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概论总结

2023-03-13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物流成本管理概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物流成本管理概论总结

《物流管理概论》作业

第一章

1.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市一中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只能。2,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部分,都是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都是以现金的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自我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证,都是跨越企业、部门甚至是国别的。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它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它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把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结合作企业来完成该,而现代物流管理强调的是从原材料的调配、成平的销售到包装物等废弃物品的回收以及退货所产生的物流活动的有效性。供应链管理是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它可以利用信息共享、服务支持、并行工程、群体决策、柔性与敏捷性等现金的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的流程再造。而现代物流管理是基于物流关系的企业合作管理,无法从根本上进行制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不仅仅具有自己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hi阿尤自己的理论模型、设计原则以及几次奥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它比现代物流管理设计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对客户的快速反应和整个供应链上的交易成本最低。而现代物流管理是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达用户手中所需要 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有的库存投资源。3,(1.传统的管理模式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管理。它以一个企业的资源为主,所考虑的都是本企业制造资源的安排问题。供应链管理则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上到最终用户的采购、生产、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全部过程。它更注重于利用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以使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将各地,效益提高。(2。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各 企业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很少考虑其他企业和最终用户的利益和要求;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遵循的原则是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即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遵循的原则是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即供应链中所参与这的首要目标是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效益最高,共同以使最终消费者满意为己任,这是所有参与者制定决策的首要标准。(3.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通常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处于支配性地位,而其他企业则处于从属于地位,它们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的制定都是被动的,因此它们与那个支配企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虽然通常通常也存在一个核心企业,但它更多的是帮助其他企业节点企业,它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与互助的关系,而非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4。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都是独立运作的,体现的更多的是竞争。在供应链管理下,强调得更多的是供应链哥节点企业的合作与协调,提倡在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变过去企业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5.供应链管理不再是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各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在练习题——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并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5.物流管理的目标从财务和实际运作两个角度讨论,主要包括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升级周期支持等。供应链管理目标是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提供做大的简直和最好的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可以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无论是从财务角度,还是战略角度,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满足客户服务要求,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上面来。

第二章

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唯一的物料、包装设备、装运搬运机械、输送工具、仓储设施、相关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屋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惊醒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2,(物流系统由人、财、物、信息和组织管理等要素组成、包括输入、转换、输出、制约以及反馈五个环节,其特征有目的指向性、时空序列性、开放动态性、人机复合型、大跨度性、可分离性、复杂性多目标函数性)3,(供应链管理更注重整体,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更大,供应链管理能增加企业竞争力,战略出发点不同,供应链管理体系更完善,目标不一致)4。答:物流系统建模的目的是,客观实体系统很难作试验,或者根本不能作试验,可利用系统模型代替;对象问题虽然可以作试验,但是利用模型更便于理解;模型易于操作,利用模型的参数变化来了解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更经济方便。物流系统建模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准确性、可靠性、简明性、实用性及反馈性原则。物流系统建模一般采用的思路有直接分析、数据分析、实验分析、主观想象及人工实现等方法;建模的常用方法有GRAI、IDEF、Petri网、GIM及SIM法。物流系统建模一般步骤是:弄清问题、搜集资料、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构造模型、求解模型和检验模型。

5答:物流系统方案涉及面广,除了包括技术、经济因素外,还涉及政治、国防、社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不同层次的物流系统方案还需要与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与管理方法等方面因素相匹配。在对物流系统项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项解决方案之后,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详细比较这些方案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以确保项目经济可行地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在择优物流系统方案时需要评价,而且在方案实施之前,也需要进行评价,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物流系统评价一般遵循以下步骤展开: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确定评价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准则,确定评价方法,单项评价,综合评价。目前几种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有:经济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专家评价法。

第三章

1.说明物流过程的合理化与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化的关系。(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化是物流过程合理化的前提和基础)

2.配送与运输的区别?(运输功能包括供应及销售物流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生产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配送功能要素是物流进入最终阶段,以配货、送货的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

3.说明配送的功能和作业流程。(集货功能、储存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分拣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进货入库作业、在库保管作业、加工作业、理货作业、配送作业和送货作业)

4.生产性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的物流组织结构应管理哪些活动,两者之间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答:企业采取何种物流组织结构,除了企业对物流活动的重视程度,即其组织结构发展的阶段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特点、以及物流成本产生的环节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行业上则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下面就分析物流组织结构的行业特点。

