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与病毒因素的研究

2022-09-10

葡萄糖的代谢是需要肝脏器官来完成, 病毒性肝炎会让肝脏内部细胞发生病变,会对糖代谢功能产生障碍,糖代谢功能的障碍达到一定程度时候,就有会发展成糖尿病[1]。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这不但使患者受到双重打击,而且在治疗及判断预后也给临床医生带来新的挑战。该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与病毒因素关系作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的9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8.8±2.5)岁。

1.2 选入标准

纳入标准: 由肝脏内部细胞发生病变引起的糖代谢功能产生障碍而导致的糖尿病患者。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疾病,与其治疗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在医院治疗研究期间采用保护肝脏、退黄利尿、抗感染等肝炎和肝脏上的疾病治疗, 同时在采用胰岛素降糖等药物对糖尿病病症进行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他无特殊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价

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得到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血浆蛋白和白蛋白接近正常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

1.5 统计方法

以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数据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肝炎的预后效果

慢性肝炎病患者病情好转情况最好, 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情况最差,见表1。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各病毒型肝炎的预后效果

甲型肝炎病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无未愈与死亡患者,预后效果较好;重叠型感染患者和未定型肝炎者预后效果居中;乙型肝炎预后效果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当今常见多发的传染性疾病。肝脏是储存与维持血糖相对稳定的器官肝脏疾病会引发血糖升高即为肝源性糖病[2]。其发病因素可能会与肝酶缺乏、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能力下降、 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缺乏、胰高血糖素灭活减少、糖原降解血糖升高有关、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是通过以对肝脏治疗为主,增加糖代谢功能,增强对糖的分解[3]。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进行治疗。使其不单一的肝病治肝,糖尿病降糖。而是从根本入手,从肝脏的代谢问题上进行本质的治疗。对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拉夫米定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对甲型肝炎患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肝硬化患者叮嘱患者注意日常饮食的控制,以低盐、低油脂摄食为佳, 适当控制患者饮水量。并静注复方甘草酸苷针合并5%葡糖糖100 m L注射液以保护肝脏 ;使用口服心得安20 mg每日分2次服用以降低门脉高压;血塞通注射液40 m L合并5%葡糖糖300 m L静脉滴注。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降糖等药物对糖尿病病症进行治疗,以控制血糖。

经治疗,表明慢性肝炎病患者病情好转情况最好,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情况最差。说明对症治疗对较轻或较重的初中期患者疗效非常明显,但对重症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甚至会出现死亡。甲型肝炎病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无未愈与死亡患者,预后效果较好;重叠型感染患和未定型肝炎者预后效果居中;乙型肝炎预后效果较差。表明对甲型肝炎病治疗非常显著,其次是重叠型感染患和未定型肝炎而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最差。说明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肝炎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同时,也跟血糖控制情况有关,该研究中,重症肝炎患者是血糖控制最差的,治疗效果差,也提高了死亡率。

综上所述,虽然对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和重叠感染等病症的预后效果较差, 但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总体现象呈现良性发展,临床治愈效果提高。

摘要: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与病毒因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6例患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96例住院患者分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与病毒因素研究。结果 甲型肝炎病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无未愈与死亡患者,预后效果较好;重叠型感染患和未定型肝炎者预后效果居中;乙型肝炎预后效果较差。结论 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和重叠感染等病症的预后效果较差,但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预后总体现象呈现良性发展,临床治愈效果提高。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糖尿病预后,病毒因素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优化下一篇:中国流行音乐吸收民族文化元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