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考试大纲

2023-03-13

第一篇:物流管理概论考试大纲

土地管理概论考试复习1

2008级地信专业《土地管理概论》课程主要复习内容 参考书目:1.土地管理概论(简称《概论》)——武大出版社

2.土地管理学总论———————— 农业出版社

3.相关网页

一、 基本概念

地籍(P70)、宗地(P74)、基本农田(P202)、土地登记(P102)、土地征收(P174)、城镇土地等/城镇土地级(P89)、农用土地等/农用土地级(P95)、基准地价/宗地地价、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P211)

二、 内容体系

1. 简述我国土地资源总体特征。

2. 简述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土地管理包括哪些内容?(P14)

4. 进行土地管理所采用的四种手段或方法是什么?(P19)

5. 地籍管理包括哪些工作内容?(P72)

6. 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GB)和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见所发资料)

7. 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提交哪些成果?(P215)

8. 地籍调查时,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分别要完成哪些工作?(《概论》P155-156)(P75)

9. 简述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网络查询)

10. 城镇土地分等要考虑哪些因素?(《概论》P106 表6-1)(P90)

11. 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体系(《概论》P111 表6-2)

12. 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 土地权属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概论》P141)

14. 简述我国土地权利结构体系(《概论》P143.145-151)

15. 确认土地权属的一般原则有哪些?(《概论》P152-155)

16. 土地登记主要内容(《概论》P159-161)

1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些?分别阐述。(《概论》P169)

18.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遵循哪些原则?(《概论》P184)

1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哪些?(《概论》P189)

20.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哪些?

21.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措施有哪些?(《概论》P198-199)

22. 我国对耕地数量管制和质量管制有什么管制措施?(《概论》P205)

23.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要如何办理审批手续?(《概论》P207)

24.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概论》P254)

2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处理步骤(《概论》P255)

26. 简述“一张图”管地的实质和意义。(网络查询)

第二篇:艺术管理学概论大纲

一、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任务与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任务

1、 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推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1)建立有益于艺术活动的社会机制,艺术活动需要良好的机制。无论是艺术企业,群体,个人,需建立在良好的,畅通的运行机制之上,方能保证艺术创作活动的高效率运行。

(2)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艺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是艺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艺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包括:艺术生产者与管理者,艺术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

(3)保护艺术家的利益,艺术生产者是艺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在艺术生产力发展中,尊重人才,艺术家,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极大地调动艺术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作动力,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2、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1)建立有序的,高效的艺术生产结构与生产机制,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始终居于核心的部分。

(2)优化和培育艺术市场,实现艺术市场运行秩序的科学调控。其中包括对产品流通机制及其渠道的调控,价格的调控,不同地域市场态势的调控,最突出的是对艺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的调控。

3、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利。

(1)大力发展一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与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公共艺术是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利,提升社会文化层次的体现,现代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人民提供文化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

(2)强化艺术事业部门的文化服务职能。国家与政府的艺术事业部门是实施社会性艺术服务的重要机构。如各地群众艺术馆,艺术研究院,美术馆,图书馆等,是公益性与公共性的文化活动的典型。

4、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与艺术遗产。

(1)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艺术资源是一个国家个地区拥有的可以用来服务和支持艺术活动与艺术创作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称。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艺术管理的重要课题。

(2)保护,研究,开发艺术遗产。艺术遗产是艺术资源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在各民族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贡献和地位。艺术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首先要加以保护。

(二)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1、和谐共存的原则。

(1)多种类艺术的和谐。无论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均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地位。

(2)多层次艺术的和谐。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

(3)多民族艺术的和谐。有利于个民族之间的艺术交流与文化互通,促进各民族之间艺术的和谐共存,是当代艺术管理的重要课题。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以保护为主科学的利用艺术资源和遗产。对艺术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艺术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2)科学的,合理的,做好艺术发展的规划与布局。

(3)激励艺术消费,扩大艺术消费的能力。是推进艺术活动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3、艺术生态平衡的原则。

(1)各民族艺术的平衡。艺术只有呈现出多元的态势,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2)艺术产业与市场的平衡。艺术产业与市场只有在平衡的态势下才能获得生长和繁盛的土壤。

(3)艺术样态的平衡。多样文化艺术品类的共存于互补,体现出文化艺术的整体生命与活力。

4、创造最佳的效益原则。1社会效益的优化。2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创意为先的原则

(1)创意也是管理。当代管理科学意在对于人类社会活动科学的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与推进,不是机械的凝滞的管理,其本身就充满着创造的特性。(2)创意与艺术活动。已不是单纯的组织与操作,是在每一个环节乃至全过程充满创造特性,特别是在以艺术活动为管理对象的运行过程中。(3)艺术创意与管理创意的结合,由管理到创意,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与价值链。

二、艺术项目运营管理的流程

艺术项目运营管理涉及项目的整个运营过程,具体说含有项目创意与策划、项目决策与计划、项目运营实施与控制、项目运营评估与反馈等四部分内容。

⑴艺术项目创意与策划:艺术项目创意是以艺术内容和创意智慧为核心价值,以创作、创新和创造为根本手段,以为公众提供艺术消费产品或文化体验而进行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艺术项目创意必须考虑投资人或艺术企业的投资回报问题,以市场为其主要导向之一,把消费者的需求和项目的可操作性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艺术项目创意与策划的核心是人才。一般来说,在创意方案完成之后,就应该考虑如何实施,这就进入了一个项目的策划阶段。

⑵艺术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项目计划将艺术项目策划的各项内容具体转化为实施目标,并对项目目标进行进一步分解。从而形成项目任务的活动。在艺术项目计划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包括各阶段每个环节需要达到的绩效、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目标。在艺术项目策划中,项目管理者经常需要用到一些计划方法和工具,最常用的主要有:里程碑计划、实施计划、项目进展计划等。

