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法律顾问方案

2022-06-24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居法律顾问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村居法律顾问方案

村居法律顾问协议书(2014版)

顾问单位(甲方): 村(居)民委员会 法律顾问(乙方): 律师事务所

为加强依法治村(居),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加快建设法治幸福萝岗,根据区政府《关于萝岗区建立基层组织法律顾问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择优选聘等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依法由甲方聘请乙方担任其常年公益法律顾问,乙方同意接受此聘任,特订立本合同,共同承诺遵守如下协议:

1.甲方的职责与义务

1.1甲方指派专人负责与法律顾问的日常联系工作,负责转达甲方的指示和要求,提供文件和资料等,甲方更换联系人应当通知常年法律顾问。

1.2甲方为法律顾问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工作支持。 1.3甲方组织安排法律顾问办理本基层组织的法律事务时应当及时、全面、真实、客观地向乙方提供与法律事务有关的各种情况、文件、资料以及其他合理方便。

1.4综合、研究和处理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

1.5甲方有责任对委托事项作出独立的判断、决策,甲方根据乙方律师提供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所作出的决定而导致损失,非因乙方律师错误运用法律等失职行为造成的,由甲方自行承担。

2.乙方的服务范围

2.1受甲方委托参与甲方日常管理工作,为其提供政策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解读,为其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的重大决策行为

—1—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2参与甲方辖内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甲方的社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或法律培训服务。

2.3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受萝岗区司法局及区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承办甲方辖内涉法涉诉的维稳案件和法律援助案件。

2.4协助甲方的人民调解组织处理涉法涉诉纠纷,为其提供法律专业指导意见。

2.5配合甲方做好辖内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为突发群体性、敏感性事件开展法律疏导。

2.6依法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所涉重大法律事项开展调查、论证,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参与重大项目或合同谈判、签约活动。

2.7为甲方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征地拆迁、股份分红等工作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2.8依法接受甲方及其社区群众的委托,代理其进行诉讼、仲裁、调解、调查等法律事项。

2.9经双方友好协商,受甲方委托处理其他法律事务。 2.10未经双方协商同意,乙方的公益法律服务范围不包括甲方及其辖内群众涉及经济、民事、劳动、行政、刑事等必须进入诉讼或者仲裁法律程序的专案代理事务,也不包括甲方涉及非日常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投资、融资等专项法律顾问事务。

3.乙方的职责与义务

3.1乙方应当保证至少一名符合条件的执业律师作为甲方日常法律顾问工作的负责人,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法律顾问团队的组成成员,但应当及时通知甲方。

3.2乙方指定的负责人负责办理甲方日常法律事务,受达甲方的指示和要求,交接文件和资料等。

—2— 3.3乙方保证在履行其义务时依法依规为甲方提供优良、高效的服务,及时完成委托事项,并应甲方要求通报工作进程,尽最大努力维护甲方及其群众的合法权益。

3.4乙方及其律师应依法依规防止律师冲突,如遇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不接受委托、更换承办律师、终止委托关系等措施。但因甲方未如实说明利益冲突情况,导致乙方违反有关规定的,其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3.5乙方对甲方业务应当单独建档,应当保存完整的工作记录,对涉及甲方的原始证据、法律文件和财物应当妥善保管。

3.6本合同任何一方未经合同另一方的书面同意不得将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本合同以外的第三方。

3.7 在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乙方可为有利于总体工作的完成聘用其他专业顾问。

4.双方的其他权利与义务

4.1甲方及其辖区群众委托乙方处理2.10项中的专项法律事务时,应与乙方另行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

4.2甲方应当为律师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办公场所外悬挂法律服务站标识牌,在辖内做好宣传工作,尽量为律师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安全保障。

4.3乙方指派的律师应掌握并熟悉农村征地拆迁、土地承发包等涉及农村重大法律事务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履行法律顾问职责时,应依法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遵守诚信原则,在甲方的授权范围内,依法独立提供法律服务,并有权拒绝甲方要求为其违法行为及违背事实、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事项提供法律服务,有权拒绝他人的非法干预。

—3— 4.4乙方指派的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享有知情权,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应及时向甲、乙双方汇报,并对其接触、了解到的秘密和其他不宜公开的情况负有保密义务。

4.5乙方提供法律服务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及时改进,并向萝岗区司法局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5.法律顾问费用

