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2024-04-16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共9篇)

篇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初窥解梦、潜意识与精神分析

----读弗洛伊德相关著作有感 自从课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观点和论述后,我就对另一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拜读了弗洛伊德先生的相关著作特别是《释梦》(又译为《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后,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有关意识与无意识、释梦和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是对我这段时间阅读和思考的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和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1)、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简述该学说的重要意义;(2)、简要介绍有关释梦、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重点阐释梦的产生和功用、梦的元素和运作的相关知识以及解梦的基本方法;(4)、以我自己和同学的两个梦为例来分析两类梦的类型:焦虑的梦和性梦;(5)、对我的阅读和思考过程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以后的阅读计划提出相关指导。

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2)、性本能理论: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3)、释梦理论: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可以探究其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吵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代表来自遗传的影响,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他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他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而自我充当仲裁者的身份,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推动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于人的观念的探索,弗洛伊德做出了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贡献,它的理论是人的观念有了新的内涵,即人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性和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现今精神分析的一切发展,无不在弗洛伊德固定的框架内,弗洛伊德不但为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还为他以后的发展够花了蓝图;该学说带来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按死那个,一要平息心理的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而潜意识即是当时一无所知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价值的各种思想及兴趣(亦即所谓情意结),且有“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分,“个体潜意识”来自于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有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的沉淀而形成的潜意识,“潜意识”一词不再用以表达暂时潜在性的观念,因为潜意识现已成为特别的领域,有他自己的欲望和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有在他处运作的心理机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梦的解析研究可用以证明潜意识活动----因为它实在是梦的潜在思想的存在,解析梦的结果可是我们知道心灵的潜意识生活”,由此可见,梦的解析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下面我将着重阐述有关解梦的相关论述和观点。

首先是弗洛伊德有关睡眠的观点:“睡眠乃是我们不愿与外界有所干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的情境之一。我们借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对外界厌烦,我们就去睡”,“所以睡眠的生物上的目的似乎是蛰伏,而心理上的目的似乎是停止对外界的兴趣”;对于梦和睡眠之间的关系,“我们确实相信没有梦是最好的、最安逸的睡眠。睡眠的时候,心灵的活动必须消减,否则真正的睡前的安静情境即难以达到。那样以来,我们就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心灵活动的残余物了,而做梦的行为是这种残余物的表现”;梦的产生是因为“很可能是因为某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平静;或有些刺激仍干扰着心理,心理对于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梦不仅使刺激重现而已,且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使其和与梦境,以他无为代替”。梦具有显意和隐意“把所叙述的梦成为梦的显意,而其背后所由联想而得意义可称为梦的隐意。梦的显意与其说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一种有弹性的、有可塑造性的、具体的、有字的声音所引起的意象的表现”。

下面是有关梦的形成过程的观点:梦有中断,修饰、暗示、暗喻和重心转移、重组三种检查作用,而材料的删除、改变更动和重组便是梦的检查作用的活动方式及伪装作用所用的方法;梦元素的象征作用的三个特征:(1)、做梦者虽然能够作一种象征的表示,但是他对于这种象征不但一无所知,而且清醒的时候也不再认知;(2)、这些象征的关系并非做梦者所独有,或者是象征所以表现的梦运作所独有(3)、真正的象征和性有密切的关系;梦运作有“凝缩作用”、“转移作用”、“造型语言表现”、“二度润饰作用”四重作用,且梦的运作确实会把时间关系转变为空间关系,并以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关于梦的类型,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你们已知道那满足愿望的梦是用以满足最显著的需要----如饥饿、口渴,以及可望自由-----安乐的梦及不安的梦以及贪欲自私的梦。但是你们千万要记住,依据精神分析的结果,那些伪装作用特别厉害的梦,大部分都是性欲的梦”。下面分析一个我的同学的梦:前两天,我的一个同学向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梦,情境是这样的“做梦者跟随一对情侣走进一个房子,然后看着这对情侣上楼梯,在楼梯上搂抱,并发出兴奋的叫声,然后突然从楼梯上掉了下来,地上留有一大滩血迹”,然后这位同学当然被血迹吓醒了。其实这个梦只要用象征意义就可以明显的解释为一个性梦,反映了做梦者青春期对于性的萌动。在这个梦中,“房子”即女性的阴道,进入房子本身就具有性交的意义,同时“上楼梯”这一规律性动作和“兴奋的叫声”更是性交的直接象征,而“最后留下的血迹”则是性交的结果。至于那对情侣实际上是做梦者自己的化身,对其观察则是反映了做梦者对于交姌的窥探欲和自己的理解。那么这个梦就是一个明显的性梦了。