⑶艺术项目实施与控制:艺术项目实施是指根据计划对项目进行实施施行的过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在一定组织机构控制下进行。项目团队的搭建是艺术项目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关乎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团队建立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团队管理成效,甚至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组织的构成与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跟踪、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

⑷项目评估与反馈:项目评估与反馈是项目管理者在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任务。项目评估是管理人员或第三方人员在项目收尾阶段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这里所指的评估主要是指项目后评估,项目后评估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线进行系统的客观评价,是决策层评价项目效益和效果的有效手段。

三、艺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一、优良的思想与道德修养

由于艺术管理者所从事的是与社会艺术建设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具备优良的思想与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 具备坚定的立场与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第二, 具有清醒的政策与法规意识。 第三,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第四, 具有宏观的视野与敏锐的思想。

二、丰富的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

第一, 丰富的哲学与人文知识。 深厚的哲学与人文素质和修养,是艺术管理者知识结构的基础。

第二, 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艺术管理者热爱艺术,懂得艺术活动与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熟悉各类艺术活动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因此,全面学习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方法,以及掌握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 具有一定水平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便是多元知识范畴的融合与交叉,其中科学技术的因素尤其重要。离开了科技知识的融入,艺术便失去重要一翼,甚至不能成为典型的艺术。

第四, 具有多样的民族、民俗与地域的知识。在当代,艺术活动充溢着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特色,表现了各民族和地域的审美意识、艺术风格与生活风格,因此,艺术管理者应当具有身后的社会历史知识与丰富的民族与民俗知识的积淀。

三、良好的创新与组织才干

第一, 创新意识。 艺术活动已经不再是通常的创制与欣赏,而是凝结着更多创作性智慧的活动。

第二, 创新能力。 在艺术活动中,创意已成为艺术创制的核心与灵魂。创意在总体上可以理解为文化创意,其中不仅包含着艺术创意,同时还包含着科技创意、经营创意和管理创意。

第三, 组织才干。 艺术管理者的组织才干体现于组织、策划与运筹等诸多方面。

四、全面的经营与运筹能力

第一, 懂得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与市场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不仅为经济管理者所必备,同样也是艺术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成。

第二, 熟悉市场经营。 艺术管理者需要十分熟悉经营规律与财务管理。同时熟悉艺术活动在市场中的特有地位,具有较强的生产组织与市场运营能力。

第三, 善于规划运筹。

社会对于艺术管理者人才的需求,是当代文化建设的必然。特别是对于以创意为主导的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具有可观的前景。

四、宏观管理方法的构成

在艺术管理中,宏观管理是指对艺术产业整体性、全局性的管理。艺术的宏观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和行业组织。艺术的宏观管理方法有多种,包括政策法规、艺术行政、法律制约、经济调节和社会舆论促进与监督等。

(一)政策规范

艺术政策规范是各国政府对艺术发展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方法,主要是一国对于艺术领域进行宏观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艺术政策规范代表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是国家艺术管理意志的集中体现。

2、 艺术政策规范具有时效性

3、 艺术政策弥补了法律在一些方面的不足

(二)行政管理

在艺术管理中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是指通过国家性的文化艺术管理机构和领导者所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定,来对管理对象和下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方法。

1、 侧重于宏观管理

2、 以法律和政策为基础

3、 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在我国,对于书的行政管理主要通过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执行和完成,其职责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 对于艺术活动的范围、规模以及布局的调控 对于艺术发展宏观规划的制定

2、 对艺术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对艺术市场的监督

(三)法律制约

艺术宏观管理活动中的法律方法,是指根据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并监督法律法规得以有效实行,以保障人民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社会文化艺术健康发展的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和健全各种文化法规,而是注重相应的司法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立法和司法。

1、 加强文化艺术立法

2、 加大执法力度

(四)经济调节

艺术宏观管理中的经济调节手段,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各部门、各方面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1、 加大财政投入

2、 拓宽融资渠道

3、 完善税收政策

4、 放开艺术产品价格

(五)舆论引导 所谓舆论引导,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社会共同目标的管理方法

1、 把握艺术活动与生产的正确导向

2、 宣传成功的经验与树立品牌

3、 举办竞赛与评奖活动

4、 开展积极的艺术批评

五、艺术投资与融资的基本形式

答:投资是指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获得会把的行为;融资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通融地活动。

一、政府投资

(一) 政府投资是国家进行艺术宏观管理地重要手段

政府投资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建设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政策手段,政府投资是政府职能的定位选择,以及政府实现其职能的具体运作和管理方式。

政府需要从单一的行政命令手段转向更为灵活合理多元的管理模式,来适应艺术多维复杂的发展状况。

(二) 政府在艺术创作与制作中投资的方式

1、对艺术创作与制作事业单位的财务拨款与转企改制

国家文化部的工作内容与职责中包括对艺术创作与制作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 我国正处于艺术院团艺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期,一批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将艺术事业单位转向市场的同时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将有所变化。

2、 艺术项目直接投资

我国正在推行一系列的投资体制改革,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转变。直接的艺术项目投资一般都是针对具体的艺术创作,整个流程围绕重点资助的项目进行筛选和管理。对资金使用方法和范围非常明确。

对艺术项目的直接投资是政府对艺术创作与制作的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和管理方式。

3、投资艺术基础设施、艺术产业园、配套硬件设施等。

政府对艺术创作与制作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投资内容就是对一些保障和繁荣艺术创作与制作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例如艺术产业园、演出场地和设施、电影院等4鼓励性、扶持性投资措施

二 :社会投资

(一)社会投资是艺术创作与制作的重要资金来源

一批具有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艺术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金融市场融资。社会投资的主要流向就是艺术产业。

