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教案范文

2022-05-29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弹一星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两弹一星教案范文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一部分———要放个“大炮仗”

中本143班 韦红肖 201401401313

一、

导入

大家都是会放小炮仗的,对吧!可是,你放过“大炮仗”(原子弹)吗?答案肯定是—没有!我国第一枚“大炮仗”是谁放的呢?那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可邓稼先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顾迈南的一篇人物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中的第一部分——要放个“大炮仗”,一起去了解邓稼先这个人物。

二、

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写什么)

1·正音、辨形、释意

A掌握读音

元勋xūn彭桓武húan 王淦昌gàn 惶恐huáng胆怯qiè许德珩héng 崭露头角zhǎnlù 销声匿迹nì B把握词意

元勋指有极大功绩的人

惶恐惊慌害怕:万分惶恐,惶恐不安。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板书(让学生反复大声朗读) 元勋xūn彭桓武húan 王淦昌gàn

惶恐huáng胆怯qiè 许德珩héng 崭露头角zhǎnlù 销声匿迹nì

2·初读感知课文(自由、放声朗读),把握大意(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指导) A 学生自己理解大意

问题:《“两弹”元勋邓稼先》——¬要放个“大炮仗”这部分写了什么?

答案: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B 解题辅助理解

问题:要放个“大炮仗”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过联军的时代,是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有亡国灭种危机。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美国在1945年就使用了原子弹,而13年后的中国还未研制成原子弹,中国国防落后了,面对美国的威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提出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要造出我们的原子弹。为了祖国的强大,祖国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安宁,中国应有自己的核武器,使中国国防走向现代化。因此,邓稼先在1958年初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弹的任务,也就是要放个大炮仗。

三、再读课文,领悟内涵(怎么写)

(一)邓稼先接受了什么任务?

邓稼先接受了制造原子弹的任务

(二)分析:“领导交给任务”领会精神。

研制原子弹,是服从祖国需要,也是邓稼先具有的使命感。

(三)分析:回忆往事

激发爱国热情。

(四)总结 板书

领导交给任务——意义

研制原子弹服从祖国需要,使命感 爱国

邓稼先回忆往事——历史

回忆七七事变激发爱国热情

四、归纳(为什么写) (1)作者写邓稼先向我们阐释了什么道理? 首先,了解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再次,阐述的道理。

A 邓稼先为了祖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研究核武器要几乎绝对保密,他也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他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诠释了和平年代爱国的真谛。启发我们了解自己的使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B 邓稼先对自己事业的执着,和对科学的无私风险,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C 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2)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人物通讯。(作者:顾迈南,女,汉族,1931年11月生于山东章丘。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进入新华社,1962年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

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人物报道为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下贯穿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五、拓展

1、邓稼先告诉妻子他要调动工作,并没有提到关于参加原子弹研制的消息,这写出了他性格特征的哪一方面?

答案:严守国家机密,即便是亲人也不肯吐露一字,原则性强。

2、邓稼先与妻子的谈话中,你觉得哪一句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和他献身祖国的品质?

答案:“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这一部分重点写他接受任务那一天的激动心情:听到消息时的惊恐、胆怯,想到不能与妻、子一起生活的惆怅,想到能为祖国研制核武器时的激动与喜悦,作者把人物复杂的情感全部浓缩在他与妻子说的一句话中,质朴无华,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突出了他为祖国利益而义无反顾和无私无畏!他的举动源于他对祖国的挚爱,文中写到他冲破阻挠回到祖国和战争年代颠沛流离的往事,就揭示了他思想感情的基础。

3、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发展中的第一 时 间 内容

1960年11月5日 近程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27日 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67年6月17日 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9日 返回式卫星首发即获成功 1980年5月18日 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1982年10月12日 潜地导弹从潜艇上发射成功 1984年4月8日 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99年7月15日 宣布掌握了中子弹技术 1999年11月20日 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搭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发射成功,在太空21小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搭载两位航天员发射成功,在太空115.5小时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后思考与练习第

一、三题。

3、小作文:记人的文章。

七、板书

第二篇:初三传统美德教案06 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2010.11.24

教学目标认知

1.一切服从祖国的需要,努力为人民建功立业,无条件地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表现。

2.“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千万英雄人物的生活准则,也是中学生应该具有的。情感

敬佩邓稼先等以“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生活准则的英模人物。行为

1.搜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先进事例。

2.从小处开始,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板书设计

邓稼先(1964年)研制并成功地服从祖国

(博士)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需要,为人

(科学家)1967年)研制并成功地民建功立爆炸了中国第一颗氢弹业,无私奉献自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过程

一、运用直观 引入新课

1.出示投影10-1-1(原子弹爆炸图)。并用录音配上音响效果(爆炸声,人们欢呼声);有条件的也可用原子弹爆炸的录像。

2.这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情景。今天要介绍的是为这项事业的成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3.出示投影10-1-2(邓稼先像),介绍人物:邓稼先(板书),(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家(板书),抗日战争期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凌辱,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强大学好科学。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解放前一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板书并解释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时,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毅然回国。回国后,接受了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任务。原子弹(板书)是一种核武器,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炸弹。这种炸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5)美国曾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过,对促使日本投降起了重要作用。氢弹(板书)也是一种核武器,威力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离不开邓稼先的心血,所以,人们称邓像先为“两弹元勋”。4.板书课题:“两弹元勋”邓稼先(解释元勋——元,是第一的意思;勋,是功劳、功勋。元勋即立下第一位大功的人。)

