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课后的感悟

2022-07-10

第一篇:名师讲课后的感悟

名师讲课感悟

名师讲课感悟------如何让数学课上的有“味儿”

---------九四初中:胡素蓉

5月8号,我有幸参加了夷陵区在实验初中举行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的讲学活动。聆听了区、镇骨干教师黄新、高丙兰的教学展示以及两位省骨干教师何颖、张莉的精彩示范,更有讲学团专家、授课教师和区教学专家一起对展示课及示范课进行的当堂会诊和精彩点评,以及讲学团专家郭茂荣校长及张莉老师针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的激情演讲。听了郭校长的精彩演讲,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如何做一名让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怎么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怎么样快快地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心中萦绕。

从教二十几年,发现自己的课越来越具有功利性,一切围绕考试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学过程强调的是环节清晰,教学内容强调的是每节课涉及的考点,教学方式更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不敢有丝毫懈怠。导致数学课失去了它本身的趣味性。痛定思痛,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老师教学要摆脱功利性。真正感悟每个数学内容编制的趣味性,把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贯穿与课堂教学。让每个孩子在数学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老师要有激情。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避免让学生因为不喜欢你这个人而讨厌数学学习。只要你有充分的教学激情,相信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从而喜欢数学这门课。

老师要有爱心: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一定要心胸开阔,能包容学生的不完美,要知道人本来就不可能完美,要正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因为学生的优点不是学习好而歧视学生,你要相信,学生是敏感的,你的一句不大好听的话,一个鄙视的眼神,都会让他失去学习的激情。实际上,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更应该得到老师的关爱。

老师要具有很强的正能量:也许生活不是那么如意,也许待遇太低,但这不是你向学生展示你颓废的理由,学生的心灵是一块待你开垦的土地,你种下牢骚的种子就会收获牢骚,你种下的是美好的意愿,就会收获美好。作为老师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毋庸置疑。

总之,为了自己的职业能有丰美的果实,努力改变自己,让数学课变得充满激情,充满趣味,让每一个学生愉快的学习数学知识,是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的。

第二篇: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刘蕊

听了黄利华老师的课,感受颇深,本节课围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要的知识准备,即学习任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掌握了比的知识以及分东西等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准备是解决问题并使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课的开始黄老师先谈话提问孩子们的年龄,再让孩子们猜自己年龄,然后给出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的比是3:1,孩子们自然就根据这个比算出黄老师的正确年龄。

二是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如本节课中,“你能根据20000元投资合理分配奖金吗?小组讨论一下分配方法”和 “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三是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黄老师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教学中,黄老师先是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冰糖葫芦,然后再由这一话题引出商家合资20000元办厂,让孩子们计算奖金如何合理分配。然后设计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按比分配”的认识,比如“两个人合租一间房屋如何按比分配房租费”,“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 等。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黄老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四是适当地运用了“延迟评价”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急于对策略的优劣和对错作出评价,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保护了学生探究问题策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黄老师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了黄老师这节课,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听名师讲课有感

丰南实验小学 刘蕊、12

2009

第三篇:名师讲课

(教室后面悬挂大幅横标:和于老师一起学语文)

师(激动、亲切地):同学们,今天是一个令我们难忘的日子,我们将和于漪老师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生齐答:“往事依依”)(师板书课题)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于老师的光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师: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文学就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啊!今天,我们和于老师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一下于老师是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大家都已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读课文第1段)

师:读得怎么样?(部分学生小声说:“还可以。”)还有哪个同学愿意再读一遍?(又一生读)

师:这一次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有感情,好像有点意味深长。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

生:“年华似流水”,还有“但”字。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些感悟了,不错。让我们来齐读这一段吧。(生齐读课文第1段,感情技入,在“年华似流水”和“但”等处作了重音和语调的处理。)

师:(略有夸张地范读这一句,表达出一种感慨万端的情绪)“年华——似——流水——”这几个字为什么要如此朗读呢?听到老师的朗读,你领悟到其中哪些感情?

生1:年华像流水一样,非常快,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难再回来。

生2:还有一种感觉,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惋惜的意味,还想让时间再来一次。

生3:我觉得是舍不得年华流去,有一种希望,让年华停下来,让自己重新走一次。

生4:我觉得,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感叹,感叹时间过得很快。跟下文的转折正好联系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它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也紧扣了题目。紧扣题目的是哪一个词呢?(生齐声回答: 依依)

师:请大家看书下注释,什么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生齐声回答:形容留恋)

师:“依依”是留恋的意思,在文中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到这里我们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它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师边讲边板书)这一段中哪两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师:下面的文章应该怎么写呢?应该回忆往事了吧?下文回忆哪些事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件事吗?这句话力求精练、准确。(生充分阅读课文,准备回答)

生1:我觉得主要写于老师小时候读《水浒传》和对《千家诗》的热爱,还有国文老师对于老师的影响。

1 生2:我觉得还有小时候在家里看山水画。还有初中读书的时候新派老师教田汉的《南归》诗。

生3:我觉得看山水画不能算一件事,它只是为了引出读《水浒传》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件事。

师:同学们发言很踊跃,概括得也比较准确。主要写了四件事情:一是读《水浒传》,二是读《千家诗》,三是昕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四是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师边讲边板书)

师:根据于老师描写的情景,我们也跟着国文老师背诵一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好吗?(生齐背)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没有学过,大家竟然背下来了。看来是被于老师所描写的情景感染了,也热爱上这首词了。大家想一想:于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情来回忆呢?可以讨论一下。(生围绕问题讨论)

生1:因为这几件事给于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事都跟读书有关系,因为于老师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绝大部分来自读书。

生2:因为倒数第2段写了“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可以看出读书给了于老师很多帮助。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其实,这些都包含在“往事依依”里,特别是“依依”一词,“历历在曰”、“记忆犹新”也是紧扣这些事。开头是总领,这一部分写了四件事,当然就是分写了。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结尾,请同学们朗读末尾两节。(生齐读末尾两节)

师:我觉得,同学们还没有读到位,没有把于老师那种深厚的感情读到位。文章开头写了:“年华——似——流水——”结尾又写道:”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生情不自禁地齐声跟读起来)

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要读出“依依”的分量,读出深情,读出前后呼应的感觉。(生齐读课文末尾两段)

师:于老师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成长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著名的特级教师。二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学校一位老教师退休的时候,送我一本《于漪教案选》(出示给学生看),我就像得到了宝贵的财富。后来我在书店又买了一本《于老师教记叙文》。从此,我上课就跟着于老师的感觉走(学生发出笑声)。好,我们还是回到题目上来吧。文章的最后两段有何作用?开头总领,中间分写了四件事,结尾应该干什么?(生齐答:总结全文)

师:是的,总结全文。(师边讲边板书)同学们在文章开头抓了两个词语,结尾该抓哪些词语呢?

生:“青春激情”。

师:还有什么词语?

生:还有“不断奋进”。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其实,两个动词“唤”和“催”也很有表现力。

生:它们表达了回忆往事的意义,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师:我想,同学们讲的这些正是于老师写作这篇文章目的之所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理解渗透到朗读中,再来品读这两节。(生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师:同学们研究一下,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学生快速阅读,寻

2 找答案)

生: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我觉得是第3段。

师:请你读一下。(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3段)

师:读得非常好。我已受到了感染,好像是被于老师的情感带进去一样。除了这一处,还有没有呢?

师:还有“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误读为lóu)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情趣”。

师:找得正确。“雕镂”的“镂”应该读作lòu,不读lóu(师边纠正边板书:镂lòu)这一句中还有重要的字读时应该强调出来,是哪一个字呢? 生:“也”字。

师:你为什么要抓这个“也”字呢?

