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所是干什么的

2023-02-15

第一篇:市场监管所是干什么的

什么是债券回购?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

什么是债券回购?

债券回购交易是一种以债券作抵押的资金借贷行为,就是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的行为。在交易中,买卖双方按照一个互相认可的利率(年利率)和拆借期限,达成资金拆借协议,即以券融资方(资金需求方)以相应国债作足额抵押,获得一段时间内的资金使用权;以资融券方(资金供应方)则在此时间内暂时放弃资金使用权,获得相应期限的债券抵押权,其中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到约定的时间还本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于回购到期日收回本金及相应利息,从而"赎回"债券。这当中卖方的目的在于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而买方的目的在于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是质押给了第三方即中国结算公司,这样交易双方更加安全、便捷。而资金持有人(逆回购方)就是正回购方的交易对手。

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部分银行信贷资金也通过证券交易所开办的债券回购市场流入股市,助长了股市投机行为,增加了银行业的资金营运风险,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诱发了经济犯罪案件。因此,停止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的债券交易,同时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办债券交易业务,将有利于切断银行资金流向股市,抑制股票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还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的建立。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一个高效和安全的货币市场来实现对于流动性的管理。中央银行也需要建立键康的货币市场,以便更多地运用间接的调控手段、调控工具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通过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将使中央银行更有效地通过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来实现其政策目标。

交易成员的债券回购业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不能在场外进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为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办理交易成员债券回购业务的债券托管和结算机构。参与回购业务的交易成员必须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托管帐户,并存入真实的自营债券。并且规定,买方不能在回购期内动用回购债券。交易成员在进行回购业务时,债券与资金必须足额清算,不能买空和卖空债券,不能挪用个人或机构委托其保管的债券进行回购业务.不能通过租券或借券等融券行为进行回购业务。中央结算公司应制定相应规则,对买空和卖空债券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中央结算公司不得向交易成员融券或透支。债券回购折算比例(即用于回购的债券与所融通资金的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定期公布。

债券回购交易的流程如下:

(1)回购委托——客户委托证券公司做回购交易。

(2)回购交易申报——根据客户委托,证券公司向证券交易所主机做交易申报,下达回购交易指令。回购交易指令必须申报证券账户,否则回购申报无效。

(3)交易系统前端检查——交易系统将融资回购交易申报中的融资金额和该证券账户的实时最大可融资额度进行比较,如果融资要求超过该证券账户实时最大可融资额度属于无效委托。

(4)交易撮合——交易所主机将有效的融资交易申报和融券交易申报撮合配对,回购交易达成,交易所主机相应成交金额实时扣减相应证券账户的最大融资额度。

(5)成交数据发送——T日闭市后,交易所将回购交易成交数据和其他证券交易成交数据一并发送结算公司。

(6)标准券核算——结算公司每日日终以证券帐户为单位进行标准券核算,如果某证券帐户提交质押券折算成的标准券数量小于融资未到期余额,则为“标准券欠库” ,登记公司对相应参与人进行欠库扣款。(由于采取前端监控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参与人和投资者“欠库”的问题,只有标准券折算率调整才可能导致“标准券欠库”。)

(7)清算交收——结算公司以结算备付金账户为单位,将回购成交应收应付资金数据,与当日其他证券交易数据合并清算,轧差计算出证券公司经纪和自营结算备付金账户净应收或净应付资金余额,并在T+1日办理资金交收。 回购到期日,交易系统根据结算公司提供的当日回购到期的数据,为相关帐户增加相应可融资额度。融资方可以在可融资额度内进行新的融资回购,从而实现滚动融资;或者,融资方可以申报将相关质押券转回原证券账户,并可在当日卖出,卖出的资金可用于偿还到期购回款。

本文内容来自经传汇富网理财课堂http:///ketang/licai/500867.html http:///ketang/licai/500868.html

第二篇:什么是市场营销

什么是市场营销? 简单的说就是:商品 品牌 销售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即在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以市场营销研究为基础,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

