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汽车机械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和能力,把汽车机械系统设计作为研发对象,采用案例结理及规则推理相结合的汽车机械系统智能设计架构,组建案例库、基础库和数据库,利用变换矩阵及相拟算法来对汽车零部件的装配进行科学指导。智能设计系统把机械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库等进行了共享,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第一篇:汽车机械论文范文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汽车机械基础》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运用技术高技能人才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特点,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实际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对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职业能力;课程改革;探讨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具备综合素质的汽车运用与维护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汽运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其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第一阶段,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高等职业教育所突出的“职业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系未能全面考虑高职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此,为适应目前汽车行业急需人才的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需求,该课程迫切需要改革,探索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

一、《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性不强,教材未能反映高职教育特色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多、范围广,目前还基本承袭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系统、重理论的传统,没有考虑到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没有针对专业要求合理设置,与专业联系性不强。所选用的教材也仍以体现理论性和系统性为主,只是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做了删减或选用,内容抽象、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由于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明确,学生缺乏了解该课程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感到茫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浮浅,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传统的《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方式大多是“灌输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教学仍沿袭粉笔板书、挂图和简单的教具,缺少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

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风和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机械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往往对这门专业基础课实训条件准备不足,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陈旧,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有的甚至没有汽车机械基础实训室,实验无法开出,学生对零部件、运动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有的甚至感觉学习机械基础无用,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受到影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四)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不足

《汽车机械基础》是一门服务于后续专业课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这就要求任职教师不仅要精通本课程的知识,还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中,使其教学更贴近专业,更好地实现该课程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目前部分汽车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来自于非汽车类专业,由于缺乏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造成该课程教学、考核重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难以很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业务范围、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针对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缺乏基本机械常识的特点,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改革总体思路如下图1所示。

(二)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根据专业所涵盖岗位群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学校现状,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按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进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及重构,以服务后续课程为原则,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工程力学”、“汽车材料”、“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知识糅合到汽车机械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以具体汽车机械结构为依托,将其有机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项目,将各项目划分成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根据实际教学特点,按照“资讯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组织教学。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汽车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用,在了解常用机构、零部件的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选用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原理及应用,能读懂典型的液压系统图并分析液压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能进行液压系统的基本维护,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经验和工作态度的养成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同步进行,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图1 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三)课程改革探索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实际需要及高职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宽、浅、新、用”的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宽”为知识面、适用面宽,利于学生将来可持续学习及根据自我条件的发展需要择业,增加就业适应性;“浅”指够用为度,内容通俗易懂;“新”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用”是要注重实际,面向实践。

(1)体现“必须、够用”的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性内容。删减复杂的理论推导、证明和原理的论述,以及同其他课程重复、过时的内容,只需学生掌握这些公式、定理、方法的实际应用,以确保该课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同时,逐步完善解决实际问题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增加实践应用性内容。

(2)融入专业特色。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几乎都与汽车有关,因此,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取舍与添加教学内容,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训练,都应与汽车专业知识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汽车中的具体应用,形成专业吸引力,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教学。

通过打破原来课程的内容体系,按照工作项目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优化整合为以下六个项目:

项目一:汽车力学基础及常用零件受力分析

项目二:汽车常用材料

项目三:汽车常用机构

项目四:汽车常用机械传动

项目五: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

项目六:汽车机械基础综合训练

整合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不再是几门课程简单的组合,其内容符合汽车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保证了基础以够用为度、实践应用加强,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教材建设

在前述基础上,制定出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编写合理适用的《汽车机械基础》配套教材,便于合理安排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组织内容。教材内容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保证基本基础知识,紧密结合汽车实例,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先进性,以适合高职汽车专业使用。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只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应用的多元化原则,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现场教学法。教师对照实物讲解,增强讲课效果,或学生利用实验设备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②直观教学法。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具、模型或实物生动、直观地展现抽象的理论,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③讨论式教学法。分析讨论是开发学生智能、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课题或习题讨论,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待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④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通过教师设疑、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⑤案例法。教学中应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将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和汽车案例恰当地引入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丰富课程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

⑥自主学习。利用课程网站,实现仿真教学与实训、在线测试、网上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实物外,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汽车机械基础讲授内容入手,结合专业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图像、影像、动画等形式,将零件、机构、结构、工作原理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规律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理解和掌握。另外,建设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运用网络教学和辅导,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方便师生交流。