二、学习课文 晓之以理板书:服从祖国的需要。3.邓稼先接受这项任务对个人来说,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核武器研究是国家高级机密,不能让外国人知道,要绝对保密,所以参加研制的人员,对家属亲人不能说,必须离开温馨的家庭,还要隐姓埋名即不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暴露身份,不能著书立说,不能公开发表文章,不能出国交流。而著书立说,作学术报告,出国考察等等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名有利的事。为了祖国的利益,邓稼先放弃了这些个人利益,这是爱国胜过爱自己,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重的崇高精神。)4.读第3小节,师参照教参,讲述原子弹和氢弹研制的过程和成果。板书——1964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研制并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氢弹。(邓稼先和战友们进行了顽强的技术攻坚战:①在毫无资料的情况下,描绘出原子弹的轮廓。②在艰苦的数据验证中,解决了原子弹的理论推导。

③在极艰苦的贫困、边缘山区,极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1964年10月18日,在我国大西北罗布泊,邓稼先亲自指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在试验场上,一个橙红色的火球冉冉升起,天崩地裂的惊雷滚过长空,接着蘑菇云遮天蔽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特大喜讯传遍全国各个角落,传遍全世界各地。

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但美国和苏联已经相继爆炸了威力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氢弹。

中国不能落后,中国必须急起直追。于是,邓稼先随即,再一次离开那正需要他照顾的家庭,回到核武器试验的基地,马不停蹄地率领战友们投入了氢弹的试验。1967年6月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一消息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原子弹和氢弹的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等极少数国家。同这些国家相比。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成功,美国用了7年,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我国只用了2年多。这是邓稼先和他的助手们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板书:为人民建功立业)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中国拥有少量的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我们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张通过谈判早日达成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以及最终彻底消灭核武器目的。5.读课文第4小节。为什么魁梧健壮的邓稼先会病倒了?

(①自然环境的恶劣②长期工作的劳累③核试验对人体有影响。)6.读读《想和做》周恩来同志的一句话:“我们要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献给人民”。看看邓稼先临终前的表现,谈谈自己体会。(邓稼先为了向党和人民作最后的贡献,拒用昂贵的令人嗜睡的药物,以便使大脑清醒。用最后的心血给党中央写了关于发展现代化国防的建议书。这说明,邓稼先“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献给了人民。”)板书:无私奉献自己。

7.归纳:邓稼先服从祖国需要,为人民建功立业,无私地奉献自己,他真正做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板书:人民利益高于一切。8.读课文5,6小节。“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切,指哪些?(个人的收入,个人的家庭,个人的名利,个人的地位„„)

“无条件”又指什么?

(不计较个人的收入,不计较长期离开家庭,不计较个人的名利,不计较个人的地位,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无私奉献精神。)9.说说队礼的含义。

(队礼五指并拢表示五爱,高举过头,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每天敬队礼时,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然后概括自己读文之后最深的感受。

四、结合课文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就要想到学习英雄们,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三、举一反三 加深认识

1.其实,在我们伟大的国家里,有着千千万万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生活准则的英雄人物。能举例说说吗?

2.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教师补充讲述教参中李国安、吴天祥等人的事迹。3.请学生在听了李国安、吴天祥的事迹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4.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千千万万英雄的生活准则,也应该成为我们少先队员的生活准则。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做起呢?

5.对,我们要从小处做起,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冀教版第九册26课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感受邓稼先忠心报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邓稼先贱卖忠心报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资料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邓稼先的资料。教具准备:原子弹爆炸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略)

二、初读课文处理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

2、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3、联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理解生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复习引入。

1、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从感知入手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即感知——感悟——理解——运用〗

二、精读感悟。㈠ 自主读书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或段落,仔细品味,然后在小组谈谈你的感受?

2、潜心勾画,自读自悟。

【评: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契机,真正体现了个性化阅读】㈡ 小组交流交流建议:

1、交流读书感受时可以结合勾画的词句或段落,可以结合阅读的资料,可以通过朗读,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2、交流时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自己发言时要组织好语言,让别人能听懂你的意思。

【评:此环节使更多的学生得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在向倾吐之时,教师给予了一个平台。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㈢ 全班交流。

第一板块感受邓稼先的拳拳报国之心及研制原子弹过程的含心如苦。着重抓住一下要点:

1、邓稼先回国时带给祖国的丰厚的礼物——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正是新中国最需要、最期盼的礼物。(联系生活实际谈论)

2、邓稼先为研制核武器所付出的个人牺牲,通过创设情培,想像邓稼行然戈壁滩上的生活,感受人物甘于奉献的精神。(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畅谈)

设想:学生也可能感受到邓稼先意志坚强,迎难而上的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带领科研人员所创造的奇迹,震惊了世界,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3、教师小结:(略)

