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2023-01-22

长期以来, 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 创造条件去完成, 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 则不够重视, 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素质教育, 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由于种种原因, 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进行简要论述, 供大家借鉴、参考。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用八个字概括起来, 就是“精心设计、寓教于乐”。

1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 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 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 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 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 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 不怕困苦, 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 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 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应时刻贯穿着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 知与行的结合, 意识与行为的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 既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技术, 又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既向学生讲述理论概念, 又指导学生身体力行。因此它能够提供较之一般课堂教学为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可能。

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 从方法到要求, 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 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 互教互学, 相互配合, 团结协作, 抛弃个人私心杂念, 先人后己, 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 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 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 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 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 是身体素质的竞争, 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 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 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 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 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 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 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 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 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 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 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2 体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所运用的方法

2.1 规范性的训练方法

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 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 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 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 认真执行。办法就是适时地给以奖励与惩罚。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 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 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 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 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 得到认可和发展。

2.2 对抗性训练方法

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 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 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 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 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 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如散手对抗联系, 在对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顽强的精神, 也要灌输给学生不要争强斗胜, 把对抗训练当成一种交流方式, 不在乎谁赢谁输, 使散手对抗变成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3 教师就是榜样

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可以让学生受到影响的, 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多, 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体育教师的身教常比言教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形象也给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

在体育教学中要搞好思想素质教育, 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外,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独运匠心,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得到锻炼, 受到教育。这便是体育课中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所以, 我国需要尽快培养出有赤子之心的莘莘学子,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各大中小学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 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课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这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也是当前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体育课,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 李祥, 梁俊雄.学校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7 (2004重印) .

[3] 马启伟, 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探究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中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意义下一篇:论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