4.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的学风和素质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对本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1)充分认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其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

(2)编写实验指导书。由来自汽车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实习指导及任课教师联合编写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实验指导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汽车机械基础实践技能。

(3)增加具有创新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大多以验证理论和培养动手能力为重点,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不足。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可通过实验研究和科技制作增加具有创新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或提出改进方案,以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4)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如安排学生利用课程网站学习,查询图书资料,通过深化与校外企业的沟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认识实习等。

(5)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教学。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可考虑从企业聘请汽车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教学,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生带来最新的企业和市场资讯。

5.课程考核制度改革

(1)考核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除采用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答辩和现场操作等其他方式测试。

(2)建立《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逐步实行教考分离。

(3)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工作过程评价以各项目评价按比例构成,各项目评价采用平时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重点突出实践操作的评价,以反映学生对相关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平时评价应加大比例,根据学生的组织纪律、课堂问答、讨论、作业、实训报告、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情况综合评价,知识评价结合教学目标对知识要求进行评定。

6.对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培养一支既懂汽车机械基础又懂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方面。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时间对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利用本校条件将教师送到其他学校或与学校确立校企合作的汽车企业进行培养,参与社会实践,基础课教师本人也要积极努力自学,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在授课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作用。

三、结 语

为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在实施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改革方案初步试行,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在实践中长期探索,不断深化,从而培养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高职学生,以适应社会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广新.汽车机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7:29-50.

[4] 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

育行政学报,2003,(9).

[5] 谢玉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与教育,2007,(8):79-80.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rse named Basic Knowledge

of Automotive Mechanic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Jian-ping

Key words: basic knowledge of automotive mechanic;professional skill;improvement of course;discussion

收稿日期:2012-07-03

作者简介:陈建萍(1975-),女,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基础及

液压传动。

作者:陈建萍

第二篇:汽车机械系统的智能设计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和能力,把汽车机械系统设计作为研发对象,采用案例结理及规则推理相结合的汽车机械系统智能设计架构,组建案例库、基础库和数据库,利用变换矩阵及相拟算法来对汽车零部件的装配进行科学指导。智能设计系统把机械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库等进行了共享,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汽车机械;智能设计;推理

目前,机械设计方案多采用形态矩阵法、专家系统和键合法,形态矩阵和键合法以功能视角来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年,之后把多种方案列举出来,组合方案数量比较多,对每个方案都进行评估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无法得到最为理想的方案。专家系统方法对知识获取和推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需要对机械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升汽车设计系统的智能性,为实际案例推理及匹配的流程。需要从案例推理、规则推理对汽车机械智能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来提高汽车机械系统设计效率。

1汽车机械智能设计系统总体架构

需要建立起知识案例库,从而更好地利用设计人员的具备的丰富经验,避免进行概念时产生重复工作问题,提升汽车机械系统设计效率,减少新产品研发时间。结合汽车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需要较多的匹配工作量。建立起汽车机械知识库及辅助信息库,针对汽车齿轮、发动机等部件过行性能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知识表达式来建立起机械智能设计架构,具体见图1所示。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输入设计需求,可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选型及功能设计,经过推理来实现汽车机械部件的结构和参数方面的设计,如果设计结果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就需要再次进行设计。

2汽车机械智能设计基础库的建立

由于汽车机械系统内的部件数量比较多,应该建立起数据量较大的知识库。工程设计人中对汽车机械系统智能设计有关资料进行搜索和查找,可以与汽车机械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沟通,从而明确知识表达方式和知识库整体范围,方便对知识内容的调用和简化。利用本体和自上而下的模式对汽车机械本体知识进行数学建模,确定汽车机械的零件、产品等类型,之后对汽车机械系统实体、属性等进行科学化的描述。实例知识数学模型主要由工程知识、基本信息和產品信息构成,基本信息可以能实例数据信息进行明确和定义,产品信息记录设计,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获取到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工程知识主要有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相关知识。