3.发展前景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比较实用的类型,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但由于培养数量一直跟不上,所以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对市场营销的理解

对这个问题,有些人理解片面,把市场营销等同于推销。然而推销并非是营销,推销仅仅是市场营销的内容之一。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可以设想,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地适合它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己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产品或服务……”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考恃勒认为,“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是推销,推销只不过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如果营销者把认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以及订价,分销和促销等工作做得很好·这些产品就会很容易地销售出去。”

正如著名学者所述,营销不是推销。营销工作早在产品制成之前就开始了。企业营销部门首先要确定那里有市场,市场规模如何,有哪些细分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习惯如何: 营销部门必须把市场需求情况反馈给研究开发部门,让研究开发部门设计出适应该目标市场的最好的可能产品。营销部门还必须为产品走向市场而设计定价,分销和促销计划,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产品,方便地头到产品。在产品售出后,还要考虑提供必要的服务,让消费者满意。所以说,营销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它始于产品生产之前,并一直延续到产品售出以后,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许多有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将有助于我们对营销的理解。美国营销协会把营销定义为:“营销是引导商品和劳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或用户手中所进行的企业活动。” 英国营销学会则认为,“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有意识地根据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来安排生产。” 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整个企业活动就是营销。

尽管以上有关市场营销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从这些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市场营销是一个综合的经营管理过程,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

(2) 市场营销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来组织企业经营活动,通过满足需要而达到企业获利和发展的目标。

(3) 市场营销以整体性的经营手段,来适应和影响需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市场营销作出这样的概括,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三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对营销语言很感兴趣,有做推销员的经历,善于与他人交际,喜欢做市场调查工作,经常阅读有关营销方面的书,创新能力比较强,熟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广告策划、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第三篇:推进市场日常监管由传统市场监管向现代市场监管转变的思考

推进市场日常监管由传统市场监管向现代

市场监管转变的思考

曾敏周立智

(江西省兴国县烟草专卖局)

摘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烟草行业提升“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烟草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烟草向现代烟草和可持续发展烟草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烟草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局理清治烟兴烟思路、着眼长远谋划治烟兴烟举措、与时俱进创新治烟兴烟机制,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快推进传统市场日常监管向现代市场监管的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专卖日常监管传统现代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烟草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烟思路,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新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新型机制,确保专卖市场日常监管由传统制约型向现代开放型的转变。

一、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

(一)是新时期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是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全行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市场监管自然是专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烟草的奠基石。

(二)是县级局专卖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市场监管不单单是管理卷烟问题,更是县级局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体现在创建优秀县级局的具体工作中,为努力建设一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卷烟打假队伍、敢于和善于开展内部监管的队伍的坚强支柱。

(三)是完善现行专卖工作模式的有效尝试。

现行专卖工作模式,不但是市场净化率的问题,也是专卖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基础中队建设,抓好“一个主体建设”的部署,理清思路,制定措施,保障县级局专卖管理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基层建设的深入开展,夯实专卖管理基础。必须开展专卖队伍培训,提高管理层次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县级局工作流程级规范》。必须加强专卖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严格执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改进专卖队伍工作作风。

二、传统市场监管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

一是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夯实。一些单位与个人受传统强势、管制思想影响,工作角色尚未实现由“管理员”到“服务员”的转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依然存在;管理与服务关系尚未完

1全摆正,讲监管,就放弃服务,常以“管理者”自居。讲服务,就削弱监管,放任自流,机械地把监管与服务对立起来;

