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后的感悟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家访后的感悟范文

家访后的反思

当教师这些年来,做了多少次家访自己也记不起了。在这些年来的家访工作中,有一次家访,却让我感悟深刻,记忆犹新。

那是我任六(3)班班主任时,班上转来一名学生叫杨静(化名),在开学初这个学生就不愿来上学。我和科任老师便到该生家家访,经家访了解,原因是该生随父母外出打工期间,陌生环境变化大(3年其父母换了8个打工地),由于地方语言差异,加之该生性格内向,就更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导致性格上孤僻,不愿到校读书(装头痛)。针对该生这一情况,我与其家长和学生做了多次交流,同时取得了该生对我的信任,后来该生在学习及其他方面都有可喜的进步。

故此,我在想:让学生健康成长,先要与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接纳、尊重、理解、倾听、探讨、分享。还更想说,没有家访,那来真实的理解!所以,家访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访,是对学生的一个良好呵护,这个呵护就是老师、家长、学校与家庭。

第二篇:一次家访后的反思

我这次去了几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通过和家长的谈话,我感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品德及行为的关注情况还不到位,有些家长甚至还不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孩子。家访回来后,躺在床上的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在思考教师怎样和家长进行家校沟通,共同管理孩子的问题。

下面结合家访的情况以及本人今后的打算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我觉得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联起手来管理和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管理我们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比如说,在学校时教师对孩子的管理就要负主要责任,在家里时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就要负主要责任。记住,我这里讲的是负主要责任,当然对孩子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沟通。除了家校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孩子外,我们的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尽力给未成年人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二、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在农村,我们去家访时,经常听到部分家长这样说:现在的书本知识深,我们都不能辅导孩子学习了。只有请你们老师好好帮我们管管,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听到这些议论,我们当教师的就要给予家长一些合理的解释或有效的建议。比如说,孩子的成长不一定只要求学习好,还应兼顾孩子的品德及行为发展。我们当家长的也应该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孩子,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像个别家长教自己的孩子骂人和打人,他自己还笑得前俯后仰的就不应该了。另外,还有部分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只想着在外面挣钱,把孩子留给了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照看。有些老人一大把年纪,能管住孙子的穿衣吃饭问题就不错了,可孩子的学习、品德及行为谁来督促,孩子的心理困惑谁来疏导?因此教师则要和孩子父母多多沟通,探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案。

三、我觉得家长不应该过度溺爱自己的孩子。由于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少,因此孩子就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的宝中宝,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于是乎给孩子这样或那样的照顾和迁就,甚至对孩子学习及一些不良行为不管不问。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则是百害而无一利。相反,我们要用流传在群众中的一句古话“不要只用嘴巴想孩子,而要用心想孩子”来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篇:一次家访后的总结与反思

今天放学之后,我和实习老师去了两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到一些平时无法知道的消息。

第一位学生是梁xx,这一周到今天足足有四天没上学了,其中也有一天是因为其生病去看医生,我原以为他一直在看病,谁知道去到他家一看,才知道他根本没有去看医生,而是一个人跑出去玩了。他每天都是早上准时出去,在家人面前装做去上学的样子,到中午也按时回家吃中饭,饭后有装模做样地出去,晚上再回家,妈妈问他有没有作业,他说已经在学校做好了,就这样骗过了家长,前天因为与他爸爸通了电话,我总以为他生病在家,谁知道竟然是这样的情况……假如我今天没有进行家访,我想这位学生的戏还要继续演下去。通过与家长谈话,可以看得出家长都是明事理的人,而梁xx却是坚决不太想读书,我和家长及时打消了他的这种不成熟的念头,他同时表现得很不情愿,也看得出来他最近受到外面的影响真的很大。

我和钟老师刚去的时候,家长就请我们坐下并赶紧倒水,可见家长的素质都不错,这位学生其实还比较听话,主要原因就是他厌学。听说他过去初中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到了高中就变了很多。加上他周围的环境不是很好,有一些不爱学习的同学,还有才退学不久的学生,这极大程度影响了他。另外,家长对小孩的约束力不够强,平时没有太高的要求,也没有重视。如果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其身上的话,他也许会努力读书,而从家长看来,他们的期望在小儿子身上。

