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

2024-05-02

为农服务(精选十篇)

为农服务 篇1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改革,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长期以来, 汉中市在气象信息服务上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结合汉中市气象为农服务的实际, 气象服务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为进一步客观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新要求及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 查找不足, 全面部署汉中市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进行了本次调研。在调研中, 我们注重调研的代表性, 深入田间地头与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交流, 了解气象服务需求, 听取气象服务意见, 收集气象服务建议。另外, 我们还通过电话采访了全县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协理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研使我们深感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大有可为。

一、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 农村对气象服务的主要需求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 这两项需求均达到了100%;其次是气象科技指导, 占80%。农民获取气象信息主要渠道依次是电视、手机 (客户服务端、短信) 、电话、广播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电视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另外, 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还有报刊、互联网等。对于汉中市气象部门给予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 有90%的好评;对于气象部门建设的气象预警大喇叭和气象预警显示屏, 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在镇的知晓率达到70%;在气象知识宣传普及方面, 比如防雷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条件关系、种植新品种所需的气候条件等, 约60%的被访者了解相关知识。农民还希望气象部门多提供农业气象科技和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服务。有些农民朋友反映, 他们希望得到中短期气候预测甚至是年景展望, 以便于调整种植结构和安排农业生产。农民希望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 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选址和房屋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90%的农民普遍认为人工增雨对缓解当地旱情作用很大。从以上情况分析, 我们认为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服务有着旺盛而迫切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发展新经济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推进, 不少乡镇开始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 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开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 都对天气预报服务、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需求更多、要求更高。

(二) 新村镇建设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在村镇建设规划、新集镇建设等工作中, 农民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暴雨、洪涝、大风、雷电等灾害以及交通、水电等因素的影响, 并考虑通风和采光等条件, 因此新村镇建设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程建设气候论证、雷电防护以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培育新农民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渴望获得气象科技知识, 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增强农民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农业信息化等实用技术和农经信息的应用能力。

(四) 追求新生活对气象服务有迫切需求。

在农村改革发展中, 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在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劳动环境, 因此对健康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气象服务有很大的需求。

二、气象服务不断加强, 但离需求尚有差距

长期以来, 气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一直是汉中气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气象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防御雷电灾害、人工增雨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果, 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全面完成乡镇现代化气象监测网络。

在全市90%的乡镇建设了自动气象站, 部分乡镇建成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和气象预警大喇叭。此外目前全市已有3, 895名联络员组成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也为气象信息的传送与反馈提供了通畅的信息渠道, 实现了气象监测预警乡全覆盖。

(二) 加强科技开发, 努力提高为农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了提高产量预报的准确率, 开展了水稻、小麦、油菜、柑桔等产量预报, 对外发布长、中、短期预报, 近年来, 气象预报准确率都在95%以上。为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与农业部门的植保单位紧密合作, 为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

(三) 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014年在抗击冬春连旱的过程中, 县气象、水利部门积极合作,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及时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四) 气象为农服务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由于多种原因, 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服务及时性与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有差距。三是气象信息服务的适用性、针对性与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农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农村雷电防护安全措施和知识普及与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差距。

三、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议

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 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 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一要加快乡镇气象工作站和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 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二要加大乡镇气象协理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 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

(二) 进一步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

要加强与广电、电信等部门合作, 及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乡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及本地人员, 由他们迅速传播, 指导农民防灾减灾。

(三) 努力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一要积极开展乡镇天气预报, 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 力求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并延长预报时效。二要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三要积极开展农村建设项目气象评估服务工作。四要做好农村建设中新建、改建房屋的防雷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测、工程等服务工作, 努力减轻雷电灾害的影响。五要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为农业抗旱等提供优质服务。六要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 提高农村和农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

(四) 提高农村和农民利用气象科技趋利避害的能力。

为农服务典型案例 篇2

为农服务典型案例

多年来林口职教中心学校积极配合县科协举办“科技之冬”培训农民活动,年培训4000-5000人次,扎实有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校业务精湛,平易近人的张永安老师每年都积极给农民朋友进行技术培训,重点讲解如何种地,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也常到农机局进行秋季深松技术指导等工作。为此他本人多次荣获省市科普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扩大宣传,让农民了解科技。

每年培训之前,通过播报通知、下发宣传单和宣传画等,形式积极宣传,让农民知道“科技之冬”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年均下发宣传单两万条份。

二.悉心传授,让农民掌握科技。

为了让农民听得懂,学得快,记得牢,教师们在课程开设及讲解上,常以农民为主体,选择他们想学的。尽量将术语口语化,只要实用,管用,用得上,教师们花贵不少心思专研究,也常和农民们一起探讨一些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农民们学得轻松愉快且获得了实用的科技知识。