二是法治意识不够牢固。部分单位与个人“人情大于天”的人治思想影响比较深,依法行政氛围不够浓厚。单位功利化现象比较普遍,重处罚、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准确、不科学,坚持过罚相当原则不到位,重责轻罚或轻责重罚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基层中队开拓进取意识不够强,缺乏创新发展精神,习惯于用旧思维去想问题,用老经验去办事,用老办法干工作,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二)履职能力上的制约因素。由于基层干部主要来源于“枪杆子”和“笔杆子”等途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科学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一是理解力不够强。学习掌握上级指示精神不够透彻,把握大局和中心工作不够准确,工作走弯路、工作效率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行力不够强。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烟草业务“看家本领”不够高,履行岗位责任不够到位,工作质量不够高,甚至造成工作失误而被责任追究;三是创新力不够强。工作特点规律把握不好,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能力弱、点子少,一方面在推动发展面前无能为力,“有想法、没办法”,不会改革或不敢改革,工作循规蹈矩;另一方面改革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姿势、没实际”,改革成效比较差,工作徒劳无功,创建意识不强。

(三)监管机制上的制约因素。监管模式上,仍然停留在突击性、专项性整治上,缺乏标本兼治长效机制,运动型比较明显,监管执法疲于应付;监管方式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行政处罚、轻教育梳导,重事后监管、轻事前事中监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监管手段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检测手段、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管理工具等手段,来对市场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的监管能力比较低,“一看二摸三闻”的经验式监管方法在基层单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方式方法简单,客观造成基层中队市场监管嗅觉不灵、查获案源能力低,目前查办案件线索绝大部分来自于无证经营。

三、完善现代市场监管的措施和方法

(一)创新监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一个机制的形成需要相关制度的相互关联、综合运行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准入、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市场监管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统筹兼顾、注重长效”的原则,立足于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到位的需求,建立相关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相关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组织和手段。当前推动优秀基层创建活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市场监管机制的创新:

1、以推进基层中队服务窗口改革为重点。通过依法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举措、规范窗口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率;

2、以推行市场巡查制为重点,创新市场规范管理机制。推进市场监管向综合式、动态式监管转变,适应全面监管统一大市场的需要;

3、以加强12313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消费维权机制。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全力维护经营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兴国烟草的和谐稳定;

4、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创新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建立诚信等级分类监管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增强卷烟零售户的诚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

5、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为重点,创新市场应急管理机制。市场监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坚持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业务学习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市场突发事件管理预警方案为重点,以开展内部监管体系为抓手,完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专卖部门市场监督能力。

(二)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增强稽查人员的归属感。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科学划分各级干部管理事权,清晰界定层级管理和任免的审批、备案权限。特别是明晰基层干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中队长的任免、管理、考核、调配权限,以及破格(越级)晋升资格条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系统干部纵横交流力度,不断疏通干部成长进步出路,形成干部成长进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1、要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专卖人员的潜在优势,使其在各自岗位上闪光是做好专卖工作的关键。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专卖管理人员,通过从工作,为人,生活,交往,言谈,性格等多方面入手,切实真正地了解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将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用在“刀刃”上,让他们大胆工作,不把人才当花瓶、当摆设,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如:把思想正派、业务精通、通晓管理,能“带兵打仗”的专卖人员充实到“指挥员”岗位上;另一方面,要优胜劣汰,为确保人才进出口关道畅通无阻,既要通过严格的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将一些业绩平庸,不能胜任专卖工作的人员淘汰出局,又要通过公开招聘将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卖队伍中,打破身份制,同工同酬,提高专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2、要创新激励机制。要正面激励,运用先进集体或个人的模范事迹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示范,使员工焕发出工作热情和干劲,对打造“精品案件”或“精品工作”的部门和员工记功授奖,并作为提拔重用、晋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对于反面事例,要敢于真抓实管,敢于批评处理。可设立专卖管理奖罚专用基金帐户,专款专用,对“打假破网”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卖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定期奖励在“争优创先”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当月典型”、“季度明星”、“年度先进”人物,掀起工作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竞赛高潮。

3、要创新考核机制。一是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奖罚分明的专卖人员工作考核标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与效果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评价,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提高执行力;二是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类别划分,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实行异岗异薪、同岗不同酬的激约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拉大收入差距,实施未位淘汰制,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三是公开考评结果,一方面建立考核档案,详细记录考核中的每件事情及结果,为发放专卖人员工资、资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按月张榜公布每名员工考核情况,使其对自己及他人的工作业绩心中有数;以此,考出成绩,考出干劲,考出实效,做到罚你有根据、奖你有办法,切实调动专卖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惩防监察机制,促进队伍安全稳定。以构建烟草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构筑思想防线;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重大事故领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构建廉政“高压”防线;创新监督方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基层中队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