生:因为不仅把上面的内容——读书和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雕镂在我心上,还把后面的事情也……

师:噢,你是说“也”字起到了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生:67页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教师,是年轻的新派人物……”也是的。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这里也有一个“也”字。于老师用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字,却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使文章结构特别紧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感悟一下这几处过渡语句吧。(生齐读几处过渡句)

师:今天于老师已经来到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于老师为什么说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惟有这几件小事“历历在曰”、“记忆犹新”呢?下面我们就欢迎于老师到讲台前跟大家讲一讲吧。(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于漪(微笑、激动地,健步走上讲台):刚才老师教同学们学习的是《往事依依》,老师激情澎湃,全身心投入教课,而我们同学朗读得很好,理解得也很好。我坐在这儿已受到大家的青春活力的感染,因此,(亲切地微笑着)首先谢谢李震校长安排这样一个精彩的场面,让我回忆往事,让我分享同学们的青春活力。

刚才老师说,为什么要写这四件事呢?当时写的时候,有一本杂志要我写回忆童年的文章。我想: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一个少年。我读这些诗的时候,大概和同学们一般大小,(慈祥地弯腰望着前排的同学,微笑地)是十三四岁。真是年华似流水啊,已经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已是七十几岁的入了。所以我在听这堂课的时候,幸福的感觉不仅是涌上心头,而且让我充满憧憬。

我感觉到同学们是非常幸福的二我们那时的学习条件没有这么好,没有这么敞亮的教室,但是,老师教我们也是激情澎湃的。比如刚才讲到新派的老师,我至今还记得:他姓黄,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一件长衫,下面穿一双雪亮的皮鞋,是非常时髦的,也非常引人注目,(谈笑风生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很时尚。那时教我们的老先生往往穿一双布鞋呀。黄老师的教课可真是出神入化啊。我至今记得他教《故乡》时的情景,他说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金黄的圆月,地上是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田。就在这瓜田美景下,突然有一个少年英雄出场了,他出场的时候是动态的,颈子上戴的是银项圈,握一杆钢叉,向着殖刺去,银项圈在月光下发出的光与钢叉的光交相辉映。老师出神入化的教学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那瓜田美景中了。然后,他给我们讲中年闰土的变化。我当时坐在下面就想,教科书

3 发下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看过,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些深刻的问题呢?老师知道得真多呀。老师教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油然升起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心里想着长大了也要做一名老师,让孩子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把人类的文明传给孩子,这是多么崇高幸福的职业。

今天看到同学们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个人只有一个青春,青春是无价之宝。小时候爱读书,爱学习,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你就会得到人类最好、最美、最宝贵的东西。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的终生的,形成了能力就不会下降的。从小读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那是终生受益的。刚才你们学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一件事一件事,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你一旦把它们镜刻在心中就久久不能忘记。形成了能力,就像手脚在自己的身上一样,运用自如。我至今还记得读《水浒传》的情景,一看到插图就想到我们家乡焦山脚下的壮阔景象,书中描绘的场面就在眼前浮现。读文学作品,一定要发挥想像,联系实际。(师插话:于老师是我们的老乡啊,江苏镇江人)(于漪老师接着讲)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喝长江水长大的。人们讲人杰地灵,江苏,长江边上,地是灵的,人就要杰,(微笑着倾斜身子问前排同学)懂不懂?(学生点头说:懂)对,人就是要一辈子追求卓越,(幸福地微笑着)正像你们李校长题在墙上的”追求卓越”四个大字。

我们这一代是经历很多曲折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才迎来了同学们很好的发展机会,施展才华的机会。那时,我们学业务,被说成是搞“白专”,连唐诗宋词都成了“四旧”啊。其实啊,我们的唐诗宋词真如天上璀璨的明星,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啊。我们的同义词、近义词的丰富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我曾经问过一个日本的朋友,你们见面怎么老是“哈衣哈衣”啊?他跟我讲,我们哪有你们那些丰富的词呢!你看,我们的语言多么成熟,多么有魅力啊!

我是老人在回忆往事,当然是不堪回首,怎么一下子这样美好的时光就过去了?我奉送同学们四个字一一把握现在!将来你们写“往事依依”的时候,肯定比我写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了。谢谢同学,谢谢同学们今天和我这个七十好几的老太婆一起学习。(教室里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师:最后,让我们齐读课文的第4段,跟随于老师一起陶醉于《干家诗》的意境中。(生齐读课文第4段)

师:同学们,这节难忘的课就要结束了,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于老师这样的人,从小热爱自然,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为了表达我们全班同学对于老师由衷的敬意,下面请班干部向于老师献花。(于老师在一片掌声和笑声中,再次走上讲台)

生:于老师,祝您夕阳更红!(敬队礼)

生:于老师,祝您夕阳更美!(敬队礼)

于漪(拥着花束,灿烂地微笑):愿同学们像这鲜花一样幸福地成长,愿你们的新海实验中学也像这鲜花一样越办越好,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室里又一次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4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于漪

一、总提(感叹)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读《水浒传》(古典小说) 文

二、分写 读《千家诗》(古典诗歌) 学

听教辛词《南乡子》(宋词) 作

听教新诗《南归》(现代诗歌) 品

三、总结(呼应)

青春激情、不断奋进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

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

5 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

7 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心里一惊:遭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

第二节课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

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

10 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

11 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

13 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似乎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

[评点]

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于漪(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两节内涵丰富、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语文课。合上课堂实录,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的情状历历如在眼前,教师切中肯綮、点拨精当的话语久久萦绕耳畔,教师引导学生步入语文求知的殿堂,品尝勇于追求,乐而忘返的欢乐。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两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

14 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听李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

第一课时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同学们把讲义拿出来。

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一想看,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我们曾经学过一些绝句,现在我问一问大家,杜甫的绝句当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稍停]有同学知道吗?——杜甫的绝句,大家想想看。 [学生举手]X X X。

生(1):[背诵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gè读成guò)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对吧?[生(部分):对的。]——对的?“两”——什么“黄鹂鸣翠柳”?这里怎么读啊? 生(1):两“gè”,不是两"guò"。

师:对啊!两个(gè)。他是从两个黄鹂在青绿色的柳条上鸣啭来描绘春天的美好啊!再想想看,王安石也有一首诗是描绘春天的,这首诗背得出来吧?谁来背背看。有一个名句,想想看。他是怎样描绘春天的?想起来没有?背背看。“京口瓜洲……”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哪一个句子是写春的? 生(集体):“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

生(集体):“绿”。

师:“又绿江南岸”,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啊?——从春风的角度。春风一吹,江南岸边 就怎么样? 生(集体):绿。

师:绿——绿满天下!上星期六,X X写我们学校的树的时候,用了一个好的句子啊!——“绿满天下”!他就从这儿学来的。很好。但是,绝句,它只有四句,往往只是从一个角度,或者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也就是选取了春天的一个或者两三个景来写春。

(以上3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其中写春的内容可多啦!我们星期六发了讲义,请同学们看。这里头写了: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我们读的时候要想一想,

朱自清在这篇文章当中,他是怎样写这些春天的景物的?他写的春天景物的——姿态啊,气息啊,声音啊……我们想到没有?看到没有?春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正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你说对吧?这正好是阳春三月!对文章中的这些景物,你是怎么观察的?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么写的?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读一读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读了以后,请同学们考虑:这篇文章是怎么样写春 的呢?首先,朱自清先生,他是以怎么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 [边讲边板书:迎春]接着呢?朱自清先生用他的彩笔给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边讲边板书:绘春]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边讲边板书:颂春]同学们读了以后,分分看,哪几节写迎春?哪几节写绘春?写颂春?[边讲边指板书“迎春”、“绘春”、“颂春”]我们请 一个同学读一读,看看谁来读?[学生举手] X X。