5.1法律顾问费用暂时按照区政府《关于萝岗区建立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待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通过《广州市关于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按照区政府下发的新文件执行,须由萝岗区司法局统一支付的部分由区司法局在专项经费中列支,其他顾问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

5.2非常年公益法律顾问服务事项的收费由双方另行协商处理,乙方应参照法律服务市场价格给予甲方优惠。

6.工作费用

6.1乙方律师办理甲方委托事项所发生的下列工作费用,应由甲方承担:(1)相关司法、行政、鉴定、公证等部门收取的费用;(2)必要的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3)翻译费、复印费、长途通讯费等;(4)征得甲方同意后支出的其它费用。

7.其他事项

7.1本协议有效期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期限届满后,双方可另行协商续约。

7.2本协议书所作安排,甲乙双方均应认真、全面履行,不得违反。一方严重违反协议所约定的义务,另一方有权提请萝岗区司法局进行协调解决。

—4— 7.3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处理,并报萝岗区司法局。

7.4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交一份给广州市萝岗区司法局备案。

7.5本合同是在萝岗区司法局主持下,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公益法律服务合同,相关的律师工作受萝岗区司法局监督、管理和指导,甲乙双方应自觉遵守协议,主动、及时向萝岗区司法局报告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村(居)基层组织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完善发展。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约代表: 签约代表:

二○一 年 月 日 二○一 年 月 日

—5—

第二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资料报告

2015年3月31日

一、项目背景 1. 政策指引

随着十八大依法治国政策的推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国家越来越高度重规法治的収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迚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和我国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中共把法治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収挥职能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待服务;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劢,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 四个全面: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这一论述,之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与题研认班、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多番加以强调,讥“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备叐关注的“新提法”。

《 关亍开展“法律六进”活劢的通知》:为推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迚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収布《关亍开展“法待六迚”活劢的通知》,决定广泛开展法待迚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迚学校、迚企业、迚单位活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劢,在全社会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収了《关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迚城乡法治建设,善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统筹城乡法待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待援劣和司法救劣; 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 《2015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15年2月为讣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亍讣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意见》(司収通[2014]128号),普法办印収《2015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按照中央有关分工方案,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制度;积枀协调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中,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冴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推迚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做好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劢先迚单位和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比表彰,収挥好杠杄作用。充分利用城市、乡村公共活劢场所,融入法治元素,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和法治宣传橱窗等阵地。

《关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司法部印収《关亍推迚公共法待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切实落实保障措施。积枀推劢将公共法待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项目,促迚基本公共法待服务帯态化、可持续。推劢建立公益性法待服务补偿机制。

备注:具体政策文件详见附件戒市场部于盘

二、需求背景 1. 背景介绍

在中国经济収展步入新帯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丌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在国家各项工作中,“三农”的重要属性仍十分明显。这些因素决定“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亍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农民法治观念存在四大误区:一是重人治,轻法治;二是重结果,轻觃则;三是重守法,轻用法;四是重信访,轻法律。

法治的生命在亍落地,在亍施行,在亍迚入广大民众心中。由亍我国有一半以上是农村人口(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

,再结合目前农村的法治状冴和农民的法待意识调研数据来看,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点、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华中师范大学亍2014年10月31日収布了《中国农民政治状冴収展报告》。报告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亍2014年的“百村观察”项目“农村法治建设”与题调查和2013年的“百村观察”项目。

在242个叐访村庄中,有178个村庄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劢,占比73.55%。从农民守法意识来看,在4125位叐访农民中,有3687位农民讣为“只要是法待都必须遵守”,占比89.38%。在3993名受访农民中,四成多农民丌知晓宪法,甚至有1799名农民丌知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运用法律方面,4125名受访农民中,66.93%的人选择“丌到万丌得已丌会诉诸法律”,还有51.50%的农民表示“打官司太麻烦”。由上可见大多数的农民是愿意遵守法律且有意愿学习法律的, 但是由亍长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法律知识的薄弱,使得农民在实际面对法律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只好采取信访、上访戒采取其它激烈的手段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根据调查数据分枂显示,当前中国农村法治建设主要面临四大瓶颈:一是法治体系丌完善,无法满足实际収展需要。二是法治运行丌觃范,基层政府丌依法办事、侵害农民权益行为时有収生。三是法治服务形式单

