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12-06

一、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类课程现状及基本情况

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是围绕“丽江古城”、“纳西东巴古籍”、“三江并流”三大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 以保护传承丽江优秀遗产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课程。目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围绕这些优秀的遗产文化, 开发了很多课程, 这些课程有些属于提高素养的通识课程, 有些属于专业技能课, 有些是理论课, 有些是实践课, 从形式上看有选修课, 有必修课, 在这里主要根据传授内容分为以下类型:东巴文化课程群、本土民族文化概要课程群、少数民族语言课程。根据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提出, 学校意在构建“两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 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和职业技能教育平台。两个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模块, 其中, 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包括身心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3个课程模块;职业技能教育平台包括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3个课程模块。目前从学校课程的两平台课程结构体系来看, 学校对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开设的课程逐年增加。在人文素养培养专项课程中涉及到开设《世界遗产及东巴文化概论》一门选修课, 通用核心能力培养专项课程中开设有《东巴象形文字入门》, 在学校其他专项课程 (公共任选课) 中有近4门同世界遗产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相关世界文化遗产课程结构的开发需要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开发, 课程的开发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更多在人文素质培养专项课程模块及公共任选课中增设与世界遗产教育相关的课程, 课程结构的搭建需要符合合理的教学规律及常规,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课程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构建模式, 线上以开发校本教材、引进国内外热销教材等方式进行教学;线下课程主要开发一些网络课程, 通过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网站、微信公众号、购买该领域名家视频等方式, 完善线上、线下课程建设[1]。

二、丽江师专开展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取得的成就分析

“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开发研究”是适应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历史课程改革创设的一个新的学习模块。丽江师专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期, 加之丽江处在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旅游胜地, 做为丽江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 承担着保护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重任。根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数据, 目前在全校各个教学院系中, 开设有46个高职专业, 高职专业中, 根据对全校217名不同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 约有97%的学生对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类持支持态度, 其中58%的学生表示对该系列课程的开设表示满意, 仅有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版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中看出, 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专项课程一览表人文素养培养专项中, 学校开设了一门世界遗产课程《世界遗产及东巴文化概论》, 同时, 学校已经将此类课程放在人文素质培养专项建议学生修读两个学分。这为今后逐步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 由于该课程属于全校性选修课, 各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选修, 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跟踪分析等方式了解高职类学生对此类世界遗产课程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通过该课程的选课情况进一步分析高职类哪些专业适合开设世界遗产课程, 哪些专业学生能够通过世界遗产课程的学习获得收获。

三、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调查问卷结果

为了进一步掌握更加真实的调查情况, 笔者对全校不同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 收回问卷217份, 有效问卷217份, 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出学生对我校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情况不同层次的反馈。此次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5%, 女生占55%, 各学院调查人数比例平衡。其中大一学生占40%, 大二学生占35%, 大三学生占25%, 本科班学生占5%。专业类别上来说, 高职类专业、教育类专业各占50%。 (1) 认为有必要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的占到总有效问卷人数的81.08%;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课程占到16.63%;其余学生认为可开可不开; (2) 85.1%的学生认为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可以增长学生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增加就业的机会等; (3) 78%的调查学生认为世界遗产类课程的学习对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各地或者家乡世界遗产知识, 保护世界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等有作用; (4) 80%的学生认为现在学校开设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可以满足学校转型的需要; (5) 支持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学生中89%的学生认为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建议学校应该打造一支专门从事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的师资团队, 而不是仅仅靠一些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来授课, 对学生而言更希望老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能更有专业性; (6) 67%的调查学生建议开设的拟定题目的世界遗产教育类课程为《中国世界遗产》、《世界世界遗产》、《遗产地的建设与保护》、《世界遗产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

上图为笔者在云南四个不同城市不同户籍不同地区的被调查的在线学生对世界遗产及世界遗产教育现状的了解情况, 从表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农村户籍的学生对世界遗产教育了解不多, 而目前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 一部分还是来自世界遗产所在地, 但他们仅对世界遗产自然景观方面有了解, 对世界遗产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一无所知。

四、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对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缺乏了解, 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未形成系统的世界遗产教育类课程关键在于学校各专业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缺乏了解, 学校呼吁师生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 但没有具体的一个措施与保障, 对世界遗产教育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

(二) 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名称杂陈, 多以丽江少数民族文化类课程为主, 课程针对性、普适性不强, 多以少数民族类课程为主, 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三) 未开设世界遗产教育专业, 课程机构设置不合理

丽江作为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地称号的国际旅游胜地, 肩负着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地方急需有相关的学历背景的人员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与宣传教育工作中。丽江师专虽开设有世界遗产教育相关的课程, 但无世界遗产教育专业学生, 或者培养世界遗产教育方向的学生, 世界遗产教育流于形式, 而从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为身心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3个课程模块, 各专业世界遗产教育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课程是与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沾边但非专业核心课程, 从而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普遍存在课程不统一, 单打独斗, 效果不佳的情况。

