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控制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产品成本控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降低军工科研生产产品的成本,是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中长期经营发展目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文章通过对军工单位的科研产品和生产产品两类产品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军工产品成本控制的思考建议。

第一篇:产品成本控制论文

关于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控制的探讨

摘 要 我国面临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角度看,原因在于产品成本缺位、环境成本没有纳入到产品成本核算中去。本文探讨了环境成本的性质与特点;对不同时间,范围、功能的环境成本进行会计分析与计量;分析了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并对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产品环境 成本控制 探讨

一、企业产品环境成本的形成

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是企业将自己的环境成本加入到产品成本的内部,以便其遏制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强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产品成本当中,它不仅仅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促使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对环境的影响。由于现阶段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来自法律和行政方面的干预力度还不够,也就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有些企业的环境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

如不强调产品环境成本,一些企业势必会在生产过程中不顾后果的污染环境,结果是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是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对自身的环境行为负责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这就要求企业对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要加以改正,传统的经济模式与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相比较而言,作为自然环境支持系统,在提供给社会公众丰富资源的同时,也要接受大量废弃物的回归。因此,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密切关系。从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来看,企业有必要承担环境责任。

二、企业产品环境成本的分类

根据目前环境成本形成的定义,可以对环境成本进行如下分类:

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进行环保产品的设计,对其生产工艺和工厂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进行替代、节能设施运行等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环境污染而产生的成本。其中包括一些环保设备的购置、对环境的监测计量、环境监管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成本。企业对所销售的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者回收顾客已使用后准备废弃并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包装物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是否可分解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成本控制系统。在企业周围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包括在企业所属范围内进行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域赞助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发布有关环境保护广告等支出。

三、企业产品环境成本的控制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环境的持续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企业产品环境成本的控制是通过企业自身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对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有关环境污染的各种活动所采取的一种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护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因此,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应该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污染治理涉及较多支出,应该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系统。企业在研发产品的同时也要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并以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达到自身盈利的目的。以此为宗旨对企业产品环境的成本的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企业中长期的环境目标,通过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避免、减少扩大环境危害所追加的一系列成本;选择对环境无污染或者造成较低污染的替代材料成本;对企业生产出来的各种污染进行处理的系统项目要有可行性分析,尽量控制和减少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和营运成本。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控治。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环境的任何地方都要进行跟踪监测,特别对排出的废弃物进行严格的把关,要尽量做到达标排放,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者由于污染环境带来的罚款造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不必要增加。控制环境治理成本是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它包括企业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环境监测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企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采用集中排污治理的方式来降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降低企业的产品环境成本并且增加生产效率的;反之则会提高处理环境污染的成本。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创造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结语

正确的产品成本本应该由物质成本、劳动成本和环境成本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也应该有两个效益,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企业应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在原有的成本控制系统基础上,按照企业的不同特点,增加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主要涉及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针对各种因素,既要考虑其破坏和影响,又要考虑其再生利用价值,进行逐项的和综合的环境成本分析、控制。将产品生产和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和部门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并在企业成本的预测决策、预算计划和会计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

参考文献:

[1]周红.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探析.学位论文.2004.

[2]张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学位论文.2006.

[3]汪静,赵亚男.环境成本管理控制研究.时代经贸.2008.

[4]张哗.先进制造环境下基于作业的成本控制研究.学位论文.2000.

[5]李晓青.资源流成本会计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

作者:吴佩玉

第二篇:浅析军工产品的成本控制

【摘要】降低军工科研生产产品的成本,是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中长期经营发展目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文章通过对军工单位的科研产品和生产产品两类产品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军工产品成本控制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军工 产品 成本控制

一、军工科研产品的成本控制

科研产品的特点是批量小、品种多、流程复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产品基本的技术功能为目标,以最优的设计为成本控制的启动点,规范科研产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确定阶段、产品研制阶段、产品定型阶段的成本支出。通过对产品技术指标的梳理,结合产品功能的实现,建立成本预算模型,合理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对外引导产品的市场营销,对内明确产品的成本控制目标。

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本控制。科研产品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研究论证,进行必要的性能试验,初步确定产品的技术功能指标、总体研制方案、研制经费预算、研制周期和必要的保障条件。在本阶段,产品的整体计划、技术实现和质量安全三个方面对成本的影响较大。产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受产品能否立项,技术瓶颈能否突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成本支出的不确定性较大。财务人员在产品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及时介入,与科研技术人员一起,对技术应用进行梳理,通过对同类技术产品成本进行类比,对产品成本开展预决算分析,形成产品的成本估算,分析产品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对于由单位总部牵头,若干下属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产品研制,成本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更为重要,需要总部组织,下属单位配合,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单位全体成员应当牢固树立一体化思路,对内模拟市场化运作,坚持成本领先竞争策略与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并用,实现大型产品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本控制。