(二):社会投资的资金来源类别

1、企业投资:(1)艺术产业的内部企业(2) 艺术产业的外部企业

2、个人投资 三:金融市场融资 在艺术投融资领域。除了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另外一个不能忽略的来源就是金融市场领域的融资。艺术融资与其他产业的融资一样,拓宽渠道、稳定来源、方式经济合理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艺术企业金融市场融资包括资本市场、银行体系、风险投资等,在这些体系里面,分别对应的就是艺术企业通过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向银行接待和募集风险投资等形式。

(1)上市 (2)借贷 (3)募集股份和并购重组 四:社会捐助

社会捐助艺术创作与制作在欧美国家发展的比较早。我国对艺术创作的捐助发展较晚,暂时没有形成全面的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但是我裹在社会力量对艺术创作的主体捐赠方面也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艺术创作进行社会捐助,更适合那些非营利型的小成本创作,如美术、雕塑、影响艺术、设计艺术等。除了以政府为主要倡导者的社会捐助,各种非营利性质的公益性艺术基金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助来源。

六,艺术传播方式的构成

艺术传播方式,是指艺术传播活动的具体形态。在传播学上,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按照信息的不同,传播媒介可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等;按照传播手段可分为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等;按照传播范围和规模可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艺术传播按照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分为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一:现场传播方式

现场传播方式是音乐、舞蹈、戏剧等的演出文学作品的朗读等表演类艺术,艺术传播着与受传者面对面的传递或交流艺术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

艺术现场传播方式有三个特点:1 传播着与受众面对面地传递和交流艺术信息,缩短了双方的距离感,具有一定的现场震撼力。2传播与交流同时进行。传播者在表演过程中能准确地洞察和了解受众的心理状态,运用歌声、表情、目光、姿态、手势和体味等桥当地将艺术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也可以在接受艺术信息时通过现场的情绪迅速把情感反馈于传播者,通过及时的交流提高了传播效应。3在传播的过程中,直接运用艺术语言作为传播媒介,艺术语言可视可闻。手段多样,丰富多彩并且可直接面对受众,意味深长的表达完整有序的艺术作品。

二:展览性传播方式

展览性传播方式是绘画、雕塑、方法、摄影、工艺平等造型艺术和实用艺术门类。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从而获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

展览性传播方式有以下特点:1在展览性传播方式中。受众直接面对艺术作品,可以以反复观赏,慢慢琢磨、感悟和理解,传播的空间大、时间长。2展览性传播方式所传递的艺术信息大多是以实物存在的形式,供人们反复欣赏和审美观照,可以引发受众的想象,使受众容易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接收;3展览性传播方式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尤其是传播者通过展览会博物馆等场所。前来观赏的受众有明确的接收艺术信息的要求。 三:大众传播方式

1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相对网络传播而言主要包括印刷(报纸、杂志、书籍)的媒介、电子(广播 电影 电视)媒介等

艺术信息的迅速、大量的传播是在印刷术产生之后,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艺术的积累和传播是人类艺术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尤其是对文学、绘画等的传播影响深远。

传统的大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文字 图像 声音等符号进行传播,艺术信息量大2技术性较强3艺术的大众传播拥有为数众多、地域广泛的受传人群。4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所接受的大多是复制的艺术信息。5大众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单向性信息的流动,它能迅速快捷的传播艺术信息,但却无法及时获得反馈。

2网络传播:在当代,网络传播是一种影响力巨大的艺术传播方式。在网络传播中,传递的一部是单独作用于某种感官的信息(如单纯的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而是把文字 数据和声音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他是传播方式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网络传播的特点:1 “信息数字化是网络技术的基础”2作为一种新的艺术空间,互联网将艺术传播领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集于一身,它可以传播音乐 戏曲舞蹈美术及文学等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的作品,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了一种新的活动空间。3艺术的网络传播是实时互动的。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式信息传播的双向(乃至多想)互动性。

从艺术传播发展趋势来看,网络媒介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不能忽视网络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1 作品质量难以保证 2 版权纷争家居,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版权问题越来越复杂。

在当代 各种艺术传播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我们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既让不同的传播方式发挥各自所长,又能相互融合,提高艺术传播的效应。

七、艺术营销的种类和策略

一、广告策略

广告是一种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向艺术机构所要吸引的观众或听众传播信息的方式。在艺术营销中,可依附于任何信息载体上的广告能够扶助艺术销售商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使艺术产品销售信息的传播质量大大提高,更可影响并指导顾客消费艺术商品的观念和行为。

制定一份有效的广告计划需要以下步骤:

1.确定广告目标:要制定优秀的广告计划,必须首先明确广告运作计划的目标。 2.制定广告预算:广告预算的制定可采用目的任务法。即要求营销人员明确自己的特定目标,确定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费用。 3.策划广告方案:所有有效的广告都遵循了一定表现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广告内容和广告形式方面。

4.广告媒体选择:选择的步骤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媒体类别,而是决定接触面、接触频率和影响力。

5.广告效果评估: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该广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影响力。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回忆评测,二是识别测试。

二、营业推广策略

营业推广是指艺术机构运用各种短期诱因,刺激目标市场做出较早或较强的回应的促销活动。

艺术机构主要的营销手段有: 1.样品(免费体验):提供样品或是提供免费体验对于向消费者推广一种新的艺术产品或对消费者进行艺术产品推广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2.优惠券:优惠券是指注明持券人在进行特定艺术消费时,可以享有某种优惠的凭证。优惠券可以采取赠送形式,也可以采取出售的形式。 3.价格促销:价格促销一般是多指向一定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提供优惠或折扣的价格。艺术营销人员可以采取降价的形式,例如演唱会在预售期采取低于原价的的价格出售等。 4.赠品:赠品是指以极低的价格换购或免费提供的商品。例如购买某动漫的正版光盘 赠送剧中人物的玩偶等 5.搭配促销:搭配促销是指艺术机构之间或是和其他企业通过合作开展的联合促销行为。例如旅游地区夜间举行大型演艺活动,会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的消费。