三、丰收增产,让农民喜欢科技。

为农服务 篇3

悠久历史秀宜都,园林城市丽宜都,百强县市魅宜都,土家文化奇宜都。

近年来,在宜都市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下,我社紧抓改革发展,以振兴县级供销社为重点,在经营服务上创新思路寻突破,在社有资产上强化管理求规范,在项目建设上围绕中心促发展,全力服务三农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宜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

规划布局,建好村社。科学规划布局,选择村委会或周边,村委会认可,群众公认的农家超市为依托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帮助经营业主改善经营条件、规范管理制度,并在2012年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改造,制作统一模式的店招和灯箱。现已建成村级服务社111家。

创新服务,拓展领域。现已建成“一站式缴费点”204家,覆盖了全市98%以上的行政村。2013年实现代缴费57万笔计4772万元。同时,加快农村金融的建设步伐,建立“裕龙卡”村级综合服务社业务代办网点,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一网多用。我社率先在村级综合服务社全面推广运用“湖北供销裕农网”,建立“新农村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供销。面向农村市场着力构建四大中心,即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业务代办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最终实现“一网多用”。

构建五大网络体系,主导农村流通市场

日用品配送网络。2012年初,宜都市日用品配送中心—湖北供销裕农(宜昌)商贸有限公司”组建,实现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配送中心+经营网点”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宜都市富民农资有限公司,使其主动担负起全市农资市场主渠道责任。目前已在全市农村设有220个连锁经营网点,负责农药、种子、肥料等销售、配送业务。

农产品购销网络。与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宜都市陆城农产品综合市场”,建成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一体的综合型市场。

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成立宜都市烟花爆竹公司,并建成烟花爆竹市级配送牛心和乡镇配送点,配备15辆专业车辆常年开展烟花爆竹的配送业务。现有网点771家,商品配送率达到90%以上。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正抓紧筹建“回收、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农村可利用废旧物资得到回收利用,增加再生资源,有效遏制农村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文明。

领办农民专业合作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投资主体。完善投资项目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力度,成立宜都市供销社联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市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大合作力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2014年,宜都市“今果果椪柑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社确定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推进创新发展。大力创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实现“二次联合”,破解单个合作社在市场开拓、资金借贷、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难题。同时,结合我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组建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调研分析 篇4

1 气象为农服务的目前状况分析

1.1优点

气象服务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根据气象资料显示, 气象的传输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的提高, 对气象卫星和雷达的使用, 以及自动气象站建立, 让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得到提高, 也加大了对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

气象的服务内容多样化, 经常可以看到的, 例如:天气预报、关于农业电视频道、农业的气象预报等等。

1.2缺点

服务系统不健全, 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气象部门, 没有相应的农业服务人员, 也没农业观测的服务平台, 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因此导致了气象为农服务的不足之处。

服务渠道不完善, 虽然气象服务的渠道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但是, 气象的发布和运用之间存在着冲突, 同时, 设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因此, 导致了气象服务不能发送到每家每户。这就使气象服务失去了时效性。

2 提高基层气象为农的水平

众所周知, 农业的生产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 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以气象作为保障基础, 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为农服务,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首先, 在上世纪80 年代末, 根据当时的农业政策和农业气象所需要, 气象部门设计了一些气象观测网和项目设施。但是归根到底, 这些设施技术都不够完善, 不够先进, 很多系统都不到位。因此, 基层气象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气象方面的技术监测。同时, 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监测地点。其次, 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平台。而气象的服务平台主要有以下平台构成: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大型作物生长环境控制模拟平台和精细化作物生长过程农业气象观测平台。接着, 需要增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之前的服务平台比较落后, 基层气象部门应该协助与当地的农作物的生产和规划。不断使基层气象服务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对空中云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例如: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一方面是是减少旱灾, 另一方面也是森林防火所需要的。

3 气象为农服务的建和实施对策

气象部门的服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 现代农业设施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增加, 让农业的发展大大的进行了提高。而农业是靠天吃饭的, 随着气象的变化和农业格局的调整, 抵制灾害的程度越来越小, 然而对气象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需要提高气象为农服务, 就需要在服务基础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3.1更新气象服务体系

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 气象为农的服务主要表现在, 气象播报的准确性, 天气和气候都有不稳定性, 随时发生变化, 气象的准确对农作物优势就越多, 影响也会也来越大, 也会给农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 就要求气象服务需要达到定点、定时和定量。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气象服务提出更高、更大的要求。让农民知道什么样的时间该做什么, 减少盲目性和从众性心理。

3.2完善气象服务技术

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 气象服务技术在不断的完善, 基础设施也应该需要不断的升级, 建成新型的天气预报、天气的监测和天气预警体系, 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3.3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想要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 重点是人才培养, 为了不断的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 还需要健全气象服务的信息员, 设立专门的为农服务的部门, 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联络员队伍, 这就要求相应人员及时对准确信息的传达, 并到现场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 促进为农服务工作更好的发展, 加大为农服务的质量。