下面在介绍并尝试解析一个有关我自己的一个十分混乱的焦虑的梦。焦虑的梦是如何产生的呢?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梦的形成原因有三种情形:(1)、梦运作有时也许不能完全造成愿望满足的局面,因此隐意中的不快情感遂有一部分出现于显梦中;(2)、做梦者对于他的愿望的态度却很特别,他摒弃这些愿望,指责这些愿望,总之不愿意拥有这种愿望。所以这些愿望的满足并不会使他快乐,反而使他不快;这种不快由经验可以知道,形成了我们的焦虑不安(3)、惩罚可使冤枉的满足产生十分不快的结果。所以梦可以是冤枉的满足,也可以是愿望满足的反面,如焦虑不安和惩罚的实现。

由于这个梦时间持续很长,且有多个片段,所以梦的情形我已记得不是太清了。所以我就直接加以解析了:首先,“报考暑期夏令营”反应了我不愿意在南京读书的潜在欲望,而深入下去,原因在于南京的天气和环境和老家的环境相差太大,梦的场景发生在家乡的中学,则一方面反映了我对家乡山水的依恋和对南京污染的不满;“报考的对象是上交和北大”则反映了当年高考报名时我欲报往北京和上海的学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潜意识里的遗憾和未满足的愿望;梦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是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而且做梦当天下午我还和他讨论了是否要读研究生的问题;整个报考过程则是一周前我报考另外一门考试的变形和扭曲;梦的后半部分是十分焦虑的状态,原因是报考的时间恰好是我在上课的时间,所以我就一直在报考和上课之间犹豫,终于没有听清老师讲课的内容,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这一段梦应该这样解释:这段时间我有许多正常学习之外的事情,其占用了我许多时间,所以我担心其会最终影响到我的学习效果,所以产生了焦虑的心理,并反应到梦中。

上面我以一个性梦和一个焦虑的梦为例介绍了梦的象征作用、梦的修饰作用以及梦运作的部分原理,也可以算作是我在解梦上的一个小小的尝试。

关于这段阅读和思考过程,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1)、弗洛伊德的书是十分艰涩难懂的,十分注重逻辑的分析和推演,所以要真正读懂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2)、弗洛伊德后期的观点和早年相比有了一些修正和提升,这些提升反映了弗洛伊德先生严谨的态度,而这些并提升的内容往往是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因而是我们研读的关键;

(3)、在阅读的后期,我发现后来在精神分析框架下出现了诸多心理分析的分支,如个人分析等,了解这些新的观点也是十分必要的;(4)、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释梦和精神分析是否有其特殊性呢?如荣格就注意到了道家学说的心理功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精神分析的中国化得关注。上述这些方面也将成为我下一步继续阅读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

《精神分析引论.新论》,(奥)弗洛伊德,罗生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释梦》,(奥)弗洛伊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奥)弗洛伊德,林克明译,太白文艺出版社 《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梁素娟,中国言实出版社

陈蕙静,谈音乐治疗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音乐时空

张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艺术设计论坛

申荷永,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2005(6)

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中国临床康复,2005(9)疏志强,“释梦”:梦的修辞文化阐释,北方论坛,2007(4)

孟秋丽,高申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社会科学报,2007(3)

高鸿萍,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

张辉,将弗洛伊德的释梦技术运用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个个案,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9(5)

郭本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社会科学报,2009(9)于淼,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及现象学方法论释义,人文社会医学报,2010(5)

篇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全书共计28讲,对精神分析理论具有全面且系统的概括性论述。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意,这可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编“梦”,则试图由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编“神经病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引论》以“心理冲突”和“泛性沦”观点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过失行为、梦及神经症三项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因而该书并没有涉及多少新的理论发展,也未能对精神分析在正常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作过多的解释。该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

篇3:浅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包括心理结构理论、本能论和泛性论几个方面, 其中心理结构又分为意识体验的三层机构和人格的三重结构, 本能论又分为爱和死的本能以及性欲本能。

一、心理结构理论

1923 年以前弗洛伊德关注的重点是如何界定意识, 因为意识人人皆知, 但对它的理解只限于“观念、情感、心智活动过程及意愿”这种对意识的理解是空洞肤浅的, 对精神的深入认识也是不利的, 经过深入研究弗洛伊德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他的精神分析学包括三个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①关于心理分析的一般理论, 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的灵魂和中枢;②精神分析的方法论;③精神治疗法。后二者是前者的应用和验证。但是, 精神分析学理论的真正支柱和核心是潜意识 ( 下意识) 的理论, 也就是意识体验的三层机构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这个结构中最外在的一层, 它是直接与外界相接触的, 前意识则是指可以进入意识层面的无意识, 而无意识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借助伪装形式进入意识层的活动叫做无意识,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主义乃至所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石. 然而虽然无意识是一个混乱的层面但是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得关系。

对于意识来说, 潜意识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 干扰意识的正常活动, 起消极乃至破坏作用; 另一方面, 积极地为意识提供无休止的刺激, 使之转化为促进意识的原动力。