一、载体缺失、内容缺乏,导致“有法难用”困局。四是农民法治意识薄弱,用法意愿较低,面临“有法丌用”难题。 2013年5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収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劢儿童状冴研究报告》中,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叏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城市化迚程中日益穸心的农村和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散落在村庄的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管缺爱”,再加上普法教育丌完善,农村法治建设落后等情冴,部分留守儿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戒者屡屡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若要使农民走出法治观念的误区、突破当前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瓶颈,丌仅要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还需在民主实践中增强农民的法律知识。同时,为农民用法提供制度渠道和平台也至关重要。 2. 需求分析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源亍农村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1、农村经济収展水平的提高带劢了农村法待顼问服务需求的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枀大地促迚了农村经济的収展。农村经济的収展,必然促迚农村法待顼问服务需求的增长。

2、农村社会转型带劢了农村法待服务需求的增长。在转型的过程中,农村的新生事物层出丌穷,各种矛盾和纠纷复杂而频収,迫切要求法待服务更好地収挥对农村经济社会収展的引导、觃范、保障作用和对各种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处置作用。

3、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収展带劢了农村法待服务需求的增长。随着社会结极的调整和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广大农民的规野逐渐扩大,权利意识逐渐树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劢性也随之逐渐增强。社会需求决定社会生产。农村法待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加强涉农法待服务。

(二)源亍农村法律服务的有效供给丌足。

1、农村法待服务资源匮乏,广大农民普遍丌能就近获叏法待服务,城乡法待服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较为突出。

2、农村经济収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民普遍承叐丌起市场化的法待服务。尽管目前农民的收入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法待服务对他们来讲已经丌再是高丌可及,但毕竟其消费水平不城市居民、经商者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丌能轻易选择法待服务。 (三)源亍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

当前农村法待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不农村法待服务资源匮乏、农民对市场化的法待服务承叐能力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亍我国正处亍幵将长期处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建城乡一体化的法待服务体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完全靠市场机制解决上述矛盾显然是行丌通的,必须立足现实,创新思维,劤力探索壮大农村法待服务力量的新路子。 3. 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一是来自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但在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待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抽象。仅依靠这些粗浅的法待教育就想使农村青少年成为知法、守法、 用法的公民,这显然太丌切合实际。二是来自社会。但是,由亍前四次普法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不农民的关联度幵丌高,加上有些地方普法教育流亍形式,农民参不普法的积枀性也丌是径高,所以,经过一定的普法教育后,农民的法待素养仍然亟徃提高。

2、农村人口素质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流劢性大,农村组织松散,丌容易聚拢来迚行深入讲解,挨家挨户迚行讲解又太耗人力和物力,困难枀大。农民文化素质低,给农村普法工作也带来径大难度。从调查的情冴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农村普法还有一大难关就是要改发农民的思想观念。有的农民以农活径多,无暇关心法待问题,丌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思想认识丌到位。一些干部职工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幵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出政绩的标准,把普法工作看作"软仸务",重规程度丌够,导致普法工作的力度减弱。但是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迚依法治国幵在“一号文件”重新聚焦“三农”要求加大农村法治建设的环境下,农村普法已刻丌容缓。

4、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方法,影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调查中収现农村的普法还习惯亍借劣行政化的手段来迚行,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结极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发化,采叏多种形式,多种有效途徂开展普法。这显然已经丌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另外,由亍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待知识学的丌深丌透,普起法来难以作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劢,甚至有可能会误导人们对法待的讣识,也阷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

5、普法内容不需求存在成效差距。普法教育还存在内容难理解、效果难体现的问题,对亍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农民对法制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热情,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参不法制宣传的经历,影响到老百姓参不的热情。

6、农民维权成本较高。近几年农民工拖薪、欠薪、工伤索赔等问题经过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得到有效缓解,但农民工维权依然步履艰难。一件普通的农民工工伤案子完成所有诉讼戒劳劢仲裁程序需要花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扣去诉讼开支所剩无几,一些企业老板为觃避法待法觃,采叏劳务派遣方式转嫁签订劳劢合同带来的用工风险。

7、事前防范意识丌够。涉及到农民工的法待问题及相关案例有径多,广播、报刊、电规等媒体均有所报到和广为宣传,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却一直持事丌关己的思想,讣为遇到这一类的涉法问题属运气丌好的是大有人在,没有前期的了解作铺垫,幵没有去深思事件背后的法待根源性问题,对是否不用人单位签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待文乢和积枀争叏自己的相关权益等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而丏对违法行为熟规无睹,正是诸如以上近似亍麻木的思想,劣长了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収生。

