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2022-08-23

第一篇: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格心理学

人本主义流派:

我们不应该忽略人的力量,用分数把人放在一个连续体上衡量,人是独特的和有个性的。

一.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自我表露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人际的交往是自我表露的双向发展,相同水平的反馈是公平的,你表露的越深别人才会表露的越深。你说今天我想打飞机,别人就会说,哈哈,我有片。(呵呵,原型毕露(=^_^=))

1. 表露的相互性:我们一般会向喜欢的人表露自己,也会喜欢想自己表露的人。

2. 朋友和恋人的表露:高程度的表露发生在正在发展的同伴间,而不是朋友和恋

人。因为后者额亲密程度已经很高了。

3. 爱表露的男人和女人:男人会为了免受嘲笑和拒绝减少表露

4. 创伤经历的表露:把创伤摆在桌面上表现的是你的勇气和力量,同时这个也是

对身体有好处的,很有好处。写下创伤后免疫力立即增强,

二.孤独:

孤独的原因:

1. 悲观的预期:试验证明孤独者的悲观预期是错误的。他们会把一些小的迹象解

释为拒绝。

三.自尊:自我是有别与自尊的概念,自我是自己对自己人格的特征看法,就是说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尊这是自己对自己这个自我的评价。低自尊的人也会喜欢自己,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感觉良好,可是他们缺乏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和自我欣赏。

1.自尊与失败的反应:我们面对的一切评价意味着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本质上就是别人的评价。这是很可鄙的,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应该和别人的评价分裂开来,用自己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可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到底有多少的评价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给我们的?

低自尊的同学并不需要自己去体验失败,仅仅是想象一下下,他们就失败了。消极的预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没有努力之前他们就放弃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成功哦。那样我们会更接近成功的哈。

低自尊的同学会接到失败的信息后想到更多的自己的缺点和弱点。

而高自尊者为什么不会泄气呢?为什么他们不放弃呢?他们在失败的时候的策略是什么呢?有两种类型的评价,一种聪明和有能力之类的,一种是诚恳,善良,有善之类的社会性评价。当高自尊的同学的到了失败的信息的时候他们会很犀利的提高他们的社会性评价。这样他们保持了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同时他们会提醒自己自己可以在另一个领域中表现更好,他们不会停留在一个失败中。如果把事情搞的一团糟,他们会提醒自己,我有很多的朋友。如果自己的足球踢得很臭,他们会想到自己的肌肉是多么的发达。他们会用以上策略避免自己走下坡路,保持自己的良好自我感觉。

有两种人,一种:从来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不小看自己,你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是可以感觉到他对自己的良好自我感觉。另一种人:呵呵,我就不说了,我想成我第一种人。

自尊稳定性低的人会更多的为讨好别人而行事。一个低分和一个粗鲁的回答和拒绝都会引起他们的自我怀疑,而一个恭维和一次愉快的交谈则会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我欣赏,他们更可能体会到压抑。别人的任何粗鲁的和无厘头无聊的无趣的故意的有意的回答,行动(只要不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都是可以无视的,那个要死的人,这么可以浪费我的时间和伤害我呢?我怎么会为这样一个要死的人而感到不愉快呢?我也是要死的啊。我的底线是身体上

的人身攻击。其他的就可以轻飘飘的飘过啦。娃哈哈。

第二篇:人格心理学论文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张雨晨 12心理 128314138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络。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络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络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络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互联网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络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络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进程,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博客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络上信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信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信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络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络,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调试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2012.09.25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15 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2011.12.23 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2011.03.29 部分词条知识参考百度百科

第三篇:人格心理学教案

第一节 人格的定义

一、 人格的日常生活理解

二、 人格一词的词源和早期历史

三、 中世纪教会所采用的意义

四、 历史上哲学的意义

五、 心理学的意义

六、 现代的定义及我们的看法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现状

一、 应用研究的开展

二、 多极化趋势

三、 相关研究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派范型

第一节 佛洛伊德生平

Sigmund Freud, 1856-1939

第二节 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 意识和无意识机制

1、概念的产生

2、概念的含义

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以后的各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 前意识是虽然此时此刻不能意识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3、遗忘

存在而不能进入意识的经验。无意识经验进入意识会遭到抵抗,抵抗来自稽查作用。稽查作用后期为超我替代。

4、无意识活动的病理意义

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过失、梦、精神病状态

5、测定无意识的方法

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国梦的显像揭示梦的隐义。梦的工作(曲解)形式:凝缩作用(用某件事的部分象征性地代表全部)、综合作用(以显梦中的一种思想代表隐义中许多思想的结合)、位错作用(把不愿被意识接受的观点移植为象征性的等同于或乐于接受的思想)。

