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政府网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中山市政府网范文

中山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情况

“青年记者绿道行”中山段文字材料之二

中山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情况

(2010年)

我市接到省统一部署的区域绿道规划建设任务后,市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成立了机构,部署了工作分工,落实了工作责任,全市上下一心,把绿道建设作为中山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力求把中山的绿道规划建设成一条和谐的绿道、民生的绿道和健康的绿道。

为了落实省委关于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省绿道网建设工作部署,完成我市区域绿道的规划建设任务,我市迅速成立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开展本市绿道的规划建设工作。2010年2月份以来,中山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工作研讨会,详细了解审议规划建设草案,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我市的区域绿道建设工作。市委书记、代市长、分管建设和分管财政的副市长经常对绿道建设工作作出具体批示,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也迅速启动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市林业、水利、财政、发改、交通等部门和绿道沿线各镇区都积极支持配合绿道建设,为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的区域绿道建设从2010年2月28日首期示范段施工到2010年11月底,区域绿道完成全线贯通任务,区域绿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达21819.96万元,累计完成项目计划投资比例达109.1%。目前正在开展绿道驿站的建设、绿道标识系统的制作,以及修改、制定绿道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第二篇: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委„2009‟1号

(2009年1月14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和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国家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确保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认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又要看到蕴藏着的发展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重要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沉着应对。

2.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快整合发改、统计、经贸、外经贸、海关等部门的经济运行数据,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生产要素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发展动向,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前瞻性预测预警,及时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健全服务企业机制。调整充实经济工作服务队的职能,深入基层和企业,及时发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市党政领导每人挂钩联系1至2家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和出口超1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定期到企业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的

实际问题。各镇区党政领导要做好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和优质企业的跟踪服务。

二、加大投资力度

4.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09年组织投入2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民生科学发展。深化建设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3〃28”招商洽谈会的招商引资方式,通过项目融资、股权招商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金密度大、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

5.启动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通过多种融资手段,整合市内土地资源,建设产业聚集区,鼓励优势企业有序地向产业聚集区进行扩张性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三、扩大消费需求

6.努力提高市民消费能力。在全市建立起统

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7.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快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建设步伐。更新改造中山温泉宾馆,引导资金开发海上温泉项目。推进长堤路和凤鸣路片区改造工程,打造城市商贸旅游景区,提升中心城区的商业消费氛围。加快小榄镇、东区、火炬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和轻轨沿线站点商贸功能区建设,完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8.鼓励市民进行住房消费。进一步加快廉租房规划建设。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银行按揭转公积金贷款。适当降低二手房交易费用,鼓励扶持二手房交易。合理调整房地产开发工程保证金,不断改善预售款管理办法,扶持房地产业

健康发展。

四、鼓励扩大出口

9.扶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增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企业出口结构,扶持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优势特色产品出口。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扶持企业参加市组织的国内外市场拓展活动,积极开拓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10.引导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引导出口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降低收汇风险,避免出口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种贸易壁垒给予法律指导。

五、加快改革创新

11.积极鼓励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充实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增设省市共建基地专项资金、市镇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利用三旧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大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风险资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科技创新风险资金通过出售股权实现资金的循环滚动使用。

1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对合作担保机构按照其年日均担保金额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受保企业提供贴息扶持。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互助性担保业务,按照信用担保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担保的资金比重,给予风险准备金补助。积极试办“多户联保、逐年授信、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稳步扩大担保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

14.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有效实现方式,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利用农村集体建设流转土地使用证抵押贷款进行信用担保。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发债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

15.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与大型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扶持市内中小企业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企业租赁、资产出售等资产处理活动。推动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科技企业提供产权交易、债权转让和股权融资等服务,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16.全面开展土地预征预控。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用好园地、25度以下山坡地可作为耕地补充后备资源的政策,抓紧做好相关地类的统计、调整和上报工作。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进一步优化项目立项、招标等程序,认真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和土地储备任务,确保市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17.积极盘活闲臵公有资产。全面开展清查闲臵公有资产工作,公开拍卖一批闲臵资产,将有效资产注入市属重点集团用于增大资本金。调整充实市属集团公司的职能,优化集团公司的资本结构,储备一批土地和物业,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满足市属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生产性项目的融资需求。

