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总结

2022-11-21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总结

乡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总结

根据《县2015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增强我镇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切实保护耕地,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耕地地力和粮食安全,现将201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责任。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惠及千家万户,是对现有耕地地力保护,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镇村社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客观、公正、公平地做好耕地面积核查工作,保证补贴资金兑现。

二、加强宣传动员,政策家喻户晓。

我镇现有耕地16680亩,为有效保护耕地地力,促进种粮农民积极性,召开镇、村、社干部大会,宣讲政策,培训业务,各社召开社员大会,选出社员代表,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块核查面积,确保家喻户晓,面积准确。

三、掌握原则对象,按照程序工作。

2015年必须按照国家“有种有补”“无种无补”“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的原则,将补贴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民农户。面积核查必须户申报、组核实、村复核、乡审核、县确定、直发,保证资金足额兑现。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督查。

镇成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政所、农业站、各村委会主任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站,邵宇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办公。镇纪委书记牵头,负责面积、工作进度,资金兑现的监管督查工作,不抵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不拖延,否则依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二篇:县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我县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农综〔2019〕111号)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财农指〔2020〕99号)精神,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补贴资金来源及金额

省财政下达我县2021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262万元。

二、补贴对象、范围及认定程序

(一)补贴对象。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补贴对象原则上为全县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农民家庭承包地流转的,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方;流转双方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国有农场耕地和村集体未确权耕地的补贴发放参照执行。对于县内种粮大户、紫云英种植示范户予以适度奖励。

(二)不予补贴的耕地范围

对已作为畜牧水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规模成片转为设施农用地(工厂化作物栽培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不纳入补贴;对长年(2年以上)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也不纳入补贴。

(三)不予补贴的耕地认定程序。

若补贴对象或第三方对补贴结果提出书面质疑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上述有关规定或标准进行核实,并上报县政府进行确认。

三、补贴资金兑付程序

耕地地力保护资金按照“村组登记、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汇总、及时发放、系统录入”的流程进行发放。

(一)数据采集、兑付、入录时限

各村(农场)采集的补贴面积要向每户村民进行认真核准,不得漏报、错报,4月底前完成所辖地区的补贴面积、种粮大户、紫云英种植示范户相关数据采集,乡(镇)审核后上报至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对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出应补金额,与财政联合行文下拨补助资金,6月15号之前完成兑付及系统录入工作。

(二)兑付补贴依据和标准

1.补贴依据。补贴所依据面积原则上为最新确权耕地面积,也可采用二轮承包耕地面积。国有农场和村集体耕地可按确权面积或自然资源部门认定的耕地面积核定补贴面积。

2.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标准。亩补贴标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规模种粮补贴资金-紫云英补贴资金)/全县享受补贴面积。农民补贴面积按农民拥有承包耕地面积扣除征转用地、设施用地、抛荒地等因素后的面积(详见附件1、附件3)。

3.2021年种植水稻面积达100亩(含100亩)以上的农户可享受种粮大户补贴(叠加补贴,详见附件2)。种粮大户的认定由村委会组织人员上户调查确认,公示后上报至乡(镇)政府。补助标准:30元/亩(不计复种面积)。

4.2021年紫云英种植按实际示范片种植面积予以补助,补助标准:120元/亩(详见附件4),紫云英示范片面积以烟草部门验收为准。

(三)数据采集及兑付程序

1.村(场)级登记。以村(场)为单位,逐户登记,具体核实每户应补面积、“一卡通”、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将本村享受补贴的农户基本信息、补贴面积、种粮大户奖励面积、紫云英示范片补贴面积等在村级公示栏集中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七天。存在异议的,由村委会尽快核实完善,并再次公示七天;无异议后,由村委会主任或具体负责的村主干签字,村委会盖章,上报至乡(镇)。

2.乡(镇)审核。乡(镇)督促村委会及时准确上报、汇总各村上报数据,核对无误后,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经办人签字,加盖乡(镇)政府公章后,上报县农业农村局。

3.县级测算。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各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按补贴标准计算补贴金额,与县财政局联合行文下达各乡(镇)。

