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

2024-04-20

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精选6篇)

篇1: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

高二数学强化训练题精选

一、选择题

1.i是虚数单位,若 ,则乘积 的值是( ) A. -15 B. -3 C. 3 D. 15

2. 设 ( 是虚数单位),则 ( ) A. B. C. D.

3.. 已知复数 的模为 ,则 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4.设函数 在区间 上连续,用分点 ,把区间 等分成n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 上任取一点 ,作和式 (其中 为小区间的长度),那么 的大小 ( )

A.与 和区间 有关,与分点的个数n和 的取法无关

B. 与 和区间 和分点的个数n有关,与 的取法无关

C. 与 和区间 和分点的个数n, 的取法都有关。

D.与 和区间 和 取法有关,与分点的个数n无关

5. 若 上是减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 ( ) A. B. C. D.

7.设 ,则 ( )

A. B. C. D.

8.若函数 满足 ,则 ( )A.-3 B.-6 C.-9 D.-12

9.设 是定义在 上的可导函数,则 是 为函数 的极值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已知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矩形.根据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 )A.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正方形是 矩形 D.其他

11.已知 ,若 ,则 ( ) A.4 B.5 C.-2 D.-3

12.若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与 垂直,则 等于( )

A.2 B.0 C.-1 D.-2

13. 的值为( ) A.0 B. C.2 D.4

14.已知 且 ,计算 ,猜想 等于( )

A. B. C. D.

15.f(n)=1+12+13++1n(nN*),经计算得f(2)=32,f(4)2,f(8)52,f(16)3,f(32)72.推测:当n2时,有 A.f(2n-1)n+12 B.f(2n)n+22 C.f(2n) D.f(2n-1)n2

16.(吉林省调研)已知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为O(0,0),A(1,0),B(1,1),C(0,1),曲线y=x2(x0)与x轴,直线x=1构成区域M,现将一个质点随机地投入正方形中,则质点落在区域M内的`概率是()

A.12 B.14 C.13 D.25

17.曲线y=cosx(02)与直线y=1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是()

A.2 B.3 C.3 D.

18.(2010安徽巢湖市质检)设a=0sinxdx,则二项式(ax-1x)6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A.160 B.20 C.-20 D.-160

二、填空题

19. 满足条件 的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 .

20. 定积分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21. 函数 在 时有极值 ,那么 的值分别为 _

22.曲线y=x3-x与直线y=2x+b相切,则实数b=________.

23.已知y=ln ,则y=________.

24.(2010吉林市检测、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观察下列式子:1+12232,1+122+13253,1+122+132+14274,,则可以猜想:当n2时,有__________________.

25.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100个数对是________.

26.(2010广东佛山顺德区质检)对任意非零实数a、b,若ab的运算原理如图所示,则20sinxdx=________.

27.(2010北京延庆县模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AC=2,O为AC中点,抛物线的一部分在矩形内,点O为抛物线顶点,点B,D在抛物线上,在矩形内随机投一点,则此点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

28.(文)(2010广州市)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第n行有n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1n(n2),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如11=12+12,12=13+16,13=14+112,,则第7行第4个数(从左往右数)为 .

11

12 12

13 16 13

14 112 112 14

15 120 130 120 15

三、解答题

29.计算由曲线y2=2x,y=x-4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30.已知函数f(x)=x3+(m-4)x2-3mx+(n-6)(xR)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其中m,n为常数.

(1)求m,n的值; (2)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31.某银行准备新设一种定期存款业务,经预测:存款量与存款率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0),贷款的利率为4.8%,又银行吸收的存款能全部放贷出去.

(1)若存款利率为x,x(0,0.048),试写出存款量g(x)及银行应支付给储户的利息h(x)与存款利率x之间的关系式;(2)存款利率定为多少时,银行可获得最大效益?

32.设函数f(x)的导数为f(x),若f(x)=ax3-ax2+[ f(1)-1]x,aR.

(1)求f (2)函数f(x)在R上不存在极值,求a的取值范围.

33.(2010南京调研)已知:(x+1)n=a0+a1(x-1)+a2(x-1)2+a3(x-1)3++an(x-1)n(n2,nN*).

(1)当n=5时,求a0+a1+a2+a3+a4+a5的值.