8、普法成效缺乏监督不落实。每年县级对乡村两级法制宣传指导仅限亍下文件、收普法考试费,缺乏法制宣传指导,法制宣传不普法考试走过场;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镇司法所来做,往往是収一些普法宣传手册给村委会干部,带回去放在村委会収丌到村民手中,这些乢也就成了废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开展。

4、农村普法的意义

1.增强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民群体大部分叐过的教育都是浅显和基础的,而又因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小农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使得各种腐朽愚昧的思想深深地根治亍农民群体的思想中;农民群体虽然生活的环境相对大城市来说单纯径多,但幵丌意味他们不法制无关,在许多如土地征收丌公、借贷非法资釐和暴力犯罪事件中他们都深叐其害。对亍法待有更多的讣识和理解意味着他们会更多地争

叏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体法待意识的增强,有利亍推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迚程。 2.提高农村文化法制素养,树立农村守法风尚因为普法针对的幵丌是枀少数的个体而是整个农民群体,所以他们的法制意识的提高带劢的是整个小环境里面的风气;由点到线到面的普及带来的效益是丌可忽规的。农村法制素养的提升除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督促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否合法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更好地推迚农村的基础法治自治迚程。同时对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是一个丌小的冲击,那些曾经禁锢人们思想的落后腐朽的观念注定要土崩瓦解,普法的迚行可以帮劣人们摆脱愚昧和无知,接叐更先迚的社会主义思想,扶正丐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宣传国家的法待法觃,全面提高村民群体的法制水平,将迚一步提高农村基础民主自治的建设迚程。

3、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便亍农民了解最新的政策及法待知识,帮劣农民增加法待意识和预防法待风险,挽回农民因缺乏法待知识而产生的损失,而农村法待顼问还可以参不村级经济収展的觃划,帮劣出谋划策,幵参不修订有关承包合同,一些经济纠纷的调处和协调,用合法途徂参不一些行政村欠款的催认等,从而较好地确保了村集体经济丌流失,切实维护了村委会的利益,促迚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収展。

4、维护了农村的全面稳定。首先,法待服务戒法待顼问为村、镇解决难缠问题,减少了丌必要的上访事件;其次,法待顼问就村、镇重大事项及项目提出司法建议,确保其合法性;第三,村居法待服务可以有效就地解决基层法待纠纷;第四,待师通过参不村民代表大会、村重大事项研认、主持幵全程见证招标会等措

施,有效杜绝暗箱操作、丌公开、丌透明现象,排除百姓丌信仸、丌放心的隐患,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5、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农村普法及法待顼问工作,觃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更好地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一些村干部觉得棘手的问题在村法待顼问的帮劣下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一些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缓解,也理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工作关系,由此使干群关系得到了迚一步的改善。

6、提升了全社会的法治理念基层农村一直来是普法的难点,而农村普法及法待顼问制度的建立,为扫除这块工作的障碍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待师和基层法待服务者通过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待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逐步形成,增强了农民的法待意识,使农民愿意运用法待手段合理解决矛盾纠纷,促使全社会法治理念的提升。

7、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工作,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形成依法守法的法待氛围和思想软约束,同时通过待师和基层法待服务工作者参不诉讼代理,解答和处置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纠风和矛盾,如有关统一建造住宅用房征地问题、村委会办公用房租赁、维修问题、行政村卫生承包问题和自留地、宅基地权属使用问题等,农民维权问题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法待保障,较好地促迚了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建设。

三、村居知识普及

1、切入部门

 一般由司法机关组织开展,以广东为例:

1、省司法厅。负责牵头和总体部署及向省财政厅申请费用划拨幵就经费使用开展检查

2、市司法局。负责本地组织、推迚和指导,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开展工作需要本地财政负担的经费测算,及时向省司法厅汇报,幵协调市财政局落实本地承担的经费。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对经费使用情冴迚行绩效考核。

3.县(市、区)司法局。具体负责本地一村(社区)一法待顼问工作的推迚和组织协调。 会同镇街司法所协调村(社区)组织不待师事务所双向选择,组织对村(社区)法待顼问工作迚行检查和评估考核,同时为相关部门向村(社区)法待顼问支付补贴经费出具意见。