4.资金拨付。县财政局根据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将补助资金拨付给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将资金拨付至各乡(镇),各乡(镇)在七个工作日内,通过“一折通”或“一卡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奖励资金直接兑付至农民手中。

四、职责分工

(一)实行政府首长负责制,县政府对全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落实负总责,各乡(镇)对本辖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落实负具体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顺利实施。

(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由县政府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乡(镇)按职能分工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其中:各乡(镇)负责数据的采集、核实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补贴数据汇总、资金分配、系统录入工作;县财政局对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进行审核,督促乡(镇)做好发放工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县审计局负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工作的审计、监督。

五、监督管理

(一)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应全部兑付至享受补贴农民及奖励对象,不得截留、挤占、挪用,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

(二)县财政、监察、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分配使用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公众号、墙报、微信、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和补贴资金兑付实施方案,广泛宣传扶贫惠民资金网及使用操作方法,做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人人可通过惠民资金网查询。

各乡(镇)主官、分管领导、经办人员要带头下载扶贫惠民资金APP。实行阳光操作,各项工作要公开透明、程序规范、合法合规,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县级设立举报监督电话,。

第三篇:XX县财政局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自查整改工作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X财农【2018】X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排查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关注卡到没到户、到没到人,钱到没到户、到没到人,到户是怎么到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肃查处违规保管、代管、扣留“一卡通”和窃取、挪用“一卡通”资金等问题。目前,我县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部结束。为进一步做好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基础数据核实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有关违规违纪行为发。

一、以各镇为单位对辖区内2017年—2018年的补贴发放情况组织一次全面排查,排查是否按照“一卡通”补贴方式兑付补贴,卡到没到户、到没到人,钱到没到户、到没到人,到户到人是怎么到的,是否对补贴面积等数据进行了事前审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补贴村级公示制度,是否存在虚报农户、夸大补贴面积等虚报冒领行为。

二、以各镇为单位对2017年—2018年本县涉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信访案件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对于尚未处理的信访案件逐一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已经处理的信访案件逐一跟踪落实解决情况,让群众理解认可。

三、农业部门会同财政、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认真核实补贴面积,为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发放做好基础工作。

对照农民补贴网数据,认真核实村集体承包地的补贴面积。对于补贴面积大于100亩的农户情况,进行调查核实。严禁将村集体机动地补贴资金放在个人账户。农户承包村集体机动地和农户承包地转租转包的,原则上对承包(租)者进行补贴。原承包(租)合同有约定的,按承包(租)合同的约定补贴。

四、我县于2018年9月20日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XXXXX3亩,补贴户数XXXXX户,补贴标准每亩为XX元,共计补贴资金XXXXXX8元,全部通过代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一卡通”发放。

第四篇: 1 耕地地力普查实施方案

当前,各级政府对耕地质量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更是被列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项目之一。现有土壤数据一直延用 1981 年开始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和 2004 年-201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数据年限较长,土壤养分状况已发生较大变化,不适合指导当前农业生产。此外,多年来为了追求高产,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重施大量元素轻施中微量元素现象普遍,使土壤结构变差,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板结,耕层逐年变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为了全面掌握我市耕地地力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施肥、生态施肥、精准施肥,同时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经多次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并与**农业大学相关专家会商,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计划从 2021-2023 年,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耕地地力普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生态环境安全为主线,强化行业协同、体系联动,大力开展耕地地力普查,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2 (二)

工作目标。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开展”的原则,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指导生产、科学施肥,实现化肥负增长为目标,科学布点,开展土壤、水份检验检测,到2023 年全部完成全市耕地地力普查工作。建立全市耕地地力普查数据系统,对全市耕地土壤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评估、预报和预警;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重点工作

(一)

土壤养分检测。全市范围内开展耕地地力普查,检测土壤样品 6700 个。

(二)

水样检测。水稻用水期间,按照水样采集、检测规程进行取样、检测,水样 90 个。

(三)。

土壤监测。全市范围内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不少于 24个。

(四)

建数据库。根据检测数据,建立全市土壤养分数据系统,科学分析评估,建立全市农作物施肥体系。

三、具体内容

(一)土壤样品采集。根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 2016 年第 2 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2911-2016)相关要求,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样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熟练掌握采样方法和要求,了解采样区域农业生产情况。按市级统一要求,统一时限进行采样,统一送至指定地

