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遵从的重要意义

2022-08-26

第一篇:税收遵从的重要意义

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的对策与探讨

贾茂坤 许传征 陈为玉

【摘要】随着税收管理信息化、税收执法规范化、纳税服务常态化的日臻发展与完善,税收遵从行为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时期重点研究探讨的课题。对此,本文以胶南市大企业税收管理为例,从税收遵从行为现状、存在问题两个方面,探讨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的对策,以期对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题词: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

税收遵从是纳税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自觉履行税法及相关规定的权利义务、依法申报纳税,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依法管理的行为。纳税遵从度是衡量税制优劣、征管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纳税人纳税意识和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状况,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税务机关管理能力强弱和税收征管效率的问题。因此,提高税收遵从度对实现依法治税、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和降低税收成本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胶南市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为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各地按照总局、省市局大企业管理要求,根据企业收入规模、税源结构及税收收入的不同,各自确定大企业划分管理标准。以胶南局为例,根据全市现有企业规模及纳税情况,确定年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上、占税收总额50%以上的320户纳税人确定为大企业(亦称重点税源)管理对象,实行市(县)集中管理、重点监控,突出大企业在税收收入中的作用。

一是大企业是税收收入的中坚。为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统一管理方式、统一管理标准,结合本区域税源结构及其纳税现状,自2010年起将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统一集中管理,实行集中与分工、专业与评查、服务点对点、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大企业税收遵从度。为更好地适应青岛西海岸经济区——胶南核心发展带需要,根据胶南市大企业增速加快、规模增大等特点,2011年又适时调整了大企业划分管理标准,由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调整到100万元以上,主要涉及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批发零售等行业,2011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实现各项税收74063万元,占税收总量的51.51%。2012年1-5月仅大企业实现各项税收73256万元,同比增长18.44%,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7.81%,占税收总量比重提高了6点3个百分点,大企业在组织税收收入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是重点行业是税收收入的支撑。从胶南市“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及税收完成情况看,房地产建筑及制造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带动的支柱产业,更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实现的地方税收入情况看,“十一五”期间70%以上的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建筑、房地产、制造三大重点行业,2010年三大行业税收贡献率达到76.5%,实现税收收入分别为29488万元、66636万元和41093万元,税收贡献率分别16.44%、37.15%和22.91%。“十二五”之初的2011年,在国家大力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高压态势下,建筑、房地产业实现地方各税收入42818万元、86540万元,制造业44616万元,三大行业税收总额占全年税收总量的81.4%;2012年1-6月三大行业实现地方各税113004 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0.7%,同比增长31.1%。其中建筑业32056万元、房地产54043万元、制造业26905 万元,同比增长53.7%、20.8%和30.6%。由此可见,重点行业在税收收入中的地位作用突出。

三是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日渐提高。自2010年对大企业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以来,该局积极探索实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通过整合税收风险管理资源,结合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并制定完善了大企业风险管理办法,实行纳税服务与案头分析前置,事中预警提示与自我纠正,事后监督与考核制度等措施,使大企业纳税申报率、申报准确率明显提高。2011年共对65户大企业进行了税务稽查、日常检查和纳税评估,查处有问题企业55户,占检查户的84%,查补税款5658万元,申报准确率为4.3%。从大企业纳税情况看,自行申报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中小企业的5.2%,税收遵从行为明显增强。

二、税收遵从行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税收法律法规掌握不够。一是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快了解不及时。当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或变化后未及时了解,仍然按原规定办理;二是统一政策各地解释理解或执行不统一。从目前企业集团在登记所在地汇总纳税的情况看,各地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各自的解释和执行不一致,致使同一个纳税人不知如何执行;三是涉税事宜过于依赖税收管理员,由于企业自身税收知识的浅薄,致使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调整等。

