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思考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发展战略思考范文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行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thldl.org.cn,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尽管2008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也面临几大机遇: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我国已经从长期以来资本短缺的进口国而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对外投资国,这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明显扩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质产品都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则仍存在着供给缺口。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伴随着城市交通、通讯、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硬件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软件建设也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将对电影产业的投资和市场都有所影响。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三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还存在着市场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复合性的核心人才缺乏,影院和银幕少、布局不合理,以及与相关行业融合度低、电影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等问题。总之,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挑战。

二、跨越式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电影产业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文化创意行业,必须有一批大型企业在产业化的发展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强弱,始终是电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电影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抗风险弱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着力扶持素质好、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依托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化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混合经济的大型电影企业,作为电影市场上的投融资运营主体,在调整和优化电影产业结构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大型电影企业为龙头,中小电影企业配套服务的市场主体格局。实现电影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电影渠道建设的重点战略,着力解决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影院线为37家,电影院1697家,银幕4723块,预计到2010年底,电影银幕将增加到5500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仍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电影院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少,群众看电影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与法国不相上下,而法国仅有6000多万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银幕接近40000块,是中国的8倍,而人口仅3.07亿,不足中国的1/4。可见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实施“电影银幕翻番计划”,着力发展中小城市的数字影院和数字银幕,使我国电影院和银幕总数迅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施“大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促使电影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网合一”意味着文化行业之间、文化与电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正日益突破传统电影院消费的模式,通过付费电视频道、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DVD、LD、VHS、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传播,并与旅游、演出、广告以及玩具、服装、时尚等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电影、电影衍生品、电影相关产品在内的大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发挥电影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强的优势,通过电影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电影的产品和产业链条,在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几年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带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和“先导产业”,但还不是龙头产业,因为电影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只有推动电影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水乳交融的大电影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电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我国电影产业到目前为止,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内需产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我国电影产业在人才培养、创作理念、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少的差距。好莱坞的经验表明,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产业

发展战略,是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充分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项目合作、合资经营、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际优质电影资源为我所用。要抓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电影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机遇,发挥我国资金充裕、市场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出击,购并西方有价值的电影、动漫企业和相关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找出适合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清华大学企业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

第二篇: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

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三增长极已初具规模,域内经济活跃,显示出勃勃生机,但是对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然是“小马拉大车”,力所不逮。总体而言,东部三极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中西部地区难以共享东部繁荣。要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亟需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年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第四增长极:东北黑吉辽三省。提出第四增长极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西部地区先天不足,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国家庞大的投资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西部地区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暂时还难以成为带动经济起飞的一个独立增长极。企图通过东西联动,带动中部发展的战略预期难以实现。其次是对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的反思。另外为东北地区严峻的形势所迫。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问题比较多,矛盾非常尖锐,解决东北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述考虑,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目前这一极正在酝酿和推动过程中。

四大经济增长极都处在中国的最东部,通过四个极点构建增长轴心,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经济整体起飞的态势已初露倪。但是东部增长轴心对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极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还在大量地向东部地区转移。指望东部地区累积因果过程自然结束后,以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远水难解近渴,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问题和矛盾将会激化,最终将影响东部的稳定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

。“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随着东部“四极”的进一步发展,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的矛盾将会成为主要矛盾,要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协调地区发展水平,遏制极化过程,烫平回波效应,必须在以中部为主的农业地区构建新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

二、第五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所谓第五增长极

,泛指人口高度密集、耕地资源稀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挖掘新的动力、构建新的增长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生态改善、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地区主要包括中部腹地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也包括东北三省的农业地区,西部的川西平原、渝东山地、陕南地区,甚至包括东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地区。第五增长极(第五增长极所辐射带动的地区简称第五增长区域,下同)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它是一个地理、人文与产业融合的社会概念。第五增长极既与东部增长极有交集,也与西部大开发地区有交集。

(一)第五增长极的增长动力

东部“四极”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先入为主的时序优势、制度安排的特许权、优惠的产业政策、庞大的国家投资、廉价的土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已经成熟的竞争优势。这些增长因素,第五增长极望尘莫及,不敢奢求。第五增长区域要崛起,不能模仿东部“四极”的增长模式,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增长理论,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构建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

直从亚当斯密以分工增长论研究国家财富的增长以后,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也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劳动增长论,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论,熊彼德的创新增长论,哈德罗--多马的资本积累增长论,索洛的技术增长论,罗默、卢卡斯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主的内生性增长论,科斯、诺斯的制度增长论,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研究范式,对于我们寻找、挖掘第五极的增长动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走出经典增长范式的樊篱,另辟蹊径,根据第五增长极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

“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和挖掘第五极的增长动力,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范式为我们提供的增长动力,更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过去被经典增长范式所抛弃、忽视的因素,辩证地看待过去被视为包袱的资源和不利的条件,如比较优势低的精耕细作农业,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庞大的消费人口,中部、中南部的水情条件,中北部的干旱条件,“不东不西”的区位条件,良好且未被利用的生态环境,勤劳善良诚实的人民,等等,要通过构建新的增长理论和新的发展模式将这些消极因素转换成新的增长动力。

统筹协调力。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德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引进“新组合”,实现创新,而所谓的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实现“新组合”的过程,“新组合”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实质上,“新组合”就是统筹协调。不过他的“新组合”增长理论主要指微观层面的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我们可以将结构优化增长范式进一步提升到宏观层面,即宏观层次的统筹和协调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宏观层面的统筹和协调不仅包括经济、产业的统筹,还包括社会统筹,经济与社会、环境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等等。按照经济系统理论,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对关系之间有一个最合理的组合,处于最合理组合点上的经济增长率就是最佳的经济增长率,也称之为潜在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往往低于最佳增长率,但是通过政府或者其他行为主体的统筹和协调,实际增长率能够不断提高,无限接近最佳增长率。这一过程就是经济增长,其动力来源于政府或者行为主体的统筹协调力量。对于第五增长区域来说,目前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使得该区域的实际增长率远远小于最佳增长率,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不协调是经济增长的绊脚石,但是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些不协调表明,该区域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可以挖掘,挖掘这些潜力就有赖于统筹协调的力量。

资源整合力。如果说统筹协调力是宏观层面的增长动力,资源整合则是微观层面的增长源泉(资源整合的外延大于熊彼德的企业家的“新组合”)。资源整合也有二个层次,一是横向整合,即各类资源的横向配置。横向整合主要是将资源配置给最会经营的主体和最应该得到的主体,让资源发挥更大的生产作用,或者通过整合形成规模经营,包括个体规模经营和整体规模经营(即许多个体通过生产相同的产品形成整体上规模生产),实现规模效应。资源的整合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不容置疑,整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二是纵向整合,即将资源整合为资产,将资产整合为资本。资源变成资产是将没有创造财富的要素,变成创造财富的手段或者实现财富的途径,将资源变成生产要素,扩大了生产规模,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资产变资本是将只能作为生产手段或者生产对象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变成能够获取“价值的价值”,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就是“资产资本化”,资产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可见整合也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五增长区域内有丰富的资源,土地、湖泊、河流、森林、丘岗山地,等等,但是大多“养在深闺人不知”,没有被整合利用。以农民的房产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形成了数以万亿元的财产,但是由于房产无法资本化,农民不能通过抵押融资,筹措生产经营资金,房产潜在的生产效应无法通过资本途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如果通过横向整合,房产就能释放出巨大的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矫治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受到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歧视,不仅无法与其他增长极公平、公正的竞争,而且还被迫为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无偿奉献。这无异于抽肥补瘦、抑弱扶强。这种歧视性的政策破坏了第五增长区域内部经济自我循环能力,抑制了域内经济增长。诺斯教授认为,制度变迁是西方大国兴起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五增长区域也要充分利用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第五增长区域的制度变迁其实是一种政策矫治力,即调整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使第五增长区域能够与其他增长极平等竞争。从这个意义来看,调整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也是经济增长动力,这种力量比诺斯教授的制度变迁动力更加直接,更加富有成效,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由于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还有许多政策和制度亟待调整和矫治,第五增长区域通过政策矫治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潜力。