3 点。

粮食作物平均每个采样单元大约为 500 亩采一个样,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集样品约3800 个。

露地蔬菜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 20 亩,采样约 700 个。温室大棚采样采集规模化发展区域,按规模化标准小区(50 亩-100亩)为一个采样单元,采样约 2000 个。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

果树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 40 亩,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采集样品约200 个。

总样品数量合计为 6700 个。

(二)

土壤样品制备。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2911-2016)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土壤样品制备,统一按要求存放。

(三)

土壤样品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土壤 pH 值,全盐,铜、铁、锰、锌等。

(四)

水样采集与分析。检测指标包括和:COD、CODmn、氨氮、总磷、总氮、有机磷等 6 项,每年度样品数量 30 个,连续三年。

(五)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

4 于于做好全省 2020 年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农办农发〔2020〕133 号)要求,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新建24 个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开展长期监测及相应工作。根据《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要求,科学布设点位,建立监测点统一编号格式。耕地质量监测点应当设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代表性地块上,确保监测点连续性、稳定性。每个监测点于春播施肥前和秋收后分别采集各小区土壤样品,按年度分类长期保存。每个土壤样品存储瓶标签标明采集年份、采样地点(经纬度)、土壤类型等基本信息。

(六)宣传与培训。针对耕地地力普查工作,开展相应的宣传与培训不少于 10 次,包括建立监测点,取土制土,检测化验等相关内容。

(七)数据分析和监测报告编制。以**农业大学为主要技术力量,对土壤养分数据及监测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根据初始和年度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监测区耕地质量差异,编制本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以适当方式发布,充分发挥监测结果对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的支撑作用。建立全市土壤养分数据库,提出科学施肥、生态施肥、精准施肥方案。

四、工作进度

根据每年气候条件因素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每年度采集、检测样品约 2500 个,三年内全面完成。水样采集每年一次,连续采集三年。

5 五、经费概算

(一)采集样品 0 10 万元。由于样品数量多,采取各县区农业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土壤样品采集任务。盘山县 4 万元,**区 4万元,**区 1 万元,**区 1 万元。各自负责采样工具,差旅及相关费用。

(二)检测化验 8 286.8 万元。土壤样品 6700 个,检测指标12 项,每项 35 元(包括土样制备 5 元,药剂 15 元,人工 5 元,设备损耗 5 元,试验消耗品 5 元),共 281.4 万元。水样 90 个,检测指标 6 项,每项 100 元计,共 5.4 万元。

(三)耕地质量监测点 6 96 万元。建立监测点 24 个,第一年,每个点 2 万元,共 48 万元,以后每点每年费用约 1 万元。耕地地力普查期间费用需 96 万元。

(四)宣传与培训 0 10 万元。开展培训 10 次以上,采样培训5 次,检测培训 5 次。

(五)评价汇总 0 10 万元。包括邀请专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模型建立、结果分析、绘制图件、编写报告等。

以上合计 412.8 万元。

第五篇: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大城县农业局

大城县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河北平原低洼部分,属于子牙河的下流,是典型的冲击地段,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多年来大城县全县土体构型复杂。土种分布交错,加之不同程度的盐化,造成图斑而破碎。自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全县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其利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农业委员会《2010年河北省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大城县农业局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和《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要求,扎实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全县共有11个乡镇区,共393个行政村,1个国营农场的农用地参加了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保持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耕地地力是指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指导科学施肥等工作的需要。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组织与分工

(一)组织协调,制定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是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在全国实施的重点支农惠农项目之一,为加强项目领导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大城县县委、县政府对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高度重视,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领导组织。县领导组织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张宝华任组长、农业局局长刘承永、财政局局长李锡明任副组长的“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及主要负责农业工作的同志组成乡级领导组织。各村街主要负责人组成村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人员,安排资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等工作。同时,成立由农业局分管局长任组长,县土肥站、农广校、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技术组负责采样、化验、试验示范、宣传培训。配备专兼职化验员8人,土肥站技术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9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010年7月15日-16日派两位技术人员在秦皇岛市参加了全国县域耕地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培训班。培训会后我县召开了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为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农委、气象局、国土局、水务局、林业局、财政局等7个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拟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重点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整体工作上下配合,明确分工,通力合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由大城县土肥站完成外界资料收集整理任务。在河北雅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数字化土壤养分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等。