18.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部门各镇区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市直各部门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资源支持经济发展。财政部门和市属集团公司要积极运筹,组织好资金投入;发改、经贸、外经等部门和各镇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篇:广东省中山市政府网站评估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广东省中山市政府网站:///main/index.htm 调查进间:3月23号—4月6号

调查的依据和标准:四维评估指标和2011年政府网站第三方评估指标。四维评估指标:第一维度:网站服务技术;第二维度:网站服务内容;第三维度:网站服务整合;第四维度:网站服务延伸。 2011年政府网站第三方评估指标: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内容维护;网站建设;运行维护。

调查结果: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围绕“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功能定位开设“政务公开”、“网上服务”、“互动交流”、“走进中山”、“安居中山”、“投资中山”、“新农村建设”等7个一级栏目。网站首页放置最常用和重要的信息,如有“中山要闻”“便民提示”以及与各职能部门的网站链接。

政务公开: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领导简介、机构介绍、政务动态、政策文件和政府有关财政、人事、统计等方面信息,努力做到透明政府。

网上服务:网站为公众提供网上服务的总平台,整合提供了1546项服务事项及各类便民信息,可提供网上处理、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功能。网上服务中的“市民邮箱”是中山市人民政府提供给中山广大市民的全新公共服务平台。

互动交流:网站为公众提供政民互动的总平台,主要包括建议类(市长信箱)、投诉类(政务投诉统一平台、12319网上实时咨询)、

咨询类(政务投诉统一平台、12319网上实时咨询)、对话类(网站举办的对话、电视台举办的城市论坛)、征询类(网上调查、网上征集、建议提案)、政务论坛、公务员博客等政民互动信息。

走进中山:主要包括中山总体情况介绍、中山发展图片展、中山故事、统计年鉴、视频中山、中山旅游等信息,全方位地向公众介绍中山各方面的总体情况。

安居中山:主要包括市民生活常用的网上服务与生活相关的日常新闻信息。

投资中山:主要包括与招商引资相关的网上服务与投资环境以及产业动向信息。

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农民、农业、农村的相关信息和网上服务。辅助栏目:主要包括简体版、繁体版、英文版、日文版、WAP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网站建议、RSS订阅服务、邮件订阅服务、网站导游等,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多方面浏览帮助的栏目。 结果分析:

(1)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涉及内容广,它有资料查询、政府信息公开、互动交流和政府服务的功能,并且每一方面包含的内容多和详细。互动交流板块设置了建议与投诉、对话、公务员博客、建议提案、 政务论坛、网上调查、 网上征集、 检查院网上举报等。

(2)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多样化。网站有手机版、繁体版、日语版、文字版等,可以有效地方便不同对象的需求。在首页的查询汇总一栏设置了如公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与市民日常生活

特别密切的事项,能够方便广大市民的服务需求。同时还可以有个性化的页面设计,使网站页面符合个人的喜爱。

(3)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服务效率较高,打开政府网站用时较少。每天都有较多的服务与处理回复不同的咨询解答事件。网站在对外对内链接上也是考虑比较充分,如对外可以链接到中央政府网站以及其他省政府的网站,对内则可以链接到各职能部门的网站。 网站不足与建议:

(1)网站更新速度还有待提高,经过近半个月的动态观察,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更新速度有点滞后。同时也导致给人一种内容过多的感觉。

(2)网站更新内容较单一,还可以适当增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件报导,重点报导与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解读与市民相关的得要文件和指示。

(3)网站页面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站页面在设计、排版和动态与静态的处理可以再谐调一些,在内容的主次之分上可以再完善,更好地体现政府的网上服务职能。

第四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中府〔2008〕2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金融市场活跃,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但金融业发展仍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集聚发展能力不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亟待加强。各部门、各镇区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努力改善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建设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满足城市金融需求,竞争适度有序、运行稳健规范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金融业发展的目标

到201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银行业存贷比达到60%,不良贷款率降至6%以下;全市保费总收入达到5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3%以上,保

险密度超过1850元/人;上市企业数量和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增加,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鼓励发展各类金融机构