日常生活分析:被压抑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过错的形式表现出来。

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二、 本能

本能即行为动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

1、本能的含义

本能是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找表现和紧张释放。本能的来源是躯体组织产生的需要。人的动机是以能为基础的。人类的主要动机就是去获得在所有生理需要度得到满足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稳定状态。

2、本能的特点

根源:肉体的某种欠缺或需求。

目的:减除由需要带来的兴奋、紧张。目的达到就感到一时的几乐,从而重建内部平衡。

对象:个体自身或环境中的任何人或物或事件都可能成为本能的对象。

能量或源动力大小:需求带来的能量总和,可根据个体在寻求达到目标时愿意克服的障碍多少得知。

3、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称为求生本能,有关的精神能量统称为力比多(libido),包括性欲、饥渴、。

死亡本能是激发个体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动力。叔本华:一切生命的目标都是死。

三、人格结构

成年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超我、自我、本我。

1、本我:原始力量的来源,通过遗传获得,完全处于无意识中。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求直接的肉体快乐。受快乐原则支配。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人格结构成分。

2、自我:人格结构的表层成分,在个体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是本我与环境关系的协调者。受现实原则支配。

3、超我:人格的道德维护者,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受唯善原则支配。

四、人格适应: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具有防护主体心理安全的功能。威胁心理安全的三大焦虑源: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

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

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

3、自我防御机制

主体消减神经性焦虑的主要手段。

特点:无意识水平进行,自欺性质

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 经常多种同时使用

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一般

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是自己不合

理的行为合理化。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

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

于意识水平。

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

转移/替代: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

拒绝: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

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的行为方式应付眼前

的环境。

问题:防御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了解防御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防御?

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五、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欲期

2、肛欲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器

第三节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1、阿德勒生平((1870-1937)

2、追求优越,克服自卑,男性反抗

3、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

4、出生次序研究

二、 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

1、荣格生平(1875-1961)

2、人格结构

自我: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个人无意识:不再能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集体无意识:各种原始意象—人格面具

阿尼玛

阿尼姆斯

阴影

自身

父亲

母亲

太阳

月亮

智慧老人

英雄

死亡

3、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

4种基本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8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型 按照固定的规律生活。客观而冷静。善于思

考但固执己见。情感受压抑。

情感外倾型 对传统和权威很有感情,热衷社交。思维受

压抑。

感觉外倾型 追求快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感觉体

验。喜欢美味、精致的艺术品。非常实际。

自觉受压抑。

直觉外倾型 以主观预感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决策。极

易变化而富创造性。对自己潜意识了解很多。

感觉受压抑。

思维内倾型 喜欢离群索居。由于活动判断力贫乏而不愿

社交。极为聪颖而不顾现实实际。情感受压

抑。

情感内倾型 文静多思、极为敏感。孩子气,对别人的观

点和感情无动于衷。感情冷淡。思维受压抑。

感觉内倾型 现实。爱好艺术、被动、沉着。直觉受压抑。

直觉内倾型:惯于产生新颖而离奇观念的梦想家。少被人

理解但不为所动。重视主观体验。

三、 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1、霍妮生平

2、儿童的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

3、基本焦虑的3种顺应方式:趋向人的活动

反对人的活动

避开人的活动

四、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1、埃里克森生平

2、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危机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了人们的生活基础时,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

3、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的美德

(2)自主性对修怯和疑虑((1-3岁),意志的美德

(3)主动性对内疚(4-6岁),目的的美德

(4)勤奋对自卑(6-11岁),能力的美德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6)亲密对孤立(20-24岁),爱的美德

(7)繁殖对停滞(25-65岁),关心的美德

(8)自我完整对失望(65-),智慧的美德

五、 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

1、 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意童年早期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接受佛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概念。

2、 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

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反叛

(1)成年人的人格并非在儿童

5、6岁时就完全形成

(2)反对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的力量,孤独是人类争取更大自由时付出的代价

(3)反对佛洛伊的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

(4)选择的自由和未来目标的作用

(5)获得了自主权的自我

第三章 行为主义范型

第一节 第一节 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一、 巴甫洛夫的工作

二、 经典条件反射定律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刺激替代、条件反射的形成

1、 习得律

2、 实验性消退律

3、 泛化律

4、 分化律

5、 高级条件作用律

第二节 操作条件反射模型

一、斯金纳生平

二、操作条件反射的本质

三、 操作活动的强化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频率的因素都是强化,强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1、 强化规律:强化规律揭示的是按什么顺序施行强化才能提高有机体的反应频率。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指动物每按一次杠杆都无例外地给与一次强化。间歇强化指按照一定的间隔实施强化。