我给家长提了一些建议,同时也要求这位学生明天准时回学校来。就这样我们去了下一位学生——吴xx家里。

其家正好在修新房,一走进他家,家长好象不怎么在乎老师的到来,我们坐下来就谈学生的情况,而学生此时还没有回家(18:35),听家长抱怨说有时候他要到晚上12点才回,这样家长也感叹没有办法。问他为什么这么迟回家,他竟然直接说泡妞去了,真的不明白家长是怎么接受这样的回话的。我问他哥哥是不是前些天发短信替其弟弟请过假,谁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那个手机号码正是吴均伟本人的,他好象已经有两次做过这样的事情了,我应该在明天好好问问。

周六活动费90元钱据其妈妈讲已经给了他,可还没有交到我这里来,估计已经用掉,我无语。

在学校的表现也是趴台睡觉得多,而且脾气不太好,从其家长的抱怨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说根本管不了,在我看来,他们根本没有去管,就如“放羊”一样,随着他去吧的一种态度,难怪学生什么事都敢做,因为少了家里的监管,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则更加难管。作为老师来说,看着问题学生不管良心上似乎过不去,但是管起来又是何其难啊!

从这位学生及家里来看,我认为问题在于,家长缺乏管教孩子的意识,只顾着每天劳动,没有想到培养和管教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事情更重要、更有意义。这可能与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也是有关的吧!

以上两位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厌学,且学会欺骗家长跟老师,另外家长的管教松散不严格或根本处于无管教状态。我认为家长如再不引起重视的话,学生表现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恶劣。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很有必要。家庭教育是个人的成长基础,学校教育是个人成材的“上层建筑”。没有很好的基础,上层建筑无法很好的构建。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清楚,家庭教育与家长的素质有着紧密关系,家长水平不高和意识淡薄是导致学生不健全发展的根源所在。只有通过教育者不断地努力,扩大教育的影响力,让家长提高认识,等家长有了教育的意识,我想这个社会的教育就会有了质的飞跃,青少年一代就有了希望。社会在进步,教育在进步,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第四篇:家访感悟

----------彭国祥

“老师来了,欢迎欢迎!”每次家访,我们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长们热情的欢迎。前不久,我们也同样被热情包围着来到了沈民的家。在与家长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中,我们互相交流、了解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情况,针对孩子平时的坏习惯,我们共同商量教育对策和方法,随着“老师再见!”我们又一次成功的家访结束了。

在我们传统意义上,每一个孩子属于一个家庭的,而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讲,孩子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家访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平等的、共同的目标之上的沟通。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育的社会化”,它决定了作为教育教学主要任务承担者的教师必须协调处理好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完成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任务。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旨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尽管父母和教师在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双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文化水平乃至个性上都可能存在差异,于是在教育效果上就会出现优、差、快、慢的区别。如何指导好家庭教育,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作为教师,无论多忙再累,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孩子家里走一走,和家长、孩子深入地谈一谈!

平日里常跟孩子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我们会生气,但走进孩子的家庭,就会找到很多问题的真正答案,从而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但盲目的家访是得不到效果的,家访要明确目的,要带着问题去家访,要好好备课,见到家长要说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面向全体孩子,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孩子有个全面的认识。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来促进孩子的转化。家访恰恰能够在这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那就是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接受的教育。找到一把能开启孩子心扉的钥匙,对我们老师来讲可能是一时的发现,对孩子来讲可能就是一生的铭记。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不断地探索教育方法,不断地提升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满意。

其实家访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效果取决于老师掌握此门艺术的能力。而要真正掌握这门艺术,我认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要从做"朋友"开始。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好教师",就应得先做"朋友"。这就使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变个小孩子",他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乐园。"我们也应好好品味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的,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背景,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差异,教育观念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我们通过家访,可以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了解,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对孩子进行方法各异的教育,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必然会弥补孩子因差异产生的不足,使孩子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形成更佳的转变机遇。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家访,不但有利于协调整体教育的要求,而且能针对个性各异的孩子采取特殊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家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延伸,得到渗透、得到发展。

第五篇:家访感悟

家校携手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访后的感悟

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孩子的教育就全交给学校了。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强加于孩子。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那就是做好家访。怎样才能做好家访、怎样让家长、学生欢迎你家访呢?我认为:

一、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教师家访时更要抓住时机,讲究交谈的艺术性,避免让家长或学生误认为老师的家访是向家长告状,那将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作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

二、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教师都要发自内心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方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会更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