4、播放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记录片,引导学生入境多角度思考人物。

5、教师小结过渡:(略)

第二板块引导学生感受邓稼先对祖国的挚爱深情。感悟要点:

1、这份爱首先表现在他病重时的肺腑之言,引导学生感悟邓稼先为了“两弹”事业,早就做好了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准备。

2、这份爱表现在他作别国旗时的真情流露。引导学生抓住邓稼先的动作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邓稼先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同时,重点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

【评: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话题,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探究话题空间广阔。实践表明,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广阔的话题空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维,使其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阅读,突出人文性;更有利学生创造性的阅读,从而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教学中的“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这个话题使学生体悟课文有了及其广泛的空间。

5、突出了两个超越。即运用教材又超越教材,教学内容上不拘泥课本,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空间上不拘泥课堂。此课例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中参阅资料,课同时也为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教师总结(略)

四、课外延伸(学生布置适合自己的作业)

1、写一写读后感。

2、搜集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评:两个延伸题目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又打开了一个空间。】

第三课时

一、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1、诵读全文,加深感受。

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插叙这各叙事方法。

二、读写结合。

1、写一写读后感。

2、运用插叙学写短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沫”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未”。“撤”要与“撒”相区分。

“撕”的右半部分不要误写为“期”或“欺”。评析: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教师做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创设安全,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契机,给足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动调动各种感官,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用耳倾听,用心思考,勾画,读书,交流,多种思维协调运做,其潜能得以充分展示。

2、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教师提供了描述性的话题后,首先要求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接着,将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体悟就想表达,于是提供契机在小组交流,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交流,实现认识的整合,最后全班交流,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资源共享,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3、注重引导学生学亲历过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立体目标。只有让学生经历阅读过程,才能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此设计学生参与阅读的时空十分广阔,即开始阶段的浏览,之后的自主读书,小组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间上都是学生自己的,在此,真正体现了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后阅读资料,这一系列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体验和感受的空间。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不畏艰辛、知难而上的可贵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集中记叙一件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一事,学习詹天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不畏艰辛、知难而上的可贵品质。

难点:文中写外国人的反应,对表现詹天佑的品质有什么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年的十月一日,我们迎来了祖国的55华诞。5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55年来,我们的国家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这短短的55年中,我们国家涌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也发生了一些震惊世界的事,在你的心目中,哪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刚才谈了很多心目中伟大的人物,老师想告诉大家,20世纪初,中华大地上也有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了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这个名字,从那刻起,载入了史册。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这是值得我们深深怀念的名字,今天,我们将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

投影显示“詹天佑”,这就是令人景仰的詹天佑,师简要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这段简短的介绍并不能足以说明詹天佑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从字里行间与詹天佑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充分领略他的风采吧!

二、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一)、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全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二)、那么,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受命修筑京张铁路的呢?问:英人俄人相持不下,为什么要争夺铁路修筑权呢?

1、 学生回答,师补充。

2、 声明发表后,外国舆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中国安得有建筑此路之人才!” 什么意思呢?从中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中国是怎样的态度? (藐视中国、嘲笑中国没有人才)他们料定中国人是不能完成这项工程的,最后还是会向他们妥协的。

3、 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走马上任了,可以说,詹天佑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投影他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投影显示)

4、 大家想象一下,京张铁路竣工那天,会出现怎样的场面?人们心情怎样?

的确,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无比喜悦,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终于站起来了。(投影显示“京张铁路通车典礼”的图片)有没有外国人呢?他们来干什么?

6、那文章又是如何描写外国人的反应的呢?学生答: „„“谁谓中国无人,谁谓中国无人!”

显示:受命于“危难之际”)

4、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有多少双眼睛在关注着!这项工程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声誉,外国人等着看好戏,国人怀着殷切的希望翘首以待,因此,詹天佑肩上责任重大,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5、 面对外国人的嘲笑,面对昏庸腐败的清政府,面对国内如此的状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詹天佑接受了这项任务呢?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呢?

(三)、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艰难程度如何?

1、 请南面同学读第三节,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投影显示:山岭重叠居庸关、八达岭等天险越岭穿山穿山之隧道,全线凡四较诸在平地建筑,艰难奚啻万倍!

2、解释:凡,共较诸„„:和在平地修建铁路相比,艰难的程度怎么仅有万倍呢(比起在平地上修筑铁路要难上千万倍,这样写,是为了强调京张铁路的修建非常艰难。)

3、面对这些困难,詹天佑有没有退缩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詹天佑是如何出色完成任务的呢?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板书:知难而上 不畏艰辛

1、 到底怎样努力做事,课文中并没有作详细地描述,但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的种种经历,对吗?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有关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

学生1介绍詹天佑写给朋友的一封信。

学生2介绍“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上黑板画示意图。学生3介绍“人字形线路”

2、 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詹天佑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他身上,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知难而上、不畏艰辛的可贵品质。是啊,詹天佑身体力行,与工人们同甘共苦,采用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加快了隧道工程的进程,缩短了工期,并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上陡坡难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这项工程完成得——非常出色。何以见得?(学生答)—盖京张铁路原定工程计划„„不足四年,即全线通车。