(2)设bn=a22n-3,Tn=b2

篇2: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

1.在△ABC 中,b = 8,c =8,S△ABC =3,则∠A 等于()

A.30 ºB.60ºC.30º 或 150ºD.60º 或120º 2.在△ABC中,若a = 2b sin A,则∠B为()

A.π3B.π

6C.π6或5π

D.π2π

3或33、已知△ABC中,a=4,b=43,∠A=30°,则∠B等于()

A.30°B.30°或150°C.60°D.60°或120°

4、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A.9B.18C.9D.185、在△ABC中,A=60°,B=75°,a=10,则c=()A.52B.102C.63D.66、△ABC中,AB=3,AC=1,∠B=30°,则△ABC的面积等于

()

A.3

323

C.33D.2或347、若△ABC满足下列条件:

① a = 4,b  10,A  30;② a  6,b  10,A  30; ③ a  6,b  10,A  150;④ a  12,b  10,A  30; 则△ABC存在且恰有一个的是()

A.①④B.③④C.④D.②④

8、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 3,A+C=2B,则求sin A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b=2,sin B+cos B=2,则

求角A的大小

10、锐角△ABC中,若A=2B,则求a

篇3:强化口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一.注重课堂常规训练, 丰富学生素材积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通过这一方式, 让学生有自我表达的机会, 有自我展示的平台, 符合初中生爱表现的特点。那么, 该如何实施呢?教师可在课前五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学号或者组号, 每次安排几位学生轮流表达。同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来选择会话内容, 如可以复述或概述课文、诗歌背诵 (课本之外的诗歌) ;可以讲讲生活小事, 比如近期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回忆某次游玩活动等;说幽默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比如“退避三舍”、“枕戈待旦”等等。这样, 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 也让学生形成拓展阅读、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 为语文写作积累丰富素材, 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问答训练。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回答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 强化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同样, 在口语训练中, 教师也可利用回答来强化学生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注意答问时表意应完整而准确, 语句需连贯而有条理, 并注意恰当的语气、语调等。如在平时教学中, 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复述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当然, 为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 语文教师需要依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设计多层次、多阶梯的复述要求, 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从而对复述有极高的热情, 进而提高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二.开展定题定材训练,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由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来看, 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而口语才是第一性的。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若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首先打好口语这一基础, 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如写作前, 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同学们先说说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文章结构 (如开头、过渡、结尾等) 、文章内容等, 这样, 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我的故事”写作教学为例, 教师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本话题的整体认知, 讲讲自己的写作思路, 然后教师进行训练指导。对于本话题, 学生需要思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需要注意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如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 以强化思想感情的表达效果;注意选材, 可通过具体事例或细节描写, 清楚的叙述自己的故事, 表达真情实感。

其次,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材料, 要求学生口头创作。这些材料既可以来自课本, 也可以是一些画面、音乐、实物等,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口头创作。如教学《端午日》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我家乡的端午节”为题, 根据当地的端午习俗, 进行口头创作。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后, 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初读这一童话故事时, 会为文中皇帝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 但笑声过之后, 不由得深思。那么, 通过这一童话故事, 我们有哪些收获呢?要求学生口头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或者结合课文, 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 给本故事续尾, 要求学生先口头表达, 而后再以书面形式写下来。如此, 既可以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也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另外,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然后口头表述操作过程, 操作方法以及活动感受, 这样, 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表达。此外, 还可进行交流训练。如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以生活学习内容进行“答问式”对话练习。如“我最喜欢的动物”, 交替提问喜欢哪种动物, 并说明原因。在表述时, 应明确中心, 有条理。或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赏析一篇范文, 小组之间先口头交流与补充, 然后将文章评论写在本子上, 最后选出优秀评论。这样, 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篇4:物理分析方法与强化训练要并重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小专题进行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例如“力学”就可分为以下5个小专题:平衡问题、静摩擦力、运动与力、能量与动量、振动与波。每个小专题又可分为3个过程:即重要概念与规律的分析、重点问题的分析方法、针对性强化训练。

进行物理专题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强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运动和力”“动量和能量”渗透到高中物理的各个分支之中,抓好这两条主线,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能力体系。

二、关注热点,重视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理综试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动态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人造卫星、宇宙探测、纳米技术、光纤通信、激光的应用、传感器的应用等)。

三、重视物理实验(实验专题复习)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综合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

1.独立完成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实验方法步骤;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处理实验安全问题;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

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实验设计应把重点放在力学和电学实验上。力学以打点计时器为中心展开,电学以电阻测量为中心展开。另外,还要注意新增实验,如电表改装、导体的伏安特性等。