生(2):[朗读《春》全文]“《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 ……鸟儿将——鸟儿将——”

师:“巢(cháo)”。

生(2):[继续朗读]“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披着——披着——

师:“披着蓑(suō)”。

生(2):[继续朗读]“披着蓑戴着笠……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从读的情况看来是读过的。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妥当的吧?[学生举手]好,X X X。

生(3):第五节:“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他读“跟轻风流水应和(hé)着”。

师:“应和(hè)着”。这个“和(hè)”读得不对了。应该读第几声啊? 生(集体):第四声。

师:[板书:hè]还有吗? 生(4):第三节是“园(yuán)子里”,他读“院(yuàn)子里”;还有一个是“迷藏(cáng)”,他读“迷藏(zàng)”。还有一个是“酝酿(niàng)”,他读“酝酿(ràng)”。

16 师:好。那么,先把这个解决了:“嫩嫩的,绿绿的……”下面应该是怎么读啊? 生(集体):园(yuán)子里。[有的学生仍读“院(yuàn)子

师:[板书:园]这个字怎么读? 生(集体):园(yuán)。

师:园(yuán),公园(yuán),园(yuán)子里。耳朵旁的那个呢? 生(集体):院(yuàn)。

师:院(yuàn)。好,下面她读得对的。“酝酿(niàng)”不是“酝酿(ràng)”。这个字的拼音怎么样? 生(集体):n—iàng——“niàng"。

师:niàng。很好。X X,[指生(2)]自己马上注上拼音。不认识的,不清楚的,自己赶紧把注音记下来。“酝酿(niàng)”。接下去。[学生举手]X X X。

生(5):第四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他读成了:“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语气没有读出来,对。还有吗?抓紧时间,还有吧? [学生举手] X X。

生(6):第五段第三行:“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他读成了:“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

师:对,是嫩叶,不是绿叶。还有吗?[学生举手]X X X。

生(7):第六段:“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这个“黄晕

(yùn)”,不读“黄晕(yūn)”。

师:这个字究竟怎么读?快点查字典,快点查。[几个学生举手]好,X X X。

生(8):应该读:“黄晕(yùn)”。

师:你查过字典了?[生(8):查过了。]好。她很有把握的,应该读“黄晕(yùn)”。为什么那么有把握呢?因为她查过字典了。[板书:yùn]y--un,第四声。读错了的就应该把它打个“X”;掌握不准的,就应该注音。还有吧? 生(9):“山朗润起来了”,读成“山润朗起来了”。

师:喔,对吧?后来呢,他自己怎么样一一感觉读得不对了,自己改正了。应该是“山朗润起来了”。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而X X同学[指生(2)],读得很响亮。因为还没有学,所以读得还有些疙疙瘩瘩,有些字还读得不准。有一个字,同学们注意一下,就是刚刚给X X[指生(2)] 纠正的“和(hè)”——“和(hè)”的前面的这个字怎么读呀? 生(集体):“应和(yīng hè)”。[有的读:“yìng hè"]

师:[倾听]重读。

生(集体):“应和(yìng hè)”。

师:“应(yìng)”,应该是第四声。但是这个讲义上注的第几声啊? 生(集体):第一声。

生(10):错了。

师:错了。——你[指生(10)]怎么知道错了? 生(10):我查过字典。

师:这个注音注错了,应该第四声。——“应(yìng)和”。

预习的时候,你们需要认真,去查查看。现在,请同学们把讲义上错的改过来。好,我们刚才读了一遍。请同学们看,还有些什么问题?

17 自己查字典的时候,没有能够解决的,有吧?——有没有?都懂吧?[学生举手]X X X。

生(11):什么叫“赶趟儿”?——是不是就是“赶集”?

师:什么叫“赶趟儿”?[学生举手]X x X。

生(12):“鸟儿将巢(chá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他[指生(2)]读成:“鸟儿将chǎ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师:[板书:巢]这个字怎么读啊? 生(集体):ch--áo--cháo。

师:巢(cháo),第二声。刚刚那个字读错了,没有纠正过,现在纠正一下。还有吧?除此之外,还有吧?——没有了。好,现在,我们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刚刚我们读了一下,请你们分一分看,一共是几节?请你们分一分看。

生(集体):十节。

师:十节。那么,用了几节文字写了迎春的?[学生举手]X X X 。

生(13):迎春用了一节。

师:好,怎么分法?[个别学生举手。稍停]就X X一个人知道吗?分分看,分错了,也没有关系。怎么分?[学生举手]好,X X,你讲一讲看。

生(14):用了一节文字写迎接春天的。

师:你整个地讲一讲看。

生(14):用了一节文字写迎接春天的。

师:喔,用了一节文字是写迎接春天的。

生(14):第二节到第七节是描绘春天的。

师:喔,第二节到第七节是描绘春天的。

生(14):颂春是第八节到第十节。

师:第八节到第十节是歌颂春天的。有不同的意见吗?有吧?——没有。都是一样的。好,我说,她这样看是看得准确的,是这样。现在请同学们在第一节、第七节后面画上符号。我们看起来,可眉目清楚。

(以上11分钟) 好,现在请同学们先把第一节——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节只有一句话。那么我们看一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而在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这里有一个字,用得非常准确! 生(部分):[轻声地]“近”。

师:好,我们现在一起读一读:“盼望着,盼望着……”预备——起。

生(集体):[朗读第一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你们看,作者是以什么心情来迎接春天的? 生(集体):“盼望着。”

师:大家都看得出来——“盼望着,盼望着”,大家睁大眼睛盼望。我说用一个“盼望着”,可以吧?“盼望着,东风来了……”可以吧?[生(集体):可以。]那么为什么这里要叠用呢?[学生举手]X X X。

生(15):用两个,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师:嗯,这样叠用,就更能表达作者十分急切的心情,十分向往的心情。向往春天赶紧到来!——所以用“盼望着,盼望着”。那么,哪一个字,告诉我们了——

18 很准确地告诉我们:春

天还没有来到? 生(集体):“近”。

师:对,是“春天的脚步近了”!你看这个“近”,用得多准确啊!这里一个句子,四个字——用了四个词尾,给我们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哪四个词尾? 生(集体):两个“着”。

师:两个“着”。还有? 生(集体):两个“了”。

师:对,好。我们自己读一下,体会、体会。[学生轻声朗读]你们听我读[表情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开始就给我们非常亲切的、柔和的感觉。 (以上3分钟)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一开始哪,作者就写了非常形象的一笔,绘出春天的总的景色——总写了一个“大地回春”或者是“大地春回”,或者是“春回大地”的景色,这都可以。[在板书“绘春”之右,板书:总写大地回春]好,现在,请同学们来考虑一下,用了哪一句啊?你们从哪儿知道这是总写的呢?[学生低声议论;举手]好,X X X讲。

生(16):[朗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师:说完整了吗? 生(16):[朗读]“欣欣然张开了眼。”

师:好,你把它完整地读一读。

生(16):[朗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

眼。”[读得不大流畅] 师:[微笑]重读——要读准了。

生(16):[重读] 师:那么,你从哪个词知道——这是一笔绘出来的啦? 生(16):“一切”。

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了什么?——没有一个例外。这就把大自然的景物都囊括起来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 X X X。

生(17):高兴的样子。

师:哪个词是表示样子?

生(17):“然”。

师:哪个是高兴?哪个是样子?