在此基础上,各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并积极配合编写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各项成果调查、核实、检验及工作报告的编写、农用地定级由大城县土壤肥料站完成。

三、耕地地力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成果应用

(一)主要成果

1、完成土样采集共计7600个。共完成野外调查表15200份,其中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7600份、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7600份。野外调查表涉及采样地块土地条件、农户管理、产量水平等诸多内容,是指导配方施肥的基础资料,并且许多因素是配方施肥的依据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填写规范准确、标准一致,施肥管理内容向地块户主询问后填写。

2、完成样品化验7000个。土样的测试化验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初期为切实做好室内化验工作,县农业局整合技术力量,化验室配备专兼职化验员8人。按照省土肥总站的要求,我们对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硫等项目进行了化验。主要测试方法如下:PH值的测定——采用土液比1:2.5电位法;有机质的测定——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全氮的测定——采用凯氏蒸馏法;碱解氮的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的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的测定——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缓效钾的测定——采用硝酸提取火焰光度法;有效硼的测定——采用姜黄素比色法;有效硫的测定——采用氯化钙浸提—硫酸钡比浊法;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测定——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到2010年3月底,化验土样数量为7000个,全部完成化验任务,共取得有效数据91000个这些化验数据为下一步数据分析和配方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验证样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每批样品都按省统一要求全部做了平行控制,对每批样品都插测了参比样,每60-80个加测参比样1个。

3、从大城县实际情况出发,选取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单元、拟合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因素的组合权重,最后使用加法模型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将大城县耕地分为4个等级。通过本次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次耕地地力调查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起点高,这次调查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已建有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础上进行,这样不仅能为这次调查提供较好的图件数据资料,还可以提供一套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二是技术含量高,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卫星数据纠正和野外核查,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三是成果应用性好,本次调查可以提供一套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的耕地地力现状调查资料,从根本上改变原来手工进行农业土壤肥力与土地地籍管理的模式,为全县规划修编、用地报件等提供准确数据和图件。

4、收集整理二次土壤普查宝贵资料,包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土壤志、土壤图等。对于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实现了永久保存,避免了珍贵资料的遗失。

5、全面查清了大城县耕地土壤肥力状况、耕地地力状况、耕地土壤资源特点,为全县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科学施肥、建设高产农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6、建立了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对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地理性质、水利、气象、农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统一管理。

7、建立了《大城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收集各种空间数据图件、填写属性数据表的基础上,顺利地将Arc/info文件挂接上了"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图层调用、编辑、数据查询、土壤环境评价等功能,提高了本次调查与质量评价的技术含量,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8、撰写了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利用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 报告详细阐述了本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野外调查方法、内容、调查步骤、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论述了地力评价依据及方法,描述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评价了耕地地力等级,并针对耕地利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9、完成了一系列数字化成果图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了大城县耕地地力调查样点分布图、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铁)、土壤pH值图。图件全部符合农业部有关规范。

10、通过本次耕地质量调查及地力评价进一步培训了土壤肥料、农业信息化技术人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做了技术储备。

11、档案管理是项目具体工作的记载、项目成果的具体体现,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配备了文件橱,明确专人负责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档案管理,对项目实施的有关文件、土样采集、样品检验、田间试验、校正试验、宣传培训情况、资金管理办法、合同书、实施方案等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归类,严格管理。为今后方便应用提供了保障。

四、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资料准备

耕地地力评价是以耕地的各性状要素为基础,因此必须广泛地收集与评价有关的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料,为评价工作做好数据的准备。本次耕地地力评价我们收集获取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及文本资料。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测土配方施肥土壤采样点所有化验数据及GPS 定位数据、土壤肥力监测点资料、农村及农业生产基本情况资料、土壤类型代码表、行政区划代码表。