会团体、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热线,完善内外监督机制,落实诫免谈话,形成规避廉政风险的“低压电”;创新行政效能监察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公开、审批时效、流程规范、收费合理等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使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促进监督监察由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

(四)创新沟通调协机制,构建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公共关系,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良好、密切的内外关系,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烟草部门队伍庞大、监管服务领域大、任务重,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职能到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支持、离不开监管服务对象的理解与配合。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相互走访等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对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合力;要进一步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积极推行基层中队长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烟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兴国烟草科学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五)创新构建“数字型向素质型”的人才转变,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在卷烟专营方面已经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经营的转变,建立了统一经营、专销结合、网络管理、电话订货、集中配送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行业的服务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落在专卖管理人员的肩上,把专卖管理工作推到了专销结合,以专为主的位置上。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专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专卖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这一要求,尽快实现由单一专卖管理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是摆在我们全体专卖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专卖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针对当前的实际,重点是提供服务意识、增强合作凝聚能力:

1、分清对象,区别对待。专卖管理、整顿秩序的重点对象是打击那些长期从事贩运、贩卖假冒卷烟和倒卖违规卷烟、搞黑批发的违法违规大户,而广大零售户是我们专卖教育团结、服务合作的对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区别对待。对违法大户要加大打击力度,死看死守,直至依法取缔,而对广大零售户则在依法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的同时,加大服务、团结、合作的力度,把他们凝聚到我们的卷烟销售网络内。即使查出了个别零售户有违规行为,也要依法管理,管在理上,以理服人,不伤感情,处理后能使他们入网订货,而且订货量增加才算成功。

2、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专卖稽查人员一定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不能总是以管理者的面貌出现,进门就查,违规就拿,扣了就走。没有一点服务和帮助的意识是起不到好效果的,只能是越管越难管,越管对立面越多,与烟草的离心力越大。我们专卖人员要把自己摆在与广大零售户平等的位置,亲密合作伙伴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行为要文明,讲话有分寸,态度要亲切,处理要公正。管理中体现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守法经营,规范经营。要经常主动征求零售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专卖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分析,对的加以改进,不对的耐心说服。对卷烟经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认真记录,及时传递给经营管理部门,并把采纳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回去。只有这样才能使专卖管理起到服务、合作、凝聚广大零售户的作用。

3、掌握情况,主动服务。各级专卖管理人员都应对所辖区域内零售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要掌握公司卷烟品种及到货情况和价格变动,以便在卷烟销售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主动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扩大卷烟

零售的销量,提高经营收入。同时,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力争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为零售户打扫一次卫生,摆放一次商品,提供一条信息,唠一次家常,宣传一次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活动,使专卖稽查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密切与零售户关系,树立专卖工作新形象。

四、当前几项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

一是加大对销售异常的卷烟零售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向辖区客户经理了解目前各个品牌规格卷烟的投放情况,确定本辖区需要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的销售动态。同时,对辖区卷烟零售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点登记各卷烟零售户的卷烟库存,认真分析各卷烟零售户销售卷烟的变化情况,仔细排查卷烟销量异常的零售户及其原因,分析零售户存在违法行为的可能性,确定需要重点监管和检查的对象。在明确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和卷烟零售户后,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每个工作日的工作内容,组织安排市管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监控,严查违法经营卷烟行为。

二是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各县级局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抓住适当时机,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对各城镇和周边毗邻的农村卷烟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保持对卷烟市场强力监管态势。专卖管理所密切关注周边毗邻农村市场的销售动态,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所协作,定期联合对周边毗邻的农村市场的巡查,防止外地卷烟渗透、蚕食周边农村市场。

