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发展实施计划

2022-12-02

如何你是一名人民教师,那么你必然会经常书写计划,这对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真的熟悉计划的书写要领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司战略发展实施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公司战略发展实施计划

XXXX有限公司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发展规划

XXXX有限公司

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发展规划

2005年8月我公司XX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为进一步推进我公司品牌发展建设,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实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现就我公司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公司品牌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公司持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农业品牌带动战略,立足技术、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和产品开发,狠抓培育工作,在树立农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公司产品品牌,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通过了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全公司建立专业化生产养殖基地5个,年存栏父母代蛋种鸡30万套、肉种鸡15万套、肉种鸭6万套,年存栏商品肉鸡1000万只、年存栏商品肉鸭30万只,兴建食品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转化能力10万吨。同时,我公司积极策划,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先后组织参加了河南省驻马店经贸洽谈会、山东省农产品博览会、河南省第

17、

18、19届家禽交易会等。通过这些形式,使

我公司的品牌农产品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农户家中,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我公司的品牌才刚刚起步,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品牌的含金量不高,权威性不够。多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下,“XX”品牌还只是省、市级名牌,没有创成中国名牌,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品牌缺乏权威性和可比性,商标知名度还不高。二是公司建设的生产基地规模比较小,管理和经营的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个别环节还不完善。三是生产企业抓质量,树品牌,创名牌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事实上品牌就是形象,质量就是效益,名牌就是公司的竞争意识和企业文化意识,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和不足,创品牌的工作还更多地停留在行政运作上。同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影响了基地建设;公司市场开拓不力,个别产品销路不畅,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品牌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阻碍公司品牌发展。

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一)重要意义

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培育发展优势农业品牌产品,是适应农业市场化,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我公司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我公司整体素质和综合竟争力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按照“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坚持用“品牌的理念,市场的意识,科技的支撑,产业的思路”培育发展一批农业品牌,壮大农业品牌产品的规模和实力,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目标任务

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造就一批具有我公司地域缘优势,在省内和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产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扶持壮大农业品牌产品的规模和实力,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推动全公司农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提高我公司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008年,在巩固已有“XX”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农业品牌产品,扩大农业品牌产品的数量和覆盖面,将我公司具有特色优势的产品为重点,进行品牌打造。没有注册商标的要尽快抢注,抢注时要尽量能体现柳江特色精神的知名度。

四、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农业创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创品牌意识是农业创品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农业创品牌就无从谈起。就公司而言,要做到切实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树立品牌观念,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当作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农业观念。举办各种学习班,将农村中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借助一定的宣传手段,使农业创品牌的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再次要加强企业的引导与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业创品牌给予积极支持。就企业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公司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创品牌之路。就农户而言,要摈弃传统的生产观念,树立农业创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证思想,积极投身到农业创品牌活动中去。

二、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协调工作、形成合力。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要突出重点,紧抓我公司优势特色产品,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农业创品牌。为此,建议成立由总经理分管领导为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品牌建设的日常工作。加强及时制订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三、明确部门职责。公司办公室在做好牵头工作的同时,负责绿色食品、名优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的组织申报工作,并帮助指导有关单位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公司负责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效益。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相关创建协调工作。

四、广泛宣传发动。品牌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各类创建主体争创农产品品牌的意识。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各类典型和扶持政策。提高全公司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提高公民对我公司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服务,积极组织名优产品的展销、订货、招商等活动,搞好品牌产品的流通,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促进品牌农产品的销售,真正发挥品牌效应,实现品牌价值。

五、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品牌农产品优质卫生安全质量。农产品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竞争,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创品牌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进一步制订完善各类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全面强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及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认定和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步推进公司场准入制度;鼓励加大农业投入,不断扩大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强化为农服务,为品牌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管理服务。