但是, 不管潜意识对意识的这两种作用有多大, 它都要受意识的控制。

二、本能论和泛性论

所谓的本能就是指为本我的运作提供能量, 这些原始的冲动不断驱使本我不断地向自我冲击, 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欲望, 弗洛伊德在众多的本能中认为爱和死的本能是最能体现人的属性的本能。在死的本能中弗洛伊德认为死亡不代表结束而是代表新生, 与死的本能相反的爱的本能则是为保护物种, 延续生命而存在的, 它包含丰富的方面, 但最为重要的是两性之间的爱, 被他定义为力比多。

他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认识到人的个性中可能存在着侵略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相互对立的, 生的本能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 二死的本能有着恨和破坏的力量。生的本能促发对器官的愉悦或身体需要的满足, 这些都是根据愉快的原则去支配人的活动的。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虽然解释的并不是那么合理, 但是它却说明了“自我”和“超我”的存在,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开始就具备独立的人格, 是一个自在的个体, 具有社会群体意识。

虽然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划分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不论弗洛伊德早期对本能的划分, 或是晚期对本能的分类, 都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其一, 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直观化和绝对化, 认为冲突来源于个人本能; 其二, 在社会历史领域, 把社会发展归之于生物本能, 不承认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基础, 不承认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社会关系, 由此不承认人的社会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它所处的时代而言却是卓越, 对当时各个领域的作用是把不言而喻的。

三、精神分析与文学

精神分析学说的出现在文学领域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 “无意识”或“自由联想理论”是弗洛伊德文学观点之一, 被看作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手段和方式。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 而且还要深入到深不可测的“无意识” 中去, 探索人的个体心灵的奥秘, 以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达到心理上的真实。

精神分析学说为二十世纪的文学提供了新的表现领域, 同时也提高到了表现的技巧, 开始注重对人内心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文学理论之一是不为过的, 他的“无意识”、“梦幻”和“自由联想”不仅对于当时的文学界有巨大影响, 而且对以后的文学的作用也是意义重大的。

总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它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 既要认识其不足, 又要肯定其卓越之处。

参考文献

[1]宋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田樱花.弗洛伊德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篇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写这篇论文时的老弗洛依德未免有些走火入魔,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老博士竟然让女儿安娜去代为宣读这样一篇论文。设想一下,若是与会者恶作剧式的要让安娜来点“现身说法”,情形将会多么难堪。有时候我会想,弗洛依德在论文中大谈被阉割的恐惧、手淫、乱伦等,与犹太文化中重视性、重视生殖器的倾向是否有关呢?老弗洛依德那么热中于分析“恋父仇母”的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反过来看,是否正因为他先有了“以女代妻”的情结?马克思在论文《关于犹太问题》中不是已早于弗洛依德涉及过俄狄浦斯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了吗?

俄狄浦斯原来是一则古希腊神话。当代神话学者Mirrea Eliad曾经指出,神话给人们的行为定下规范,赋予生活意义和价值,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M.Eliad,Myth andReality)由此使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家族乱伦、性暴力的事件屡屡发生,道行最高的神祗宙斯对欧罗巴的强暴,对后世是否起了示范效果?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材料显示,当今美国成年妇女的三分之一曾经被强暴或几乎被强暴(见Student Heal th,一九九○年三月号),这个情形,与西方文化的根源暨古希腊神话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希伯莱圣经里有一则故事:罗德失去了妻子,两个女儿怜悯他,设计用酒把父亲灌醉,分别与父亲一起“躺下”,各自为父亲生下一个儿子。圣经用中性近乎赞赏的语气来叙述这个故事,故事在当代西方民间流传甚广,我购得的一本纽约Waldman出版公司以少儿为对象的圣经普及本也将其收入。这则女儿“孝敬”父亲的故事,“品格”比之于“不敢毁伤”、“四岁让梨”、“卧冰”、“哭竹”,显然要“高”出许多。问题是,古希腊神话传说和旧约圣经的某些逾越伦常的故事,是否表现为当代西方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原始密码?弗洛依德下意识理论的建立,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同时,是否助长了人性阴暗面的扩张?

至少,在当代西方的人文科学领域,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泛弗洛依德式”的研究方法。一九八九年全美现代语文学会(MLA)年会一个分组讨论的题目就叫作“手淫的缪斯”,论文题目则可以是“手淫与狄金荪诗中的阴蒂意象”,“简·奥斯汀与自慰姑娘”,“剥去男性崇高的伪装:麦尔维尔与巴惹笔下的自慰、肛门性欲与肉体狂暴”。与此相适应,当代海外汉学家也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屈原的香草美人之比无非是同性恋者的寄托;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孟郊的寸草春晖比喻,都在暗示俄狄浦斯式的家庭三角关系;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超出了同志之间的感情;中国古诗中的“木兰舟”因为凹陷的内部构造象征女性生殖器官,配上“骚人遥驻”,就构成一幅男女交媾图,所以富于诗意,令人陶醉。(某德裔美国汉学教授以性象征串讲了许多中国古典诗,引起轰动。此处姑隐其名,以存忠厚。)一九九三年八月在香港召开的世界亚非学术会上,某华裔学者的论文为在中国典籍里寻不出俄狄浦斯故事遗憾之余,认定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视强调“孝”,与西方的标明禁忌以承阻吓,在效果上看是殊途同归的。(作者是笔者敬重的学者,此处提及,绝无贬义。)

