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薛宝钗形象之“五宗罪”

2022-09-11

薛宝钗, 这位在《红楼梦》里三大形象其中之一的人物, 千万年来受尽争议。喜欢她的人, 认为她端庄稳重、知书达理、豁达仁厚, 是封建社会中大家闺秀的典范;批评她的人认为她冷漠无情、虚伪世故、满腹心机、处心积虑夺取宝二奶奶的宝座。笔者就后者试撰此文, 予以辩析。

1 冷漠无情

《红楼梦》第32回金钏儿跳井自杀后, 王夫人“心里不安”, 宝钗对王夫人说“或是在井跟前憨玩, 失了脚掉下去的”, 又说如果真是赌气自杀, “也不过是个糊涂人, 也不为可惜”。对此, 有学者评价:对于金钏的死, 贾宝玉悲痛得五内摧伤;奴性十足的袭人为之掉下同情之泪;王夫人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唯独宝钗反说金钏是个“糊涂人”, 死了“也不为可惜”。一个年轻女奴悲惨的命运得不到宝钗的丝毫同情, 可见她的心肠多么冷酷无情。

但通读《红楼梦》后, 我们会知道, 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是因为宝玉乘母亲午休“合着眼” (实际并不曾睡着) 之际, 对金钏进行露骨的挑逗, 金钏不但不拒绝, 反而与他一唱一和, 还叫宝玉“往东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这些话就算是在现在也不会被家长接受, 何况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 金钏显然有错在先。宝钗在安慰王夫人时, 当然是挑让王夫人安心的话说。试想:谁会在安慰人的时候, 将责任去推给被安慰的人呢?

第37回史湘云初次入诗社, 一时兴起, 要邀一社, 但是自己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宝钗当时没有阻止她, 以免她受窘, 当夜却将她请到自己的家里为她出谋划策:让她哥哥薛蟠弄几篓螃蟹几坛好酒来。宝钗怕史湘云多心, 又解释说是真心为她好, 并没有小看她的意思。宝钗的这一安排, 让史湘云大为感激。试问:这是冷漠无情的人能主动做得出来的事情吗?

2 虚伪世故

《红楼梦》第22回贾母替薛宝钗做生日, 当老太太问宝钗爱听什么戏, 爱吃什么东西, 宝钗就把贾母平时喜欢的热闹的戏文, 甜烂的东西说了一遍, 这无疑赢得了封建家长的喜欢。同时, 薛宝钗常常规劝宝玉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规劝姐妹们“女子无才便是德”。第56回探春决定将大观园的花果生产承包给几个婆子掌管时, 宝钗提出调剂分配的主张, 凡是管理花果所得的收入, 除了供应头油脂粉香纸以外, 其他盈余的不用交到帐房, 做为经管人一年辛苦的补贴;同时也应该分一些给园子里的其他的婆子媳妇们。这样公家省了钱, 其他未经手的人也得到了好处。于是, 皆大欢喜, 众人感服。联系上文中对史湘云的好, 对长辈的讨好、对下人的体恤, 宝钗赢得了贾府上上下下人的尊重与欢迎。一些人据此评价宝钗拍马逢迎、虚伪世故。

笔者认为, 虚伪者通常都很浅薄, 假情假意。而宝钗出对长辈尊重与孝顺, 真心挑了贾母爱吃的、爱听的戏说;她不论是规劝宝玉还是黛玉, 都直言不讳, 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就正是不虚伪的表现。薛宝钗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 她将封建礼教的观点作为一个正派人的行为准则, 她衷心地信奉着, 虔诚地实践着, 真诚地传播着。何谈虚伪, 何来世故?

3 满腹心机

《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写宝钗扑蝶一节, 长期以来也一直成为满腹心机、有意嫁祸于人的典型罪证。这一点, 我们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具体的艺术分析:从宝钗主观上看, 我们同意这样的分析:“金蝉脱壳之计, 她首先考虑的是怕惹火上身, 意在避嫌, 而并非有意加害别人。作者……写了她既要照顾别人的面子, 又免使自己没趣;写了她体谅别人的某种考虑。而其主要目的在于考虑自己的处境, 并非有意中伤黛玉”。

另外, 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在扑蝶之前, 包括凤姐在内的姐妹与众丫环们“都在园里玩耍, 独不见黛玉”, 宝钗正是为寻找黛玉而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 人们情急之下作出的反映往往与正在进行的事情有关。宝钗当时心中只存有找黛玉这个意念, 因此说寻她是很正常的, 确实“并非有意中伤黛玉”。何来满腹心机之说?