生态支撑力。经济学一直假定生态条件是既定的,没有将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实际上,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举足轻重。对于生态灾害比较多的国家尤其如此。我国每年仅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的至。气象灾害主要源于自然条件的破坏,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自我调节机制失灵。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灾害损失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区域。研究第五极的增长动力,必须将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态条件能减少生态损失。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改善生态条件,能够提高经济的边际增长率,生态条件恶化,能够降低经济的边际增长率,灾害损失每降低或者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就能增长或者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是生态损失、灾害补偿和治理费用的机会成本。全国每年的生态灾害损失与抗灾补损的支出,按最低数字估计,大约是亿元,如果再考虑生态治理费用,生态损失和治理的机会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的机会成本比年以来累计发行国债还要多。我国大部分的生态损失或者灾害补偿、生态治理发生在第五增长区域。如果将灾害损失、抗灾补损费和生态治理费用来发展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不可估量。三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生态支撑力还表现在生态环保本身就是一个新型产业,将废旧资源、残余物质变废为宝,能够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以农村沼气为例,如果每个农户安装一个沼气池,将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社会总的福利。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除了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实现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态支撑力所产生的社会福利的增长,虽然不能量化为,但是它是我们所倡导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核算所漏掉的财富。

人文保障力。罗伯特巴罗在《民主与增长》中指出,民主、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发展经济学家在解释世纪年代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差异时,认为政治社会稳定的中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些研究对于将政治社会稳定因素纳入增长的分析框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认为,政治社会稳定因素可以拓宽内涵,细化分解,比较全面的解释是良好的人为环境是增长的重要保障,部分人文指标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因素。第五增长区域最丰富的资源就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它是该区域起飞的重要动力。第五增长区域的人们受商业文化的影响并不深,相反传统的儒家文明主导着他们的价值观,该区域民风淳朴,人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尊师重教、奉公守法,拥护政府。这些人文指标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作用,吃苦耐劳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本身就是一笔无形资产,适当挖掘就能够变成生产力;尊师重教能够积累人力资本,培育经济增长的潜力;奉公守法,拥护政府则是罗伯特巴罗所推崇的增长保障。所以第五增长区域淳朴的民风、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不是发展的障碍,反而是增长的源泉,发展的保障。

(二)第五增长极与前四个增长极的区别

增长的目的不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区是改革型、外向型、突破型、示范型的增长极,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解决中国在世界上地位问题。第四个增长极是解决工业问题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我们认为,第五增长极的任务是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和解决地区协调发展的问题。前三个增长极是解决“有没有”发展的问题,后二个增长极是解决发展“好不好”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协调极”。

增长的质量不同。东部地区四大增长极,偏好的增长,倚重工业动力,追求的是突破效应,扩大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耗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东部“四极”只能称之为增长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非稳定极,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破坏极。我们提出的第五增长极不是盲目照搬东部“四极”的增长模式,将突出均衡协调发展、突出人文指标的提升、突出生态条件的改善。东部“四极”是名符其实的增长极,第五极则是“发展极”。

增长的内容不同。东部“四极”都是以工业为主导、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个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增长极。西部地区工业和农业比较弱,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如果今后西部成为一个独立的增长极,应该是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增长极。第五增长极与东、西部地区都不同,所覆盖的地区,既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也有发达的农耕文明,而且山川秀美,生态环境比较好,根据第五增长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生态基础,第五极增长极应该是一个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并存的“共生极”。

增长的作用不同。东部“四极”的增长对于缓解、释放中国发展压力功不可没,但是东部“四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点轴线极化效应扩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了东、中、西部增长的“马太效应”。东部“四极”高速增长的同时,埋下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本身就能够带来社会政治的稳定。农民占总人口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又占全国农民总数的,“两个”就是全国总人口的。中国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能否稳定“两个”的农民。第五增长极的起飞能够惠及全国的农民。从这个角度看,第五增长极是一个“稳定极”、“基础极”,是东部“四极”乃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增长的前提不同。自古以来,第五增长区域就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中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重化工业的主要基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铸就了几代人的辉煌。既使在改革开放以前,中部地区与东部“四极”相比都毫不逊色。事易时移,中部地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边缘化了,在市场化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衰落了。中部地区地衰落、边缘化与国家推行非均衡增长战略息息相关,其衰落和边缘化有其内在逻辑性,在所难免。可见助跑第五增长极不是开发,而是文明和经济的复兴,是凤凰涅槃,重获新生。从某种程度上,第五增长极是一个“复兴极”。

(三)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第五极增长动力及与东部“四极”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第五增长极的主要特点:它是以均衡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增长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动态的、均衡的永续增长范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全面增长。它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不是的简单增加,而是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共存条件下的全面增长,它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文环境的提升,它追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第五增长极的起始速度可能不会太快,暂时也难以见大成效,但是“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第五增长极的后续增长效应不可估量。

全新增长。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动力,不仅仅是有形产业和物质投入,它主要依靠产业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力量,资源的整合力量,人文环境的促进力量,生态环保的支撑力量,制度变迁的矫治力量。在经典增长范式中,这些因素都是既定的、不变的、外生的,没有被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我们认为,它们在第五增长极的增长范式中是内生的,是增长的重要源泉。

动态均衡增长。传统的均衡增长理论是哈德罗建立的一个增长范式,指通过投资拉动需求增长。第五增长极所追求的动态均衡增长,不同于哈德罗的需求增长,也不同于区域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所要求的平均增长、平衡增长,它是与非均衡增长理论相对应的增长,是指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具有良性循环机理的协调增长,各产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增长率可能有高有低,但是它们的增长是协调的、和谐的、相互促进的。

可持续增长。第五增长极与东部“四极”的主要增长动力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衰竭性,使之不尽,用之不竭。与经典增长范式相比(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除外),第五增长极所依赖的增长因素都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不存在资源的约束问题和增长极限问题,也不存在增长收敛或者趋同问题,如果整合得当、保护得当,完全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第五增长极的战略作用

第五增长区域历来是中国富庶繁华之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谚语。建国以来,以中部为主体的第五增长区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是新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如果将东部“四极”视为龙头,西部地区视为龙尾,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则是龙身、龙体。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意义非同凡响。

