球化传播特征。

新媒体基于自身的传播优势,已成为构建我国新闻传播格局的一股极为重要的力量,新媒体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在营造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到时,一定要重视新媒体,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迅速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四、关注境外媒体,以全球的视野开展新闻报道

新疆由于其特殊重要的地位,重大突发事件通常都会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传播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重大突发事件由于新闻价值非常大,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媒体竞争的新闻资源;另一方面,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破坏新疆稳定、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险恶企图,利用重大突发事件误导舆论、煽动民族情绪、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一直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对此,新闻媒体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有全球的视野,在做好自身新闻报道的同时,要关注境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并作出相应的评估,对西方媒体各种歪曲和不实报道要组织记者采写针锋相对的稿件,予以批驳;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报道策略,牢牢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五、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2008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③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而言,新闻媒体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已刻不容缓,对于新疆重大突发事件,各媒体单位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快速反应,进行报道的组织与安排,并将媒体内部的作业流程作有目的地调整,从而在媒体组织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针对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

总体而言,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影响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因素要比内地复杂得多,主要包括民族、宗教、区内外形势等;就新疆自身而言,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知情权观念都有了普遍增强。这就要求媒体单位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既要遵循一般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规律,又要采取符合新疆区情特色的新闻报道策略。

参考文献

①《2007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7:6

②《关于印发自治区应急管理集中宣传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Z].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发〔2008〕95号,2008-06-20,第4页

③《关于印发2008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Z].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发〔2008〕14号,2008-01-28,第5页

(作者: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责编:周蕾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篇4

一、社交媒体与重大突发危机事件舆论的关联

(一)强弱关系纽带交互作用,多传播形式产生乘积效应

1974 年,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连接理论,将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带来相互的信任,弱关系带来信息的传递。[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社交媒体中的关系网络是基于强弱关系交互作用的《2014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 显示33.7%的网民同时使用社交网站、 微博和即时通信工具这三类产品来满足他们各个层次的需求,用户的重合度高。[3]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提升,许多社交媒体用户通过一种社交媒体获知信息之后,可以借助第三方社会化分享组件推送到其他社交媒体中,这就实现了社交媒体作为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的有效切换。

同时,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局限于一种,而是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圈子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实现了传播的交互性。 多种传播方式交互作用,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式爆炸增长根据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提出的 “六度分割理论”,信息一经传播就能快速到达每一位社交媒体用户。

当发生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时, 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重要性, 相关信息在社交媒体中的传递和扩散会更加迅速,扩散效果会更强,这就使得舆论场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二)用户参与意识提升,社会心态多元多变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表达的畅通渠道,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不再甘心做“沉默的螺旋”,而是常常作为舆论场的表达主体和信息发布者,积极参与网络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表达态度和情绪。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困惑、矛盾和压力交织重叠,社会心理出现震荡和失调。同时全球格局复杂多变,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尤其是西方加紧了对我国的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 使得受众的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大,思想活动也越来越独立。这些因素使有些人产生质疑、宣泄、焦虑、仇视等不良社会心态。 这些不良心态的持有者会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也容易“感染”其他网民。

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面前, 尤其是涉及公众生命财产的人为性灾难事故,事故爆发的原因、政务工作开展的偏颇、 媒体的报道内容方式等都会唤醒和激起不良社会心态。 持有这些不良心态的网民在使用社交媒体时, 其发布的信息和表达的情绪都会将多元、多变的社会心态映射出来。

二、社交媒体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舆论的影响

(一)“双微”平台反应迅速,成为舆论主阵地

近年来,每当发生突发事件后,微博、微信进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优势尤为凸显, 遥遥领先于传统媒体。 此次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下简称“天津‘8·12’爆炸事故”)最早也是由社交媒体爆出。 在大爆炸发生之后,就有网民将事故发生情况发布在微博上,有不少网民将天空出现蘑菇云、家里窗户被震碎、汽车被烧毁、受伤市民跑到街上等大量事故照片和微视频等现场第一手材料传至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中,瞬时引爆社交媒体。 在接下来的6~8 小时内,现场事故情况不断在社交媒体上更新。

从事故爆发到13 日20 时, 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 共监测到相关舆情总数57,305,153 条,其中新闻689,476 条,微博56,587,458 条,论坛7,394条,博客1,876 条,微信18,949 条。[4]根据艾利艾智库数据统计,截至2015 年8 月19 日17 时,此次事故相关新闻报道及转载共计48.6 万篇, 微博主帖共计292 万条, 微话题# 天津塘沽大爆炸#、# 天津港爆炸事故# 等总阅读量超过40 亿次,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近3 万篇。[5]从不同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来看,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尤其是爆炸最初的24 小时内,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量远高于传统媒体进行新闻发布的总量。可以看出,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 社交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辅助和补充,而是成为此次事故的舆论主阵地。

(二)共鸣溢散交互共振,合力引爆舆论场

媒介间存在“共鸣效果”和“溢散效果”两种互相影响议程设置的流向方式。 “共鸣效果”由1968 年诺埃尔·纽曼等人提出,指由主流媒体引起而在媒介系统中产生一连串报道的连锁反应。[6]在关注信息从主流媒体流向另类媒体或弱势媒体的同时, 学者马西斯等也提出:“媒介议题同样可以从另类媒体流向主流媒体(意见领袖媒介),即产生媒介议题的溢散效果。 ”[7]在传统媒体场域中,“共鸣效果”是主要议程流向方式;而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共鸣效果”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与“溢散效果”共同作用。尤其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以媒体为中心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与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媒体交互共振,共同推动舆情的生成和演变,合力引爆舆论场。

在天津“8·12”爆炸事故中,虽然信息发布的“第一人”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但是主流媒体也能做到较快较好的信息跟进,除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和移动客户端进行信息发布外, 多次以头版头条的形式予以突出报道, 其深度优势发挥得较为明显。 这些报道中, 关于事故救援类的文章占据首位,其次是领导工作批示类报道,再次是信息辟谣类报道,还有少量文章谈到救援的消防官兵等情况。 因此,在此次火灾爆炸事故中,社交媒体能与主流媒体形成共振,议题既能在主流媒体得到重视和报道,也能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所谓边缘媒体得到共鸣。