3、 概括地说:工程完成得——尽善尽美,不仅如此,“时间、金钱两俱经济” (投影显示)

即世界第一流工程师,亦不能有此成绩。这说明詹天佑比外国人干得还要出色,

7、而原先外国人说“中国安得有建筑此路之人才!”,形成鲜明的反差,对表现詹天佑的品质有什么作用?(侧面烘托詹天佑的杰出和伟大)

8、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詹天佑的杰出和伟大。

9、同学们,能否对课文作总结呢?文章通过记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质呢?(迎难而上、不畏艰辛、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三、延伸拓展

1、刚才,大家在谈到心目中伟大的人物时,提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这使老师想到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3年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杨利伟光荣地当选了。 你知道还有哪些人当选吗?向大家介绍我们熟悉的几位吧!(这是颁奖时,评委给每一位当选者的评语。)杨利伟陈忠和成龙巴金

2、其实,不仅是2003年,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我们知道,京张铁路从1905年开始修建,到1909年竣工,它的成功,使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无比激动。今天我们学习此文,也为之自豪,更为詹天佑的精神所折服。如果让我们来评选1909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我相信,大家会和老师一样,毫不犹豫地为詹天佑投上一票的,他也是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

3、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他颁发特殊的大奖。请大家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评语(投影显示中央电视台在200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给杨利伟、巴金的颁奖评语,提醒学生可以仿照;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一些词句。)

4、学生写颁奖词,然后小组交流。(投影显示詹天佑铜像)

5、现在为詹天佑颁发迟到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请同学宣读颁奖评语。

四、作业:

1、课外继续搜集查詹天佑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2、对自己所写评语作进一步地修改。 《詹天佑》教案

教材分析:

《詹天佑》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

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参考:A、詹天佑路。因为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B、争气路。这条铁路修筑成功,实实在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C、爱国路。爱国热情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修筑成功又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D、中国路。这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E、成功路。这项艰巨的工程,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当时科技落后,詹天佑却克服艰难险阻修筑成功了。F、“人”字路。这是詹天佑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条铁路的主要特征。G、光荣路。这条铁路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课后随笔: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语文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愈来愈成为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成长完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

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詹天佑在铁路修筑过程中的行动,表现处一个中国人最传统的美德——一严律己,以宽待人。在设计阶段,三个方案经过的路线都是高山深涧、崇山峻岭,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詹天佑不怕生命危险,亲自坚持野外工作,直至三个方案完成,然后从中选择其一。这时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詹天佑以大胆的设想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设计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上陡坡的难题,是他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也是爱国精神的巨大力量激发的结果;在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施工中詹天佑的创新,不仅仅是思路的创新,更加是精密计算的结果,在黑暗的山体中施工而能够准确的贯通,在当时的科技环境下,确实是使人感到匪夷所思。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展示人物精神品质,可以起到明确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

第三篇:“两弹一星”的那些日子

href="#">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人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成功发射“两弹一星”,一直令外国人很困惑。

上个世纪80年代,来华访问的美国航天界专家,当面向孙家栋抛出了这个问题,“中国当时经济那么落后,条件那么艰苦,到底是什么让你们创造了这个奇迹?”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的孙家栋院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回顾时说“,这个问题出乎意料,但我的答案则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两弹一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但其中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就是被誉为“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钱学森当时如果不能回国,我们也会发展导弹、原子弹这些尖端技术,但绝对不会这么快!”中科院院士梁思礼如是说。

两弹是什么?人们通常认为是原子弹和氢弹,而其实是导弹和原子弹。导弹在前,原子弹在后。中国“两弹一星”的启动是在钱学森回国之后。

1955年,钱学森回国。1956年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报送了《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建议中国要发展导弹技术。

1956年3月14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直属国防部,任命聂荣臻为主任,钱学森等为委员;不久,中央军委又决定,由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组建导弹管理局(国防部五局)和导弹研究院(国防部五院,钱学森为第一任院长)。

在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终于成功发射,结束了中国没有导弹武器的历史。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10月13日,在中科院座谈会上,钱学森、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建议,我国也要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次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中科院在1958年6月召开的“大跃进”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1959年国庆10周年献礼。同年10月,一个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在中国科学院秘密成立,代号为“581”小组,意为1958年第一号重大任务。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副组长。

1959年1月,正值自然灾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指示, “卫星还是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于是卫星研制工作暂停,由钱学森负责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

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同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钱学森、赵九章认为火箭技术已比较成熟,建议国家尽快制订卫星发射计划。

1965年1月,我国人造卫星工作正式上马,代号为“651任务”,并成立了“651”卫星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

但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赵九章被打倒,随后不堪受辱自尽。卫星研制工作就此瘫痪。1967年,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紧急抽调钱学森来组建卫星研制队伍。钱学森从研制火箭的团队中抽调了一部分人,又加上中科院的部分同志,组建成了一个新团队。1970年4月24日,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

历经艰辛诞生的“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邓小平如是褒扬。

当那段“两弹一星”的日子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时候,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时,时间凝固了,钱学森先生驾鹤西去。这位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中国科学界巨星陨落,当为我们深切缅怀。《中国经济周刊》特此走访了同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孙家栋、“科技主帅”聂荣臻之女聂力、“科技大将”陈赓之子陈知建,讲述钱老那些“两弹一星”的岁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钱学森是我的“伯乐”

