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现状分析

2022-09-12

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1) 大数据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 (big data) 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 并通过两者的结合带来了其最核心的功能:预测。利用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预测事物发展状况, 甚至连人类行为也可以预测。如今, 大数据的预测能力已被人们运用到了各行各业, 例如, 淘宝通过收集用户个人以前的购物喜好、浏览痕迹, 利用数据分析找到产品之间的关联性, 进而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 把握用户的购买兴趣, 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 从而创造经济价值。再如, 在机器、发动机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上放置传感器记录散发的热量、振幅、承压等, 用来防止机器失效和建筑倒塌;医院使用医疗设备来监测处理及时的病人信息, 然后把它用于病情诊断;征信机构根据个人的信用卡交易记录预测个人的收入情况, 这些都是大数据核心功能的体现。可以说,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 从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 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2)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众传播。在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背景下, 大众传播也在这波浪潮中焕发出新色彩, 在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传播逻辑等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播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 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 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于一体, 有着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传统媒体的组织传播方式逐渐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人人都拥有话语权的大众传播。其次, 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特点, 使信息的接收者又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并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信息传递呈双向性、交互性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 整个媒介环境呈现出多样复杂多元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建构了一个立体综合的传播平台。因此,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环境, 就是目前在新媒介技术统领下的传播环境。在新媒介统领的传播环境下, 言论自由得以充分实现, 但与此同时, 大数据成了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 监视着成千上万民众的一举一动, 给个人隐私带来威胁。

在传播逻辑方面,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也正因如此, 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逐渐削弱。在大数据时代, 一条能获得大众关注的信息, 已不仅需要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的特点, 而更多的是要求贴合受众兴趣, 更能反映社会万象, 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数据提高说服力和解释力。

2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渠道多, 受众群体数量大、互动性强、反馈及时等特征, 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绝对的优势,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宽传播渠道。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为主流的传统媒体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进入大数据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小巧轻便、易于携带的移动设备, 同时也衍生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利用这些新媒体的平台, 公众可以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说是更方便的方式接受信息, 极大的突破了以往时空的束缚。同样, 传播者也只需要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利用微博、微信等软件便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发布、更新消息, 设置新的议题, 从而也就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活动范围, 使其呈现出流动的状态。

(2) 改变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灌输式和内容单一性的特征相比较, 新媒体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内容有机的进行结合, 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读性、亲民性、延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新媒体的编辑包装, 使其呈现形式更生动, 内容更加具体, 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 公众总是要被强迫地、被动地接受信息, 微信、微博等手机app的出现, 给了受众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信息的自由性。在此基础上,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信息, 经软化处理后, 特别是融入娱乐休闲过程后, 更易被受众所认同, 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不同于传统媒体单向性传播方向, 新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呈交互性的关系, 公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同时扮演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 在接受信息后可以附加上自己的观点, 对外进行不定向、散发式传播, 以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和意见反馈。通过这种交互式的传播, 传播者可以随时把握公众的需求, 用大众更愿意接受的传播方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的传播给公众。同时通过相互交流, 也可以使大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到激发公众的认同感, 主动参与感, 实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3) 丰富传播内容。新媒体主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 有着资源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数据库, 其中涵盖了人类历史过程中的大部分数据;其次, 新媒体将碎片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整合, 使数据得以归类的形式展现, 方便于保存与查找。再次, 通过用户的搜索记录, 又可以将这些数据再利用, 把用户分成不同类型的群体, 甚至是不同特征的个体, 从而进行精准传播。因此,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 一方面,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查找;另一方面, 传播者借助网络收集用户的相关数据, 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受众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分类, 从而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的传播策略, 有的放矢的解决受众个性化的问题、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使受众更加认可、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传播的个性化与精准化。

3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诸多优势, 但如其他新事物一样,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 与机遇并存的还有严峻的挑战。

(1) “信息鸿沟”产生。大数据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逐步由以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 为信息的自由流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不同于传统媒体在单向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人们利用在微信、微博、直播等各种新媒体, 通过上传文字、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交互传播。在这种自由表达的空间下, 传播的内容往往不只是时事新闻、调查报告、娱乐广告, 更有随意臆造的虚假信息或精心杜撰的谣言, 甚至是动摇社会的负面信息。

普通公众在面对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时, 如果没有很好的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就可能被海量数据淹没, 产生由大数据的拥有和处理能力的差异带来的信息差距, 即“信息鸿沟”, 最终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产生偏差。

(2) “意见领袖”作用。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等特点, 信息发布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传播环境中, 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断侵蚀着主流文化, 多元的价值取向、多样的社会思潮、复杂的文化信息等都通过新媒体赤裸甚至放大地呈现在了公众面前, 冲击这公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些所谓的“网络达人”“网红”成了意见领袖, 利用受众的从众心理, 蓄意引导错误的舆论导向, 影响公众价值观的选择, 就会造成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上的偏差, 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3) “信息茧房”效应。大数据时代, 信息的碎片化、受众的细分化容易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信息茧房”效应。所谓“信息茧房”是指受众往往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对信息进行片面择取, 选择个人偏爱的主题和观点, 喜欢与自身兴趣相投的“他者”进行交流, 长此以往, 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在这个自我建构的信息脉络中, 容易激发人们自我中心化情绪。当个人只接受他人赞同性的意见而错过一些新的或相反的信息时, 个体的主观意识就会极度膨胀, 导致视野狭隘, 很容易形成个人极端主义, 造成集体主义的缺失。

4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应对策略

如上所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双重影响,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为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有效, 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

(1) 优化传播环境。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多元化的, 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多样需求。但是, 在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负面信息, 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危害。因此, 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 一方面传播者应该严格履行“把关人”的职责, 对信息源进行有效筛选, 对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信息源进行合理控制,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传播环境, 更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 传播者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议程, 引起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 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打造高影响力大数据传播话语体系。

(2) 提高大数据素养。大数据素养主要指人们依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素质对大数据的看法、把握、参与和应用等方面的所具备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 普及大数据素养教育, 提高民众大数据意识是人们能主动、正确选择信息的关键。面对海量数据, 只有善于对数据及其来源进行鉴别、筛选, 正确解读和识别信息, 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媒介, 理性参与信息的传播, 才能避免“硬盘和大脑, 在数据海啸到来后, 成了无用信息的垃圾场”。

(3) 丰富传播内容。大数据时代,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更多的所接受, 就必须加强传播内容, 将理论进一步通俗化、生活化、艺术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的融入公众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精神教育等各个方面, 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同时传播者需要积极与民众互动, 及时处理反馈信息或疑问, 帮助受众更准确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得到普遍确立和巩固。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形态层出不穷,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 大数据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无法回避的新环境, 它不仅为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提供了庞大的数据资源, 也带来了价值观培育环境的变化。只有深入把握其传播的内在规律、历史经验与未来趋势, 利用大数据的特性和优势, 才能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创新了大众传播的方式、环境与逻辑,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绝对的优势, 但与之并存的还有严峻的挑战。为使在大数据时代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加有效, 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编辑部.大数据时代[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 (1) .

上一篇:我国LED照明产业扶持政策研究下一篇:浅谈关于石油工程信息化需求与建设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