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2-09-10

目前, 很多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不停地起来 (或主动或被动) 回答问题, 教师费尽心思地将学生的思路往答案上引……看似课堂气氛活跃的背后, 更多的学生只是被牵着走。当然, 不乏眼神暗淡无光的学生。这种课堂只能是上完40分钟, 效率并不高。因为只有学生学习主动了, 学到了, 会学习了才是高效的教学。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高效率, 达到高效呢?

一、潜心研读文本——高效课堂构建之基础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 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教师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 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挖掘训练点, 并选取恰当教学方法。假如教师对文本只知皮毛, 不了解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不明, 教学重点模糊不清, 便很难借助文本, 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学习, 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 即一篇篇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融合在课文之中。语文老师, 首先是一个学习者、阅读者, 应和文本及作者认真对话, 潜心加以研读。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认真钻研教材, 并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从而确定“教什么”。首先要深入文本, 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 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 再跳出文本, 站在学生的角度, 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训练内容, 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髓把握住, 才可以尽量避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学生思维鲜活, 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和一段文字的感受, 往往是各式各样,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对文本的感知单一, 哪里会有学生的百花齐放、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

二、精心巧设计——高效课堂构建之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 要返朴归真, 简单实用,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 应当依据阅读教学的特点, 注重语言的理解与感悟、积累与运用, 让阅读教学简约而实用。因此, 要提高课堂效率, 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

曾看过王崧舟《荷花》一课实录, 课堂教学以“美”为主线, 先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接着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最后、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教学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尊重学生学习兴趣,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美, 最后, 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环环紧扣, 条理清晰, 层层推进, 看似简洁, 实则内涵丰富。

可见, 根据文本精心设计, 可以实现教师教学简单化, 学生快乐学习。这无疑离高效课堂更近一步。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来调整教学顺序, 相应第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课堂上, 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 关注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 紧抓学习的重点, 应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出现与教学预期不相符的情况时, 要以学生的实际作为新的起点, 修改教学计划, 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往预设的程序上赶。教师要因势利导, 探引结合, 把握良好的契机, 将教学曲折, 变为教学亮点。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堂拼音课《a o e》 (片段) :

师: (边板书边说) 今天, 我们将一起认识3个新朋友……

很多学生大声说:我认识, 我认识:a o e

师:真的吗?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大声叫一叫他们的名字。

生:我妈妈教的。

生:我在幼儿园学的。

生:学前班的李老师教的。

老师示意学生静下来。然后, 请几个孩子读一读3个单韵母, 有的能完全读准, 有的口型不对……

师:XX同学真能干, 读得非常的准确, 请他当我们的老师, 教教我们吧。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认真观察他的口型……

一个示范得有模有样, 一群学得热热闹闹…… (教师相机点拨, 纠正, 示范)

原本老师预设自己示范---学生跟读, 学习拼音, 当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后, 变换教学流程。教师很关注学生的起点, 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及时更改教学流程, 大胆让会读的学生示范。学生向学生学习, 看似随意, 实则极具匠心, 又省心。

三、转变角色, 还主动权——高效课堂构建之途径

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是主演, 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真正归还学习主动权。语文学习贵在体验感悟, 必须有听、说、读、写、思、做的亲身经历, 别人无法代劳。目前, 好多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讲到底就是一问到底。教师非要把那点知识掰开揉碎了再“喂”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几乎用不着去动脑思考, 学生的主角地位被削弱, 甚至被剥夺。他们的自主经历无法体验。这样的课堂, 如果是精彩的, 那精彩的只是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退居二线, 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读, 在阅读文本情境中逐步使学生和作者实现心灵的交流, 情感的沟通, 进而实现智慧的启迪, 知识的构建, 能力的迁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要结合教材, 充分把握时机, 给予充分的质疑时间和空间;即可集中质疑, 也可随机提问, 也可小组进行, 再全班交流, 给每个学生创造出人人提问、交流、辨析研讨的机会。

总之,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 更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 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 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摘要:目前, 有些语文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效率不高的。教师应潜心研读文本, 打好高效课堂之基础;要精心设计课堂, 并转换课堂角色, 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方能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研读文本,巧设计,转变角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刘民慧.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谈[J].教育探索, 2009 (02) 。

【3】代夏春.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性尝试[J].教育科学, 2009 (11) 。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中国3D游戏的设计与困境下一篇:体态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