2.方案确定阶段的成本控制。科研产品方案确定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可行性研究后,根据产品研制总要求,开展产品研制方案的论证和验证,形成具体的产品研制方案,以合理的价格与客户签订产品研制合同。在本阶段,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本估算结果为基础,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详细的计算,形成产品目标总成本。设计出两套或多套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在不影响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和完工进度的情况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一般来说,军工单位承接研制的产品技术为部分创新、部分继承,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继承的比例关系是本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继承性技术的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根据前期产品的实际支出情况分析进行;创新性技术的产品成本控制,可以根据国内外相关性能指标类似产品的价格资料分析进行。

3.产品研制阶段的成本控制。科研产品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产品设计、试制和试验。产品全过程的详细设计和各种测试、试验均在本阶段完成,本阶段是产品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成本控制应采用挣值管理等方法,挣值管理是用与进度计划、实际成本和成本预算相联系的三个独立的变量,进行绩效测算,通过比较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与实际成本支出,以评估成本、进度和绩效是否符合原定计划的一种方法。将产品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同研制内容紧密结合,制定合理的年度成本预算,明确责任主体,严格预算执行,不仅关注目标总成本的结果,更关注产品研制过程成本的控制,特别关注设计方案的变更。如前所述,产品设计方案在大的方面决定了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被设计出来的。设计方案一旦变更,成本也会随之变更,变更前支出的成本可能会成为沉没成本,较大地影响了产品的成本控制。单位普遍在本阶段存在较多的因购买的材料性能过高而导致购买成本过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军工单位新材料采购审批流程繁琐,手续复杂,而购买已使用过的材料的审批手续相对简单。因此部分科研人员习惯地申购已用过的材料,但此材料可能性能和规格大大超过本次研制产品所需,为保研制产品进度,科研人员往往会忽略成本使用高规格的材料。(2)研制产品的设计工作量较大,部分设计人员尽可能使用已用过的成熟设计,不针对该产品的性能需求进行新的合理的设计,产生了因设计规格过高而带来的配套成本过高。(3)部分科研人员因职称等原因过于看重技术的创新,希望多创新多出成果,在需要创新的地方进行创新,在不需要创新的地方也进行创新,导致成熟产品因不必要的创新增加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维护维修升级成本。

4.产品定型阶段的成本控制。科研产品定型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产品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设计定型是对科研产品性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全面复核,确定已经达到了研制合同约定的各项性能指标。生产定型是对产品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全面复核,确定单位已经达到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本阶段的产品成本控制重点是做好产品的实际成本支出和成本预算之间的比较分析和成本评价,建立已定型产品的成本数据库。

二、军工生产产品的成本控制

生产产品的特点是批量大、品种少、流程单一,是经研制和技术鉴定定型后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从流程上看,研制产品经定型转为生产产品,生产部门根据研制部门转入的相关设计文档和技术方案进行产品零部件器材的采购齐套,形成物资采购齐套清单并形成定额成本。从技术上看,生产产品的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将产品分解为较小单元的成熟技术和成本模块进行成本控制。

1.生产产品成本的定额控制。根据生产产品技术、内部组成、成本支出等方面变动较小的特点,可以建立单位产品成本定额对生产产品成本进行控制,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单位产品定额成本应细化到产品的最小单元,将生产产品最小单元成本固定,建立和完善成本定额数据库,为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成本预算提供依据,也为单位销售产品向客户报价提供成本方面的支撑。

2.生产产品成本的材料控制。按照销售合同建立产品生产的工作令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工作令号归集领用和耗费的材料。因生产产品的交货周期较长,客户的需求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动,造成订货数量或交货内容的变动,建立清晰的工作令号是防止材料成本核算因变动而串项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物资领料严格按照工作令号进行。材料管理部门应明确职责,不仅对材料采购的质量、周期负责,也要对材料价格负责,对超定额领用材料加强监管,避免材料的浪费。生产部门应严格按工艺定额使用材料,加强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控制。

3.生产产品成本控制的优化。生产产品购买材料量和外包外协量较大,产品技术性能要求与研制阶段有较大区别,因此有较多的产品成本优化的空间。如对容易报废、价格昂贵、禁运、独家供应商的材料,可以寻找替代材料或替代方案;可以与供应商协商调整材料订货起点费、佣金、运费、整理费等中间环节费用;可以与外包外协的厂家协商调整运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的价格;可以在筛选性试验中的振动试验选用更大的振动台同时做调试而避免振动试验和调试分开做;可以扩大合作供应商的范围和合作内容,共同降低材料器件的成本和价格;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来实现优化生产成本的目的。