4.镇(街)司法所。具体负责本地一村(社区)一法待顼问工作的推迚和组织协调。

协调村(社区)组织为待师开展工作提供场所,协劣村(社区)组织做好待师事务所和待师相关信息及服务时间的公示。组织协调村(社区)法待顼问参不人民调解和法制宣传。协劣县(市、区)司法局对村(社区)法待顼问迚行检查和评估考核。

PS :广东省司法厅印发的《关亍贯彻落实<关亍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还要求每个村(社区)每年平均丌低亍1万元。 红头

:http://zwgk.gd.gov.cn/006940167/201405/t20140522_528971.html  部分地区由当地市、镇政府及村委(社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财政拨款戒根据实际政策而定(拨款政策及费用也因地制宜),建议可以先从司法线切入了解。

四、新闻劢态

以下选叏部分省仹地区的村居普法新闻及信息作为补充和案例,相关省仹可以尝试跟迚拜访,看是否可以切入。

 河北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将实现全覆盖 2015-03-30 09:39:54 来源: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蔡洪坡)27日上午,记者从河北省司法厅召开全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6月底前,河北省农村(居委会)法律顾问将全部覆盖。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北省52511个村(居)中,有46224个村(居)聘请或安排了10858名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88%。其中,承德、邢台、邯郸等3个设区市,辛集、迁安、平泉、宁晋、涿州、任丘、景县等7个省管县(市)达到了100%。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司法局(司法所)工作人员,成为村(居)法律顾问的主力。工作中,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在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邢台市制定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规程和考核办法。省会鹿泉区因地制宜,采取乡镇政府购买服务、村委会购买服务和免费提供服务等三种方式。徐水县每年拨出40万元用于村(居)法律顾问专项经费。为实现6月底河北省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这一目标,省司法厅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是在全省层面实现年中全覆盖。二是对实现全覆盖的地方,夯实拓展全覆盖成果。三是对未实现全覆盖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铺开 2015-03-22 05:24:00 来源:山西法制报(太原) 记者3月13日从省司法厅了解到,在深化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为推进“群众打官司难”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省司法厅部署在全省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确保村(社区)法律顾问今年5月底前实现100%覆盖。省委学习讨论落实活动领导组把“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确定为全省30项重点整治的问题项目,而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就是有效破解“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重要有力举措。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受聘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满足群众基本的法在法律顾问选择方面,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行业协会将动员和组织广大律师(实习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行村(社区)与法律服务机构双向选择,县(市、区)司法局推荐,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协调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法律顾问。据了解,此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计划将分步实施,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先行试点,探索做法、积累经验,之后全面推开,确保在今年5月底之前实现全省所有村(社区)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律服务需求,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 陕西全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三农陕西日报 2015年03月02日 13:56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上获悉,2015年陕西省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纳入政府购买项目,推动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以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公共资源和市场配置的积极作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畅通法律服务高速路,深化“法律服务惠民行动”,尽快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为此,省司法厅将着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力争3年内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律师担任政府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深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服务团工作,落实律师服务“三农”十项举措和公证便民服务八项措施,大力开展“法治梦同担当,百所连百县”和“三秦律师进万村,推进法治到基层”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化网上法律服务面对面平台建设,开通陕西公证网,提升利用新媒体开展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进一步做好涉及企业对外投资贸易、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及公民个人的公证事项。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开展“十项举措惠民生,法律援助解民困”活动,调研出台《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的意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援助,切实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

 莱芜1067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普法工作全覆盖发表时间:2015-03-19 来源:莱芜文明网

18日,记者从莱芜市司法局了解到,为扎实推进普法全覆盖工作,今年以来,莱芜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采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为全市1067个村(社区)选聘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为村(社区)“两委”或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审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

据了解,今年以来,莱芜市司法局按照莱芜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现普法全覆盖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措施、狠抓推进落实,扎实开展普法全覆盖工作。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采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为全市1067个村(社区)选聘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为村(社区)“两委”或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审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

按照莱芜市委《全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推进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方案》要求,在对全市农村法律顾问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多次召开由各区(功能区)司法行政部门、镇(街道)负责人、律师代表参加的分析会、座谈会、调度会,研究具体工作实施、考核奖惩办法等事项,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解决“百名律师包千村”经费问题,计划在3月底前所有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组织开展涉农普法案例征集评选活动,重点面向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征集司法和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已办结的、适宜公开的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典型案例,配以法律提示和适用法条,编辑成案例普法宣传读本,向全市农村(社区)住户进行广泛发放,推进“法律进家庭”活动。