(三)正负效应并存,谣言频现引恐慌

刘建明认为:“舆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 舆论对社会与人影响的客观效果,表现为舆论的社会功能。 舆论给人的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方向,使之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称作舆论的正功能。 舆论对社会的破坏作用, 属于负功能,这样的舆论称作负向舆论。 ”[8]社交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的影响,也存在正负效应。

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致敬消防官兵、寻人接力和号召爱心捐款等事件彰显正能量, 尤其是许多亲属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寻人启事, 有些张贴在街头的寻人启事也被媒体和网友拍照后转发到社交媒体上,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中发起了寻人接力。 在此次爆炸事故中, 社交媒体舆论场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务信息公开,社交媒体上关于事故责任人、事故原因等方面的问责和发问, 尤其是在几次新闻发布会之后产生的次生舆情,都是网民对事件调查、政务工作的质疑,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务信息公开,提升了事故信息发布的透明度。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必然会伴随谣言的传播。 作为网民自发生产、传播信息的载体,社交媒体中的谣言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也导致社交媒体中谣言传播的管控变得异常困难。 随着爆炸事故伤亡人数的攀升和信息公开工作的备受质疑,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谣言和舆论质疑,如“方圆一公里无活口”“天津市更换市委书记”等。 通过梳理,社交媒体上传播的谣言主要有伤亡人数类、爆炸原因类、政治类、环境类、求助救援类、媒体环境类和社会秩序类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救灾工作的开展,还可能引起社会恐慌。虽然针对很多谣言,政府和媒体都专门进行了辟谣,国家网信办对90 多个微博账号、70 多个微信公众号予以永久关闭, 还对200 多个账号采取临时关闭措施,但是其负面效应已经造成,并且是不可逆转的。

三、社交媒体中重大突发危机事件舆论的应对

(一)政府积极应对,避免“塔西佗陷阱”

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一旦政府在处理政务问题时出现偏差,就会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 偏差也会因为大范围传播而被无限放大,引爆舆论场。 因此,政府在面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考问和考验等问题时, 尤其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必须将社交媒体考虑在其中,避免扩大“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9]

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受到了质疑,尤其是在几次新闻发布会之后,都会生成次生舆情,被评价为此次爆炸事故的“次生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妨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政府公信力是长久积累形成的,每一次的政务公开、每一次的危机应对,都会影响以后的舆论场,因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进一步改革信息发布制度,切实改变“堵”和“删”的治理措施,加强网络的疏导及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对受众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以提高公共领域信息的透明度。利用好社交媒体,充分发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功能,提高自身的认可度,为受众塑造一个思辨、理性、人文的信息交流空间;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媒体正确发声,避免议题断裂

在应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舆论时, 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发声,履行好信息发布、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功能,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共鸣效果”,同时重视社交媒体的“溢散效果”,实现议题共振,避免议题断裂。 所谓断裂,指的是议题在社交媒体受热议而在传统媒体未得到重视, 或者传统媒体进行大量报道而在社交媒体上未受关注。

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主流媒体除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事故报道外,还能够较好地利用社交媒体主动发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保障时效性, 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时评保障报道质量和深度。 但是作为事故发生地的天津媒体的“慢作为”备受质疑,被网民称为“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尽管后来有 《天津媒体又被骂死了,有些地方真的骂错了》之类的文章进行辟谣,但已于事无补。 在此次事故中,有些媒体公众账号甚至成为谣言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所以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传统媒体除了主动发声,更要正确发声,制定并遵守媒体机构的社交媒体使用规范, 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三)网民理性看待,提升怀疑性认知能力

李普曼认为,每个公众个体都会受到认知因素、智力水平的局限, 再加上刻板印象造成难以抵消的影响,即使没有媒体的引导和设置,本身也容易形成非理性的观点。[10]尽管这种观点较为悲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每个人辨别信息真伪时都存在局限性。 加之自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传播使谣言等信息更具迷惑性,人们无从查证信息真伪,加之社交媒体的圈子文化、 广泛的用户基数都制约了公众对谣言的辨别力和批判力。

重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强化管理、经常教育、形成意识、保秩序、保安全、保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经常性安全教育,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安全工作机制及职责

(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工作职责

组 长:负责对全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副组长:分块具体指导和监督、订立相关制度并保证实施执行,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

组 员:具体负责学校和年级的安全教育、督查,查找并排除安全隐患,落实执行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

(三)应急小组及职责 第一组组长: 第二组组长:

职 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处置突发事件

四、防范准备及措施

(一)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二)加强门卫的管理,上课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来访人员认真进行登记和盘查,防止不法人员混进校园。上学和放学期间,门卫必须携带必要的防身器具守卫在大门口,密切注意周围动向,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

(三)根据学校的安排,每天各年级楼层巡视人员在下课期间加强巡视及时罅学生撩打,处理学生中突发的矛盾。并盘查到校的外来人员;

(四)发动广大师生,积极提供学生中矛盾纠纷线索,并及时调解和处理,防止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特别是体育课、化学试验课常规的管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教学设施设备的检查,确保状态良好;

(七)加强食堂和小卖部的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八)加强安全检查,发现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九)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加大对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

五、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一旦发和意外事件,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一)现场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年级主任组成。

(二)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应急小组立即到达现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应急小组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或者实施求救、救援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按疏散预案进行疏散,并安抚学生;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或向120急救中心求助。受伤人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时,应同时向110求助。

(四)应急状态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各年级(班级)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焉得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班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五)全体教职工必须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做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班主任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突发事件涉及的其他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安抚工作。

六、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一)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学校领导应在迅速判断、正确处置的同时,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二)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各救助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

(三)组织人员,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尽可能对事故现场、证物等重要材料进行保护。

七、事故调查及处理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评估。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在首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下,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告知事件原因、处理办法和可能的结果。

(五)应尽早向法律顾问通报情况,征求其依法处理的措施和办法。

(六)向外发布信息,接受媒体采访,向公众通报情况,需要经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开工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也不得隐瞒真相、闪烁其辞。正式做出的信息发布,要以有权部门的鉴定为准。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篇6

