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现状及措施

2022-09-11

设施农业就是指依靠现代科技和设施, 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 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 包括塑料棚、遮阳网、温室、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等多种形式, 其中, 以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发展最快。目前, 全国设施面积约140万hm2, 浙江省设施栽培总面积约为0.53万hm2 (含蔬菜、瓜果、花卉) , 近几年, 每年递增幅度超过30%。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保证了蔬菜周年的均衡供应。同时, 由于设施内半封闭性、高复种、高温高湿、不受雨水淋洗等特殊条件, 在土壤的有机质、养分、盐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前, 大部分设施农业养分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 缺乏科学指导。因此, 随着连作栽培年限的增加, 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日渐显露。尤其是温室土壤中硝酸盐和磷素的积累, 不仅降低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效益, 还导致菜园土壤盐害和养分失衡, 降低菜园土壤生产能力, 且提高氮、磷淋失和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性, 降低蔬菜的营养和卫生安全品质。寻求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恢复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的平衡, 对于农产品优质高产及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设施栽培体系中的养分管理现状

在设施栽培中, 由于蔬菜生产具有高度集约化、年复种指数高和种类单一等特点, 造成了设施内部环境与传统大田种植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在设施农业配套技术方面进步空间很大。目前, 种植户习惯于将露地施肥习惯直接转移于设施农业中, 加之生产管理者的土壤管理技术和施肥技术水平较低, 破坏了设施土壤的生态环境。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 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1.1 设施栽培养分投入状况

与其它农作物相比, 蔬菜是一种需肥量大的经济作物。受传统“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粪大水勤, 不用问人”等不科学施肥习惯的影响,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 农户往往通过增施氮肥来获得高产。尤其在设施栽培下, 施肥量是露地的4~5倍, 且化肥在总用肥量中占30%~60%。蔬菜作物中年均化肥施用量为375k g/6 6 7 m2, 最高达405 kg/667m2;畜禽粪便施用量年均为8 721 kg/667m2, 最高可达14 393 kg/667m2, 盲目超量施肥的现象十分普遍。

1.2 养分累积状况

当寒冷季节, 土壤温度较低时, 作物吸收养分能力下降, 生产者往往通过加大施肥量, 以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结果造成氮、磷、钾等养分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和累积, 尤其是磷肥, 其当季利用率很低, 大田利用率仅为10%~25%。研究指出, 山东寿光设施栽培黄瓜的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仅为5.0%, 2.1%和11.8%[1]。冯永军[2]等测定结果显示, 设施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50 g/kg, 碱解氮在100~200 mg/kg, 速效磷高达400 mg/kg, 速效钾高者可达1 000 mg/kg。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设施栽培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比露地土壤高135.7%, 60.1%和31.4%[3]。长期过量施肥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还导致了大量养分在土壤中累积, 降低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效益。当然, 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 种植不同作物品种的设施土壤, 其养分累积状况也不相同。

2 养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设施农业受人为作用影响较大, 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高度集约化后, 土壤出现各种问题, 如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等。其中,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国内外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问题, 这也是很多温室在使用3~5 a后不得不废弃不用或改作它用的原因。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是设施农业发生盐害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蔬菜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重要因素。而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既是土壤盐分的重要特征, 又是导致蔬菜生理障碍的主导因子。

2.1 土壤盐分高积累

当前, 设施栽培土壤盐分表聚现象非常明显。其实, 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实质上是田间作业的一种“肥害”, 是可溶性盐分含量长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出现。有研究报道, 设施栽培土壤盐分含量一般是露地土壤的1.3~3.7倍, 在3~5 a棚龄时出现积盐高峰, 且土壤中K+、NO3-、Ca2+和SO42-增幅较大, 一般含量是露地的2.1~21.5倍。又据李文庆[4]等对山东泰安、潍坊、德州等地土壤测定结果显示, 1 a大棚和3 a大棚耕层土壤盐分分别是露地的l~3倍和1~6倍。

2.2 有机肥施用不合理

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 而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是栽培高产优质设施蔬菜的关键因素。但很多农民为追求高效性, 只重视化肥的施用, 忽略了有机肥的投入, 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但若施用未经处理的有机肥, 会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环境产生不良后果。一方面新鲜禽粪容易滋生虫, 加重地下病虫害发生;另一方面, 施用某些大型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禽粪, 易造成抗菌素和重金属污染, 使土壤和农产品受到污染, 减少设施大棚的使用寿命。

2.3 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不协调

按照作物养分需要供肥, 长期使用养分比列不当的肥料品种蔬菜作物需N、P、K的比例为N∶P2O5∶K2O=1∶0.5∶1.25。重氮、磷肥, 轻钾和微量元素是蔬菜大棚施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过量使用氮肥, 影响钾、钙、镁的吸收, 造成养分吸收不平衡。一些菜地从未施过钾肥, 蔬菜所需钾量仅靠有机肥补充, 土壤中钾素严重缺乏。再者, 由于作物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加之温室复种指数高, 长期种植单一蔬菜品种, 会使设施土壤中特定养分富集或亏缺。