(二)社会大环境影响纳税意识。纳税遵从行为是直接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纳税的活动。就企业而言,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就纳税遵从行为而言,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当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受到社会成员鄙视,对企业不信任时,纳税行为会趋向遵从;当依法纳税的社会压力不足或缺失时,不遵从行为会在社会成员之间蔓延。尤其当前,由于受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税收征管宽严不同等因素影响,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纳税人的遵从行为偏低。就纳税个体而言,受社会纳税大环境及思想意识的影响,企业出于利益考虑,能合理规避的尽量规避,能漏则漏;有的钻政策空子、做假账、虚列乱摊成本费用,想方设法逃避纳税。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存在侥幸心理的大有人在。

(三)税收风险自我防范意识不高。从大企业总体纳税情况看,财务核算及管理相对规范,存在的税收风险不是主观故意,而是来自于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以及纳税观念等因素。从胶南大企业税收预警分析、评估及日常检查情况看,部分企业税收风险防范意识不高,潜在的税收风险往往被忽视。一是成本费用列支混乱、应调增计税所得额的未调整;二是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发生低级错误;三是地方税申报不实或不准确而少申报缴纳税款等等。还有个别大企业想方设法逃避税收,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少缴、不缴税款,加大了税收风险。

(四)中介机构不法行为降低纳税遵从。税务代理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分工的产物,它具有涉税代理、咨询和鉴证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随着税收管理的需要,中介代理机构逐渐涉入税收管理业务,如财产损失,税收减免抵扣,税收扣除,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缴等。但从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看,部分代理机构存在鉴证报告质量不高、数据不真实问题;有的中介机构为承揽更多的代理业务,一味的满足纳税人要求,纳税人有什么要求就出具什么报告;还有的代理机构或代理人利用代理的合法性,帮助纳税人逃避税收,不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三、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行为对策探讨

提升税收遵从行为是现阶段乃至今后时期征纳税人及其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提升税收遵从行为,必须从强化税务机关及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政策水平与素质、规范执法、强化服务以及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意识,借助社会舆论监督力量,引导和促使纳税人自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形成全社会人人关注税收遵从行为的良好氛围,促进税收遵从行为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对税收遵从行为重要性的认识。一是严格执法,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在当前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查处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渎职犯罪的高压态势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规范执法,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行为。二是强化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综合学习。按照专业化管理、岗位细化、分工协作模式,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长效学习机制,全面系统熟练的掌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及程序,为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征税权,依法征收管理。同时,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增强税务干部自身素质,重点培养专业化、高技能、高水平的高管人才。

(二)强化税收宣传完善纳税服务措施。一要改变以税务机关为中心的宣传方式,建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外向型宣传机制,主动了解和掌握纳税人需求变化,实行点与面、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宣传效果。二要建立点对点的服务模式。搭建多功能服务平台,完善服务途径,建立专门的网站、开通专门信箱,制作纳税服务指南,发送电子信息等等,增强税企沟通的有效性;三要在办税环节上,开辟大企业办税通道,推行预约办税和延时办税措施,在满足大企业涉税诉求上,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联系制度,受理联系大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和个性化服务申请,并在第一时间内研究处理、回复。四要加强税法咨询和纳税实务知识宣传,使纳税人充分了解和掌握依法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强化纳税人权益宣传,改变纳税人被动履行义务的消极心理;强化依法“诚信”纳税宣传促使纳税人自觉依法履行义务。五要充分利用税收辅导培训、纳税人学校、地税网站、手机短息等多种形式加强税收法律法规辅导、培训,宣传等,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律知识和依法纳税意识。

(三)建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体系。一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制定分行业内控标准、操作流程,引导和帮助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自控体系,通过纳税辅导、风险提示、纳税评估和税务日常检查等措施,帮助大企业提升对税收风险的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二是构建网络化、高效服务机制。通过服务管理和信息技术整合,形成现代化服务网络。根据大企业特征和规律,制定对应的征管办法,为行业预警分析、政策执行评估、涉税诉求分析和遵从测评等工作提供参考。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设置的纳税预警指标,对其经营状况、生产经营规律及特征、财务指标、税收遵从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通过对不同行业相关指标、不同阶段涉税情况进行纵横比对分析,发现纳税异常及时提醒纳税人自我调整,有效提高抵御涉税风险能力。四是拓展涉税信息采集渠道(面),实现外部多方联动,内部加工分析利用,运用征管查互动机制,实行征管查共同监控;五是强化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确保税收政策执行到位、税源监控到位,把握大企业税源发展趋势,掌握税源变化动态,实现税源微观全面监控。