3.4提高气象服务为农服务的效率

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化能够得到互相使用, 保证气象服务能够与其他的各行领域相互结合, 作为气象部门, 应该抓紧时间建立气象服务平台, 建立完善的预报模型, 有效的提高气象预报和气象专业为农的水平, 需要不断的改变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全面满足新农村、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民需求。根据不同的经纬度、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地形, 对农业技术设施进行升级, 进行专业的为农预报。气象为农服务需要坚持科技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 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在目前城镇化的发展中, 重点是以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更高的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就需要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方面的工作,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气象服务, 然而, 从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方面, 来分析了气象为农的目前状况。以及气象在为农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侧重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体制建设和水平。对此, 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要求, 需要将气象服务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共同进步, 是基层气象部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调研

参考文献

[1]邓年妹.论县级气象部门如何做好为农业气象服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29) .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服务 篇5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就是要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农村,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广大师生的充分参与,通过大教育、大培训的独特视角,把现代远程教育与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结合起来,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结合起来,最终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个项目的建成,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又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不忘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宣传和教育。

下面就我校近一时期来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为农服务和党员干部培训方面的情况,向上级领导做以汇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校在远教设备使用及利用方面,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电教馆的安排,认真学习文件,制定各类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积极宣传农远工程的重要意义,并联系镇党员干部,向他们宣传农远工程,确保教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充分发挥远教设备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远教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受到了全体师生的欢迎,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我们首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培训过程中让教师真正领会到农村远程教育的优越性,在培训的同时,学校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大赛,本次多媒体大赛由校长、主任带头,极大地调动了我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全校共在25名教师参赛,其中有10名教师受到学校的奖励和,他们所上的多媒体课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认可。大赛过后有的老师说兴奋地说:“以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满堂灌,现在不同了,现代远程教育让教师和孩子尽享先进的教学资源,真是帮了教师,活了课堂。过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情景教师费尽了口舌,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现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找到相关资料,《阿炳在1950》的电视纪录片、化学课的生动实验、抽象的物理实验,英语课的情景对话,还有以前讲平面几何时定理抄了一黑板,粉笔沫落满身,可还是有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们接受起来容易多了,一目了然。” 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教育,更使农村的孩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如今,我校多媒体成了广大师生最“抢手”的教学场所。

不仅转变了广大师生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三、加强党员干部培训,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党员干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现代远程教育有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广大基层党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进行学习、充电,同时也可以利用其翔实的声像内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可以说,这种内容贴切,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真正使党员和群众坐得住、学得好、记得牢、用得上,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深受群众喜欢。这种党员教育方式不仅在形式上克服了以往学习就是读书看报的被动“填鸭”的旧模式,有了形式上的创新,而且达到了较好的学习目的。这为新时期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抓好党员队伍管理,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进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一个新途径,为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注入了新活力。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制作党员签到薄、讨论薄、信息反馈薄等,通过整合天网、互联网、电教光盘和党员电化教育资源,使我镇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培训,进一步坚定了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同时农村党员干部与城里人同步接受到新知识,使他们的观念及时得到更新,而观念的更新直接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变革。通过天网的接收我们组织观看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系列节目、《时代先锋》系列节目、农村政策,致富信息等节目,这些节目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党性。

四、下步打算:

1、抓远程教育,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在工作要求和培训安排上,必须

结合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不宜将标准提得太高,也不能搞一刀切。尤其不能搞既浪费钱财增加基层负担又不被群众接受的一些花架子。必须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最终实现“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给教师不断提供学习机会,使学生真正增长知识”。在短期内,让全体教师都能独立上好教学资源课。

2、目前远教设备所收到的信息和电视节目内容少,缺乏针对性,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制作适宜农村远教培训的网页和电视节目,才能使远教设施充分发挥其效用。

3、认真做好文字材料和档案工作,收集好学校和农村和党员干部及群众的信息反馈,及时从反馈的信息中总结学生与群众的需求再给他们补充营养和精神粮食。

总之,我们利用远程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的差距还很大,我校将在新的学年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努力使我校的远程教育项目再上一个新台阶。

渭源县莲峰中学

《乡村气象站》为农服务显成效 篇6

关键词:电视;气象;农业;天气预报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14-2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样对于为农服务的电视节目来说,经历了从1958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档《到农村去》的为农服务节目,到后来发展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县电视台都有各自的农业频道,覆盖全国,形成了全面立体的格局。为农服务节目总体表现为节目入户率高,频道专业化强,为农服务面广、栏目多等优点。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开展的《乡村气象站》节目也身在其中,具备为农服务的节目特色。

1 《乡村气象站》电视栏目创立的宗旨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创办了多档内容丰富、定位准确,互动性强的自办栏目,如《乡村四季》《乡村聚焦》《乡村导视》和《乡村大戏台》等栏目均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体,特别是《乡村四季》栏目,为农民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但是搞好农业生产始终离不开气象。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天气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农业生产丰收情况。策划制作《乡村气象站》一档节目的宗旨,就是为了让农民朋友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开发农业项目及产业,对科学指导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