6.惠顾回报:是指格局消费者出席艺术活动的状况,给予具有一定价值的奖励的方式。比如购买画廊产品免费装裱

三、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发生联系的其他组织或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用以形成、维持或改变组织及其产品的形象。一般来说,公关可以分为形象公关、例行公关和危机公关。 1.形象公关。形象公关就是在大众中为艺术组织、艺术家、艺术产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例行公关:也称公众宣传,它包括营销人员为艺术产品所作的大部分促销活动。

三种方式:与媒体合作,举办活动,赞助新兴的艺术群体活动和建立同有关社会团体和社会名人联系。

3.危机公关:危机对于任何组织都有发生的可能性,不可能完全避免。

四、品牌与包装策略

品牌对顾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关于自身的复杂形象和消费者对他的期望水平以及他能为消费者做什么的一个结合。

1.强势品牌策略。如二十世纪的美国福克斯电影制片公司,拥有像《音乐之声》,《泰坦尼克号》成功的鸿篇巨制。

2.品牌统分策略及多品牌策略。湖南卫视打造金鹰网、芒果影业等并行品牌 3.品牌扩展策略。如经营中国画扩展到油画 4。单一品牌策略

5.特色品牌策略: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表演。无论演奏人员、乐器都是与众不同的 6.重新定位品牌策略:《快乐大本营》改版

第三篇: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of Logistics)

一、基本信息

学分:2.5

总学时: 40 适用对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物流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物流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物”的流动规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现代物流管理揭示了物品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活动从经济活动中凸现出来。物流学概论作为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坚实基础。 通过现代物流的学习,要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技术、配送与配送中心、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物流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在现代企业和社会、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同时开展适量的课堂实验(供应链建模及其仿真实验、啤酒分销游戏)和实践活动(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等)。

(三)教学安排 课程学分:3课时 学时数:51学时

学时安排:课堂教学(42学时)、上机实践(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概论(6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熟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的作用、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了解现代物流学与相关学科。 重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含义、分类、及其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特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 难点内容:现代物流的增值功能,物流产业构成及其特征。 第2章现代物流要素分析(6学时, 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运输技术、商品运输系统合理化,存储技术,装卸的种类,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商品运输系统的构成,商品储存的过程、商品储存合理化的措施,物流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重点内容:运输的概念、作用、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的概念与作用、储存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概念与功能、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影响商品包装的因素、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的概念与功能、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的概念、搬运活性、搬运合理化方法,流通加工的概念与形式,物流信息的概念。

难点内容:五大运输体系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储存合理化方法,包装合理化方法,装卸合理化原则,搬运合理化方法。 第3章第三方物流(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

要求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熟悉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与服务内容。 重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的价值。 难点内容: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主体。 第4章物流信息技术(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熟悉EAN-13码的结构、EDI通信方式;了解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

重点内容: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的优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EDI的概念和分类、EDI的构成要素、现代物流技术的含义与构成。

难点内容:物流条形码标准体系,射频识别技术,GIS/GPS技术。 第5章配送与配送中心(6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 要求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熟悉现代配送中心的作用;了解LD-CED模型。

重点内容: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区别、配送中心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 难点内容:配送中心的功能、物流作业设备、物流中心设置原则和和要考虑的因素、单一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方法。

第6章国际物流(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熟悉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国际物流合理化的几个具体作业途径;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物流概况。

重点内容:国际物流的概念、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难点内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的模式、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概念、大陆桥运输。

第7章物流成本(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熟悉现代物流成本的不同种类划分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的分布。 重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难点内容:物流成本的概念和内容、特征、现代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物流成本的分布。

第8章物流系统及物流工程(9学时,其中实验3学时) 要求掌握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理解物流系统的仿真方法。 重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难点内容:物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库存控制系统,车辆调度与运输安排,物流结点的布局方法。

第9章物流服务与市场营销(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理解顾客服务的概念和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 重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 难点内容:市场分析和市场计划。

第10章供应链管理(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要求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熟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经济学解释、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内容;了解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 重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 难点内容: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牛鞭效应”、QR的含义及其实施要点、QR与ECR的联系。 总复习、答疑(3学时,其中实验0学时)

四、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一)实验目的、方式及环境

1、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

2、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3、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4、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

5、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6、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实验环境:WinQSB软件、开通Internet。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类型

实验内容介绍

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

学时 分配 1

物流企业的网上调查

综合

从互联网上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第3章结束)。

了解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是如何在网上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

2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观摩

演示

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第5章结束)。

实地了解国内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设备。

3

物流系统工程的数学模型

综合

学习使用WinQSB软件解决物流工程问题(第8章结束)。

掌握物流系统工程中预测问题、库存控制问题、设施选址问题、运输问题模型、指派问题模型、最短路问题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了解WinQSB实验软件环境的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

3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内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陈子侠,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教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第一版,2007 参考书目: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3

第四篇:《电力企业管理概论》考试习题

《电力企业管理概论》

一、填空题:

1、 企业的重要性特征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并取得盈利。

2、 我国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大要素。

3、 电力企业管理就是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

4、 国家要求“七五”计划期间要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考核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

5、 在制订电力企业目标时,应遵循以下的五个原则:⑴⑶⑷

6、 可行性研究必须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技术上、经济上和经营管理上的依据。

7、 生产管理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搞好生产管理就可使企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

8、 电力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是由以发电量计划为主体的电力生产计划和以设备检修计划为辅的两大部分组成。