间歇强化实施的方法有:(1)固定的间歇强化,指按事先规定的间隔给与强化,有固定间隔和固定比率两种方法。(2)不固定的间歇强化,指实验者对强化的间隔不作具体的规定,只作大致的规定。

问题:哪种强化方法最有利于新行为模式的快速形成?哪种强化方式最有利于动物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2、 强化的形式:(1)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在有机体作出行为反应后,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走,就能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2)相倚强化和非相倚强化。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非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不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问题:非相倚强化导致动物怎样的行为表现?如何解释人类的迷信行为?

四、 强化与惩罚

五、 消退、辨别刺激和行为塑造

消退:得不到强化时,行为反应会逐渐消失。

辨别刺激:指示强化出现的概率。

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给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最后使实验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问题:行为和人格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怎样解释人格的形成?

辨别: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精神分析的区别。自由或决定论——行为由什么决定?理性或非理性——行为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全体或元素论——人格是整体还是由元素构成的?可改变或不可改变——人格是否是可改变的?

第三节 观察学习模型

一、 替代性经典条件反射

二、 替代性操作条件反射

三、 观察学习与人格

第四章 生物学流派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二、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气质

一、EAS气质模型

二、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第三节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第五章 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兴起

一、人本主义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

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人的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人的唯一性。

二、人本主义对人的基本看法

1、 个人现实是个体对世界的独特知觉的产物,个体对世界的体验决定了它的行为。

2、 个体具有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

3、 人格具有整合性不可分割性。

4、 人有能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发挥潜能,把生活导向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向。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人的责任

二、 此时此地: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可能生活在今天。

三、 个体现象学:没有人比一个人自己更了解他自己。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

四、 人的成长:成长过程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

第三节 卡尔•罗杰斯

一、 自我完善的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他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二、 焦虑和防御机制—焦虑有与自我概念不同的信息引起。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是扭曲和否定。

三、 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第四节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 动机和需要层次

二、 对心理健康的人的研究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比普通人恩更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受自己的做人原则支配。以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的方式探究世界。只有很少的朋友,但友谊深厚而有益。具有富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高峰体验。

第六章 特质论范型

第一节 什么是特质论

一、 什么是特质

特质就是最有效的“分析单元”,用于探求人们心灵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人格是许多个别特点的有机组合,这些特点代表着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特点,也预示着他在另外场合下会怎样表现。这些个别特点或单元就是“特质”。

情境 心理特质 对情境的反应

与别人一起工作 盛气凌人,专横霸道

体育运动比赛 竞争性强,要求赢

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 ? 制服弱小者,强权即真理

在学校 不惜代价获得成功

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愤怒,采取敌对行动

特质是刺激与反应的枢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所表现的内部特质是一致的。人一特质迎接外部世界,同时也以特质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也不完全相同。阿尔波特——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二、 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

特质即人格维度。其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人格特质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三、 特质论范型的主要特征

1、 注重了解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人的行为,如社会焦虑程度,女性化倾向强弱、自我意识强弱导致的行为差异。

2、 注重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关心对人的行为的内部动机的解释。易陷入循环论证。

3、 不涉及人格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节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一、 高尔顿•阿尔波特

与佛洛伊德的会面、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 亨利•莫雷

与精神分析的亲缘关系、主题统觉测验(TAT)、心因性需要、行为及环境与心因性需要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索

一、因素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对大批量的变量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因素分析,可以把一群变量根据它们间相关的程度归并到一组或分到不同的组。例如,了解数学和言语技能是否是智力的不同方面;热情、随和、容易相处、好说话与容易生气、不安分、易兴奋、脾气暴躁是不同的。

二、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

三、大五人格结构

四、常用的人格测验

1、一般人格测验问卷

Cattell: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California Psychological Inventory (CPI)

Personality Research Form (PRF)

2、单一维度的人格测验

焦虑量表

第四节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依赖于情境的

第七章 认知范型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认知范型研究人如何获得信息、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第一节 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一、 个体建构系统

科学家的主要目标是缩减不确定性。人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力图减少不确定性,以便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个体建构是一个用来构筑或解释、翻译或预言经验的过程。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看法,是两极的,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行为不取决于环境的强化,而取决于构念及其有效性。