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与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为了全面的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满足广大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经过多次反复酝酿,精心策划,推出了这档时长为3分钟的《乡村气象站》节目,在每天晚上19点54分播出,内容涵盖了全省15个县市未来3天的气象预报、气象条件、森林火险、各种预警信息以及主持人播报的针对天气条件采取的农业生产应对措施、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御防治等气象条件分析内容。如图1所示。

2 《乡村气象站》电视节目的编辑策划

2.1《乡村气象站》栏目的定位

《乡村气象站》电视节目主要针对广大农村农户,所以其定位立足于农业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产品以及科研成果,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气象服务。栏目根据不同的农时农事特点,农民日常生活习惯,安排一些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气象灾害预防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2《乡村气象站》节目的选题

作为一档生活资讯类节目,《乡村气象站》每天由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天气信息,同时与乡村频道的“12316—新农村热线”节目紧密合作,拥有一个气象专家、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队伍,每期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使用贴近农民朋友及广大的电视观众生产生活感兴趣的题目,用广阔的视角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电视观众提供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选题主要分几个方面:

2.2.1对农时、农事进行气象服务

《乡村气象站》根据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提供最新气象数据,对天气实况与天气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不同城乡领域的生产生活做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指导,尤其在到了春播、秋收的季节及重要节气农时阶段根据对天气状况的掌握了解,指导农民利用天气信息来合理的安排农业生产,防范突发的天气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在春播时期,主持人与气象农业专家进行沟通后,对吉林省各地区的温度、降水、地温、土壤解冻、土壤墒情等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适宜播种的日期及农事活动,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农服务效果显著。如图2所示。

2.2.2对农作物各生长期的气象服务

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乡村气象站》节目及时根据吉林省不同时期的天气情况和气候特点,对农作物及养殖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洪涝、大风、高温、低温、寒潮、霜冻、暴雨、暴雪天气等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前做出预警,并且努力降低气象灾害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经济损失。在2012~2013年冬春节季以来,我省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降水量的2倍,阴雨雪寡日照天气多,气温持续偏低,给大田水稻玉米出苗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主持人与农业气象专家沟通后及时提出加强大田作物出苗期管理,努力将不利的气象条件提前告知农民朋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不利的天气气候影响降至最低。如图3所示。

2.2.3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农民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农民的自身素质及科技意识不断增强,收入稳步增长。《乡村气象站》栏目为了更好让农民朋友和广大的电视观众了解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对观众进行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增强农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自救、互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并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素质。

2.3《乡村气象站》节目的语言风格

《乡村气象站》是一档资讯类节目,是直接为公众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常常成为社会大众所依赖的生活指南。观众所需要的资讯也必须随时更新,进而要求资讯类节目中的信息具有实用性、及时性和贴近性的特点。《乡村气象站》节目具备此特征。了解农时物候和农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农业谚语,并把他们融入到节目当中,然后当节目中采用气象和农业专业术语的时候,需要解释清楚,尽量用浅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达生硬的气象和农业术语及天气现象,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节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成一体,才能吸引农民观众。

2.4《乡村气象站》栏目的表现形式

目前《乡村气象站》栏目是单纯依靠主持人播报的表现形式,同时配合农田视频画面、动画、图表和字幕及滚屏提示语方式,在这种表现形式下,主持人必须具有沉稳又不缺乏幽默的主持风格,具有较高的气象和农业知识,结合天气气候形势进行分析,对农业生产进行适当指导,同时节目对吉林省地县市天气、温度进行预报。

无论《乡村气象站》节目的表现形式怎样,只要更好的突出节目的可视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广大农民观众更容易接受即可。

3对栏目前景展望

《乡村气象站》自从开播以来,有12年了,已经成长为品牌性的对农服务窗口,有较强的影响力,特色鲜明,得到了吉林省以及周边地区农民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扩大为农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意识,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财产安全,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在节目制作方面,保证栏目的采、编、播人员的专业化,节目内容尽量提供观众最关心的气象信息资讯,如在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利用中长期预报和灾害性预报、预警,为农民的生产及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并且用表现力强的艺术效果制作每一期节目,使《乡村气象站》节目持续、健康发展。4 结束语

《乡村气象站》不仅是一档知识性和实用性强的电视节目,而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其空间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及广大的观众朋友在互联网上能更直观、更时效看到节目,使为农服务的效果更及时、更有效,这样将会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指导意义。

基层台站为农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基层台站,为农服务,现状,对策

随着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气象为农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 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日益凸显。其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其对研究天气气候变化、总结天气预报规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防御气象灾害、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层台站为农服务的现状