大力吸引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及国内外知名投资咨询、资产评估、产权交易、风险投资、会计、审计、法律、担保、保险等中介服务组织进驻中山。积极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探索兴办融资租赁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力争国家和省批准在我市进行村镇银行试点;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加快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东区、小榄、火炬区中心商务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及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向中心商务区集中,发挥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鼓励银行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外贸出口、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创新活动,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支持银行机构面向村镇和社区增设服务网点和服务窗口,大力推广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银行服务方式,切实提高银行业服务效率。支持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合作,以信用担保方式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再担保机制,分散担保机构风险,增强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公路、桥梁、公交、供排水等领域引入bt(建设-移交)、bot

(建设-运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ppp(公私合作)等新型项目融资方式;积极探索发行地方建设债券、短期及中期融资券、项目债券及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手段,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对政府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立项、概算、预算和资金运作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六、大力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的意见》(中府〔2007〕63号),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不断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确保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的畅通,加快优质企业改制上市的进程;支持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增强其再融资能力。在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吸引国内外创业投资资金和优秀管理团队来我市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为我市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火炬开发区股权交易代办试点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加快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市企业兼并重组和创业资本进入与退出提供平台。

七、充分发挥保险业社会“稳定器”作用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意见》(中府〔2007〕116号),着力优化保险业发展环境,规范和培育保险市场。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平安中山”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各类责任保险,将责任保险纳入政府公共安全建设范畴,提升安全生产和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企业年金、意外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八、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支持人民银行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坚决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及保险诈骗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大金融案件执行力度和抵贷资产的变现力度,维护金融债权的严肃性和安全性。妥善解决我市金融业历史遗留问题,消除风险隐患。

九、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协调

加强市金融稳定与发展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密切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联系,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与金融业相关的问题。建立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金融监管信息共享、金融重大事项报告、金融稳定工作评估等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系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协调、维权、宣传和服务职能,促进金融各行业协会工作向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十、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在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金融业发展资金,用于落实市委、市政府对金融业的各项支持政策。具体实施细则由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二)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担保业发展资金,用于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支持担保机构对我市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

务。

(三)对新进驻我市的市级银行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的一次性奖励。

(四)金融机构及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在中心商务区新建或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按不高于6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连续三年给予年租金30%的补贴。

(五)对在村镇和社区新增设服务网点的银行机构,按《中山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给予贴息。

(六)加快建立金融业对地方经济贡献的评价制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金融各机构对支持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运用财政杠杆给予支持,并通报表彰和奖励。

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方案,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支持金融业改革、创新和发展,为我市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意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向市金融办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一月十六日

发布部门:中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16日

第五篇: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 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

印发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府办〔2009〕64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校外托管中心的管理,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学生校外托管服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校外托管中心,是指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受中小学学生的监护人委托,在课余时间代替监护人照顾中小学学生,为监护人提供日托、午托、晚托中小学学生服务,并为托管中小学学生提供就餐以及休息和活动场所的非营利性服务机构。

第四条 校外托管中心按照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和镇区属地日常管理原则进行管理。

市教育局是校外托管中心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校外托管中心有关管理政策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承担对校外托管中心的业务指导及督导评估;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受市教育局委托,协助市教育局对辖区内校外托管中心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市民政局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校外托管中心的成立、变更和注销登记,以及对校外托管中心实施检查,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管理规定对校外托管中心进行监督管理。

市卫生局负责依法协助和监管校外托管中心制定、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对校外托管中心落实防控传染病措施进行指导和监督。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校外托管中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外托管中心的餐饮服务进行业务指导、验收和监督管理(此项职能在正式移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暂由市卫生局负责)。

市公安消防局负责指导和协助市教育局制定校外托管中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校外托管中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校外托管中心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

市建设局负责做好校外托管中心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对校外托管中心的收费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市公安交警支队负责对从事校外托管中心学生接送活动的车辆及驾驶员按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市交通局负责对从事校外托管中心学生接送活动的具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的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员按有关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各镇政府、区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范围内校外托管中心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教育局牵头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校外托管中心管理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校外托管中心管理工作,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校外托管中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第二章 审批和登记

第六条 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力量(以下统称“举办者”)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以申请开办校外托管中心,但在校教职员工除外。