二十世纪的西方,影响最大的三位思想家仍然是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依德。ErichFromm写《健全的社会》曾得出结论: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十九世纪的无人性指人的残酷,二十世纪的无人性指的是精神分析和人的疏离。马克思加上弗洛依德,似乎就足以解释清楚现代人类社会的错综复杂,这种认知,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那段时间的欧美知识界尤其普遍。然后是意气风发、热情激烈的五年,六十年代末欧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起而反叛,革命的双刃剑一面指向社会的剥削,一面刺向个体遭受的心理压抑,被压迫的利比多转换成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阶级斗争的实践,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流行于欧洲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再次出现。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在诞生一百多年以后用来解析技术统治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是否仍然适用,除了马克思加弗洛依德以外,是否还有更好的阐释世界的理论组合,这是西方的理论界在学生运动的高潮以后试图回答的问题。

由哲学家GillesDeleuze和心理学家FélitGuattari合作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于一九七二年初版,该书可以说是欧美学生反抗运动的理论结晶,出版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后结构主义的一本经典之作,许多女权主义者、文艺理论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都从中汲取过营养,大名鼎鼎的福柯曾为这本书作序,称该书是“非法西斯生活方式导论”,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FredricJameson则称这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优秀的理论著作。”

Deleuze和Guattari在书中首先对俄狄浦斯作了一番“解构”工作。在他们的描述中,俄狄浦斯从原来的古希腊神话,经历了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剧和弗洛依德的精心重建以后,在西方社会已经“深入人心”,演变成了当代的一个大神话,俄狄浦斯好像变成了达尔斐的神谕,可以破解人世间的所有奥秘。父亲母亲和自我的三角关系早已超越出家庭扩张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权威都是“父亲”的象征,都是“我”想要去谋杀和取代的对象。现代人的心灵就像是一栋荒野中破旧的百年老宅,俄狄浦斯笼罩就像一个幽灵游荡其中;在无远弗届、硕大无比的俄狄浦斯阴影笼罩下,人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举世滔滔,满眼皆是精神病人,大家都生了“俄狄浦斯病”,即使那些在社会上享有父亲般权威的人,比如警察、老板、教父、国家元首,甚至包括心理分析医生,也不过是些超级精神病人罢了。

Deleuze和Guattori认为,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不仅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而且割裂和曲解了无意识。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基本上只是成年人的妄想症,说它是弗洛依德的自我解剖也未尝不可。在原来神圣的家庭父、母、子三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首先心理变态,乃是一个鸡与蛋孰先孰后的问题,而说到底,最有可能的则是父亲首先开始了妒忌。俄狄浦斯在神话中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身世浑然无知,而父亲按照神谕将初生的婴儿弃之于荒野,却是存心地要杀儿子;希伯莱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的的确确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犹太文化传统突出父亲的绝对权威以及对“性”的强调,可能是弗洛依德建构当代俄狄浦斯神话的主要动因,基督教长期宣传的“三位一体”的信仰观念,也为现代人俄狄浦斯式的自我角色困扰供应了养分。并不是说弗洛依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无是处,而是说世界的面目被这个理论越描述越昏暗模糊了,精神分析也许就像是俄国的革命,具体从哪一步开始出现差错未必说得清楚,也许要追溯到弗洛依德本人的私生活,也许要回到“情意结”被发现的那一刹那,俄狄浦斯就是精神分析学由正确走向谬误的逆转点。俄狄浦斯又像是一座迷宫,只有在其中经历了摸索和徨以后勇敢地走出来,才能踏向光明,接近真理。

Deleuze和Guattari对俄狄浦斯情意结的剖析时而冷酷严峻,时而又温情脉脉,充满了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论析经常是妙趣横生的。二位作者对俄狄浦斯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当今世界人们内心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的批评,是对“俄狄浦斯化”了的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是对世人精神病式的生存状态的批评。

“反俄狄浦斯”这个概念使人想起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一书中使用过的“反基督”一词。尼采攻击基督教,说普通的基督徒通过教会的秩序,通过种种的信仰,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绵羊的地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位牧羊人。Deleuze和Guattari在对“欲望”进行分析时指出,所谓俄狄浦斯情结,不刻意去寻找,本来是不会被感觉到的,但那个情结一旦被挑明,欲望就被挑起,欲望被挑起的同时又被压抑。俄狄浦斯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片殖民地,那里上演着压迫与反压迫,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而这压迫和反抗的主体,都是分裂的无意识的自我。人们普遍有一种愿望,即让他人来对自己生活的合法性提出证明。精神分析方法通过对自我欲望的压抑来达到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共处,这和基督教的“牧羊”效果类似,二者都为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温床。