2.4 蔬菜营养和安全品质下降

研究指出, 亚硝酸盐能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来自蔬菜。蔬菜易于富集硝酸盐, 其体内硝酸盐含量与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呈正比, 且随设施连作年限的延长, 蔬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积累显著增加, 对蔬菜造成污染, 威胁人体健康。

2.5 污染环境

设施栽培基地 (大棚) 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区域。农田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过量施肥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据统计, 我国化肥投入占蔬菜生产中肥料总量的20%以上, 而蔬菜对化肥的吸收率仅有30%左右, 远低于50%~70%的世界平均水平[5]。土壤中未被吸收利用的化肥, 一是随水流入地下, 造成地下水污染;二是经过反硝化作用, 进入大气, 产生温室效应。据张光亚[6]等研究, 设施栽培土壤N O释放通量比露地栽培土壤高1.9倍。

3 主要对策及措施

在设施栽培中, 蔬菜的生长环境、施肥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化, 决定了其施肥管理上与露地有很大区别。不合理施肥是导致设施土壤中养分和盐分累积高、氮肥利用率低、蔬菜营养品质差的重要原因。研究设施制度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按需施肥, 是防止土壤退化、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升蔬菜品质的有效方法。

3.1 遵循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 平衡施肥

蔬菜生育期短, 生长所需养分主要来自肥料特别是化肥。追肥的原则应遵循“薄肥勤施, 少量多次”, 结合浇水施用, 间隔时间要短。而且在不同茬口和生育阶段, 作物吸收养分比例不同。如黄瓜在冬春茬结瓜期养分吸收量占90%以上, 其中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别约占总吸收量的22%, 55%和13%;秋冬茬结瓜期养分吸收量占70%左右, 其中初瓜、盛瓜和末瓜期分别为32%, 30%和10%[7]。因此,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 按需同步供肥, 且N、P、K和微肥的配合施用;或因地制宜, 采用测土施肥、配方施肥、针对具体作物品种, 设计专用复合肥, 可有效解决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协调而造成的连作障碍问题。

3.2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重微肥

在有机肥分解过程中, 细菌、放线菌增殖,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从而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可减少土肥中有害病菌的传播, 因为有机肥料经过充分腐熟, 可杀死其中的致病菌和虫卵。同时, 选择适宜的粪肥种类, 改良土壤, 利于蔬菜的根系生长发育, 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性。其次, 要重视微肥, 施用微肥, 促进蔬菜硝酸还原酶活性, 降低蔬菜硝态氮累积量, 提高蔬菜品质。

3.3 控制氮肥的释放速度, 降低土壤中的硝酸盐积累

施用长效或可控释性肥料, 避免土壤可溶性养分浓度短期内急剧升高。速效化肥使用量过多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速效氮肥。在设施栽培中采用如涂层尿素、长效碳氨等缓释肥料, 有效控制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 控制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浓度, 避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3.4 合理灌溉,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水分在设施农业土壤中迁移的方向主要是地下向地表移动, 缺少雨水的淋溶。因此, 对设施农业进行合理的灌溉, 可以增加土壤表层的水分, 改善土壤水循环, 稀释和带走土壤中多余的盐分。对于次生盐渍化严重的土壤, 灌溉时要求浇透。在轮作间隙或农闲时, 可将覆盖物去掉, 充分利用雨水冲刷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3.5 改变耕作方式, 变土壤栽培为无土栽培

在高度集约化的设施栽培中, 难以准确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通过改变耕作方式, 用基质代替土壤进行无土栽培, 并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和规律, 采用水肥滴灌管理等措施, 能有效解决设施栽培连作障碍, 土传病害严重等难题。

4 结论

设施栽培中的养分管理是设施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合理的养分管理, 不仅能保证蔬菜作物高产的同时,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改善和提升设施蔬菜作物的营养品质, 确保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设施栽培不同于露地栽培, 其对肥水管理有特殊要求。基于此, 阐述了我国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现状, 包括设施栽培中的养分投入和土壤养分累积, 指出由于不合理养分管理导致的设施栽培土壤盐分大量积累、营养元素间比例失调、设施蔬菜品质下降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 马文奇, 毛达如, 张福锁.山东省蔬菜大棚养分积累状况[J].磷肥与复肥, 2000, 15 (3) :65-67.

[2] 冯永军, 陈为峰, 张蕾娜, 等.设施园艺土壤的盐化与治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 2001, 17 (2) :111-114.

[3] 夏立忠, 杨林章, 王德建.苏南设施栽培中旱作人为土养分与盐分状况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01 (6) :43-46.

[4] 李文庆, 张民, 李海峰, 等.大棚土壤硝酸盐状况研究[J].土壤学报, 2002, 39 (2) :283-287.

[5] 吴凤芝, 赵凤艳, 刘元英.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综合分析与防治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 (3) :241-247.

[6] 张光亚, 陈美慈, 闵航.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及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 (2) :239-243

[7] 裴孝伯, 张福墁, 高丽红, 等.不同季节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9 (1) :68-73.

上一篇:关于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下一篇:论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问题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