第七条 在校外托管服务需求较集中的社区,鼓励社区居民委员会利用社区资源,申请开办校外托管中心,满足社区居民托管中小学学生的需要。

第八条 校外托管中心必须远离污染区和危险源,禁止在厂房、地下(半地下)室、仓库、违法建筑内设置校外托管中心。

校外托管中心应设在符合房屋结构安全标准的三层以下的建筑物内,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容纳托管学生人数按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核定。 第九条 开办校外托管中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必要的组织机构、规范的机构名称和完善的机构章程;

(二)有符合消防、建筑安全要求的服务场所;

(三)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用餐室、活动室、寝室、厨房(非自行配餐的除外)、厕所;

(四)有与开办规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及配套办公设施;

(五)开办资金3万元以上;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校外托管中心的具体开办条件由市教育局会同市卫生局、公安消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十条 举办者申请开办校外托管中心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筹办申请表》;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预核准文件;

(三)开办资金来源、验资证明文件;

(四)举办者身份证明文件(单位举办者须出具法人资格证明;个人出具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

(五)开办场所产权证明文件或合法使用证明文件、房间设置规划;

(六)《中山市校外托管中心开办申请表》;

(七)餐饮服务许可证(自行配餐的)或与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企业签定的配餐协议书(不自行配餐的);

(八)消防查验备案文件;

(九)依法设立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十)工作人员健康证。

第十一条 校外托管中心审批程序:

(一)举办者到市民政局申请校外托管中心名称预核准,市民政局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出具核准文件;不符合要求的,书面告知举办者理由;

(二)举办者向所在地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提交本办法第十条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材料;

(三)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收齐前项规定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到举办者申请开办校外托管中心的场所现场勘验。对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出具加盖市教育局印章的筹办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书面一次性告知举办者需补充的材料或场所存在的问题;

(四)举办者应当自收到筹办通知书之日起6个月内(该期限不计入市教育局审批期限内),凭筹办通知书到相关部门办理本办法第十条第

(六)至

(十)项规定的材料,并将材料提交所在地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

(五)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应当自收齐所有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材料转送市教育局;

(六)市教育局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核,并会同有关部门对拟开办校外托管中心的场所进行现场勘验。符合开办条件的,核发批准文件;不符合开办条件的,由市教育局向举办者出具整改通知书,举办者应当自收到整改通知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再次勘验;

(七)市教育局应当自收到再次勘验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勘验。符合开办条件的,核发批准文件;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书面告知举办者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校外托管中心举办者应在取得市教育局批准文件后30个工作日内,凭批准文件到市民政局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后方可开业。

第三章 服务要求

第十三条 校外托管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在读中山市小学、初中的学生。服务时间由校外托管中心自行设定,并报市教育局备案。服务内容为日托、午托、晚托中小学学生及向其提供就餐和相应的休息、活动场所,但不得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第十四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配备主管1名,其他工作人员与学生至少按1:30的比例配备。校外托管中心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备工作人员。

第十五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加强托管场所的卫生和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与学生监护人签定托管服务协议书,明确托管期限时间、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托管服务协议书应当归档管理,以备各相关部门查阅。托管服务协议书示范文本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

第十八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履行如下安全保障义务:

(一)安排专人接送学生,保障学生在学校、校外托管中心和住所之间的在途安全;

(二)未接到学生的,应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和学生所在学校并积极查找;

(三)学生在托管时间内始终有工作人员看管;

(四)出现突发事故时,应立即保护、救助学生,并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和学生所在学校,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履行以下卫生管理义务:

(一)保证托管环境、生活用品的卫生,严防传染病;

(二)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严防食物中毒;

(三)就餐环境、餐具等设施应符合卫生要求,实行分餐制;

(四)配餐合理,营养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营养标准,每周制定食谱并在就餐场所公示;

(五)建立食品留样制度,配备食品留样的专用容器和设施;

(六)不得制售冷荤凉菜及其它容易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

自行配餐的校外托管中心,应当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做好采购台账记录并保留1年,不得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和原材料。

不自行配餐的校外托管中心,应当与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企业签定配餐协议,为学生提供安全的餐饮。

第二十条 校外托管中心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或其他突发卫生事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立即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并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及其所在学校。

第二十一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预防和避免暴力事件,保护托管学生人身不受伤害。

第二十二条 校外托管中心使用接送车的,必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师生接送车辆管理的通知》(中教〔2006〕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2008年全市校车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教〔2008〕30号)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校外托管中心制定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报市物价局备案后方可收费,并在服务场所显眼位置上公示。校外托管中心必须按有关规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单列餐饮费用,做到专款专用,且应当制定退费制度并告知学生监护人。