欲望被反复地煽起又被久久地压制终于使全社会都得了精神病,精神分析疗法无法治愈这个疾症,因为它本身正是病根。我们的“时代病”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方法叫作“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它与原来的“精神分析法”(psychoanalysis)完全不同,后者着眼于追踪被压抑的欲望,回忆被阉割的恐惧、性的伤害等,前者则力图淡化俄狄浦斯阴影,消解社会上与父亲象征相关的诸如家庭、教会、学校、党团和国家的权威,同时反对自我情结的无限膨胀。新的方法也分析“欲望”,但它所关注的,是欲望从人的内心“俄狄浦斯殖民地”脱身出来以后朝什么地方流动①,以及欲望的流向与社会生产的相互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避免不了要涉及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反俄狄浦斯》一书谈得最多的仍然是马克思和弗洛依德,但这并不是老生常谈式地要将二人的理论揉合在一起以解释世界。Deleuze和Guattari认为欲望的运动轨道与资本、利润的运动轨道是一致的,社会生产的无意识随欲望的流向而变化,资本和时间的投资本质上即是欲望的投资。

《反俄狄浦斯》不企图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二位作者也不汲汲于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展开论析时颇能挥洒自如。他们大段引证劳伦斯,卡夫卡,贝克特,普鲁斯特,福柯,金斯堡等作家,漫不经心的形式中却又紧紧地围绕着有关疯狂、欲望、感觉错乱、政治等话题。二位作者试图在这本书中就开始实践他们提出的“精神分裂分析法”,要让“欲望”在奇异多变的论述风格中“流动”起来。

两位作者鼓励人们努力抹去神话、悲剧、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烙在他们内心的“自我”印记,从而去把握人身上的“非人因素”,感受人的意志和力量,体察人性怎样“逆转”(mutation)和“变形”(trans-formation)。传统的人文科学告诉人们说每一个微小的社会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大写的“人”,这和基督教说的万物之上都有一双天父垂注的眼睛也没有什么两样,类似的知识形式描摹出来的关于“实在性”的图案,本身就以实在性作为代价,传统人文科学大谈人物、图像、符号等,却闭口不谈“力量”和“流动”,传统人文科学过份强调人的实在,却对其它的实在视而不见,尤其是忽视了对人至关重要的“冲创实在”(realityofpower,power译为“冲创”参考了陈鼓应的见解),结果使传统社会科学建构的主体变成了唯唯诺诺、驯服被动的主体。

所以《反俄狄浦斯》就是反自我,也是反对抽象划一的人。俄狄浦斯进入人们的无意识中,使人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正是这个自我意识破坏了作为生命本质的原动冲创,俄狄浦斯教会了人们压抑自身欲望,俄狄浦斯造成了人们内心的苦难,俄狄浦斯使人们精神萎靡,俄狄浦斯让全社会染上了精神病。

既然全社会都染上了精神病,人们若希望他们的疾病得以治愈,还得靠他们自己。只要人们忘掉自我,从俄狄浦斯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他们就成了可以给自己疗病的医生。在一种忘掉自我的状态中,个体和集体就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对立面,个人的欲望也就可以等同于集体的欲望。“精神分裂分析”主张用集体的方式去解决个体的问题,倡导一种新型的集体主义。新的集体主义与旧的极权主义不同,旧制度用集体规范和行政手段来限制个体,新方法则力主以集体的力量来反抗权势,让个体消解于集体的抗争之中,并通过多种集体斗争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人际关系。从前的人文科学中所突出的个体性主体要转变为集体性的主体。新的集体主体性中已经将俄狄浦斯连根铲除,精神病式的个人主义倾向已经被彻底消灭,即使其中仍然有利比多的活动,也很容易被疏导进入社会生产的领域,因此,新的集体主体性与法西斯主义绝缘。

Deleuze和Guattari的《反俄狄浦斯》一书出版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弗洛依德的批评一直是紧锣密鼓。FrankSul1oway的《弗洛依德,心灵生物学家》(一九七九)试图证明弗洛依德是在用达尔文式的纯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内心活动,所以精神分析法还称不上真正的心理学;JeffereyMasson可能是弗洛依德最激烈的批评者,他的《谋杀真实:弗洛依德在其诱惑理论中怎样隐瞒真相》(一九八四)指责弗洛依德分析少儿性虐待病案时颠倒黑白,弗洛依德竟认为病人的精神分裂状态源于孩提时代的性想象,与父亲的恶行关系不大。Masson把自己的论点加以发挥在一九八八年写出了《反治疗》,该书声称所有“心理治疗”都是改头换面的性虐待;AddfGriinbaum则从现代哲学真理论的角度来检查精神分析疗法,他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一个哲学的批评》(一九八四)中指出精神分析结果与病症吻合,有时行之有效能治愈疾病,但这并不能证明精神分析法掌握了科学真理,精神分析法跳跃性的思路过于玄妙,过于离谱,缺乏科学所要求的历史的、经验的、物质的基础。

