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2022-08-18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校本课程总结阶段性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性总结

柏各庄镇张仙庄完全小学

一、课程特色

“楹艺高歌张小,联花喜绽校园”,在我校儒雅文化氛围中,我校将楹联文化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五年之久。我校楹联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唐山市楹联学会、滦南县教育局、柏各庄中心学校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关心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底,县局提出打造校本课程强校的号召,结合我校主题文化——“儒雅文化”,经过全体教师集思广益,最终确立“楹联文化”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和我校的儒雅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楹联文化的探究,必将对我校儒雅文化内涵的解读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另外,我校梁立芹校长为唐山楹联协会会员,这也为我校楹联文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校将校本课程确立为“联林学步”。一二年级由于年龄、心理素质、接受能力等原因,其课程内容主要是歌谣、词语、古诗及一些简单易懂的对联积累。所以,低年级段暂定为“积累篇”。三四年级作为中年级段,在一二年级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楹联文化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其内容涉及到楹联知识入门,楹联欣赏及一些浅显的楹联写作方法。所以,中年级段暂定为“基础篇”。五六年级作为高年级学段,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之上,积累了很多楹联写作的方法,也欣赏了很多名联,所以,教材内容向技巧转移,暂定为“技巧篇”。

二、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在课程内容基本确定之后,一直得到唐山市楹联学会相关领导人的关注与支持。我校也先后邀请了唐山楹联学会会长冯贵明先生、秘书长刘增才先生到我校讲解楹联有关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拉进了学生和楹联文化的距离,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楹联。

全体师生学习楹联之歌,排练楹联团体操,集体舞。营造学习楹联知识的浓厚氛围,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到楹联就涉及到书法,书法和楹联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练习书法也是楹联文化的必须课之一,我校也指派了专人教授学生书法。现在学生书写对联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既能对对子,又能现场书写,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三、实施效果

在课程内容基本确定之后,我校先后邀请唐山市楹联学会会长冯贵明先生、秘书长刘增才先生到我校讲解楹联有关知识。欣赏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学校也专门开设楹联课,结合书法,有专职教师教授。现在,我校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写出简单的楹联作品,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已经有了星火燎原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为了让楹联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背诵对子歌”、“对联积累”、“成语对对子”“对联知识竞赛”“每周征联” “讲楹联故事”、“趣味对联我知道”等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楹联收集活动,并定期对学生书写的对联进行梳理,选出优秀作品,定期公布在宣传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点滴的收获。我校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楹联活动中获奖,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诗词楹联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中,我校教师梁立芹、周秀芳的作品获得优秀展示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2016年,我校被确定为唐山市楹联文化基地,这是唐山市所有农村小学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农村小学。

楹联文化,贵在探索,贵在坚持,贵在执行。我校必将以这次校本课程实验校验收为契机,以荣誉为动力,将楹联教育扎实深入地开展下去,让楹联深入每个师生的心里,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作出贡献!让楹联之花在张仙庄小学的校园里璀璨绽放。

第二篇:校本课程的阶段性总结

兴隆乡直小学

一、开发的初衷

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发来引起学生对家乡文物古迹的关注,进而提高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乃至历史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视野,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搜集史料并最终形成史学见解的快乐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弘扬爱家乡、爱民族精神,让学生自觉保护各地文化遗产,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教育教学目的。

二、前段工作总结

上学期,在学校和学科中心教研室锝大力支持下,本门课程顺利开课,并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本教材的编写3月,结合授课实践,经过了几轮认真的修改校对,最终于4月中旬基本定稿。反思前一阶段校本课程授课及教材编写中的经验和教训,特总结如下:

1、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借助大量的视频、照片、地图、诗词等材料辅助教学,基本达到了调动学习兴趣,拓展视野的初级教学目的。

2、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总体感觉授课形式还是较单一,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少,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动、思”是我们下阶段授课的一个努力方向。