第二十四条 校外托管中心按照章程规定开展托管服务活动,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 校外托管中心应当对托管学生登记造册,并将托管学生名册及对应的接送人员等资料报学生就读的学校及所在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 鼓励校外托管中心通过商业保险的渠道,保障托管服务的正常运作。 第二十七条 校外托管中心停办的,应当提前2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托管学生监护人,未完成服务的,按剩余服务天数退还已收的托管费,并把相关情况上报所在地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

第四章 变更与终止

第二十八条 校外托管中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经市教育局审查同意:

(一)名称或开办场所变更的;

(二)举办者或开办资金变更的;

(三)机构负责人变更的;

(四)托管学生数量突破原核定限额或服务范围变更的;

(五)章程修改的。

变更举办者的,须由原举办者提出,并进行财务审计。

变更机构负责人的,须由校外托管中心提出,并进行财务审计。

变更开办场所、托管学生数量突破原核定限额的,须由校外托管中心提出,并需按开办条件对新开办场所进行勘验。

变更上述事项使卫生或消防安全等现状发生改变的,还应当按规定取得相应的变更许可或核准。

第二十九条 市教育局应当自受理校外托管中心变更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同意变更的,发给批准变更文件;不同意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校外托管中心应在市教育局批准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市民政局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 校外托管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并经市教育局同意的;

(二)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提供托管服务的;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原因。

第三十一条 校外托管中心终止时,应当妥善安置托管学生,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并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应退还托管学生预交的费用;

(二)应发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三)偿还其他债务。

第三十二条 校外托管中心解散、分立、合并,或者由于其它原因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在市教育局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完成清算工作,由市教育局收回开办批准文件,并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市民政局办理注销登记,收回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市教育局应建立校外托管服务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管理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立管理信息的通报机制。

第三十四条 校外托管中心实行检查制度。校外托管中心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市教育局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经市教育局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市民政局,接受检查。

市教育局应建立对校外托管中心定期检查制度,检查结果作为校外托管中心检查的初审依据。

第三十五条 市教育局、民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查处无证校外托管中心,消除安全隐患。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对无证校外托管中心予以举报。

第三十六条 市物价局应加强校外托管中心收费的监管,及时调处有关托管收费问题的投诉。

第三十七条 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应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辖区内校外托管中心的监管工作,对校外托管中心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市有关部门,并配合予以查处。

社区居委会应当将校外托管中心纳入社区群防群治安全管理,协助市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托管中心监督管理,发现无证经营或其它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上报市有关部门。

第三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每学期的第一个月,统计本校学生在校外托管中心的托管情况,报送所在地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利于学生成长问题的,应及时报告所在地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或市教育局。

第三十九条 校外托管中心必须在经营场所的显眼位置悬挂开办批文、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实行亮证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校外托管中心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教育局予以限期整改处理:

(一)招收在读中山市小学、初中学生以外人员的;

(二)超过核定托管学生人数的;

(三)开展教育培训的;

(四)未按本办法配备工作人员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

五、十

七、十八条规定的;

(六)定期检查不合格的。

第四十一条 校外托管中心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教育局撤销开办批准文件:

(一)服务场所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对学生身体健康或生命安全构成影响的;

(二)管理混乱,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四十二条 校外托管中心未经登记擅自开办的,或者被撤销登记后仍继续开办的,由市民政局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

校外托管中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民政局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服务收入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服务收入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校外托管中心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市卫生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予以查处。

第四十四条 校外托管中心未按本办法规定将收费项目及标准报市物价局备案并公示的,由市物价局依法予以查处。

第四十五条 校外托管中心违反食品安全或消防管理规定,被撤销相关许可证或查验文件的,市教育局应当撤销其开办批准文件,市民政局应当依法撤销其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第四十六条 申请校外托管中心开办或登记时提供虚假材料、弄虚作假的,市教育局应当撤销其开办批准文件,市民政局应当依法撤销其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第四十七条 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镇政府、区办事处的有关人员在校外托管中心管理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未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

上一篇:足球运动欣赏范文下一篇:足球兴趣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