1967年,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出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孙家栋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赫赫战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1997年至今担任北斗导航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

钱学森后来评价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钱老是我永远的导师”

“早在苏联留学时,我就听说了钱学森回国的曲折经历,内心非常崇敬。1958年我从苏联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毕业回国后,见到他感觉还是有点紧张,因为他是那么知名的科学家,而我不过是一个学飞机的外行。”孙家栋说起这些事,恍若昨日。

后来,钱学森为了让这些外行变成内行,亲自编写讲义,亲自授课。“他的课生动风趣,深入浅出,令我难忘。”

科研创新一定会遭遇失败和挫折,对此,钱学森怎么办?孙家栋院士回忆了这样一个片断。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发展,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卫星回收技术。卫星要从太空返回,宇航员也要从太空返回,其中的技术一脉相承。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钱学森负责返回式卫星的研发。但不幸的是,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未获成功。

那是1974年12月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在酒泉靶场,天寒地冻,与之相同的是钱学森带领的卫星团队的心情。“大家心情无比沉重,钱学森鼓励我们,说责任都是他一个人的,希望我们要放下包袱,当务之急是找出失败的原因。”

钱学森带领大家在冰天雪地中找了三天三夜残骸,就连一个碎片也没放过。结果证明除了技术上有些没吃透外,个别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因为当年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受限,工艺水准存在差距。

终于,在第二年,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也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学森的淡泊名利超乎想象。”钱学森与夫人蒋英出身名门,两家世交。钱父钱均甫与蒋父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成为著名军事家。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蒋英也先后赴德国、比利时深造。30岁的钱学森同时取得了航空、数学博士学位,36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但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未挽留住钱学森的心,报效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是其夙愿。

他的思想、目光与胸怀早已超越时空的隧道。“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钱学森就曾经说过,太空将是人类发展的第四边疆。”孙家栋说。

已经准备了99岁生日贺卡

“我还是从10月31日中午的电视新闻中获悉这一消息的。内心非常震动,这是中国航天界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11月3日,孙家栋院士心情沉重地告诉记者,“上个星期我问他秘书,还说钱老身体很好。我们还商量着12月11日给他过99岁生日,已经在准备生日贺卡了。”

“90岁之前,我们一般都要登门给他老人家贺寿,到了90岁,我们一起到场为先生祝福,但过了90岁后,我们就不太好上门了。”孙家栋说,“因为钱老日常生活很平静,看到我们这些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弟子,他就会很激动,往往到我们离开后,他的心情也难以平复。为了他的身体考虑,我们就不再登门了。到了他生日的时候,我们会送一张祝福的贺卡。”

让孙家栋难以忘怀的是,就在3月份自己80岁生日时,还收到这位98岁老人的贺信:“孙家栋院士: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希望您今后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聂力回忆父亲“科技主帅”聂荣臻:

“技术上,你钱学森负责”

聂荣臻是开国元帅,也是解放后的“科技主帅”。正是他,统领了“两弹一星”的研制事业,为火箭专家钱学森清除了科研路上的所有障碍。

而因为怀念聂帅,钱学森也养成了一个“怪癖”:不肯搬家,原因是:“这栋房子是聂老总亲自分配给我的。它常常使我想起当年的科研工作,想起聂老总对我的关怀。”钱学森在多年后如是说。

从军事元帅到科技“主帅”

聂荣臻元帅之女聂力中将说“:父亲有个夙愿――科技强国。当年他远涉重洋到海外勤工俭学,最初的出发点,就是想去学习人家先进的技术,回国后搞科技救国。”

“1956年,邓小平来征求我父亲对工作安排的意见,要他在‘科学技术工作’、‘北京市市长’、‘军工生产和部队装备工作’中任选其一,父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科学技术工作’。”聂帅有句话让女儿聂力至今铭记在心:“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不久,聂荣臻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对全国科技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机构,身兼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数职,被广大科技工作者亲切的称呼为“聂总”。

实际上,聂总不仅头衔“未变”,作战策略也“未变”。

聂荣臻90岁寿辰时,钱学森在给他的贺信中就写道“:(你)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运用到现代大科学工作上来了。这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是社会主义的”。

为弹、星科研保驾护航

钱学森刚回国时,周恩来嘱咐聂荣臻,“要好好待钱学森,科学家是我们国家的精华。”

聂荣臻一直牢记这句话。他要求领导在工作上给钱学森提供最方便的条件,在安全上也采取严格措施,甚至规定,没有他的批准,钱学森不得乘坐飞机。

五院初建时,考虑到钱学森出门坐公车不方便,聂荣臻特意派人到总后给钱学森批了一辆车。批下来的,是一辆美国造,天蓝色的,拥有漂亮别致外型的小汽车,当时在整个北京市只有两辆这款车,非常显眼。

有一次,钱学森来向聂荣臻汇报工作,临走时,聂荣臻发现了这辆车,便问秘书范济生,“那是钱学森的车?”