4 看重名利

薛宝钗曾吟出“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的诗句, 并且, 她也常常规劝宝玉男儿要好好读书, 考取功名, 立一番事业。有人据此评判她太看重名利。时至今日, 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年代, 只要是手段适当, 对名利的适当追求已无可厚非, 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为此而努力、奋斗, 这是勇于追求、有志气、有上进心的象征。试问:难道努力上进、积极进取也算是一种罪吗?

所以, 对薛宝钗吟出“上青云”的诗句、对她规劝宝玉好好读书的做法不但不宜否定, 反而应赞扬她是一位难得的有理想有志气有上进心的好姑娘。其实, 在第42回中, 我们从宝钗对黛玉诉说的那段儿时在家的经历, 就不难看出宝钗原本也是个天真无邪、追求自由的小姑娘。她曾对黛玉坦白的说“你以为我是谁, 我也是个淘气的, 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 祖父手里也字藏书。先时人口多, 姊妹兄弟都在以处, 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 也有看词的, 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 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 我们却也偷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 打的打骂的骂, 烧的烧, 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家不认得字倒好。”这充分说明了宝钗也实在封建家长的高压手段下, 才慢慢接受了封建礼教, 直至忠诚地信奉, 最后有意识的用传统道德对女子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传递给别人。

5 破坏感情的第三者

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认定薛宝钗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争夺宝二奶奶的宝座, 有人极尽夸张之能事说宝钗在爱情纠葛中不想与黛玉争夺却实际参加了争夺。事实上, 在宝黛恋爱的全过程中她并无任何劣迹。诚然, 薛宝钗来到贾府的最初时日里, 作为一个青春少女, 宝钗自然希望将来有一个能作为终身依靠的好男子做丈夫。而在那个不可能轻易接触男子的封建社会中, 对贾宝玉心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当薛宝钗发现宝黛之间真心相爱后, 她很快就改变态度, 不强夺他人之爱, 没有任何不快或嫉妒, 更不愿充当争风吃醋的第三者。当宝钗听到有人开他们二人的玩笑时, 常常添上几句凑趣;有时自己也开他们的玩笑。

其实, 林黛玉对薛宝钗曾经一度是很有“敌意”的, 但是, 在薛宝钗放弃对宝玉的感情后, 真心地帮助、关心黛玉, 最终使两人冰释前嫌。第45回薛宝钗主动询问林黛玉的病情并帮助她化解心结, 感动得林黛玉说:“往日竟是我错了, 你素日待人, 固然是极好的, 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 只当你心里藏奸……”。所以, 无论是在贾母、王夫人那里, 还是在同辈、下人们的眼里, 宝钗都是一个贤德兼备的人, 是贾母心中理想的宝二奶奶的不二人选。因此, 何有第三者之说?

综上所述, 薛宝钗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烂熟时期, 正统的封建教渗透了她的心灵。她将自己定位在封建淑女的形象和位置上, 自觉地用封建礼法来规范自己言行和举止, 并以此来规劝他人。她温柔大方, 端庄矜持, 真诚待人, 我们不该让她承受这么多的冤屈与罪责。

摘要:长期以来, 红学者对林黛玉的至情至性评价很高, 对薛宝钗的评价却一度偏低。在50年代学术大批判运动后期, 宝钗甚至被戴上“美女蛇”的大帽子。本文就加注在她身上的五大主要罪状进行辨析, 尽可能还给薛宝钗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五宗罪,冷漠无情,虚伪世故,满腹心机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学刊[J].1991.2.

[2] 胡适.事事非非宝丫头[J].名家正解红楼梦, 2007.1.

上一篇:从李开先《中麓画品》看明代中后期浙派、吴派之争下一篇:“写意”之道——中国画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