生(17):“欣欣”是高兴;“然”是样子。

师:好!我们要理解:“然”是词尾,是表示状态的。“欣欣然”,高兴的样子——张开了眼睛。这是总起来写。[指板书“总写”]接着就分写,分别地描述了。[在板书“绘春”之右,

“总写”之下,板书:分别描述]这节里头,分别描述了什么?[学生举手]X X X。

生(18):[朗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9 师:对。这个——我们是容易理解的。请同学们回答:在这一节里分别写了什么?先写了什么?然后再写了什么?哪些词用得非常生动?[学生举手]X X X。

生(19):分别写了山、水、太阳。

师:分别写了山、水、太阳。对吧?[生(集体):对。]写了太阳什么呐? 生(集体):太阳的脸。

师:太阳的脸。那么,怎么来写它们的?用了哪些词?[学生举手]X X X。

生(20):山用“朗润起来了”,水用“涨(读成zhàng)起来了”,太阳用“脸红起来了”。

师:好,请坐。他刚刚有个字念错了! ——哪一个?水涨(zhàng)起来了? 生(集体):涨(zhǎng)。

师:对。刚刚音读错了。不是“肚子胀(zhàng)”的“胀(zhàng)”啊,是涨(zhǎng)起来了,第几声啊? 生(集体):第三声。

师:把它纠正过来。——“水涨(zhǎng)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这个“朗润”,我们没有碰到过,什么含义?看一下注解:“朗润”。X X X[指定学生]讲一下。

生(21):润泽。“朗润”,解释明朗、润泽。

师:“朗润”解释明朗、润泽。为什么?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明朗”跟“润泽”,到底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请同学们看这一张画:[展示月历片山景彩色照片]“山朗润起来了”——“朗”,就是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润”,因为春风吹遍,我们刚刚不是背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一吹,山上怎么样啊?山清水秀,景色朗润。我们没有学过这个词。我们看一看,(再展示月历片山景彩色照片)它既有润泽的意思,还有阳光照在上面的明亮的意思。噢,前天我们外语课发了一套《Look and say》,这里头第140幅那个图画。课后看一看。它是要同学们认清"hill"这个字——山。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我们课后对照起来看,就知道了,第140幅。“水涨起来了”。冬天的水是怎样呢? 生(部分):结冰。[一些学生轻笑声] 师:[微笑]结冰。噢,想到结冰。冬天的水是什么样啊? 生(部分):枯了。[教师板书:枯] 师:春天哪,水就满了。你想想看。

生(22):[应声说]涨潮了。

师:喔,对——对,涨潮了。我们不是读过:“满川风雨——”

生(23):[紧接着说]“看潮生”。

师:啊!对了。有个同学已经想出来了:“满川风雨看潮生”。冬天的水是枯的,春天的“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红”,用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可以从比较当中理解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冬天的太阳怎么样?[学生低声议论]想想看,为什么说这个“红”字用得很好呢?这个“红”——就绘出春天啊!冬天的太阳怎么样?想想看。生(部分):白的。[有的学生:黄的。][师、生笑]师:冬天的太阳是白的,所以春天的太阳是红的?这个“红”,是不是就是写颜色呀?[学生举手] X X X。

生(24):冬天的太阳没有温暖。不仅写太阳的颜色,也写了太阳的温暖。

师:X X X[指生(24)]讲:冬天的太阳没有温暖——没有温暖?[师、生笑]就是热量怎么样?

20 生(集体):比较弱。

师:那么春天的太阳呢?我一开始不是讲了阳光——

生(集体):明媚。

师:明媚,就红起来了,给人们非常温暖的感觉。所以这“朗润”——“涨”——“红”起来了,非常确切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我们读一遍,把它背出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自己读,读了我们马上背。 [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二节。] 好,我们一起背背看。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二节] 师:好,这一段背是背出来了,但是有一个字总是读不准——哪一个字呀?“涨(zhǎng)”。

生(集体):“涨(zhǎng)”。

师:涨(zhǎng)。好,跟我读一读:“涨(zhǎng)”。

生(集体):“涨(zhǎng)”。

师:“水涨(zhǎng)起来了”。

生(集体):“水涨(zhǎng)起来了”。

师:注意啊,别再读错了!重来一次,再背一遍。“一切……”预备——起。

生(集体):[再齐背第二节] 师:好,这一节总写了以后,[指板书“总写”]立刻写山、水、太阳。然后呢,一步一步地写得很细,很细。我们看:接下来第三节是写小草。这节写得很细。你们要了解怎么细写,请一个同学把小草这一节读一读。谁来读?[学生举手]好,X X X。

生(25):[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有些学生对某些读音低声议论] 师:喔,她读的时候很注意,读的语气很柔和,就是一些字读不准。嗯,“草”不要翘舌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zuān)出来”,不是“钻”(zuàn)。“嫩嫩的”——“嫩(nèn)”。请同学们看,写小草怎么写的?一开始啊,就写出它的很旺盛的生命力!大家看,用哪一个词表现的? 生(集体):“钻”。

师:好,把它圈出来。一开始就写它的旺盛的生命力——钻出来!很强的生命力,从泥土里头钻出来。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春回大地啊,人盼望着春天,草呢? 生(集体):也盼望着春天。

师:也盼望着春天。我说先是写生命力;接着呢,你们看,就写这个草是“嫩嫩的”。“嫩嫩的”——是写它的什么呢? 生(部分):形象。

师:形象。对吗?“嫩嫩的”,写它的质地。“绿绿的”是写什么呢? 生(集体):颜色o.

师:颜色。刚刚是写生命力——它的旺盛的生命力;然后呢,再描绘它的质,再描绘它的色。[在板书“分别描述”之后,[板书:生命力、质、色。]接着看:[朗读]“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绿的。”喔,这个“满”字用得很

21 好!满是绿的!这句写什么呢? 生(部分):很多,很多。

呵,是写很多很多,就好像X X作文里写的什么? 生(集体):“绿满天下”。

师:这是它的“满”的范围,怎么样?[在板书“生命力、质、色”之后,板书:范围] 生(集体):很广。

师:这个范围呵,你们看,具体是怎么写的?——怎么叫细呢?是从它的生命力,从它的质,从它的色,从它“满”的范围来写。还不够,人没有辜负春色,没有辜负小草长得这么好,所以怎么呢?你们看——我们一起读:“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预备——起。

师、生(集体):[齐读]“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

师:草长得这么好,人怎么样?很欢乐。我们下星期要去春游,去体会体会:在这个柔软的草地上,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呵,赛几趟跑呵,捉几回迷藏呵,味道是很美的。接着我们看,还具体描绘了什么?我们一起读,预备——起。

师、生(集体):[齐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又写草了,“软绵绵的”。——写它的什么? 生(26):[接着说]姿态。

师:喔,写姿态。X X[指生(26)]说得很好,是写它的姿态。[在板书“生命力、质、色、范围”之后,板书:态]它的姿态怎么样?——“软绵绵的”。平时,同学们写作文,有时候感到写不出来,这个草嘛,就是草了,哪有那么多东西好写?你们看i作者写春天的小草,写得那么多,而且写得那么细!——写得很传神。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天走进这个校园里,知不知道这杨柳什么时候绿的?知道吧![生(部分):不知道。]都好像没有感觉到,没有看到它怎么又绿了,又大起来了。因此这儿用了一个什么词呢? 生(集体):“偷偷地”。

师:“偷偷地”。这“偷偷地”,是不是那个“偷”的意思? [生(集体):不是。)那么,是什么意思啊! 生(部分):悄悄地。

师: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在人们不知不觉当中,小草钻出来了。确实就是这么个样子!所以,这里写得非常细。——我说,描绘得很细。这就因为是从各个角度,从多方面来描绘,写它钻出来的旺盛的生命力;写它嫩嫩的质;写它绿绿的色;写它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再写人与草的关系。这样,小草长出来后,人们非常高兴,当然