9、 设备全过程管理,是要把设备的和佳效益。

10、对生产技术的管理,离不开经济手段。任何技术方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先进和可行,而且必须考虑经济上的合理和可能。

11、电力企业的产品是电能,具有产、供、销同时进行并时刻保持平衡的特点。

12、企业管理科学,它经历了管理、管理、

13、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经营目标决策来组织具体的生产活动。

14、在国家级企业标准中,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具体考核指标的项目有三项:⑴安全质量⑵物质消耗⑶经济效益

15、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了: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经营的中心在决策。

16、规划理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内容。

17、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的最基本活动的管理,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和才能实现。

18、电能这个产品的质量,应具备如下的五个特性,即⑴适用性⑵连续性⑶可能性⑷安全性⑸经济性。

19、电力设备的全面生产维修制的基本精神是“三全”,既:全效益、全系统及全员。

20、通过经济核算,可促使企业更好的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

21、企业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是:⑴合理组织生产力的指挥职能⑵维护生产关系的监督职能。

22、企业的创新职能,要求企业必须在、全面创新,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23、为进一步调动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及加强电网的管理,国务院已经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在此方针下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24、计划管理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形态的综合性管理。

25、电网建设规划的内容,主要是提出电网电压等级、网架结构及变电所的布点。

26、广义的生产管理包括、和

27、电能是不可储存的,因此,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就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

28、为使质量保证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转,一般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等四个阶段反复运转,每转一次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PDCA循环)。

29、发电厂生产运行方面的主要经济效果指标,对火电厂是标准煤消耗率,对水电厂是水耗率及厂用电率。

30、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就把、

31、企业管理具有两种属性:⑴与生产力、生产技术、社会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⑵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2、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合理的组织生产力和维护巩固生产关系。

33、对电力企业而言,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供给用户可靠、廉价和质高的电能,同时要创造一定的利润,并为扩大再生产打下基础。

34、电力企业的计划管理通常包括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分析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拟定改进措施等四步基本程序。

35、电网的规模和范围应决定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动力资源和工农业用电的分布等客观现实,同时,规划时应有发展的观点,使电网具有一定适应发展能力。

36、狭义的生产管理局限于对电力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37、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全的系统和各级责任制。

38、电力系统通过可靠性的管理,可以作到以和。

39、电力系统中,送、变、配电这三个环节组成了供电系统。

40、投资回收期,是指:用投资带来的为单位。

二、名词解释:

1、 企业-是指从事独立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经济核算,具有经济法人资格的一种

盈利性经济组织。

2、 企业计划职能-是对未来经营活动的方针、目标、行动纲领和措施的具体运筹谋划。

3、 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是从事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活动的,从内部来说主要是生产活动,对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为企业生产管

理。

4、 企业目标管理-就是如何动员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去作出最大努力,围绕企业预期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管理,是系统工程理

论在管理中具体应用的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5、 非确定性决策-当对未来的自然状态发展虽有所了解,但因资料不全或费时费工较大而无法推测每一自然状态发生的可

能性,在此情况下,对方案的选择作出决策就称为非确定性决策。

6、 规划理论-规划主要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合理分配,选择最佳方案,以求最好的经济效果。由于它研究的问

题都带有生产或工程的计划和安排的决策性质,故称为规划理论。

7、 设备全过程管理-是对生产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改造到报废更新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8、 电力设备的有形磨损-指运转设备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其零部件的磨损。

9、 企业的投入资金-指用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质价值的货币表现和(投入的)货币,统称为投入资金。

10、折旧资(基)金-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实物形态,而是在一定时期内把被磨损的价值逐步转移到产

品成本中去,通过销售回收,即折旧资金。

11、电力企业-是从事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它通过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等子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进行电

能的生产和销售,它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是独立的工商合一的经济单位。

12、企业组织职能-它是为了实现目标和计划,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及对外部技术经济联系的各要素,在空间上、时间

上所进行的部署和安排。

13、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是从事生产和流通经济活动的,对外部来说,企业是以市场或社会需要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交换

为手段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应进行与外部环境实现平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称为企业经营管理。

14、企业经营决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或为确定经营目标,根据条件和环境拟订各种可行方案,

并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过程,称为企业经营决策。

15、预测-预测是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实际资料,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作出的预计和

推测。

16、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活动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

17、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的一生的总费用。

18、电力设备的无形磨损-由于高技术、高效率设备的出现,使同类设备贬值和生产效率、经济效能相对大大降低,这种现

象称为电力设备的无形磨损。

19、企业创造的经济收益-企业经过销售产品,回收了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回收成本),并新创造了一定价值的货币,这些新

创造的货币就是税金和净利润,也就是企业创造的经济收益。

20、企业的流动资金-它是为了进行再生产而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如燃料、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和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的资

金,即生产和流通中供周转使用的物质和货币的总和。

21、企业管理-是指人们按客观经济规律,合理地组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研究合理组织劳动力、

完善生产关系、促使生产力发展的一门科学。

22、企业控制职能-是为了实现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纠偏矫正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保证成果和目标的一致。

23、企业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就是管理的模式,是管理系统结构形式和组织制度的总称。

24、确定型决策方法-当多种方案条件均为已知,在每个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的情况下,选择最佳方案的方法称为确

定型决策方法。

25、电力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在进行规划时,对电源、网络及整个电力系统建设的可能性,均应作详细的、全面的调查,采

用科学的手段及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证明有无实施的可能,提出是否投资及如何进行建设,实施后是否可得到最佳效果,从而提出倾向性意见,这就是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26、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也既产品适合一定的用途,满足国民经济一定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27、电力设备全面生产维修制中的全系统-全系统就是以设备为对象建立好设备的寿命系统,包括检测、预防性检修、改善

性维修及事后维修。

28、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就是管好设备,管好操作,管好运行监督,以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进行。