个体寻找建构系统的有效性。有些构念比其他构念更重要,称为超级协调构念,其次称为亚协调构念。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你最愿意知道他哪方面的信息?你头脑中最先出现的几种想法就可能是你最初预测他人行为的建构。

二、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源于建构系统的缺陷。当建构系统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焦虑就会随之产生。如果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变成非弥散性的(这种建构系统不轻易允许新的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之内),他就不会重新经验中学到东西。没有了学习和学习后对建构的完善,预测能力就会持续下降,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

第二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

情境特征 认知—情感系统 行为

从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中获取某种特定信息的难易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某种特定情境的解释或对这种解释作出什么反应,依赖于被激活的认知类别。

一、 认知结构

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认知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人格的差异。认知结构主要有2种。一种是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觉、组织、获得、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原型,用来代表某种认知类别。

二、 自我的认知表象

自我图式:组织并引导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由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自我图式的核心。

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而且受到“我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可能的自我有2项功能,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激励,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所发生事件的意义。

第八章 人格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一、早期阶段的重要性

人类个体出生后,约有十年或更长时间不能独立。冗长的幼稚期对人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习得性

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与动物代代相传的固定行为模式不同,人格和社会行为几乎完全靠学习获得。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

四、心理发展的共同性

各人心理发展的趋势大体上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人格特点的差异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通过活动水平、注意广度、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表现出来了。

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过程中,又表现出阶段性。每个阶段在生活和适应方式上都可能各有本质差异。例如,在人格和异常行为关系尚可表现出:各种环境的有害因素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不良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导致的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不相同;有些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第二节 人格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 生物因素

1、 遗传

2、 体格

3、 出身次序

4、 人体生理学

二、 社会因素

1、 物质环境

2、 家庭气氛

3、 养育方式

4、 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第四节 性别认同

一、 性别感测验

二、 影响认同的因素

生理、社会、社会阶层、智商

第五节 自我认同

一、 自我观的发展

自我观成熟的标志:意识到自己身体大小、外貌、形状;学会使用有关自我的语词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了解个人的历史、需要、愿望;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心理品质并自觉加以调节——完成同一性。

二、 自我的成分

物质自我:身体、任何使个体深切关注的物体

心理自我:对自己信仰、态度、人恶特征、目标、需求的意识,对自己智力、能力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象;对自己思维、感知、情感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识流”。

社会自我:取决于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序列。

理想自我

三、 自我评价

取决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

四、 认同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自居、自我中心

第九章人格测验

第一节 陈述法

第二节 评价法

第三节 投射法

第四节 作业法

第五节 行为观察

第十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 常态和变态的标准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定义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及治疗

教材:《人格心理学》Burgen著 陈惠昌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第四篇:人格心理学考试

1.列举人格心理学三个代表人物及其重要思想

(1) 精神分析学派该学说首创人弗洛伊德确立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与理论体系。精神分析学派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非理性的意欲(性的或社会文化的)与外界现实在内心引起的冲突是精神异常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在意识、无意识活动的机制下,在性力发展的关系中形成。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或减弱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识而已。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会中,危险与恐惧则是难以想象了。因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检查。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在与环境的交往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辨别。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遵从理性原则,从理性角度思索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本我的快乐原则、自我的现实原则与超我的理性原则共同构成了人格的三层结构。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无意识即本我对人格的影响及儿童早期生活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在对人格的研究中,行为的个体差异取决于我们特定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学习,发现了哪些行为更易被奖励或被惩罚,这是替代强化。班杜拉还强调,行为是由我们的行动自己掌控或自生成的。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观察、个人标准和自我反应过程。

(3)认知学派该派的重要代表是凯利。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建构,是个体的行为所依赖的解释。一个建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建构一旦创建,人就受它的制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他自己的经验的巨大影响。他认为,当人遇到新情境时,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即周视期、先取期、控制期,因而人们并不寻找强化或回避疼痛,人们寻找自己

构念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人的主要目标是在自己生活中缩减不确定性。通过对CPC周期的循环,人们就可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

2,健康人格对人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有目的性、行动自觉性、处事果断性、坚持到底的精神,使之胜不骄、败不馁、认真负责、勇于克服困难、争取胜利。(2)有利于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锻炼其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能够不断地消除其自身弱点,并使其的行为方式能够不断地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3)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健康的人格对自身有着一种深远的影响。什么样的人格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它关系自身的心理健康 。