三、 对提高军工产品成本控制的思考

1.建立健全产品成本控制的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军工单位产品的成本控制,可以成立专门的产品成本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技术组和经济组,技术组由产品科研生产负责人牵头,由产品科研生产骨干组成。经济组由单位财务负责人牵头,由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产品成本委员会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介入成本预算,将成本分为创新类成本和继承类成本,前者按类比法测算成本,后者按历史成本法测算成本。在产品方案确定阶段,委员会根据产品成本总体方案和产品科研生产计划,测算产品的总成本,并将总成本细化分解到最小单位。在产品研制生产阶段,财务部门将委员会订立的目标成本录入财务软件系统,以会计电算化为工具,抓好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控,制定成本标准和控制流程,完善产品成本超预算的预警机制。在产品定型阶段,委员会的技术组和经济组联合对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评审,分析总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制定本次产品的成本标准定额,逐步完善本单位的产品成本标准定额库,以健全的组织机构促使产品成本降低。

2.加强对材料费和外包外协费的控制。在军工单位的产品中,材料费和外包外协费占了总成本的70%以上,可见加强对材料费和外包外协费控制的重要意义。对于材料的选购,应坚持合适的原则,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不降低选购材料的标准,也不拔高选购材料的标准。积极引导培育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消除独家供应商供货。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积极推行招标、询价机制,促使产品材料费和外包外协费降低。在外包外协方面,我们要紧紧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明确不能外包外协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软件的范围,防范自己科研产品技术成果的空心化。应当刚性规定核心的东西不准外包外协,再难也要自己攻关解决。否则,不仅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会降低,同时也培育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价格还会受制于人,导致单位战略成本的增加。在保证产品技术功能的基础上,大量采购货架化、社会化的成熟材料器件,坚决不投入人力物力去开发研制类似材料器件。建立对大额材料采购、外包外协合同进行财务评审会签机制,财务评审具有一票否决权。材料费和外包外协费控制必须是事前和事中控制,按照成本支出与完工进度的相匹配的原则,以全面预算为抓手,在产品科研生产的全流程中降低成本。

3.建立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关联。绩效考核是实现产品成本控制目标落地的有效工具。绩效考核是以降低产品成本为导向,将单位预定的产品目标成本层层分解,通过对相关部门和相关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分析,改善其在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行为,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降低产品目标成本的程序和方法。因此,产品的成本控制应当以产品为载体,建立承制部门、产品研制生产团队、承接任务个人三个分层考核体系。绩效考核不但应与产品收入、成本、费用、薪酬、资源投入等财务指标关联,也应与质量、安全、进度等非财务指标关联,还要与单位的成本控制文化相融合。推行细分成本考核指标,划小成本核算单元,建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成本控制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军工单位科研、生产产品的成本实施有效控制。

(作者为财务部主任、高级会计师)

作者:徐华

第三篇:企业产品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

[摘要] 产品项目成本是生产某一产品项目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产品项目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企业获得利润的大小。控制产品项目成本的目的是合理科学地利用生产资源和管理资源,将成本尽可能降低,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为社会增加价值积累。

[关键词] 产品项目 成本控制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制造企业的价格战越演越烈,加强产品成本的管理是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同时也是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的武器。

一、加强产品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必须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科学安排和统筹项目成本估算、预算、核算分析、决算和项目审计等方面的工作。加强项目产品成本控制是生产制造企业增加收入、摆脱困境的出路;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要想继续保持竞争能力的惟一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向内部挖掘潜在效益。加强产品项目成本控制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应市场竞争形势的新要求。当今的市场格局决定了生产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如果不再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企业很容易被强大的竞争对手所淘汰;因此,强化产品项目成本控制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今后加强经营管理的重点,就是要求生产企业要把各方面的工作统一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上来。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加强项目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确实实现从实物管理转向价值管理的转变,从而保证产品项目成本控制的各项实质性工作。

二、我国企业产品项目控制存在的问题

1.实施以直接成本为中心的成本会计方式。传统成本会计方法重视直接成本的计算控制,而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间接费用一般以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为基础进行分摊,这种方法建立在产品品种很少或间接费用数额较小的前提上。新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下降到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已不作为独立的成本项目,间接费用上升为企业成本的绝大部分,试图以这种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方法来分配占绝对比重的间接费用,将使产品成本严重扭曲,这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表现得尤其明显。传统的成本会计所面临的这种困境需要新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解决,这种方法必然会动摇传统会计的费用归集与分配基础,甚至推翻旧的会计秩序。