29、企业资金的运转过程-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资金的投入到回收成本和取得利润的过程,将随着生产过程的延

续而不断循环进行,这就是资金的运转过程。

30、资金的时间价值-一定为数额的资金,如及时存入银行或投入生产,经过一定时期后就会带来一定的利息或利润收入,

使其价值增大,即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量,这种随时间变化而引起的资金价值量的变化,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31、企业决策职能-任何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措施,这种在行动前的、对未来实践的方针、

目标、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决定即为决策。

32、企业领导职能-领导职能是率领和引导促进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33、企业管理效果-管理者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所取得的经济、技术、政治、心理的效益。

34、风险性决策方法-当备选方案可能受许多不肯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状态的概率可以预测出来的,按此概率进行

决策就要冒一定的风险,故称为风险型决策。

35、网络计划技术-就是通过网络来制订计划,求得最优的进度计划方案,并根据它组织生产和控制生产的一种科学管理方

法。

36、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元件、设备、系统等,在规定条件下和预定时间内,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

37、电力设备全面生产维修制中全员-全员,就是与设备有关的人员,均应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参加设备全面维修管理。

38、企业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手段对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有效的组织、

指挥、监督和调控,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活动。

39、企业固定资金-是垫付于企业的主要生产劳动资料,如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的资金。

40、技术经济分析-是研究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方法,它研究技术政策、技术改造、技术措施和投资方案等的经济效益。

三、选择题:

1、 有些单位从事一部分经营和流通的经济活动,但不是以盈利、而是主要以服务为目的,因此不能称为企业。

2、 企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制度无关。

3、 从企业管理系统来看,生产管理处于企业的执行性地位。

4、 发电厂安全运行管理的基本方针应以预防为主。

5、 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

6、 管理电力企业就是管理电力系统。

7、 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8、 运转设备在长期运转中,静止电气设备因老化等原因会造成磨损的后果,这种磨损是属于无形磨损。

9、 对企业的投入资金,简称投资。

10、产品成本,如果从单位成本来看,固定成本将随着业务量(销售量)的增加而

11、对于为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方针而进行的决策,称为战略决策。

12、狭义的生产管理,它侧重于生产技术方面的管理。

13、对电力设备的无形磨损,需要进行补偿,其中的局部补偿,称为局部更新。

14、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资金,由销售收入中逐年提取。

15、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是

16、对于为实现企业预定目标而进行手段选择的决策,称为战术决策。

17、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观点之一,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观点。

18、对电力设备的无形磨损,需要进行补偿,其中的全部补偿称为提前更新。

19、对于一个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分期分批投入资金。

20、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产品成本中有支出,因此,即使没有产品,但企业仍有支出。

四、问答题:

1、 简述电力企业的基本任务?

答:是为了用户提供充足、可靠、合格、廉价的电能,同时,为国家积累大量的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2、 在确定电力企业管理评价指标时,应遵守哪六条原则?

答:⑴过程评价和环节评价相结合⑵全面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⑶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⑷相对评值和绝对评值相结合⑸定量评值和定性评值相结合⑹理论估算和实际测试相结合。

3、 电力企业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哪四条原则?

答:⑴要从全局出发,从全面入手,不留缺口⑵要从实际出发,掌握市场和设备信息⑶要坚持计划的科学性和群众性⑷要坚持长短计划的衔接。

4、 全面质量管理应注意那五条重要观点?

答:⑴全面、全过程质量观点⑵全员观点⑶用户第一的观点(服务观点)⑷预防观点⑸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观点。

5、 解释电力设备维修制中的全效率的意义?

答:就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为工作目标,作好:完成生产计划、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按时发供电、搞好安全环境及提高劳动情绪等六个方面。

6、 试述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基本任务主要有三点:⑴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合理组织生产力,发展经济⑵正确处理内部职工之间、企业和国家之间,以及企业和其他经济单位之间的关系⑶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减少消耗,提高效率,生产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7、 电力企业的主要经济效果指标有哪四个?

答:⑴生产成果指标⑵生产经营消耗指标⑶资金指标⑷经营成果指标。

8、 什么是企业的滚动式计划方法?

答:是根据一定时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条件的变化,采取近细远粗定期调整的方法来修订未来计划,并逐向前移动;是把近期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编制的一种动态计划方法。

9、 什么是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

答:就是企业根据质量保证的要求,从企业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各部门、各环节严密地组织起来,规定他们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并建立组织和协调各方面质量保证管理活动的组织机构。

10、电网调度管理的任务是什么?它要保证实现那四项基本要求?

答:电网调度管理的任务就是领导全网的运行操作,以保证实现如下的四项基本要求:⑴充分发挥电网内发供电设备能力,保证有计划地供应系统负荷需要⑵使整个系统安全运行和连续供电⑶使全网各处供电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⑷合理使用燃料和水力资源,使全网在最经济方式下运行。

11、企业管理有哪三点主要作用?

答:⑴通过管理,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系统)⑵管理,是当代人类社会加速进步的杠杆⑶管理制约着生产力总体能力的发挥。

12、电力企业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六个?

答:⑴安全发供电天数⑵电能质量⑶供电可靠率⑷煤耗率、水耗率、厂用电率、线损率⑸主辅设备完好率⑹机电设备大修间隔。

13、试述目前我国电力开发的方针?

答:⑴能源开发:充分开发水电,大量建设火电(燃煤),积极准备核电,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及其它多种地方能源以发电⑵采用大机组,大量建设坑口、道口、港口燃煤发电厂,在城市工矿区提倡建设热电厂,实行热电联产⑶建设一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加强网络结构,完善地方电力网。

14、设备全过程管理包括哪五点主要内容?

答:⑴正确设计和选型⑵设备监造和安装⑶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⑷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及效率⑸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及档案的完整完善。

15、简述发电厂的主要任务?