孩子们更高兴,有趣的是“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还做什么啦? 生(部分):捉迷藏。? 师:喔,对,“捉几回迷藏”。只有孩子会捉迷藏,大人不会捉迷藏,对吧?然后还写:“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所以,我说这里写得非常细!好,现在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指定学生]X X X——她在朗读的时候,其他同学默读,把它背出来。

生(27):[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2 师:好。[学生举手]X X。

生(28):应该是“打两个滚”,他说打几个滚。

师:还有吗?[学生举手]好,X X X。

生(29):“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她读成:“风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喔,应该是“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对,还有什么

吗?[学生举手]还有什么读错的?X X X。

生(30):“嫩嫩的”,她说“嫩嫩地”。

师:好。[学生举手]X X X。

生(31):应该是“嫩嫩的(de)”,她读成:“嫩嫩地(di)”;应该是“绿绿的(de)”,她读成:“绿绿地(di)”。

师:那么,你把它归纳一下,好不好?——它们是什么词? 生(31):结构助词。

师:结构助词。这里她[指生(27)]读错了,应该读什么? 生(集体):“的(de)”。

师:我们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看,X X X。[指定学生] 生(32):[朗读第三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基本上读对了。现在我们自己读,读了背出来。[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三节。教师巡视、指导]好,我们一起背背看——一起背背看。“小草……”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三节。教师依学生背诵的内容,分别指板书“生命力”、“质”、“色”、“范围”和“态”]。

师:[有的学生把“打两个滚”,背成:“打几个滚”]为什么这个“打两个滚”容易错呢?因为后面,都是“几”。你看看——仔细看看:“踢几脚球……”

生(部分):[紧接着说]“赛几趟跑”。

师:“赛几趟跑”。

生(部分):“捉几回迷藏”。

师:“捉几回迷藏”。所以就以为都是“几”了!实际上,——是“打两个滚”。它是“两”。记好了!好,再背一遍。“小草……”预备——起。

生(集体):[再齐背第三节] 师:好。下面我们就学第四节。

小草在春天是如此的美啊!那么下面呢,就是花呀,树呀……也是写得很细。请你们自己分析分析,为什么说写得很细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自己读,读了分析。[学生各自低声朗读第四节]好,刚刚X X同学问了:“赶趟儿”是不是就是“赶集”?——刚刚不是有同学问了这个问题吗?什么是“赶趟儿”? [学生低声议论。生(有的):“赶趟儿”是争着凑热闹。] 噢,X X,[指生(33)。生(33):我照别的同学讲的。]你跟同学讲的?我还没有听到呐,你说说看。

生(33):凑热闹。[学生笑声] 师:[笑]凑热闹——噢,凑热闹。“赶趟儿”究竟是什么意思?凑热闹。有道理,不是完全不搭界的。“赶趟儿”,这是北方话,我们南方没有这种话。“赶趟儿”——争先恐后地,赶上

23 什么?赶上趟儿。“趟”,就是这一趟。X X同学[指生(11)]问,是不是就是“赶集”的意思?如果是赶集,为什么不用“集”呀! [学生议论] 是不是“赶集”呀?“集”是什么意思呀? 生(集体):集市。

师:噢,集市。赶集——人赶集,去买东西,或去卖东西,叫赶集。这儿不是赶集。“赶趟儿”呢,就是我们刚刚讲的: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这一趟儿。这里就是赶上什么啊? 生(集体):春天。

师:喔,对。大家理解得很好。赶春天,赶春光,因此就出现一个百花争春的景色。[板书:百花争春]百花争春,把这个“春”换一换,还可以用个百花——什么? 生(集体):百花争妍。

师:讲得好,百花争妍。[板书:妍]这“赶趟儿”就是都要来凑热闹——百花争春,百花争妍。这个可以理解了吧?下课以后,休息一下。 (以上28分钟) [下课]

第二课时 [上课] 师:现在我们分析第四节。X X X同学,[指定学生]请你讲讲看,这一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大家听仔细。

生(1):这一节先描写树,然后描写花,再描写蜜蜂、蝴蝶和野花。

师:怎么具体描绘的呢? 生(1):描写树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描写花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描写蜜蜂、蝴蝶是:“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描写野花是:“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眨(zhǎ)”读成“zǎn"]

师:还什么?“zǎn”呀“zǎn”的?[学生低声笑。教师微笑]眨(zhǎ),“眨(zhǎ)呀眨(zhǎ)的”。注意呀!好,请坐。她刚刚说的,你们看:这个程序对吗?[生(部分):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很清楚。写树、写花,漏掉了一个——花以后是写什么呢? 生(部分):果。

师:对了,写果。看到了没有呀?她把果漏掉了。对吧?“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就是写果。然后呢,就是写花下的蜜蜂、蝴蝶,遍地的野花。她讲得好,就是漏了一个。另外具体描绘的时候,她把有关的语句读了。你们分析一下看,写树,满开着花,写了它的什么?——“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是写了什么? 生(部分):争春。

师:对了,争春的情况。[板书:争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大家都要怎么样?“赶趟儿”,而且是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就写出了热闹的情景,——

24 生(部分):繁花似锦。

师:好,很好。繁花似锦。[板书:繁花似锦;并展示繁花似锦的彩色图片]大家都挤着,大家都要开,都要开得满树——繁花似锦!开得——你看:满树都是桃花、梨花,繁花似锦!你数得清吧?多少朵花呀!先写它争春。接着就写它什么? 生(部分):色。

师:色。怎么写的? 生(部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师:是写颜色,大家都很清楚了。像火、像霞、像雪。接着,还写什么?我请一个同学讲得完整一点?从哪些角度写的?别人补充,好吧?——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学生举手] X X,讲讲看。

生(2):先写树,开满了花,接着写颜色——花的色,味,再写果。

师:先写花的色,味,再写果。[板书:色、味、果] 生(2):接着写花下的蜜蜂,蝴蝶。[学生举手] 师:好,你说。

生(3):遍地的野花的姿态。

师:花下的蜜蜂,蝴蝶。[板书:花下……]然后,再写遍地野花的姿态。[板书:野花姿态]好,坐下。还有补充的吧?对不对?[生(集体):对。]好,基本上我们分析出来了。写树的争春。写开花嘛,繁花似锦嘛,写它的颜色,这个颜色——色彩怎么?[学生举手]X X X。

生(4):鲜艳。

师:鲜艳。再换。[学生举手]好,X X X。

生(5):艳丽。

师:艳丽。[板书:艳丽]再换。[学生举手] X X X讲。

生(6):绚丽。

师:绚丽。[板书:绚丽]艳丽、绚丽,色彩呀非常鲜,非常美。然后呢,写这个花呢,还有什么? 生(集体):味。

师:味。这个味道是什么呢? 生(集体):甜味。

师:甜味——“甜味儿”。你看:笔笔扣住春天!这个时候,结果了没有?[生(集体):没有。]所以,用了个什么词语来表达呢? 生(集体):“仿佛”。

师:“仿佛”——满树已经是结了果。“仿佛”,很重要,注意!如果说这时候已经结了果,那就不符合实际。所以一定要用“仿佛”。接着就写“花下”。花下写蝴蝶,蜜蜂。我说这

里,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词呀,就把热闹的情景写出来了!是什么呀? 生(集体):“闹”。

师:“闹”!这个“闹”字呀,本来在我们诗词里头就有:“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写了个杏树呀,“红杏枝头——”。[板书:红杏枝头春意闹]好,把这个句子记下来。噢,这是写杏树,“枝头春意闹”。杏树它会有声音吗?没有的。这个“闹”字,