3、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史料,网上的图片视频资料,并融入了编者及学生的一些旅游考察经历,力求体现地方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各章节的分布及内部结构较为严密合理,八个专题囊括了河北省十一个地区中最具影响力的名声古迹,每个专题都由导语、课前提示、正文、辅助图片、问题研讨几部分组成,基本达到了书籍出版的规范化要求。

4、教材中的不足一是体现本学校或编者特色的内容较少,多数是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史学观点。二是帮助读者理解教材的辅助性资料有限(主要是图片),趣味性有待加强。三是课后题的设计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但平时检查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三、本学期目标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努力方向及目标:

1、进一步在课堂设计上多下工夫,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利用假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上两节以学生主讲的展示课。

2、教材编写方面适当增加一些“知识链接、课下注释、史学争鸣、最新史学动态介绍、推荐书目及网站”等内容,起到丰富教材,提高阅读兴趣的目的。

3、 在八个专题中适当穿插一些便于在我校目前条件开展实施的典型课例研究,,体现学校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乐趣。

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验证学习成果的方式,使评价法方式真正做到灵活多样并且可操作性强,培养每位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012-2013学年度校本课程阶段性工作总结

兴隆乡直小学

第三篇:校本课程花样跳绳阶段性总结

花样跳绳在我国已广泛流传了多年,经我国人民不断的发展和创造,全国各地的跳法有不同的风格,名称也不尽相同。我们学习领会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后,在理论上能理解新课改,但对在教学中具体如何去做,还很难把握。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身体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的目标等等。在这次的体育校本资源开发,我们选择民俗体育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结合新教材开展了案例研讨,通过实践加深对新教材、新理念的理解。进行这样的案例教学就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从中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的、实用的东西。

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在编教材中没有,但学生对它比较感兴趣,因此学习热情较高涨。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上课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处于轻松、乐学的氛围之中,个个跃跃欲试,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了增强对花样跳绳的了解,在前一节体育课上还和他们了解了花样跳绳。这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尝试、合作、探索的课例,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学生分析所执教52个学生中,在家缺乏体育锻炼。而且多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都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依赖性。学生在学习此内容前已经有过很多运动项目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遇到花样跳绳的环节时,采用自己独立完成还是与同学合作完成是教师教学策略的重点,当然,教师还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在花样跳绳前做了必要的指导。学生多以一优二中一差进行分组搭配,便于合作学习。尽管孩子们平时思维较活跃,但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机会却不多。学生究竟有没有合作意识呢?合作花样能够顺利完成吗?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正是如何在踢毽子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进行“花样”这一内容教学时,大多是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学习更多的花样,随后让学生计时跳、计数跳等,教师是按照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技能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学生则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的模式显然是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与学的改变。

教师通过玩花样让学生的情意、个性尽情表现,在玩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玩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热爱,而在花样跳绳中,结合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的能力,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体验实践,老师指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花样跳绳,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教师的教,因此,老师要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教法。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义 城 完 小

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自我县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校积极响应课改号召,全面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成立了课改教研组,不断以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齐心协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工作回顾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给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

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完善了《义城完小课堂教学改革管理办法》,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购买了移动展板,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添置了复印机、打印机,让各位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以保障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3、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行进

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县局、中心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教研活动之外,每周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内容包括有效课堂教学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小组建设等等,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主体地位,着力打造“自主、探究、体验、发展”的高效课堂,引领教师迅速成为“课改”的引领者和施行者。

另外,学校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解读课程标准,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的同时,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学习的测查。