六、提高农业企业的整体素质。一是强化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业企业是主体。公司应树立创品牌意识,狠下功夫,引进和推行国际惯例,实行标准化生产,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全程监控,推动发展农业品牌产品。加强农业品牌产品基地建设,走“公司+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二是加强企业商标设计和产品标识(如安全标志、防伪标志、认证标志、许可证使用标志、警示性标志等)以及农产品原产地域名称等的注册工作,并合理使用、严格管理,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坚持自身研制和引进、消化先进技术相结合,从种养到农产品贮存、包装、保鲜、运输、加工等全过程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四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宣传促销品牌农产品,不断提高企业及其品牌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公司场竞争力。通过展销、洽谈、对接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发展项目农业和品牌农业,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发展后劲。

二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一、重点工作和任务

(一)新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英寸Ⅲ-Ⅴ族化合物集成电路、存储芯片(DRAM)等项目建设,加快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协同发展。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加快推进8.5代TFT-LCD面板、莆田华佳彩6代Oxide液晶面板、厦门天马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液晶模组和智能终端生产规模。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数字家庭网络设备、高性能服务器等研发生产,促进微波功能模块、微波介质材料、5G通信等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型。做强软件业,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特色应用软件等,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2.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建设中国(厦门)钨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推动硬质合金材料、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含氟聚合物新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打造氟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发展碳纤维、锦纶、无机非金属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高品质不锈钢、铝合金与特种金属材料。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推动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陶瓷先驱体材料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3.高端装备制造业

— 1 —

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传感器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伺服装置和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加快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着力提高高速精密重载传动装置、高压液压元件、高可靠性密封件、大型精密模具、核心芯片等基础制造水平。(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4.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非晶变压器、高效电动机等工业节能设备,以及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扩大平板式脱硝催化剂、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空气净化器等生产规模,加快膜材料和组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设备等水处理设备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壮大先进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垃圾处理技术设备和环保药剂。(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5.新能源产业

完善从硅料(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全产业链,支持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和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

推动大功率、高能量动力锂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阀控密封蓄电池、镍氢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打造国内新型环保型动力电池制造和研发中心。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中心,开展第二代在运核电机组延寿技术开发,加快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6.生物与新医药产业

— 1 —

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业,重点开发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核酸药物及基因治疗药物;鼓励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重点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人工关节、齿科材料、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及试剂等;培育现代中药业,加快名优中成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名医名方和优质中医保健产品开发;推动化学药向“改良型新药”“创新药”升级。发展生物制品业,建立以细菌、酵母、藻类等为基盘的细胞工厂,重点推广细胞转化和酶催化等绿色制造方式。(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卫计委、教育厅、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7.海洋高新产业

继续做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勘探、海底工程、海洋环保、海水综合利用、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海洋可再生能源机械、核电机械、港口机械等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汽车滚装船、液化气运输船、客滚船、远洋渔船、游艇等高技术船舶,积极研制大型邮轮。(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海洋渔业厅、科技厅)

加大海洋资源开发,重点开发海洋高效创新药物和海洋现代中药、海洋功能食品、新型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农用制品、海洋生物酵制剂及海洋生物源化妆品等;集成海藻能源、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促进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海洋渔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8.现代服务业

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培育一批大型旅游、健康、养老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

— 1 —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促进工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广告服务等与制造业、建筑业、农业、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责任单位:省发改委、文化厅、经信委、科技厅)

9.现代特色农业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设施装备业、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业、电子商务业等产业组团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精致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支持引导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的品种。推动分子标记技术、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发展组培技术,提高育种水平。着力提升设施及农业智能化装备水平,创建农业物联网基础信息传输平台、存储平台和分析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服务。重视生态农业集约化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综合加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科技厅、发改委)

(二)新技术

1.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改,加快新技术产业化。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加快研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点突破关系我省整机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芯片、轴承、液压元件、紧固件、陶瓷纤维、光学器件、仪器仪表等基础产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铸锻、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特殊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水平。组织实施工业强基重大技术攻关,提升核心基础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推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2.积极研发前沿新兴技术