范济生以为聂总会表扬他,很自豪的说:“是啊!”

“这个车的样子太特殊,太显眼。如果被坏人认出来呢?”聂总质问道。

很快,按照聂总的吩咐,范济生帮钱学森调换了一辆不显眼的黑色车。

有一次,导弹作发射试验时,由于操作手的疏忽,出了一点故障。钱学森认为这种故障绝对不影响发射。按照规定,发射前需要作试部部长、钱学森、基地司令员三个人签名。然而因为这个小变故,作试部部长和基地司令员都不敢签字了。汇报到聂荣臻那里,聂总支持了钱学森的意见。导弹成功发射。

这件事让钱学森记了一辈子,他觉得,聂总真正做到了“技术上由你钱学森负责”。

“让钱学森负责”,这句话,聂总不止提过一次,另一次让钱学森刻骨铭心的,则是在一次失败后。

1962年,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样品导弹――东风二号,仅发射了69秒就发生了坠毁。“我想,父亲内心一定是很失望的。”聂力回忆说,“但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强调,‘一定不要追查责任’。这句话,温暖了全体参试人员的心。”

1967年,在聂总与钱学森的坚持之下,中国的卫星研制在“文革”的风暴中起航。1970年4月24日,重达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聂力后来回忆说,“《东方红》乐曲响彻神州大地时,父亲刚从邯郸下放回来不久,赋闲在家,心情郁闷。但当从广播上得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时,他欣慰不已,紧皱的额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当年回到北京后,有一天晚上,天气出奇的好。父亲在院子里散步,不经意间,我们抬头,看到了从北京上空划过的东方红一号。父亲久久地望着它,望着它的轨迹,喃喃地说:‘这颗卫星,本来可以早一点上天的……’”

陈赓之子陈知建:

父亲首倡“让钱学森搞导弹”

钱学森晚年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

在我国导弹事业初创时,最积极的是陈赓。而钱学森是通过与陈赓的接触才一步步实质性进入高层视野的。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陈赓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4年9月,陈赓到苏联观摩核战争中实兵对抗演习,苏联国防部长把投放原子弹的金钥匙送给代表团。

陈赓说:“光给钥匙,不给原子弹何用?”

彭德怀接口道:“你是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可以组织研制嘛!”

当年奇缺研制导弹的人才,陈赓向周恩来等领导人建议,要争取留美的中国科学家。

1955年,钱学森归国,安排在北京住下。11月22日,钱学森到东北考察。“先考察了沈阳、鞍钢、歼击机厂、发动机厂等军事工业,后来提出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在考察完哈军工后,陈赓在学院苏联专家俱乐部里同钱学森一起吃了顿晚饭。

陈赓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陈赓说:“好!我就等你这一句话了!”

钱学森长子钱永刚曾对记者说:“就这一句话,决定了我父亲这一生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钱老说“搞导弹比搞飞机容易”

1956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任所长。不久,陈赓亲自来到力学所邀请钱学森,给在京的全军高中级干部讲火箭与导弹知识。陈知建说,“当时,全军总部机关中级以上的干部,包括老帅、大将们都被组织去听课了,一连讲了3天。之后就成立了第五研究院,钱学森当院长。”

在195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远景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中央军委召开过一个小型会议。“我爸主持大会,他请钱学森在会上发言。钱教授在会上作了一个惊人发言。” 陈知建说。

钱学森当时说:“中国搞导弹比搞飞机还要容易”。当时,中国想发展飞机,但钱学森认为:中国应该首先发展导弹,发展飞机固然重要,但赶不上发展导弹重要。

钱学森分析说,飞机的困难在材料,而材料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飞机材料需重复使用,要能经受长时间考验;而导弹材料是一次性的。所以,导弹没有棘手的材料问题。

要去做钱学森“行政助手”

1956年10月1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钱学森任院长。陈赓对五院的干部配备非常支持,由他亲自抓,“包括试验靶场的领导干部,我爸都要亲自抓”。

陈赓不希望五院的行政工作干扰了钱学森。1960年代初,中央军委在广州开会,陈赓提出,“现在发现研究院有一种不正的风气,什么对外加工的事、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务,都推到钱学森教授那里去签字,这怎么能行呢?”陈赓提出要去当五院的院长,去做好钱学森的“行政助手”。“军委领导考虑到我爸的健康原因,没有让他去,而派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兼任五院院长,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章任第一副院长。”陈知建说。

第四篇:中国两弹一星科学家

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钱学森 (1911- 2009)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

第五篇:两弹一星科学家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

一、“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备,终于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

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夫人蒋英也在音乐界享有声誉。但祖国的召唤,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越的一切。

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但是,美国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钱学森失去了自由。

在美国工作的10多年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因此,当得知钱学森要回国时,美海军部副部长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

钱学森没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他一方面继续着自己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坚持斗争,寻找回国的时机。1955年5月,他从海外华人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中国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报道,其中有他家熟悉的世交陈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的消息。