三是加大对卷烟销售大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根据已掌握有违法经营记录或者有可疑经营迹象的销售大户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加强对销售大户经营场所、仓库、运输车辆及人员进行监控,现场发现违法经营卷烟行为,立即予以查处,掌握有重大违法经营证据线索的,及时向稽查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由稽查部门接手经营案件,妥善处理好“露头就打”与案件经营的关系。四是加大清理无证经营卷烟的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充分掌握辖区市场动态,仔细排查无证经营摊点,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区别对待。对符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办证条件,有依法经营意愿的商户,责令其先停止经营卷烟业务,劝导其办证后再经营。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五是加大对卷烟零售户的宣传教育力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市管员积极向卷烟零售户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对违法经营行为举报途径和举报奖励政策,通报典型违法案例,提醒卷烟零售户务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专卖管理所组织召开卷烟零售户自律小组会议,进一步对卷烟零售户进行宣传教育。

五是加大网上监管力度。各级内管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卷烟货源分配办法、品牌投放策略,使内部专卖监管更有针对性。内管人员每天从内管信息系统上的预警排查出可疑订单,及时发现卷烟零售户订单总量、单品牌规格卷烟数量异常情况,采取电话与实地抽查相结合方式,或通知专卖管理所实地检查,了解掌握零售户订购卷烟销售的真实去向,防止烟贩子套购、倒卖卷烟。

总而言之,加强市场的日常监管,需要合理的制度支撑、先进的流程驱动、有力的考核跟进和全面的组织保障来推动。面对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县级局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积极加强正规化建设,提升专卖管理水平和监管市场的能力及方式、方法,筑牢烟草专卖前沿“阵地”。

第四篇:文献综述——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

文献综述

——浅谈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药品等关乎生命健康与安全的事件也就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强调要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督,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监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大社会意义,确保食品安全有效,保证宁波人民健康安全。这就引出本人研究“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的社会意义。首先,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关注食品和药品安全,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和健康,就是尊重人、关爱人,是和谐社会本质的生动体现。其次,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体现在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利益,也体现在具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安定环境。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是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也就成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政府部门

本人在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本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和期刊以及网上查询相关信息等途径,针对所阅读的50篇论文总结自身对在我国进行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借鉴与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意见。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食品安全现状

随着现代农业、都市化的进程、大量化学品的使用、一些生物物种的变异及 1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人类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形势会变得更加严峻。近年来,国外包括发达国家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现列举如下:

①疯牛病。1986年在英国发现,90年代中期流行达到高峰,流行趋势于90年代后期明显下降,2000年7月之前英国已屠宰焚毁病牛30多万头,同时疯牛病由英国向西欧和亚洲扩散,受累国家超过100个。

②二恶英污染。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动物饲料被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

③禽流感。2004年,韩国、越南、印尼、日本等亚洲9国爆发H5NI高致病性禽流感,至少造成8人死亡,数百万家禽被宰杀或隔离。

(二)国内食品安全现状

和国外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更让人忧心。近十年,我国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也频繁发生,现列举如下啪1:

①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曲靖地区会泽县发生饮用甲醇严重超标的散装白酒所导致的特大食物中毒事件,192人中毒,35人死亡,6人致残。

②2002年11月发生全国范围内的非典疫情,造成8000多病例和900人死亡,当时确认的原因是食用的野生动物中含有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③2006年,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而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三、研究对策

党的“十七大”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安民之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药品作为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提高食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既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药品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特别

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更为艰巨繁重。

(一)正视“三大问题”,切实增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紧迫感

问题一:执法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不强。个别食品药品执法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不强,存在得过且过、避重就轻等消极对待方式;相当一部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漠,致使在食品安全方面从种植养殖到加工、从市场流通到消费饮食、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药品安全方面,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问题二:农村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仍然突出。监督管理面宽量大,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问题三:食品监管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体制还不够健全,食品监管机制不够顺畅,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发挥“三大作用”,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效