4、聚焦课堂参与活动,加强推进课改步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严格执行“两表”,认真落实“六要”,注重培养学生“读写说”能力,力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营造了一种“以生为本、提高课堂实效”的课改氛围,使教师们自觉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培养学生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解听课重点,提高高听课效果。首先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精读教材。阅读课本要注意引导和帮助,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例如: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浏览式的初读课文,明确文章主题,概括了解大意;抓住某些词语、句子、段落等重点部分精读品味;感悟后进行选择性赏读,从而感受人物特点,明确文本的主旨,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数学教学中,“主题图”是教材的一大亮点,它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彩色图画,贴近生活,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凸显了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提高对这一板块的重视与应用。在教学中逐步教会学生读懂图、式、文,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到了中高年级,对各种法则、定律、概念、公式、进率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整理摘录,使他们养成了自觉阅读课本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认真读题、审题是做对题目的重要前提。许多学生在读题时走马观花、断章取义;还有的学生在做了一系列的相同类型的题目后,突然出现了其他类型的题目,仍然不假思索继续沿用老方法,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做题时出错率较高。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然后再认真做。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习新课时,教师都应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在学习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3)、培养学生规范格式、认真书写的习惯。

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书写格式不规范、字迹凌乱模糊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做题的正确率,还会形成学生马虎、不认真的习惯。就拿数学课来说,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用严谨规范的态度去对待。首先要求学生字迹工整大方,格式规范。例如:简单的直线用尺子画、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等。此外还要求学生下笔之前应认真思考,想好以后再下笔,写错的应用橡皮擦干净,保证书写的整洁性。在培养学生规范格式、认真书写的习惯时,还注意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教师的板书一定要认真、规范、安排合理,速度不宜过快,数字的书写笔顺要正确、饱满、大方。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好习惯自然会影响孩子。此外,还可以通过挑选书写较为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孩子规范书写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长时间的细心引导与督促。

(4)、培养学生善于口语表达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说的过程,也就是能说出读的过程、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发创新的过程。不同的学科对说的要求也不同。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引领,逐步让学会运用文本语言进行描述自己从文中了解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感悟。在说的练习中不断提升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养成敢说,会说,能说的好习惯。数学概念教学也要重视说的培养。如: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都说不清楚,在以后的学习中怎能与同伴和老师交流,又怎么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说出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还要说出概念的关键词句。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还要说出这些概念的易混淆之处。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会得到同步发展。

不管任何学科,教师都从细处做起,引导学生重视语言表达,让学生用准确、精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过程、操作过程、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二、体验与收获

1、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导演变成了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把课堂的舞台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的方式多了,形式多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大了,时间多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嘴巴变得会说了,同学伙伴关系融洽了,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学生已经完全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3、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教学改革使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三、困惑与反思

1、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甚微

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组讨论这一颇为盛行的学习活动形式,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说,小组讨论多数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在课堂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围绕老师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其它学生则无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闹,说话(低年级表现较为突出),每每讨论一会儿后,老师便暗示停下来开始汇报,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2、教师“放手”不足,缺乏创新胆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期待包含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高效。其实,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仅是过程,而精彩才是结果。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总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教师就显得不那么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或催促或换人,有的甚至自问自答,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四、规划与展望

1、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从事课改的一线老师千万不能只顾跟着家长的言论走,仅仅关注孩子一般性的学习,而要确立对孩子终身负责的理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适应竞争作准备;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帮助他们的形成强健的体魄。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今后能立足于社会、具备服务社会的本领打好基础。

2、大力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尊重,更需要尽最大可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同样要搬掉讲台,走近孩子,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激励学生的思考、发现和创新。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共同得到进步,逐步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场所,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成为引发师生共振的磁场。

3、科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课改中,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的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教师自己可以上“文山”进“题海”,决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只有把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4、扎扎实实抓好教研工作。

多年来,师资严重存在差距,老龄教师相对较多,骨干教师严重缺乏,致使教研工作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要扎扎实实抓好教研工作,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5、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学校每学期要对课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选出一批课改的先进个人,为全校的课改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地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决策的依据。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目前,我校教师信心满怀正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自己,学校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欣慰,学生们更加热爱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们也找到了成就感,更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这是我校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我校课改的前景一定会更辉煌、更灿烂!