1.1 基层气象服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基层台站的绝大部分服务人员是从基础业务岗位上转换过来的, 有些还是兼职人员。大部分基层台站的气象服务人员不了解农业生产需求, 整体专业水平较低。由于基层台站的工作环境较差, 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人才流动更加频繁、通畅, 人才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 也对自我实现、个性及专长的发挥、工作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台站人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也给基层台站的人才制度建设带来了挑战。因此, 提高基层台站气象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进一步提高台站的气象服务水平[1]。

1.2 相关制度的建设有待完善

相关方面制定的服务规范和标准最终是要在基层落实贯彻的。因此, 基层台站的服务内容是否切合基层气象台站的工作实际, 会直接影响生态和农业气象服务的科学性、合理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人员下乡、下基层制度, 以致服务人员无法真正了解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尤其是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需要[2]。只有了解生产需求, 基层台站才能做出有针对性、有特色、高质量的服务, 这也是目前基层气象服务工作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针对当前基层台站为农服务的现状, 应加强服务规范、服务标准、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才能提高基层台站的为农服务水平。

2 对策

2.1 找准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目前, 大部分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正在走以设施农牧业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之路。设施农牧业生产模式具有抗灾能力强、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的特点, 许多农民为了提高农牧副产品的品牌附加值, 增加经济收入, 转为商家大打特色牌、绿色牌。由此表明, 只有规模化经营, 加大以龙头企业为农牧副产品的销售出口, 才能发展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增加农牧副产品的附加值[3,4]。同时还能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基层台站作为为农服务的主体之一, 其必须了解政府引导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发展目标。只有结合实际生产, 了解“三农”发展方向, 才能紧紧抓住并跟上当前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形势, 找到拓展服务领域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2.2 充分认识为农牧业服务的精细化和多样性需求

由于基层台站服务面较广, 为农牧业服务具有精细化和多样性的旺盛需求, 因而给台站的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近几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县一品”产业, 甚至有的地方还提出“一乡一品”的服务理念。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该区域的环境条件复杂, 由东向西分布林区、草原、牧区、农区、山地、沙区, 种殖业、养殖业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进一步要求基层台站的气象服务要及时应对这种变化, 因地制宜, 精心调整, 使区域的气象为农服务呈现出服务需求精细化、服务类型多样化的局面。

2.3 加强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实际上, 一些基层台站的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科研项目的调整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对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变化的影响速度, 这也是基层台站服务产品滞后的原因之一。另外,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 对新型种养殖业的服务指标和判据的总结也比较费时, 这也是服务能力滞后的又一客观原因。因此, 要进一步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总之, 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不仅要依靠准确的预测预报体系, 完善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畅通的信息传输体系, 还需要以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服务基础。

2.4 制订完善的标准和规范

要发展和提升基层台站为农服务水平, 针对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局面, 提出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按照规范, 认真落实,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 才能实现业务化运作;二是要考虑修订标准和规范的时效性, 当发现标准和规范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时, 能及时修订和改进;三是要充分考虑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和特色性, 服务规范的大纲要严格执行, 特色服务的内容可以灵活设定。

参考文献

[1]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阿日古娜.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 :68-70.

[3]耿俊杰, 冯林琳.浅谈基层台站地面测报应急处理[J].内蒙古气象, 2011 (4) :73-74.

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分析 篇8

目前,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极端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大厂县地处华北平原北端、河北省中部、北京市东部,燕山南麓,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境内有潮白河、鲍邱河两大水系。一直以来,暴雨、寒潮、大风、雷电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的高产高效、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农民的增产增收都与气象工作息息相关,2011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新要求,特别是科技能力的提升。因此,不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2个体系的建设和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对农村生产的保驾护航等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1.1 初步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1.1.1 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建设。

2011年4月大厂县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由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任指挥长,成员单位包括气象、农业、水利等20个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成员单位协调合作,保障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1.1.2 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大厂县气象局于2007年初深入到全县105个自然村调研并收集了村干部的手机号码,将大厂县的重要天气预报及关键农时天气预报服务短信在第一时间发送到村领导手机上。之后,每年年初大厂县气象局都会核实更新数据库,以确保准确及时。县政府于2010年12月出台《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建设工作的通知》。大厂县气象局通过信函方式对信息员进行了培训,明确其责任。覆盖全部村街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瓶颈。

1.1.3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专家联盟团队。

2011年,大厂县气象局与县农业部门联合成立“专家联盟”,由2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双方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气象预报和服务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农服务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1.4 建立完善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及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自2007年起,大厂县气象局先后修订完善《大厂回族自治县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大厂回族自治县雷电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大厂回族自治县火箭人工增雨事故处理预案(试行)》《大厂回族自治县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关于全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工作预案》等5个部门预案及《大厂回族自治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个政府专项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职责、联络方式等内容,确保应急处置的快速、高效。每年修订完善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汛期气象服务预案。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习,使更多的人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掌握应急处置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气象部门应对气象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科学处置水平[1,2]。

1.2 气象业务服务网络不断加强,预报服务水平切实提高1.