①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主动抓监管。加强地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强化有关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职能部门要以发展优质生态安全产品为目标,以“大力培育名优产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延伸监管网络,强化监管责任,突出抓好生猪、水产、粮油、食用菌、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特色产品的开发与培育。

②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抓好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推广和完善,充分发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注册农产品的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切实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质量可靠的原料供应,促进经济的更大发展。

③发挥县乡村三级的作用,健全机构抓监管。各乡镇政府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乡镇长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乡镇长为直接责任人,成员由乡镇工商所、卫生院、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粮站、学校、派出所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由乡镇政府指定一名具体工作人员担任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落实专门的办公场所;每个行政村推荐一名村级食品药品信息员,由熟悉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村医生或村委会主任担任。

④发挥“新农合”的作用,整合资源抓监管。农村药品网络建设与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解决农民吃上放心、价廉药品和看病难的两大举措。可以将农村药品网络建设和“新农合”有机结合起来,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充分利用乡村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网点,对乡村医疗机构进行改造,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环境,对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法律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而有效节约资源,短、平、快地提高农村从医从药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参保单位,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平抑药价,惠及于民。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公平、公正的确定配送企业,直接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配送药品,双方签订配送协议,公开承诺配送和接受配送到位,促进配送的全覆盖。

(三)创新“三大机制”,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①创新监督管理机制。除制定相关的会议制度、信息联络通报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突发食品药品事故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以及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外,还要对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并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食品药品安全决定精神和工作规划,制定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案,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的落实情况,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有效发挥作用,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确保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②创新信息畅通机制。针对农村红白喜事聚餐多、地点分散的特点,防止发生群众性食品安全事故,建立群众性聚餐报告、登记、备案制度。对辖区内50人以上的聚餐,由村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及时向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办报告、登记、备案,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现场指导;100人以上的聚餐,逐级向县食品安全协调办报告、登记、备案,乡级协管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对50人以上的集体食堂进行登记备案,每月进行现场指导监督。把群众性聚餐作为食品安全高风险因素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控制,有效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③创新目标考核机制。建议政府将食品药品网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同考核、同奖惩。实行政府每年与各城乡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签订食

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促使各职能部门和各城乡人民政府认真履职尽责。彻底改变过去几个部门“单兵作战”的情况,形成上下齐抓共管、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初步构建起统一协调、科学规范的食品药品监管新机制。

四、研究思考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本人在研究主题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本校图书馆学术论文和期刊以及网上查询相关信息等途径,针对所阅读的50篇论文总结自身对在我国进行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借鉴与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意见。

(一)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还有待拓展。从2007年的齐二药、新弗等药害事件的时有发生使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反映出药监部分的基本职责的缺失。在市场监管动态方面被忽视严重,信息拓展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进展程度。在此方面可采取预防性措施或通过改进监管模式、手段,逐步提高药品市场监管水平。

(二)市场失灵的频繁程度。市场失灵导致市场监管,而市场监管也可能出现非法与低效,从“三鹿奶粉事件”可见,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市场监管下的漏洞。此种情况应当发挥政府的宏观干预作用,从大量日常监管事务的牵制中解放出来,致力于让民众通过私法体系捍卫自己的安全与利益。

(三)市场诚信建设基础薄弱。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直接反映了企业、厂商等社会主体的不诚信行为,在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状况下生产各类食品,这违反市场诚信道德的原则。在这方面可以加强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道德文化建设,但本人认为这方面的努力是需要相当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的。

(四)法律在食品药品方面的保护措施不健全。各类企业的食品生产在符合法律标准的前提下进入市场,出售给消费者,这不能不说法律在此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在这方面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如食品安全认证制度;食品溯源和食品标签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危机处理预案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市场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史小华,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社会意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

仑分局,北仑区食品药品监管局,2006-2-7。

[2]余义燕,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12-9。

[3]吴滔,基于“5S”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8。 [4]林德辉,公共治理与我国食品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从食品行业协会参与市场管理角度研究,厦门大学,2006。

[5]窦旭,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6]王兰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食品科学,2004,25

(7)。

[7]徐友军,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为核心提升市场监管职能价值,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5)。