也许弗洛依德已经预料到了他的学说可能遭到反弹,他在《精神分析学五讲》里强调指出:正如病人普遍持有讳疾忌病式的对医生的抗拒心理,病入膏肓的学术界也必将对他的济世良方加以攻击低毁。如此一来即形成一个怪圈:任何理性的争论已经不再可能,因为对精神分析的分析也就随之成为精神分析分析的对象,弗洛依德早已把未来的批评者当成病人对待了。

在讨论性别的研究班上听到过一首流行曲子,歌词从女权的角度对此文开篇时提到的弗洛依德的“阳具中心主义”表示嘲讽:“女性不要凸出的生殖器,她们有丰满高耸的乳房——平胸的男人你为何不自卑?女人的经血荡涤着污浊,月月更新自己的生命——男人啊——为了你生命力的萎靡——你应该羞愧!”

我怀疑这首歌曲连同自己这篇小文章也都落入了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圈套。

一九九三年九月于斯坦福

篇5: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我细细的品味着这本书,虽然还是无法避免一些专业性的论述,但是当我真正投入进去后,连理论的内容都变得很有趣。这本书一共分三编,一是“先误动作”,二是“梦”,三是“神经症通论”。作者首先阐明了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过程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

“先误动作”中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有关口误的深层含义,在许多案例中,作者又证明了大部分口误源于“为了达到目的,因此选择口误作为失误的动作最合适的代表。”当我看到这时,不禁一个疑问,若仅仅只是单纯的口误那就无法用此现象来解释了,甚至有些牵强。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着阅读,之后在弗洛伊德后面的讲述中我才解开了这个疑问。“我们的观点只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失误,当我们进一步假设先误动作是心理活动并产生于两种意向之间的相互干扰时,我们应牢记这种限制”。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因为过分专注自己手中所端的油碗,没有注意脚下的石头,结果油洒碗破。从此很难相信自己能做好什么事,一位智者听说后叫小男孩帮他送一次油,小男孩害怕再次失误想拒绝,但是在智者的再三恳求下小男孩同意了,但这次智者告诉小男孩不要盯着手中的碗,而是看看一路上的风景,回来时告诉智者所看到的风景,小男孩一路欣赏着风景很快就安全抵达智者家了。越是过度紧张,失误发生的机率就越大。弗洛伊德在书中也做出了分析,“我们知道,在没有给有予高度关注的情况下,许多动作也能完成。而我们特别看重所要达到的正确目的,而不敢稍加分心时,失误动作这一灾难则会发生。”所以我们有时应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我们所要做的事,有时过分的注视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第二编“梦”中作者讲述了“显梦”与“隐梦”。阐述了梦是由欲望所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梦在表达愿望的同时,由于受自身以及道德的约束,会适当的加以凝缩、移置、象征、润饰等。还有在梦的稽查作用下,我们的梦都会被“扭曲”而不能真实的、清楚的表现出心中所想。因此弗洛伊德说“被记住的梦并非原本之物,而是一个被歪曲的代替物。”

在第三编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精神分析的两大前提:

(一)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生活中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

(二)可被描述的本能冲动,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症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中描述了一些案例,讲明了有关各种心理疾病的起因,以及治疗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是强迫症,因为生活中轻微的强迫症是很多人都存在的,比如总要在锁门后反复检查,走路时避免踩到瓷砖的交接处等。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并无过多的影响,但是严重强迫症就例外了。

对于心理疾病最关键的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虽然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比如当某人因为某件事而非常难过时,这种伤痛难以平复,他自身就会来保卫起身体而选择性遗忘,但是当有类似于伤害他的事情发生时则会再次引发疾病,而将潜意识的恐惧转化为意识层面并让其面对与接受,这样才可能治愈。简单来说就是让其再次面对痛苦并帮助引导与解脱。

篇6: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中对内心的欲望与心理的关系的剖析得精彩透彻,书中分析了日常生活的某些惯常的失误,如口误、笔误等,以此来阐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心理根源,并从中提出了弗洛伊德这一生对心理学发展最了不起的理论:“潜意思的存在”。使“抑制”这一心理现象和失误动作变得格外有意义,失误动作无非就是两种冲突意向的一种调解。并且在此书中还初步提到了梦的分析,反对认为梦是躯体现象的观点,创新的提出其实梦也是种心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可以分析和推知那隐伏在背后的潜意识原念。

在书的最后一章节里通过对神经症症状的分析系统指出人的意识系统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并深刻阐释神经症的症状就是性的满足和代替。将性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性(泛指身体一切器官的快感,又称为里比多)在精神分析学中有比通常更广泛的意义——治疗神经症的工作在于解放里比多。阅读这本书后,我对日常生活的细小甚微的事物都具有了一股崇高的感觉,任何一件你作出的事,都有可能是你经历了繁杂的心理活动后才有的结果。多么神奇!你永远也发觉不了潜意识的活动会让你作出什么行动。整本书都在谈论人的欲望。并且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的作用(在所有的欲望中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了性欲)。欲望是人的本能,但现实生活并不提倡欲望,为了压抑欲望则产生了道德。由于人有自我,所以在冲动时会有意识地制止某些不符合现实的活动,也由于人有超我,则可以感受美德,只是人的本我,经常不断地被抑制。但过于抑制的结果可能导致发病,所以也要释放本我,如何做到一个合理的度?则需要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之间的联动,各自分工井然有序而不导致混乱。由此,我感受到心理活动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东西,也许你有意识,或许无意识的去做一些事情,都有此三者来调节来到达一个平衡。