三、“问题学生”的确有很多缺点,怎样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

有一部分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的特别青睐。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骄傲、自负、任性的个性,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遇事不肯帮助别人,学习上自私,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家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把老师的想法告诉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老师的到来产生抵触的情绪。这些学生虽然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哪怕一点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并帮助孩子满足这种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地进步,更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同学,告诉家长。而做家访,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学生的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动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

学生需要家长、老师不断提供他们成功的机会,只要我们热爱教育,善待每一个孩子,学生会喜欢我们,家长也会欢迎我们。

家 访 感 悟

刘湾中心小学 郭亚玲 近日,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思想上重视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通过家访,可以跟家长交流情况和交换意见,统一认识,这样既帮助教师我们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家访方向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比较重视。虽然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但对孩子的学习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期望也比较高。如我们班的学生刘庆阳,父母在外地打工。在我家访期间,只有奶奶在家,但爸爸特意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在学校得学习情况,和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的了解,并且探讨孩子为什么平时成绩理想,到期末考试时候发挥不好的一些原因。

二、家访要有准备。去家访之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提前告诉了家长,叫家长和学生在家等待老师的到来。否则,学生家长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第二,必须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第三,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想要说什么,最好在心里有个提纲,到时一五一十,侃侃而谈,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家长听起来肯定认真,觉得老师工作细心,很负责任。在学校做了充分准备以后,我们个人要收集家访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家庭成员,在家家长情况,经济来源,在校表现情况等等。

三、选择适当时机家访。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例如学生生病在家回不了学校、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后进生有很大进步、学生生活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产生误会,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我们班的学生刘玉婷,个性很要强,重情感,同学关系和睦,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愿意与她交朋友。平时的各科成绩也非常的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最近成绩有些不稳定。在家访中了解到父母不和这样的情况。我在家访中,专门针对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来讲,让他的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氛围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四、家访要讲究艺术性。家访时的谈话最讲究技巧,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来进行。首先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交谈中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再次,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五、家访要遵守学生在场原则。学生在场原则指的是家访时让学生在场。家长、老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家访活动,发现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现象,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家 访 感 悟

刘湾中心小学 孙亚莉 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 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我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刘博伟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 刘博伟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刘永奇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刘永奇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家 访 感 悟

刘湾中心小学 王彭芳

家访工作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学生在校的表现,老师一般都能了如指掌,但从全面研究学生的要求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呢?家庭的德育教育环境又如何呢?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何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家访,同家长直接的交谈,才能有所了解。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是多棱角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班的刘帅、林肖博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胡某、刘某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0-35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农田的收入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上学,孩子在家缺乏应有的管束和教育,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企图一劳永逸。

第三,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交流方式,对于了解学生、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的沟通、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是非常有益的。学校与家长之间零距离接触,不仅是对家庭教育具体指导,也是接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和帮助,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家访感言

刘湾中心小学

张秋荣

通过这次家访,我发现我班学生家长通常会把来访老师的话当作令箭一样,认为只要老师说的那肯定错不了,几乎都是带着虔诚的求教态度,无论是关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还是学习方面的,他们都是带着一可虔诚的心在请教,看起来好象很尊重老师的样子,但是也可以看出,家长把老师都神化了。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单凭老师的力量就可以教育好学生,。那么我们这些老师就不用这么头疼学生的作业习惯之差了。其实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是互相沟通,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是一起想法子来解决学生比较差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的家长基本可以分有三类: 一类是放任不管,家长认为自己的话孩子不听,只听老师的。

另一类是迷茫的家长,想管,但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管,只要老师说的,他就唯命是从。

还有一类,平时不管,一旦发现不如意,就是一顿打骂。然后就希望老师替他管好孩子。 三类家长最后都是认为只有老师才能管教好他的孩子。这可能也是家长的知识结构所造成的,因为我班学生的家长多为低学历者,在与老师交流中,首先对自己就没有信心,在对待孩子的作业,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检查孩子的作业,所以平时对于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也就只是随口问问,而不是付诸于行动检查,我想这就是孩子为什么回家作业完成率极差的原因了。他们太相信老师的能力了,都把老师当作神,只要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导致他们高枕无忧,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改变学生现在的作业习惯呢。要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是自我约束力很差的,也没有很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这都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积极引导。

希望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孩子不是大人,其实只要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与孩子谈谈学习情况,长此以往孩子学习上的坏习惯肯定会有所改变的,可是请问有几个家长每天这样做过了?不要认为只有才老师可以改变你的孩子,请别把老师当神。

上一篇:酒店房务管理范文下一篇:机电工程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