答:是根据电网负荷变动的要求和能源资源的情况,执行电网统一调度命令,按规定的频率和电压,安全经济地发供电。

16、在企业管理体制中,要充分发挥“三总师”在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⑴要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在加强企业技术管理、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⑵要充分发挥总经济师在加强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⑶要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维护财经纪律、精打细算、开辟财源等方面的作用。

17、企业计划管理主要有哪三点具体的任务?

答:⑴科学决策,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任务⑵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合理分配,调节资源⑶控制调节生产经营全过程,将责任制贯彻始终。

18、我国电力系统,对城市电网规划有哪五点要求?

答:⑴要有合理的电网结构及变电所布点,使城市电网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保证电能质量⑵城市电网建设速度应略高于城市用电负荷增长的速度⑶城市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应符合安全供电准则的要求⑷改变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面貌,积极采用自动化技术⑸具有较低的线路损失,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19、简述电力系统设备全过程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就是保证电力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先进的各项生产设备,为安全、经济发供电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20、简述供电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就是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供电的电压质量,保证安全,减少人身及设备事故,降低线损及降低供电成本,以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效益。

第五篇:企业管理概论复习大纲(推荐)

企业概论复习大纲(1——8章)

第一章

对企业的基本认识P1-31

1、企业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经济基本单位。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2、企业的类型: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按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 按市场类型划分:内向型、外向型和跨国型企业(实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

3、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契约式企业)、外商独资

中外合资企业: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私营企业(8人以上)

4、外向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和经营面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为产品销售的主要场所。

5、企业系统结构的五种要素:财、人、物、产品和信息

详见P10

6、企业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侧重于生产力)和社会属性(侧重于生产关系)详见P12

7、企业系统的特征:①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②劳 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③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④生产社会化程度高, 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8、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企业组织按财产划分:个人业主制企业(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负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制企业(三个特点: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公司制企业 实行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9、公司制企业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是最适合大中型企业的组织形式。 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三种:单厂型、总厂型、专业公司

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的方式划分四种:联合公司、企业联合体和战略联盟、虚拟企业 战略联盟按照结盟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为:竞争、前竞争、后竞争和非竞争

1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①产权关系模糊。②投资主体单一。③企业资产呆滞。④政企职责不分。⑤经济效益不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内容,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成熟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公有制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

11、企业集团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

1 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步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 企业集团的特征:有一个核心企业、结构具有层次性、以资产联结为主

企业集团的四个层次:核心层(集团公司)、紧密层(集团控股公司)、半紧密层(参股公司)、松散层(关联企业)

12、企业集团的类型: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和出口服务型。P24

13、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

企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因: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详见

14、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股份经营、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

股份经营方式主要采用三种形式:第一种国家独资经营(适用兵器工业企业、宇航工业企业)、第二种国家控股经营(适用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第三种国家参股经营(在全部国有企业中将是数量最多的形式)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P32-55

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侧重于生产力),二是社会属性(侧重生产关系)P34 企业管理二重性产生的原因

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P34-36

2、企业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属于组织生产力)和特殊职能(属于维护生产关系)

企业管理的职能有:计划(首要职能)、组织、用人、指挥、控制

用人职能是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3、企业管理的内容 三层次的管理:高层管理(统帅地位)、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对象是作业层) 高层管理的核心内容: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 中层管理是将高层管理与基层管理联结起来的纽带

专业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物资供应、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等

生产活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

4、企业管理的方法论:系统论观点、信息论、控制论

人造系统的四个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P45-46 信息工作符合四个要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

信息反馈方式分为:简单的反馈控制(问题已出现)和前馈控制(问题没出现,在于预防)

5、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

6、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人本化、整体化、战略化和网络化

人性假设是企业管理理论展开的基本出发点。人性假设有:工具人、经济人、社会 人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三章

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 P59-92

1、法人治理结构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彼此既分立、制约又相互联结、协调的

2 原则,在企业高层组织设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关系的一种企业领导制度。

2、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高层经理班子(执行机构)、监事会(3人起)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5-19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3-13人 高层经理班子构成: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

3、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报酬机制和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内部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章程、合同约束、组织机构约束。 外部约束:法律约束、市场机制约束、社会约束

4、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模拟分权结构、矩阵结构 直线职能结构(最早、最简单)

优缺点P74—75; 直线职能结构(以集权为主要特征)优缺点P75—76;

事业部结构(适用于品种多样化、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大型企业)

优缺点P77; 模拟分权结构(适应钢铁、铝业、玻璃等)

优缺点P79; 矩阵结构(适用于军工、航天工业等)

优缺点P80

5、网络组织(其分为:内部网络、垂直网络、市场间网络、机会网络) 学习型组织(其代表人物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发送心智模式要、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6、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外部动因:知识经济的降临、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

内部动因:企业战略的变化、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自身的缺陷

7、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扁平化、网络化和柔性化

8、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分析原有的流程;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采取综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 企业再造。

流程再造后从金字塔式结构变为扁平式结构

第四章

企业文化建设

P93-113

1、企业文化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公司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的出版标志理论的正式诞生

2、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3、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深层的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具体表现为: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 经营管理风格、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中层的企业文化(制度文化)(具体表现为一般制度、特殊 制度和企业风俗)、表层的企业文化(物质文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境界。

经营管理风格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经营

3 方针、管理风格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

4企业文化的特点:隐形性、潜移性、可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5、企业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

6、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发端于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倡导示范。企业文化必须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范。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管理规范的结果。

7、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设:第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第二,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塑造企业文化。第三,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第四,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关键作用。第五,共同参与和知识共享。第六,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巩固企业文化。