(四)加大中介涉税服务推介力度。在大企业中推行中介涉税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税收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针对中介涉税市场不规范的状况,采取约束力强的系列措施,规范中介涉税服务领域,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介力量,税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一要根据中介涉税行业发展和执业标准化的需要,制定涉税鉴证服务准则,完善中介行业制度体系;二要加强行业及执业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自觉履行服务职能,提高执业服务质量;三要加强税收公益服务制度建设,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纳税服务,增强纳税服务社会化的效果,为社会纳税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四要在大企业中大力推行中介涉税服务,减少执法人员直接参入企业税收管理的局面,使执法权得到有效分解。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涉税服务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等一系列资料,由政策法规部门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对出具的报告资料质量不高的,提出意见限期纠正;对故意弄虚作假、出具伪报告的机构或职业人员,责令劝其退出涉税鉴证业务,净化中介涉税市场。

(五)完善税收法律救助机制。做好纳税人权益受损救助工作要从事后救助向事前转移。首先要提高对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税务机关及执法人员应依法履行维权职责,当纳税人提出需求及涉及纳税人权益时,要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把纳税人视为“顾客”,站在纳税人维权角度,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使纳税人从服务中感受到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其次要建立健全纳税人投诉举报受理、承办协办、调查、处理、反馈和督办机制,明确其维权部门及流程,实行统一受理、部门专办、调解、处理、反馈,建立起具有主动性、可预见性的纳税人权益救助模式,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与公正。再次要拓展办税服务厅维权服务功能,建立“纳税人权利义务及税务机关义务公告”制度,定期将审批备案事项、时效和减免税政策,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主体、执法责任、处理处罚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公布,既提高透明度,又拓展了维权服务空间。四是纳税人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税法知识,准确了解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做到知法、守法,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五要落实纳税人的监督权,及时向纳税人反馈举报投诉处理结果,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的公信力,促进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六要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召开征纳双方座谈会,就维权服务的热点和薄弱环节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开展纳税人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对税务干部的行为规范、服务质量、严格执法、廉洁从税等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为纳税人行使监督权提供有力条件。

(六)强化税收遵从行为监督。一要形成全社会依法纳税舆论氛围,通过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措施,使纳税不遵从行为受到社会普遍谴责;二要强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拓展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应用面和影响力,使税收不遵从者在企业信誉、金融信誉、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承受巨大社会压力。三要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坚决克服以补代罚、重则轻罚、自由裁量权过宽问题,杜绝“人治”行为的发生。四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责任和权力,强化稽查执法刚性,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税法权威。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纳税不遵从行为不遵从成本的大小,要坚决克服“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错误做法,防止纳税人低估税收不遵从行为的风险判断,从而提高税收遵从度。

参考资料:

①2010-06-18田大勇 对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探讨。 ②2010年税收研究资料第12期 余凯颂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思考。

③魏贵和 胡孝伦《论税收遵从问题》2008-10-06。

第二篇:2015税收宣传月暨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的讲话

全市税务系统2015年税收宣传月 暨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的讲话

今年4月是全国第24个税收宣传月,自2010年以来,我们围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为了全面展示税务部门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新常态、新税风”为主题,力争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上取得成效。

今天,国地税单位联合XX公司,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是我市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项为大企业纳税服务的创新举措,是XX市税企关系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件大事。税企双方通过平等协商方式达成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有利于促进良性互动,降低税收风险,实现互利共赢。我们以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形式启动今年的税收宣传月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纳税人中真正树立起依法诚信纳税的先进典范,在税企之间真正建立起平等、互信、合作的新型税企关系。

2013年,税务总局对全国XX集团开展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全流程税收风险管理,在这个过程中,XXXX公司体现了很强的税收风险意识和非常专业的财务素养,积极建立健全了税收风险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有较好的税法遵从意愿和遵从能力。前期的税企联动风险管理工作,确立了一个良好的税企合作互信、共同防范税收风险的典范。这是税务总局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具体体现,也是税务机关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生动实践。