1)生产性企业:

(1)采掘业企业生产基本原材料,主要供应其他行业生产。其物流活动主要涉及确保生产中所需的各种材料,如资产设备和辅助材料,采购和运输是其物流活动的首要内容。采掘业企业输出的产品一般品种少、价值低、并适用大批量运输。物流管理考虑的主要因素仅限于运输方式与路线的选择、设备的充分利用等,因此这类企业一般不会有独立的物流部门。

(2)制造业企业的主要活动是多处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再组合加工成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商品。其物流活动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看都涉及许多物流活动,因此一般来说应设置物料管理和物资配送的独立性较强的物流部门。

2)服务性企业

(1)服务行业则将有形的输入转化为无形的服务产出,并且这些采购来的输入品一般要被完全消耗。因此服务业企业主要关注自身的供方物流活动,采购和库存管理最为重要。由于很多时候要求供应商按运到价格供货,因此运输管理并非其考虑内容,较高的物流成本多发生在供货方。对于服务业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主要涉及物料管理。

(2)销售行业企业主要是为了再销售而进行采购。从地理区域来说,采购面大而销售面相对较小;对同一产品来说,一次采购量大而一次销售量相对较小。物流活动包括采购、向内运输、库存控制、仓储、货物分拣和运输等诸多环节。这时物流管理的组织机构就非常重要并涉及物料管理和物资配送两个方面,但可能对物资配送更为侧重。

第四章

1.物流系统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成本管理是物流系统控制中的重要管理环节,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物流系统运行的绩效和整个企业的运行成本,并最终与企业的竞争能力直接相关。根据物流系统在不同企业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其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但多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总成本分析

2)成本最小化策略

3)外购的决策

2.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物流系统管理中,主要通过什么手段来降低运输成本?答:运输节约来自于集中运输,其手段就是通过建立仓库来调节运输流量。这些仓库包括单一的仓库,也包括仓库网络。当通过仓库集中转运的运输总成本低于直接运输的时候,就需要建立仓库点。随着运输网络中仓库集运点的增加,总运输费用会减少,但是在超过一定数量的仓库设置后,总运输成本会上升。这种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能够被转运的数量减少。因此从仓库集运的角度看,应该存在一个运输成本最小化的仓库布置的合理数量。

3仓库的部署与物流成本的关系如何?答:在物流系统中提前部署库存可以改进服务响应时间。随着仓库部署的增加,总库存成本会上升,但是同时由于仓库网络的布置,使得单个仓管哭的零食库存储备要求降低,从而使总成本的升速降低。

4.确定型存储模型的特点是什么?答:就是假设货物需求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是已知的相对确定的值。实际上,当我们所面临的货物需求问题,其参数波动性不大时,一般可以使用确定性存储模型。具体如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非瞬时进货模型、允许缺货的EOQ模型等。随机型存储模型的几个主要问题是订货点的确定、安全库存量的确定等。

第五章

1.物流业务主要有几种模式有何特点?答:企业物流一般可以分为生产阶段的内部物流和采购销售阶段的外部物流,内部物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库存控制、机器调度和运作质量控制等等,外部物流包括客户服务、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等等。一般的物流概念主要指外部物流,按照企业外部物流的实现形式,一般可以将它分为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

物流、物流联盟和第四方物流等几种模式。自营模式主要指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自我服务的体系。第三方物流指企业利用一家外部的物流公司完成其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物流联盟指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长时间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与之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物流目标和战略。第四方物流指一个物流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它是建立于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基础之上并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物流模式。

1、 第三方物流具有什么经济效益?答:对制造企业来说,第三方物流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选择第三方物流无语可以极大地节约物流作业成本;可以减少对物流设施的投资,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技术,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提供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的类型和特点?答:从全球范围内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根据其核心能力和历史背景分为以基于运输服务的、基于仓储/配送服务的、基于货运代理服务的、基于港口/铁路终端服务的、基于信息与系统集成的等五大类。集货配送型;散货配送型;综合配送型

2、 集装单元化技术的优点?答:是采用装箱器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标准规格的单

元货件,以加快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的物流活动。集装化已运用于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按集装化的具体方式,集装化主要可以分为集装箱化、托盘化、货捆、网袋、框架、滑板、半挂车等7种方式。

3.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1.对象不同: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