由于广播媒体信息采集快、发布迅速、互动性强、影响面广等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会起到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地方广播媒体建立起实用性强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积极作为,不仅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会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甚至成为城市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吉林市经广都市110台(以下简称都市110台)致力打造应急、应需、有用的综合信息平台,“突发事件,迅速反应,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特别是在“中百商厦火灾”、“吉化双苯厂爆炸”等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抢险救难,为打造平安和谐吉林做出重要贡献,并成为吉林市应急指挥部的副指挥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华新闻报》、《香港大公报》、美联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多次对都市110台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特殊作用进行报道。都市110台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也为地方广播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传达政府声音,疏导群众情绪的功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

一般来讲,重大突发事件多为负面事件,如政治事件、灾难性责任事故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疫情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等。由于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爆发突然,新闻单位和记者无法预料,要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需要媒体灵活的机制和记者过硬的业务素质。

对于地方广播媒体来说,普遍存在着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技术设备陈旧、舆论引导能力有限的问题,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虽然是突发的,但是可以通过应急机制进行预演,对突发事件做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应对,这也是建立应急机制的必然性所在。同时,建立媒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以此来提升媒体的品牌形象。因此,地方广播媒体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媒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成要素

突发事件应该激活媒体的整合传播策略。“整合传播”概念来自美国营销界,是近几年传媒界比较看好的品牌推介策略。由于体制原因,媒体不同部门、不同栏目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很难形成统一的驱动。媒体各个环节之间互相脱节,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有机运转,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建立统一的应急机制。打破部门、中心、栏目等科层化界限。媒体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领导机制: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启动突发事件下领导机制,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做到有序、有力、高效,发挥整体协调能力。建立上级沟通机制、掌握报道方针,维护新闻纪律,做到报道安全,发挥稳定社会的导向功能。

第二,人员配备:组成重点报道力量,抽调精兵强将。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各个环节人员协调配合,打破科层制界限,进行横向联合,组成任务小组。使报道有充分的人力保障,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

第三,策划预案: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报道规模、手段、方式,对此进行精心策划,多套方案在手。策划应力求出新、出奇,应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主体。如广播节目整合、特别报道的节目形态、资料准备、主持人、嘉宾配置等。

第四,技术支持:时效是新闻竞争的第一要素,在新闻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报道的技术支持是保持时效的关键因素。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特别是灾难性事件中,电讯、电力等设施往往不能正常工作,技术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日益强调现场事实、现在进行时的时代,现场直播的各种技术手段应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

第五,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可以及时捕捉社会热点,了解舆情,并对宣传效果做出反馈,以便修正应急预案,使之趋于完善。另外,信息收集系统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为正确决策打好基础。

三、媒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基本流程

地方广播媒体在具有一般工作流程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进行特殊事态工作流程的预案准备。对以前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对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应该包括日常的准备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宣传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四、都市110台应急反应机制和典型个案剖析

都市110台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始建于2002年。由于特殊的频率定位和社会需要,都市110台每天都接到大量求助求援作息,突发事件几乎成为常态。为了更好地打造自身品牌,扩大社会影响,都市110电台从2002年开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空中的士安全网”,使覆盖区域广、机动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信息来源广的出租车司机紧密团结起来,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参与主体;开通24小时紧急求助热线电话“4865110”(“事发有我110”谐音),在吉林市率先实现24小时节目全程直播;与全市120多家公安、消防、卫生、城管、环保等部门合作;实行主持人、记者24小时工作制,记者随时出击,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回报道;组建社区广播站网,在全市各社区设立通讯员,组建专职听评员队伍和路况报道员队伍,建立广泛的信息收集网络。2006年5月,吉林市整合城市应急系统,设立“吉林市社会治安机动防控网”,在全国破例将都市110电台这样的地方广播媒体列为副指挥单位,并将办公室设在都市110办公楼内。都市110电台还在吉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大厅内建立了都市110公安直播间,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城市公安110与广播媒体联动的示范项目。

都市110台多次组织抢险救生、捐血济困、围捕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在中百商厦火灾、吉化双苯厂爆炸等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反应迅速、公信力强、容纳性宽泛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13:37(注:有关方面出于某种考虑,对外公布的首次爆炸时间为13时45分),一名记者突然听到惊天巨响,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得知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后,马上向台里汇报。热心听众也不断打进电话反映爆炸的消息,执班记者立即向总监和台领导汇报。台班子向市委宣传部领导通告此事,并申请现场直播。

在等待答复的时间里,都市110台领导本着帮忙不添乱、稳定大局的原则,紧急制定了“不渲染、抓亮点”的基调,对记者采访和现场直播进行了周密部署,并派出第一批记者赶往事故现场。

接到市委宣传部同意现场直播的指示后,都市110台迅即启动“都市110”突发事件灾难事故应急预案,停止正常节目,进行现场直播。

14:17,记者从双苯厂门前发回第一个现场报道。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里,都市110台记者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回了50多个客观、及时的现场报道。在现场直播中,都市110台主持人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冷静、沉着,及时组织疏散、自救、治安防范,呼吁社会各届紧急援助,并把援助的信息整理发布。危难时,经广台成为百姓最关注、最需要、最满意的空中使者。当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手里拿着半导体的人,收听的是同一个频率——都市110台。

在此次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大灾面前,稳定了社会、稳定了民心。在直播中,经广台首先考虑的是责任,不渲染、抓亮点,一方面把灾难信息和自救方法告诉大家,另一方面通过客观报道让百姓知道:虽然灾难发生了,但有党和政府在,有人民在,一切问题都会解决,有效降低了恐慌程度。记者从事故起因、救援进展、疏散过程、指挥部决策等方面综合采集,报道及时全面,使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了情绪,维护了社会治安。