四、深入分析,强化训练

每一个专题都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训练题,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根据训练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小结,对每一次训练试卷都要进行认真分析。

1.分析要有“辐射性”

分析不能就题论题,要从一道题出发,将这一道题从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动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分析要有“启发性”

要从中学会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要掌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要学会挖掘隐含条件,建立正确模型,排除思维障碍;要学会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尽快上手,如何叙述一道题目的求解过程才算完整、规范的表述,如何使解题过程无懈可击,完美无缺。

3.分析要有“诊断性”

要分析试题出错的原因,找出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寻求预防低级错误、非智力因素丢分现象的发生,达到诊断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例如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有四种方法:

(1)由相对滑动趋势直接判断

因为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相对滑动的趋势很明显,就可以由相对滑动趋势直接判断。这是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基本方法。

例1.物体用力F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如图(1)所示,试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物体相对墙面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用假设法判断

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接触面光滑,确定两物体的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2.某同学骑着自行车前进,分析前进中的自行车的前、后轮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略)。

结论:前轮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后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推广:汽车、火车牵引力的来源——地面对车轮的主动轮的摩擦力。

许多静摩擦力的方向都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

(3)用平衡条件判断

有些物体间的相对滑动趋势不明显,用假设法也不易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但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由物体平衡条件来判断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及其方向。

①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判断

例3.如图(1)所示,A、B两物均静止在斜面上,试分析A、B两物所受静摩擦力。

分析:物体A受重力GA和B对A的支持力NBA以及B对A的静摩擦力fBA。因为物体A保持静止,由物体平衡条件可知,fBA必须沿斜面向上,如图(2)所示。

物体B受重力GB,对B的支持力NB,A对B的压力NAB,A对B的静摩擦力fAB和斜面对B的静摩擦力F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AB与fBA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下,又因为物体B也处于静止,由平衡条件可知:fB沿斜面上。如图(3)所示。

②用力矩平衡条件来判断

假定无静摩擦力,若物体所受其它力的力矩和等于零,则无摩擦力。若其它力的力矩和不等于零,则有摩擦力,其方向为:静摩擦力的力矩与其它力的力矩和反号(即正、负号)。

例4.如下图(1)所示,A绳通过球的中心,B、C都不通过球的中心,试分析三种情况下球所受的静摩擦力。

分析:设转轴在重心处。对A显然力矩和为零,无静摩擦力。对B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两力的力矩和不为零,力矩和等于绳的拉力的力矩,方向逆时针。则静摩擦力力矩为顺时针,可确定墙对球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同理可知:C球所受墙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③用一般物体平衡条件来判断

若物体受非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外力一定为零,即ΣFx=0,ΣFy=0.

例5.有三根相同的直棒,处于如下图(1)中甲、乙、丙所示静止状态,试分析各棒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其方向如何?

分析:棒与地面间是否有相对滑动趋势很难判断,但棒处于平衡状态,故可用物体的平衡条件来确定是否受静摩擦力作用。如图(2)甲:棒受重力G,支持力N1,绳的拉力T1,均在竖直方向,由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棒不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假如棒受静摩擦力作用,无论向左或向右,棒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不满足平衡条件。

对图乙:棒受重力G,支持力N2均在竖直方向,但绳的拉力T2的方向斜向上,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右的分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棒的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应为零,故棒一定受到一个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同理,对丙分析可知,棒一定受到一个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4)由运动状态判断

有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紧密相关,因此只有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6.如下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皮带运输机上由A运到D,且物体在AB段作加速运动,BC段作匀速运动,CD段作减速运动,试分析物体在各个阶段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且这两个力平衡。在水平方向有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在AB段:物体加速运动,故具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向前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皮带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同理,在CD段物体受到皮带对它向后的静摩擦力作用。

许多静摩擦力的方向都与运动状态有关,因此这种方法有较广泛的作用。

总之,只要掌握了上述四种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判断各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陆军

篇5: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

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物理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训练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在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应 ( )

A.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停在欧姆挡的刻度线

B.每次测量或每换挡位,都要进行一次电阻调零

C.在测量电阻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经被测电阻到红表笔,再流入多用电表

D.测量时若发现表针偏转的角度较小,应该更换倍率较小的挡来测量

2.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

A.测量前必须机械调零,使指针指零,而且每测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

B.每次换挡后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C.待测电阻如果是连接在某电路中,应把它先与其他元件断开,再进行测量

D.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为此,应当用两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

E.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交流电压最高挡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欧姆表的.每一挡的测量范围是0~

B.用不同挡的欧姆表测量同一电阻的阻值时,误差大小是一样的

C.用欧姆表测电阻,指针越接近刻度盘中央时,误越大

D.用欧姆表测电阻,选不同量程时,指针越靠近右边误差越小

4.图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K为开关.现用多用电表测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A.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C.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D.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5. 一学生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在实验中有违反使用规则之处,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选择开关扳到1k的欧姆挡上.