— 1 —

跟踪国际科技前沿,支持开展石墨烯、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无人机、生命信息、基因检测、北斗导航及应用等新技术的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突破3D打印材料研发、过程控制、数字化建模、后处理等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驱动器、生物芯片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积极开发石墨烯在复合材料、电池/超级电容、储氢材料、场发射材料以及超灵敏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促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及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教育厅)

发展航拍、电力巡线、林业监测、环保监控等系列无人机。拓展北斗导航技术在海洋监管、水文监测、交通运输、生态红线区域监管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加快可视化、环境构造、仿真等虚拟技术研发应用,发展头盔式虚拟现实显示、可视化眼镜、数据手套等虚拟显示和交互产品。(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

3.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科技成果链接转化能力,拓展提升“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虚拟研究院”、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功能,吸引境内外创新资源来闽聚集。加快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枢纽功能,促进境内外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建设中科院STS(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福建中心,加快中科院科研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提高从新技术到新产品的转化效率,加强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优化整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技术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民营资本建设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目录。(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

4.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标准制定

— 1 —

开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实施省专利运用行动计划,完善社会化专利服务体系,提升企业专利转化能力,建设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中心。对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支持具有或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项目,将获得知识产权作为应用性研发项目的重要验收指标。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引导专利布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责任单位:省知识产权局、科技厅)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企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支持相关行业部门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求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培育和发展标准服务业。(责任单位:省质监局、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三)新平台

1.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平台

支持省内高校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实施“五个一批”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引进合作一批重大研发机构、支持一批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培育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扶持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二期)、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中船重工厦门材料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争取国家部委在闽布局“加速器驱动乏燃料再生利用”实验设施项目,提升基础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对接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和央属企业,引进设立重大研发机构。支持省内高校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研发创新平台。依托电子信息、机械、纺织、冶金、电机电器、汽车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

— 1 —

2.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发展由产业需求拉动、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网络化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创新利益共同体,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组织。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区域性制造业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以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

引进培育以技术扩散和集成应用为主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或团队,强化高校院所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化和集成应用,为企业提供问题诊断、技术咨询、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工艺优化等服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教育厅、经信委、发改委)

鼓励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高端智力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责任单位:省科协、人社厅、科技厅)

建设省级科技思想库,鼓励有关学会组织专家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咨询服务。(责任单位:省科协、经信委、科技厅)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3.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把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改造提升为重点突出的“双创”大本营,成为“四众”支撑平台的重要载体;利用存量厂房、仓库、商务楼宇以及传统文化街区等,改造建设一批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基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鼓励科研院所开展改革试点,推动孵化科技企业。(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国资委、人社厅、财政厅)

— 1 —

争取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培育一批模式先进、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示范创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经信委、科技厅、商务厅、工商局)

改造提升现有各类产业园区中的孵化器,鼓励与上市公司、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开展合作孵化,拓展孵化功能。制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措施,推动高校院所资源向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开放共享。延长园区创新链,鼓励园区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合作,共享创新资源与优惠政策,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以农业科技园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等为载体,打造一批支撑乡村创业的“星创天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农业厅)

4.拓展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支持优势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欧美等国家设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兼并重组境外优势科技型企业,链接优势创新资源。推动科技部与省政府共建海丝科技合作中心,联合海丝沿线国家智库机构成立“海丝智库合作联盟”,举办“海丝科技论坛”。(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商务厅、经信委、发改委)

推动中国科协与省政府共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的支持,促进一批国家级会企协作创新联盟、学会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基地和国家级学会服务站在闽落地。(责任单位:省科协、科技厅)

深化闽台合作,举办海峡技术转移专场,发挥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等平台作用,促进两岸科技项目合作落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科协)

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利用闽港、闽澳合作平台,拓展与葡语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内创新发达地区合作。(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 1 —

建立闽疆科技战略合作联盟,密切与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协作关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四)新业态