商品属性,而生产型加工的对象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2.加工程度不同: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一种辅助和补充,生产加工则是辅助加工、深加工、精加工 3.目的不同:流通加工不是创造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在于完善起使用价值,并在物品不做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价值 4.组织者不同:流通加工是有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是由生产企业完成

第六章

1、一个有效的供应链的特点是什么?答: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应该具有良好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柔性、响应度、市场渗透力等,如何提高这些能力,并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需要对供应链进行设计。一个设计上有缺陷、先天不足的供应链系统,很难有好的绩效。供应链管理包括两种重要模式,后推模式(push)和前拉模式(pull)。

2、供应链有哪些重要模式和运行机制?答:有后推模式、前拉模式、,运行机制包括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自律机制

3、在网络环境中,供应链的管理机制有什么特点?答:1.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材料或成品 2.全球战略与地方执行能力的结合 3.在线实时的信息处理能力 4.跨越部门、产品、企业的信息管理 5.供应链上的作业流程和方法的完全整合 6.有效的成本管理 7.形成高效能团队

4、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当供应链中的企业根据其下游企业的需求量来确定其生产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性就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而其不确定性就会逐级放大,达到最上级供应商时其需求的变异系数远大于位于供应链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不能解决需求变异放大的问题

5、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什么问题?答:1.采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2.质量控制的难度大 3.供求双方竞争多于合作4.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较慢

第七章

1、什么是整合物流系统 答:就是将与物流有关的各项活动、角色和信息等综合在一起,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管理 其管理特点是什么?答:整合物流系统包括内部整合物流部分和对外正好我物流部分。内部整合物流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的配送、制造和采购物流的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把企业与上有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单位连接在一起,对外整合物流系统,是将物流系统的管理扩展到整个供应链来进行考虑,关注在整个供应链企业群体中的物流作业的一体化协调,从而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层次上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绩效。

2、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流有什么特点?答:是物流系统内部的有关需求分布的信息流动。这些信息包括哥哥额环节对订货数量、存货的可得性、运输的紧急性等方面的运输要求,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协调性,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

3、物流系统的周期是如何组合的?答:包括配送完成周期、制造支持周期、采购完成周期

4、物流系统的管理目标包括哪些?答:快速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质量改善、物流循环

5、如何管理物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答:降低不确定性,当发现偏离较大时,需要做出相应的运作方式调整或资源配置调整。通过这些努力,管理者可以在较低的库存条件下降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第八章

1.子商务和INTERNET技术在哪些方面提高了物流的效率?答:电子商务和以Internet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互联网提供一种双向的、推拉互动的、多媒体的、实时的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是根据购买者的某些特征,将市场区分为若干相关群体,以确定目标市场,生产的起点在于企业在预测的基础上主动向消费者的主动供给。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的起点在于顾客的定单,是由顾客的需求拉动的。企业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理论上讲具有无限的选择性,这种无限的选择性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并带来了供货价格的降低。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可以获得个性化服务,所以传统物流渠道中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中介将逐步淡出,或转变为供应链上的一个部分。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的特征?答:1.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2.物流节点普遍 实行信息化管理 3.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个作用 4.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3.如何解决部门效率和整体最优的目标冲突?答:高度激发销售人员的决策,另外提高服务和降低物流总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关系,减少库存点并尽量减少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因而增加了运输次数。物流需求、制造需求和草狗需求之间的不一致会使得设施与处理无效率,降低了整体的优化程度。要实现整体最优,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将包含信息在内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才能有效协调传统方式下企业部门之间的矛盾,协调企业上下游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整体而不是局部最优。

4.分析描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答:订货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进货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

5.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计划和运作的要求是什么?答:1.可用性 2.精确性 3.及时性 4.异常处理能力5.灵活性 6.适当的形式化

第二篇:物流管理概论作业

第一章

1.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

2. 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3.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何种关系?

第二章

1. 物流环节包括哪些?

2. 为什么说运输环节是物流过程的关键?

3. 物流业务主要有哪几种模式?他们各有何特点?

第三章

1. 运输包含哪几种形式?各类运输各有什么特点?

2. 公路运输的基本设施是什么?它在那些方面优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

3. 简述仓储作业流程。

第四章

1. 什么是物流系统?它与物流有何区别?

2. 什么是物流系统控制?

3. 物流系统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物流系统管理中,主要通过什么手段来降低运输成本?