2.1初步建成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大厂县目前建有自动气象站1个、两要素区域气象站5个、2011年在陈府乡威武屯村的农业示范园区内建成多要素农业小气候观测站1个。基本实现了对暴雨、干旱等天气现象的加密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天气情报。

1.2.2 初步建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网络。

大厂县气象局内网直通省、市气象服务平台,获取信息快捷;基于内网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系统”运行平稳,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同时基于外网的“企信通”短信平台作为备份和补充;2011年在陈府、祁各庄及大厂3个乡镇建设了气象信息服务站;在陈府乡威武屯村的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厂县特色西瓜种植区祁子庄镇洼子村分别安装了电子显示屏1块,在洼子村安装大喇叭系统1套。此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电话自动答询、气象网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各类气象信息。

1.2.3 天气预报服务保障无微不至。

多年来,大厂县气象局注重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及时将重要天气报告报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坚持做好重要活动和关键农时的预警预报服务工作,2007年实现105个自然村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预警预报短信,每年编制各类服务材料120余期。近年来圆满完成省运会、县庆等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实现了与农业、乡镇等部门的联动,更好地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1.2.4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年来,大厂县降水持续偏少,地下水位下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2002年大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成立,并于当年9月25日夜间成功实施了首次人工增雨作业。近几年大力开展以抗旱保丰收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平均每年成功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5~6次,科学地开发空中水资源,补充地下水,对净化空气、缓解阶段性干旱以及大厂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以来,更新人工增雨作业车、火箭弹发射架等装备,圆满完成奥运、国庆60周年人工消减雨保障任务。2009年开始,县政府追加人影专项资金,促进大厂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厂县共有3个人影作业点,人工增雨专用皮卡车1辆,车载火箭发射架1部,空域申请系统1套,具备人影作业资格人员6名。

1.2.5 加大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

近年来,大厂县气象局通过电台、报纸、网站、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信息覆盖面不足

尽管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发布工作已得到全面推进,实现了预警手机短信100%覆盖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应急负责人和全体气象信息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预警信息距离90%以上的公众覆盖率差距还很大,农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气象信息的传递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2.2 气象信息员队伍成员不稳定,发挥作用不足

大厂县气象信息员全部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一方面能够积极发挥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而另一方面由于换届及班子调整等原因,这个队伍成员及联系方式的稳定性较差,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其宣传普及气象知识、监测报告区域内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等职责。

2.3 服务的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县级气象部门以观测业务和科技服务为主,气象服务的业务能力明显不足,支撑气象服务的业务平台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县级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加上人员少,人才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县级气象部门的业务人员仍以观测人员居多,从事气象服务的技术人员少,多数以兼职为主,气象服务所需的知识培训亟待加强。

2.4 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中的投入不足

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当前资金投入和长期维护资金的投入。而大厂县的两个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地方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制约着两个体系建设的发展。

3 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建议

3.1 将气象为农服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为农服务与农村工作息息相关,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建议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障作用。3.1.1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每个村建设气象预警终端—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系统,实现预警信息自动发布,增强时效性。要尽快将现有的乡镇两要素区域站更新为多要素自动站,实现监测网络加密。

3.1.2 推动为农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力度,尽可能保证队伍成员的相对稳定。因为这部分人员承担着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气象与农业信息收集、气象灾情信息上报、气象知识的普及宣传等工作,需要队伍保持相对稳定。3.1.3推进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村大喇叭广播、电话、手机、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种手段,不断扩大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使广大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各类气象信息。

3.2 加强部门合作与联动,实现为农服务效益最大化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气象与农业专家联盟要深化协作,提高农业生产气象条件预报的精细化水平,指导农民科学安排生产和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广播、电视等部门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增加调整气象信息的播报频次。通过部门间的团结协作、信息沟通和服务用户之间的信息反馈,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使服务产品更加贴近农民实际需要。

3.3 加强气候资源评估和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大厂县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要指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要积极开展针对农村规划建设、重大农业工程建设等项目的气象评估服务。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时,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3.4 切实提高农民对气象科技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

要加强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应用气象科技知识的能力,使农民在农业生产建设中自觉科学利用气候资源;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获取各种气象信息;发现气象灾情能主动向气象部门报告;自觉维护气象仪器设施。

3.5 建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

大厂县现有3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均为非标准化作业点。河北省气象局“现代人影业务知识讲座和研讨会”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建成300个标准化作业点。为了适应新形势,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组织开展好大厂县与全市的人工影响天气联合作业,需要大厂县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尽快建设标准化作业点,标准化作业点的选址要立足长远,科学合理。要以有利于人影事业长期发展为出发点,选择可以安全顺利实施作业、满足正常生活和工作、利于管理的环境。

3.6 地方政府要加大在“两个体系”建设中的投入力度

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系统工程,需要当前资金投入和长期维护的资金投入。大厂县“两个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更需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两个体系”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大厂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3,4]。

参考文献

[1]陈双溪.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大有可为[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3):1-4.