我认为,今天协议的签订体现了一种支持、一种转变: 一种支持:签订协议以提高税法遵从为核心目标,以合同文本的形式将企业税收遵从的意愿、税务机关以纳税服务为核心的遵从引导措施固定下来,从而使税企双方达成税收风险防控共识。税收遵从协议生效期间,国地税部门将给予签约企业更多更“给力”的鼓励和支持性措施,包括对企业进行税收风险内部防控体系调查,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内部防控体系;通过设立联络员,及时处理企业提出的涉税诉求,及时向企业宣传税收政策变化;明确规定除涉税检举、专项检查、税收专案外,协议生效期内不对企业实施税务稽查;同时,国地税以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密切税企联系,努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税收服务。

一种转变: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税务管理由税务机关管理为主,逐渐向以纳税人自我管理、税务提供服务为主转变。这是税企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签署遵从协议的方式来明确税企双方在加强税收风险防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企业将潜在的税务风险转化成积极、主动的应对计划,使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更有尊严感,更加自信,也更加自律。同时也有利于税务机关规范行政行为,提高税收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从而实现税企双方合作共赢。

多年来,XX国地税税收的高速增长与广大纳税人的贡献密不可分,尤其是纳税大户的表现更为突出,在全市税收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大企业的纳税服务工作对于建设“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感谢各位多年来的工作支持,祝愿大家幸福安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三篇:运用税收遵从理论实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理性思考

“>

运用税收遵从理论实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理性思考

税收遵从是指人们在广泛了解税收制度法规的情况下,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自律行为,是相对不遵从而言。通过对税收遵从理论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类,研究对策以减少不遵从行为对税收的影响;通过对税收遵从行为的深入研究,又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纳税人不同的税收遵从程度,对纳税人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强化税收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税收遵从理论为现代税收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关于税收遵从理论

有关纳税主体遵从的研究1979年起源于美国,此后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先后开始纳税遵从理论的研究。纳税主体遵从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类型的研究;二是对遵从成本的研究。通过对纳税人遵从税法或不遵从税法原因的深刻剖析,西方学者将税收遵从划分为防卫性、制度性、自我服务性、忠诚性、社会性、代理性和懒惰性遵从几类;将不遵从划分为程序性、无知性、懒惰性、自私性、社会性、代理性和习惯性不遵从几类。我国学者马国强在对我国纳税义务人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整理和改造了西方同行在税收遵从问题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将原来有些重复的分类形式进行了集中性的归纳,将西方学者对决定税收遵从的因素较宽泛的表述进行了符合中国“本土化”的解释,将税收遵从

归结为防卫性、制度性和忠诚性遵从三种类型;将不遵从划分为自私性、无知性和情感性不遵从三种。同时讨论了决定税收遵从和不遵从的五个因素,即税收观念、税收知识、税收制度、税收程序、税收处罚。

(二)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为本,对偷税问题的分析也应如此。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并认为三者三位一体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之中。本我,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要求得到眼前想要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使得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自我代表理性和机智,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行动,给予其适当的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超

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纳税问题上,也存在着这三者的作用。人们在本我的贪婪自私本性的作用下,是不会自觉自愿缴税的。但自我认为这样做不对,还是应该去缴税。而在超我的境界中,人们会认为缴税是公民的义务,没有理由不缴税。当超我战胜本我时,就出现了纳税遵从。

纳税人遵从与否,与税收心理密切相关。一个完全被“本我”的贪婪自私所左右的纳税人,一定是一个自私的不遵从者。他会通过财务或账目上的安排,故意偷逃税款。一个具有“自我”约束的纳税人,则有可能成为”防卫性遵从者”。他们是由税法威慑力量引起的出于防卫而遵从税法的纳税人。当然在税收制度消除了违反税法的机会时,他们也会成为制度性遵从者。但由“自我”控制的纳税人也只能被称为“不稳定的”遵从者。一个“超我”型纳税人,在良心和道德准