5. 物流质量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第五章

1. 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2. 条形码技术与射频技术的优劣比较。

3. 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第六章

1. 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2. 简述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供应链管理造成的影响。

3. SCOR体现了那些供应链管理先进思想?如何实施SCOR模型?

第七章

1. 什么是物流系统,它与物流有何区别?

2. 什么是配送中心,什么是配送系统?

3.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如何做供应链管理战略?

第八章

1.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它与物流金融有何区别?

2. 供应链金融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有何意义?

3. 供应链金融在哪些环节创造了价值?

第三篇:物流管理概论公选课

结课论文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2-8

学号:1216305556

姓名:

从海尔物流管理看我国的物流

摘要:海尔的物流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我们应该多加学习,和借鉴,不要 照搬也不要死学,要找出自己的路子,真正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达到使得成本最低,而服务最优的效果。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所以企业应该把物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在将来的竞争中有得拼。

关键词:海尔,物流管理,供应链,利润源,借鉴

“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现代的物流,就意味着最终会无物可流。”张瑞敏将发展现代物流与企业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了一起。海尔也是这么做的,海尔在物流发展方面可以称为是我国的先行者,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可以说是海尔创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奇迹,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全球资源,快速响应市场,海尔取得极大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

海尔物流推进本部项目处处长周行将海尔物流特色总结为:借助物流专业公司力量,在自建基础上小外包,总体实现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和成品配送JIT的同步流程。

周行说,这一同步模式的实现得益于海尔的现代集成化信息平台。海尔用CRM与BBP电子商务平台架起了与全球用户的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提高了海尔对订单的响应速度。海尔的BBP采购平台由网上订单管理平台、网上支付平台、网上招标竞价平台和网上信息交流平台有机组成。网上订单管理平台使海尔100%的采购订单由网上直接下达,同步的采购计划和订单,提高了订单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使海尔采购周期由原来的10天减少到了3天,同时供应商可以在网上查询库存,根据订单和库存情况及时补货。网上支付平台则有效提高了销售环节的工作效率,支付准确率和及时率达到100%,为海尔节约了近1000万的差旅费,同时降低了供应链管理成本,目前海尔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20%。网上招标竞价平台通过网上招标,不仅使竞价、价格信息管理准确化,而且防止了暗箱操作,降低了供应商管理成本,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使海尔与供应商在网上就可

以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强化合作伙伴关系。

除此之外,海尔的ERP系统还建立了其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将用户信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接近零资金占用。

“正是由于有了快速高效的信息流,海尔物流过程中每一个点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周行介绍,在采购JIT环节上,海尔实现了信息同步,采购、备料同步和距离同步,大大降低了采购环节的费用。信息同步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准时采购。采购、备料同步,使供应链上原材料的库存周期大大缩减。周说,目前已有7家国际化供应商在海尔建立的两个国际工业园建厂,爱默生等12家国际化分供方正准备进驻工业园,与供应商、分供方的距离同步有力保障了海尔JIT采购与配送。“海尔的采购费用每年要降10%。”在原材料配送JIT上,海尔使用了标准化、单元化、集装化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搬运,以及条形码识别和无线通信技术,用电子看板下达工作指令,完成物料拉动,并由模块化BOM集成化进行质量控制,这一系列先进技术保障了海尔的工位库存材料不超过四小时,快速完成产品制造。在成品配送JIT上,海尔利用集团的配送资源,同国家邮政总局、中远集团、和黄天白,以及欧洲等专业物流公司合作,完成运输环节,目前海尔国内可调配车辆已达16000辆以上(其中海尔拥有200辆车)。同时海尔在全国还建立了12个配送中心,每天按照订单向1550个专卖店和9000多个网点配送100余个品种,5万多台产品,形成了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实现了中心城市8小时配送,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范围平均4.5天内配送到位。周行说:“我们现在租用的仓库面积还比较大,但在海尔的物流体系中仓库就是中转库,库存周期会越来越短,面积也会越来越小。”