第五增长极是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引擎。东部“四极”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边陲,是一种边疆发展战略。这种边疆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总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距离极点和极轴越远,扩散效应越小,拉动作用越弱,这些增长极无法承担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的重任。第五增长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能够“一肩挑两头”、“一脚踏南北”。。第五增长极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第五增长极每一个发展步伐的收益都会落在国境内,真可谓是“一波才动万波随”。不象东部“四极”和西部开发,只有部分收益惠及国内。助跑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最大,同一单位的投资,第五增长极对全国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要大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如果将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人文问题所带来的效应考虑进来,第五增长极投入产出要高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能够带动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第五增长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四两拔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助跑中国第五增长极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全面激活中国经济。构建第五增长极就是在中国中部腹地安装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保障。国民经济就象一台复杂的机器,所有的部件都必须良好且配套协调,否则就难以持续增长。第五增长区域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一是第五增长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功不可没。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劳动力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四极”、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正如刘易斯所说“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都要依靠第五增长区域的廉价劳动力来启动。二是第五增长极是国民经济的产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既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又为工业提供市场。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给区,为全国提供以上的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战略重点以外,第五增长区域目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民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基层政府运转难,农业的发展难,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威胁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第五增长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食为政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年出现的粮食价格异常上涨,就源于第五增长区域连续五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如果第五增长区域不能尽快复兴,失望失落失魄的农民还会继续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粮食安全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试想,如果第五增长极不能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市场,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充分挖掘廉价劳动力的潜力,又如何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国以来,每一次经济增长的大滑坡都是产业基础和粮食安全出了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小平同志也曾经精辟指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性作用、安全保障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能忽视的。要想将中国持续了年的增长神话延续下去,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

第五增长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第五增长区域,助跑第五增长极是一项统揽全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改革改革以来,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面临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夹击”,已经深深塌陷下去了,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抑制了全国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协作,障碍了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顺畅流动和合理配置。第五增长区域的塌陷已经拖累了全国经济增长,影响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如果只有东部“四极”的快速发展,中西部长期停滞不前,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只不过是海市唇楼,南柯一梦。相反,第五增长极的崛起能够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五大增长极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五大增长极连成一体,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在新世纪持续增长。所以,助跑第五增长极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清除发展障碍,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五增长极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足寒伤身,民寒伤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可以动摇国家根基的大问题。我国“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就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林毅夫教授认为,在未来至年,中部和传统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格局。他主张,中国经济发展要以中部地区为突破口。还有专家也曾经说过,解决了中部的农业问题,中国的农业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东部地区有四大增长极,经济也比较发达,“三农”问题不成为问题,而且有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假以时日,必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尚不突出的“三农”问题。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和农民在全国占的比例较小,“三农”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该区域的农民占全国农民总数的,提供全国的农产品,第五增长区域是“三农”的主体部分,也是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区。只有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十六大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在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又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破解了中部的“三农”问题,促进各个地区齐头并进的发展,才有可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可见,复兴中部,构建中国第五增长极不仅是破解“三农”的关键,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五增长极是拓宽战略腹地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重大任务。虽然我国本着共同协商、和平解决的统一原则,但是不能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特别是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提出制宪时间表和独立时间表,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我国面临着更加现实的战争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美国、日本对我国的遏制政策。战争危机要求我国必须有广阔的经济纵深和战略腹地,但是我国所有的经济增长极都在东部地区,战略经济异常脆弱,一旦发生战争,经济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脆弱的经济将会束缚决策,使我国在使用武力统一祖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第五增长极却与此不同,在中国的腹地,不管是从东部往中西部走,还是从西部向中东部走,都有层层保护屏障,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能够避免和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在复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象六十年代西线开发一样,未雨绸缪,重视第五增长极的发展,拓宽中国经济的战略腹地,增强我国承受战争的能力。

第五增长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第五增长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原定,天下安”,逐鹿中原从来就是中国政治家、军事家关注的重点。只要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能够稳定,全国就有稳定的基础。而今时过境迁,现在我们的“圣地”面临着严峻的稳定问题。第五增长区域长期为国家非均衡战略边缘化,许多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农民负担问题集中在中部,贫困人口集中在中部,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也表现在中部,连老百姓最痛恨的官员腐败问题、侵害群众权益问题,中部在全国都占很高的比例。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五增长区域是稳定的基础,从不稳定的诱因看,第五增长区域现在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复兴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时不待我,必须尽快提上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助跑第五增长极,能够促进中部的复兴,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部的复兴能够消除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构建第五增长极实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富国安邦的根本。

四、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的可行性

实施第五增长极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是否具有可能性呢?我们认为,构建第五增长极,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从南到北,先后培育了四大增长极,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发展基础基本夯实。西部经过几年的大开发,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在只有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一块国家战略尚未重点眷顾的“处女地”。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东部极点和轴线的形成,就应该着手培育中部极点和中部发展轴线,但是我们放弃了梯度开发理论,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从东部发展极直接跳跃到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使中部地区失去了宝贵的起飞时机。现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无论是按照从东向西的梯度,还是按照从西向东的梯度,还是从北向南的梯度,都该重视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了。特别是东北增长极形成后,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便成了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中部的矛盾,特别是“三农”问题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按照解决矛盾的优先序,也必须启动第五增长极战略。退一步讲,既使不按照梯度发展理论,而是按照“排排坐,吃果果”的分配顺序,现在也轮到发展中部,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时候了。同时对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极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东部增长极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一种自然延伸,是东部“四极”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二)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为助跑第五增长极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我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不管是过去的西线开发战略,以农补工战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东部“四极”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为代价的非帕累托发展战略。第五增长区域是历次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受害者、奉献者和旁观者。××年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经济社会、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城乡、东中西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自然、重视区域协调就意味着放弃非均衡增长战略,意味着要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中部崛起,它表明国家地区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强调统筹和协调。这一战略将使第五增长区域首次获得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机会,为中部起飞和复兴创造了宏观条件。

(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降低了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成本

第五增长极位于中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第五增长极处于沿海高经济梯度向西部低经济梯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位置,在利用西部资源,进入西部市场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第五增长极得“中”独厚,具有对东对西的双低成本优势和条件(资源成本低、采购销售成本低),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吸纳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东部和西部对中部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所依赖,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是东部地区向内陆扩张的支撑基地,是西部地区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经之地。第五增长极将以独特的区位条件,从东西交流发展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部地区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低成本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中部为主的第五增长区域的区位优势能够降低起飞的成本,加快第五增长极的成长速度。

(四)良好的发展条件是第五增长极起飞的物质基础

第五增长区域市场观念较为深入人心,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发展基础也相当不错,具有起飞要求的条件,一是资源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第五增长区域属于资源较丰富的综合经济体,既有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生产要素。二是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且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有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也有轻纺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比较好。三是具有良好生态条件。虽然最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条件急剧恶化,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五增长区域仍然是全国生态基础最好的地区。四是教育比较发达。虽然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较落后,但是比较重视教育,科技势力雄厚,仅中部五省就集中全国%的科技人员和%的高等院校,还有一大批科研机构。五是人力资源丰富。第五增长区域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全国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该区域,能够为中部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六是市场潜力大。第五增长区域人口众多,自身市场容量大,经济自我消化和循环能力强,又靠近东部和西部两个市场,市场优势比较明显。七是交通便利。第五增长区域已经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洛湛线、湘黔线等;高速公路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上瑞高速、汉宜高速,等等;还有密集的航空网络、方便快捷的长江、黄河航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五增长区域具备经济起飞的一切条件,缺少的是政策和整合意识、整合手段。只要顺势而为,适当引导,就能促进中部地区复兴,构建中国经济的第五增长极。

五、构建第五增长极的战略思路

第五增长极必须以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注重人文特色,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注重解决基础性问题。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增长战略,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范式,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四极”开放带动模型,也不能沿袭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增长模型。