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市110台还连续推出特别报道《城市脊梁这样挺起》,包括《闪光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背后的思考》等多篇有深度思考的报道,鼓励大家发扬“激流勇进、同舟共济”的城市精神,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第二,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组织万人大疏散。都市110接到市委市政府紧急疏散的指令后,反复密集播发紧急疏散令,使部分仍心存犹疑的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迅速撤离。由于手机信号拥堵,交警部门的管制指令都是从都市110台电波中发出去的。热心听众、出租车司机等还及时通报各路段人流情况以及最新道路管制情况。在疏散的必经之路龙潭大桥、清源大桥有几万人进出,都市110通过电波对各种车辆和人流进行了有效导引;配合交通部门指挥过路车辆绕道通行,为救援开辟绿色通道,使疏散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协调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有效参与救援。事故发生后,都市110台热线电话爆响不停,求援和要求参与救援的信息源源而来。都市110抽调8人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及时公布、科学调度。一妇女打来求助电话,称其在疏散过程即将临产,周围又没有亲人陪同,主持人随即发布信息,请附近出租车司机前往救助,并通知医院做好准备,保证了母子平安。

第四,从大局着眼,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树立了在重灾面前,吉林市人民和政府真实感人的正面形象。事故发生后,新华社、上海第一财经频率、湖南经济台、江苏电台、辽宁经济台等外地媒体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有很多外地朋友紧张、夸张地询问灾情。台领导班子向上级请示后,决定以连线方式同外地媒体进行合作,播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此次事故的新闻通稿及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救援的情况,及时、准确、生动地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战胜灾难的正面形象展现给外地听众、观众和读者。在这次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充分发挥了广播信息平台的沟通、协调、调度、引导的特殊功能,再次成为高效、实用、可信、唯一的空中信息大平台。

发生区域性的重大突发事件在所难免。作为地方广播媒体,面临突发事件时,也应担负起广播所应有的重任。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和预案,加强广播采编播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以保证广播在突发性事件来临时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突发事件会让地方广播媒体的能力更娴熟,意识更理性,品性更坚强,突发事件会给地方广播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苑志强.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策略分析[J].声屏世界,2005(2).

重大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护理 篇7

重大突发事件[1]是指突然发生的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的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点。院前急救护理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

目前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主要分为6种类型:独立型的北京模式,院前型的上海模式,行政型的广州模式,依托型的重庆模式。与消防结合的香港模式和联动型的苏州模式。我国的120急救模式类似英美模式。以我国深圳市的120急救中心为例,深圳市的所有急救车辆采用“集中受理、分区处理、就近及专科派车”的调度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并对所在网络医院的急救车辆实行24小时GPS监控,以确保出车时间。当“120”接线员接到市内的电话呼救,直接调度遍布全市的80多家急救网络医院进行急诊抢救。另外对急救的医护人员也做出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在接到急救调配后1分钟内出车。到达现场后,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救助模式,挽救患者生命。

2 院前急救的特点及重要性

由于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医院急诊科的情况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院前急救的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多样性等特点。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伤残。现代急救医学的时间观提示,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3]。

意外创伤或遇到急性疾病随时都有可能,急救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预后。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系患者生命、减少医院前期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院前急救护理内容及步骤[4]

3.1 准确判断

铃声一响即接起电话,第一受理调度员应问清事故种类、伤亡大致人数、发生事故地点、联系方式、呼救者是否在现场等信息,准确判断事件性质。

3.2 快速反应、有序调度

按事件级别立即就近派车,组织第一分队,根据需要组织第二分队。指定先到达人员中的高年资医生为临时现场指挥员,尽快查明现场情况。

3.3 现场救护

3.3.1 检伤分类

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准确进行病情判断,果断采取抢救措施,护士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面色、表情、肢体活动情况,果断正确地配合抢救。优先抢救危重伤员,对生命体征稳定的轻伤员,经过对症处理后转送医院。

3.3.2 护理措施到位

急救护理人员携带急救设备紧急赶到现场后,对危重伤员及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包括将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行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行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包扎、固定、抗休克及心电监护等,为抢救危重伤员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等奠定坚实基础。

3.3.3 快速安全转运

按照病情需要和就近的原则,快速转移伤员,对轻重伤员合理搭配同一救护车,可大大提高伤员转运速度。

3.4 转运途中监护

途中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同时,针对大多数伤员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所表现的惊慌、焦虑、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4 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水平

随着社会对院前急救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我国院前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保障院前急救工作的迅捷、准确和高效,对挽救生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下列几点做起:(1)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其它有关人员、设备和社会活动的过程”。因此,要加强院前急救护理队伍的管理,着重内涵建设,加强基础管理,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护理队伍的知识层次、技术水平、大局意识;(2)制定重大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一旦需要时,可及时启动预案,迅速进入程序,将大大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效率和质量;(3)接警护士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接到“120”急救电话时,接警护士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并派出救护车。配备专职接警护士并对其全面进行计算机系统知识、地形、地名、地方方言、普通话等培训;(4)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爱心。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心是对护士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特别要求。院前急救时,伤病员的病情千差万别,无论现场及条件如何,积极抢救伤病员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就会玷污院前急救的崇高事业,就会给伤病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5)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技能。院前急救护士应参加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各专业常见急症的治疗及护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心脏电除颤与监护以及止血、包扎、固定等技术操作规范,做到持证上岗;(6)院前急救法制化。必须加快我国院前急救法制化进程,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法》出台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可先出台地方性的法规、条例;(7)配置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救护车装备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急救水平的标志。加大运输设备的优化配置,救护设备齐全、运能精良的救护车在全国广泛运用并在不断改进,同时直升机、轻型飞机的空中救护,舰船救护以及摩托车救护等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先进性,是我国院前急救运输设备优化配置的一条新思路。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急救交通网络的建立是今后急救运输发展的重点[5]。

摘要:介绍重大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特点,阐述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模式、特点及其对挽救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对如何提高当前我国的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院前急救护理,现场救护

参考文献

[1]郭明贤.急救护理与临床监护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华,黄丕强,徐相瑞,等.院前急救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5(18):48-49.

[3]赵新.重大突发事件77起院前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14-16.

