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理教学的“自读”能力

2022-09-11

1 明确自读要领

为了让学生读有其法、思有其序, 指导他们自读时掌握三个基本要领: (1) 在什么地方?明确其地理位置。 (2) 怎么样?回答有些什么主要的地理事象及其性状特征。 (3) 为什么?解释地理事象的成因。要求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 突出自读重点

教材内容很多, 自读时要求学生循序渐进, 掌握基本概念, 找到切入点, 前后联系, 图文结合, 顺藤摸瓜, 抓住关键内容, 突出自读重点, 把有限的自读时间用在“刀刃”上。

3 指导自读方法

根据地理科的特点, 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 教学大纲的要求, 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在自读自学时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3.1“语意式”自读法

这种自读自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自读地理课文。“语意式”新闻记者法主要适合于课本篇幅较长, 但知识点不多, 层次比较清楚的章节或段落, 如高中地理下册的一些章节。使用这种方法自学时, 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 先找出知识点, 排一排知识层次, 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 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重要的要领可做句子成份分析, 找出关键词, 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 采取“语意式”自读法使学生既可以节省时间, 又可避免了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3.2“提纲式”自读法

对理论性强, 自读理解难度较大, 学生一时难以把握教材, 为降低难度, 便于学生自学掌握, 可采用“提纲式”自读法进行自学, 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 理出主要知识点, 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 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如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 就可列出这样的自学提纲:

热力环流→气压差异→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受力情况分析及其产生的大气运动 (填写下表) 大气受力情况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特点: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绘出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北半球) 的示意图。

采用“提纲式”自读法自学学生依据提纲, 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 并完成一定的要求, 然后让学生摆出各自的见解, 进行讲座最后由教师归纳意见, 得出正确结论。这样, 课堂气氛生动、活跃, 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 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掌握得更牢固。

3.3“习题式”自读法

所谓“习题式”自读法, 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 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 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 边自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 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 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 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 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难度要适中, 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 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 到课本中找答案, 辩正错, 动眼、动手、动脑, 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 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 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 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 提高解题能力。

3.4“地图式”自读法

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 地理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 还有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册。“地图式”自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自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 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 认真读图, 分析地图, 理解、记忆地图, 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 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 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 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 也能把图转换成文, 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 培养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的能力。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启发学生热爱地理, 使之乐于记忆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超过责任感。热爱什么就能学好、记牢, 冷漠什么也就学不好、记不牢。因此, 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 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

依据学生的记忆特点, 培养记忆能力

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以机械的记忆为主, 中学生以意义记忆为主的不同特点而区别对待。既要培养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 对需要机械记忆的地名、地理术语、物产、地理数据等, 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我国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四城市联结而成梯形, 俄罗斯地名后多有格勒、斯克等音节, 荷兰两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均有“特丹”音节。同时, 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新旧地理知识间的联系, 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联系, 地理现象与原因间的联系等, 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记忆方法, 使之善于记忆。建立概念系统, 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 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 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 编成知识网,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充分联想, 把握特征。如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可联想“五一”节;南亚地理特征三大地形区、三大河流、三种气候类型、三种国家类型等, 可联想数字“三”;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分布犹如一个正立的“品”字。通过联想使学生牢固记忆这些地理特征。任何地理事物均有其特征, 把握特征就易记牢。如喜马拉雅山的高, 安第斯山的长, 南北美洲地形的三大纵列带等。亦可运用地理谜语、诗歌、假想、旅行等方法进行强化记忆, 并注意多复习, 巧运用, 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即物象是记忆的根本, 联想是记忆的关键、理解是记忆的向导, 谐音是记忆的窍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5 读后系统整理

把自读获得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整理, 形成一个以地理概念为支撑点, 地理规律为联结线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才能加深理解, 灵活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6 检查自读效果

自读效果可以由教师检查也可以由学生互评或自测, 通过及时的反馈, 让学生经常受到自读成功的鼓舞, 从而激发学生自读的内驱力, 以至达到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总之, 建立自学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 把自读自学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并反复坚持, 不断改进, 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 就能提高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学生在认识到自读自学的价值后,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学生就会自觉拿起自读自学这个武器, 去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从面达到了强化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 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 教给正确的读书和记忆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来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读

上一篇: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