25 就把春天的什么——“繁花似锦”的热闹气氛都刻画出来了! 这里是写蜜蜂的“闹”。蜜蜂是怎么样呢,“嗡嗡地”——“嗡嗡地闹着”,就是写这个热闹的情景。蝴蝶怎么样呀?花下大大小小的蝴蝶在穿梭,“飞来飞去”。我们再看下面讲的野花。野花遍地都是,满野都是。对这个野花是怎样写的?“杂样的,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叫不出来的。对吧?我们校园里头花虽不多,但有不少是叫不出名字来的“杂样儿”。这里头是怎么来写花的姿态的呢?请同学们注意:刚才有个字读错了,要纠正,不是“散(sàn)”应该读什么? 生(集体):“散(sǎn)”。

师:“散(sǎn)”,第三声。注意呀!给它注上音。“散”,“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这个意境有吧,你们想一想看?[生(部分):有。]为什么会眨眼睛,像星星?[学生举手]好,X X X,你讲。

生(7):风吹了,野花就像摇头一样。

师:喔,他说:风吹了,野花就像摇头一样,因此就“眨呀眨的”。对不对呀?[生(集体):对。]好,请坐。理解得对的。所以这里有一种写法,我们又可以学习的,没有明写风,但是写

风了没有呀?[生(部分):没有。广风轻悄悄的”——没有写?有风无风呀?[生(集体):有。] 有风了,风的描写就寓在其中了。——没有明显写风,但是,这个风的味道呀,已经寓在其中了。为什么呢?你们想想看,怎么会眨呀眨呀的?风吹过来吹过去。你们再想一想,这个时候,天上有什么? 生(部分):太阳。

师:噢,有太阳。阳光照着的时候,这花怎么样?

生(集体):很亮。

师:噢,很亮,“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风吹的时候呢,一会儿看见了,一会儿又看不见了,因此,“眨呀眨的”。写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我们就知道了。没有明写阳光,但是,阳光写了没有?也写了,也寓在其中了!所以这个写法很高明。不仅“像星星”,而且这个比喻跟上头的什么是呼应的呀?你们看野花怎么样? 生(部分):“遍地是。”

师:“遍地是。”天上的星星怎么呀? 生(部分):数不清。

师:数不清,对吧。这野花遍地是。所以这个比喻是很确切的。一个写其多,“像星星”,对吧?还有一个写其亮,“像眼睛”。我们基本上能够分析出来了。我说这样写还有一个特点,它的层次很清楚。你们看这幅景色呀,层次很清楚。你看看是怎样的层次?[学生举手]X X X讲。

生(8):先写高的地方。写树:桃树、杏树、梨树。再写中间的。

师:喔,再写中间的。——中间的是什么? 生(8):中间的花、果。

师:再写呢? 生(8):花下的蜜蜂,蝴蝶。

师:花下的蜜蜂、蝴蝶。

26 生(8):地上的野草。

师:地上的野草呀? 生(8):野花。

师:地上的野花。好,请坐。你们看对吧?她分析得很好。这里写的景很有层次。它先是写整个树的情况,然后写树上的花;然后写花下的蜜蜂、蝴蝶;然后再写遍地的野草——不,讲错了,遍地的野花。所以,在我们面前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有声有色!对吧。声音是什么?生(部分):“蜜蜂嗡嗡地闹着”。

师:“嗡嗡地闹着”。有声有色!我们理解了。这写得多细!而且多有层次!——就好像画画一样,前头画什么,后头画什么,高的画什么,低的画什么,当中又怎么画?都应该笔笔交代清楚。现在,自己读,读得把它背出来。 [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四节;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试试看。梨树、杏树……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四节:“桃树、杏树、梨树……”]

师:嗅,我讲错了。噢,重来。“桃树、杏树、梨树……”预备——起。

生(集体):[齐背第四节] 师:这里有一句,读的时候,背的时候注意:“花里带着甜味儿。”好,我们再背一遍。“桃树、杏树、梨树……”,预备——起。

生(集体):[再齐背第四节] 师:好,接下去,我们看第五节。第五节是写什么的呢? 生(部分):风。

师:写风。一开始呐,写风的时候就引用了——

生(部分):宋朝志南和尚的诗句。

师:噢,志南和尚的《绝句》。我们背背看,志南和尚的《绝句》。预备——起。

生(集体):[背诵]“古木荫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师:好,我们过去在早读课上读了他的《绝句》,讲这里有一句名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你看呀,今天碰到了!这里运用进去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儿写风了。我们看,这里怎样写风的呢?这里写风呀,是写风的姿态,[板书:态]然后再写风里夹着很多味道。[板书:味]请同学看看,写风的姿态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找出:写风的姿态的关键的词。[学生举手]X X X。

生(9):“抚摸”。

师:“抚摸”是什么意思? 生(9):抚摸就是吹到脸上。

师:“抚摸”就是吹到脸上?[学生轻笑声,教师微笑。]他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抚摸”不能直接解释吹到脸上。对吧?想想看,谁帮助他一下。[学生举手]好,X X X,[指生

(9)]请坐。X X X你说。

生(10):[腼腆地]轻轻地摸着。

师:没有什么难为情;讲错了也没有关系,你看,脸也红了。轻轻地摸着。风吹的时候,你用另外的词讲讲看。[学生轻声议论] 生(10):“清风拂面”。

27 师:“清风拂面”。可以吧? 可以的。“拂”,轻轻地擦过。请坐。好,写姿态是“抚摸”,是“清风拂面”。风里带着哪些味道?看清楚,是哪些味道?[学生举手]X X X。

生(1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师:对PE?你能不能讲一讲,这个风里头有怎样的泥土气息呢? 生(集体):新翻的。

师:新翻的。混着青草味儿,还带着各种花的香味,你们能用一个词,来说明风里是什么味道吧?这大概比较难了!想一想看,各种花的味是很香的,青草味是很香的,新翻的泥土味也是很香的。

生(部分):芬芳。

师:好,芬芳。还能够想得出来吧?芬芳,这香味很浓的,各种花的香,有人能够想得出来吧?[学生低声议论]芬芳——有一个人讲出来了:“芬芳馥郁”。[板书:芬芳馥郁]很香,各种各样的香:那么多花的香,春天青草味儿的香,新翻的泥土的香。——芬芳馥郁!好像风也是香的,充满了芬芳。这个味儿,就是充满着芬芳馥郁的味,“它们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本来用在什么地方的? 生(部分):造酒。

师:嗯,造酒,酿酒的过程。这里——什么意思?[学生低声议论]就是各种香混合在一起,飘过来——随着风飘过来;飘过去——随着风飘过去,而空气呢,又是润湿的,不像冬天那么干燥。作者抓住春风的特点来写。而且,写春风特点的时候,把别的景物都带进去了。花呀,草呀,泥土呀,都带进去了!这个写法很高明。接着,我们看写鸟,在我们眼前又是另外一幅情景。你们看看,“巢”是什么意思?“巢”?