1.培育“互联网+”新业态

组织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重点培育为智慧互联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性服务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以智能仓储和智能配送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物流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商务厅、发改委、科技厅)

鼓励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电子处方、疾病预防、个性化健康管理等网络医疗服务。(责任单位:省卫计委、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互联网企业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推广家政、安防、餐饮、生鲜配送、洗衣等社区O2O服务。(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深化物联网应用,着力发展车联网、船联网、智能家居等新业态。探索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重构闲置资源,在设备租赁、交通出行、旅游、房屋出租、体验评价等领域提供新服务。(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2.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鼓励制造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主辅分离,设立面向细分行业的技术研发、信息化支撑、市场拓展、品牌运作的新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企业向提供咨询设计、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商转型。支持发展提供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的专业化类金融服务企业。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制造过程信息物理系统(CPS)方案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壮大面向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资讯等的科技服务业。培育市场化运营、融入全球服务外包网络的平台型工业设计企业。(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

— 1 —

3.发展云服务业

支持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按需供给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面向企业的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和应用软件开发部署平台服务,以及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等在线应用服务;发展面向政府和重点领域的安全可信云计算外包服务;发展面向个人的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存储、在线工具、学习娱乐等服务。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发展面向云计算的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等服务。(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4.鼓励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

引导企业树立跨界发展理念,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体验等新元素,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健康化、社交化的新业态,积极推动更多的新业态转化为新产业。引导工业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发智能终端产品,实现由传统的提供产品向提供智慧化、人性化增值服务转型。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掌握数据挖掘分析、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强化大数据的获取、分析、行业应用等高附加值环节,为企业提供智能数据服务。提升可穿戴设备、体育用品等个人终端消费产品的数据实时分享、互动等社交化功能。(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强化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新产品新服务。(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经信委、科技厅)

拓展传统产品的健康监测与管理、医疗保健、照料护理、生物医药等功能,满足健康消费升级需求。(责任单位:省卫计委、经信委、科技厅、食品药品监管局)

(五)新模式

— 1 —

1.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模式

引导消费电子、家电、制鞋、服装、食品等消费类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客户深度参与的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船舶、汽车、建材等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各类优势研发设计能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骨干企业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创新设计平台,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设计载体。(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

2.推行网络化制造模式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系统全面互联,向关联企业“溢出”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发展云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的开放共享,打造制造资源“池”,实现制造能力的优化配置。鼓励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加快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3.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

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推行模块化产品设计、柔性制造系统、智能化生产控制与调度技术,实现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提供定制化产品。率先在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鼓励互联网企业聚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为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服务支撑。(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4.促进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 1 —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加快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整合培育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闽货网上专业市场。支持传统对外贸易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推动我省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聚集区和对台电商枢纽。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搭建产品远程监测与诊断平台,向客户提供在线诊断、远程运维、咨询服务,增强与客户的“粘性”和长期互动。(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发改委、经信委)

5.鼓励共享协作发展模式

鼓励技术领先企业向标准化组织、产业联盟等开放基础性专利或技术资源,支持发展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互助平台,营造良好的众扶发展环境。鼓励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等创新产品开展实物众筹,发挥实物众筹的资金筹集、创意展示、价值发现、市场接受度检验等功能,帮助创新创意付诸实践。鼓励优势企业实现内部资源平台化,培育员工创客意识,建立内部众创机制,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稳步推进股权众筹,鼓励小微企业和创业者通过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募集早期资本。(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

二、措施保障

(一)优化创新生态

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清理调整与创业创新相关的审批、认证、收费等事项,降低创业创新门槛。(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

— 1 —

借鉴中关村试点政策,积极创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政策的落实。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准入、金融创新等改革,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创业孵化、创新创业辅导、第三方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宣传,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新风尚,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中,建立宽容失败的制度保障,使一切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创新行动得到支持和鼓励。(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知识产权局)