B把表笔插入测试笔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C.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

D.换用100的欧姆挡,发现这时指针偏转适中.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E.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电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这个学生在实验中违反了哪一或哪些重要的使用规则?答: .

6.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如果两手同时分别接触两表笔的金属杆,则造成测量值(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与真实值相等 D.可能比真产值大,也可能小

7.用多用电表测电压和电阻时,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正插孔,黑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负插孔,则 ( )

A.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B.测电压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C.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D.测电阻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篇6:强化能力训练,培养数学思维

本文针对进城务工子女数学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逻辑思维能力弱、理解能力差等特点,客观分析数学教学面临的“难以兼顾全面教学,难以贯彻新课标要求,难以贯彻数学思想,难以提高数学表达能力”等矛盾及成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强化能力训练,提高数学思维,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采取分层次教学、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强化思维训练和渗透数学思想等教学对策的论述,以期探讨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初中数学教学问题,供同行参考。

主题词:教育

教学

农民工 对策研究

强化能力训练 培养数学思维

――浅析进城务工子女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进城务工子女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群体在不断地壮大,而且越来越影响着城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进城务工子女来说,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佳,思维理解能力弱,加之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其数学教学问题已经日渐显现,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进城务工子女的数学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认真探讨解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进城务工子女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数学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进城务工子女都来自农村,农村教育条件、师资力量等不足,学生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弱,数学基础薄弱。进城后,学习成绩差的,如果不努力学习,很容易成为学校的特差生;学习成绩中等的,由于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要求不同,短时间也难以适应教学要求,一旦不能迅速跟上,学习成绩就会下滑,进入差生序列;成绩较好的,基本上都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引导得当就会在进城务工子女中遥遥领2 先,成为班上或学校的学习“尖子”。据统计,蜀都中学初三年级(2007级)数学科中,120分以上占20%;90分以下的占46%,其中8-30分的学生占4%,两极分化十分突出。

(二)数学思维能力弱,拓展难度较大。农村学校教学要求相对较低,一方面采用的教材版本较易,另一方面对思维能力训练较少,以至于加深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明显感觉吃不消,尤其是对几何问题,部分学生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短时间内不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难以拓展思维。

(三)学习积极性低,厌学情绪突出。普遍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作业普遍存在马马虎虎、拖拖拉拉的现象,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教师催得紧,学生抄得快。以致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由于抄别人作业,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始终没有机会去弄懂,课堂上学到手的知识因为没有及时巩固也很快忘掉了,最后造成成绩普遍较差。

(四)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缺乏。进城务工子女大多感觉没有自己的位置,不如别人,心理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学习和品行等各方面受到挫伤,产生恶性循环。有的在课堂上精神不振,神情呆滞,上课经常睡觉、讲话、看课外书,破坏课堂纪律,不交作业;有的在家从不做作业,不看书,不是玩就是看电视,整日无所事事,稍有疏于引导和教育,将最终导致品学兼差。

二、进城务工子女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难以兼顾全面教学。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升学型,希望学好知识升入高级学校,这些学生的家长出发点就要求较高,多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家长、学生的动力都容易被调动。另一类属过渡型,不强求能否学到知识、能否升学,这些学生的家长要求不会太高,学生自我约束不严,靠老师拖着走。此外多数为混日子,这些学生的家长多为单亲家庭,基本上不管学生的学习,甚至出发点就因为难“管”而将学生“交”到学校约束,学生经常违纪,难于管理。正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对教学的需求增加,老师必须同时考虑各类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分层现象较为突出的情况下,授课时在 “知识面”和拓展“深度”上不易平衡把握。