[4]王艳红,鲁传龙.我国院前急救的特点及现况[J].中华保健医学志,2009,11(14):25-27.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要快、准、稳 篇8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负面新闻”而刻意回避, 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 网络新媒体和手机等现代化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快捷化, 重大突发事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传遍海内外。因此, 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 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在迅速确定事件的性质后, 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真相。只有这样, 才能减少小道消息的传播, 才能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 才能真正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国内突发的重大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等, 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内外舆论热点。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信誉。

那么, 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呢?

“第一时间”和“真实现场”是公众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基本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快”、“准”、“稳”。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做到“快”?

信息来源要快。突发事件大都发生在局部地区, 并且很多不在媒体平时关注的范围内,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能否在第一时间获知信息对媒体尤为重要。

无论一家媒体拥有多么庞大的记者队伍和广泛的社会资源, 其信息源仍是十分有限的, 依靠公众在街上看到突发事件后拨打新闻热线的做法也已不在时效上具有竞争力。在影像、声音的记录、传送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 任何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媒体的记者, 这么宝贵的资源却被我们忽视了。CNN的做法是, 利用电视和网络同时打造I-report平台, 一方面大力宣扬“成为我们团队的一员, 你能帮CNN把新闻告诉全世界”, 让公众把掌握的新闻信息传送给CNN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对公众参与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周密设计, 并通过网络培训公民写作、拍摄、传输新闻的技能。这些做法对我们拓展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来源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采集速度要快。如果记者不在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事件现场的基本信息或到达事发现场是衡量媒体快速反应能力的关键。

为了缩短新闻反应半径, 中央电视台提出要在全国八个大区设立应急报道点, 配备小型化的卫星传输设备, 派驻首席记者和驻点记者, 设立日常值班执勤制度, 一旦有突发事件, 可以在四到六个小时之内赶到现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中央电视台以实现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抢占舆论引导主动权和话语权为目标, 新闻中心、播送中心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视科华公司, 分别在北京、沈阳、郑州、西安、成都、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建成八个应急报道点, 装备有小型卫星车和海事卫星收发设备等先进的视频采集、编辑和传输设备, 从而形成以应急点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 进而覆盖全国的应急报道网。

决策发布要快。当核实完突发事件信息的真实性后, “报”还是“不报”, 是我们媒体决策者反复掂量的问题, 对于那些请示上级部门后得到明确回复的事件还好一些, 对于没有获得明确指示的突发事件, 如何在第一时间播发, 考验着媒体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非典”期间, 正是因为媒体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失去了最好的报道时机, 才造成了被动局面, 出现各种谣言和非议, 并影响到疫情的防控。

跟进报道要快。第一时间发出媒体声音是报道突发事件的良好开端, 但这仅仅是报道的开端, 只有后续报道跟进快, 才能说报道是真正成功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内, 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中文、英语等国际频道先后中断正常节目, 推出持续近20天的直播特别节目, 全程跟进报道抗震救灾。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近1400小时, 创电视直播史记录。各频道播发的新闻超过24000条次, 信息之密集、更新频率之高、内容之全面, 为近年来少有。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受到高度评价, 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最集中、最全面、最生动、最充分地报道了地震灾情, 从而开启了当代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新纪元。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做到“准”?

对于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的评估判断是新闻报道做到“准”的关键, 因此, 媒体需要设立相应的评估机构, 组成突发事件临时决策小组, 小组成员既有媒体的高层领导, 同时还需要该领域的资深记者和编辑, 同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 吸纳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

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介入越早越好, 这样能够监测到其发展的轨迹, 起到社会预警的作用, 因此对于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往往在未发生 (自然灾害) 、孕育 (社会安全事件) 、刚发生 (公共卫生事件) 时进行, 在这个阶段评估整个事态的严重性是困难的, 同时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评估结果决定报道的组织 (领导层、报道人员) 准备与物质 (版面、设备、资源) 准备, 相关准备不足往往难以形成传播效果, 准备过量又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

评估突发事件趋势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以下指标系数的估计:分析突发事件的可能发生规模、分析突发事件的可能影响度、分析突发事件的报道难度、分析突发事件的公众关注度。这四项评估结果会决定突发事件报道的应急规模。前两项是评估突发事件本身, 后两项则是根据前者对于相应的新闻价值的估计和报道难度的估计, 从而决定对于媒介现有资源的使用程度和使用范围。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初始或者刚发生后就估计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规模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系来增加对于整个事态演变预测的准确度, 通过对于相关信息的借鉴能够相对准确地预估整个事件的规模和影响以及报道的难度。

借鉴权威。对于突发事件的预估必须借助某些权威信息源, 这包括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所提供的、经过科学计算的信息。比如台风即将登陆时, 根据风力和风速, 气象专家能够估算出台风的登陆点、破坏程度等, 根据这样的信息能够相应地开展报道。

借鉴历史。对于历史的借鉴也能提供给决策者相关的信息, 比如此前发生的类似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于地震的等级、台风的风级、工厂的规模、人口的密集度等相关指标的对比和计算, 能够通过起始的相关信息大概得知事态发展的程度, 给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依据。

借鉴专业。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在报道中随着事件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 这就需要即时的专业支持, 比如关于台风、地震以及与化学污染有关的报道, 必须有专业人士随时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支持, 对于报道人员本身的安全和报道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估计突发事件规模时, 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 我们应该坚持“小几率放大原则”。预防是投入成本最小的危机处理方式, 在突发事件还在孕育过程中或者有发生的可能时, 如果将微小的发生概率放大, 进行媒介预警, 那么在事件发生时, 人们有了相关准备, 损失也会降低。

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做到“稳”?