(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广覆盖行动,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参与政府支持的技术研发项目,强化企业研发机构运行绩效评估和补助奖励,鼓励企业普遍设立研发准备金,建立研发管理标准体系,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

发挥高校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快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健全高校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将我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范围延伸至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调动广大青年的创业积极性。(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

全面落实好国家、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将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纳入相关创新专项的扶持范围,调动科研人员和创业者的积极性。推进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允许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在职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单位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兼职兼薪方式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各地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房租、宽带使用、数据中心租用等费用予以减免或补贴,培育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孵化载体予以奖励。(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国资委、人社厅、经信委)

(三)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

— 1 —

采用股权投资、贴息、补助等方式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对企业创新转型和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2015〕61号)规定予以扶持。深入落实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扩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向设计、生产、市场等环节渗透。(责任单位: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研究出台“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辅导,每年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中小科技企业,为其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人才支撑、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个性化服务;鼓励“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开展首台(套)设备推广应用,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高成长企业六条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15〕49号)相关政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

(四)持续做好财税加减法

统筹财政资源,优先保障重点科技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对科技创新专项、应用试点示范、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公共平台等的扶持力度。发挥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工商、会计、税收、信息等一条龙的政府集成服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经信委、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

启动实施创新券制度,补助企业和创客围绕自身研发项目而需对外委托的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数据分析、法律咨询、创业培训等科技创新服务的费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经费实行专账管理,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

— 1 — 惠政策适用范围,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购进或自制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抵扣等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落实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补助等政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发改委、经信委)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机构,加大对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创投等融资方式创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知识产权局)

完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政府性担保公司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担保力度。(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金融办、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万家小微成长贷”“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等优先向创新创业企业倾斜。(责任单位:省经信委、保监局)

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到新三板、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培育上市资源。(责任单位:省发改委、证监局、金融办、财政厅、科技厅、经信委、知识产权局)

支持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创新企业股权投资,积极争取国家与我省共同设立“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企业。(责任单位:省财政厅、金融办、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投资开发集团)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引进、支持、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投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高层次人才创办的科技型、创业型、成长型企业。(责任单位:省人才办、财政厅、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

— 1 —

进一步扩大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规模,加快培育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人才办)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建设高端产业学科体系,培养一批紧缺的跨学科、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壮大具有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人才队伍。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特定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和职工在岗、转岗技能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社厅、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

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创业辅导、紧缺人才培训和创新创业服务。(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

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职称政策向科技人才、企业人才倾斜,把知识产权、实物成果和服务成效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责任单位:省人社厅、人才办、科技厅、经信委、发改委、知识产权局)

(七)构建产学研用科学机制

开展产学研合作试点示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联合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财政资金对各类协同创新共同体予以扶持,对由企业牵头实施、市场导向明确的协同创新项目采用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

强化“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产学研常年对接机制,实现企业技术、项目、人才等需求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对接合作,引导企业通过6?18“双创”云平台在线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咨询与交易,创新产品众筹等。推广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信息共享、交易合作等方面的服务。(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教育厅)

— 1 —

大力支持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加大对技术水平突出的首台(套)产品扶持力度;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类保险;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政府购买实际需求,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责任单位:省经信委、财政厅、发改委、科技厅)

(八)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建立福建省创新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创新发展相关工作,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省直有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及其他省创新发展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 1 —

第三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就业增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进一步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强农惠农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尤其是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为改善民生的和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措施和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最好金融纽带,在实施城乡统筹费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中,以农村金融特有的服务功能溶入就业增长与信贷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具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增长的研究了,自2005年以来,中央银行、银监会、劳动社会保障部、农村信用社等各方已从农村金融信贷服务、金融产品、产业政策、就业扶持等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投量逐年增加,社会效应明显,有力地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而国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本人在农村金融部门工作三十多年,经历一线、中层、高管服务岗位