2、图件资料。包括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最新的行政区划图 、道路交通图。比例尺1:5万电子版的。

3、数据库建设。 一是基础属性数据库建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汇总软件,以调查点为基本数据库记录,以各耕地地力性状要素数据为基本字段,建立耕地地力基础属性信息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可进行耕地地力性状的统计分析,是耕地地力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二是基础空间数据库建立。将扫描矢量化及空间插值等处理生成的各类专题图件,在MAPGIS 软件的支持下,以点、线、区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同时将所有图件转换统一到相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和文件格式,最后均导入到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以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及大城县工作空间。通过空间数据文件与属性数据文件同名字段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并可进行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二)主要工作措施:

在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中,为了提高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我们加强了宣传培训,集中进行了土样和采集工作。

1、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明白纸,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利用大城电视台在“大城农业”栏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宣传,共播放30次,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

2、加强技术培训。三年来,共组织培训90期次,培训技术骨干810人次、培训村民、村干部14000人次、培训肥料经销人员380人次,共发放培训资料3000份。利用赶科技大集30次发放宣传资料18000份。

3、土样采集。按照项目平原区每100—300亩一个采样点的要求,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分布、肥力高低、作物种类等,保证采样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兼顾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在全县范围内布点。我们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各乡镇土壤图相结合,根据土壤单元,在全县采样7600个的控制下分配具体采样数量,并确定采样位置。在采样工作中,我们抽调农业局技术骨干18人分为5个采样小组, 2007年共采集土样4000个, 2008年采集土样2000个, 2009年采集土样1000个。2010年采集土样600个。

(三) 技术准备

1、确定耕地地力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是指参与评定耕地地力等级的耕地的诸属性。影响耕地地力的因素很多,在本次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中选取评价因子的原则一是选取的因子对耕地地力有比较大的影响;二是选取的因子在评价区域内的变异较大,便于划分耕地地力的等级;三是选取的评价因素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四是选取评价因素与评价区域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依据以上原则,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同时结合大城县土壤和农业生产等实际情况,分别从全国共用的地力评价因子总集中选择出一些评价因子作为大城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因子。

2、确定评价单元。评价单元是由对耕地质量具有关键影响的各耕地要素组成的空间实体,是耕地质量评价的最基本单位、对象和基础图斑。同一评价单元内的耕地自然基本条件、耕地的个体属性和经济属性基本一致,不同耕地评价单元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可比性。耕地地力评价就是要通过对每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确定其地力级别,把评价结果落实到实地和编绘的土地资源图上。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本次耕地地力调查的工作过程,尽管已达到了摸清耕地地力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技术性很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制图技术、高等数学及土肥专业知识。但县上专业技术力量及人员相对缺乏,开展工作有较大难度,建议组织开展多方面的技术培训,培养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过程中的误差,两者进行叠加时会产生一些偏差.对于土壤类型复杂、土种随距离变化很快的地区,实际采样过程中所采取的土种是否为预定采取的土种具有不确定性。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专业人员少,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而形成的建议和措施难以进行落实和效果验证.

六、大事记

1、2007年我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省土肥站组织的技术培训。

2、2008年省站组织以贾站长为首的专家组对我县实验室装备及实验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宝贵意见。

3、2009年农业部抽查实验室化验情况,我县对农业部提供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化验结构全部合格。

4、结合土壤养分测试结果、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以及目前群众的施肥习惯、产量水平、气候等综合因素,我们制定了大城县冬小麦、夏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并于2010年6月9日通过省级专家组认证验收。

5、根据农业部新修订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办法》要求,我县于2010年7月13日通过了河北省农业厅组织对2007-2009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的现场验收。

6、2010年8月中旬对2007-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进行省级集中验收。

7、2010年7月15日-16日派两位技术人员在秦皇岛市参加了全国县域耕地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培训班。

8、2010年8月2日,将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与河北雅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委托其完成我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

9、2010年8月,完成了用于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所有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撰大城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打了良好的基础。

10、2010年9月-12月,着手撰写耕地地力评价报告。完成所有图件、报告的编写、制作。

2011年1月10日

上一篇:工程项目人员培训制度下一篇:广东高考英语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