[8]于海锦,联手借力提高食品市场监管效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

(11)。

[9]丁远,食品业监管从“主管型”转为“市场型”,金融博览,2008,(11)。 [10]李兆功,浅谈农村食品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决策探索,2008,

(22)。

[11]许和平,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法律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09。

[12]袁雪,基于MVC模式的食品药品监督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山东大学,2009。

[13]龚英亮,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研究,安徽大学,2007。 [14]方静,德国食物消费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5]张惠才,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研究,天津大学,2006。 [16]柳思维,经济大国“食品问题”事件出现与食品市场监管创新的深层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6)。

[17]陈锋,药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思路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7,9

(4)。

[18]陈永福,勒系琳,市场监管法视野下“毒奶粉”事件的反思,南昌高专学报,2010,25(4)。

第五篇: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法律探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它,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它相关。SOHU一族、鳞次栉起的网络商店、电子商务等等,各种各样的新型业态的新起,标志了网络经济的来临。网络经济作为当今最具传奇色彩、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使世界经济在刹那间变成“一体化”的经济,大批创业者纷纷上网淘金,众多企业也纷纷“触网”,网上交易、网上购物已逐步成为一种常规的消费模式,伴着而来的的是网络违法、诈骗案件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的事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而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属于真空状态或相对滞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领域,本文就如何促进网络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发展,构筑网络和谐环境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加强互联网市场方面的法律建设加以探讨。

一、目前我国互联网市场违法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网上违法开店。以易趣网为例,登记的网店近百万,没有营业执照的卖家达95%以上,当然这其中不乏偶然销售个人多余物品者,但如此高的无照经营率是令人震惊的。违法经营者利用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虚拟网站、个人主页,以租赁空间的形式使得一些经营者行为绕过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督范围进入互联网,使得现有工商营业登记管理制度在电子商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更不要提后期的监管了。

第二、网络违法广告。网络广告是一个新兴的广告市场组成形式。网络广告传播主体是多元化、虚拟化的。网络广告不但易发布、易修改、易消除,还容易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接受,比如我们常见的弹出式、浮游式广告等。这些特性给网络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网络广告的监管。目前,中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网络广告监管体系,网络广告监管基本缺失,从而一定程度上了造成了网络广告从发布、收费到内容的无序发展以及不实广告、侵权广告、色情广告等违法行为的屡屡发生。网络广告信息的真实和透明程度不高,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广告内容的虚假性最终导致了交易行为的欺诈性。

第三、公然销售“三无”商品等假冒伪劣商品,甚至还有违禁、走私品。很多“三无”商品经改头换目后公然上市,反正消费者也看不到实物,一旦成交,再用假冒伪劣的商品加

以搪塞,消费者即使上当也举报无门,有的只能吃哑巴亏。还有就是有些国家规定限制或禁止生产、购买、运输、持有的违禁商品和走私物品大量流通于网络之中。例如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在校学生铊中毒的投毒者常某就是通过网络从云南省购得的,这种血淋淋的事实无不向网络市场的安全性和政府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违禁品在网络市场上的销售,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外,网络也给走私贩私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隐蔽的平台,使其活动变得日益猖獗,这将对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第四、商业欺诈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基于网络市场覆盖面大、受众群体广,经营主体容易伪装和逃匿等特点,网络市场呈现出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的状态。侵权方很容易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不易追查性等“便利”条件,逃脱责任和政府监管,从事商业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诸如误导消费和虚假销售、诋毁商家信誉,侵犯知识产权等等,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已是屡见不鲜了,互联网消费“维权难”名列消费维权的难点,商业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成为了危害网络市场秩序的核心问题。

二、我国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法律现状。

纵观我国网络法制管理现状,相关的法律法规属于真空状态或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有: 第

一、立法框架模糊。具体地说,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互联网法并不是像刑法、民法等那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如果那样立法可能会打乱已有的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既有的法律框架体系,或与已有法律重复乃至冲突,加大执法成本,同时也与国际互联网立法趋势相悖。