3.自我分析

自我人格解析特点

经过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测试发现我具有既冷漠.孤独和怀疑性.且恃强性.攻击性强,又聪慧性.任性与不谨慎的人格特质;并且在大五人格测试中神经质维度的测量上得了高分。 形成过程冷漠和孤独是我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即首要特质。小时候我因为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母亲虐待和对自尊的践踏,以及父亲对母亲对我夸大的”罪行”描述的轻信和其他亲人的不理解,造成对亲人的不信任和冷漠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可以相信和依赖,因此小时候很孤独。我在这种成长环境下逐渐形成独立的性格,只有强大的自我才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具有较强的恃强性.根据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我对于儿时创伤经历的记忆和父母的憎恨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可怕和不能接受,这些被自我控制在意识外的无意识的无意识的东西想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有时也感受到了这种神经性焦虑,对父母的憎恨使我产生了攻击

性的本我冲动,而内化了社会规范的超我不允许这些冲动存在,于是夹在中间的自我产生出对付这些处理非期望想法的防御机制,我的自我使用升华机制将这种攻击性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比如拳击.跆拳道等攻击性运动,在用尽全力挥洒汗水的过程中我能发泄我的无意识冲动,从而成功地减轻了神经性焦虑。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来看,我的聪慧性.能力强是根源特质, 任性.不谨慎是表面特质,通过我平时懒散的行为和不爱接受别人意见的习惯可以观察出来, 由于聪慧性的根源特质造成任性.不听人劝告,且相信自己只要想做就有能力做好事情,聪慧性.的根源特质是形成表面特质的原因,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我经常会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我直到高中成绩转好后,才渐渐得到父母的尊敬和爱护,摆脱了常遭母亲毒打境遇,这种努力学习导致的积极刺激和以前的惩罚刺激造成鲜明对比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父母的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使我前意识形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让别人看得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的观念,于是我开始将父母的标准内化成所有的目标,开始拒绝我的成绩不好的弱点,不将它纳入自我概念中来。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为了家的归属和父母的爱的需要.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而努力学习.大学时期由于同学成绩都差不多,竞争性比较强.考前压力大,以及过往经验产生的自己能力强的自我概念,如果考试不好,会产生和原来认为自己能力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这个信息对自我价值产生严重威胁.平时可通过扭曲和否定的自我防御机制比如自我暗示上次考试只是因为紧张,考得也还不错等观念降低焦虑,而当考试真的来临和考试后感觉不怎么样时,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大,防御机制作用失败造成的整合失败导致极端的焦虑.对我以后人格修养的建议改变观察亲人和社会的视角,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学会性格开朗和对人热情.信任。试着将自己能力有时也会差的弱点纳入自我概念能的范围内.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成为罗杰斯说的心理和谐的人。改变任性和不谨慎的性格,积极听取别人意见,做事谨慎.

第五篇:人格心理学论文[定稿]

人格心理学期末论文

题目: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姓名:王保健

学号: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学班级:

10094003

1041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王保健(10094003)

摘要: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主要包括情感和认知两大成分〖1〗。要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应该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着手,从同学相处、朋友交往、师生关系、学习、工作和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大学生具体生活方面考虑。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情感,认知,生活满意感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容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主要包括情感和认知两大成分。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2〗。 1.主观性

主观性指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依赖于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的标准。这意味着大学生对自己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确定。我们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同,而且所拥有失望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我们大学生评定幸福感的标准也是有很大差异,个体对主观幸福感的评定是主观的。

2.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指组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主观幸福感不是我们在一个短暂时期内所拥有的感觉和感受,而是我们在一段很长时间里所拥有的感觉和感受。我们大学生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是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说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相对稳定的。

3.整体性

整体性指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我们在判断我们是否是幸福的时候,考虑的是情感和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不会因为不满意经济状况就说自己没有主观幸福感或者主观幸福感低,因为我们滴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

(二)大学生主观小幸福感的结构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 1. 情感方面

大学生的生活涉及到学习任务、朋友交往、同学相处、恋人关系、社团活动等多个方面。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我们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会存在很多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1) 积极情感 在学习方面,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或者受到老师表扬时,我们很满意自己的表现,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在学习上做得好,我们很自信;在社团活动中,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其他成员相比表现得较出色,我们很喜悦;在社交方面,如果自己认识很多其他院系的同学和朋友,并且和他们关系不错,我们会觉得自己在社交方面表现不错;在恋爱方面,我们和自己的恋人相处得很融洽,每天都愉快的度过,我们对爱情很满意。在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积极情感。 (2) 消极情感 在学习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的成绩是不能打倒我们的预期的,当老师宣布奖学金获得者的名单时,我们觉得压力倍增;在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看到其他成员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热情工作时,我们的工作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在工作时会有紧张不安的情绪;在社交方面,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朋友很少,只和宿舍的几个同学交流,他们在和陌生人接触时会焦虑,会担心自己是否表现的友好;在恋爱方面,单身的同学看到其他的同学和情侣成双成对的时候,就会羡慕他们,如果他发现自己并不比其他人差,那么难免产生嫉妒心理。这些都是在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消极情感。