则的指导下,一定是一个“忠诚性遵从者”。他们认为自己有道德上的义务去支付其税款,若是在纳税方面进行欺骗就会有犯罪感。长此以往,他们会养成遵从税法的良好习惯,从而成为“习惯性遵从者”,也就是“稳定的遵从者”。

(三)纳税人遵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税收不遵从的经济成本分析。从最一般的经济学意义即“投入产出”的角度而论,税收不遵从也是一项可能产生很大经济效益的活动。但税收不遵从的成本高低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受惩罚的严厉性和受惩罚的可能性。仅仅是受惩罚的严厉性——对税收不遵从的惩罚可以反映为罚款数额或倍数、是否达到移交司法部门做出刑事处分的程度,这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成本,因为受到处罚的可能性并不会绝对地等于100%。由此,税收不遵从的实际成本应该是一项确定性因素(惩罚严厉性)和一项不确定性因素(惩罚可能性)的乘

积。

2、税收不遵从的收益分析。税收不遵从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收益,一是精神收益。特定的税收不遵从形式是一种理性筹划的结果,越是程度严重的税收不遵从行为,其获得的金钱收益越高,筹划者所得到的心理满足度越高。

3、税收不遵从决策的因素分析。税收不遵从的决策是在权衡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后进行的,它受不遵从的严重程度、惩罚的严厉性、惩罚的可能性、风险偏好性等诸因素所决定。首先,税收不遵从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单独地决定税收不遵从的决策,因为与这种严重性相伴生,税收不遵从收益也会随之上升,而惩罚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最后的结果得看两者上升率的对比。其次,在惩罚可能性和风险偏好一定的情况下,惩罚的严厉性同税收不遵从的供给量是负相关的。但如果将惩罚可能性和风险偏好性这两个既定条件放松,则税收不遵

从的供给又出现一种不确定的局面。相对而言,惩罚可能性比之于惩罚的严厉性更具威慑力,因为这种可能也在一定程度内作用于人们的风险偏好——在太大的惩罚可能性内,任何风险偏好也不会轻易做出冒险的决断。

二、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提高纳税主体税法遵从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构建诚信税收体系的需要。税收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其根本立足点就是诚信。然而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不良信用正严重影响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直接面对注重信用的国际环境,重建信用中国更是迫在眉睫,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税收,构筑诚信体系也是当务之急,要求广大纳税人必须努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强化税收遵从意识,自觉做到诚信纳税。而税务部门在倡导纳税人

依法诚信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纳税人提供诚信服务,积极为纳税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执法环境,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信誉等级管理将极大地促进税收诚信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推进依法治税进程的需要。纳税人决定是否真实申报和依法纳税,主要取决于虚假申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真实申报的收益构成了虚假申报的机会成本,一旦机会成本超过了虚假申报的收益,纳税人就会放弃虚假申报。建立纳税人的信用制度,正是要通过给予依法纳税和真实申报的纳税人以优惠的税收征管待遇,降低其纳税成本以激励纳税人依法纳税,真实申报。因为一旦被发现虚假申报和偷逃税,他们将不再享有这些收益,而且还会受到处罚。通过对守法者的奖励和对违法者的惩罚,利益机制将会提高纳税主体的税法遵从意识,增强纳税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主动性,可以

激发广大纳税人热爱国家、遵纪守法、守信纳税的自觉性,有效地提高纳税人的真实申报水平,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

(三)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需要。在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取代传统征管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对纳税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创新管理,而征管手段的增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纳税人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级管理的实行和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的提高,为有效利用纳税人资源提供了保证。

(四)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建立新型征纳关系的需要。过去,税务机关在管理纳税人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执法严明的一面,忽视了纳税人这个极有活力的社会群体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税收遵从程度的不同划分信誉等级,优待纳税信誉等级高的纳税人,让纳税信誉成为纳税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商誉,成为纳税人的一笔很重要的无形资产,用等级来体现公平,让