上下沟通、引导舆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 一方面, 我们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突发事件持续阶段, 首先要肩负起上情下达的重大责任, 不断将政府的决策信息传达出去, 引导社会舆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具有公开、公共、广泛等特点。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社会, 能激化或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由于它是一种内容庞杂多变的社会精神形态, 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而且各种偶然的外界因素会不断引起它的波动, 包含着同时存在的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因此,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如果新闻媒体只是被动追随着受众需求, 受众的恐慌状况就可能被媒体的报道夸大和延长, 就会形成不利的社会舆论;相反, 如果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各种手段将政府的危机处理信息公开, 在尊重受众信息要求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编排组合, 阐发观点意见, 则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促使受众不断调整面对危机的心态, 逐步从未知走向已知、从慌乱走向稳定, 能动地引导社会舆论回归到理性的空间。

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 要将处于整个社会舆论结构下层, 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公众舆论反馈给政府部门, 以便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在危机事件中尤其需要如此。公众在突发事件初发期, 由于不了解情况, 自保是第一位的, 当人们平静之后, 就会产生一些想法、意见和建议, 进而形成公共舆论。新闻媒体要及时反映出现的重要民情和重大社会问题, 担负起下情上传的重任, 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同时, 新闻媒体面对社会激荡的舆论, 要帮助民众合理宣泄情绪, 通过多种方式反映民情、疏导民意。

全面报道、解释危机。突发事件发生初期, 新闻媒体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出来, 可能会出现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 随着事件的发展、调查的深入, 危机背后的一些特征逐渐清晰, 我们要主动与政府部门、权威机构联系, 更正前期的失误, 同时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报道危机, 树立媒体公信度。

此外, 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链接相关背景资料, 主动策划一些有意义的选题, 来增加报道的范围, 拓宽信息的广度。在2003年“非典”期间, 电视媒体上除每天大量而及时报道有关“非典”的动态新闻外, 还纷纷推出各种大型特别节目、系列报道和专题片, 如北京电视台的《非凡抗击》、《为你而歌》等专题片, 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守望相助共抗非典》系列报道等。各大新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 将与“非典”有关的所有信息一一呈现, 极大地缓解了受众焦虑的心理, 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适度报道、把握平衡。危机事件中的新闻报道应该有度, 这里的“度”既包括广度、深度, 同时也包括适度。传播学研究规律告诉我们, 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 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意识当中;媒体越强调, 公众越重视, 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某事的重要性。所以, 新闻媒体从大局出发, 保证及时报道危机的同时, 还需要提供突发事件以外多方面的信息, 适当转移受众注意力, 把握整体平衡。

化解危机、减少损失。突发事件发生后, 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应对措施实现对危机的控制、化解、修复直至最终的常态化。在这个过程中, 新闻媒体必须与政府协作, 共同应对危机, 绝不能为博取“眼球”而牺牲社会利益。此时如果还将自己看做一个单纯的新闻机构, 往往会犯下方向性错误。据统计, 目前, 我国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20万人, 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之巨。有效控制及降低社会损失, 新闻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殊时期新闻媒介理应以公共利益为重, 自觉遵守《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中有关信息发布的规定, 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为危机的化解提供助力。

消防部队如何加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 篇9

一、随警作战, 科学调度, 在时间上占先机

突发事件, 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民众高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力大、涉及面广、持续性强, 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把“政府想说的、群众关注的、媒体感兴趣的”的新闻及时发布出去, 力求取得多赢的社会效果, 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办法。

健全应急预案, 快速投入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对参与消防部队应急宣传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这需要我们平时完善应急救援宣传报道机制, 牢固树立抢险战、宣传战同步开展的理念, 细化工作预案, 一旦需要, 各级宣传力量能迅速响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高效展开宣传行动, 要像抢险救援战斗一样能呼之即来, 来之能战。

建立三级网络, 合理调配力量。根据现场情况成立新闻报道小组, 设置后方宣传工作组、前方宣传工作组及各小分队宣传工作组三级组织。后方宣传工作组统一协调新闻报道, 收集整理前方救援素材, 及时提供给各级各类媒体;积极为前方宣传工作组提供保障。前方宣传工作组, 随同前方指挥部到达救援现场展开宣传报道, 全面采集救援现场素材, 及时将资料提供各级媒体和后方宣传工作组;组织、协助、引导到场媒体进行采访, 协调安排一线参战人员接受媒体现场或连线采访。各小分队宣传工作组, 负责各分队的宣传报道工作, 经审核后将信息传送给前线新闻单位和后方宣传工作组。

及时发布信息, 跟踪引导舆论。在事发现场, 谁抢先发布消息, 谁就会抢占舆论制高点。前后方工作组人员均要24小时驻守, 密切保持协调, 做好中央主流媒体和前线部队的协调沟通, 实时收集、发布救援信息。在时间紧急来不及传送编辑视频的情况下, 通过电话连线、文字、图片等相对快捷的方式, 向媒体公布搜救进展、救援难度、急需物资等情况, 准确反映灾害的发生、发展及抢险救援进程。加强后方编辑人员力量, 针对不同媒体特点进行策划, 对稿件整理深加工, 保证稿件的采用率。收集和跟踪媒体对救援的报道情况, 加强舆情分析, 有针对性地澄清事实、解疑释惑。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 坚持信息统一口径、每发必审。

二、层次推进, 把握重点, 在宣传上有节奏

突发事件冲击力强、影响力大。如何丰富报道内容, 捕捉更多鲜活的新闻?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不同阶段的宣传重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报道。

在救援初期, 危机事件的突发和混乱使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出现瓶颈现象。这时宣传要突出报道的速度和信息含量。如通过三五句话或图片, 更新播发灾情信息, 公布人员伤亡、搜救进展、救援难度、急需物资等情况。“4·20”雅安地震发生后, 公安部消防局第一时间向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各大门户网站反映和发布四川消防部队救援进展情况。震后不到2小时, 中央电视台就播发了四川消防部队地震救援现场图像。仅21日上午, 消防救援内容就占到央视整个直播节目的二分之一, 当晚《新闻联播》播出7条消防救援新闻。

在救援中后期, 人们不再满足于事件表面, 更多地想了解事件的背后故事。这时在及时报道前方突击队工作动态的同时, 要在题材选择、角度切入、形式运用等方面多下功夫, 通过多层次、全方位、逐步深入的报道, 客观有序地展示消防官兵“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的救灾理念, 反映消防官兵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英雄气概。