和市级、省级行业部门管理岗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多年,对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增长的有机结合,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了解,尤其是经过党校两年多的课程学习,较有针对性地全面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经济学教程》、《2012-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授资价格研究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境外农金运作特点与启示》、《国外农金支持农村与发展的经济启示》、《英、美、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等内容,对课题的探求有一定的准备。

分农村金融服务与就业保障实施有机结合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国内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国外可借鉴经验、发展方向及策略等五部分。通过分析,结合政策导向战略意义,从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提出提升完善策略,使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就业保障结合更为健全,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服务。

一、2011年12月前,完成资料收集。

二、2012年1-2月,深入有代表性的两个行社进行调查分析。

三、2012年3月完成初稿。

四、2012年3-4月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充实。

五、2012年5月定稿。

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及全省的数据采集有一定难度,国外数据的可比

性不一定能说明问题。

第四篇:实施商标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大冶市工商局陈柏家

近几年来,大冶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商标监督管理职能,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商标,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不断强化涉农商标宣传、引导和保护三项服务,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和谐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市已拥有涉农商标150件,已申报待批涉农商标10件,涉农商标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件,黄石市知名商标5件。农字号商标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涉农商标宣传服务,努力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

商标是品牌的载体,是广告诉求的对象,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志。宣传、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是当前商标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提高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战略实施主体的商标意识,是做好农副产品商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针对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者商标意识淡薄,对注册、使用商标及其价值作用认识不足,一些知名农副产品企业对实施商标战略认识不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

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商标法律法规,宣传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二是组织农民、企业负责人举办商标知识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讲授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等商标知识和法规,指导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如何申办注册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三是商标管理人员送法下乡,深入田边地头,与农民广交朋友,宣讲商标法律知识,为农产品商标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农产品商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我们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全市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情况,经常深入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向当地政府领导宣讲注册商标的价值与作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产品商标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如拥有黄金湖水产养殖基地的还地桥镇,由镇政府对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涉农商标发展的措施,近年来,该镇已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达15件之多。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全市上下逐步增强了“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涉农商标,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小城镇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涉农商标引导服务,大力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在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工作中,我们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积极扶持引导涉农商标发展,大力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一是摸清底数,认真制定涉农商标发展工作目标。近年来,我们以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整顿活动为契机,组织专班深入各乡镇调研,摸清农副产品底数,制定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申办工作目标,要求各单位在整治行动中做到“两摸清、两制定”,即“摸清当地的商标注册数量,摸清当地的商标侵权情况;制定当地的商标注册计划,制定当地的商标保护方案”。各基层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当地农副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从而使全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我局将农产品商标发展纳入目标考核,制定了农产品注册的三年规划,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全市名优土特产品都有注册商标,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提高我市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一批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我市商标战略的实施。在注册商标申办过程中,我们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对在市场上有一定销路,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主要是引导农户和个体业主注册商品商标,实行品牌经营,以品牌促销路,上规模。近年来,我市已先后申办了保安湖腌鱼、嘎子黄土

窖鱼、黄金湖风干鱼、换绦二仙鱼面、湛月牌大米、虬川牌大米、劲牌桔片爽、灵溪豆豉、金谷牛千张皮、毛铺金柯辣椒等2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字号商标。对具有辐射作用的、有传统的地方特色和独特品质、生产较集中或产销量较大的农产品,积极引导其申请证明商标。如我市还地桥镇的“黄金湖水产”、保安镇的“保安湖王蟹”等两个,证明商标都在积极申办之中。对产销量较大、品质一般、分散经营的农产品,则引导注册集体商标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由企业法人注册商品商标,许可农户使用。如大冶陈贵镇添寿蔬菜苗木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添寿”牌蔬菜,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带动周边460户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已建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年可生产销售蔬菜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760万元,创利税50万元,农户人均年收入8300元。