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了一封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的信,夹在蒋英写给她在比利时的妹妹的信里,悄悄地寄了出去。陈叔通接到信的当天,就把信送交给周恩来总理。当时,中美正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王炳南大使根据总理的指示与美方交涉。开始,美方不承认扣留了任何中国公民,但当王大使拿出钱学森的信时,美方才哑口无言。最后,美国政府只得无奈地允许钱学森回国。

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回忆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之后用。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5年9月,钱学森全家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行前,他去向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美国超音速之父冯·卡门告别,并把自己的新著《工程控制论》送给了老师。冯·卡门翻看了书后对钱学森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二、“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

历经磨难,钱学森回到了祖国。

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无比激动。

1947年,钱学森曾回国省亲,在当时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了工程和工程科学的演讲,引起轰动。国民党政府一再挽留他,但看到当时时局混乱,他毅然谢绝,又回到美国。现在,新中国诞生了,他的强国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回国后不久,组织上安排钱学森去东北参观。一路上,他参观了新建的工厂、水电站、大学、研究所。从新中国成立6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中,钱学森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报国的信念。

参观期间,钱学森访问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特意从北京赶到学院接待他。陈赓热情地对钱学森说:“哈军工打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在参观到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时,陈赓问他:“我们能不能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

陈赓听后哈哈大笑,激动地握着钱学森的手说:“要的就是您这句话!”事后,钱学森才知道,陈赓是带着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专程就此来请教他的。

回到北京后,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组建力学研究所的建议。1个月后,力学研究所即宣告成立,钱学森任所长。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下,他起草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钱学森的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国家航空工业委员会,同时授命钱学森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在钱学森归国一周年时,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给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开始培养新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技术人才。1957年2月,周总理签署国务院命令,正式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第一任院长。

期间,钱学森还参加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制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远大规划。钱学森担任了由12名科学家组成的综合组组长。规划制定了57项重大研究任务,其中,特别把发展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作为重中之重的最急需项目。这为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钱学森呕心沥血,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60年,在他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三、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当年,美国司法部逮捕钱学森,说他是共产党员。美国《纽约时报》后来曾报道说:“在1950年—1955年的5年中,美国政府成为这位科学家的迫害者,将他视为异己的共产党分子予以逮捕,并试图改变他的思想,违背他的意愿滞留他,最后才放逐他出境,回到自己的祖国。”

1955年9月,在钱学森回国途中,停*菲律宾马尼拉港口时,有位记者还问他:“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员?”钱学森答:“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我还没有资格当一名共产党员呢!”

钱学森是位爱国的科学家,为了回到祖国而抗争;钱学森不是共产党员,却因为爱国背上了“共产党”的罪名。但回国后的亲身经历,使他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1958年初的一个晚上,钱学森来到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家,郑重提出了入党要求。1958年10月,在钱学森回国的第3年,力学所党支部通过了他的入党要求。1959年1月,经中国科学院党委批准,钱学森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同年11月12日转正。这一天,钱学森激动得彻夜难眠。30年后,他还回忆到:“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个时候我心情非常激动,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从此,钱学森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说:“我在美国是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一心想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技术救国,不懂得政治。”“回到祖国以后,我通过学习才慢慢懂得马克思主义,懂得点政治,感到科学与政治一定要结合。”

“即便是纯技术工作,那也是有明确政治方向的。不然,技术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钱学森十分重视自己的思想建设。他是位大科学家,一生著作等身。在他的书房里,不仅摆满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书籍,还有许多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让人尊敬的是,书房里还有他认真阅读过的《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等书籍,他把雷锋的思想和行为从行为科学的高度,进行认真的概括和总结,力图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一般原则。

钱学森一生获得无数荣誉,但他最看重的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他颁奖。但钱学森在讲话中却说:“今天我不是很激动,”他说,“就在今年,我看了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四、“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钱学森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在创建力学所期间,他按照技术科学的思想,主持建立了各个专业学科组,并积极倡导学术民主,在科学研究面前不论资历深浅,彼此平等。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近代力学系,并兼任系主任。在给学生讲课时,他发现许多工农子弟因为经济困难,买不起计算尺等学习用具,就把自己刚出版的中文版《工程控制论》一书的稿酬,毫不迟疑地捐给系里,资助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具。

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他不仅担负着技术抓总的重任,而且经常身临一线进行具体指导。在进行“两弹结合”的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期间,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万无一失,他竭尽心力。导弹上的元器件成千上万,任何一个零件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导弹的安全和可*。他就以表格的方式,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来,详细到晶体管、电位器、电容器、开关插座、螺钉螺帽等。这对需要思考诸多大事的技术统帅来说,是何其可贵。

许多了解钱学森的人都说,他是大科学家,但心里始终装着人民。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时也是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时期。为了保证科技专家的正常工作,党和国家想尽办法给以照顾。聂荣臻元帅特意送去一些猪肉,交待给钱学森补充营养。有一天,炊事员看见钱学森太劳累,就为他做了一碗红烧肉。平时和颜悦色的钱学森,一下子把脸沉了下来,批评工作人员道:“你们知道不知道,现在全国人民都生活困难,连毛主席、周总理都不吃肉了,你们居然给我做红烧肉,党性到哪里去了!”不仅如此,钱学森又把自己刚出版的两部科学巨著的稿费作为党费上交。他说,我要和全国人民共渡难关。