(一)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五增长极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追求物质增长,不是追求的增长,而是以人为本。发展手段要考虑人的需要,发展目的是为了人,即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全过程必须贯穿这一原则。

统筹协调的原则。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均衡发展理论,再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五统筹”要求。统筹原则要成为构建第五增长极的首要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不仅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要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统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帕累托改进原则。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发展战略一脉相存,都是以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牺牲农民利益的为代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的增长原则,是一种非“双赢”战略。构建第五增长极,不能再沿袭这种“零和”、甚至“负和”战略,要遵循帕托改进原则,在不损害其他地区、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稳定增长。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五增长区域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特点,如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较好,农业比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等。助跑第五增极不能完全移植东部增长模型,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立足于已有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寻求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路径和发展模型。

(二)助跑第五增长极的基本思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泉。中部复兴,引跑第五增长极,不能矫枉过正,指望国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能指望中央政府安排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要通过调整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立足于盘活区域内部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内生增长和良性循环。

调整发展战略,创造公平发展的条件。首先要调整非均衡发展战略,矫治因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强加给第五增长区域的歧视性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为第五增长极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调整发展战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矫治强加给第五增长极不合理的制度和不利于中部复兴的政策;二是中央政府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要承担起第五增长区域内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三是按照帕累托改进原则,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四是公平的分配国家资源,按照均衡、统筹、协调的原则,安排国家重点建设投资。

整合资产资源,推进经济结构革命。第五增长区域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结构问题。如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资源结构、生态要求脱节;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结构、工业结构与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一致;社会分工不明确,产品结构与东部地区趋同;组织结构偏小、技术结构偏低。在这种结构状态下,资源资产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市场所提供的潜在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助跑第五增长极必须大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结构优化的潜力,推进结构革命。一是收缩国有战线,将国有资源集中投向公共产品和基础性产业;二是根据资源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如垄断性的特色农业、技术型农业、劳动密集型农业;三是根据生态资源和生态要求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产业、观光休闲产业;四是根据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供给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加强域内分工协作,提高区域竞争能力。长期以来,第五增长区域的政府各自为政,分头突围,如湖南省、江西省向珠三角靠拢,安徽省向长三角靠拢,河南省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靠拢,湖北省力求自保,可以说第五增长区域的力量、资源从来没有整合和协调,从来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和安排与东部、西部地区的分工。分头突围,挂靠东部增长极,使第五增长区域失去区域特色,无法形成区域合力,无法建立次级增长中心和增长极。区域内部缺乏分工,反而加剧了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抵销各自的努力程度。要构建第五增长极,使之成为中国的次级增长中心,必须强化第五增长区域力量的整合,各个地区既需要相互竞争,也需要强化合作,既需要区域内各地创造发展条件,也需要区域内省与省、地区与地区之间协作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和放大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实现第五增长区域的整体起飞。

优化经济环境,增强资源吸纳力。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降低发展成本,吸引较多的投资者。第五增长区域经济落后,与较差的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助跑第五增长极,要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第五增长区域有效集聚。一是完善区域内部的市场建设。为了促进第五增长极的快速成长,可以考虑将武汉市确定为第五增长极的资本交易中心、金融证券处理中心。各地区要降低物流经营的门槛,引进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公司,加速第五增长极市场体系的建设,促使物尽其流。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要清除积弊,按照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行政管理制度。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设施有所改进,但是与东部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信息收集处理运转平台。

推进新乡村运动,建设新农村。新农村运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为解决当时城乡差距、工农发展脱节、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并成功实践的一种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的经验,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发动一场新乡村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乡村运动应主要解决农村最难的问题和最突出的矛盾为目标。一是村庄建设运动。要利用现在普通工业产品过剩的机会,采取国家资助建材,农民出工出力的原则,或者国家资助启动资金,或者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大力兴建农村道路、能源、饮水设施。同时实施村庄整治,迁村移民工程,促进农民集中,降低村庄建设成本。农民都进城,在我国是不现实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村庄整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降低乡村建设成本。乡村建设能够让不能进城的农民安心舒适的生活在农村。这也是稳定农民,提高农民社会福利的重要途径。二是人文环境建设运动。乡村的人文环境建设,改革前是依靠意识形态宣传,改革后是听之任之,导致了不少农民价值观的扭曲,诚信失落、道德沦丧,封建迷信、家族活动、黑恶势力又沉渣泛起,人文环境恶化。我们在湖北洪湖地区领办的老人协会,维护老人的权利,帮助老人们安度晚年,成效相当不错。人文环境建设就是要通过组建老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协会、销售协会等经济组织这些载体,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助跑第五增长极的政策建议

构建第五增长极的目标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助跑第五增长极与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解决了“三农”问题,中部就起飞了,中部起飞了,第五增长极就形成了。中部复兴,构建第五增长极要从调整农业制度安排着手。

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本着“还帐”的原则,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适当优先安排第五增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允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场方式融资,加速第五增长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第五增长极起飞提供更好的硬环境。一是大力建设第五增长极的交通干线,打通第五增长区域内部交通瓶颈,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的交通线路。二是大力建设能源项目。要利用中部地区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提高水利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三是要更多的安排大江、大河、大河的治理项目。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要与流域的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支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草;搞好河道的疏浚,扩大行洪量;完善流域的绿化体系,建设绿色屏障;要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搞好小流域治理,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第五增长区域的生态环境。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免征农业税。我国农民是世界上收入最低的纳税人,是税费负担最重的群体。几十年来,农民特别是第五增长区域的农民已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于情于理都应让其休养生息了。我们认为,休养生息首先要减征农业税和免征农业特产税。××年农业各税只有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中央政府完全有承受能力。另外,中央政府要加大对第五增长极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协助第五增长极化解乡村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

改革农村教育筹集制度,义务教育由中央政府承担成本。基础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承担。可以考虑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由地市级以上政府为主负担(因为中西部大部分的县都是农业财政,县级政府承担也是农民承担)。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二年制农民义务职业教育,如果不读高中,可以免费接受二年的职业教育,未读完高中的,可以免费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

农村公共品供给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供给。考虑到第五增长极的产业基础作用和粮食安全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以县级以上财政为主来承担。全国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国家要全额投资;区域的基础工程可以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区域性的小型水利设施,地方政府、乡村社区和农民共同负担。同时应积极引进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我国现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一种间接支持制度。这种间接支持难以真正惠及农民,也不符合精神的要求。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保证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到位。同时,要趁此机会建立规范的、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符合贸易协定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土地休耕、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农作物保险、贫民救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种苗工程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特别是粮食这一具有安全性的战略商品,要将普惠式的支持改为区域性支持,而且要将补贴金直接交给农民,提高支持保护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建立起对所有农民的直接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先从第五增长区域的粮食生产者开始,然后逐步推向所有的农民。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这个决策是英明的。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制度。首先建立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特困群体的生存问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制度,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问题。最后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但是钱从哪里来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想办法:一是从土地流转和非农使用中筹集资金。城镇职工能够从国有产权置换中解决部分社会保障经费,农民同样有理由从国有的土地上筹集部分资金。二是可以从国有资产的减持中提取部分资金。因为现在的国有资产也有农民兄弟的一份子。三是农民自己要承担一部分。可以考虑将减免的农业税或者特产税的作为社保税来交纳。