对于海尔物流的小外包,周行十分看好:“由于物流中仓储、运输环节的先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这对企业自建物流体系来说不划算。两年前,我们把这两个环节从海尔自建的物流体系中分包给了专业物流公司,但要由海尔统一进行协调管理。两年多来,我发现这种方式对企业非常有利而且十分划算。而有些公司现在采用的还是大外包,即把整个物流体系包给物流公司去做,使这一环节受制于人,非常不利于企业自己统筹管理,而且现在很多专业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做全方位的物流工作,这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反观一下我们国家其他制造业的物流,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但我国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认为物流服务是企业对顾客的单向贡献。不能做到有意识地、主动地去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而是想方设法追求以牺牲物流服务质量为代价去压缩物流成本。这种做法使得企业供应链的增值功能无法得到开发,相反使企业丧失许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尽管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没有把企业物流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企业的这种做法致使各级管理人员安于低水平的物流现状,缺乏主动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从这方面讲,海尔的成功案例很值得借鉴。企业物流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物流装备水平低。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工艺设计及物流设施布局规划时没有考虑物流的因素,只是重点围绕生产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导致企业各工序间的衔接性不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厂内各种作业相互交叉、迁回运输、无效搬倒等不合理的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自营物流在我国制造企业中还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物流装备整体水平低下,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各种物流作业,较为先进的企业也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仍需大量人工配合。

海尔的物流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我们应该多加学习,和借鉴,不要照搬也不要死学,要找出自己的路子,真正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达到使得成本最低,而服务最优的效果。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所以企业应该把物流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在将来的竞争中有得拼。

物流被称之为“第三利润源”,但是这个潜在的利润不够直观,不易被挖掘。海尔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物流,将物流这个高度集成的领域中所涉及的许多专业或行业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步骤,值得借鉴有:(1)海尔物流调查:海尔对照国际先进企业的物流的管理、结合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总体战略分析自身的物流现状,找出海尔物流存在的差距。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流作业被高度集成化,并定为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够对战略优势起到奠基石的作用。(2)海尔物流咨询:海尔寻求来了专业的物流咨询,对集团的物流现状、物流系统设计方案、物流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专业诊断,聘请了物流专员量身为海尔制定物流计划。(3)海尔物流的定位:在分析世界制 3

造业先进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海尔集团将物流重组定位在则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上来,希望通过物流重组来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竞争力。(4)海尔物流总目标:海尔确立了物流的发展战略,即在海尔国际化战略指导下,实施物流重组,是物流能力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附加价值服务的战略目标。(5)海尔物流机构:海尔成立物流推进本部,统一协调管理整个海尔集团的物流工作,科学地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6)海尔物流计划:按照海尔物流的总体战略,制定了详细的中长期实施计划,以确保达到预定目标和实施效果。

在消费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今天,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制造业的大量生产一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差异化营销与柔性生产已成为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结果是企业必须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物流策略。结合物流作业外包的规模优势与物流系统自营的管理价值,将部分非核心的物流作业功能外包而整个物流系统企业是自我营运的“作业功能外包+系统管理自营”的混合物流模式,应该是企业今后物流发展的主营模式。

如今的海尔物流的发展与运作颇有作为,成为了中国生产企业物流运作的标杆企业,显然,任何企业的物流管理都仍然有提升之处,对于海尔物流,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海尔物流做得更好?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提升的?

现在新经济形式下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在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这就对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订单生产,是解决库存问题的根本。企业的结症其实就是速度的竞争,即获取订单并满足订单需求的速度竞争。海尔通过业务流程改造可以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信息系统是解决库存的根本手段。海尔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在订单的驱动下,产品事业部、商流、物流、资金流各部门实现了并行操作,优化了产品设计、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配送等等各环节等的工作节奏,实现了响应客户订单的时间最小和工作效率最大化。

第四篇:《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设计

汪艳涛

2011年2月28日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关系

本教材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本教材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现代物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系统概述、现代物流管理概述、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技术与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及绿色物流等内容。各个章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章节是后一章节的学习基础。

(二)教材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

首先,《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与《管理学》是分不开的,在学习《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之前最好有一定的管理学基础。其次,《物流基础》也是学好现代物流管理的前提。尤其是涉及到物流方面的知识。

(三)教材的增删

本教材共分为9个章节,鉴于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教学周次的安排,本教材无删减章节。

二、重难点

(一)重点:

物流的概念;物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物流管理中的客户服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企业物流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废弃回收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

(二)难点: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理解,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货物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物流客户服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物流标准化企业物流的相关知识,第三方物流以及国际物流。

(三)关键:

掌握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

三、教材处理

以内容为基础,围绕物流管理的过程进行讲授。

四、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对一些理论知识和概念知识进行讲授法。

(二)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法。提出几个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热点问题或前沿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四)网上冲浪法。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搜集资料和自主性学生的方法。

五、教学手段

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任务驱动式和自主学习式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物流管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物流管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将物流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现实的学习、生活和组织管理中去。最后,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最高目标。

六、实训内容

对具体的案例运用所学的物流管理理论进行分析。

七、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成绩主要以卷面成绩为准)。

第五篇:物流学概论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经济订货批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

最低的最佳订货批量。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运输: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

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

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库存: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广义的

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安全库存:用于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

备的缓冲库存。

经常库存:为满足日常需要而设立的库存。

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

的物流服务模式。

二、简答题

1. 物流七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2. 物流金融及其分类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分类:①物流结算金融②物流仓单金融③物流授信金融。

3. 存储的逆作用:①引起仓库建设、管理、人员等费用②占用资金利息③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机会损失④保险费用的支出⑤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工作费用。

4. 存储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保证被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通过物流之后得以最终实现。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

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所以,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中,为首的应当是反映使用价值的质量。

现代物流系统已经拥有很有效的维护物资质量、保证物资价值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即通过物流过程的控制,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储存物的质量。

(2)数量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目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已能在各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对合理数量范围做出决策,但是较为实用的还是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此点将在后面叙述。

(3)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这是和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则储存的时间必然长,相反则必然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在总时间一定前提下,个别被储物的储存时间也能反映合理程度。如果少量被储物长期储存,成了呆滞物或储存期过长,虽反映不到宏观周转指标中去,也标志储存存在不合理。

(4)结构标志。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资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由于这些物资之间相关性很强,只要有一种物资出现耗尽,即使其它种物资仍有一定数量,也会无法投入使用。所以,不合理的结构影响面并不仅局限在某一种物资身上,而是有扩展性。结构标志重要性也可由此确定。

(5)分布标志。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费用标志。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5. 利润中心说和战略中心说的含义

利润中心说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战略中心说是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意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物流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物流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将物流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订货点法中定量订货的优缺点

① 经常地掌握库存储备动态,及时地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

②保险储备量较少;

② 次订购量固定,能采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便于包装运输和保管作业。③ 题是必须不断核查仓库的库存量;订购时间不稳定,不利于编制严密的采购计划,难以享受到合并订购的好处。

7. 铁路运输优缺点

优点:

1. 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

2. 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 运输量比较大,能耗低

4. 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5. 通用性能好,既可运客又可运各类不同的货物;

6. 计划性强,安全,准时

7. 运输总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的比重大,收益随运输业务量的增加而增长。 缺点:

1. 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

2. 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性差

3. 路基、站场等建筑工程投资大。

8. 成本中心说和服务中心说的含义

成本中心说: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生产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是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描述。

服务中心说: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学说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是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为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

9. 水路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①运能大,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 ②通用性较强,客货两宜。 ③越洋运输大宗货品,连接被海洋所分割的大陆,远洋运输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强大支柱。 ④运输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⑤平均运输距离长。

缺点: ①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由于季节、制约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 ②营运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天然航道则无法运输。 ③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 ④运送速度侵,淮时性差,经营风险增加。 ⑤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这是因为运能最大,所以导致了装卸作业量最大。

10. 企业选择外包物流原因:

① 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② 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风险共担

③ 提高客户服务的水平,降低成本

④ 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⑤ 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提高柔性需求

⑥ 加速企业的重组

三、论述题

1. 不合理配送表现形式有哪些?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消除?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1. 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 库存决策不合理

3. 价格不合理

4.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 送货过程中的不合理

6. 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1. 推行专业化配送

2. 推行加工配送

3. 推行共同配送

4. 实行送取结合

5. 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2.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者全面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特点:

①信息网络化

②关系合同化

③功能专业化

④服务个性化

3.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① 运输车辆的空驶

② 对流运输

③ 迂回运输

④ 重复运输

⑤ 倒流运输

⑥ 过远运输

⑦ 运力或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4. 配送的功能要素

① 有效防止车辆空载

② 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③ 推进中短距离运输的“公铁分流”

④ 尽量发展“四就”直拨运输或直达运输

⑤ 增加运输的科技含量

⑥ 通过流通加工促使运输合理化

⑦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⑧ 积极做好企业自身的物流计划

⑨ 大力推广配送特别是共同配送

上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