在领导国防科技工作期间,钱学森经常深入地处沙漠戈壁的试验基地。那里自然条件的恶劣,人民生活的艰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出领导岗位后,他还牵挂着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思索着如何用科学改变那里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思想。他说:“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和农田面积一样大。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沙漠和戈壁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这可以说是又一项„尖端技术‟!”他还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奖100万港元,捐给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

钱学森现已94岁高龄,依然关心着国家的长远发展,思考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3月29日,他在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里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作了一次长谈。他说:“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他从美国的大学教育谈到他的老师冯·卡门的教育方法,从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体会谈到中国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谈到我国今后的长远发展。他寓意深长地说:我们一定要“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发展。”“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这就是钱学森——一位人民科学家的忠诚。

姚桐斌

著名科学家姚桐斌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最早被毛泽东的红卫兵打死的,是年仅46岁。他和赵九章被批斗致死后,周恩来总理要军管会开列出了一份《重要科学家保护名单》,名单报上去后,总理说:“名单上的每个人,你们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出了问题我找你们!”所以,钱学森每每忆及此事,都情不自禁地说:“„文革‟中,如果没有周总理保护,恐怕我这个人早就不在人世了。”(这段谈话引自国防科工委的《双星辉映 伉俪情深——钱学森和夫人的故事 》)

姚桐斌是中国极其优秀的一位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他是江苏无锡人,1945年毕业于当时迁移贵州的交通大学,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去了英国。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用了三年时间,取得博士学位,一年后又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研究和讲学工作。

1957年底,姚桐斌怀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回到祖国。聂荣臻得知后,通过国务院专家局点名要他到弹道火箭研究院工作,他欣然同意。1958年1月,他应调去了一个仅有12名青年科技人员和除了几张办公桌椅什么都没有的航天材料研究组。

1958年底,姚桐斌所在的材料研究组扩建为航天材料研究室,他出任研究室主任。1960年,航天研究室扩建为航天材料研究所,姚桐斌出任所长。在他的领导策划下,从1960年到1964年,所内共开展研究课题500余项,其中半数为预先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成果,有的很快就在当时研制的运载火箭型号研究中得到应用;许多成果还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居国内技术领先地位;其它的一些成果,有的转化为民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并忠诚于自己国家的科学家,最终却未能逃脱政治的漩涡。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研究所便一片混乱,科研工作随之陷入无政府状态。姚桐斌对此深感痛心,却又无可奈何,便自己每天坚持上班,风雨无阻。他对部属们说:“等文化大革命过了以后,我们再大干一场!”

可还没等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灾难便首先降落在他的头上

那是1968年6月8日,这天,由于第七机械工业部两派群众组织连日不断地发生冲突,许多人都不上班了,也不敢上班了。身为所长的姚桐斌出于对工作的负责,照样顶着武斗的危险坚持上班。中午下班时间到了,有人听说他家附近形势紧张,劝他留在办公室。可他家里还有几岁的女儿,他放心不下,还是回了家。

回家后的姚桐斌刚刚拿起碗筷,还未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几个气势汹汹的“左派”人物便冲进家门,架着他就往楼口推。随之几个戴红袖章的人也冲上来,一边扔掉他的眼镜,一边扇他的耳光,还一边恶狠狠地骂:“打死你这个反动权威!”

姚桐斌被打得满脸是血,一个家伙又朝他阴部猛踢一脚,接着,又有两个家伙举起铁棍向他头部猛烈击去。他顿时鲜血直涌,倒在了地上。

由于姚桐斌头部几处遭到铁棍的重击,一直昏迷不醒,流血不止,下午3时,他终于停止呼吸,惨死家中。

王淦昌

王淦昌先生是一代物理学宗师、我国核物理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受奖的功勋科学家。1930年他由清华大学考取留学研究生,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女物理学家迈特内。

他到柏林不久,在柏林大学的一次物理研讨会上,著名科学家科斯特斯在报告中指出,玻特和他的学生贝克用放射性钋的α-粒子撞击铍核,发现了贯穿力很强的辐射,认为这是α-辐射。

王淦昌对此提出怀疑,两次建议导师迈特内改用云雾室实验后再作结论。但是这位来自贫穷落后的中国、只有23岁的“小不拉子,人家不理会”(王淦昌语)。

1932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采用云雾室和不同计数器进行了实验,证明这种贯穿辐射是中性粒子流,从而发现了中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中子的发现,是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关键一步,是近代物理史上一座里程碑。迈特内由于没有理会王淦昌的建议,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追悔莫及。

1933年12月,王淦昌出色地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王淦昌准备回国。德国科学家劝他:“德国有世界最先进的物理实验室,大师辈出,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留在德国一定能大展宏图。回到中国,哪里有你的研究基地呢?”王淦昌却说:“我是中国人,来德国求学,为的是报效祖国。”于是,他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来到当时设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

周光召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周光召教授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2000年亚洲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等职。

周光召教授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过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因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于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周光召教授还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四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捷克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蒙古科学院、法语区工程师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韩国翰林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者。

上一篇:领导做事风格范文下一篇:论河南方言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