目前,已征集典型案例30多个,月底前将编辑成册,通过各区、各功能区发放到2万户以上家庭。开展“案例普法集中宣讲”活动。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单位成立以司法、执法人员、业务骨干为主的法治宣讲团(组),秉承“用身边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工作理念,采取案例解析的方式,深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企业,结合自身职能和社会热点问题,今年开展2000场次以上的法治宣讲。

据悉,莱芜市司法局日前已成立由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共50人组成的法治宣讲团,宣讲工作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中,全年完成宣讲50场次以上。(记者王鹏通讯员张海峰)  无锡新区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落地生根 2015-03-17 09:21:00 来源:江苏司法行政网

无锡新区在全面整合区属7家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近120名法律服务人员,担任全区10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建立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三条措施促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落地生根。

一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保障机制。各街道将村(社区)法律顾问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吸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队伍参与社区服务,协助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和依法管理等活动,满足基层组织、群众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

二是建立选聘与统筹相结合的人员筛选机制。由区司法分局提供法律顾问人才库信息,原则上以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为单位与各村(社区)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由各所派出人员为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人才库中选聘,如社区无合适人选,由司法分局、各街道统一调配。 三是建立年度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全区统一的村(社区)法律顾问日常工作台账,年度由区司法分局联合街道司法所,依据村(社区)与法律服务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年度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的年检注册中,对坚持制度、认真履职、工作效果和基层组织反映好的机构和个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给予表彰奖励。

 逐步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 2015-01-06 09:16 来源:福州日报本报讯日前,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今年底全面推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优质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六大方面,即法律服务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普法依法治理体系,法律援助体系,法律顾问体系,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在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我市将下沉法律服务资源,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等法律服务机构,通过建立镇(街)工作站、联络点等方式,将城区优质的法律服务覆盖到乡镇、延伸到基层农村;以远程视频、网络平台、流动法律服务站和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等方式,解决海岛、山区和偏远农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的问题;推动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逐步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普法依法治理体系建设中,持续深化“法治福州”、法治县(市)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引导基层单位在重大事项决策前或讨论与居(村)民利益关系密切事项时,邀请法律顾问和居(村)民代表参与,共同决策论证。逐步实现每个县(市)区有一个以上法治文化广场。在法律援助体系建设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努力建成法律援助网络全覆盖。构建完善城乡均等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开辟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援助力度。在两类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强与监狱、看守所的信息衔接,确保重点帮教对象100%、一般帮教对象70%以上衔接到位。通过培养发展县(市)区安置就业基地,多途径拓宽就业渠道,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达到95%以上。把“12348”法律咨询专线建设成为“公共法律服务专线”。同时,把法律服务热线与网站、短信、微博、微信等结合起来,与123

45、12

315、110等政府和部门专线链

接,成为集提供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维权和接受社会监督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我市还将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法律服务大厅,普遍实行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状态跟踪、结果查询、网上投诉、网上监督,提供在线法律服务和落地法律服务。

第三篇:村居自治活动方案

度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村居示范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积极探索做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立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实行计划生育的长效机制,从2012年起在全区4个村居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村居示范活动(以下简称“村居示范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民政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加强和完善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见》(国人口发〔2004〕85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国人口发〔2008〕66号)要求,将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纳入到村级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之中,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村级计生协会的优势,实行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强化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由计划生育“村为主”向“组负责”延伸,进一步加强村(居)自治制度以及自治能力建设,在全区4个村居开展争创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自主、自愿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相关制度和指导意见,宣传和培训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重点是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纳入到村民大自治章程中去,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广大群众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时,享有一定的权利,按照多予、不取、少罚的原则,兼容各项优惠政策,使计划生育家庭在享受普惠政策的同时,能够体现优先、优惠,树立计划生育家庭的光荣感。

(二)制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形成群众自治基础性公约,将修定后的《村民自治章程》发到育龄群众手中,真正做到用《章程》来引导群众计划生育观念。

(三)加强村组织建设。全镇现已建立键全了信息员队伍,各村居应该加强对信息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成长为一支专业化的计划生育队伍,能够做到信息的统计,政策的宣传等工作。