诚信纳税人得到奖励,对落后的纳税人也是一种鞭策。这充分尊重了纳税人的个性,将鼓励遵从的观念内化到纳税人的心中,它将从根本上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纳税,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税收环境。为纳税人的服务搞得越好,就使纳税人倾向于遵从的观念越强烈,征纳之间互尊、双赢的关系也越明确。

(五)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建立严密税源监控体系的需要。通过实行信誉等级管理可以摸清税源,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力度。确定企业纳税等级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所辖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点的过程,通过等级划分,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等级确定后,可以针对不同的等级,有的放矢,有侧重点的进行管理,提高监控力度,提高纳税主体的税法遵从意识。

(六)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降低征管成本、提高税务行政效率的需要。一般而言,征管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征管的

技术进步、恰当的激励机制、税制结构的合理简化、征管方式的改进等因素。就税务机关来说,通过引入纳税人信用制度,能够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可以合理配置税收人力资源,根据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信用度实施不同的征管方式和征管力度,对一贯依法纳税的纳税人给以较高的自由度,取消或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管理程序,如例行检查等,集中精力对那些纳税信用度不高的纳税人强化征管的力度,实行严密的纳税控制手段,把人力物力用在解决问题的主要方面,以提高征管效率。

(七)实行信誉等级管理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需要。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税收诚信是从道德方面来规范、约束政府、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是“以德治国”在税收工作中集中反映,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有利于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关系,不

断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利于增强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光荣”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和深化税收信誉等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实施。各级税务机关要自觉把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到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建设中,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专门的评审组织,落实人员;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税务干部牢固树立税收信用的思想,自觉主动地做好税收信用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投入,提高信用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推行相关岗位责任制,以有效的奖励和监督机制促进此项工作的落实。

(二)制定客观合理的评判标准,科学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等级,并实行升降动态管理。纳税人遵从理论倡导的是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针对的是建立在对纳税人个性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遵

从和不遵从的类型。在实行等级管理时,就要制定客观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交纳、发票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确定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根据不同的遵从类型科学地确定其管理等级,如忠诚性遵从的纳税人作为a级;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的纳税人定为b级;不遵从的定为c级。动态管理是纳税信誉等级管理的生命,税务机关内部应建立严密规范的纳税信誉等级考核管理体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该晋级的晋级,该降级的降级,决不能搞“一锤定音”,不能搞终身制。

(三)针对不同的等级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a级纳税人,即忠诚性遵从的纳税主体,由于其基本属于稳定型遵从,在管理中应以程序性的服务为主,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荣誉,使纳税主体从忠诚性遵从税法中得到“实惠”,促使其保持较高的纳税遵从度;对于b

级纳税人,即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这两种类型,由于其比较容易转为不遵从,应当慎重对待,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加强立法、制定制度、严格管理、简化表格和程序等措施,将不稳定的遵从纳税人转化为稳定的遵从纳税人;对于c级纳税人,对无知性不遵从的纳税人,应当从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增强税法宣传效果上入手,丰富的税收知识能增强防卫性遵从的意识,从根本上消除不遵从的原因,减少不遵从税法的行为。对自私性不遵从、情感性不遵从的两种情况,则要靠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稽查,增加其逃税的成本,使纳税人体会到不遵从税法的代价,逃税成本越高,防卫性遵从的欲望越强,自私性不遵从的可能性越低。

(四)加快税收征收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步伐。征收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遵从度、税收成本的高低。没有征管水平的提高,缺乏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有效监控,纳

税人就不会很好地做到纳税遵从。因此,必须加强、加快税收征收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一是要提高计算机在征收、管理、稽查工作中的应用率,克服税收征管过程中的随意性,提高依法申报的质量和效率,为遵从税法的纳税人提供优良的征税环境;其次,用税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纳税人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互动式、双向、同步发展的局面,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第三,通过信息化建设把长期以来积累的传统的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大量重复、繁琐的程序进行简化,便于纳税人掌握和执行,提高纳税人的遵从程度。

(五)树立纳税服务观,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税收遵从理论是对纳税主体行为方式的研究,强调对纳税主体个性的尊重,也唯有给予纳税主体充分的尊重之后,才能谈的上税法遵从程度的提高。纳税服务是展示税务部门一个重要窗口,是税企双方发生面对面接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税务工作

