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可雇佣能力提升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项目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实中实践能力强、具有专业资格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会计人才比较缺乏。如何提高会计专硕(MPAcc)毕业生的技能,使其具有高的可雇佣能力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本研究以可雇佣能力为切入点,研究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尝试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框架,将可雇佣能力提升纳入到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之中,对健全我国高层次、应用型的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378份来自山西高校的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的可雇佣能力状况,进而来反观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革和完善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措施,以提高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的可雇佣能力水平,提高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可雇佣能力通常包括通用能力、个人特性、专业能力和支持技能四个维度。经过调查发现:1、在对会计专硕专业在校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说不清是否能胜任工作,说明绝大多数会计专硕专业在校研究生对于自身职业规划,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不清楚自己能力达到的水平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程度;对毕业生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近半数的会计专硕专业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为“一般满意”;总体而言,92.1%的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认为学校所学到的能力与企业需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2、在人才培养模式对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可雇佣能力作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目前还是更加重视概念性知识、教师讲授的课堂教学以及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缺乏对可雇佣能力的认识。3、74.6%的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没有兼职经历,近半数的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没有实习经历,而兼职、实习经历对学生可雇佣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来说,目前学校缺乏对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可雇佣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以提高会计专硕专业研究生的高可雇佣能力为培养重点。针对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改革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可雇佣能力的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并在如何培养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点支撑的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操作模式,重视对学生基于可雇佣能力水平提升的培养效果评价。

关键词:高等教育;可雇佣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硕

学科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应用价值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会计专硕教育

2.1.2 人才培养模式

2.1.3 可雇佣能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可雇佣能力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实践性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3.1 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状况

3.2 会计专硕教育发展规模

3.3 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演化

3.4 会计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会计专硕可雇佣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4.1 问卷设计与样本说明

4.1.1 问卷设计

4.1.2 样本说明及样本特征统计

4.2 可雇佣能力量表与相关分析

4.2.1 可雇佣能力量表的检验

4.2.2 可雇佣能力四维度的相关分析

4.3 可雇佣能力水平与差异分析

4.3.1 可雇佣能力总体水平分析

4.3.2 可雇佣能力各维度具体水平分析

4.3.3 可雇佣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4 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可雇佣能力的作用

4.4.1 人才培养模式对可雇佣能力的作用

4.4.2 实践活动对可雇佣能力的作用

4.5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评价及对学校培养策略的建议

4.5.1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评价

4.5.2 学生对学校培养策略的建议

4.6 调查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雇佣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框架与具体对策

5.1 可雇佣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5.1.1 可雇佣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整体目标

5.1.2 可雇佣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框架

5.2 可雇佣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对策

5.2.1 通过“两个加强”,提高实践教学

5.2.2 通过“两个结合”,培养创新能力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网络销售企业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烟草企业营销渠道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