8、企业文化按行业划分:攻坚型文化、强人型文化、过程型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

9、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指导思想、目的、工作方法、工作主体 P108

10、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范畴、适用范围、工作方法和过程

P108

1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和国际形势教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厂规厂纪教育、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根据每个员工的具体思想情况而进行的个别教育。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P114-142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HR的特点:①能动性(区别非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特点) ②可激励性

③时效性 ④再生性 ⑤差异性 ⑥社会性

2、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前者认为人是成本,后者认为人是资源;前者主要从事事务性 的工作,后者从事事业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前者以事为中心,后者以人为中心;前者要求专才,后 者则要求是通才。

3、HR 的内容:职务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使用、考核(德、勤、能、绩)、激励、培训

4、HRM信息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5、人员招聘:制定招聘计划、招募、选拔、录用、评价 招聘方式:报纸期刊广告、招聘会、猎头公司、网上招聘

6、人员使用的原则: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提高组织士气。

7、双渠道晋升:行政型的晋升渠道和技术型的晋升渠道

8、培训的意义: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手段。是最大的福利。是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是企业适应

4 环境变化的要求。

培训分为新员工培训或在职员工培训。或分为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自学 新员工培训包括一般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

培训的组织过程:确定培训的需求和目的;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评价

9、工资分配的原则:物质利益的原则、按劳分配的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要求: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实行员工收入能高能 低。体现不同形态的劳动,建立起以工资为主体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在内的,科学 完备的工资制度。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它的各种作用。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

11、工资的内容:工资、资金、津贴

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工资制度的类型:结构工资制、浮动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某些特殊的工资制 结构性工资是我国企业普遍采用。效果较好的工资制度。

结构性工资包括:基础工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年功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

12、劳动保险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企业和个人 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局面。保险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要求确立失业保险, 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详见P141——142

第六章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P145-166

1、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2、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全局性、长远性、竞合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4、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是核心的部分。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5、安索夫: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由四个要素组成: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 向、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德鲁克: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他认为行业内有 五种竞争力量:行业中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资源的供应者和产品的购买者); 普拉哈拉帕德等: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的特点:延展性、增值性和独特性)

6、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总体经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

7、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体系包括七个方面:

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核心)、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

8、战略管理的特点:全程性、未来性、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高层性

9、经营战略的制订过程:形成战略思想,进行环境调查,拟订、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战略方案的落实 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

10、经营战略实施过程应遵循的原则:目标分割、任务合理的原则;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原则; 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适应变化、机动灵活的原则。

11、经营战略的控制方式分为:避免控制和直接控制

12、企业战略管理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品德高尚,志向高远;思维敏捷;心理健康,个性优异; 足智多谋,能力超群;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13、组建企业战略领导班子需遵循的原则:①选择首要领导的原则;②首要领导组阁的原则; ③能力匹配优化原则;④合作、和谐原则。

第七章

企业战略环境调研 P167-185

1、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必要性:①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②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③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2、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环境、资源环境 政治环境分析:国内政局、国际政局、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国内市场体系的情况、国家产业政策、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

社会环境分析: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

3、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的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和竞争状况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企业细分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

竞争状况分析:竞争对手总体情况的调查(如数量、规模、分布);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资金、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服务等);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的调查;潜在对手的调查。

4、企业内部环境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一般情况调研和企业经营实力分析

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包含:产品竞争能力分析、技术开发能力分析、生产能力分析、市场营销能力分析、产品获得能力分析。

5、企业战略环境综合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和风险

企业内部环境: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

6、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方法: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方法(十字形图表法)、波士顿矩阵分析法(以需 求增长率与相对市场占有率用衡量指标)(分为四个区,明星区、野猫区、现金牛区和瘦狗区)、麦肯锡 矩阵图(以战略经营领域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地位为衡量标准)(分为四个区,分清其应如何投资)

第八章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P186-211

1、企业使命是指企业的性质、经营目的、经营任务和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定。

企业使命是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根本前提。

2、企业使命的内容:确定企业的性质、选择企业成长的方向、确定经营目的(长期生存、持续发展、获 得盈利)、选择企业经营哲学、选择企业经营方针、确定企业社会责任

3、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企业实力。

4、企业的战略目标指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它把企业经营的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企业战略目标的组成:发展性目标、效益性目标、竞争性目标、利益性目标

5、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

按企业经营事业范围划分:单一化经营战略、多样化经营战略 按经营态势划分: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按企业经营的空间不同划分:本地化、地区化、区际化、全国化、国际化、全球化 按资本流动战略方案:资本纵向流动、资本横向流动、多向多样化流动、复合多样化流动 按资本重组划分:企业重组战略、资产重组战略、产权重组战略 按资本形态划分:有形和无形资本经营战略

6、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的特点:从属性和专业性

7、企业经营单位战略决策的类型:产品定位战略方案:产品专业化和多样化 按竞争重点不同划分: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按竞争实力不同划分:进攻型、赶超型、防御型、转移型

8、经营单位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有: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判断市场需求趋势,分析市场竞争态、 准确评估企业实力

9、企业职能战略的特点:从属性、专业性、针对性

企业职能战略的类型:产品战略决策、产品质量战略决策、市场战略决策、科技战略决策、人力资源战略决策

10、战略决策科学化指战略决策者由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进行决策的过程。 战略决策科学化的标志: 决策信息的可靠性、 决策课题的准确性、 决策程序的完整性、 决策方 法的正确性、 决策设计的严密性、 决策方案的优选性、

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决策结果的效益性。

11、战略决策民主化指由依靠企业主要领导者个人进行战略决策,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领导集体和 广大员工群众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

战略决策民主化的标志:发动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广泛性、专家和员工群体参与建议的积极 性、领导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尊重性、专家和员工群众参与决策的多样性、民主决策的程序性。

上一篇: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下一篇:物流地理课程学习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