第二、管辖权难界定,由于网络市场的“无国界性”,再加上各国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发达国家认为是侵权,而发展中国家也许难以确定。

第三、法律适用不统一,源发性的发生国和再发性的途经国的法律适用,国与国的规定不一样。

第四,证据效力难固定,查处网络违法行为关键在于证据的认定,而网上的电子文档等证据易被修改、易丢失、易删除,且不留痕迹,直接影响网上证据的证明效力。因此,使得网络法律不能尽快修订完善。

因此,从现有立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安全和技术立法较为突出,因为它们不与传统管理职能相冲突。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在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和许可等环节虽增补网络要素,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上位法均未明确,大量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未在巡查、指导、教育、制止、处罚等环节增加网络要素,而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只解决电子签名的效力问题,《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仅解决了上网服务场所(即网吧)进入市场的主体资格合法性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监管需要。

三、如何健全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法律建设。

现在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完善网络立法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权利保护的庄严承诺。我国现在已经陆续开放包括互联网市场在内的国内服务业市场,市场主体将会更加多元化、市场经营行为将会更加复杂化,市场监管难度将会更大,这些都要求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第一、为解决网络无国界带来的法律适用、管辖权、赔偿标准等问题,建议国家可与相关国家或国际组织建立磋商机制,达成双边或多边协定。如果条件不成熟,涉外问题可先行搁置,个案问题可通过外交、司法和政府途径解决,对国内网络立法可先行一步。对国内的行政执法管辖权的划定,应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原则,对“发生地”解释为发现、实施、途径、结果地。相关条款应规定为:原管辖已划清的按原管辖(如在网上超范围经营的,仍由原登记管理机关管辖等),未明确的,网络发出指令地的管辖优于途径地的管辖,级别管辖优于地域管辖。

第二、应以原有法律框架为基础,对原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增补网络条款,如已有规定的,需要增加、修改和完善现有规定,可确立先法律、后法规、再规章的顺序,增加网络监管要素。在同一个法律层级上,可以实行一揽子予以讨论,如对几个行政法规都要增补网络管理的,可以一并提请审议,既可提高效率,同时也可增加法与法的关联度。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尚未规定的应予以明确,如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在网上予以延伸,对互联网游戏中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电磁记录“游戏币”是否为财产等进行明确界定。

第三、对违法证据固定和采集,应采取加大网络技术的立法保护力度,强化对研制和使

用一些互联网新技术措施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因为现在网络信息多是公开、公知、公用的,很难被权利人控制,这就要针对网络监管和权利保护进行特别法律保护。比如规定对过滤性软件、网上调查、网上刺探、网上清扫、网上屏蔽、视频证据采集、电子巡查、电子制止和电子查处等技术,特别是对新开发的原生性信息、复制等再生性信息、年检抽查等发生性信息即时采集技术要加大保护力度,实现监管有力。

第四、以法律形式适当明确对行政执法机关采集的当事人有争议的电子证据进行司法鉴定。已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只是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互不相识,缺乏信任,使用电子签名时,由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并为其发放证书。而第三方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是电子信息垄断行业,最为关键的是,如果这个行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垄断等行为,执法部门再采信它的证据显然是不妥当的。为此,应立法予以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可直接采集电子证据或第三方中介机构证据,当事人对行政管理等部门采集的电子证据不服的,可要求进行司法鉴定。应适当扩大司法鉴定的受理范围,如核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受理行政管理、诉讼等证据鉴定,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网络市场经济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网络市场的法律法规健全了,相关部门管理起来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国的网络市场才能稳定、正规、健康的发展,网络经济才能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推动机。这也更需要我们群策群力,共同思索、探讨和实践,逐步规范网络监管的法规、制度,建立系统内、地方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完善信用分类监管和消费维权的网络运行机制,确实实现监管领域的拓宽转变,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

07法学 ***

2009年5月9日

上一篇:生产企业安全汇报材料下一篇:商场管理人员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