生(部分):鸟窝。

师:鸟窝。鸟儿把窝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我们看:写鸟,着重写什么? 生(部分):嗓子。

师:对,写它们的嗓子。你看,前面是写颜色。刚刚上节课一开始,X X背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写黄鹂的什么?黄颜色。还写了什么?呜叫——这里主要是写它们的什么? 生(部分):声音。

师:鸣是声音,是叫。写鸟呢?主要是写声音。请同学们看,作者是怎样细致生动地描绘鸟的声音的?[学生低声议论;举手]好,X X X。

生(12):“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把“应和(hè)”读咸“应hé”]

师:“应和(hè)着”。一起读:“应和(hè)着”。

生(集体):“应和(hè)着”。

师:“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写清脆的喉咙,宛转的曲子,注意呀,你们看,这里写一只鸟的声音,还是好些只鸟的声音?[生(集体):好些只鸟的声音。]你怎么知道? 生(部分):“呼朋引伴”。

师:什么叫“呼朋引伴”?[学生低声议论;举手]X X X,讲讲看。

生(13):叫朋友,引伙伴。

28 师:叫朋友,引伙伴。对吧?就是叫着,叫了很多鸟一道来,这个叫“呼朋引伴”。这里面写声音,就是写鸟鸣吗?写了多少种声音?[学生低声议论]看看,写了多少种声音?找找看,找正确了。[学生举手]有的已经找到了!好,X X X。[指定学生] 生(14):写了三种声音:鸟的——鸟的歌声,轻风流水声。还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

师:他说写了三种声音。[一个学生举手]你有补充吗?好,X X。

生(15):写了四种声音:鸟的歌声,风的声音,水的声音,还有牛背上牧童短笛的声音。

师:喔,他把轻风、流水的声音分开来,好的。

师:你看牧童笛子的声音怎样呀? 生(集体):嘹亮。

师:鸟的歌声和轻风、流水的声音怎样呀? 生(集体):应和。

师:应和。“应和”是什么意思?[学生举手]X X X。

生(16):声音和声音相应。

师:声音和声音相应,就是此唱彼和。这里唱,那边和。[学生举手]X X。

生(17):此起彼落。

师:此起彼落,是可以呀。但是,“应和”的意思呢——唱与和。X X [指生(17)]讲了,“此起彼落”。X X X[指生(16)]唱了,X X[指生(17)]和了,[学生笑声]此唱彼和,此起彼落。这里有鸟的声音,有轻风的声音,有流水的声音——丁丁冬冬,对吧?那么还有牧童的短笛所吹的声音——响亮的声音,我说这些声音应和着,就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

生(部分):交响乐。

师:噢,好的。什么交响乐? 生(部分):自然交响乐。

师:什么交响乐呢,自然交响乐啊? 生(部分):春天的交响乐。

师:对,春天的交响乐,构成一首春天的交响乐!理解得很好。鸟呀,风呀,水呀,牧童的短笛呀,[边讲边板书:鸟、风、水、笛]这些声音非常和谐的,此起彼落的,此唱彼和的,就交

织成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好,理解得很好。这里写得很细致,很生动,很生动![板

书:生动]从风写到味;从味写到鸟;从鸟写到轻风、流水、短笛。现在请X X把这节朗读一遍。[指定学生] 生(18):[朗读第五节]“„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抚摸着你”,读成“抚摸着我”。学生笑声。] 师:[微笑]重来,重来。“„吹面不寒杨柳风‟,……”

生(1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好,请坐。有字读错吧?[学生举手]好,X X X。

生(19):“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她把“卖弄”读成“买弄”。

师:“卖弄”,不是“买弄”。[微笑]卖买不分了。“卖弄”什么意思?[学生举手] X X。

29 生(20):显示自己。

师:喔,显示自己。对了,X X[指生(20)]讲得很好。显示自己——“卖弄清脆的喉咙”。好,我们自己读两遍。[学生各自轻声朗读第五节;教师巡视、指导]好,我们再看下面第六节:“雨是最寻常的……”这儿是写雨了。写雨呢,着重是写形态。你们看看,这雨的形态是什

么?[学生低声议论]你能不能找一个词或两个词,把这个雨的形态讲出来。看谁找得准![学生举手] X X X。

生(21):“像细丝”。

师:“像细丝”。好,请坐。看,“像细丝”,这是写“细”。[学生举手]X X。

生(22):“密密地斜织”。

师:“密密地斜织”,这是写“密”。你们看看,这个雨的形态,把两个人[指生(21)、生(22)]讲的综合起来,X X X,你讲。[指定学生] 生(23):细和密。

师:细和密——写它的细和它的密。对吧?密得多得像什么?

生(集体):“像牛毛。”

师:细得像什么? 生(集体):“像花针。”

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为什么“斜”?

生(部分):有风。

师:“密密地斜织着”,这是写雨的形态。接着就写雨中的房屋,雨中的树,雨中的草,雨中的人,——呀,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这个我们容易理解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一节朗读一下,你们看,雨中屋子是怎么样的?雨中的人是怎么样的?雨中的树和草是怎么样的?好,谁来读?[学生举手]X X X来读。

生(24):[朗读第六节]“雨是最寻常的……可别恼”。[把“恼(nǎo)”读成“nào"]

师:恼(nǎO)。重来。

生(24):[再朗读第六节]“雨是最寻常的……在雨里静默着。”

师:好。刚刚讲雨的形态的特点,接下来写雨中的屋。屋,首先是屋顶上。刚刚有个同学提出了个问题:“全笼着一层薄烟”,什么意思?——“一层薄烟”,什么意思? 生(部分):像云雾一样。

师:为什么像云雾一样呢? [学生低声议论:有的说,雨下得紧;有的说,写雨中屋顶的情况。] 对,雨下得紧,是写雨中屋顶的情况。细雨蒙蒙,所以,屋顶上好像有一层薄烟。我们再看,雨中的树叶有什么特点? 生(集体):“绿得发亮”。

师:对。写得好!“绿得——绿得发亮”!树在雨中洗了以后,叶上什么没有了? 生(集体):灰尘。

师:对。好,我们再来看,草呢,雨中的草呢? 生(集体):“青得逼你的眼”。

师:哪个词用得好?

30 生(集体):“逼”。

师:对。这个“逼”字说明什么呢? 生(集体):刺眼。

师:喔,很刺眼,“逼你的眼”。大家理解得很好。大家想一想看,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诗中有一句话,记得吧? 生(部分):“两山排闼送青来”。

师:喔,对,已经想起来了,“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座山好像把门逼着推开以后呀,把“青”送来了。清楚了吧?“逼你的眼”,大家理解得很好。接着我们看,写雨中还用什么来衬托呀?灯光呢,“黄晕的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雨中还有人。这些人是怎么呐?有的是——

生(部分):“慢慢走着”。

师:慢慢走着。有的呢?还有——

生(集体):工作。

师:工作。那么,雨中他们的房屋怎么样? 生(集体):“稀稀疏疏的”。

师:“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前面是写的“闹”呀,这

里是写的——

生(部分):静。

师:对吧,绘声绘色,还加上绘动绘静。[板书:声、色、动、静;并在前面板书:绘]我们刚刚讲了很多的,是描绘的声音,描绘的颜色,写了动态;这里呢,又写了静态,“安静而和平的夜”。但是路上、桥边,还有慢慢走着的行人;地里,还有在劳动的农民。安静和平的夜。雨中的房屋呢,是“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有静有动,笔笔都是紧扣春天来写的。好,现在我们一齐来朗读一遍。“雨是最寻常的……”预备——起。

生(集体):[齐读第六节] 师:这第二到第六节呢,都是着重写景,当然在写景里也写了人,对吧?可是到了第七节,着重写什么? 生(部分):人。

师:人。在春天是百花争春——百花争春,万象更新。[板书:万象更新]我们从

二、

三、

四、

五、六节里都看到是万象更新。这前面是写大地回春。回春以后是什么情景,不管是山呀,水呀,草呀,树呀,花呀……大自然的一切情景,都是万象更新——万象都披上了新装。在如此细致地描写景物以后,就着重用一节写入,写入在春天的情景。那么我们看看,这里写了只几笔,就天上、地上都写到了。

好,请一个同学把这一节读一读。[学生举手]X X。

生(25):[朗读第七节]“天上风筝渐渐多了……有的是希望。”

师:好。你们看看,天上,放风筝了,是春天了;地上,人也都是争春的,也是“赶趟儿”的。从哪些角度来写人争春? 生(部分):“一个个都出来了”。

师:一个接着一个出来了。

生(部分):“城里乡下”。

31 师:对,“城里乡下”。

生(集体):“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师:[朗读]“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在这里就点出了一句话——

师、生(集体):[同声]“一年之计在于春”!