[2]韦文彬,莫文秋.气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302-303.

[3]单新兰,张淑琴,齐旭峰,等.宁夏区域气象为农服务建设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4):60-63.

对烟台市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 篇9

2013年, 全市各级气象部门累计进行各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536次, 重点服务对象入库2 359人 (户) , 服务种养殖大户112户, 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 服务涉农企业11个;与涉农部分联合会商85次, 联合田间调查24次, 联合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104期。现针对烟台市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如下。

1 烟台市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气象预报服务信息的准确率有待提高

目前, 气象预报特别是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当然这个问题是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 气象预报准确率已逐步提升。

1.2 气象预警服务信息传播手段仍显落后

受制于传真、电话、电邮及手机短信等传统传输通道, 在遇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时, 即使气象部门进行了准确的预报, 也往往由于信息传输方式、效率的限制, 农村、农民、农业大户也很难第一时间得到预警服务信息, 并进而影响到对灾害的防御布置[2,3]。因此, 如何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是灾害预防的关键。目前, 电视、广播天气预报和报纸是农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由于农民劳作时间不规律, 经常错过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1.3 气象服务产品对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仍缺少针对性

农业产品种类繁多, 不同品种、地域、生长发育时间都需要提供不同的气象信息, 从而达到最佳效益。目前, 主要农业气象服务仍存在过于宽泛的问题, 有一定的指导性, 但缺乏针对性。与农业部门结合仍不够紧密,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指导性不强, 信息覆盖面太窄, 与农业气象相关的服务产品也局限于农业气象信息、关键农时季节预报及小麦、棉花、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预报等, 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更不能反映种植业类气象信息产品和养殖业类气象信息产品的不同特点。

2 建议

一是加强实地调研, 了解服务需求。农村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比如作物种植者最关心的是播种时期的天气条件, 而果树种植者最担心的是开花结果时节会不会出现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殖种类的气象为农服务需求是不同的, 只有加强调研, 了解各地的气象为农服务需求,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加强各地自动站等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保证气象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基础气象科学的研发, 以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有效率;加强对暴雨、冰雹、大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平台建设[4]。

三是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工作, 在原有的传输渠道如电视天气预报、报刊气象专栏、12121声讯电话、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等方式的基础上, 构建天气预报预警电子显示发布平台, 丰富完善为农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

四是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按有关规定做好气象信息服务站的运行管理服务工作;加大气象知识在农村的科普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村群众普及气象科普知识, 不断增强和提高农民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进行科学生产、管理及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按照“八有”标准进行的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 (镇) 建设工作和“十有”标准进行的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建设工作。

五是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组织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保障机制, 推动气象应急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控能力, 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摘要:针对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总结探讨通过加强调研、加强技术、加强传播、加强信息员队伍和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组织建设等方式, 解决为农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问题,建议,山东烟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农业部公报, 2013 (2) :4-11.

[2]于静.对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6) :299-300.

[3]王高芳.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 2012 (6) :115.

气象为农服务类节目内容编排技巧 篇10

关键词:获奖节目,气象为农服务类节目,内容编排技巧

2011年,烟台市气象局制作的《农业气象站》荣获山东省气象影视竞赛对农服务类节目一等奖,并包揽内容编排、制作技术、主持艺术等三个单项奖的第一名。如果说制作技术是节目的包装,主持人是节目的串联,那么内容编排无疑是节目的核心,只有编排有方,节目才有灵魂。内容编排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获奖的《农业气象站》作为一期介绍苹果褐斑病成因、危害、防治的节目,选题很普通,也很常见,可它是如何凭借巧妙的编排赢得大奖的呢?

1 开头新颖脱俗

新颖脱俗的节目开头,如同舞台上演员精彩别致的亮相,能一下子赢得满堂彩。在《农业气象站》开头,主持人拿着一大一小两个苹果登场: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7月1号,星期五,欢迎您收看《农业气象站》。

平时录节目,我都是空着手,今天我给您带来两样礼物。您看——(依次拿出小苹果、大苹果)两样礼物都是苹果。有的朋友会说,咱们烟台苹果这么出名,个头大、形状好、看着又红又亮,吃着又脆又甜,这个是没的说(大苹果),可怎么还带了个其貌不扬的小疙瘩呢(小苹果)?

