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摘要:我国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于2010年,2011年正式招生。目前,我国已经有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18所高校招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从筹划阶段、试办阶段到现在的起步发展阶段,其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出版行业输出了大量优秀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现状,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比较国外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总结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特征及其现存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和意见,促进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出版产业正处在市场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阶段,社会语境的巨大变革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诉求,原有的编辑出版学硕士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出版行业发展的需求了,另外编辑出版专业强实践性与复合性的学科特点也要求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编辑出版学硕士教育作出改变。作为以培养具有系统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其存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的。从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对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特征。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采取“借鸡孵蛋”的挂靠模式培养人才。各院校以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简称出版教指委)制定的培养目标为参考标准进行出版人才的培养,采取大一统的招生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主干课趋同的特点,并通过运用双向互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校内外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和建立双实践基地等措施,使得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过,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仍然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存在学科定位模糊,培养目标缺乏个性,课程设置过度强调共性,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师资力量先天不足后天欠缺等问题,对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以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现状为切入点,比较国内外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异同,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想要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明确出版学学科定位,改革人才培养的理念,科学规划课程安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升级教学模式,同时调整入学门槛,建立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不断优化出版专业硕士教育。

关键词:出版硕士;教育;现状;探讨

学科专业:出版(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回顾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产生背景

第二节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然性探讨

第二章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基本概况

第一节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概述

一、出版学的内在与外在建制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介绍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现况

一、课程设置及例举

二、教学模式及培养方案简述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第四节 招生制度与市场需求概貌

一、招生章程与招生规模状况

二、出版人才市场调研

第三章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特征

第一节 学科定位日益明确,培养目标各异

一、学科地位上升,呈现挂靠模式

二、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存在多种培养思路

第二节 课程设置较合理,教学模式较丰富

一、各高校主干课设置趋同

二、产学研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第三节 普遍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一、专业要求教师“术”“德”兼备

二、“双导师”师资配备齐全

第四节 招生制度较规范,就业形势好转

一、大一统招生制度

二、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

第四章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一节 学科层次欠清晰,培养目标个性化弱

一、学科归属不明确,培养主体分散

二、目标认识不够深入,未能因校制宜

第二节 课程设置差异化不明显,教学理论与实践疏离

一、课程安排过度强调共性,淡化院校和研究方向特色

二、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先天不足后天欠缺

一、学界师资队伍存在缺陷,校内导师实践经验匮乏

二、“双导师”制执行待严格,责任划分欠明晰

第四节 招生方式过于单一,社会评估制度欠完善

一、招生制度欠科学,有碍外延式的发展

二、硕士毕业门槛较低,学生考评标准片面化

第五章 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探讨

第一节 确定出版学学科定位,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一、明确出版学学科归属,以出版为核心跨院系培养

二、贯彻应用复合型目标,培养各具特色的出版人才

第二节 合理规划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多样务实

一、细分与深化课程设计,加强对选修课程改革

二、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第三节 调整优化师资结构,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一、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二、科学教师考评任聘制度,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四节 完善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建立教育系统内部评估体系,落实自我考核监督

二、创设社会评估体系,根据外部反馈不断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股权转让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党的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