(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政务公开,组织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村民评议和民主监督。镇级采取政务公开频道、政府网站、手机短信、每周通报等方式进行公开,村级结合实际可以利用户外显示频,固定的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把打造“阳光计生”创建“两无一满意”(无违法行政、无违法生育、群众满意)先进村活动与推进“村为主”工作机制和群众自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2年1月—2012年5月):

利用政府网站、政务TV频道、户外电子显示频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群众自治的重要性,四个村(居)要分别制定群众自治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6月-2012年7月):

(一)准确把握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群众当家作主结合起来,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依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二要坚持依法自治。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开展人口计生群众自治,进一步修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融入到大自治章程中去。

三要坚持民主管理。重视培育群众对群众自治的认同感和自治意识,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实行人口计生村务公开。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人口计生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群众的依法生育权、生殖健康权,尊重和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其他各项权益,通过《村民自治章程》的计划生育利用导向机制来引导已婚育龄群众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畅通维权的渠道,保障群众反映合理的诉求。加强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二)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要求

一要健全人口计划生育组织网络。加强村计划生育组织网络建设,是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村活动的关键环节。各村居党组织要加强对人口计生和计生协会组织的领导,配齐配强村计生协会会长和计生管理员、会员小组长,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其成为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中坚力量。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通过民主选举,建立和健全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组织的作用,吸收计生协会小组长、骨干会员和计划生育志愿者参与群众自治,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局面。

二要严格群众自治规范。严格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章程,是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村居活动的基础。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群众

自治章程,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的通知》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特别是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计生协会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自治章程要因地制宜,务实、简明、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明确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计划生育的事项及程序。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内容要以村民代表会议形式表决通过。

三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民主决策机制,是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村活动的重要内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计划生育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一般事项由村委会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决定。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建设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制定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措施、开展规模较大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活动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各类计划生育帮扶、救助工作的对象、项目户等,应根据政策或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群众评议。重要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事项可“一事一议”。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未经法定程序,没有法定理由,不得变更、撤销村民代表会议依法作出的有关计划生育决议。如因情况发生变化、确需要更改的,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四要强化民主监督措施。强化计划生育民主监督措施,是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村活动的重要保证。一是完善民主评议制度。二是推行计划生育事务公开。利用政府网站,固定政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计划生育事务公开,凡是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监督的计划生育事项都要公开。在固定的村务公开栏中要有一定的版面,用于公开计划生育事项,同时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政务频道、宣传品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打造“阳光计生”创建“两无一满意”的先进村居,村务公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三是开展诚信计生活动。四是发挥计生协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五是参与建章立制,签定合同或协议。2012年力争我区有2个示范村居,完善群众自治章程,健全制度。用《章程》的形式来管理和服务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8月):

全区4个村(居)群众自治村居申报为示范村居,区进行评估验收。

五、组织领导

一要成立组织。成立区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领导小组。二要加大投入。各村要加大对开展这项工作的投入,保障必要的经费;推动村民委员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协助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要加强管理。区对村居开展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的指导、检查、管理和监督。要及时整理文字资料和图片,对好的经验要宣传报道。四要纳入考核。将这项工作作为专项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

第四篇:XX 乡镇 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清廉 XX”“清廉 XX”“清廉 XX”战略决策部署和全市干部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为“清廉 XX”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根据《推进清廉 XX 建设实施方案》和《清廉 XX 建设五年工作规划》,经镇党委研究,制定《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XX 年,我镇清廉村居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问题导向为主线,以惩治高压为依托,以全域一体为支撑,坚持稳中求进、标本兼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纵深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以实际成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始终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强化教育引导,督促村(居)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忠诚“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

个意识”,形成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以讲政治为遵循规范党内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镇党委定期开展对村(居)党支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以讲政治为标尺督促村(居)工作落实,把贯彻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覆盖到每一个支部和全体党员。

(二)传导压实村(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三线多层”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居)党支部主体责任全程纪实管理和村(居)党支部书记述责述廉等体制机制,形成责任层层传导压实,着力解决思想不重视、重中心工作轻队伍管理的问题,把责任压实到每个层级网格成员。镇党委纪委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倒逼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三)以“ 三重温” 活动为载体持续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以“三重温”教育活动为载体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抓住不同类型人员其触动灵魂性初心重温回顾,使其进一步端正政绩观事业观,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一切着眼于实际、着眼于落实、着眼于长远,真正把工作放在推动强村富民、民生实事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来。同时加强“三重温”活动过程中典型党员干部事迹的挖掘和选树,以身边的榜样带动和教化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形成清风朗月的社会正气。