像这样的苹果(大苹果)都是去年产的,都是在冷库里保存到现在。现在树上正长着的苹果就是这个样子(小苹果)。眼下这个季节正是苹果的果实膨大期,膨大期对于果实最终的个头大小,颜色好不好看,口感好不好都至关重要。

为保护果实不受病菌、虫害的侵蚀,几乎全部的苹果都早套上了专门的袋子,可是“套袋”技术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些病虫害会通过叶片入侵果树。这不,栖霞市苏家店镇马蹄夼村的王玉梅大姐这几天就为家里的果树犯愁。”

这样的开头,不仅吸引观众,而且巧妙地制造悬念,流畅地引出下文。

2 内容环环相扣

既然提到了王玉梅大姐,自然这位果农王大姐就粉墨登场了:

“前两天我来这个果园里一看,苹果叶子上有褐点,咱也不懂是什么。褐点慢慢变黄,变黄了以后就落,我家的果园全部是这样,一看这个果园,简直上老火了。”

短短数语,答案揭晓了:王大姐家的果树受了病,而且病得不轻。可是悬念又来了:到底是什么病呢?此时,主持人帮助观众发问了:

“王大姐的心情咱们不难理解,换到谁身上谁都上火,可是她家的苹果树到底怎么了?”

此时,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果业专家

“这个苹果叶片得的是褐斑病,也叫绿缘褐斑病。这种病一旦发生会造成叶片失绿、变黄,造成大量落叶。它是真菌侵染造成的,是一种弱寄生性病害。既会影响当年苹果产量、质量,也会影响第二年花芽的数量和质量,是目前对苹果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叶片病。”

专家一语中的,病的名称、成因、影响、危害程度赫然明了。而主持人并不罢休,继续制造疑问和悬念:

“‘褐斑病’,一个个小小的褐色斑点怎么会发展到这么严重呢?”

只一句话,观众的胃口马上又被吊起来。紧接着专家继续解答:

“这种病的病原菌靠雨水来传播。在降雨比较多、降雨时间比较长的状况下,这种病的侵染就比较严重。七、八月份雨水多,温度高。这样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真菌性病害的侵染和流行。”

专家的解答,一下子把观众的注意力带到了天气上。这时主持人很自然地开始盘点天气形势:

“多雨、高温、高湿,这是褐斑病的三大帮凶。最近的天气恰恰具备这些特点。降水上,整个6月下旬,全市旬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和常年同期都偏多。气温上,昨天,果园自动站监测到最高气温30.4度,平均相对湿度85%。”

看到这里,观众似乎该松口气了,原来如此!但是节目绝不能到此为止,于是又一个问题被主持人抛了出来:

“明天白天,我市西部地区有中雨,其他地区普遍有小到中雨,紧接着明天晚上到后天白天,雨下得更大,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眼下正是褐斑病的高发期,又遇到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降水,怎么办呢?”

主持人这么一提醒,观众如梦初醒,弄清楚了“褐斑病”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有效防治。当然又得专家出马:

“雨前应该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以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为主。雨后,可以先喷一遍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像戊唑醇,氟硅唑,咪酰胺都可以。”

到这里,几经起伏,“褐斑病”从成因到危害到防治的全过程已经非常明晰,主持人亲切实用的提醒如同高昂激越的合奏后舒缓悠长的小提琴独奏。最后,主持人与观众道别:

“明后天的这次降水过程结束之后,7号到8号还有降水的可能性。咱们果农朋友一定要结合专家的建议,及时采取措施。最新的天气情况您还可以通过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节目以及12121电话的7号信箱了解。

做田间地头保产保收的保护伞,做农民兄弟贴心贴意的贴心人。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农业气象站》,下次节目再见。”

3节奏层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节目也是如此。没有节奏,平铺直叙,观众很容易乏味。而这期节目有张有弛,关键在于设置了三个不同角色:主持人、果农王大姐、果业专家。试想一下,如果只有主持人在演播室正襟危坐,照本宣科,谁有兴趣看下去呢?如果只有专家像讲座一样讲个不停,也很枯燥乏味。正是有了三个角色的变幻,才使节目有了节奏起伏。

其次,三个角色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互相调剂。其实专家讲述的内容,不是不可以通过主持人口播出来。主持人也可以不发问,而让专家从头讲到尾。但是节目在编排时故意把一个人的话变成两个人来说,一人制造问题,一人解答问题,一张一弛,有问有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4 服务紧紧相随

如果没有气象服务的内容,这期节目只能算是一期农业专题节目,不能称其为气象为农服务类节目。节目前半部分丝毫找不到气象的影子,这绝不是跑题,其实是在做铺垫。“褐斑病”是一种与天气情况紧密相关的病害,也就是说必定要涉及到天气情况。如果一上来就直奔天气,开门见山,就缺少了编排上的美感和节奏。只有一步步深入,一点点推进,直到最后水到渠成。

说到天气时,节目并没有停留在怎样的天气容易引发病害,更总结了前期天气情况,以数据说话,让观众对“褐斑病”与天气条件的影响有更深入和实际的体会,并且进一步介绍未来两天天气。还有一个服务的亮点,就是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延长预报时次。1号播出的节目已经预报了7号到8号的降水过程,且充分考虑到预报时次较长,天气变化的可能性太大,所以提醒观众通过两种途径及时了解最新天气情况。可谓是考虑周全,服务到位。

5 小结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转弯装置下一篇:农村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