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垄断执法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秦汉“普施明法”探析

摘要:彰明法令是先秦典籍中“明法”一词常见的义项,用以表达普及法律的要求或主张。先秦法家认为,法令公开的理由有五:一是由法自身的属性决定的;二是追随圣王明君的治国之道;三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四是可以有效的维护统治秩序,让各阶层的人安守本分;五是能促进执法公正。具体的推进措施包括通过行政层级逐级颁布、设立专门的法官法吏负责宣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法家论著以外的《周礼》一书也保留了很多战国甚至更早的“公布法律、使民知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那一整套颁法、悬法、读法的繁密程序以及在行刑过程中出于警示目的的刑罚公开。思想精英呐喊的“明法”,到秦汉时期成功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普施明法”。首先,国家制定的律令在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下通过严密完善的行政层级建制由庙堂逐步颁行至乡野,面对底层民众时,还要进行宣讲和“扁”示。其次,将研习律令和做官挂钩。一方面,明习律令者可以出任一定的官职;另一方面,把是否熟知律令列入官吏考核的内容。再次,由上一条直接导致了社会上积极、普遍的经历了秦代短暂的官方垄断再到两汉官学、私学并存的律令传习现象。还有一种影响更大的方式,就是将简单的法律常识编入童蒙识字的教本中。最后,在行刑时,通过宣读或公示犯人罪状也能起到对围观民众进行法律教育的作用。秦汉时期全力推进“普施明法”,其效果囿于史料的稀缺,只能稍作蠡测。“如律令”和“论如律(法)”等俗成甚至程式化的用语,反映出当时律令行政观念的流行和对依法论罪原则的坚守,应该说在树立法律的权威和提高法治意识层面成效可观,人们普遍自觉遵从“一断于法”。至于对具体律令条文的掌握情况,则因人物身份而异。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其相对熟悉的律条无疑是自己授意臣下代拟的诏令。替天子牧民的官员尤其是文吏,法律素养很高,有甚者能随口援引律令原文。相对而言,武将则逊色很多,有的基本“不通法律”。而身处底层的百姓,他们关心的是能维护切身利益、与自己特殊身份和民事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明法”;“普施明法”;途径;效果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普施明法”溯源:先秦“明法”思想

一、法家的“明法”思想

1.为何“明法”?

2.如何“明法”?

二、《周礼》中的“明法”设想

第二章 “普施明法”的途径与方式

一、“定著令,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1.“布告天下”:从中央到地方

2.“使明知之”:宣讲与“扁”示

二、“吏道以法令为师”

三、“以吏为师”与“以法为教”

1.“以吏为师”

2.“以法为教”

3.寓“法教”于童蒙字书

四、“读鞫”与“随其罪目”

第三章 “普施明法”效果蠡测

一、“如律令”与“论如律”反映的法治意识

1.“如律令”:律令行政观念的流行

2.“论如律”:罪刑法定信条的彰显

二、“律曰”体现的引律情况

1.皇帝

2.官吏

3.百姓

三、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供应链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