产品成本的动因错综复杂,极大地改变了成本结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存货持有成本和技术成本(如与使用和维护机器相关的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自动化机器设备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生产之后,许多人工被机器所替代,直接人工成本大为降低,并转变为固定性质,这使得间接费用对直接人工的比例急剧上升;直接材料也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材料的充分利用和废品与浪费的消除;下降最为显著的莫过于存货成本,在有些企业里存货几乎零,而与工程有关部门的间接人工成本和技术成本却增加了。

2.以产品项目生产过程的控制为中心。事实上产品成本不仅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费用,而且受产品投产前的产品设计、生产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产品销售、供应、“三包,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生产的成本与生产过程相比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生产是采用规定的程式,在指定的设备和指定的工艺工序下有序地运作,它所产生的成本是由产品设计所确定的,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提高,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弹性小。

3.成本信息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近二十年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剧,企业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只注重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的控制,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为中心,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中对产品成本的其他因素。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做出计划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对成本进行科学地确认、计量、归集、分配、计划和控制,乃至最后加工出高质量的实用的会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基础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企业加强产品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1.全方位落实成本控制的任务。加强产品项目成本控制不是产品项目经理一个人的任务,必须由产品项目成员进行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商讨项目控制的策略和措施,把项目控制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职位和人的身上。由产品项目经理全面组织项目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即使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结合相关目标对产品项目的质量和成本予以综合控制。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部门负责整个产品项目研发和技术进度的控制,尽量使用新技术降低耗损,并能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产品任务;财务部门负责产品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状况,安排资金的调度;物料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的订购工作,加强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负责收集从概念产品、试制产品到全面推出新产品这一过程的市场调研、广告宣传,以及促销等营销活动,实现以较低成本销售较多的产品;其他后勤部门在产品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全面落实项目成本控制的任务,保证项目运行的低成本。

2.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会计制度。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规定,产品成本项目的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等组成。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根据经济用途进行分类设置成本项目,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满足成本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利于了解企业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便于企业分析和考核产品项目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产品成本项目的设置应该根据管理上的要求,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直接工资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制造费用指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和其他生产费用。当前生产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来确定产品成本的控制基准,财务部门根据财务科目归集的统计数据,确定产品的成本控制基准和销售价格。

3.运用新技术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产品项目的成本控制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及虚拟制造(VM)被广泛使用,推动了生产的技术竞争和技术更新,从而推动了产品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管理观念与信息技术的变化,将新技术运用到产品项目研发、试制和投产的全过程,并建立准时制(JIT)采够、计划与现场作业控制、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TQM),需求拉动生产体系、单元式制造、多功能员工等崭新的管理技术,确立新的产品项目控制机制。

4.把握好项目成本控制各阶段的工作。由于产品成本的80%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参与设计,例如将涉及到设备投资、生产布局、能源消耗、物料采购、生产人员、工艺流程等相关部门纳入项目开发设计小组。产品设计人员仅仅专注与设计技术方面的成本因素,而对生产条件成本因素分析不够全面。由采购人员、工艺人员、生产人员、设备人员、财务人员组成的团队,可以杜绝为了降低某项成本而引发的其他相关成本的增加这种现象的存在。企业的所有人员费用和人员的作业费用都将折算到产品成本,在重复性的制造阶段,产品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到产品成本控制。

5.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有效降低物耗。原材料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大,应合理使用原材料,要降低然料、动能的消耗,达到低成本的运作的效果。物资采购和生产、技术、质量保证部门,对即将生产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技术难度、质量控制等要点提出综合性的物料损耗指标,制定出产品的标准物料消耗数,即成本预算和标准成本,实行定额发料。

(2)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为员工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增加亲和力,营造团队氛围。其次,在员工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将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密切的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时跟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接受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进改善作业方式。

(3)增加产品合格率,减少废次品。对已有规范数据的各种理化指标的材料,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测与控制;对试用的新材料要进行多次数据采集,与试制过程中的最佳状态相对应并定出最佳数值,为往后的来料检验定下标准。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品控部门要培养一批有高度责任心、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队伍。

(4)提高设备利用率。制定合理的设备定额,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在设备的使用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人为造成的设备损坏,要给予严厉的处分。在设备的保养上,务必落实“三级保养”制,即日保、月保、年保,并且明确各保期的责任人,将机器的维修保养做出详细的记录,对各类不同的故障确定相应的维修人员。

控制产品项目的成本,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运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模式,提高其产品项目成本控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忠福: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第27卷第6期

[2]由立新朱健颖:论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煤炭技术,第26卷第4期

[3]陈志新: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石油化工建设,第29卷第2期

[4]汪旭峰: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途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5期

作者:李 铤 李 元

上一篇:商务英语英文论文下一篇:金融专题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