因为此书我不禁感叹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深刻探究以及由此提出的种种超乎社会与生活常理的认识。特别是潜意识,因为无意识活动而使人的心理现象变得更加神秘。人便是如此,总是对意想不到的事情格外着迷。而人们总是有那么多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自己的潜意识。因为抑制和现实,人们不能想当然地把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只能悄悄地通过梦的方式来释放,却又无可奈何的要经过一系列装饰来瞒过主体意识的防卫者。而我认为弗洛伊德同样伟大的是把性欲提升到一个道德也触犯不了的高度,解开了人们平时的虚伪高尚面纱而直指人的兽性。人不断的掩饰自己的本性,就像梦的加工者一般,用尽一切办法弯曲的避开真相,安慰自己给内心一个暂时的清闲与舒适。其实什么也没变化,我们的本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还是拥有追求一切快感的欲望,而越压制到关键时刻就越易爆发,并且,在作家中格外体现出来,这就是著名的“性欲升华说”。

篇7: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主要把通过谈话或暗示进行的精神治疗,称之为谈疗法,是他后来发展的精神分析法的基础。认为当人的物理能的水平过高时,就需要释放或宣泄,从而促成了神经病的消失。精神分析的治疗同其他方面的治疗不同,精神分析治疗主要是医生同病人谈话之外,别无其他。在治疗中,病人说出他的以往经验、目前的印象,诉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绪,医生则只有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迫使他注意某方面,给他一些解释,观察他的反应。

弗洛伊德以舌误为例,谈过失心理学。认为舌误只是在所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一个第二义;是把原意说反或弯曲、更改意向;他认为一个人犯了过失,必定是由于这个人疲倦或不舒服、兴奋、注意集中于他事的结果。但我认为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或心理上力求做到最好的时候,也会出现舌误的情况。

通过睡眠来解说梦。认为精神错乱及妄想都可以起源于梦,梦自然不是一种心理历程,而是物理刺激在心理上的表示。梦是睡眠不欢迎的补充物,梦会使我们晚上的休息变得很累,使我们不能有一个好的、安适的睡眠。而且我们做的梦是混乱的、愚蠢的与怪诞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睡眠时我们不愿与外界有所干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的情境之一。我们借助睡眠脱离外界,躲避外界的刺激,之沉浸在自己那美好与快乐的梦境之中。

篇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随着故事的发展, 西丽慢慢成长, 经历了确立自我和解放自我的过程。故事以西丽的生活为中心, 以与耐蒂非洲的冒险作为补充。西丽从一个没有思想的受压迫的黑人女性成长为一位独立新女性是有很多原因的。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 特别是他的人格理论来分析西丽的成长。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把人的思想分为两个方面: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事物, 而潜意识是指我们意识之外的情感、思想、欲望和回忆。潜意识的大部分内容是我们所不能接受或者不乐意接受的, 比如痛苦的情感、焦虑或冲突。根据弗洛伊德理论, 我们即使不知道无意识的潜在影响, 它仍然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经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显示了其独特的思想个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 人格心理学是其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格被视为普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抽象类。)

“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 (libido) 的原始的生命本能, 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 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抑或是排解, 人会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的状态。

“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和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 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 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 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 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 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 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 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其中超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 自我理想包括良好行为的规则和标准, 其中这些行为包括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所赞同的。遵守这些规则将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价值和成就。二, 良知包括父母和社会所认为的一些不好的信息。这些行为往往被禁止, 并会导致不良后果, 惩罚或内疚和悔恨的感情。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 获得健康人格的关键是实现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

2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分析西丽的成长

在《紫颜色》中, 主人公西丽, 一个受压迫的黑人妇女, 一开始就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他被继父强奸了, 但是还要保持沉默, 因为她的继父警告她:“You better not never tell nobody but God.It'd kill your mammy” (Alice Walker 3) . (除了上帝, 不安要告诉任何人, 否则会杀了你妈妈。) 在继父对西丽厌倦之后, 就开始转向她的妹妹耐蒂。为了保护她唯一真正关心的妹妹耐蒂, 她牺牲了自己, 嫁给了第一次选择耐蒂的某某先生。某某先生娶她只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女人来照顾自己的四个孩子以及在农田里干活。在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她最显著的个性就是她没有个性。在重男轻女的黑人社会里, 她是一个受压迫者。她没有自我认同意识, 总是保持沉默。最后, 当某某先生过来要求在结婚前再看她一次的时候, 这看起来好像是他和继父的交易。

He[Mr._]say, Let me see her again.