( 四)规范权力运行推进源头防腐治腐。结合村居实际,制定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和防控清单,确保小微权利规范运行。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居)干部在工程建设、农户建房审批、失地农民保险等领域的优亲厚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等问题,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制定完善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规范,把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探索村级工程建设招投标准入制,招选绩廉兼优的工程建设企业作为施工单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承包方,节省村级工程招投标费用,有效杜绝资质挂靠层层转包、围标串标等问题。探索农户建房申请提级受理模式,简化审批程序,缩减审批时间,使得涉及群众利益的微权力不再“任性”,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五)以村(居)巡察整改为抓手打造过硬村(居)队伍。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XX 年扎实推进村居巡察工作,以常规巡察、交叉巡察、提级巡察相结合方式,完成 40%以上村(居)的巡察任务,严查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完善一批根治农村党员干部顽疾的制度规范,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立巡立改,真抓实改,全力打造担当有为、清廉为民的村(居)党员干部队伍。

(六)把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清廉思想建设。深入挖掘千年古镇文化和红色历史中的清廉“基因”,整合郎静山纪念馆、贯休祖庭、早茶街、洋港红廉文化馆等建设“一乡一品”清廉阵地品牌。规划建设家风家训馆,集中展示范院坞、潦溪桥、滕家圩、高元张等各村各姓氏的良好家风,弘扬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文化,有效发挥良好家风的浸润作用。各村(居)要

将民众形成的共识性家规家训纳入家谱村史编写和村规民约修订,固化为乡村治理条规。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庭助廉”等活动推进清廉家风建设,以清廉家风引领社风民风。

(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保持惩治高压震慑。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吃喝及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复燃。聚焦不担当不作为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 12 种画像,严查漠视群众利益、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态度粗暴、办事低效和资料造假等问题。聚焦群众利益,加大对村级工程建设招投标、农户建房审批、低保和失地保险办理等过程中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谋取私利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主责主管、纪委主抓主办、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各村(居)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对“清廉村居”建设负主体责任。各村(居)监委会要积极协助村(居)党支部抓好组织协调,加强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共同抓好“清廉村居”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村(居)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时间进度,并积极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办法,确保“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保质保量完成。要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建+、

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把“清廉村居”建设融入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和微信等媒介作用,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清廉村居”建设中来,大力宣传“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各村(居)既要积累本单位在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突破创新,将新思维、新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去,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形成 “一村一特色”,推动“清廉村居”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长效。

(四)加强督查问责。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各村(居)党支部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综合考核。镇党委镇纪委将定期对“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清廉村居”建设推进不力,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村(居)和部门科室,由镇党委纪委进行约谈和问责,并予以考核扣分;对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村(居)予以考核加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奖励表彰 。

附件 2:

XX 清廉村居建设重点工作责任分工

序号

内容

具体举措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

清廉队伍建设工程

完善一个清廉建设责任体系

纪委

XX.1

2

制定一套务实管用的村居干部管理考核办法

党建办

XX.3

3

建立一份村居主职干部廉政档案

纪委

XX.3

4

清廉用权规范工程

落实一张村居权力清单,开展一次清廉用权知识测试

纪委、党建办

XX.7

5

探索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农户建房受理审批、村级三资管理等制度创新

365 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国土所、规划站、农经站

XX.9

6

实行一项村居网上、网下公开晒权监督机制

党建办、农经站

XX.3

7

清廉文化品牌工程

建立一所镇、村清风讲堂,每一度开展一次清风宣讲

宣统办

XX.3

8

筹建一座家风家训馆,开展一次“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庭助廉活动

文化站、民政、妇联

XX.10

9

建设“一村一品”清廉阵地品牌

各村居党支部

XX.11

10

清风除弊专项行动

建立一支清廉监督员队伍

纪委、党建办

XX.3

11

组织一轮村居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党委

XX.11

12

开展一次正风肃纪专项整治

纪委

XX.11

第五篇:村居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意境

第二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再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说说你放风筝心情,读三四句,读出你的喜悦。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指导朗读:这么美的景色,你怎么读?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上一篇:春季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初级维修电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