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扁平化工作系统的路径探究

2022-09-10

一、高校共青团评价工作现状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宗旨的重要力量, 建立科学的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 有利于摸清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情况, 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形成压力和动力机制, 切实推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各级共青团组织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和评价, 科学、有效、系统的构架扁平化工作机制成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全团面对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大课题。

通过对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指标调研我们得出:目前国内共青团工作基于自上而下形成的评价体系指标日趋完善, 突显顶层设计的工作机制在以往的工作评价中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一) 样本遮蔽

青年个体对选择与反馈情况不明, 团的各项工作要求和活动不能直达个体, 缺乏数据支撑, 对行为趋势不能做到有效预判。

(二) 记录滞后

共青团工作具有时效性, 当前评价体系不能即时记录个体行为。同时, 团员个体不具备自主记录的习惯和意愿。

(三) 评价模糊

目前共青团工作评价缺乏数据性与科学性, 考核维度单一, 忽略过程评价, 与当前共青团工作要求脱节。

(四) 反馈粗放

考核和汇报总结无法实现精准反馈和差异性评价, 个体描述模糊, 导致高校团工作“周而复始”, 应对上级组织的考核材料“大同小异”, 突击完成的情况时有发生。

鉴于上述原因, 建立基于“网络行为记录、海量行为数据分析、有效工作引导评价、精准行为引导效果反馈”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扁平化工作系统的路径探究, 有利于摸清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情况, 即时反馈团工作对青年学生的行为引导效果, 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覆盖面。所以建立在新技术背景下和扁平化工作机制思路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

二、“RGAAF”架构的高校共青团扁平化工作系统

“RGAAF”架构为“记录 (Record) —引导 (Guidance) —分析 (Analysis) —评价 (Assessment) —反馈Feedback) ”。在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下, 以服务青年学生为工作生命线, 做好顶层设计, 将共青团工作以活动参与和记录的方式“自下而上”的呈现在互联网工具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共青团工作精准对接每一名青年学生, 让学生成为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 全面准确记录青年学生活动行为轨迹, 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 通过大数据分析反哺共青团工作内容指标,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RGAAF”共青团工作系统将设校团委、二级学院团委、团支部、团员四级用户权限, 服务于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扁平化运行。通过互联网工具接入端口精准联系到每一个青年团员, 使学生的活动行为轨迹的记录成为可能, 并形成数据化活动记录。校团委、二级学院团委、团支部具有对活动按层级的设计权限, 能够进行发布活动, 查看并编辑后台数据, 导出共青团工作评价报告等功能。团员具有了解团学活动、参与活动、反馈活动意见、导出个人报告等功能。

共青团员在互联网工具中的活动参与行为轨迹所形成的大数据样本, 能够有效体现团员所属共青团组织对活动的预置水平以及与青年团员实际需求的现实匹配度, 匹配参数高低与共青团工作实效成正比。通过功能应用用户黏度、任务指令参与程度、满意指数增降幅度等多维度反馈, 调整共青团工作的呈现方式和内容, 提升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 实现“RGAAF”架构的动态推进与平衡。

最终, 通过对接入单元的数据集成分析, 研究提取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搭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渠道工作体系。接入ID以团员个体为单位, 其在任意应用模块的参与使其行为均可被记录, 并形成行为轨迹。同时, 接入ID又是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的结构成员。所以, 不同群体的行为引导效果即可反应不同团组织的工作成效, 最终形成从团小组到各级团委的工作数据报告。

三、“RGAAF”共青团工作系统应用路径探究

如上所述, 当前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存在样本遮蔽、记录滞后、评价模糊、反馈粗放的局限性。“RGAAF”系统可解决上述问题, 实现“记录——引导——分析——评价”的网络化管理和扁平化运行。依托互联网工具开发相对应的应用模块, 将共青团工作以“价值导向、成长服务型、基础团务型、个性需求型”四类应用模块设置体现共青团工作行为引导的实效。通过不同应用使用的频率、驻留的时间、反馈的效果得出青年团员行为引导的相关性, 并分析相关系数。

(一) 基础团务型

团日活动的材料上报、团费缴纳、团员档案管理等, 通过资料库的开发, 以文档、表格、图片等资料的上交为主要参与方式。

(二) 成长服务型

通过建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权益服务、社团管理等平台, 通过应用平台, 以活动发布、参与、提交反馈等形式为主要参与方式。

(三) 价值引导型

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青年团员和团干的学习、培训、讲座、团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模块中的视频共享功能, 以微课、直播为主要参与方式。

(四) 个性需求型

应用主要包括青年团员和团干的学习、培训、讲座、团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模块中的视频共享功能, 以微课、直播为主要参与方式;个性需求型应用通过模块程序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定制要求。

通过以上四种类型的分类设计, 实现共青团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有效引导。共青团员在移动终端的应用中涵盖的各类应用模块的行为轨迹所形成的大数据样本集成, 能够有效体现团员所属共青团组织对活动的预置水平以及与青年团员实际需求的现实匹配度, 匹配参数高低与共青团工作实效成正比。通过功能应用用户黏度、任务指令参与程度、满意指数增降幅度等多维度反馈, 调整共青团工作的呈现方式和内容, 提升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 实现“RGAAF”架构的动态推进与平衡。最终, 通过对接入单元的数据集成分析, 研究提取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搭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渠道工作体系。接入ID以团员个体为单位, 其在任意应用模块的参与, 其行为均可被记录, 并形成行为轨迹。同时, 接入ID又是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的结构成员。所以, 不同群体的行为引导效果即可反应不同团组织的工作成效, 最终形成从团小组到各级团委的工作数据报告。

四、共青团工作系统产品内容

“RGAAF”架构的高校共青团扁平化工作系统首先满足决策层对接入单元运行内容需及时传输的宏观要求, 共青团工作在现阶段需要突破的第一难点就是实现紧密联系青年, 这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逻辑基础。同样“RGAAF”的逻辑顺序的建构基础也是接入单元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至决策层。

其次, 满足分析层对双向数据集成传输需迅速敏感的中观要求。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 “RGAAF”的实现载体是移动互联网技术, 依托“云计算”所得出数据结论能让分析层精准感知。

第三, 满足末梢层对中枢系统任务指向需精准感知的微观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团员青年对全团工作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对共青团工作的参与程度, 以及自上而下的学习力度, 团员青年作为个体可以通过“RGAAF”所得到的内容有:数值分析表、任务指令反馈、差异化分值。在全系统的闭环设计中, “RGAAF”的数据统计能够满足分析层, 分析层的“数值结论”能够满足决策层, 同样决策层的意见指导、任务指令亦可通过“RGAAF”迅速反馈至末梢层。

摘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如何针对各级共青团组织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和评价, 科学、有效、系统的构架扁平化工作机制成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全团面对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建立“RGAAF”共青团工作系统解决当前共青团工作评价瓶颈,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互联网工具设计对接每一个青年团员, “自下而上”记录青年学生活动行为轨迹, 通过大数据分析反哺共青团工作内容指标, 探究高校共青团扁平化工作系统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评价体系,扁平化运行

上一篇:如何有效在中学阶段开展信息学奥赛的研究下一篇:市场推动下的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