者必须牢固树立税收服务观,为纳税人提供诚信服务,因为诚信纳税是双方面的事,在要求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同时,税务机关必须提供诚信服务,为纳税人提供诚信服务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必要前提。所以,税务机关不仅要把纳税人作为管理对象,更要把纳税人作为服务对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做到公开税收政策、岗位职责、办税程序、办事标准、纳税数额、违章处罚、工作制度和廉政纪律,使广大纳税人了解税收执法的过程。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公众、纳税人、各种媒体,对税务机关行使税务管理权、征税权、检查权、处罚权、扣押权等行为进行监督,有效遏制税收征管中的随意执法、任意执法以及危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行政执法时,既要监督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六)简化税制,加强宣传,提高纳税主体的税法遵从度。简明的税制可

以清晰界定税收义务,减少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在税收宣传上,要注重实效。一是要强化国民税收教育,在中、小学开设税务教育课,从小教起;二是要突出税收作用的宣传,让人们知道纳税人所作的贡献,他们感受到作为纳税人的自豪,感受到纳税人的地位,从而自觉地提高税收遵从意识;三是建立税务法规公告制度,让纳税人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动态,减少无知性不遵从;四是形成税收宣传的合力。税收宣传不能仅限于一个税务部门,而要扩大到所有的政府部门。各部门的重视参与,也提高了纳税人的地位,可减少情感性不遵从。

(七)加强部门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信誉信息、资料,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提供信用度。各级税务机关在充分利用税收征管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密切与公检法及工商、银行、财政、海关、质检、电信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和信

息沟通,以提高税收信用管理水平,使税收信用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八)加大税收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治税。严格税收执法是引导纳税人纳税遵从的有效保障,也是打击纳税人自私性不遵从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引导纳税人纳税遵从,除了大力宣传税法、优化服务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税收执法,增强税法的刚性,严查严惩纳税不遵从者,以及通过媒体公开影响大的偷、骗、欠税者,起到查处一个影响一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的纳税遵从意识,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减少税收流失。

电话:0317—2169012

第四篇:20120927《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范本)[定稿]

税 收 遵 从 合 作 协 议

为防控税务风险,降低税收征纳成本,提高税法遵从度,税企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信合作的原则,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第一条 协议主体和适用范围

本协议由***公司(甲方)和国家税务总局(乙方)签订。 适用本协议的甲方范围为,***公司及其实际控制的成员企业。经甲方和乙方协商,适用本协议的甲方成员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

适用本协议的乙方范围为,国家税务总局及其与适用本协议的甲方成员企业(包括分支机构)对应的各层级税务机关。

第二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外,甲方根据本协议享有以下权利并承担以下义务:

(一)参照《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及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内控体系,每年对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及其有效性进行评估、测试和改进。

(二)及时向乙方报告组织结构重大变化、重大投融资活动、兼并重组、重大财产损失等重大涉税事项,并有权就未来可预期的重大交易事项如何适用税法,向乙方申请事先裁定。

(三)积极配合乙方开展的税收管理和检查工作,根据乙方

1 要求,提供与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文件,以及生产经营、财务核算资料和电子数据,并保证涉税数据、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四)成员企业与主管税务机关就涉税事宜产生意见分歧时,甲方有权向乙方反映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请求乙方协调解决。

(五)有权向乙方反映具有行业特点的税收问题,请求乙方提出解决方案。

(六)每年6月30日前向乙方提供上一年度企业税收遵从责任报告,其中包括协议执行情况以及对税务机关改进纳税服务的建议等内容。

第三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除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外,乙方根据本协议享有以下权利并承担以下义务:

(一)积极引导和帮助甲方建立健全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向甲方反馈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二)及时研究、分析甲方提交的重大涉税事项及其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建议。对甲方申请事先裁定的重大交易事项,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三)合理安排甲方涉税资料的报送和电子数据的采集,尽量避免重复要求甲方提供相关资料。认为确有必要对甲方进行税收检查时,除涉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以及上级批办、相关部门转办、举报、协查和税收执法督察事项外,可以给予甲方不短于一 2 个月的自查期限。甲方对自查结果声明承担法律责任。