2. 认知方面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方面包括对整体生活的满意感和对具体生活的满意感〖3〗。

(1) 整体生活满意感

如果问我们对过去生活是否满意,其实很多大学生都回答的很犹豫,以前的生活急很多时候就是不停地学习,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而学习。我们对现在的大学生活具有很高的满意感。其实我们的不断学习就是想要通过改变来完善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断学习,成长进步都是想要拥有一个较过去和现在更好的未来生活,这说明我们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感很高。

(2) 具体生活满意感

大学生的具体生活满意感涉及到对学习能力的满意感、对家庭的满意感、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感、对社会交往的满意感、对经济状况的满意感等具体生活的多个方面。我们对学习能力的满意感的评价主要看自己是佛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是否在学习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是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对家庭满意感的评价主要看自己和父母是否友好相处,父母是否支持自己的卡蓝发与决定,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感的评价主要依据自己是否经常那个锻炼身体,自己是否经常做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对社会交往满意感的评价自己是否和同学朋友友好相处,自己和老师能够正常交流,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是否提高;对经济状况的满意感的评价主要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是否能够维持正常支出,自己的生活费用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正常需求。大学生对具体生活的满意感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

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主要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幸福和减少导致不幸福的因素。

(一)努力争取幸福

1. 和他人正常交流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经常会和同学、朋友、老师接触,维护好和他们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和同学相处时,我们应该保持友好的态度,并且去多和他们接触,去了解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消极情绪而不去在意对待同学的消极态度,应该让同学们感到我是真诚友好的;和朋友相处时,要经常保持联系,对于在外地上学的朋友,要通过邮件、短信或者电话和他们聊天交流,让他们感觉到我么很在意彼此的友情,并且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对方的生日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问候或者礼物,对于那些本校的朋友,偶尔约出来吃个饭,聊个天,维持彼此的友谊;在和老师相处时,我们不应该太拘谨,对于自己学习上的难题及时请教老师,和老师讨论相关的知识内容。做到和他们正常的交流,我们会保持积极的情感,这样我们的主观幸福感才会提高。

2. 帮助他人

为什么说帮助他人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呢?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得到肯定。

3. 努力学习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我们会收获很多东西。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对于新的知识点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并且能够及时将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获得成够的喜悦;每次的考试我们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能够顺利通过研究生、公务员和教师编制等重大的考试,说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有一种收获的快乐。所以说努力学习也是能够提高我们的主观幸福感的。

(二)减少导致不幸福的因素

1. 宽容待人

我们大学生都是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的,我们很难要求其他人和我们的想法一致,所以在和他人相处时,有时候会因为价值观和认识角度的不同而起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存在的现实性,而且我们对对待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时,应该求同存异,不能一味的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否定他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于他人相处时,会存在误会和摩擦等问题,我们应该全面全面来了解事情以后在处理,要多体谅对方,理解对方的难处,不能凭主观判断,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能够减少导致低幸福感的因素。

2. 保持积极的心态

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不被就业压力困扰,不为重大考试焦虑不安,不为社会交往而担忧。当我们面对就业问题时,我们会有压力,但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长期被这种压力困扰着,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生活;面对重大考试时,不需要紧张不安,因为紧张会妨碍我们有效地思考;当和朋友闹矛盾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去认错,不能因为一点小事伤害了彼此的友情。对待这些可能导致我们低幸福感的因素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保持身体健康

假如我们经常感冒、头疼、发烧,隔三差五去医院抓药,便不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我们应该保持身体健康,经常跑步锻炼,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此外,我们还要主要饮食健康。减少那些不利于身体良好状况的因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总结:大学生要想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我们应该处理好我们的情感和认知方面的问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郭永玉编著:《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 郭永玉 贺金波主编:《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备注: 〖1〗、〖3〗:《人格心理学导论》的197页; 〖2〗:《人格心理学》的第213页。

上一篇:如何发挥党代表作用下一篇:人大法硕考研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