一是注重新意。新闻报道, 贵在创新。一是内容要新。重大突发事件中, 各路媒体云集、每天的信息量都很多。要在浩瀚的信息中引起媒体注意, 就要善于捕捉有特点的新闻。如消防部队作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 如何利用先进装备与寻人救人技术优势, 与生命赛跑、与死神较量。救援现场铿锵玫瑰———消防女警官如何克服体力上的不足, 舍生忘死救助群众。救援中的各种第一, 如第一支进入现场救灾;第一支抢救出受灾群众的部队;救援队伍中的特殊成员———搜救犬如何发挥作用等等都是新闻点。二是报道形式新。通过组织媒体直播、连线采访、编发通稿、在线访谈等形式, 集中刊发消息、专题、通讯、微博、特写、图片等, 对消防救援进行全方位报道。还可运用参战官兵战地日记等多种形式反映救援过程, 让公众对消防官兵救援战斗过程有感性和深刻的了解。

二是展示人性。灾难来袭,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万众一心, 共渡难关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此刻得到最好的诠释。在生命救援的过程中, 要善于捕捉一个个微小细节, 反映生命奇迹的救援事迹, 反映废墟中的温情故事, 展现警民鱼水之情, 展示消防官兵的人性情怀, 这比长篇的论述更能拨动观众和读者的心弦。一张官兵倒在一起席地而睡的照片或镜头, 比几百字叙述官兵怎么辛苦的文字更管用。“4·20”雅安地震发生后,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刊登一名小女孩给正在徒步行进中的攀枝花消防官兵送水图片、甘孜消防官兵疗伤图片、志愿者在为刚从救援现场归来的四川消防战士盛饭图片, 这些都是以小画面展现大灾面前人性光辉的大主题。

在救援后期, 特别是突击队结束任务返回, 宣传报道却不能随之结束。要及时调整报道思路和方向, 积极协调省委宣传部, 组织主要新闻媒体策划深度报道、系列报道, 对消防部队战斗事迹进行全景式报道。组织先进人物与媒体座谈, 增强典型事迹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全面展示消防官兵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危机事件 篇10

2010年7月12日, 福建省上枕县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告上杭县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 大量未经处理的含铜废水流入汀江, 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此时距渗漏事故发生已有9天之久, 并且已经对汀江下游的渔业造成了重大影响。紧接着, 7月16日晚, 大连市大连湾附近中石油输油管道发生爆炸, 引起了大火和原油泄漏, 火势蔓延迅速, 救火难度大, 同时原油不断泄漏入大连港, 形势危急。

由于近年来环保问题的逐步升温, 两起突发的重大环境安全事件立即引发了民众及媒体的热切关注和长期追逐, 电视媒体由于画面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 针对两起事件的即时报道在受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事件发生一周以后的时间里, 各电视台, 尤其是几个影响力大的电视台都纷纷推出了相关的深度新闻报道, 对事件进行梳理及分析。

综观这些电视深度新闻报道可以发现, 它们在节目形态上各有特点;主持人、记者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侧重;选取的报道角度不尽相同;对电视视听传播符号的运用也匠心独运。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 对选取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电视深度新闻报道进行进一步剖析, 目的在于探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传播手段的优劣, 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这四个节目包括央视的《抢险大连湾》、《紫金, 是谁的金子》, 凤凰卫视的《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和东方卫视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

相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差异与创新

节目形态。由于电视节目和新闻节目都不断推陈出新, 学界对电视节目的界定常常众说纷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同样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 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上来说,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从某一件或数件新闻事件展开, 从多维度挖掘事实, 揭示事件的深层次因果关系;第二, 节目时间较长;第三, 表现形式丰富。本文中所选择的四个节目均具有以上特征。

学者谭天把所有的电视节目归纳为六大基本节目形态:纪录片、谈话节目、现场直播、电视剧、真人秀、动画, 并且将其作为理论模型, “所有节目样式都由这六大基本形态组合、融合或变异而成” (1) 。以此界定为基础, 《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都被归类为纪录片, 《抢险大连湾》是纪录片与动画的结合, 而《紫金, 是谁的金子》则是谈话节目及纪录片的融合变形。

《抢险大连湾》是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 时长约15分钟。节目总体主要采取了纪录片的形态, 用大量现场画面展现了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奋不顾身排除险情的过程。在节目中用动画形态重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展示了事故发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此处采取动画形式既形象清晰地展示了事故发生的过程, 又弥补了事故没有发生时刻画面的缺陷, 丰富了表现形式。

《紫金, 是谁的金子》是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的一期特别节目, 时长约21分钟。节目中采用了学者谭天所说的组合法的创造技法, 展示出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言论类新闻节目的双重特征。节目中通过记者的走访调查, 揭示了很多新的事实和深层次的问题, 同时穿插主持人与评论员的直播互动评论。这种述评型的深度报道既展示了事实, 也提供了观点, 同时两者的分界明显, 让受众易于辨别, 容易接受。

《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是凤凰卫视《记者再报告》栏目下的一期节目, 属于纪录片形态。节目中大量展示了对当事人的采访, 主要用当事人事后接受采访的口述, 配合现场和事后的影像资料来还原事件的经过。《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是东方卫视《深度105》栏目下的关于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一期节目, 这期节目也属于纪录片式的新闻节目, 表现形式丰富, 包括主持人的讲述, 记者的跟踪式采访, 新闻背景的展示, 专业法律、财经人士的点评等。

角色设置。这里的角色设置指的是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 主持人、记者、评论员和其他参与报道的新闻专业人员在节目整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

在凤凰卫视《记者再报告》的《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中, 以记者为主体串联起节目整体。记者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 在爆炸发生的地点及附近相关地点出镜, 对节目的进程起组织和串联作用,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火灾现场出镜报道的缺憾。节目的叙述由记者的主持、被采访者的讲述和画外音来完成。

在《紫金, 是谁的金子》节目当中, 主持人与评论员是节目的显性主体, 主持人担任了节目的开场介绍、引出问题的工作。而评论员则对事件表达观点, 进行点评。记者是节目的隐形主体。记者在节目中对许多新闻专业人士进行了采访, 包括其他报纸和电视媒体的记者, 从采访中找寻线索, 深度挖掘。

在东方卫视《深度105》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节目中, 主持人和记者的角色突出。主持人在演播室中对节目作总体把握, 起承转合, 在节目三个部分的衔接和报道内容重点的转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奔赴事故现场, 采用出镜的方式介绍了污水泄漏地区的现场情况。