2016年6月12日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

今年三月份,杨局长在市教育体育工作会上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2011年要办好的四件大事的头等大事加以强调。今年春季,市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去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年春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制定了改革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们的举措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今年春季,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在林州剧院聆听了高效课堂改革的发源地、山东兖州杜郎口中学崔其生校长的报告,对高效课堂改革的缘起、发展及现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聆听了河北围场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的报告,对"大单元教学法"的意义、结构、效果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还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农村中学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三六六"教学模式》学习材料,发放了《高效课堂——1333模式解读与案例》等学习资料,利用教师会、周四业务研讨等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研讨和反思。在集体学习的同时,学校还要求每个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通过学习,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今年春季,我们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通过这种听课评课的形式,大家对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和展示、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性认识,由原来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到逐步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探索、实践、创新之路。

(三)走出去,请进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今年春季,我们利用优质课评选的机会,选派教师到协作区学校听课,学习别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还邀请林州市教研室的王林生主任、张桂栓老师来到我校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我校教师原艳平、郭军香、杨军英、郭晓红等老师分别承担了公开课,谈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收获及存在的困惑。语文、数学组的老师们纷纷发言,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向两位专家请教。王主任和张老师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指导。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校内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利用周四业务研究、周五例会的时间,请课堂教学走在前头的老师谈做法、谈体会。这样兵教兵、兵练兵,相互切磋交流,没有那种仰视专家学者时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有的是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产生的那种亲切而热烈的浓厚氛围。

(四)全员参与,开展高效课堂改革达标活动。

本学期,我们按照市教体局的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了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学校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估标准,依据课堂学生参与度、活动状态、活动形式、活动质量、达标检测情况等标准对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全校各个学科的教师纷纷登上讲台,汇报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学校课改达标教师。今年4月份,市师训科在林聚山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校,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达标验收。我校教师郭晓红、王书青、陈瑜、原艳平等承担了课改实验汇报课。林局长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通过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改革,全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 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一是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深信不疑,不相信新的教法能取得好的收效;二是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学校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的政策,要求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每个教师在上课时必须使用高效课堂的模式,逼大家上路。另一方面学校大胆开辟"试验田",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充当引路人、开路先锋,积极尝试、大胆试验。五年级组的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建设的尝试,使原来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发生了明显变化。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做法让其他老师们看到了高效课堂改革的效果,,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第三,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多班级积极尝试,原来秧田式的座位根据老师的设计变成了棋盘式、座谈式,更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一上课老师就讲、四十分钟滔滔不绝的现象越来越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到五一班去听课,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深入探究文本,学习氛围浓厚。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

第五,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明显。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不会说、不敢说,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校学生的一个通病。课堂教学改革对症下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实践,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老师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高效率真正体现在了教学成绩的提高上。凡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参与的教师,在学校组织的测验中成绩都比较优秀,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我们的问题和困惑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驾驭还不够游刃有余,"三步六字教学法"和"五步三练教学模式"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课节超时的现象还经常存在。导学案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科学的、可操作的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需要的做的事情。

2、让"三步六字教学法"和"五步三练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完善。这两种教学法是我们在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思路,也是我们的井底之见,还很不成熟,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前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超课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和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关,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下一步我们需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4、进一步探讨小组建设。建立容易建设难,天卉中学校长如是说。这说明小组建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建立小组动态管理体系,通过小组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5、导学案的设计。导,是方法的植入;学,是学习的材料;案,是计划,是预设。反观前段我们的导学案设计,针对一篇课文的多,具体到每一个课时的少。因为导学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出现超时现象。如何分工合作进行导学案设计,使导学案成为指导老师教、学生学的科学的体系,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6、学习方法的探讨。预习的方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要使学生有科学的方法,老师心里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必须把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市教体局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牢牢抓住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扼其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为振兴林州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建筑资料员工作汇报下一篇:讲政治有信念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