(四)确定专人负责与甲方联系,提供必要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甲方反映的问题。

(五)研究、解决甲方提出的具有行业特点的税收问题。

(六)每年对甲方税收遵从情况和协议执行情况做出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积极采纳甲方对税务机关改进纳税服务的建议,并提出优化纳税服务的具体措施。

第四条 甲乙双方对协议签订与执行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均依法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 经协商一致,甲乙双方可以对本协议的适用范围进行调整,或进行其他必要修订。本协议在解释和执行中产生的分歧,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六条 本协议在下列情况下终止:

(一)执行期内,一方违反协议,且不能在合理期限内及时纠正的。

(二)执行期内,乙方通过风险评估发现甲方或其成员企业有较大税务风险,向甲方通报并提出改进建议后,甲方拒绝采纳的。

(三)协议执行到期,甲乙双方均未提出续签申请或一方提出的续签申请未被另一方采纳的。

但本协议涉及的税收事项,如在其他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中有相关规定的,不因本协议的终止而终止。

第七条 甲方主要成员企业可与省级税务机关签订本协议 3 的具体执行协议或补充协议,并分别报甲方、乙方备案。

第八条

本协议于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开始执行,有效执行期3年。甲乙双方均可在协议执行期满前60日内提出续签磋商申请,共同商定是否续签本协议。

附件:适用本协议的甲方成员企业具体名单

甲方:

乙方: 代表人(签字):

代表人(签字):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第五篇:2012税收遵从报告国税办发〔2012〕23号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文件

国税办发〔2012〕23号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试行总局定点

联系企业税务遵从管理报告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强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遵从管理,税务总局决定,自2012年起,按编写《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遵从管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各地税务机关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应当就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在本地区成员单位和分支机构的税务遵从情况及相关工作按编报《报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报告》综合反映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管理构架、组织形式、核算方式、税务管理、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税务遵

— 1 —

从等情况,以及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结果,是各地税务机关对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实施风险管理、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料,也是政策和管理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主要内容

《报告》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企业税务遵从

1.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反映企业组织架构、所有权结构、核算方式、生产经营特点和税收缴纳情况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2.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和管理特点,描述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重点反映涉税业务环节的税务管理控制力。反映企业内部开展的各项风险评估、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的情况和结果。

3.企业税务遵从。结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结果、税款申报缴纳和纳税信用评定等情况,报告企业接受税务机关各种评估、检查和稽查情况及结果。

4.重大事项报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资产重组及重大财产损失等对税款缴纳产生的重大影响或调整事项。

5.企业涉税诉求。反映企业税务遵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反映申请解决的税收政策或税收征管方面的诉求。

(二)税务遵从管理

1.纳税服务情况。包括内控机制调查、涉税诉求解决等。

2.税源监控情况。包括税源监控指标设置、税源监控结果。

3.针对性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风险评估、自查等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结果。

4.税务机关各项管理措施对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改进的推动和影响。

三、建立报告工作制度

为规范有序地开展《报告》工作,省税务机关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是指导并收集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在当地主要成员企业的《企业税务遵从责任报告》(以下简称《责任报告》),对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企业,要统筹管理,由省税务机关统一收集《责任报告》;二是结合本机关大企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编写并向上级机关报送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报告》。省税务机关要于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结束后,6月底前向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报送上一的《报告》。2011年的《报告》,请于2012年6月底前报送。随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报告》在内容和结构上如有调整,税务总局将及时通知。

在开展《报告》工作中遇有问题,请及时与税务总局联系。报告报送路径:SecFTP/E:/centre/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管理一处/报告。

联系人: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 焦瑞进,电话:(010)63418899;高淑娟,电话:(010)63418980。



附件:《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遵从管理报告

(2011)》提纲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

(对下只发电子文件)

.

信息公开选项:不予公开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3月1日封发 校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司

上一篇:四十岁生日宴主持词下一篇:食堂采购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