2.1案例库的构建

该数据库的建立起可以涵盖汽车机械零件所有产品信息,主要有汽车机械产品规模型号、功能和作用等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例,应该根据不同的属性参数,利用成组技术来实现分类型管理。把案例库组建完成之后,可以采用*.dat格式实现对文件进行保存,采取案例名、空格和元件编号方式进行编排,可以为机械系统信息检索进行配合,可以方便对每个参数进行调用。因为汽车机械零件类型比较多,本文不再对案例库进行分析和论述,利用汽车夹具案例数据库作为数据结构,具体见图2所示。

2.2数据库构建

汽车机械系统数据库不但可以为零件设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实例库、知识库等提供底层的数据信息。需要根据存在方式和实例表达,来对汽车机械知识数据库进行设计,主要含有零件失效信息、对象表、设备信息等方面的数据表。

3推理过程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机械智能设计系统利用了案例推导和规则推导结合方式,对汽车机械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改进当前的汽车机械系统智能设计知识库及案例库,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价值机械系统知识,可以进行更好地汽车机械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 孙慧.基于ADAMS的智能汽车自动化操纵稳定性研究与分析[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 武桢.机械制造的发展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18(17):224-225.

[3] 郑传现.浅析汽车工程中智能自动化的应用[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03):34-35.

[4] 潘明,汪镭,康琦,吴启迪.基于电磁信号导航的智能车系统设计与开发[J] .中国科技论文,2014,9(04):407-412.

[5] 董新亭.汽车机械系统拆装工艺组合体的分析与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182-183.

作者简介:

赵俊雅,女,汉,河北,1987.7.3生,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运输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运输一公司运输一分公司三车队)

作者:赵俊雅

第三篇:谈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法创新与实践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的汽车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汽车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而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实现了全面更新。为实现高职院校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特对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汽车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utomobile major;automobile mechanical drawing;teaching method;innovation and practice

中圖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汽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高职院校为汽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因为机械制图是汽车专业学生后续的图纸绘制、汽车设计等各项学习内容的基础,所以只有将这门学科学好,才可以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这门学科的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与发展。

1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众所周知,图纸绘制是机械学科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尤其是在汽车机械学科相关专业中,汽车机械制图更是对其图纸绘制以及机械设计、制造等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在传统的汽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教学加刻板的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仅难以得到有效激发,且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质量较差的情况十分常见,进而对相关专业学生后续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在对汽车机械制图这一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之后,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应用以及UG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真正接触到汽车机械制图的实践操作[1]。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可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为后续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策略分析

2.1 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创新 在对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汽车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将学生识图与制图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实践与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培养,使其从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甚至逼着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且乐于学习的状态。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一些枯燥的或者是无关紧要的理论知识简化或删除,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的有效创新。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点、线、面的投影做删除处理,直接融入引导学生对三视图形式的投影规律进行研究。在通过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仅仅将一个齿轮、圆锥或者是箱体等的零件作为案例来进行实践讲解,同时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阐述其基本的视图和投影关系等的这些理论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十分枯燥,并不能激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具体教学中,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及其实践做出合理的创新,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2]。因为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兴趣的内容并不是汽车中的某个零件,而是汽车本身。所以在具体的三视图投影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根据学生实际,直接将一辆汽车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一辆真实的汽车,或者是将一个仿真汽车模型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着画出汽车或者是模型的三视图。接下来,教师便可将这个三视图作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基本视图所具有的投影规律。

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让汽车机械制图的教学实践内容实现良好创新,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得以良好培养。这对于汽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将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意义。

2.2 通过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引入进行教学与实践的创新 在进行高职院校的汽车机械制图这一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二维绘图以及三维设计引入,让计算机绘图技术贯穿在这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与当今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加相符,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都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汽车机械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可通过科学先进的实践教学与相关软件应用来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无缝衔接,让学生更加适应这一行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汽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正在由以二维绘图为重心朝着以三维模型制作为重心的转变。传统形式的二维图纸绘制需要具备足够的空间立体想象力,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内容,实践起来也就更容易出错,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不利影响。而三维空间会给人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也与人的认知规律更加符合,所以在进行汽车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与实践教学中,便可通过三维设计软件的引進来提升学生对于汽车中各部分零件结构的认知,然后通过三维设计的方式来带动学生二维设计的发展,使其能够从三维立体模型联想到其二维设计图纸,能够从二维设计图纸联想到其三维形状,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识图与制图能力[3]。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通过上机训练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识图与制图能力。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下列的一个任务工单,让学生先明确这个任务工单上的零件具体尺寸要求,然后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来进行该汽车零部件三维设计图的绘制。根据这个任务工单上的零部件各个部分尺寸要求,学生可在三维制图软件上制作出一个与这个汽车零部件一模一样的三维模型。在完成了三维模型制作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借助于Autocad这一绘图软件来进行该零件二维工程图的绘制。