(四) 师资匮乏

教师是进行遗产文化课程教育的主导, 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之一。目前我校大多数世界遗产课程的教师都是在文化自觉的驱动下, 自学甚至现学完成教学, 有一部分老师精益求精成为行家, 但从世界遗产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师资队伍建设缓慢, 布局不合理, 开课院系不多, 教学师资布局差异明显, 比较分散, 没有一直完整的教师队伍从事专门的课程, 且教授课程的老师多结合与自己学院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开设, 教师多以兼职形式授课, 教师间没有一个平台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五) 教材建设滞后, 科学研究成果不多

截止目前通过数据分析学校历年来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的教材发现目前只有3部教师的专著与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相关, 相关课程教材也都是与世界文化遗产教育未有直接联系, 且目前没有1名教师出版过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类的教材, 没有一套系统专业的校本教材。另外截止目前专门进行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研究的课题只有1项省教育厅立项项目, 论文不多, 科研成果匮乏。

五、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应对方法及策略

(一) 加大世界遗产教育的宣传力度, 突出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建议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组织专门教师利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的宣传, 或者在小学期设置一门世界遗产教育认知课程, 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简介及深入世界遗产地实习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 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了解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及比较性, 根据学生喜好及专业不同再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进行后期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二) 结合地方优势, 申请设置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专业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了一些与世界遗产教育专业相近的专业, 但无世界遗产教育专业, 学校可以结合丽江处在世界遗产地的优势借此契机申请设置世界遗产教育专业, 为全国各地世界遗产地输送专门人才。

(三) 加强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教材开发研究

世界遗产课程开发是一个创新工程, 很多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尚处于自编自导自演的状态, 尤其是规范教材的建设。截至目前, “东巴画”系列课程, 仅有一部《东巴画概论》教材, 其余都可以说是自编自教, 还需要整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社会力量多方资源编撰相应的规范教材。

课程结构的搭建需要符合合理的教学规律及常规,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高职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

课程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构建模式, 线上以开发校本教材、引进国内外热销教材等方式进行教学;线下课程主要开发一些网络课程, 通过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网站、微信公众号、购买该领域名家视频等方式, 完善线上、线下课程建设。

(四) 规范并加强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素质高、本领硬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进行遗产文化课程教育的主导, 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文化课程建设的瓶颈之一。目前大多数世界遗产课程的教师都是在文化自觉的驱动下, 自学甚至现学完成教学, 当然有一部分老师精益求精成为行家, 但从世界遗产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还需要加强世界文化遗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五) 进一步建立丽江师专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学术交流机制, 设立专项课题, 以课题带动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开发及研究

学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设世界遗产教育学术交流讲座, 设立丽江师专世界文化遗产教育论坛, 每个学期至少邀请国内、省内一名以上世界遗产教育专家到校进行讲座与交流。建立学术交流长效机制, 将世界遗产知识融入不同学科、专业领域, 进行学科渗透,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同时, 由学校科技处专门针对世界遗产教育设立校级研究专项课题, 对优秀的校级课题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课题。课题主要成员由学校研究世界遗产教育的资深专业和教授组成, 参与成员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对世界遗产教育感兴趣的老师及学生加入研究团队中, 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出不同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另外, 加强学校同社会以及政府间的合作, 通过争取社会横向课题, 向社会提供有关世界遗产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 通过出版专著、论著, 开办培训班、双边座谈会、研究会、展览会、培训班等不同形式, 向社会传播有关世界遗产教育的正确理念和准确知识。

(六) 设立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开发建设专项基金, 拓展社会需求, 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

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一直专业的教师团队, 还需要得到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设立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开发建设专项基金可以激励团队教师专心对课程开发建设进行研究, 同时有了经费的保证, 团队教师可以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兄弟院校或者开设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且取得一定经验的学校进行取经, 取长补短, 将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建设得更好。同时, 有了资金支持, 老师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全国各地的世界遗产地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目前最新的世界遗产地发展与保护状况, 总结出更好的经验来服务地方, 为地方世界遗产地建设与保护提出意见及建议, 促进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遗产教育等各方面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摘要:在世界遗产课程开发过程中,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们经过不断探索, 走出了一条富有学校办学特色的世界遗产课程开发之路。本文是意在通过对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分析, 总结分析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进一步深入调查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主管部门教学需求的基础上, 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及途径, 探究具有世界遗产地特点的世界遗产教育模式, 为丽江师专世界遗产教育类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丽江师专,世界遗产,问题,策略

注释

1[1]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N].2016.

上一篇:巧用校园在线学习平台优势,微课助力语文课堂效率提升——以《雨霖铃》一课为例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给本土高校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以南京工业大学合作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