(二)难以贯彻新课标要求。进城务工子女多数学基础较差,差异较大,教学工作也面临诸多新困难。一是新课标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矛盾。部分学生习惯于以机械记忆为主,在思维上以直观形象为主,习惯直观形象教学方法,讲解多次,详尽细致,由于初中学科增加和学习内容抽象、课堂知识容量增大、教学进度较快等因素,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给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二是新课标教学管理更难。一些学生已经习惯于“蹲班管理法”,对老师“带着走”式的管理,失去依靠而无所适从,教学管理较难。三是新课标学习方法难以得到贯彻。小学课程少,内容少,中学课程多,难度大,多数情况都要求学生自学,部分学生难以调整4 适应,特别是实施新课标教学要求以后,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灵活,学生自主思维更为突出,还增加大量的动手问题,难以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三)难以贯彻数学思想。数学是一门严密的学科,需要贯彻一种思想。由于进城务工子女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往往难于理解,更不能灵活使用数学思想去思考、解决问题。如:已知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与这个圆的半径相等,问这条直线与圆的关系是什么?对此问题,部分学生无法理解题意,也不能使用数学思想去分析理解,以致无从着手解答。再如,已知一个圆内两条弦的长度,且两条弦互相平行,求这两条弦的距离?部分学生仍然无法用数学分类思想去解答,得出的答案往往仅有一个。至于像: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学生通常都会误解为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两点间的线段”,而忽视了“线段”和“线段的长度”间的区别……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贯穿着数学思想,进城务工子女通常不能接受,更难以拓展思维。

(四)难以提高数学表达能力。由于学习习惯的原因,进城务工子女经常上课不听讲,作业也成了老大难问题。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表达方式来解答问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几何上,通常不能用简洁的表达式来表述解题步骤;有的学生数学表达思路不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利用利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示时,部分经常犯难。如,学习函数的性质时,学生对自变量的表达时常会错,对图象经过的象限更难于表示。

三、教学实践与对策

(一)增强教学艺术,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方面,让教学生动、有趣。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和手段。如在学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一平行公理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画图、试验,让学生归纳出公理后,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这样让学生对此公理中的“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专业化用语亲身感受一下,领会其意义。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是降低教学难度。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应以加强数的计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例如,“正数与负数”、“直角三角形”、“因式分解”等内容,按教材中引入法为起点。在“同类项”教学中,将原教材中的同类项概念,分成二个步骤进行教学:先讨论“所含的字母”完全相同,再研究相同的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降低了起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二是注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无理方程”的教学中,归纳出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对于换元法给予归纳出两种常见的题型:平方型、倒数型。又如,“三线八角”图形较于复杂,学生不易找6 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字母“F”,内错角找字母“N”,同旁内角找字母“[”等。三是强化习题练习。教学中可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四是促进信息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将问题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矫正和强化,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三)实施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差异性大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压缩课堂讲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0分钟。学生预习、自习、互学为主,教师引领、辅导、释疑、解惑为辅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要分三个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胃口”的练习。根据不同次学生的文化基础条件,可采取“抓中间,促两头”的方式,分类指导学生学习。一是要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加深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二是要注重中间段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影响力最为明显,一旦方法得当,非常容易提升,对这部分学生要重点要求解题严密、细心,逐步加大难度。三是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降低难度,低起点要求,面批面改作业,增强学生的信心。

(四)强化思维训练,增强形象思维和拓展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应用实物,图形、数字、语言的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问题,可以通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棍组成不同的三角形,寻找组成三角形的三条木棍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中,如果只停留在由数轴表示的公共部分确定其解集的四种情况直观法上,不易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在数轴上表示解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最后归纳出,当ab、x

(五)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分析理解问题的素质。数学转化思想在教学中乃至社会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应通过化归的方法来实现。例如:把二元二次方程组降次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消元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把解一般三角形中的实际问题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把弓形的计算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等。同时,要贯穿“数形结合”思想,如数轴和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就涉及到这一点,还有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化问题,如研究了一般平行四边形,就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在函数一章中有“待定系数法”;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有“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在几何证明中的“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此外,也可充分利用直观图形,提高分析、理解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8 如在研究函数的性质时,可让学生借助图象观察:直线经过原点,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从而让每个性质学生在头脑中就形成表象,使学生逐步掌握使用函数图象发现、理解和记忆函数的性质。

四、结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二物理能力强化训练】相关文章:

高二期末强化训练06-30

高二物理04-18

高二物理期末总结06-30

高二物理备课总结06-30

高二物理论文范文05-14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06-30

高二物理工作计划06-30

高二物理教学总结06-30

教学计划高二物理07-07

高二物理备课组活动08-10

上一篇: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优秀大学生精选个人心得体会感悟下一篇:鄂温克旗开展带头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