三是重点扶持,在农副产品中积极培育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为打造品牌农业,以品牌农业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我们在农副产品中积极培育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争创名牌商标活动。在第四届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活动中,我市有5件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其中涉农商标2件;在2004黄石市知名商标认定活动,我市有10件商标被认定为知名商标,其中涉农商标有5件。这些拥有名牌商标的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实现品牌扩张,为发展农村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我市还地桥镇嘎子水货有限公司生产的“嘎子黄土窖鱼”,以其色质鲜嫩、香甜可口、不咸不淡无腥味等特点,去年在大连举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夺得金奖,今年“五一”期间,该产品又在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登金榜。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中商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大超市,并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蒙古等国。又如,大冶市灵溪腌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小型生产腌制豆豉的手工作坊式企业,在我局的指导下,2002年公司注册了“灵溪牌”商标,生产灵溪牌豆豉、桔片、辣椒等系列产品,年产值5000万元,年利税达500余万元。其产品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和黄石市十佳满意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当地3000户农户从事种植业,促进了我市订单农业的发展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三、强化涉农商标保护服务,切实维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我市一些知名产品的市场声誉,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傍名牌”现象的打击力度,我局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对涉农商标专用权的保

护。一是与企业联手开展打假行动。我们与劲牌有限公司等有关涉农企业建立了“打假服务热线”,由企业提供制假售假线索,我局负责组织查处。近年来,我局公平交易执法人员多次配合劲牌有限公司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协助打假,查处侵犯“劲牌”商标专用权案件10余起,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起。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去年以来,我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打假保名牌”和商标专用权专项执法行动,对侵犯农副产品商标专用权,掺杂使假,以假充真等不法行为,坚决进行打击,捣毁制假窝点6个,没收假冒“金柯”、“湛月”等知名商标标识36万套,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0余起。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一方面,我们通过完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发现农副产品知名商标侵权案件,促进商标维权进农村、进村组、进田头,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另一方面,结合日常市场巡查工作,严管辖区商标印制企业,把牢农产品商标标识、包装装潢印制点,建立完善农副产品知名商标保护档案,不定期地对商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建立检查记录台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农副产品知名商标的良好声誉。

第五篇: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天开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杭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已与省经济规划研究院进行了初步衔接,计划委托该院为我公司编制公司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园林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园林绿化资质升一级的机遇,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桐庐园艺场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与上述单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成为上述单位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种苗实验基地,发展鲜切花、无性繁殖、湿地植物、无土栽培等新科技、新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公司业务在扩展上要开拓视野,主动出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周围环境越来越注重,因此业务向住宅小区、单位场地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延伸,不怕小,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给用户提供满意的绿化设计和施工服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将园林绿化形成为公司主要的经济增长亮点。

2、市政工程待人员到位后,积极扩展业务,积极创造条件,时机成熟时,完成公司资质的升级工作,以争取更大的业务,形成公司主要经济增长点。

3、可利用原始积累的资金以及原有企业的办公、生产、后勤基地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向房地产延伸;同时准备在舟山购买23亩土地,近期搞物流开发。这些以建筑业为主,多方位经营的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基于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的公司内部管理实施方案。

(一)实施人才战略,缓解和消除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目前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才少,独挡一面的人才少,高素质管理人才少,公司要发展,光靠目前的人员显然不够,市场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在做好企业现有人员素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企业人才结构,根据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制定企业培养人才的实施计划。要改变用人观念,大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用好公司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对公司目前急缺的靠引进和聘用来解决,同时加强新来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储备。

1、人才来源

1)制定措施,借才来用。杭州市萧山区市政园林公用事业管理处有大量公司急需,必不可少的工程、经济管理等人才,公司将与园管处协商,请他们到公司兼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为我公司所用。满足我公司近期人才需求。

2)招贤纳才,网罗公司发展专业人才。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我们适时调整用人政策,通过猎头公司等其他途径,招聘道桥专业高级工程师,为我公司技术负责人以及其他专业人才,在长沙、重庆等地的全国人才招聘会上,招聘公司急需的大学生,充实公司的技术力量。满足我公司长期人才需求。