Pa call me.Celie, he say, Like it wasn't nothing Mr._want another look at you.

I go stand in the door.The sun shine in my eyes.He's still up on his horse.He look me up and down.

Pa rattle his newspaper.Move up, he won't bite, he say.

......

Turn around, Pa say.

I turn around.

......

She good with children, Pa say, rattling his paper open more.Never heard her say a hard word to nary one of them.Just give'em everything they ast for is the only problem.

Mr._say, That cow still coming?

He say, Her cow. (Alice Walker 12)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 她对自己的婚姻都没有最终的发言权。结婚之后, 她受丈夫的性虐待和殴打。甚至他的孩子也看不起她, 想打她的时候就打她。

如上所述, 本我是在快乐原则下进行的。在这个作品里, 西丽的生活充满着痛苦, 她连作为一个人应拥有的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得到满足。如果她把这些欲望都压抑在潜意识里, 她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她没有选择正常的性行为, 就像她继父和丈夫那样可以舒缓紧张, 因为她从中得不到任何乐趣。她选择了上帝。她说, “Never mine, never mine, long as I can spell G-o-d I got somebody along” (Alice Walker 18) .在这里, 可以把上帝看做是一种超我, 因为上帝教西丽如何做人, 告诉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基督教作为她的超我, 她找到了一种释放自己痛苦的方法-----给上帝写信。她给上帝写了很多信, 但是从来不署名。这里还表明, 她没有自我认同感。尽管基督教帮助她生存下去, 但是由于对生活没有激情, 她仍然是一个保持沉默的人。

然而后来, 由于莎格和索菲亚的出现, 她的超我慢慢地就改变了。这种改变使她的生活完全发生了变化, 变得美好起来了。

蓝调歌唱家莎格与西丽完全不同。她独立, 勇敢, 总是为自己的独立、个性而战。她反对大男子主义思想,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不相信上帝, thinking that, “God is inside you and inside everybody else.You come into the world with God.But only them that search for it inside find it” (Alice Walker166) .“God ain’t a he or a she, but a It” (Alice Walker 167) . (她深信, “上帝在你心里, 也在大家的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 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它。”换句话说, 人只有首先相信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道路。) 她相信的信念是, 黑人妇女可以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情, 不能由男性抑制。她们必须争取自己的个性。当西丽第一次看到莎格照片的时候, 就被她吸引了。但是开始的时候, 莎格不喜欢她。丈夫把生病的莎格带回家, she“look me[Celie]over from head to foot.Then she crackle.Sound like a death rattle.You sure is ugly, she ugly, she say, like she ain’t believed it” (Alice Walker 42) . (她从头到脚打量着我, 像死亡拨浪鼓似的声音。她说我很丑, 简直不能相信。) 在西丽的精心护理下, 她恢复了健康, 对西丽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她们成了知心朋友。

索菲亚的个性和莎格是一样的。她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战斗, 为自己的身份和权利而战。但是, 在开始时, 哈波询问如何维护他们的夫妻关系时, 西丽告诉他, 要打她。索菲亚质问她时, 她透露了自己的真是感受, “I say it cause I'm fool, I say.Isay it cause I'm jealous of you.I say it cause you do what I can’t” (Alice Walker 38) . (我说那些话, 是因为我很傻, 我嫉妒你, 你能做我不能做的事情。) 她们两个实际上表现的是真正的超我, 为夺回黑人妇女身份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超我的改变, 使西丽走出了受压迫的家庭, 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摘要: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讲述了美国南方黑人妇女西丽的故事, 作为社会的受害者, 西丽在给上帝的信中诉说了自己的生活。西丽从一个没有思想的受压迫的黑人女性成长为一位独立新女性是有很多原因的。该文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 特别是他的人格理论来分析西丽的成长。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西丽,人格,成长

参考文献

[1]Brill A A.Freud's Principles of Psychoanalysis: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analysis[M].Montana, USA:Kessinger Publishing, LLC, 2007.

[2]Shui Caiqin.Walker's Thematic Concern Revealed by the Black Males from theNovel:The Color Purple[J].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2007 (5) :25.

[3]Walker, Alice.The Color Purple[M].New York&London: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 1982.

[4]李洁平.妇女主义在《紫颜色》主题中的构建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

[5]蒲若茜.西丽的新生命仪式——《紫颜色》西丽与莎格情感关系之透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1 (1) .

[6]张琳.《紫颜色》的表层文本与隐含文本的解读[J].译林, 2008 (4) .

篇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人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人,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人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人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第三个是性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性学研究开始起步。弗洛伊德的著作、概念、观点被作为重要的性学资料加以研究和传播,一些性学专家也经常以谈论弗洛伊德来显示知识渊博。虽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大量讨论性的问题,但是要真正科学地说明精神分析学说对于性学的意义,中国的性学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宣传文明礼仪的广告语下一篇:社区党总支书记党建工作自查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