第三篇:瓦楞纸箱包装发展战略思考

瓦楞包装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Stratagem Reflect for corrugated packaging enterprises

彭国勋(pengguoxun@gmail.com) (包装世界/纸箱世界,2010,(2),18-29)

虽然跨过了艰难的2009,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向实体制造业经济领域蔓延形成的冬天并没有过完,瓦楞制造企业仍然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制造成本上升等巨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过冬”只能让企业被动应对,只有“猎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好冬天”。而“猎冬”更多的是要求在自身的发展战略创新上狠下功夫。

我国瓦楞包装企业已经步入战略转型和系统变革时期,即:从机会导向转到战略导向(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从单一追求成长规模转向规模与效益并重(量利平衡,从结构优化要效益),从粗放式资源投入、人海战术到集约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跑马圈地与精耕细作,猎手与农夫),企业家个人的成功转向团队的成功(创业型企业家与接班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人治与理性),从依赖潜规则走向阳光规则(创造阳光利润,享受坦荡生活),从点的创新走向系统创新(系统变革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整体的创新)。企业家要完成如下基于战略的系统思考:

 企业的使命追求与愿景;

    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应处的位势,以及企业要取得这种位势应采取的竞争方式与经营模式; 企业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专长与技能;

企业要形成独特的核心专长与技能需要何种资源,以及如何配置资源; 企业的战略转型将面临哪些系统问题,如何进行系统变革与创新。

下面仅就本人这些年的一些工作体会,就大型瓦楞包装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营销战略

从2004年到企业进行咨询开始,就一直呼吁瓦楞包装企业要在营销战略上要转变观念,即从单纯的销售瓦楞包装制品,向客户提供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服务转变,持续地用最优的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以保持客户的忠诚度。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英文是Completed Packaging Solution, 简称CPS。CPS在发达国家已经成功推行多年,是高端客户优化供应链的必然选择。例如厦门DELL,要求包装供应商CPS开展第三方包装服务,满足DELL对缓冲包装按冲击响应谱设计的高要求,以实现DELL的业务持续改进和零库存,为客户和瓦楞包装企业自身带来双赢的局面。第三方物流包装使得产品生产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好主业(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的销售等),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包装活动(库存管理、包装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分拨、配送等),以合同形式委托给专业物流包装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包装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达到了对生产经营企业物流包装全过程最优管理和控制。CPS可能带来的好处包括: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物流包装专家的丰富知识与经验、以及完善的包装加工与试验设备,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整体包装成本;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优化的包装材料供应链,有可能降低包装材料的采购与管理成本,杜绝采购贿赂;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包装生产条件,可以缩短产品包装设计、试验、打样与生产的周期,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庞大仓储条件,可以保证包装制品的可靠及时的供应,节约生产企业的包装制品的仓储成本;

1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专业化设计的完美包装,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与环保形象;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熟悉国际包装法规,有利于企业的产品出口和攻克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 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包装,可以降低乃至取消企业现有的包装设计与开发成本;

 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包装,可以让产品生产企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在自身产品生产与开发的核心业务上,缩短和优化供应链;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将在为生产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中得到提高,并从成本节约中分享一定利润。

2006年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咨询时,也提出了CPS概念,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同。现在CPS已经成为这些制造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的主要运作模式,促使有关包装供应商不得不进行营销战略调整,即只有能提供CPS服务的企业才能竞标,一些瓦楞包装企业正是以其之前形成的CPS优势,在2008年成功地挤入了这些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前列,使双方形成为十分密切的供应链动态联盟的关系。

CPS不仅为瓦楞包装企业赢得高端客户的瓦楞包装市场份额,同时扩大了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瓦楞包装制品的供应商,变成以瓦楞包装制品为主,同时能向客户提供缓冲包装、防锈包装、防潮包装、防霉包装、抗静电包装、收缩包装等成套服务的全方位包装供应商,能满足客户对包装件破损率、包装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物流成本、碳排量、安全卫生、相关法规等各方面的要求。

品牌是营销的基础,是企业商誉的载体,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必备条件。实现客户的最大利益追求,作到尽可能高的客户满意率,是维持、保护与扩展品牌的经济与感情基础。我们将与客户共享由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带来的效益,制定最合理的价格体系,与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的结果。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售前与售后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服务,对客户的各种需求,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馈,并创造市场上尚未想象到的新产品和服务价值,引导进行理性的消费,实现客户在质量、成本、服务和环保等方面的价值期望,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已经成为品牌提升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高端客户选择包装供应商的考核因素之一。CSR包括如下10项原则:

【人权】

原则1 → 企业界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约的人权;

原则2 → 保证不与践踏人权者同流合污; 【劳动】

原则3 → 企业界应支持结社自由及切实承认集体谈判权; 原则4 → 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 原则5 → 切实废除童工;

原则6 → 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环境】

原则7 → 企业界应支持采用预防性方法应对环境挑战; 原则8 → 采用主动行动促进在环境方面更负责任的做法; 原则9 → 鼓励开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

【防止腐败】

原则10 → 企业界因努力反对一切形式的腐败,包括敲诈和贿赂。

因此,瓦楞包装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在开发高端市场时,不仅要实施以CPS为代表的从制造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还必须强化CSR。山东某包装企业就是因为无视CSR,而被大型客户淘汰出了供应链的名单。

对于重点客户的营销战略的转变,要求营销人员对客户的攻关重点转向说服高层的关键人接受CPS等新理念为主,明晰CPS给客户在降低破损率、物流成本、包装成本、环保成本等方面的确切数据, 2 使得上层能下决心排除老关系供应渠道的干扰,建立起真正可持续的伙伴关系。虽然目前CPS主要是在开发高端市场方面成果明显,但是只要在建立起高水平的CPS团队、开发出成熟的CPS设计软件和建立起测试中心后,同样能以较低成本向中低端客户提供高水平的CPS服务。

今天的包装市场,价格和服务是两把主力的“双刃剑”,行业竞争正由价格竞争为主逐步向非价格竞争为主的方向转变,如何创造服务竞争优势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企业能否长远健康地发展。因此,瓦楞包装企业当前应考虑做好两个转型:业务上从制造商转型到服务商;经营上从销售转型到关系运营。

生产战略

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一些集团型瓦楞包装企业根据当时的乐观预测,大面积地在工业地区投资新建或扩建工厂,在2009年投产时恰逢严峻的经济危机,出现生存危机。让瓦楞包装生产走出危机的可能办法之一,可以考虑借鉴丰田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9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方式。德国在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形企业和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的思想。精益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面向用户,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精益管理的原理图

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团队工作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团队工作的关系

精益管理的基本战略是:

1、拓宽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应尽可能将所有职工结合在连续改善过程中。

2、减少系统的复杂性

3 产品、层次型组织结构和过程的复杂性不仅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变得困难,而且使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减少复杂性首先要找出产生复杂性的原因。引起复杂性的原因有:

    企业成果的复杂性和用户要求的复杂性; 企业规模;

未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按功能分解的组织结构。

减少复杂性的方法如下:       按生产流程进行管理; 优化车间布置;

建立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 与生产同步的采购; 减少产品品种的多样化; 减少加工深度。

图3为产品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与减少企业复杂度、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系。

图3 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与减少企业复杂度、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系

3、合适的领导和控制原则

精益管理中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面向职工的原则要求领导方式的相应改变,要求将任务的责权和管理下放给承担任务的职工。