师:什么叫做“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部分):一年中最好的是春天。

师:一年中最好的是春天。这个“计”怎么解释? 生(部分):计划。

师: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情,一年的计划,在春天怎么样?要好好地打算打算。这就告诉我们:干事情要抓紧什么呢? 生(部分):时间。

师:抓紧时间,抓紧开始。“有的是工夫”,这“工夫”是什么意思? 生(部分):时间。

师:时间。注意呀,它是没有一个“力”的,看到吧?这个“工夫”是时间。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这儿只是寥寥几笔,也就描绘出了人们在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前面细致地写出了春光无限好,万象更新。这儿几笔呢?写出了人们在春天的神情,有景有人,勾出了一幅春光无限好的美景!这一个部分:绘春,[指板书“绘春”]是全文的重点。你们看,对吧,描绘春天是绘声绘色,绘动绘静,而且呢,细致描绘的时候,还绘了什么啦? 生(部分):情态。

师:还绘神绘态。所以这个描绘非常细致,而且语言非常生动。譬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什么? 生(部分):“钻”。

师:“钻”。写热闹的气氛?用——

生(部分):“闹”。

师:“闹”。写小草的青用什么? 生(部分):“逼”。

师:“逼”。这都是用得非常好的,很准确的。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 生(部分):观察。

师:对,细致的观察。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写得出这么细吗?[生(集体):写不出。]还有一个原因,观察细致以后,还要怎么样? 生(部分):表达出来。

师:还要表达。那么,就要积累什么呢? 生(部分):词语。

师:词语,积累词语。所以平时要很仔细地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生动了。写草的生命力,一个“钻”字就会蹦出来。对吧?在写静景的时候,写房屋,“在雨里静默着”就会出来。用词非常确切、生动,很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44分钟) 在绘春之后,就颂春了。[指板书“颂春”]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但颂春的

32 话只有三句。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学生举手]X X X。

生(25):[朗读第

八、

九、十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请坐。作者用的什么手法来写的? 生(有的):比喻;生(有的):拟人。

师:比喻还是拟人?[生(集体):拟人。]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这里,第一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里是写出春天的什么?——春意盎然[板书:春意盎然][生(有的):生意盎然。]生意盎然,好的。[板书:(生意盎然)]都可以,春意盎然,生意盎然。我们同学的作文里就可以用嘛。 [下课铃响 (以上1分钟) 好,还有几句话,我们把它看完。接着写它的花枝招展,写它的什么? 生(26):写春天的美。

师:是写它的美,千姿百态。我们同学的作文里,不是写“姿态万千”吗?就是这个词语,对吧,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态] 最后,写春天像青年一样。X X,[指定学生]健壮的青年是怎么样?写它的——

生(27):青春活力。

师:对,讲得很好!青春活力。[板书:青春活力]因此我说,这三个比喻呀,它是各有自己的内容。但是,又是互相联系的。

你们看看,它有区别又有联系。你们看区别和联系在什么地方?一个是写生意盎然,另一个写千姿百态,再一个写青春活力——有区别吧?[生(集体):有区别。]有区别。但是,它们又是有联系的。你看看,它先写春天像什么? 生(部分):娃娃。

师:娃娃。然后呢? 生(集体):小姑娘。

师:小姑娘。然后呢? 生(集体):青年。

师:青年。这个联系很清楚的。对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另外呢,它是从春天本身的怎么样来写的? 生(部分):成长。

师:春天本身也在成长。因此,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成长为“小姑娘”,再成长为——

师、生(集体):[齐声]“健壮的青年”。

师:这个比喻是非常确切的。这篇文章就是从带着十分向往的心情迎春,到最后,以十分喜悦的心情——

师、生:[齐声]颂春。

师: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春光无限好的景色!同学们回去背诵。开头背出来了,后面几小节还没有背出来。要把全文背出来,仔细地体会朱自清先生文章的用词造句的妙处。他写的这篇文章哟,很清新,就好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下来一样!这些词句都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怎么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他是笔笔扣住春天的景物特点来写的。我们学完以后,要写一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文章今天课后没有书面作业,全文要朗读背诵。

33

第四篇:听名师讲课体会

非常有幸近距离接触名师,这一周里和名师朝夕相处,我们分别听了王琳、宁锋、孙宪玲、陈志刚、 五位名师的课,使我深受震撼。我们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了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教育那份深沉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

结合王琳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一分钟》一课,我具体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1、 课前布置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 整堂课教师感情饱满,声情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评价学生语言准确到位。确实这样,当你给孩子肯定时,他就会获得成就感,当你给他鼓励他时,他就会有学习动力,当你给他建议时,他也就有了今后的学习方向。今后我在教学中,评价学生我一定遵循鼓励、尊重、准确这一原则。

3、 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文理解有抓词语法、看插图法。写字教学方法更是具有针对性,先选择最具有特点的字来写,归类总结带“口”字的字的写字要领,恰当的出示课件,小儿歌的形式好读易记,这样细致、准确的的指导,孩子们更容易抓住写字的关键、重点,更容易把字写规范,工整、美观。这一点如当头一棒啊,总觉得孩子的书写不能让人满意,有时也觉得自己指导的很细,可孩子就是写不好,原来方法真的太重要了,教师一定要提炼出方法呀。我觉得王老师写字教学中还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把孩子易错的笔画以对比的形式出现,让孩子很清楚直观的看到如何写才是规范、美观。今后这样的方法我一定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去用,会少走许多弯路。

整节课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教师的声音那样轻柔悦耳,宛如山间流淌的小溪,真给人美的享受。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意犹未尽。

总之,通过这次名师讲课活动,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第五篇:听名师讲课有感

尊道小学

施清双 2015年秋季

本学期很荣幸聆听三位名师的三节数学课,他们是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首席专家、泉州师院尊道附小校长苏明强老师执教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厦门华昌小学教导主任、福建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李培芳老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执教六年级《圆的认识》。听了他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上课是如此的朴实、真实,没有华丽的课件,也没有什么花样,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功底和细致的讲解。课堂上幽默风趣,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紧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深深地打动着孩子的心,善于抓住课堂上有效的生成,灵活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他们那幽默大气的风格让每一位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使干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听名师讲课简直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听了许贻亮老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是一节“素材少亮点多”的精彩课。简洁到只用墨子中的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展开,由“一中”到“同长”环环相扣并及时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对圆的认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学生一步步推向数学思维的高度。他仅仅有一根粉笔,平常生活随时可得的一个光盘、一个茶叶罐、一张纸片,一把尺子,将《圆的认识》演绎得生动、灵动而精彩,让我深深感动:数学也如此美丽。

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老师,不得不感慨,后生可畏,不可小觑。同时也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自己的课堂能呈现什么给孩子们?自己是否能熟练运用教学技术,有效地辅助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精彩的课堂背后,一定充满着教师在教材研究、教法钻研、课例反思等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足见名师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堪的教学艺术。有学习必有收获,每一次听课,每一次学习,点点滴滴累积着,也已心满意足了。学无止境,今后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学习,让数学课堂绽放新的活力。

上一篇:名人面对面周有光下一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