在央视《新闻周刊》的《抢险大连湾》节目中, 没有主持人、评论员, 记者的角色也不突出, 没有正面出镜的报道和采访。节目大量运用了输油管爆炸当晚消防官兵救火现场的紧张画面, 扣人心弦。节目的叙述由旁白、被采访者的讲述完成, 凸显了节目中抢险现场的消防官兵和记者事后采访的当事人的作用。

内容与角度的选取。在本文分析的四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 《抢险大连湾》与《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的报道事件相同, 《紫金, 是谁的金子》与《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的报道事件相同。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 它们选取的报道重点和角度却不尽相同。

《抢险大连湾》节目, 从其节目名就可以看出, 该报道选择的报道重点是大连湾发生爆炸后, 消防官兵奋不顾身抢险的过程。节目的叙事顺序基本是顺叙, 着重凸显了消防官兵在灭火时候的危急情形和排险过程。同样报道该事件的《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中, 对事件的报道角度则更加全面。30分钟的节目中主要包括了四个报道角度:首先是事故发生后消防队员的抢险过程;其次是爆炸引发生态污染, 影响当地民生;再次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最后对重视企业安全问题提出了呼吁。节目从爆炸事件出发纵深探查, 信息量丰富。

《紫金, 是谁的金子》的报道角度少而精。由于该节目是言论类和专题类节目的混合形式, 新闻深度报道部分选取了三个小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污染事件发生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二个是紫金矿业与当地政府官员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个是紫金矿业的股价表现以及潜在赔偿责任的认定问题。这些问题都独立存在, 但是又直指事件背后的深度问题要害。《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节目则以给当地渔业带来的严重损失为切入点, 主要的报道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受影响渔民的角度出发, 报道了紫金矿业污水泄漏的事故责任认定问题;另一部分从市场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 暴露了紫金矿业污染状况频频是市场监管的疏忽所致。

视听符号运用比较。在传统媒体中, 电视媒体是符号运用最为丰富的媒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对于一般的消息新闻来说, 节目时间更长, 符号的运用也更加复杂。有学者认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按它们呈现的物理性形式划分, 主要有文字、声音和图像。” (2)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四个节目在视听符号的运用上也各有特点。

《惊天大爆炸: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全追踪》节目中, 节目背景音乐运用丰富, 颇有特点。伴随着报道内容的转换, 背景音乐的风格也不同。音乐很好地与报道的内容相互衬托, 使受众能够快速地进入报道情境, 感同身受。《紫金, 是谁的金子》节目中, 在表现紫金矿业在污水泄漏事故中的责任时, 在同一个画面中一边播放企业自己的《紫金矿业之歌》MV, 一边播放紫金矿业污染之后的画面, 两个画面对比效果强烈, 对紫金矿业的现状有讽刺效果。

《抢险大连湾》节目中, 在播放对抢险消防官兵的采访画面的同时, 也同时播放了火灾现场的画面, 弥补了描述的画面感不足。在报道张良同志在抢险中牺牲的事迹时, 节目采用了黑色的背景加上白色字体的介绍方式, 画面切换缓慢, 成功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在播放官员进行事件报告的画面时, 同时播放污染事故现场的画面, 丰富了画面和信息量。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启示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新闻事实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是新闻背后意义的展现。在现如今信息过剩的时代, 它具有深刻而独到的传播效果。所以打造品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 做好深度报道, 是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一环,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善于组合节目模块, 实现节目形态创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本身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定义, 它的具体形式应该是丰富的, 具有创造性的。上文分析的四个节目都还是主要基于纪录片的形式。在纪录片、谈话节目、现场直播、电视剧、真人秀、动画这六大基本的节目形态当中, 除了电视剧和真人秀形式外, 其他的形式都能够用于反映事件本身, 可以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得到灵活的应用。在创新节目形态的同时还要对节目模块有很好的设计和限定, 形成节目特色, 培养忠实受众。

角色定位清晰, 培养名主持、名记者。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 记者、主持人、评论员等角色往往兼而有之。“中国的电视记者不但要唱主角, 而且还要当名角。” (3) 凤凰卫视的《记者再报告》栏目就是把记者定位为节目的主角, 力图培养名角。所以记者成为节目的主体, 串联起整个节目的进程。这也与凤凰卫视一贯对名记者、名主持的培养力度相关。从节目的角度来看, 清晰的角色定位会形成节目特色, 增强受众的印象。从电视台的角度来看, 名记者、名主持的培养能够成为电视台长期的竞争力来源。从新闻节目的角度来看, 名记者和名主持的产生能够更有效地传递新闻信息。

拓宽思路, 根据需要从同一主题中寻找不同的角度。重大新闻事件往往会引起各媒体的广泛关注, 要在相同题材的节目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拓宽思路, 多维思考。学者陈蕾认为, “揭露被隐藏的真相”或“揭示新闻事实对公众的价值意义”是深度报道选题的前提条件。 (4) 真相的揭露是探求意义的基础,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需要从多角度探求意义、找出意义。比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追踪》节目中, 着重从财经监管的角度挖掘事件的意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电视媒介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 肩负着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职责” (5) 。央视的《抢险大连湾》节目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善用电视视听元素符号。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由丰富的视听元素符号构成的, 选题、立意、内容都要通过这些符号表现出来。所以视听符号的组合应用是受众对节目的第一感官、第一印象。学者谭天认为:“无论是视觉符号还是听觉符号, 单一运用时效果都不好, 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足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6) 《紫金, 是谁的金子》节目中, 在表现紫金矿业在污水泄漏事故中的责任时, 同时播放企业污染前与污染之后的画面, 再配合播放企业的《紫金矿业之歌》MV, 达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讽刺了紫金矿业的现状, 这就做到了综合利用视听符号, 为节目的主题和内容服务。

参考文献

[1][3][6]谭天:《批评与建构——聚焦中国电视》,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13页, 第9页, 第125~126页。

[2]石长顺:《电视新闻报道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0页。

上一篇: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一篇:军队卫生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