供应链管理战略

当今制造业的普遍面临以下难题:

1、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 客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层出不穷:从“功能型”到“享受型”等;

 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市场全球化、产品商品化、竞争激烈化、技术复杂化)。

2、多变的市场使得预测不再可靠   预测总是错的;

正确性越高的预测、其可用性越低。

3、客户削减存货的要求和趋势越来越强

4  企业产品供应前置时间短、交货急迫;

 交货及时---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全部订单的交货,成了赢得订单的头号标准。

4、 企业管理压力日益增大

 设计变更难以控制、生产流程经常变动;  制造、物流等经营活动成本居高不下;       供货商交期难以控制、品质不稳定; 相关活动协调十分困难; 现场绩效衡量困难;

缺乏管理所需的决策信息。

低成本竞争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差异化竞争战略(differentiation); 企业目前采用的竞争战略通常是:

 聚焦(集中化)竞争战略(focus)。

制造业的运作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如图4所示。目前瓦楞包装企业一般只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采用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 JIT)的企业不多。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tainment,TOC)在ISO 9000中作为持续改善的一种方法,在许多领域取得成效。当前有许多包装企业正在推行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AM)。但是,进入21世纪后,实施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全程控制与优化的阶段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图4

制造业的运作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市场竞争是企业核心价值链管理间的较量,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其出路与方向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

   流程重组:重新设计符合供应链管理的业务作业流程; 组织重组:重构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体系;

信息集成:建立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

 规范制度:重新制定与供应链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达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可以分步实现。第一步先进行基础建设,完善采购、物料控制、生产、销售、分销等模块;第二步进行职能集成,如集成为物料管理、制造管理和分销三大模块;第三步完成内部供应链集成,即把上述三大独立的模块集成在统一的系统内;第四步进行外部供应链集成,将供应商、内部供应链和分销三个模块集成在统一的系统内;第五步将上述外部供应链集成系统上升为供应链动态联 5 盟。如果通过PLM等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达到供应链管理优化,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如下显著效益:

         库存缺货减少90% ; 计划时间减少95% ;

库存水平减少50%到90% ;

从订购到交货的时间减少50%到90% ; 运转时间减少50% ;

供应链成本占总收入的份额减少20% ; 库存周转加快200% ; 按时交货率增加40% ; 年收入增加27%。

实现供应链全程控制与优化的重要举措,大多数企业通常只是花一点钱购买ERP的几个模块,缺少产品设计、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等影响成本最大的基础数据,ERP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建议引进类似西门子属下的UGS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等信息化系统,结合瓦楞包装企业的实际进行二次开发。PLM系统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创新协同过程数字化管理,扩展了产品数据管理的应用,能管理产品配置和产品数据如何应用于后续的生命周期阶段:工艺、采购、生产、运营、支持、回收服务,以及管理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数据, 功能主要包括:需求管理、战略流程、项目及项目组合管理、协同产品设计、产品数据管理、零部件重识重用、变更管理、制造协同、战略采购、服务支持管理等。PLM覆盖了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它是一个开放的、互操作的、完整的应用方案,可以实现如下目标:

   

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做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具有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性的特征。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财务管理人员要跟踪时局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出恰当的反应;要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目前的经济动荡形势下,最后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

筹资战略是企业实现战略转型,首先面临的挑战,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找到业务发展所需的投资渠道。包装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募集到了大量社会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一般企业没有这么幸运,需要寻求其它的筹资渠道。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与瓦楞包装产业实际情况,兼并、重组、参股、代工等模式都值得尝试。

投资战略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建立统一的产品数据源,实现包装创新过程的数据共享和可追溯; 打破空间限制,提高与客户、包装行业内部的协同流程沟通效率; 实现多产品项目、业务流程和数据的纵向一体化,实现项目敏捷性;

集成包装创意及设计执行过程中与创新设计及分析工具(如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无缝集成,满足快速出图、快速报价、设计优化等CPS运作模式的急需。

6 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做出恰当的安排。

收益分配战略要解决企业的收益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问题,包括权衡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的合理分配。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等。

单纯通过扩大规模或产量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无法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更多新的盈利点。前面提到的CPS营销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扩大盈利率的模式。

作为财务部门,则需优化收入、成本、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创利能力等问题。 由于瓦楞包装工业属于资源耗用型产业,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成本管理格外重要。需要建立适合多元化经营的有效财务管理体系,开发适合瓦楞包装企业特点的PLM系统,实现按需优化配材和生产工艺等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降低原料、人工、能源、管理、物流等各项成本,以便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赢得主动地位。

财务战略需要建立财务的组织体制,实现对各经济实体的日常监督,对各责任中心的全面预算-即责任目标管理;对进行各实体、各岗位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考核;搞好资金的筹措和调配;对重大资产的变动进行管理;制定会计政策;加强会计信息沟通;全面主管集团范围的资本运营;抓好内部管控,基础管控制度的建设;强化全面审计监督,提高对经济运行健康安全的监管力度。

前述的PLM系统的全程可视化管理开发,有利于各部门主管实时监控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利润,随时进行业务改进。

新产品开发战略

尽管瓦楞纸板在1871年由美国人艾伯特•琼斯发明以来,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新产品的开发仍然是需要企业坚持不懈的大力投入的领域。

客户需求不断变化,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条件下,开发新产品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产品可以归结为以下类型

     新问世的产品:开创全新市场的新产品;

新产品线:公司首次进入已建立市场的新产品;

现行产品线的增补品:公司已经建立的产品线上增补的产品,包括改变尺寸、形状等; 市场再定位:以新的市场或细分市场为目标的现行产品; 降本产品: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性能的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是一种风险投资,要研发出一种成功的新产品是很不容易的。瓦楞包装不像塑料包装那样容易创新,真正属于创新和新问世的瓦楞包装新产品在上述新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首次进入现成市场的产品不易从已经占据该市场的企业那里挖掘到较大份额;增补品与降本产品对技术开发水平要求较高;细分市场的新产品产量不一定大。总之,新产品的成功开发,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团队,要有相当多的开发资金以保障开发用软硬件的建设。如果不能快速开发出成功的新产品,也有可能错失市场的最佳时期,难以收回开发成本。

呼吁了好多年的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的开发,在绝大多数瓦楞包装企业那里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原因较复杂,如国内的纸厂很少生产符合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要求的原纸,或者性价比差;客户对瓦楞纸板的质量控制一般专注于定量,误认为“缺斤短两”就是质量不好,要客户接受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需要费一番口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瓦楞纸板用防水涂料或拔水剂,有油溶性、醇溶性和水溶性防水涂料,这三种防

7 水涂料相比较,水溶性防水涂料的上光、防潮性能优于油溶性、醇溶性防水涂料。水溶性纸箱防水涂料通常是以石蜡、氧化聚乙烯为主要成膜物质,并与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光亮剂,调节剂,水等多种助剂配合而形成的水基乳液。其突出优点是:无毒无味,抗水的渗透性好,不易燃烧,稳定性好,冷热温差适应性好。具有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短期防水防潮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喷、涂、刷均可)的特点。面纸涂布拔水剂的瓦楞纸由于涂料含石蜡而不便回收,而且只能作为疏水瓦楞纸板,只是新不能用于仓库或冷库中长期堆码存放。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开发防潮性能优良的瓦楞原纸,如增加施胶度等,但现在的瓦楞原纸生产厂家少有生产这类产品。