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汽车零部件具体结构及其组成之间的关系做到进一步明确,提升其识图与制图能力,同时也会使其对相应的计算机制图软件加以科学应用,为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汽车机械制图技术提升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3 通过UG系统的引进与应用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 所谓UG系统,就是UGS公司所推出的一款具有强大功能的三维设计软件系统,其中主要包括CAD系统、CAM系统以及CAE系统。在UG系统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产品概念的设计、产品工业造型的设计、产品计算与分析、产品三维模型设计、产品工程图输出、产品动态仿真模拟等。将该系统引进到机车机械制图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将会对其课堂教学起到非常良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对汽车托架零件进行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借助于UG系统软件来进行该零件三维实体仿真模拟,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看图规律来进行汽车托架类零件的识图。在此过程中,借助于UG系统中的三维模型设计这一功能,学生可按照其中的读图方法逐步解读出来。具体识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主体识图,再从细节识图,因为主体更加容易看懂,细节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先在看懂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再对细节进行研究,这样便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在汽车托架零件中,最易看懂的主体部分就是其右侧的套筒,这个套筒的高度是60mm,内径是35mm,外径是55mm。而处于套筒左上角位置的2mm深连接部位是比较令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所以在主体分析中可先将其忽略[4]。在完成了初步的主体分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UG系统软件来进行汽车托架零件的三维动态模型建立,并将基于UG系统的汽车托架三维动态模型展示给学生。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托架零件左上角位置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它是一个长方体结构,其长度是128mm,宽度是50mm,高度是10mm,其顶部有一个切槽,左右两侧铣出了两个U型通槽。但是在这个长方体与套筒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n形臂理解起来却比较困难,虽然在剖面图中已经将其具体的尺寸标出,但是如果学生并不能对断面图做到良好掌握,或者是不具备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便很难想象出这个部分的三维立体图。而在借助于UG系统进行了动态形式的建模之后,便可对这个托架零件的三维实体图加以充分展示,进而给学生带来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实现其耐心和细心的良好训练。在完成了主体以及容易理解的零件部分处理之后,教师便可继续引导学生对细节部分进行识图与处理。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处在套筒上的一个凸台,在展开图中,其表达方式是局部视图,上面设置了两个螺孔。在通过UG系统进行该模型位置细节部分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三维实体模型上的螺孔观察,可以让学生实现符号与实际之间的紧密结合,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将其细节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5]。另一个细节部分是汽车托架工件上的圆角。在对其进行识图和分析时,可结合相关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分析,第一,圆角R3-R5并未标注;第二,铸件上不可出现裂纹和砂眼情况。由此可见,该零件属于铸件形式,其毛坯是砂型铸造工艺,表面上存在很多的圆角。根据UG系统中的“倒圆角”这一特征设置,便可做出工件表面上的这些圆角。在完成了识图和分析之后,教师可借助于UG系统软件将这个三维实体仿真图旋转360°,通过鼠标滚轮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局部放大显示,进而将其主体和各个细节充分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文字过于抽象所导致的学生理解困难问题,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与识图分析的形式来达到良好的零件识图效果,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图形理解和制作能力加以良好培养,为学生今后在汽车机械相关专业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针对汽车机械制图这一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具体教学中,不仅应对教学内容与实践进行创新,同时也应该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并对UG系统加以科学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确保汽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相关专业学生所需,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浩.浅谈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法创新与实践[J].职业,2020(33):40-41.

[2]齐焕敏.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248.

[3]宋雪,赵瑜.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改路径探讨[J].科技风,2020(06):175.

[4]吕丽平.关于《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8(18):256-257.

[5]周捷,周乐.关于《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才智,2017(35):144-145.

作者:陈颖

上一篇:教师职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