3)立足岗位,加强培养。在做好引进人才的同时,根据我公司目前发展现状,还应注重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调配和有效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挖掘现有人才的聪明才智,扩展其才能,提升其进一步为企业发挥智力的积极性。要鼓励其立足本职潜心学习,主动帮助其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对现有人才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有培养前途的,要创造条件把他们送到有关院校进行专门的理论培训,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尽早培养为企业自己的高级专业人才。这是我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新来的大学生,大胆使用,给他们压担子,使其早一点成材,满足我公司长期人才需求。

2、人才管理

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能尽其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人才队伍,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建立一整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用人奖惩机制。公司要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尊重、和谐、进取的环境,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实行自我管理;敞开渠道,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按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使每个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他们感到公司不仅仅是发挥才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提升才干的地方。做到公司与员工在利益上的双赢。

2)鼓励学习,不断提高。随着建筑市场各种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要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学习,考取适合公司发展的各种执业资格。为赢得市场做好人才储备。

3)待公司新招聘的人员到岗后,公司要制定措施,定编定岗。在工作中鼓励竞争,对于公司内部少量文化程度低、专业不对口、出工不出力的人员,调离现有管理岗位,充实到生产一线。 通过以上措施,可尽快缓解公司专业人才缺乏的紧张局面。并形成一批经营管理、园林绿化、市政建设、物流、房地产等专业合理、业务精湛的人才力量,使企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

(二)调整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公司现行的科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对公司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已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和公司目前情况,对公司内的机构设置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强,突出经营和工程管理在公司机构设置中的重要位置,以更有利于公司的市场化经营。初步设想是:

1、将公司内的“科室”名称改称“部”,和市场接轨。

2、拟设立办公室、经营部、工程部、财务部、安全办公室、信息中心、苗圃经营部、总工办。

3、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办事处。

4、各机构成立后,对业务分工和人员做适当调整和加强。

5、成立公司智囊团,充分发挥公司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解决公司在大型施工当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吸收、改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

通过以上机构调整,使公司的市场开拓和经营活动由被动变为更加主动。逐步由以分公司投标为主变为以公司自己投标为主;以分公司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为主逐步变为公司自己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不断提高公司经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三)建章立制,实行公司规范化管理

公司各内设机构成立后,根据分工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和奖惩制度,做到责、利对等,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公司运做效率。另外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建设局(2004)109号《关于加快发展萧山区建筑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的通知》的文件,在企业申报劳务分包资质的同时,成立劳务公司,尽快建立专业承包队伍。

2、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公司自己的项目管理人才,与讲信用的分包队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产业链,加强公司“总装厂”地位,提高公司的项目控制和盈利能力,同时调整现有的施工班组,优胜劣汰,打造一支天开公司自己拉得出,打得响的施工队伍,是企业创精品工程的必要保证。

3、充分利用我公司具有园林绿化、道路、古建筑、城市照明二级资质、土建三级资质的优势,继续发挥天开品牌优势,继续完善公司现有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公司去年完成施工产值2.1亿,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说明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今年,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做到公司能对施工项目部的质量、安全、工期的有效管理。

(四)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公司网站建设

公司在一定规模后必须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恰如其分的宣传造势,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市尝机遇和信息。扩大在本行业、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领份额。因此,公司将加大自我包装宣传的力度,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合适的媒介和载体,特别是加强建设公司已经拥有的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网站(),与别的网站加强沟通,相与链接,及时刷新,多一些项目和内容,提高网站的游览量,从而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建一座工程,树一块丰碑”的精品意识,以工程的实绩和诚信的践约,做好最具信服力的宣传。

四、结束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我公司具有园林绿化、道路、古建筑、城市照明、土建资质的优势,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遵循站稳杭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企业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既要看到公司发展中有利的一面,同时还有清晰的危机感,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如既往的为用户和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将产值做大,将公司做强,创造新的业绩,展示新的风采

上一篇:公司质量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业务相关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