最近开发成功的使用30%-40%的粉煤灰超细纤维与木纤维混抄而成的原纸,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而且符合节材代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值得开发的新产品。

FEFCO发布的箱型已经接近200个,我国选用的有限,值得瓦楞包装企业根据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的新产品开发。例如国际上流行的可堆码的通用果蔬包装用0435箱型,在我国还没有推广开,大多数仍然采用费材费工的0300箱型。

低碳瓦楞包装系统的提出,给瓦楞包装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按欧盟排放交易计划(ETS)第三阶段谈判中要求制造业于2012年后开始购买ETS排放额度的规定,英国纸制品行业购买所需的排放额度,将超过1亿英磅/年,相当于最近几年的盈利。2009年11月17日上海济丰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注销了一笔6266 t CO2,以抵消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产生的碳排量,揭开了包装企业自愿碳中和的历史新篇章。面向低碳经济的包装系统将成为未来新产品开发的关注热点。

开发降本新产品或低碳瓦楞包装系统,需要功能强大的瓦楞包装系统的CAD/CAE/CAM系统及其数据库。国内虽然有些单位开发了纸箱纸盒CAD系统,但与国外的ARTIOS或KASEMAKE等先进软件相比,在功能和数据库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美国的TOPS软件能完成简单产品的几何建模、隔板与纸盒纸箱的几何尺寸设计、托盘堆码与装柜优化等设计,但缺乏CAE模块。瓦楞包装成本优化,除了进行物流环境条件下强度分析优化等结构动力学优化之外,还需要有缓冲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抗静电包装等设计模块配合以确定包装件的最佳内尺寸。美国的缓冲包装有Packaging Designer 和 PAD-CAD等软件,但有待改进。以上海信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纸箱纸盒电脑打样机,实现了纸箱纸盒CAD/CAM的无缝集成,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国外产品的几分之一的价格优势,占领了国内外相当一部分市场。功能强大的瓦楞包装系统的CAD/CAE/CAM系统需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开发的力度,以提高CPS的服务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人力资源战略

上述五大战略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好坏。人力资源源于公司经营的需要,它必须服务于公司业务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让客户满意的同时,也要让员工满意。

当前人力资源面临三大转型:

1、 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目前企业的现状是基于战略的郁闷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的缺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脱节。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战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的缺失又使得企业人力资源难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应将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有效的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 从个体能力到组织能力

由于企业系统效率的困惑,人力资源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呈现改革多动症。人力资源专业职能模块缺乏协调,各自为政,人力资源的业务难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相互衔接,导致人力资源机制、制度不配套。因此需要优化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制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整合与创新能力,确立企业管理的整体竞争优势。

3、 从业余选手到职业选手

8 在相当多的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知识短缺、职业化技能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粗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企业选人盲目,缺乏胜任能力模型(素质模型)的牵引,使用与培养人才的投机心态,核心人才流动率过高;人与岗位不能匹配,员工适岗率低;个体能力强,但团队绩效差,难以形成互补型人才团队。急需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含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产品服务的差异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与精益化,提高人均效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有效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核心人才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培养与留住核心人才是企业最关键而又十分困难的任务。尽管本人到担任顾问的企业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核心人才,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出现部分流失。如何吸引、开发、激励与保有信奉组织价值观的核心人才,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机制,经营好人才比经营好几个客户更重要,要把员工看的与客户同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要从“行政-权力”驱动转向“客户-价值”驱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承认人的价值,有效沟通。人力资源管理要为员工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绩效。需要探讨为员工提供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包括:机会、职权、工资、奖金、福利、期权、利润分享、学习、信息分享、认可、荣誉等),优化企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至于通用人才可以随时招聘,辅助人才可以通过外包或短期合同解决,稀缺人才尽量外包以节约成本。

各项战略的细节难以在此展开讨论,不是几篇文章或几次培训就能说明白的,这里仅提出一些要点供决策参考。最重要的是需要企业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组织强有力的团队,进行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四篇:中国当代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问题思考

伍江 同济大学副校长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到2009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46.6%,接近全球50%的平均水平。按国际通用标准,一旦城市化率超过50%便意味着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主题词之一。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并对环境、资源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城市化的问题也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1 、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高密度战略

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这一特定国情,如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就成了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中第一重要的要素。而土地集约利用的首要手段就是提高土地的建设密度。那种贪大求洋,一味追求空间宽舒、宏大气派的城市建设理念不符合我国国情。对于中国而言,比起土地资源危机,其他一切资源危机都远没有如此严峻。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战略是我们无奈的不二选择。更何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依赖于汽车的低密度城市已被证明是对人类前途和地球资源的极不负责。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为市民提供更宜人的自然环境的努力都必须在足够高的密度下实现。在目前的国际语境下,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对于中国来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城市发展的高密度模式必须成为国家战略。

2、 大、中、小城市并进的城市发展战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是当代中国的又一特定国情。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一直采取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限制发展大城市的发展策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各大城市特别是各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于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又更多地转向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成为越来越多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和经济能级优势凸显,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巨大引擎。但是,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或地区那样将经济社会的全部发展效应都集聚在少数城市。对于中国而言,一个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战略才是真正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在目前形势下,更应花大精力研究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使数目巨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能级、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活水平得到真正改善和提高。

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战略

合理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会给城市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给城市带来致命的危害。任何一种既有的空间结构模式都不应直接照搬到任何城市。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应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战略。但无论哪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战略。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空间格局很容易被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所左右。而城市的空间大格局一旦形成就再也难以扭转。

总体而言,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应坚决避免无限制的“摊大饼”现象,将中心城区限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同时,为适应城市人口的扩张和产业的发展,在中心城的外围发展新城和新市镇,形成以母城为中心的多个不同规模新城和新市镇共同组成的簇形城市群。这样的空间结构既可保证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完整和经济能级的提升,又能保证城市的合理尺度,也在各城市化地区之间留出必要的生态空间,从而为城市带来高效的运转效率,并提供更好的宜居环境。对于中小型城市,其空间结构则应更多地与自然地理特征相适应。 4 、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战略

我国当代的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而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文化竞争力也是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保护并提升城市竞争力,就是保护人类文明。人类文明需要不断发展,城市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但创新不应以破旧为前提,创新往往更需要历史沉淀的支撑。历史沉淀越厚重创新的内在动力才更强大。只有尊重既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色。我们要推陈出新而不要破旧立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5、 基础设施优先战略

城市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高效运转的前提,也是为市民提供宜居、便利生活条件的保证。在城市建设投入中必须基础设施优先而非面子工程优先。因基础设施需要政府投入,在城市决策中往往会因政府财力限制而将基础设施建设后置或降低基础设施标准。这样或是造成将来永远难以整体实现理想的基础设施体系,或是不断改造基础设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政府建设决策中,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被置于最为优先的位置。无论眼前经济现实条件如何,都必须有一个具有足够远见的基础设施规划,并一步步逐步实现。

基础设施优先的另一层含义是按照规划为将来逐步实施的基础设施预留足够空间。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需要经济发展的实力为基础。不能等到经济实力具备后再重新寻找实施规划

基础设施的空间。这样将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或者形成极大的动迁困难,甚至永远无法实施。城市建设百年大计,这句话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上。

6 、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西方特别是美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推行的私人交通方式,使私人汽车成为理想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这极大地刺激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环境的维护带来了无穷隐患。今天,发达国家的人们已无法离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却又为驱动这一生活方式所需的燃料而困惑不已,甚至不惜以流血战争为代价。而中国似乎也不甘心于看热闹,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际竞争的残酷现实,积极推动私人汽车产业,并似乎可以通过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来解决这一世纪难题。人们似乎忘掉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地球土地资源的危机远大于能量资源的危机。如果全世界都推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全人类都过上某些发达国家城市那种完全依赖于私人汽车的极低密度的“花园式”生活,那么对于地球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私人交通方式不应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更不应成为理想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必须大力提倡更为有效、便利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共交通方式。发展公共交通绝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城市底层的民生工程,发展全民的公共交通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在城市规划决策层面,必须将公共交通置于完全优先的位置并使之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7、 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战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已使今天的城市越来越难以孤立生存。城市越来越从属于世界经济网络至少是区域经济网络。城市群概念已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个事实上的客观存在。不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一些重要城市群在世界经济中的能级都已显现无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是珠三角,继而长三角,进而京津塘、环渤海,城市群的能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已是举世瞩目。但城市间的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仍难以实现。我国的行政体制又加剧了这种困难。现在亟需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区域统筹机制,比如成立跨行政区划的统一的区域规划协调机构。在城市自身层面,至少应将区域统筹放在总体战略的层面来对待。

我国当代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城乡二元分离。城市化从其本质来说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农村问题。离开农村发展城市化问题便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农村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二元分离现象突出,城乡管理体制相互隔离,城乡差别明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农村不应成为城市化过程的资源提供者,更应成为城市化过程的受益者。

在我国当代城市发展中还必须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要强调“硬”的基础设施,更要强调“软”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各类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公共服务等设施的统一规划配置,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配置标准。 8 、规划引导发展战略

规划是城市长远利益的体现,规划应引导城市的发展并成为控制城市发展的依据。近年来城市规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仍十分常见,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必须加强。另一方面,长官意志也时常强烈干扰着规划,换一任领导改一轮规划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在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中既要体现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定性,不容任何个人意志甚至个人喜好随意决定或改变规划;也要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动态性,那种过于简单地认为“规划一经决定就不能改变”也是违背规划本质规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变化都使得规划是一个动态的科学系统。关键是规划的决策改变都应经过充分的民主参与和法定程序,不能草率随意改变,更不能由个别领导的长官意志来决定。

在近30年的城市化历程中,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建设管理基本是一种适应于快速发展的“粗放化模式”。在城市化进程的下一阶段,更需要建立一种“精细化模式”。应大力提倡并推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城市研究和城市设计,规划建设中更多关注城市中人的活动,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空间战略中应全面体现城市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运转效率和生态环境等关系问题。城市规划应塑造城市合理尺度、街坊生活尺度、街道宜人尺度;应重新认识城市功能分区与功能混合问题,创造城市活力;应重新认识城市开发尺度,改变大尺度开发,缩小城市特色单元的尺度;应重新认识“城市美化”,适度宽容城市的自组织行为;应重新评价“单位”与“新村”,再塑城市“活体细胞”;应重新评价“旧城”价值,尊重城市原有结构肌理,结束“旧城改造”;应高度关注并推动城市公共艺术,以丰富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的精细化规划设计重建城市理想生活空间,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想居住模式、工作模式、交通模式、交往模式、休闲模式。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第五篇: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战略探研与思考

金立华

我国新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如何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等问题,使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课题一直是村镇银行组委会年会及各级领导、专家、业内人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和探研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体会。

一、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研究、认知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尤其要剖析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了试点期向全面发展期两个发展阶段。从目前已组建的村镇银行情况看,总体营运情况逐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注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知度逐步提升。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规模制约。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

其成本高,人力不足;放大额贷款,风险相对集中,有限的资本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规模小的影响,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农民利率负担重,利率定价低了,有限的规模,不能实现较好的收益,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现象,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支农的实力。二是受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展制约。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的注入,农信社从‚温饱‛中觉醒,利用经营多年的‚人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和人脉资源,采取授信等方式,抢占资金市场、锁定优质客户资源等方式,占领农村市场‚制高点‛。而村镇银行‚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这对组织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出现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主要通过主办行存放资金方式供给信贷资金,其资金成本高,贷款收益低,信贷资金风险程度与客户群体的优劣程度成正相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存。三是受风险管控、品种创新制约。村镇银行由于受人力资源的影响,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面,显得人力资源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都由主发起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智力支撑,但是,由于受‚不同的信用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员工素质、不同的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磨合期、引导期、适应期,对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的适应性、齐全性、认同度与农信社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受结算和科技支

撑等问题制约。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受结算不通、信用卡业务滞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战略不清因素制约。在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快速进入自身的‚跑道‛。上述问题,应当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中引起关注和改进。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环境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还须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内外部发展环境,因势利导地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优势分析——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区域、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灵活等内部优势。首行,从良好的服务区域优势看,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从先进的经营理念看,村镇银行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个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营机制看,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典型;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

‚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劣势分析——一是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二是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三是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是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结算不通等因素所致;四是核心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创新服务、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信社比,不占优势。

机会分析——从外部环境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

威胁分析——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受

到的威肋重;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

四、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的实际,以‚公司治理、内控严密、营运安全、资本充足、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重点强化‚公司治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人才与科技‛四大机制建设,为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供机制支撑。

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基石。村银银行是一种新兴的银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上看,主要有主发起行和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这种股份制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较少,但是较其它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了把村镇银行办好,应当在资本金总额、股权配置、组织架构(三会一层或两会一层)、授权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战略与方针、经营目标与规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真正按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充分体现公司治理,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村镇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较其他商业银行不具有优势,主要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村镇银行现处于起步期,必须重视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同筹兼顾,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

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村镇银行应当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应当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各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工作职责等,实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人才与科技支撑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活力。村镇银行要承担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其一,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履职的热情;其次,要注意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对风险管理人才可依托主发起行人才派驻,对公司类客户经理可引进当地他行成熟的客户经理;对服务农村的营销人员,可采取招租劳务派遣人员方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村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知情、知心的服务,要按照‚风险管理专业化‛、‚营销人才本土化‛的模式,组合、优化配置村镇银行人力资源。其三,要重视科技支撑。可采取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力量、或主发起行科技入股、或派送人员去主发起行跟班培训等方式,解决村镇银行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问题。

激励与约束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动力。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高管及中层人员任期聘用制、一般员工持证上岗制。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有绩效

考核分配机制;在内部约束上,实行问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五、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政策问题的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刚处于起步期,总体来讲,因难多、优势不优。要把我国的村镇服银行办好,需要国家、地方政策扶持,以便村镇银行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建议有关方面适度放宽或调整发展政策问题。

(一)在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二)在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我国村镇银行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

(三)在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

构进行定向补贴。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三类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落实。笔者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同时,对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应基本同农信社一样。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同时,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四)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方面。一是建议政府在地方财力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村镇银行一些财力与物力(土地征用等)的支持,把村镇银行当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社区银行‛,而不是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的银行。二是在财政存款方面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可以按股东出资额的倍数或比例确定存政性存款的存放额度,也可以按信贷资金投放额度的一定比例确定财政性资金存放额度,解决村镇银行开业前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困难。三是在宣传导向、客户推介、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处置上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

上一篇:妇幼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干部早逝悼词范文

本站热搜